04社会保障理论(李珍)第四章

合集下载

社会保障学第4章

社会保障学第4章

可编辑ppt
4
第四章 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第一节 概述
一 社保制度涉及的几对基本理论范畴 1 公平与效率 公平 社保中的公平?
效率 社保中的效率?
可编辑ppt
5
简评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一个特定时期的要求, 是整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取向。
►社保应该是公平优先 ► “效率至上”
关注效率→关注公平有一个过程 b 社保天然的追求公平,实现共享。
例 美国 “社会保障不是免费午餐”
可编辑ppt
6
c 社保的效率是来自公平,是公平产生出了 效率。
ex):香港、新加坡的“公共房” ↨
我国的 “经济适用房”
d 社保追求效率也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公平的 目标。
可编辑ppt
7
2
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之争的集中表现→自由主义or国 家干预
可编辑ppt
28
(二)转型经济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劳动力流 动
对处于转型期的国家和地区(如东欧国家和中 国改革开放初期),现有的社保制度成为劳动力 流动的制约因素。 其原因:a 国有企业的高福利及全面保障
b 非国有企业的低保障形式职工无安全感
可编辑ppt
29
案例二:“农民”,是否可以享受养老保 险
可编辑ppt
14
案例一:有档案没关系,该不该为他上保险
也未实际履行劳动权利和义务,未形成事实的劳 动关系。不能说职工的档案在哪里,这个职工就 与哪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社会保险费征缴暂 行条例>>第 12条第 (6)款规定,缴费单位和个 人应当以货币的形式全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 个人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所在单位从其本 人工资中代扣代缴。贾某未曾给该厂提供过劳动, 也不曾获取过劳动报酬,贾某和该厂不构成劳动 关系,所以该厂无义务为贾某缴纳社会保险费。 故劳动监察大队作出的某工厂在缴纳贾某社会保 险费方面不存在违法行为的结论是正确的。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时期(1883-1934 )代表性国家:德国 1、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2、特点: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1947)标志: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 )标志: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1目标——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2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4具有强制性5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属性不同2对象不同3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4管理体制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从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残障、遗属、医疗(疾病和生育)、失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

社会救助是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一切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中层:等同社会保障;狭义: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殊保障(社会优抚)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为某一类人群设立的标准或给付条件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系(三)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四)社会保障资金给付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1从收入看,最终的税负承担者都是资本和劳动力,社会保障税(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要点整理

社会保障制度形成时期(1883-1934 )代表性国家:德国 1、标志: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2、特点: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从保障的对象看尚未实现普遍性,从保障项目看也不具全面性,全国性的整体制度此时尚未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5-1947)标志:美国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案》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8-1979 )标志:1948年英国第一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并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及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分散个人的风险,以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经济有序进行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特征:1目标——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安定和经济稳定增长2责任主体——国家和政府3通过再分配保证社会公平4具有强制性5提供的是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区别:1属性不同2对象不同3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4管理体制不同5保障水平不同。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形式,为依靠劳动收入生活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庭成员保持基本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安定而举办的保险。

是一种特殊的强制性保险,它从商业性保险的基础上产生。

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残障、遗属、医疗(疾病和生育)、失业、工伤和家庭津贴等保险。

社会救助是当公民难以维持最低生活需求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标准向其提供保证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援助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广义:一切改善和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措施;中层:等同社会保障;狭义:社会保障的一个组成部分。

特殊保障(社会优抚)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为某一类人群设立的标准或给付条件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一)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二)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体系(三)社会保障资金筹集体系(四)社会保障资金给付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1从收入看,最终的税负承担者都是资本和劳动力,社会保障税(费)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供给,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

社会保障概论李珍
和智利的养老保险为代表。
2020/5/15
14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及作用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法律体系—关于社会保障基本制度的法律;单 项法律
(二)管理主体—社会保障制度、政策的机构和部门
(三)资金来源及管理 —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资金的 来源及管理方法是不同
(四)给付—现金给付与实物给付
划(public pension plans),当西欧学者也参与养老社会
保险制度改革时,也有用social security 替代 public
pension 的情况,读者务必以文献中的内容来决定社会保障
的内涵。
2020/5/15
13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
1.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以瑞典、英国为代表 2.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 以美国、日本为代表 3.国家型社会保障制度:以前苏联为代表 4.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以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2020/5/15
15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1、宏观——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
从收入看,最终的税负承担者都是资本和劳动力 从支出看,支出的水平影响有效需求,影响公平 和效率
2.微观——社会保障制度有分散个体风险、 减少贫困、保护人力资源等作用。
2020/5/15
16
第四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和现状及未来
重的税负(overtaxed)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
四种压力,有人因而对人生丧失热情。
2020/5/15
9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及内部结构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1、最广泛的意义上—社会保护制度。
2、较次广泛的意义上—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险和 社会救济及社会福利制度。

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南大社保考研《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读书笔记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

第四章社会保障相关关系第一节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一、劳动风险呼唤社会保障1、两类劳动风险劳动风险是指劳动者的职业风险,它包括自然层面的风险与社会层面的风险。

(1)具体劳动(自然层面)与抽象劳动(社会层面)A、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劳动对象(自然)的物理化学过程(劳动者——生产资料)B、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经济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公平交换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资本家——劳动者)(2)劳动的自然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关系、要素和问题A、社会层面的关系要素:——结合的可能性——工资的公平性——社会保障状况——劳动者——生产资料B、自然层面的关系要素:——劳动时间的长短——劳动保护条件——2、就业与社会保障在工业社会中具有不可分割性总的来说,①社会保障就其本意来说是对劳动者劳动中的风险的社会化解决方案,②健全而统一的社会保障系统对于劳动力资源的生产效率、配置效率有着重要影响,③同时也是劳动者的强烈需求。

因此就业与社会保障在工业社会中具有不可分割性。

(1)首先,保障公民(劳动者)的基本生存权利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目标。

劳动力是指依存于人身体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是社会成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A、劳动力资源具有再生性、时效性的特点B、社会保障通过对劳动力资源的维持和保障影响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2)其次,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使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无后顾之忧,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使得各部门或地区的边际回报率相同,经济资源达到最有效的配置。

(3)最后,社会保障(尤其是占主体地位的各项社会保险)的稳定运行与充分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正相关的关系。

A、就业为劳动者参参与社会保障创造必要条件(充分就业→社会保障税基稳定、济贫政策有效可行)B、社会保险制度有效的解决了劳动者的后顾之忧。

二、社会保障与劳动供求关系1、劳动力供给的定义(1)从本质上: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

社会保障学第4章

社会保障学第4章

功能与意义
2.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增进劳动者体质。
3.促进生产发展,保证经济正常运行。
4.为社会、为基层服务,方便群众生活。
5.实行收入再分配,适当调节劳动分配,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四、社会保险的功能与意义
简答
社会保险的意义 1、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 2、有利于推进劳动制度改革; 3、有利于启动失业机制,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第四章 社 会 保险制 度述
功能与意义
练习题: 社会保险的特征有(
)。
A. 保障性
B. 法定性
C. 互济性
D. 福利性
E. 普遍性
练习题:
A. 保障性 B. 法定性 C. 互济性 D. 福利性 E. 普遍性
社会保险的特征有( ABCDE )。
练习题:
名词解释:社会保险保障性。
练习题:
名词解释:社会保险保障性。
社会保险的含义及内容
1. 社会保险概述
社会保险的特征 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的区别
社会保险的功能
选择/名词解 释
一、社会保险的含义
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
1. 社会保 险概 述
含义及内容
通过立法
国家 劳动者
由社会集中建
立基金
出现情况
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 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
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
选择/简 答
生育 保险
二、社会保险的内容及特
养老 保险
内容
医疗 保险
普遍 性
保障 性
特征
1. 社会保 险概 述
法定 性
含义及内容
工伤 保险
失业 保险
福利 性
互济 性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章

社会保障概论第四章

• • • • •
1、暂时性伤残补助 2、永久性伤残补助 3、死亡遗属抚恤金 五、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 负担方式:雇主承担、雇主和地方政府承 担、雇主和雇员承担、三方承担 • 工伤保险基金筹集的方式:当年平衡式、 阶段平衡式、总体平衡式。
• • • • •
(三)我国工伤保险的基本原则和范围划定 1、我国工伤保险的原则 (1)无责任补偿原则 (2)优待的原则 在我国社会保险各项待遇中,工伤保险待遇 标准最高,以此表示对为国家、为社会而负 伤、致残的贡献的肯定和关怀。 • (3)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相区别 的原则
• 直接经济损失:指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 个人所受的经济损失,与职工的直接经济 收入相关,即职工的工资收入。 • 间接经济损失:指职工直接收入以外的其 它经济收入的损失,包括兼职收入、业余 劳动收入等。 • (4)职业性疾病一律按工伤对待的原则。
• 工伤保险和商业保险中人身保险的异同: • 相同之处:从表面上看,工伤保险保障的内 容和人身保险保障的内容是相似的,即工伤 意外事故或职业病伤害与人的生活、工作中 遇到的各种不幸事件、意外灾害,或患各种 疾病相同,都具有三种必然规律:1、发生 与否的不可预测性,即这些事件都是随机的 不确定性的; • 2、明知会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具有不可预 测性;
第四章 工伤保险
• 工伤保险是世界各国全面社会保障计划中 最广泛的项目之一。 • 工伤保险经历了自发互助、有组织互助和 国家立法三个阶段 • 工伤预防——工伤补偿——职业康复三大 环节,成为近20年国际劳工组织在一些会 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中研究和探讨的三个主 要问题
第一节 工伤保险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 这一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促使企业雇 主为减少自己的缴费而更多关心工作环境 的安全因素,尽可能降低事故率的发生。 • 缺陷:管理非常繁琐和不便。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

社会保障理论李珍本书的主线:公平与效率,干预与自由的关系本书的灵魂:社保制度的再分配性质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简史1、社保的形成时期:1883年—1934年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德国历史学派主张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和劳资矛盾政策主张的产物。

德国的社保制度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分散管理的社保制度。

德国历史学派既反对斯密的自由放任主义,也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道路。

2、社保的发展时期:1935年—1947年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The Social Security Act),是以1929年—19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为颁布背景。

美国的社保是以全民化和统一管理为特点的。

罗斯福新政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主要手段就是刺激总需求。

美国是一个相当强调个人对自己负责的任的国家,最重要的两个制度是老年保险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

3、社保的繁荣时期:1948年—1979年1948年英国宣布进入“福利国家”。

英国和北欧五国是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

福利国家以1942年的“贝弗利奇报告”为依据。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是福利国家模式的理论依据。

福利国家建立了一个为它的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

4、社保的改革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1979年以后为社保制度的改革时期。

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的两次大幅度上升,各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通货膨胀和失业都上升到大危机之后的最高水平。

这就是70年代西方所谓的“滞涨”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福利国家的社保制度成为国家的负担,迫切需要改革。

措施:开源节流,削减社保支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引入市场机制,去国有化,保险制度私有等。

如智利1981年的社会保障制度私有化。

英国的IPOD一代:(Ipod generation)是指年轻一代承受的没有安全感(insecure)、压力大(pressured),同时承担过重的税负(overtaxed)以及高筑的债务(debt-ridden)四种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