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总结(褒贬)
高考语文之褒贬成语辨析

一、褒义1、凤毛麟角:指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2、居安思危:处在平安的环境里想到危险的可能。
3、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4、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赞。
5、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真理)6、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上对下、长对晚)7、蔚然成风: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成○好风气。
8、胸无城府: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9、无出其右:没有谁能胜过它的。
(最好)10、见贤思齐:看到有道德的人,就向他学习看齐。
11、侃侃而谈:从容不迫,理直气壮地讲话。
(多用于严肃场合,如国际会议等)12、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3、闻过则喜:形容虚心,对自己严格。
(过:指出自己的过错)14、同心同德:思想行动一致。
15、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复出(重新)任职。
16、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放在心上。
17、流风余韵:指前代流传下来的○好的风尚和风雅的事。
18、犯而不校:指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19、屡试不爽:经过多次验证都没有差错。
20、应运而生:顺应时机产生。
21、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涌现出来。
22、难分伯仲:两种都很好,难分高下。
23、死得其所:死的有价值有意义。
24、特立独行: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
25、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6、高山景行:崇高的道德行为。
27、微言大义: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28、运斤成风:技法纯熟。
29、今非昔比:变化大。
(现在比以前○好)30、殚精竭虑:用尽精力和心思。
31、无微不至:十分关心,周到。
32、洗心革面:彻底悔改。
33、目无全牛:技艺高超。
34、不负众望:不辜负众人的期望。
二.贬义1、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2、八面玲珑:形容待人处事机巧圆滑。
3、半斤八两: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4、奇文共赏:把荒谬错误的文章或诗文拿出来,供大家识别批判。
5、蠢蠢欲动: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
6、满城风雨:事情传遍各处,议论纷纷。
7、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褒贬两用成语(精心完善版)

(一)褒贬两用1 暗送秋波:指女人以眉目传情。
泛指献媚取宠或暗中勾搭。
2 独善其身:原指保持个人的节操、修养。
后多指只顾自己,不管他人。
3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也指自我欣赏。
4 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马虎。
5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
也形容入神智不清。
6 冷若冰霜:既形容对入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过分严肃而使入难以接近。
7 冷眼旁观:指用冷淡或冷静的态度从旁观看事态的发展。
8 另起炉灶:比喻重新做或独立另做。
9 绵里藏针:既比喻表面柔和,内心尖刻,也形容外柔内刚,柔中有刚。
10 谦谦君子:有时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谨慎、品格高尚的人。
11 穷形尽相:本指描写刻画十分生动逼真;现也形容丑态毕露。
12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收效少。
也比喻从众多的人或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
13 四平八稳:形容物体放置平稳或言行稳当;也指做事但求无过,不思进取。
14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找灾祸;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别人的批评教育。
15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6 标新立异: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
17 咄咄逼人:形容神情或言语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严峻促人努力。
18 高视阔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也形容态度傲慢。
含贬义。
19 处之泰然:形容遇到困难或紧急情况时能沉着镇定,褒义词。
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20 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毫无反应,是贬义词。
(二)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1 按图索骥: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现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清白,不同流合污。
也可用作只顾惜自己,对公众的事置之不理。
3 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不知变通,贬义词,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
【初中语文】褒贬误用成语大汇总

【初中语文】褒贬误用成语大汇总常见的贬义成语: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
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繁文缛节: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负隅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凭借险阻,顽固抵抗。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多含贬义。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
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刚愎自用: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
故意玩弄文笔。
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
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党同伐异:伐:讨伐,攻击。
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高中语文褒贬两用成语总结

1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4 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5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6 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 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 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 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 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 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16 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 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 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19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20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 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 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24 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褒义词贬义成语

褒义词贬义成语褒义词贬义成语1一、褒义词成语【孙庞斗智】:孙:孙膑;庞:庞涓。
孙膑、庞涓各以智谋争斗。
比喻昔日友人今为仇敌,各逞计谋生死搏斗。
也比喻双方用计较量高下。
【智勇兼备】:形容人既有智谋,又很勇敢。
【瞻望咨嗟】:咨嗟:赞叹。
左顾右看,不停地赞美。
形容感触颇深。
【探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虚美隐恶】:虚:空;隐:隐蔽。
用凭空的赞美来掩盖其过错。
【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
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可歌可涕】:可:值得;歌:歌颂,赞扬。
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抑恶扬善】:压制坏人坏事,表扬好人好事。
【吹埙吹箎】:埙、箎:古时的两种乐器。
埙和箎两种乐器合奏起来,声音和谐。
用于赞美兄弟之间感情和睦融洽。
【叹观止矣】: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观止之叹】:观止:看够了,不必再看别的了。
含赞美意。
指称赞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
【只可智取,不可力敌】:敌:抵挡。
只能用智谋来取胜,不能凭实力硬拼。
【虽畏勿畏,虽休勿休】:畏:佩服,敬畏;勿:不要;休:赞美。
虽然受到尊敬,但不要自认为可尊敬,虽受到称许,但不要认为可赞美。
【弸中彪外】:弸:充满;彪:文采。
指人内有才德,则有文采,自然外露。
赞美德才兼备的人。
【斗智斗勇】:斗;争斗;智:智慧,聪明;勇:勇气。
用智谋和勇气来争胜负。
【论一增十】:指诽谤或赞美他人,要夸大其辞,使人信服。
【伯埙仲篪】: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
埙篪合奏,乐音和谐。
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示贬于褒】: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带有褒义性质的四字成语词语【不置褒贬】: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
褒:褒奖,夸赞,表扬。
贬:贬低,指责。
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颂德歌功】: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挈瓶之智】:挈瓶:汲水用的容量小的瓶子。
初中语文必背之褒贬两用的成语

初中语文必背之褒贬两用的成语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3.独善其身:善,使之善,指修养,原指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品德才能修养好。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
4.粉墨登场:粉、墨,指化装用品。
场,戏场。
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
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奇文共赏: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把同学的好作文贴出来,称之为奇文共赏”;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如“这篇文章错误百出,我看可以来一个奇文共赏”。
16.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 如虎添翼:可以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作褒义词,如“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如“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65个褒义贬义两用的成语及其解释

65个褒义贬义两用的成语及其解释1.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
2.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
本写自然现象。
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
3.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4.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
5.肝脑涂地: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
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6.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
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7.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做贬义词。
也可以用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做中性词。
8.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9.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
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
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10.不绝如缕:既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11.步步为营:营,军队驻扎的地方。
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置一道营垒。
形容进军谨慎。
今也比喻行事谨慎稳妥。
12.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13.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14.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15.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16.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17.处之泰然:既形容对待事情或困难,安然自得,毫不在乎。
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18.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比喻心存侥幸,坐等意外收获。
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19.按部就班:按,依照;部,门类;就,归于;班,次序。
按照门类,列定次序。
常见的褒贬两用成语

常见的褒贬两用成语常见的褒贬两用成语1、高视阔步: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如“屈原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高视阔步,气势昂扬”;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如“这个人一旦得势,便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2、海底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如“这样不用功的'学生,怎样教都是海底捞月,一场空”;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如“他来了一个海底捞月,救起了一个险球”。
3、一塌糊涂: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如“这篇稿子他不改还好,一改反倒改得一塌糊涂”;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如“听说儿子和媳妇吵得一塌糊涂,老两口连饭都没吃就赶过去劝架”。
4、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如“谁要是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如“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5、面面俱到: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如“这次运动会的组织工作面面俱到,令人十分满意”;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如“这篇文章介绍了语文学习的经验,虽然是面面俱到,但重点不够突出”。
6、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7、高枕66: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如“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始终应该抓紧,切不可因为这几年连续丰收,便以为可以高枕66了”;也可以形容66无虑,中性词,如“高层建筑最怕雷击,装上避雷针就可以高枕66了”。
8、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如“对于思想好、业务精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提拔,而不该循规蹈矩,论资排辈”;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褒义词,如“他办事老老实实,循规蹈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用成语(一)褒贬两用成语1.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本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现也引申为献媚取宠,暗中勾结,3.独善其身:善,使之善,指修养,原指不得志时,就独自把个人的品德才能修养好。
《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多指只顾自己好,不管他人。
4.粉墨登场:粉、墨,指化装品。
场,戏场。
用粉、墨化装上台演戏,也比喻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例:这位老艺人出生于梨园世家,七岁就~。
5.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6.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7.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8.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智不清。
9.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10.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11.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12.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13.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14.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15. 奇文共赏:可以指共同欣赏或分析研究文章,作褒义词,如“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把同学的好作文贴出来,称之为奇文共赏”;也可以指批判有错误的文章,作贬义词,如“这篇文章错误百出,我看可以来一个奇文共赏”。
16.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17.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18. 如虎添翼:可以比喻本领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作褒义词,如“你的到来,让我们有如虎添翼之感,我们的力量更强大了”;也可以比喻凶恶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恶,作贬义词,如“某黑帮团伙在几个劳改释放人员加入之后,如虎添翼,更加嚣张”。
19.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20.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21.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2.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23.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24.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25.淋漓尽致:既形容说话或文章表达的充分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26.标新立异:标,揭示,表明;异,不同的,特别的。
提出新颖的、建立不同一般的。
指特创新意、与众不同。
(褒义。
例:她~地设计出来的时装,很受年轻人的喜爱。
)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
(贬义。
你遇事总好~,这难免会遭到别人的非议。
)27.登峰造极: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
攀登至山顶,到达最高点。
比喻学问、技艺达到极高的水平。
(褒义。
例:梅兰芳的京剧艺术当时已经~,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也比喻做坏事猖狂恶劣到极点。
(贬义。
例:这些人到处招摇撞骗,手段之卑劣已达~的地步。
)(近:炉火纯青。
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它只用于褒义。
无所不用其极,原指无处不用尽心力。
今多指干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得出来。
今只用贬义。
)28.翻天覆地:把天地翻了过来。
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褒义)。
也形容闹得很厉害。
(贬义)例:他为了这点小事闹得~,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29.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努力赶上。
旁若无人。
这个成语既可以形容高傲,作贬义词,如“这个人一向自以为了不起,说起话来旁若无人”;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作褒义词,如“他上台发言,侃侃而谈,旁若无人”。
30.高视阔步: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如“屈原带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高视阔步,气势昂扬”;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如“这个人一旦得势,便高视阔步,目空一切”。
31.平铺直叙:既可形容说话或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含贬义,如“写《我的一天》这类文章,应该摘取二三个片段,来说明生活的意义,决不能平铺直叙”;也可指说话或写文章时不加修饰,直接地简单地说出自己的意思,含褒义,如“欧阳修的短文《卖油翁》平铺直叙,明白晓畅”。
32.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如“谁要是与人民为敌,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的粉身碎骨”;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如“为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即使赴汤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33.处之泰然:既可以形容对待困难或紧急情况毫不在意,沉着镇定,褒义词,如“邓世昌在甲午海战一开始,就清楚地意识到战局的严峻,但他抱定以四报国的决心,所以直至决定与敌舰同归于尽的最后一刻,他仍是处之泰然”;也可以指对事情无动于衷,贬义词,如“对于这种严重污染水资源的情况,我们不能处之泰然,行若无事”。
34.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很会看风使舵,你可得提防他”;但也可作褒义词,如“在儿子临行前,父亲一再关照儿子要看风使舵,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灵活应付”。
35.行若无事:既可以指在紧要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是褒义词,如“看到叛徒领着特务来到茶馆搜捕,他喝茶看报,行若无事,掩护了同志的转移”;也可以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是贬义词,如“学校的自来水龙头在哗哗地流水,你视而不见,行若无事,像话吗?”36.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
("难"念ná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
(“难”念nàn)例一,共同经历过爬雪山、过草地,八年抗战,四年内战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对难兄难弟终于迎来了今天的解放。
例二,这对难兄难弟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二)中性与贬义共用的成语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
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如:对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我们应当坚决制止,决不能采取洁身自好的态度。
3.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如“对于思想好、业务精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大胆提拔,而不该循规蹈矩,论资排辈”;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中性词,如“他办事老老实实,循规蹈矩”。
4.高枕无忧: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如“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始终应该抓紧,切不可因为这几年连续丰收,便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如“高层建筑最怕雷击,装上避雷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5.面面俱到:可以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如“这次运动会的组织工作面面俱到,令人十分满意”;也可以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如“这篇文章介绍了语文学习的经验,虽然是面面俱到,但重点不够突出”。
6.铤而走险: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由于现在多用来表述违法乱纪分子的行动,一般人又把它视为贬义,其实,它是一个中性成语。
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7.一塌糊涂: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如“这篇稿子他不改还好,一改反倒改得一塌糊涂”;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如“听说儿子和媳妇吵得一塌糊涂,老两口连饭都没吃就赶过去劝架”。
8.海底捞月:可以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如“这样不用功的学生,怎样教都是海底捞月,一场空”;也可以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如“他来了一个海底捞月,救起了一个险球”。
9.想入非非:既指思想进入虚幻的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也指胡思乱想。
(贬)10.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自取毁灭,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帮助。
11.左右逢源:既可以指事情不管怎样进行都很顺利,是褒义词,如“如果生活丰富,知识广博,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懂一点,又有驾驭语言的能力,那么写起文章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也比喻为人处世圆滑。
也可以比喻为人处世圆滑,是贬义词,如“小小公职人员,习惯了左右逢源”。
12.高谈阔论:原指旨趣高雅、范围广泛的谈论。
后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多含贬义)近:夸夸其谈,言语浮夸,不切实际。
它强调说话内容不切实际。
高强调其不着边际。
13.等米下锅:形容生活窘迫,急需钱粮。
现也比喻急等着某些东西用。
又形容消极等待,不积极创造条件。
(贬)14.不求甚解:甚解,深入理解。
不求深入理解。
原意是只求领会要旨,不在字句上深究。
今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
也指了解情况不深入。
例:这类经典著作不能~地读过了事,必须反复钻研,才能读通。
凭他这种~的作风,怎么能去从事科学研究?(贬义)15.不识时务:不识,不懂得,不认识。
时务,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
不认识当前的形势和朝代的潮流。
有时也指不知趣。
例:这个人真~,在今天这样的时代还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
老板正在发脾气,你还~地去要求加薪,他能有好脸色给你看吗?16.得过且过:得,能够。
且,暂且。
能够过得下去,就暂且这样过下去,敷衍地过日子。
今多形容胸无大志,不求上进,也指工作马虎,应付塞责。
17.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例一,他凭着一张伪造的出入证,堂而皇之的进来了。
例二,这条船很大,前舱现在已拆通了,堂而皇之的一大间,五六十人开个会一点也不嫌挤。
18.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
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例一,人家给二牛起了个"拼命三郎"的绰号,一句话不和,就什么体面也不要了,赤膊上阵,大吵大闹。
例二,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
(三) 本义与引申义共存的两用成语1.水落石出:水退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
本写自然现象。
后比喻事情的真相得以完全显露出来。
2.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比喻随意提笔作文、写字或涂画。
又喻指作事无规则、无定准。
3.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4.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它的本义是简略概括。
5.肝脑涂地:的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
6.一针见血:通常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7.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这是它的原始意义,有存在的合理性。
如:本来还不错的文章,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的不三不四了。
8.指手画脚:可以形容轻率地指点,妄加评论指责、批评,作贬义词,如“请你不要对我指手画脚,让我自己去思考、去行动”;也可以来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作中性词,如“问起根由,毛泼皮指手画脚,剖说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