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中药处方相关规章制度

中药处方相关规章制度

中药处方相关规章制度一、中药处方的开具1、中医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必须按照《中医药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疗机构开展诊疗活动。

2、中医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必须严格按照《中医药管理条例》和《中药鉴别与品质控制规范》的规定,对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准确诊断,确定方药组成,并注明用药目的、剂量、疗程等。

3、中医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应当符合中医学理论,绝对不能随意开方或者使用未经批准的药物。

4、在开具中药处方时,中医医师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体质、年龄等因素,个性化调配中药,力求达到最佳疗效。

5、中药处方上应当注明病症病因,药物组成、用量、用法用量,开方医师姓名、执业单位,开方日期等必要信息。

二、中药处方的审核1、对于重大疑难病例或病情复杂的患者,中医医师应当邀请主治医师或专家进行诊断与指导。

2、中药处方审核应当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和中医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医医师进行,审核医师对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把关。

3、审核医师应当认真审查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包括药物组成、用量、用法用量等,对于不合理的处方应当予以纠正或者退回。

4、审核医师应当注明审核意见和签名盖章,在中药处方上应当注明审核医师姓名、执业单位,确保审核责任制得到落实。

三、中药处方的保存和归档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中药处方的档案保存制度,对每一张中药处方进行相关信息的录入和归档。

2、中药处方应当依据《中医药处方管理规范》的要求,保存至少5年以上,保证患者的用药记录完整、可追溯。

3、对于特殊病例或者有争议的中药处方,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其的保留和备案,确保用药安全和合理性。

四、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1、对于违反《中医药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擅自开具中药处方、虚假诊疗等行为,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纠正,并报告卫生主管部门。

2、对于违规开具中药处方、用药不当等行为,医疗机构应当追究相关医师的责任,依法进行处理,确保医疗秩序和患者的权益。

3、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中药处方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中医医师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意识。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全过程。

第三条审核、调配、核对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中药饮片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第五条单位应当配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中药饮片专业人员,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

第二章处方审核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一)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

(二)处方正文:包括疾病诊断、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

(三)处方后记:包括医生签名、开方日期、处方编号等。

(四)处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超过规定剂量等问题。

(五)处方字迹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错写药名、重味现象。

第八条处方审核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处方,应当在处方上签字确认,并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第九条处方审核人员发现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当与医生沟通,及时更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处方调配第十条调配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配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十一条调配人员应当按照处方内容,准确、快速地进行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

第十二条调配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核对:(一)处方内容是否与调配的中药饮片相符。

(二)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是否正确。

(三)中药饮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质、虫蛀、霉变等情况。

(四)中药饮片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等现象。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范本,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管理流程(一)中药饮片处方审核1. 接收处方(a)接收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妥善保存。

(b)核对处方上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2. 审核处方(a)核对处方中药材的名称、用量、剂型等信息是否合理。

(b)审核处方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是否存在禁忌。

3. 记录审核结果(a)记录审核人员的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结果等信息。

(b)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中药饮片调配1. 准备调配药材(a)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备相应的中药饮片。

(b)按照药方中所列的草药剂量比例,准确称取各种草药。

2. 进行调剂操作(a)将称取好的草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b)根据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将草药进行包装或装瓶。

3. 进行质量检验(a)调配完成后,进行药材质量的检查,确保药材无异物或变质现象。

(b)记录药材调配的时间、药量和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三)中药饮片核对1. 复核信息(a)核对处方信息是否与调配的药材一致。

(b)核对药材的种类、剂量和包装数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2. 核对人员(a)由两名具有相关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核对,互相确认无误。

(b)核对人员需办理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3. 记录核对结果(a)记录核对人员的姓名、核对时间、核对结果等信息。

(b)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核对结果的准确性。

四、责任与权限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合理性审核。

2. 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调剂药材,并进行质量检验。

3. 核对人员应互相确认处方与药材的一致性,并记录核对结果。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组织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相关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中药处方管理制度牌

中药处方管理制度牌

中药处方管理制度牌一、总则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中药处方的开具和调配工作,特制定本中药处方管理制度,以规范中药处方管理工作,确保中药处方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二、中药处方管理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内开展中药处方的临床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三、中药处方开具的基本要求1. 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史,慎重选择中药材,并遵循中医学理论,科学合理地开立中药处方。

2. 中药处方应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症诊断、中药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煎服方法等内容,并签名确认。

3. 严格控制处方名称的规范性,不得有乱用、重复用药等情况,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禁止医生未经患者同意或授权擅自变更处方内容,确保患者权益。

5. 中药处方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不得在处方中出现禁用药物。

四、中药调配的管理要求1. 中药调配人员必须具有中药调配资格证书,严格按照医生处方的要求进行中药的制备和调配工作。

2. 中药调配环境必须符合卫生标准,保持整洁,严格执行消毒控制措施,确保中药品质的卫生安全。

3. 中药调配应按医生处方严格按照比例精确配比,不得擅自调整中药比例或添加其他成分。

4. 中药调配完成后,必须核对处方和药材,确保无误后方可交付给患者或医生。

五、中药处方存档管理1. 开立的中药处方必须按规定进行存档管理,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电子版应备份存储,确保处方资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中药处方存档资料应保留5年以上,存档文件包括患者信息、处方内容、开具日期等信息,便于随时检索查阅。

3. 中药处方存档管理要求保密性,未经授权人员不得查阅或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六、中药处方异常处理1. 若发现中药处方有错误或不合理情况,应及时联系开立处方的医师进行确认或调整,严禁私自更改处方内容。

2. 如患者出现中药不良反应或过敏情况,应立即报告医务部门,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3. 对于中药处方管理中的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记录和整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中药门诊处方管理制度

中药门诊处方管理制度

中药门诊处方管理制度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规范中药门诊处方的开具和管理,制定中药门诊处方管理制度如下:一、处方开具1.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开具处方,确保处方合法有效。

2. 中医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史,合理配置药物,避免滥用或重复使用药物。

3. 开具处方时应填写规范,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等基本信息,确保处方信息准确无误。

4. 开具处方时应明确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用法、用药频次等内容,确保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5. 处方签名应由开方医师亲自签字,确保处方真实性。

二、处方审查1. 门诊药房应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核岗位,对每张处方进行审查,确保处方合理有效。

2. 审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药知识和执业资格,对处方开具的药品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沟通解决。

3. 审查人员应详细核对处方上的患者信息、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等内容,确保处方信息完整准确。

4. 若审查人员对处方有疑问或发现问题,应及时向开方医师进行沟通,必要时可以要求开方医师修改处方。

三、处方管理1. 门诊药房应建立健全的处方管理系统,对每张处方进行编号、归档和保存,便于日后查询和追溯。

2. 处方信息应做好保密工作,严禁泄露患者隐私信息,防止患者就诊信息被他人获取。

3. 处方保管应按照药品管理法规要求进行,确保药品的储存安全和有效性。

4. 定期对处方进行清点和整理,将过期、损坏或无效的处方进行销毁,确保处方管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四、处方调配1. 药房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药制剂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处方开具的药品进行调剤和配制。

2. 调配时应按处方上的药品名称、规格、用量等内容进行操作,确保药品的准确性和质量。

3. 调配过程中应注意卫生和消毒,保持药品的纯净度和无污染。

4. 调配完成后应进行验收和确认,与处方内容进行比对,确保药品与处方一致。

五、处方发药1. 药品发药前应再次核对处方信息和药品内容,确保发药准确。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审核、调配、煎煮、发放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合法、合规。

2. 安全第一: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因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

3. 质量为本:确保中药饮片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服务。

4. 科学合理: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合理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章中药饮片处方开具第四条中药饮片处方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开具。

第五条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就诊日期等。

2. 病情诊断: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诊断依据等。

3. 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合理选择中药饮片,注明规格、用法、用量等。

4. 配伍禁忌:如有配伍禁忌,应在处方中注明。

5. 特殊要求: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处方中注明。

第六条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对处方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第七条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由具有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药师负责。

第八条药师审核中药饮片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审核医师开具的处方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2. 审核处方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是否合理。

3. 审核处方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4. 审核处方是否符合患者病情和体质。

第九条药师对审核不合格的处方,应当及时通知医师进行修改,直至审核合格。

第四章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第十条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由具有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调剂人员负责。

第十一条调剂人员调配中药饮片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调配中药饮片,确保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准确无误。

中医处方 管理制度

中医处方 管理制度

中医处方管理制度一、总则中医处方是中医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基本依据。

为规范中医处方管理,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提高中医治疗水平,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处方开具1. 中医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应详细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处方日期和医师签名等内容,并按规定使用统一规范格式的处方簿。

2. 中医处方应当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和各种临床诊疗规范,对疾病进行辩证论治,全面综合病人的脏腑体质、脉象舌象、病程情况及并发症等,确保处方合理、科学。

3. 处方应根据病情,合理调配中药,配伍应严格遵守中医药学的配伍禁忌规定,杜绝不良配伍。

4. 开具中医处方应尊重病人选择权,遵循病人意愿,不得违背病人意愿进行开具处方。

三、处方审核1. 中医处方在开具后,医师需及时进行处方审核,确保处方合理、科学。

2. 诊断明确、病情符合、处方合理者,予以审核签字。

3. 出现与病情不符、药物配伍禁忌等违规情况的处方,应拒绝签字。

四、处方管理1. 中医处方应按规定保存,确保处方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处方应当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归档,并建立病人档案,确保处方可追溯。

3. 中医处方的保存、归档及销毁等工作,由医院药房管理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五、处方使用1. 药房应当按规定填制处方药品发药记录,记录处方的使用情况。

2. 药房应确保处方药品严格按照处方开具的药量、剂量进行发药,杜绝超剂量用药。

3. 药房应加强对中药配制和煎煮的操作规范,保证处方制剂质量。

六、处方巡查1. 医院应定期对处方进行巡查,核查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巡查应当包括处方数量、种类及医师签字等内容,确保医师开具处方的规范性。

七、处方管理记录1. 医院应当建立处方管理记录制度,对处方开具、审核、使用等每个环节进行记录。

2. 记录内容应包括处方的开具、审核、发药等环节的具体记录,保证处方管理的真实性。

八、处方管理考核1. 医院应根据处方管理创新情况,定期进行考核评价。

中草药处方管理制度

中草药处方管理制度

中草药处方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中草药处方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规范中草药处方的开具和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中医药临床治疗水平,确保中草药处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诊所等中医药服务机构中从事中草药处方开具管理工作的所有医务人员。

三、处方管理流程1. 患者就诊:患者到中医药服务机构就诊,医生对患者进行症状辨证,并进行检查。

2. 开具处方: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情况,开具中草药处方。

3. 复核处方:开具处方的医生将处方交由药剂师进行复核,确保处方中草药品种合理、搭配恰当。

4. 配药:药剂师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确配制中草药剂量,并依法标识。

5. 发药:药剂师将配制好的中草药交给患者,并对用法用量进行讲解。

6. 复诊:患者根据医生要求进行复诊,医生根据患者症状情况调整处方。

四、处方开具要求1. 医生在开具中草药处方时,应当进行全面的症状辨证,遵循中医药学原理,确保开具处方合理。

2. 处方中应当注明患者基本信息、症状辨证、中草药名称、剂量用法、数量等内容。

3. 处方应当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不得有虚假、夸大等行为。

4. 处方中应当严格遵守中医药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擅自开具含有危害性药材的处方。

五、处方管理要求1. 医生应当对自己所开具的中草药处方负责,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医生应当准确记录处方内容,保留好处方原件,并对处方开具和管理流程进行记录。

3. 药剂师应当对药材来源进行检验,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安全。

4. 药剂师应当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配制和发药,不得擅自调换或添加药材。

5. 中草药处方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检查和审查,确保处方合理有效。

六、监督检查1. 中医药服务机构应设立专门的督导部门,负责对中草药处方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督导部门应当定期对医生、药剂师的开具处方行为进行抽查,确保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3. 如发现医生或药剂师存在违规行为,应立即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医院
中药处方管理制度
对于中药处方开具,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

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

1.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2.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

3.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