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急救预案
急诊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急救预案(优推材料)

项目:护理应急急救情景演练(2017培训版)内容: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急救预案演练脚本资料来源:急诊抢救室审核:护理应急急救培训师资小组预期目标:达标率100%一、演练目的: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理应急小组成员对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应急处理能力,熟练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二、演练时间:2017年7月三、演练地点:急诊抢救室四、演练内容:急性呼吸衰竭的应急预案五、演练事件:急诊抢救室抢3床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演练模式:模拟演练七:参演人员:演练负责人:周丹何闯参加人员:科室应急小组成员八:物品准备:输液车1辆,病历夹1本,抢救车1辆,有创呼吸机1台、心电监护仪1台、气管插管箱1个,生理盐水10ml若干支,甲强龙40mg,速尿20mg,氨茶碱0.25,生理盐水250ml九:工作职责:⒈马素敏负责发布演练令,组织协调⒉马素敏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⒊孟桂文负责评估患者,下达口头医嘱十、演练场景:(案例解读)患者张三,男,84岁,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心悸气短15天,发热,咳黄痰1周,痰液不易咳出”,由当地卫生院经处理后由120送来我院,于2月1日22::00点送入急诊科,22:00护士A: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立即评估患者,神志清楚,口唇紫绀,不能平卧,初步判断可能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紧急处理:护士A:予端坐位,身体前倾,鼻导管吸氧3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静脉通路;T:38.8℃,护士B:心电监护P:102次/分,R:28次/分,BP:136/82mmHg, SPO279%,通知值班医生,抢救车、呼吸皮囊、吸痰盘床旁放床头备用22:01医生到位,实施“二人定位”抢救:值班医生到位后听取护士A病情汇报及初步查体:患者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减弱,散在湿罗音,心律整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遵医嘱给予以下急救措施:启动紧急施救㈠人员抢救分工完成时限值班医生 1.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护士操作同步开具2.开具口头医嘱:(1)鼻导管吸氧3L/min(2)心电监护(3)抽血气分析检查(4)甲强龙40mg静脉推注,(5)生理盐水250ml加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6)吸痰(7)告病重护士A (主导)1. 安置患者体位:高枕卧位,安抚患者2. 鼻导管吸氧3. 抽血气分析、4. 吸痰5.抢救记录护士B 1. 连接心电监护,设置参数,监测频率10分钟一次,(SPO2—血压—心率—设置报警—调整参数)2. 通知值班医生3. 遵医嘱用药甲强龙40mg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50ml加氨茶碱0.25g静脉滴注4. 床头备呼吸皮囊、吸引装置22:10患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P:122次/分,R:35次/分,BP:136/82mmHg, SPO269%,启动紧急施救㈡人员抢救分工完成时限值班医生 1.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护士操作同步开具2.开具口头医嘱:(1)面罩吸氧8L/min(2)气管插管、呼吸机准备护士A 1.面罩吸氧8L/min2.气管插管知情同意书准备护士B 气管插管箱、呼吸机备用状态22:15 检验科危急值:血气分析PO240mmHg、PCO2108mmHg启动紧急施救㈠人员抢救分工完成时限值班医生 1.修正诊断: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护士操作同步开具2.开具口头医嘱:(1)麻醉科会诊(2)呼吸皮囊辅助呼吸护士A (主导)1. 麻醉科会诊2. 准备气管插管用物:牙垫,5ml注射器,胶布,3. 复述医嘱取药,与医生核对抽药用药。
呼吸衰竭的紧急预案

一、目的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明确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救治流程,规范医护人员的行为,确保救治措施迅速、准确、有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救治工作。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呼吸衰竭紧急救治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分管院长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主任为成员。
2. 设立呼吸衰竭紧急救治小组,负责具体实施救治工作,由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组成。
四、预案流程1. 报告与启动(1)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应立即报告上级医师。
(2)上级医师接到报告后,应迅速评估患者病情,若判定为呼吸衰竭,立即启动本预案。
(3)呼吸衰竭紧急救治小组接到启动通知后,应立即到达现场参与救治。
2. 初步评估与救治(1)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意识、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
(2)根据评估结果,立即给予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痰、气管插管等操作。
(3)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剂、支气管解痉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功能。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病情恶化,应立即采取进一步的救治措施。
3. ECMO介入(1)如患者病情严重,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应考虑启动ECMO技术。
(2)ECMO团队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进行术前准备,包括设备检查、药物准备等。
(3)在手术室内,ECMO团队应在麻醉师、手术医师的协助下,完成ECMO植入手术。
(4)手术完成后,ECMO团队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调整ECMO参数,确保患者呼吸功能稳定。
4. 综合治疗(1)针对患者病因进行治疗,如感染、心力衰竭等。
(2)给予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定期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转诊与康复(1)如患者病情稳定,可考虑转诊至康复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2)在转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确保患者安全。
突发呼吸衰竭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升高,进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为提高突发呼吸衰竭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呼吸衰竭的救治体系,提高救治水平。
2. 确保患者在突发呼吸衰竭时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减少呼吸衰竭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急救中心、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等对突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工作。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1)组长:由医院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
(2)副组长: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
(3)成员:由各相关科室、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
2. 应急救治小组(1)组长:由呼吸科主任或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
(2)副组长:由急诊科主任或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担任。
(3)成员:由呼吸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的技术骨干组成。
3. 职责(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修订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协调各部门、科室的应急工作。
(2)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突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评估、诊断、治疗、转运等。
(3)医务科:负责协调各部门、科室的应急工作,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4)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护理质量。
(5)急诊科:负责接诊、分诊、转运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6)呼吸科:负责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断、治疗、监测等工作。
(7)重症医学科:负责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护理工作。
五、应急预案流程1. 报告与启动(1)接诊医生或护士发现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时,应立即向应急救治小组组长报告。
(2)应急救治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科室、部门。
呼吸衰竭紧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1. 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呼吸衰竭的救治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2. 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处理。
3. 各相关部门和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本预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呼吸衰竭紧急处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紧急救治工作。
2. 小组成员包括:主任、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呼吸治疗师、药剂师、检验师等。
3. 各成员职责如下:(1)主任:负责全面协调、指挥和监督紧急救治工作。
(2)主治医师:负责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救治方案,组织实施紧急救治。
(3)住院医师:协助主治医师对患者进行救治,执行医嘱。
(4)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执行医嘱、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5)呼吸治疗师:负责呼吸机的操作和维护,对患者进行氧疗、呼吸支持等。
(6)药剂师:负责药物的配置和分发,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有效。
(7)检验师:负责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验,为救治提供依据。
三、紧急处理流程1. 病情评估(1)医护人员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意识、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
(2)对患者进行紧急体检,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胸痛等症状。
2. 保持呼吸道通畅(1)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 给氧治疗(1)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给予高浓度氧疗。
(2)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确保患者呼吸稳定。
4. 抗感染治疗(1)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给予针对性抗生素治疗。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5. 营养支持(1)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2)必要时进行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6. 其他治疗(1)针对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2)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四、应急物资与设备1. 呼吸机、吸氧设备、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呼吸机配件等。
2. 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
3. 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仪、血压计等。
呼衰急救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呼衰(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功能异常导致气体交换障碍,使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正常水平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正常水平,进而影响组织器官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为提高我单位对呼衰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2. 提高医护人员对呼衰的应急处理能力;3. 规范呼衰急救流程,确保急救措施迅速、准确、有序。
三、应急预案1. 病情监测与识别(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报告;(2)对于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或小于8次/分钟,血氧饱和度低于90%,意识模糊等疑似呼衰患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理流程(1)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给予高流量吸氧;(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无创通气;(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药物;(4)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5)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医护人员职责(1)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呼衰的急救技能,包括吸氧、气管插管、无创通气、药物应用等;(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做好患者病情记录,包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抢救措施等。
4. 应急设备与药品(1)急救车配备吸氧设备、气管插管、无创通气设备、心电监护仪、吸痰器等;(2)药品包括吸氧剂、呼吸兴奋剂、抗感染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
5.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呼衰急救演练,提高急救技能;(2)通过演练,查找急救过程中的不足,及时改进。
四、预案执行1. 确保预案得到有效执行,医护人员应熟悉预案内容,掌握急救技能;2. 预案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3. 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以适应临床需求。
五、预案评估1. 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2. 根据评估结果,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一、预案目的为确保呼吸衰竭患者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衰竭患者的应急处理能力。
二、预案适用范围适用于本院所有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
三、预案内容3.1 抢救组织结构成立呼吸衰竭抢救小组,由呼吸科医护人员、急诊科医护人员、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及相关职能科室人员组成。
抢救小组成员负责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救治、转运及病情监测等工作。
3.2 抢救设备及药品准备1. 抢救设备:呼吸机、吸氧设备、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抢救车等。
2. 药品准备:氧气、吸入性麻醉剂、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药物、解痉药物、利尿药物等。
3.3 抢救流程1. 识别呼吸衰竭患者: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立即识别并进行评估。
2. 紧急处理:a. 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
b. 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c. 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d.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血管活性药物、抗感染药物等。
3. 病情评估:a.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呼吸困难程度、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
b. 及时进行血气分析、X线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4. 转运:a. 若患者病情危重,需紧急转运至重症医学科。
b. 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5. 后续治疗:a.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b.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四、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呼吸衰竭抢救流程的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 定期组织呼吸衰竭抢救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五、预案的评估与更新1. 定期评估呼吸衰竭抢救预案的实施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呼吸衰竭的应急预案

一、定义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呼吸系统疾病或功能障碍导致气体交换不能维持正常的动脉血气水平,表现为PaO2(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和/或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并超过正常范围。
呼吸衰竭分为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是指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是指长时间逐渐发生的呼吸衰竭。
二、应急预案目的1. 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2. 提高医护人员对呼吸衰竭的应急处置能力;3.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效率。
三、应急预案内容1. 早期识别与报告(1)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紫绀、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报告医生。
(2)医生接到报告后,应迅速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是否为呼吸衰竭。
2. 急救措施(1)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遵医嘱给予支气管解痉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缓解支气管痉挛。
(3)观察患者缺氧状况,进行血气分析,监测PaO2和PaCO2。
(4)根据病情,给予呼吸兴奋剂、抗感染、利尿等治疗。
3. 严密观察与护理(1)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尿量和皮肤色泽等,尤其是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
(2)观察各类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特别是呼吸兴奋剂。
(3)监测氧疗效果,如有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现象,立即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4)及时吸出痰液,避免呼吸道阻塞。
(5)观察患者有无肺性脑病先兆。
4. 转院准备(1)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遵医嘱做好转院前准备。
(2)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病情,做好心理护理。
(3)制定有效保健措施,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
5.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呼吸衰竭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早期识别、报告、急救措施、严密观察与护理、转院准备等。
四、应急预案实施与评估1. 制定应急预案培训计划,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2. 定期评估应急预案实施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
呼吸衰竭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提高医疗机构对呼吸衰竭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内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救治。
3. 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急救与灾害应急处理条例》等。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呼吸衰竭应急处置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组长:分管院长或相关科室主任;(2)副组长:急诊科主任、ICU主任;(3)组员:呼吸科、心内科、外科、儿科等相关科室主任及护士长。
2. 呼吸衰竭应急处置小组职责:(1)负责呼吸衰竭患者的紧急救治工作;(2)组织、协调、指挥呼吸衰竭应急处置工作;(3)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救治方案;(4)负责与相关部门、科室的沟通协调。
三、应急处置流程1. 患者入院:(1)接诊护士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2)值班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同时报告组长;(3)组长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应急预案:(1)组长立即通知呼吸衰竭应急处置小组成员;(2)小组成员迅速到位,参与救治工作;(3)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救治方案。
3. 救治措施:(1)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2)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支气管解痉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3)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4)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5)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利尿剂等药物治疗。
4. 转诊:(1)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转诊;(2)如需转诊,立即联系相关科室,做好患者转运准备;(3)转运过程中,确保患者安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5. 救治结束:(1)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或ICU继续治疗;(2)对救治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3)对参与救治人员进行表彰。
四、后期处理1. 对救治过程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2. 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 对参与救治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救治水平。
五、附则1. 本预案由呼吸衰竭应急处置小组负责解释;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演练目的:通过情景模拟演练,提高护理应急小组成员对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应急处理能力,
熟练掌握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二、演练时间:2017年7月
三、演练地点:急诊抢救室
四、演练内容:急性呼吸衰竭的应急预案
五、演练事件:急诊抢救室抢3床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六、演练模式:模拟演练
七:参演人员:
演练负责人:周丹何闯
参加人员:科室应急小组成员
八:物品准备:
输液车1辆,病历夹1本,抢救车1辆,有创呼吸机1台、心电监护仪1台、气管插管箱1个,生理
盐水10ml若干支,甲强龙40mg,速尿20mg,氨茶碱0.25,生理盐水250ml
九:工作职责:
1. 马素敏负责发布演练令,组织协调
2. 马素敏负责演练方案的实施
3. 孟桂文负责评估患者,下达口头医嘱
十、演练场景:(案例解读)
患者张三,男,84岁,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心悸气短15天,发热,咳黄痰1周,痰液不易咳出”,由当地卫生院经处理后由120送来我院,于2月1日22::00点送入急诊科,
22 : 00护士A :发现患者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大汗淋漓,立即评估患者,神志清楚,口唇紫绀,不
能平卧,初步判断可能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 •紧急处理:
护士 A :予端坐位,身体前倾,鼻导管吸氧3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静脉通路;T:388C,护士 B :心电监护P: 102次/分,R:28次/分,BP: 136/82mmHg, SPO&9%,通知值班医生,抢救车、
呼吸皮囊、吸痰盘床旁放床头备用
22 : 01医生到位,实施"二人定位”抢救:值班医生到位后听取护士A病情汇报及初步查体:患者颈
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呼吸音减弱,散在湿罗音,心律整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初步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急性呼吸功能衰竭?遵医嘱给予以下急救措施:
2
22:10患者烦躁不安、大汗淋漓,P:122次/分,R: 35次/分,BP 136/82mmHg, SPO69%,
启动紧急施救㈡
22
3 •急救后病情评估与处理:
4. 抢救结束处理:
⑴23 : 10整理用物
⑵ 人文关怀,说明抢救原因、抢救效果,及抢救后的注意事项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
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
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借一些时光,寻一处宁静,听听花开,看看花落,翻一本爱读的书,悟一段哲人的赠言,原来,日升月落,一切还是那么美。
洗不净的浮沉,留给雨天;悟不透的凡事,交给时间。
很多时候,人生的遗憾,不是因为没有实现,而是沉于悲伤,错过了打开心结的时机。
有人说工作忙、应酬多,哪有那么多的闲情逸致啊?记得鲁迅有句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是有的。
不明花语,却逢花季。
一路行走,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中,命运会给你一次次洗牌,但玩牌的始终是你自己。
坦白的说,我们遇到困扰,经常会放大自己的苦,虐待自己,然后落个遍体鳞伤,可怜兮兮地向世界宣告:自己没救了!可是,那又怎样?因为,大多数人关心的都是自己。
一个人在成年后,最畅快的事,莫过于经过一番努力后,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学会了独自、沉默,不轻易诉说。
因为,更多的时候,诉说毫无意义。
伤心也好,开心也好,过去了,都是曾经。
每个人都要追寻活下去的理由,心怀美好,期待美好,这个世界,就没有那么糟糕。
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情节,两个人坐在一起,杂乱无章的聊天,突然你感到无聊,你渴望安静,你想一个人咀嚼内心的悲与喜。
透过窗格,发着呆,走着神,搜索不到要附和的词。
那一刻,你明白了,这世间不缺一起品茗的人,缺的是一个与你同步的灵魂。
没有了期望的懂,还是把故事留给自己吧!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有时候,你以为找到了知己,其实,你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
花,只有在凋零的时候,才懂得永恒就是在落红中重生;人,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明白力量就是在破土中崛起?
因为防备,因为经历,我们学会了掩饰,掩饰自己内心的某些真实,也在真实中,扬起无懈可击的微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扰。
人生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逝去的当作最美的风景。
所以,不要活在虚妄的世界,不要对曾经存在假设,不要指望别人太多。
有些情,只可随缘,不可勉强;有些人,只可浅交,不可入深;有些话,只可会意,不可说穿。
或许,有这么一段情,陪你度过漫长冰冷的寒冬;有那样一个人,给你抑郁的天空画上了温暖的春阳。
正如庄子所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外在的世界,只是一个形式,而你内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江山。
人过四十,已然不惑。
我们听过别人的歌,也唱过自己的曲,但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审视,逃不过现实的残酷。
如若,把心中的杂念抛开,苟且的日子里,其实也能无比诗意。
但时光,总会吹散很多往事,把过去一片片分割,移植到不同区域,并贴上标签,印着不同的定义,也定义着自己的人生态度。
正如庄子所说:唯至人乃能游于世不避,顺人而不失己。
”外在的世界,只是一个形式,而你内在的世界,才是真正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