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合集下载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d A C ε=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1引言 (1)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 (1)2.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 (1)2.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3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特点 (6)1引言电容式传感器利用了非电量的变化转化为电容量的变化来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广泛用于位移、振动、角度、加速度等机械量的精密测量,并正逐步扩大到压力、差压、液面(料位)、成分含量等方面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机构简单,体积小,分辨力高;2)可实非接触式测量;3)动态效应好。

电容式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很高,因此动态效应时间短,且其介质耗损小,可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可用于测量高速变化的参数;4)温度稳定性好。

它本身发热量极小;5)能在高温、辐射和强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工作6)电容量小,功率小,输出阻抗高,因此,负载能力差,易受外界抗干扰产生不稳定现象。

2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与测量原理2.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电容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的非电量转换为自身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这些被测量是用于改变组成电容器的可变参数而实现其转换的。

电容式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用最普通的平行极板电容器来说明。

两块相互平行的金属极板,当不考虑其边缘效应(两个极板边缘处的电力线分布不均匀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时,其电容量为:(1)公式中 ——电容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A ——两平行板所覆盖的面积;d ——两平行板之间的距离。

因此只要改变其中的一个参数,就会引起电容量的变化,根据这一电容结构关系可构成变极距电容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和变介质型传感器、用于测量液位的电容式传感器。

是利用容器中的物料为恒定的介电常数时,极间电容正比于液位的原理而构成的,并应用电子学方法测量电容值,从而探测液面位置信息。

特点是液位测量只与电容结构有关,与物料的密度无关根据这一特点,可采用圆筒形结构构成变面积型的液位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结构的探头是由这两个电极极板构成,通过气、液或料相介质的高度不同引起极间电容改变来探测物面位置的。

液位传感器的种类

液位传感器的种类

液位传感器的种类一、液位传感器概述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或液态物质深度的传感器。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领域,对于监控液体的存储、流动和消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液位传感器具有多种类型,各有其独特的原理和应用范围。

二、液位传感器的种类与工作原理1.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利用电容器原理工作的。

在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电极和导电的液体介质。

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液体的介电常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容器中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液体的深度。

这种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但容易受到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传感器内部,有一个电极和导电的液体介质。

当液位发生变化时,液体的介电常数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容器中的电容值。

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可以计算出液体的深度。

2.超声波液位传感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原理来测量液位。

在传感器内部,有一个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

当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时,它会在液体表面产生反射,然后被接收器接收。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液体的深度。

这种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测量精度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但受环境噪声和气体影响较大。

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传感器内部,有一个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

当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时,它会在液体表面产生反射,然后被接收器接收。

通过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可以计算出液体的深度。

3.光学式液位传感器光学式液位传感器是利用光的折射、反射、干涉等原理来测量液位的。

常见的光学式液位传感器有光纤液位传感器和激光液位传感器。

当光线通过液体时,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现象,通过测量光线的折射和反射情况,可以推算出液体的深度。

这种传感器具有非接触、测量精度高、耐腐蚀等优点,但容易受到液体颜色、透明度等因素的影响。

光学式液位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在传感器内部,有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接收器。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设计
1.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电极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其材
料的选择与电容值的变化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电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
耐腐蚀性能,并且能够与被测液体产生较大的电容值变化。

常用的电极材
料包括不锈钢、铜、铝等。

2.设计合理的电容结构:电容结构的设计对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灵敏
度和线性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平行板电容结构,即
在容器内侧壁上固定一个金属电极,并将另一个金属电极悬挂于容器内的
液面上方。

当液位变化时,悬挂电极与液面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改
变了电容值。

3.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电路: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输出的是电容值的变化,需要通过信号处理电路将其转换为可用的电压或电流信号。

常用的信
号处理电路包括阻抗变换电路、相关计算电路等。

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应
充分考虑灵敏度、线性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4.考虑环境因素: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温度、压力、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设计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防护等级、防爆性能等,以保证传感器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校准和调试: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安装和使用前需要进行校准和调试,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时可以使用标准液位和测定值进
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调整。

总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选择、电容结构设计、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和严
格调试,可以实现对液位的准确测量。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结构原理和 测量方法。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结构原理和 测量方法。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传感器测量液位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

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液体液位的传感器。

它利用液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本文将介绍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结构原理和测量方法。

一、结构原理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一般由两个电极构成,一个是内部电极,置于容器内部,接触液体;另一个是外部电极,安装在容器的外壁上。

当传感器周围空间内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物质时,两个电极之间就会形成一个电容。

传感器内部的电极通常是一个金属管,它充当着液位传感器的一个极板,又作为液体容器的内衬。

金属管的内侧与液体接触,外侧与容器的壁隔离。

液位上升时,液体中介电常数相对空气较大,电容值相应增大;液位下降时,液体中介电常数相对空气较小,电容值相应减小。

传感器的外部电极通常是一个与液位变化没有直接关联的导电材料,如金属片或金属环。

外部电极与传感器内部电极之间的电容取决于液体在两个电极之间的介电常数差异。

二、测量方法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差分模式和绝对模式。

1.差分模式差分模式是通过测量两个电容的差值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传感器的内外两个电容分别为C1和C2,液位下降时C1减小,C2增大;液位上升时C1增大,C2减小。

通过测量C1和C2的差值,可以得到液位的变化。

差分模式测量的优点是可以减少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然而,差分模式需要测量两个电容值,因此需要更复杂的电路设计和信号处理。

2.绝对模式绝对模式是通过单独测量一个电容的值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一般选择外部电容C2进行测量。

当液位上升时,C2减小;液位下降时,C2增大。

通过测量C2的值,可以得到液位的变化。

绝对模式测量的优点是电路设计简单,信号处理也相对简单。

但是,绝对模式对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温度补偿以提高测量精度。

三、总结与应用介电常数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电容测量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与传感器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液位的测量。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原理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非接触式液位测量设备,它利用物体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液体的高度。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环境监测、流体管理等领域。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原理基于两个金属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

当传感器中的电极与液体接触时,液体和电极之间形成了一个电介质,从而形成了一个电容。

由于电容与电极间距、电极面积和介电常数有关,因此当液位变化时,电容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常由两个金属电极组成,一个作为传感电极,另一个作为参考电极。

传感电极与液体接触,而参考电极则与空气或其他非导电介质接触。

当液位上升时,传感电极和参考电极之间的电容增加,而液位下降时,电容减少。

为了测量电容的变化,传感器通常采用电容测量电路。

该电路可以通过测量电容的充电和放电时间来计算电容值。

测量电路通常由一个计时器和一个比较器组成。

在测量前,计时器会将一个已知电容的电容器充电至一个已知电压。

然后,计时器记录电容器放电至某一电压的时间。

接着,计时器再次将电容器充电,并记录放电至同一电压的时间。

通过比较这两个时间,计时器可以计算出待测电容的值。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常还会采取一些补偿措施。

例如,温度对电容值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传感器通常会配备温度传感器,并将温度补偿算法应用于测量结果中,以消除温度带来的误差。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还需要注意液体的介电常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不同液体的介电常数不同,因此在测量前需要对液体的介电常数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液体的高度。

通过测量电容的充放电时间并采用相应的补偿措施,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液位测量结果。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在工业控制和流体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

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

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高度或者液体界面位置的设备。

它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液位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

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浮子式、电容式、压力式、超声波式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

1. 浮子式液位传感器:浮子式液位传感器通过一个浮子来测量液体的高度。

浮子通常由密度较小的材料制成,如塑料或者泡沫。

当液位上升时,浮子会随之上升,通过与浮子相连的杆或者绳传递液位信息。

传感器通过测量浮子与传感器壳体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液位高度。

这种传感器适合于液位变化较小的场景。

2.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体对电容的影响来测量液位高度。

传感器内部有两个电极,当液体接触到电极时,会改变电容的值。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液位的高度。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适合于液位变化较大或者需要精确测量的场景。

3. 压力式液位传感器:压力式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体的压力来测量液位高度。

传感器通过将一个管道或者导管部份浸入液体中,液体的压力会作用在导管上。

通过测量导管上的压力,可以确定液位的高度。

压力式液位传感器适合于高温、高压或者腐蚀性液体的测量。

4. 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在液体和空气之间的传播速度差来测量液位高度。

传感器通过发射超声波信号,当超声波遇到液体时,一部份能量会被液体吸收,另一部份能量会被液体反射回传感器。

通过测量超声波的传播时间,可以确定液位的高度。

超声波式液位传感器适合于非接触式测量和需要长距离测量的场景。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的液位传感器,如雷达式液位传感器、红外线式液位传感器等。

不同的液位传感器适合于不同的场景,选择适合的液位传感器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材质、安装方式、环境适应性等因素,以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总结:液位传感器通过不同的工作原理来测量液体的高度或者界面位置。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及测量原理简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液位测量设备,可用于测量液体的高度和容积。

本文将介绍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和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确定液位高度。

当电极部分或全部浸入液体中时,液体与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电容器。

电容器的电容量取决于电极的尺寸、形状和电介质(液体)的介电常数。

当液位变化时,液体与电极之间的距离改变,导致电容器的电容量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液体的高度。

结构和组成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电极:用于与液体接触,并形成电容器。

2. 外壳:保护电极和其他内部组件,确保传感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3. 信号处理电路:将电容变化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4. 连接器:用于将传感器连接到测量设备或控制系统。

应用领域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工业过程控制:用于监测储罐、槽或管道中液位的变化,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液体储存和运输:用于油罐、水池、化学品储罐等场所,监测液位并控制补给或排放。

3. 食品和饮料行业:用于测量和控制液体的容量,如饮料机和咖啡机。

4.环境监测:用于监测河流、湖泊和水井中的水位,以及污水处理厂和水处理设施中的液位。

优点和局限性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具有以下优点: - 高精度:能够提供精确的液位测量结果。

- 可靠性: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

- 兼容性: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液体,如水、油和化学品。

然而,电容式液位传感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影响因素:液体的介电常数、温度和压力等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 依赖性:测量精度受到电极与液体之间的距离、表面污染和腐蚀的影响。

结论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可以精确地测量液位高度和容积。

它在工业、环境监测和食品饮料行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使用时需要注意液体的特性以及电极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问题,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

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

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液位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体高度或者液面位置的设备。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水处理、石油化工等领域。

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浮子式、压力式和电容式三种。

1. 浮子式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浮子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浮子的浮沉来测量液位高度。

浮子通常由具有浮力的材料制成,如塑料或者不锈钢。

在液位变化时,浮子会随着液位的升降而上下浮动。

在传感器内部,浮子与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开关相连。

当液位上升或者下降到特定位置时,磁性开关会闭合或者断开,从而产生一个电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被接收器或者控制器解读为液位的高度。

2. 压力式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压力式液位传感器通过测量液体对传感器底部施加的压力来确定液位高度。

传感器通常安装在液体容器的底部,底部有一个开口与液体相连。

当液位上升时,液体对传感器施加的压力也会增加。

传感器内部有一个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液体对其施加的压力。

通过校准和转换,可以将压力信号转化为液位高度的读数。

3.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工作原理:电容式液位传感器利用液体与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测量液位高度。

传感器内部有两个电极,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是可浮动的。

当液位升高时,液体味接触到可浮动电极,形成一个电容。

通过测量电容的变化,可以确定液位的高度。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通常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

总结:液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类型。

浮子式传感器适合于液位变化较大的场景,压力式传感器适合于高压液体的测量,而电容式传感器则适合于对液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液位传感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性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ε S0
d
ε ( S0 −
d S0
C=
π
பைடு நூலகம்
θ)
= C0 (1 −
θ π
)
θ ∆C = C − C0 = −C0 π
灵敏度: 灵敏度:
K =−
∆C
θ
=
C0
π
角位移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 性是线性的, 为常数。 性是线性的 , 灵敏度 K 为常数 。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3.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3.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 图示同轴圆柱形电容器的初始 电容为: 电容为 2πε 0 h C0 = ln(r2 r1 )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略去非线性高次项, 略去非线性高次项,得:
∆C ∆d = −2 C0 d0
变极距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K′为 变极距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K′为 K′
∆C C0 2 K = = d0 d0
'
变极距差动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δ′L近似为 变极距差动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δ
∆d δ′L = × 100% = d × 100% 2(∆d / d 0 ) 0 可见,电容式传感器做成差动式结构后, 可见, 电容式传感器做成差动式结构后, 非线性误差大大降低 了 ,而灵敏度比单极距电容传感器提高了一倍。与此同时,差 而灵敏度比单极距电容传感器提高了一倍。 与此同时, 动式电容传感器还能减小静电引力给测量带来的影响, 动式电容传感器还能减小静电引力给测量带来的影响,并有效 的改善由于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的改善由于环境影响所造成的误差。
非线性随极板间距 的减小而增大
∆C1 >∆C2
∆d
d0 ∆d
d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 以及克服某些外界条件如电源 电压、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电压、 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常采用差动式的电容传感器, 常采用差动式的电容传感器, 其原理结构如图所示。 其原理结构如图所示。 工作时差动电容器总电容变化为: 工作时差动电容器总电容变化为: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4.1.2电容传感器特性分析 4.1.2电容传感器特性分析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1.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 设初始电容为:C = ε 0ε r S ≈ ε 0 S 设初始电容为: 0 d0 d0 当间隙d 减小Δd Δd时 则电容量增大Δ 当间隙d0减小Δd时,则电容量增大ΔC,则:
∆d ∆C = C1 − C2 = − = −2C0 d 0 + ∆d d 0 − ∆d d0
∆d 2 ∆d 4 ∆C ∆d 1 + = −2 + + K C0 d0 d0 d0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ε0S
ε0S
1
2
1 − ∆d d 0 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 当 ∆d / d 0 << 1 时,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得:
可见,其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灵敏度是常数, 可见,其输出与输入成线性关系,灵敏度是常数,但与极板变 化型相比,圆柱式电容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但其测量范围更大。 化型相比,圆柱式电容传感器灵敏度较低,但其测量范围更大。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2)用于角位移测量的电容式传感器 当动片有一角位移θ 当动片有一角位移θ 时,两极板间的覆盖面积就 改变,从而改变了电容量。 改变,从而改变了电容量。 当θ =0时, C0 = 当转动θ角时, 当转动θ角时,
电容式液位传感器结构原理图与等效电路
测量时,电容器的介质一部分是被测液位的液体,一部分是空气。 测量时,电容器的介质一部分是被测液位的液体,一部分是空气。 为液体有效高度h 形成的电容, 为空气高度( 设C1为液体有效高度hx形成的电容,C2为空气高度(h-hx)形成的 电容, 电容,则: 2πε hx 2πε 0 (h − hx ) C1 = C2 = ln(r2 r1 ) ln(r2 r1 ) 由于C 为并联,所以总电容为: 由于C1和C2为并联,所以总电容为:
b ( a − ∆x ) b∆x Cx = ε = C0 − ε d d b∆x ∆x ∆C = Cx − C0 = −ε = −C0 d a
灵敏度: 灵敏度:
∆C b k =− =ε ∆x d
灵敏度为常数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中,平板形结构对极距变化特别敏感,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中,平板形结构对极距变化特别敏感, 测量精度受到影响,而圆柱形结构受极板径向变化的影响很小, 测量精度受到影响,而圆柱形结构受极板径向变化的影响很小, 成为实际中最常采用的结构。 成为实际中最常采用的结构。 其电容计算式为: 其电容计算式为: C =
可见,电容 理论上与液面高度 成线性关系, 理论上与液面高度h 可见,电容C理论上与液面高度 x成线性关系,只要测出传感器电 的大小, 容C的大小,就可得到液位高度。 的大小 就可得到液位高度。 另一种测量介质介电常数变化的电 容式传感器结构如图。 容式传感器结构如图。设电容器极 间隙为a 板面积为S,间隙为a,当有一厚度 为d,相对介电常数为ε r的固体介 质通过极板间隙,相当于电容串联, 质通过极板间隙,相当于电容串联, 因此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因此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ε0S 1 = C= a−d d d + a−d + ε 0 S ε 0ε r S εr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1)若改变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ε r → ε r + ∆ε r , 1)若改变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则有电容量的相对变化为: 则有电容量的相对变化为:
∆C ∆ε r = × N2 × C εr 1 ∆ε r 1 + N3 εr
C0
d0
电容传感器的静态灵敏度为
∆ C / C0 1 K= = ∆d d0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如果只考虑二次非线性项,忽略其它高次项, 如果只考虑二次非线性项,忽略其它高次项,则得非线 性误差: 性误差: ( ∆d / d 0 ) 2 δL = × 100% = ∆d / d 0 × 100% ∆d / d 0 由以上分析可知: 由以上分析可知 : 变极距型电容式传 感器只有在∆d/d0 很小时 , 才有近似的 很小时, 感器只有在 C 线性输出。 线性输出。 如图, 如图 , 极距变化相同值 ±△d ±△ 所 对 应 的 电 容 变 ∆C1 { 化量不同 化量不同 ∆C2 {
2 3 ∆ε r ∆ε r ∆ε r ∆ε r = × N 2 1 − N 3 + N3 − N3 + L εr εr εr εr
其中, 其中, N 2 = 而增大; 而增大;
N3 = 1
1 1+ εr (a − d ) / d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Capacitive Sensors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绪 论
电容式传感器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 电容式传感器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 是以各种类型的电容器作为传感元件 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2πε x ln( D / d )
当重叠长度x变化时,电容量变化为: 变化时,电容量变化为:
∆ C = C0 − C = 2πε L 2πε x 2πε ( L − x ) 2πε∆x − = = ln( D / d ) ln( D / d ) ln( D / d ) ln( D / d )
∆C 2πε = 灵敏度为: K = 灵敏度为: ∆x ln( D / d )
∆C = C − C0 =
ε 0ε r S
d 0 − ∆d

ε 0ε r S
d0
=
ε 0ε r S
d0
∆d ∆d ⋅ = C0 d 0 − ∆d d 0 − ∆d
电容的相对变化为: 电容的相对变化为:
∆C ∆d 1 = C0 d 0 1 − ∆d
d0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 当 ∆d / d 0 << 1 时,将上式按泰勒级数展开,得: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2πε hx 2πε 0 (h − hx ) 2πε 0 hx 2π (ε − ε 0 )hx C= + = + ln(r2 r1 ) ln(r2 r1 ) ln(r2 r1 ) ln(r2 r1 ) = C0 + C0 (ε − ε 0 ) hx ε0h
特点: 特点: 小功率、高阻抗。 (1)小功率、高阻抗。
小的静电引力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2)小的静电引力和良好的动态特性。 本身发热影响小。 (3)本身发热影响小。 可进行非接触测量。 (4)可进行非接触测量。 应用:压力、位移、厚度、加速度、液位、物位、 应用:压力、位移、厚度、加速度、液位、物位、湿 度和成分含量等测量之中。 度和成分含量等测量之中。
,为灵敏度因子,随间隙比d/(a-d)增大 为灵敏度因子,随间隙比 增大
1+ d / εr (a − d )
为非线性因子,随间隙比 增大而减小。 为非线性因子,随间隙比d/(a-d)增大而减小。 增大而减小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不变, (2)若传感器保持ε r不变,改 变介质厚度, 变介质厚度,则可用于测量介 质厚度变化,此时 质厚度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