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对风湿病患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筛查诊断价值的再研究

of them
developed
tuberculosis after 6
8 months
no
of
follow—uD.Conclusion
on
BCG vaccination affects the result of PPD infection
rate
in
rheumatic patients.but has
能对风湿病(尤其拟接受生物制剂)患者LTBI的诊断提供帮助。 【关键词】结核菌素试验;风湿性疾病;潜伏结核;生物制剂
rheumatic
Use of diseases
an
enzyme-linked QIU
immaunospot assay for diagnosing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our
influence
TsPOT results.The
of latent tuberculosis of
rheumatic patients in
research iS 23.8%detected by‘IX;POT.
test;Rheumatic diseases;Latent
【Key words】Tuberculin
风湿病患者潜伏结核感染(LTBI)的诊断价值。方法时260例明确诊断的风湿病患者进行LTBI的筛查, 包括询问病史、胸部x线片、PPD试验及应用TSPOT-TB试剂盒对血液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Mtb)特异 性T细胞应答的检测.同时对所有病例进行联合分析。结果TSPOT检测阳性率24.1%,PPD试验阳性率 为39.4%,两者一致率为61.O%。其中PPD阴性/TSPOT阳性29例,PPD阳性/TSPOT阴性67例。卡介茁 (BCG)接种史/既往结核病史的患者PPD试验的阳性率显著增高(19<0.051P<O.01),但两者在TSPOT检测 的阳性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27例患者使用生物制剂,9例使用异烟肼预防抗结核治 疗,27例因PPD或TSPOT阳性放弃生物制剂治疗。TSPOT(,)PPD(++)的23例患者均在未预防抗结核下 按计划接受了生物制剂治疗,JJ.述患者在随访6~18个月期间尚无活动性结核发生。结论TSPOT技术可
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t h e l o w e s t a n d t h a t o f T — S P O T . T B w a s t h e h i g h e s t f P < 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 S P O T . T B h a s h i g h e r s e n s i t i v i t y c o mp a r e d
Co mp a r a t i v e s t u d y o f T- S P O T. TB, TB - DNA a n d s p u t u m s me a r t e s t i n
t he di a g no s i s o f p ul mo na r y t u be r c u l o s i s
ⅣG S h u o - r u n L I ANG Z h e n
Tu b e r c u l o s i s Ho s p i t a l i n C h a n g s h a Ci t y , Ch a n g s h a 4 1 0 0 0 0 , C h i n a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者方 面 具有 9% 9 的符 合 率 。当 比较 T T方 法和 自 S
建 E IP T方 法 时发现 , 6 的 T T阳 性 受试 者是 LS O 3% S E I P T阴性 , 2 的 T T阴 性 受 试 者 是 E I P T L SO 1% S LS O 阳性 。另 外 , 8 的 E IP T M T阴性 受 试 者 是 7% LS O— P E I P T B G阳 性 , 这 些 人 中 大 部 分 都 接 种 过 L SO —C
胞 中检 出 1 分 泌待 检 C 个 K的细 胞 , 其灵 敏 度 非 常 高 。 为其 使用 了识 别 C 子 中 2 不 同表 位 因 K分 个 的 2种 单克 隆抗 体 ,因而 这种 方 法有 着 高度 的特
异性 [。 过显 色 反应 , 5通 ] 在细 胞 分泌 可溶 性 蛋 白的 相应位 置 上显 现清 晰 可辨 的斑 点 ,可 直接 在 显 微 镜下 人工 计数 ,或通过 E IP T分 析 系 统对 斑 点 L SO
领 域 。本 文介 绍 了 E I P T的原 理 和特 点 ,对 E IP T的应 用 研 究进 展 进行 了综述 。 L SO LSO 关 键 词 :酶联 免疫 斑 点 (L S O 应 用 E IP T 中 图分 类 号 :¥ 5 . + 8 2 43 文 献 标 识 码 :A
进 行计 数 , 进行 高通 量 筛选 , 率远 远 高 于其他 检 效
测 方法 [。E I P T自创 立 至今 2 6 LSO ] 0多 年来 不 断发
A s yE IP T 技术 是利 用预 先包 被好 抗 原或抗 sa ,LS O ) 体 的微量 板从 单细 胞 水平 检测 特异 性 抗 体分 泌 细 胞或特异 性细胞 因子 (yo ieC) c tk n,K 分泌细 胞 的免 疫 学检测技 术 。 9 3年 ,eg ik 和 C ekn k 18 S dw c t zr is y 嘲 等根据 酶 联免疫 吸 附试验 (L S) E IA 的基 本原 理 结
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DNA (TB-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做结核检测的患者,其中确诊肺结核的患者95例进行T-SPOT.TB、TB-DNA测定和痰涂片检测。
结果T-SPOT.TB、痰涂片和TB-DNA 测定的敏感性分别为92.22%、24.44%、67.78%,痰涂片的敏感性最低,T-SPOT.TB 最高(P<0.05)。
结论T-SPOT.TB 较痰涂片、TB-DNA检测对结核病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标签: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痰涂片;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肺结核结核病(tuberculosis,TB)被列为国内重大传染病之一,是目前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同时也是单因素致死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1-2]。
近年来,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的流行、移民增加、人口流动性增大以及结核菌耐药性的加重,TB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中国是TB高负担国家之一,2010年第五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活动性TB患者459/10万,菌阳患者66/10万,提示TB的诊治仍然是国家TB控制策略中的重要措施。
目前临床诊断TB的金标准只有结核菌培养,但其缺乏敏感性,易漏诊。
本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做结核检测的患者,采用结核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测定和痰涂片方法分别检测,探讨其诊断肺结核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月在本院做结核检测的患者,其中确诊肺结核的患者95例,男60例,女35例,年龄25~70岁,平均(50.17±11.41)岁。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及其在结核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结核病分子生物学研 究室 通讯作者 :张宗德 ,电子信箱 :zd 1@13c r z 4 7 6 .o n
结核 病与 胸部 肿 瘤 20 0 8年 第 4 期 胞 。E IP 简 单 、 稳定 、灵 敏 ,不 受细 胞 L S OT 因子 代 谢等 因素 的 影 响 ,可 在单 细胞 水 平 检 测 淋 巴 细胞 对 特 异 性 抗 原 的 反 应 能 力及 计 数 特 异性 抗 原 刺 激 下 分 泌 性 淋 巴细 胞产 生 的 情 况 ,能够 比较 真 实 地 反 映 体 内 细胞 因子 的 水 平 ,E I P 现 已被 运 用 于 各 种疾 病 诊 断 和 L S OT 科 学研 究 中 。 T T 应 用 的纯 化 蛋 白衍生 物 (uie S所 p r id f po idr avs P rtn ei t e,P D)是 存在于结 核分枝 杆 e vi
产 生 多 种 细胞 因子 发 挥 免疫 效 应 ,其 中 Y干 扰 素 (F Y)是 最 为 关键 的细 胞 因子 。 因 IN—
此 ,检  ̄ lN— 水 平或 分 泌IN— g F F Y的 效应 T 细 胞 的水 平就可 以判 断是 否存在 结核 感染 。 E IP T 通 过 检测 分 泌 细 胞 因子 的细 LS 量 夹 , L S L S OT  ̄E I A方 法 :
结核 诊断 技 术 ,它是通 过抗 原特 异性T 巴细 淋 胞 反应 频 率 来 检 测结 核 感 染 患 者 的 细胞 免 疫
功能 。
1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的原理
结 核 病 的 免疫 学 机 制 主要 是 机 体 对结 核
2 95
敏 感度 均 为 8 %,健 康 成 人 中P D-L S OT 0 P E IP 的 敏 感 度为 9 %;英 国健 康 成 人 中两 种 肽 段 8
应用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诊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合并结核潜伏感染的实验研究

・
l2 ・ 3
生物与盛染 20 年 9 07 月第 2 卷第 3 期
J r lf i bsn lc0,et岫 20,02N . o n Mc e adhei sD Ⅱ u ao r o ftn e 07V 1 .03
・
论 著 ・
应 用 T细 胞 酶 联 免疫 斑 点法 诊 断 人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感 染 合 并 结 核 潜伏 感 染 的实 验研 究
张 舒 ‘ 邵 凌云 ‘ 孟成 艳 ‘ 王 莹 许 云 亚 胡海 燕 黄玲 莉‘ 王 昀‘ 张文 宏
探讨 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法 ( O ) TS T 在我 国人类 免疫 缺陷病 毒( Ⅳ) P H 感染人群 中用于诊断结核潜伏感染
C _o s e i c T c l lo a lsf m 8 HⅣ 一 s ie idvd as P kn ts w efr d o l p t nsa o i v o t 1 n)l - p cf el i b o d smpe o 6 i sn r o t p i v iiu l .A P D s i t a p r me n a a e t s a p st e c nr . n e s o l i i o Re u I Us g te T S rT sa 。p s ii ae rte6 sl s i P _ B as y o i vt r ts o 8 HⅣ 一 st eid vd as V. s i d v u s i D e o n s n h t y f h o i n p i v ii u l ,9 HI p i v i ii a t C 4 c l c u t l s o te n d l w h s e t a 0 / a d 5 V. s ie id vd asw t D e o t r ae a 0 / wee6 . 5 ,4 4 h 2 0 n 8 HI p i v n i u l i C 4 c l c u s ge trtn 2 0 n o t i h n h r 7 6 % 4.4% a d 7 6 % ,r s e t ey n 0. 9 epc vl. i q e p s v ae fte H s n t t e e4 . 8 ,l . l a d4 . 5 h i e r tso o t i h i k e r 1 1 % sw 1 1 % n 5 % i e e tr e go p .rs e t ey ls e ut d c t a 6 n t s e r u s e p ci l . e e rs l ii ae t t h h v s n h h i v ae ban d f t e p st e rtso tie rm e u e o e T S or T s y w r inf a t i h rta o ban rm e P D s n ts frte o i o t s f P _ B a a ee s ic l hg e n t s o t e f h h t s g in y h h e i d o t P k e t o h i h
Tspot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的临床应用

“有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T细胞 “无反应性”结果表明样本中可能不存在针对结核杆菌特异的效应
T细胞
二、结果的判断(影响因素分析)
既往结核病史或影像学提示陈旧性肺结核、有结核 密切接触史或高潜伏性结核感染率可使其诊断活动 性结核病的特异性降低。
一、T-SPOT.TB的原理
外周血T-SPOT即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ELISPOT)通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 原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释放的γ-干扰素来 检测抗原特异性 T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从而 判断结核感染状态。
每一个斑点代表一个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 记数斑点数量可以获得外周血中结核致敏的T 细胞数量。
二、结果的判断
试验分四组:空白对照组、抗原组(ESAT-6和CFP-10)、阳性 对照组(植物血凝素PHA)。
通常正常结果,空白对照孔没有或有很少的斑点而PHA对照 孔斑点数超过20个。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超过10个时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
当PHA对照孔斑点数少于20个时,检测结果被认为是“不确 定”。
二、结果的判断
如果抗原A和/或抗原B有应答,检测结果为“有反应性”,参照 以下标准: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0-5个时且(抗原A或抗原B孔的斑点数)(空白对照孔斑点数)≥6;
空白对照孔斑点数为6-10个时且(抗原A或抗原B孔的斑点数) ≥2×(空白对照孔斑点数);
检测结果为“无反应性”:不符合上述标准且PHA对照孔正常。 当PHA对照孔结果为“不确定”且抗原A和抗原B孔结果都为“无
有学者指出:
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SPOT.TB斑点形成 细胞中位数为442SFCs/10^6 PBMC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抗结核抗体平行检测菌阴性结核价值对比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抗结核抗体平行检测菌阴性结核价值对比摘要:目的:比较结核感染T斑点试验(TSOP.TB)和结核抗体试验在菌阴性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对疑患菌阴性结核的29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TSOP.TB和结核抗体试验进行结核病的诊断,比较二者对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290例疑患结核病患者最终确诊结核 119例。
TSOP.TB试验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方面显著优于抗结核抗体试验(P<0.05)。
结论:TSOP.TB较结核抗体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更适于作为结核病的筛检试验。
关键词: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抗结核抗体试验;结核;诊断快速诊断和治疗是控制结核病的关键。
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是在胸水、痰或其他临床标本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
但由于抗酸染色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结核菌培养时间长,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采用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为早期分泌原靶蛋白6(ESAT-6)或培养滤液蛋白10(CFP)-10,其编码基因RDI为卡介苗(BCG)和绝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所缺失,避免了结核菌素试验(PPD)出现的交叉反应,这种方法无论在敏感性还是特异性发面均得到了极大的认可。
本研究比较ELISPOT与抗结核抗体试验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象2011年7月到2012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疑诊或待排除结核患者290例,年龄55-76,平均(62.78)岁。
所有患者均有反复咳嗽、咳痰伴发热等临床症状,有肺部感染的影像学表现,3次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且二次痰培养均阴性。
在其他详尽检查基础上同时进行酶联免斑点试验与抗结核抗体试验。
根据检测结果综合判断分析,对疑为菌阴患者给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
根据最终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最终确诊。
诊断标准:(1)典型肺结核临床症状和胸部X线表现;(2)抗结核治疗有效;(3)临床可排除其他非结核性肺疾病;(4)PPD强阳性,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5)肺外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6)BALF检出抗酸分枝杆菌;(7)支气管或肺组织病理证实结核病变;符合(1)-(5)的三项或(6)、(7)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ux~52(29畅1 ±16畅2) 岁,均无结核病史和任何临床 症状,经胸部 X 线检查确定无异常。 1.2 试剂 T-SPOT· TB 结核试剂盒由英国 Oxford Immunotec 公司生产,上海复星公司提供。 AFB 试 剂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上海祥和科学技术 有限公司提供。 PPD 试剂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 产并提供。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试剂盒( 胶体金 法)由法国 VEDA LAB 公司生产,上海鸿泰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提供。 1.3 方法 T-SPOT· TB 试验,使用肝素抗凝管采 集受检者静脉血 5 ml,加入 Ficoll 淋巴细胞分离液 后离心分离单核淋巴细胞,制备的淋巴细胞经过计 数后使用 T-SPOT· TB 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检测 方法与结果判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PPD 试验采用曼图氏法皮内注射 PPD 0畅1 ml( 含 5 个结 核菌素单位),72 h 观察结果,测量硬结的横径及纵 径的平均数,均径≥5 mm 为阳性反应,10 ~19 mm 为中度阳性,≥20 mm 或有水泡、双圈、淋巴管炎、坏 死为强阳性反应。 AFB 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试验 操作与结果判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17畅0 软件分析,采用 χ2 检验对各组检出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
[5] 乐 军,梁 莉,李苏辉,等.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快速诊断结核 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 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 29(11) :1005 -8.
[6] 张 瑛,孙亚蒙,徐欣晖,等.结核感染 T 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 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J] .中 华 临 床 医 师 杂 志,2010, 4 ( 12 ) : 2431 -5.
n
灵敏度( %)
99
93 .4
39
36 .8
65
57 .5
44
39 .6
χ2 值
77 .742 33 .488 67 .895
P值
0.000 0.000 0.000
特异度( %) 95 .8 100.0 83 .3 91 .7
χ2 值
1 .021 2 .009 0 .356
P值
0 .312 0 .156 0 .551
2 结果
2.1 不同人群中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特异性 T 细胞 反应频率比较 结核组中 106 例结核患者 T-SPOT · TB 阳性 99 例,阳性率为 93畅4%,而对照组 24 例 中仅 有 1 例 T-SPOT · TB 检 测 阳 性, 阳 性 率 为 4畅2%,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畅01)。 表明 T-SPOT· TB 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 93畅4%, 特异度为 95畅8%。 2.2 不同结核检验方法比较 T-SPOT· TB 试验 检出阳性率分别与 AFB 阳性率、PPD 试验阳性率及 结核抗 体 阳 性 率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 < 0畅01)。 而 T-SPOT· TB 试验特异性与 AFB、PPD 和 结核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 1。
以 T 细胞免疫应答为基础的 γ-干扰素(γ-IFN) 释放 实验,其原理是结核杆菌感染者外周血 单核细胞 (PBMC) 中存在的特异性 T 细胞在受到抗原早期分 泌性抗 原靶蛋白 6 ( ESAT-6) 和 培 养 滤 过 蛋 白 10 (CFP-10)刺激后会分泌 γ-IFN,释放的 γ-IFN 随即 与微孔板底部包被的 γ-IFN 抗体结合而形成免疫复 合物,该复合物再与随后加入的碱性磷酸酶标记的 抗抗体结合,继而分解随后加入的显色底物溶液而 在反应部位形成不溶性色素沉淀斑点。 每一个斑点 代表 1 个 γ-IFN 分泌细胞 ( 结核特异的效应 T 细 胞)。 根据斑点数推测体内是否存在对结核杆菌反 应的效应 T 细胞,从而对结核杆菌感染进行辅助诊 断[1] 。 其中抗原 ESAT-6 和 CFP-10 为结核分枝杆 菌和少数非结核分枝杆菌所特有,而不存在于卡介 苗及大多数非结核分枝杆菌中[2] ,因而从根本上避 免了传统结核菌素皮试中所存在的 BCG 交叉抗原 反应,从而确保了 T-SPOT· TB 的高度特异性。 本研究对 130 例受检者进行了 T-SPOT· TB 检 测,结果表明其诊断结核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93畅4%和 95畅8%。 Lee et al[3]2006 年在韩国进行的 一项关于 T-SPOT· TB 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其敏 感性 为 96畅6%、 特 异 性 为 84畅7%。 Pai et al[4] 于 2008 年对有关 T-SPOT· TB 的 38 个研究资料进行 了总结分析,表明其诊断结核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 别为 90畅0% 和 93畅0%。 在 国 内, 乐 军 等[5] 对 T- SPOT· TB 试验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评 估,142 名受检者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其敏感性为 95畅5%,特异性为 93畅3%。 张瑛 等[6] 对 42 名患者 进行了 T-SPOT· TB 检测,结果表明其诊断结核性 疾病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94畅4%、95畅2%。 本研 究结果中 T-SPOT· TB 诊断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水平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 除了 T-SPOT· TB 检测以外,本研究对 130 例 受检者还进行了 AFB、PPD 和结核抗体检查,结果 表明 T-SPOT· TB 诊断结核敏感性水平显著高于 AFB、PPD 和结核抗体检验方法,特异性水平与目前 结核病原学检验“金标准” AFB 相近,这与国内外多 位学者[3,6] 的研究结果一致。 我国是结核感染的高
[8] Chapman A L, Munkanta M, Wilkinson K A, et al.Rapid detec- tion of active and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HIV -positive indi- viduals by enumer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specific T cells[ J] .Aids,2002,16(17) :2285 -93.
[4] Pai M, Zwerling A, Menzies D.Systematic review: T-cell-based assays for the diagnosis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 an update [ J] .Ann Intern Med,2008,149(3) :177 -84.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Acta Universitatis Medicinalis Anhui 2012 May;47(5)
· 613·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诊断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
储新民,孔建新
摘要 应用 T-SPOT· TB 检测临床确诊的 106 例结核患者 和 24 例健康体检者,与抗酸染色(AFB)、结核菌纯蛋白衍生 物试验(PPD)、结核抗体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 示,T-SPOT· TB 敏感性为 93畅4%,特异性为 95畅8%。 AFB、 PPD、结核抗体敏感性分别为 36畅8%、57畅5%、39畅6%,特异 性分别为 100畅0%、83畅3%、91畅7%。 T-SPOT· TB 敏感性与 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畅01),特异性与三者相 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酶联免疫斑点 T-SPOT· TB 实 验检测结核敏感性强、特异性高,是快速诊断结核感染的有 效手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γ-干扰素释放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T-SPOT· TB 中图分类号 R 446.5;R 378.9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492(2012)05 -0613 -03
近年来我国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趋势,结核病 防治形势严峻,任务紧迫。 实验室的检验早期发现 和准确诊断是降低结核病发病率、减少传播机会、控 制结核病疫情的关键环节。 然而国内现有的结核病 实验室诊断方法虽然较多,但诊断阳性 率均不到 60%,临床应用效果不佳。 而以结核分枝杆菌特异 性 γ-干扰素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为 基 础 的 T- SPOT· TB 试剂盒在欧美国家获得了广泛应用。 由 于该试剂盒和酶联斑点分析仪价格昂贵、实验操作 技术及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导致在我国应用较少。 该研究采用 T-SPOT· TB 试验与其它多种结核检测 技术对 130 例受检者进行检测,评估 T-SPOT · TB 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参考文献
[1] 霍霏霏,刘晓清.结核病免疫 学诊断新进 展 T-SPOT· TB [ J] .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4(2) :48 -50.
[2] Behr M A,Wilson M A,Gill W P,et al.Comparative genomics of BCG vaccines by whole-genome DNA microarray [ J ] .Science, 1999,284(5419) :1520 -3.
[7] Lalvani A,Pathan A A,McShane H,et al.Rapid detection of Myco- 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by enumeration of antigen -specific T cell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4):824 -8.
万方数据
流行区,存在着相当比例的潜伏结核感染者,而本研 究中的 AFB 和结核抗体的检出率均不足 40%,分别 为 36畅8%和 39畅6%,容易导致结核漏诊和误诊,而 T-SPOT· TB 可以有效地筛选出潜伏结核感染者, 对这些潜伏感染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遏制潜 伏结核转化为活动性结核,这对于减少结核感染的 传播和流行, 实 现 结 核 病 疫 情 控 制 目 标 至 关 重 要。 另外,本研究中 PPD 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 57畅5% 和 83畅3%,其灵敏度和特异性水平受患者免疫力状 况、营养状况、卡介苗接种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大大影 响了其临床应用价值,而 T-SPOT· TB 不受 BCG 接 种 及 [4,7] HIV 感染[8] 的影响, 因此 T-SPOT · TB 较 PPD 更适宜在我国这种卡介苗接种率高、处在 HIV 高发病时期的国家开展。 总之,T-SPOT· TB 诊断 结核特异性强,较其它传统辅助检查方法更灵敏,而 且操作简便、快速,作为结核的重要辅助诊断依据在 我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