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配方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6篇

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6篇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篇一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是对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药物使用的适宜性(辨证论治、药物名称、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每剂味数和费用进行评价,发现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
二、医院应当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切落实药师对医师处方审核和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中药饮片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制定并落实考核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三、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中医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处方点评专家组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每月至少一次点评中药饮片处方。
被点评处方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择,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使用《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明细表》进行点评。
五、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当事人。
六、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七、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一般项目应填写完整,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历号、科别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三)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四)饮片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五)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六)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七)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八)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九)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如果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以示负责;(十)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十一)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二)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十三)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十四)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5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地经营中药饮片。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3、适用范围:门店中药饮片经营的全过程4、责任人:中药饮片调配、复核、销售人员5、内容:5.1门店所经营的中药饮片必须从配送公司购进。
5.2门店所购进的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5.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的应有加本公司质管科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
5.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5.5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净选、过筛后装斗,做好装斗复核记录,不得错斗、串斗,及时清理格斗,防止混药,斗前应标明中药饮片名称。
5.6调配中药饮片的处方必须经执业中药师审核后方可调配、销售。
审核、调配和销售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
处方留存五年备查。
5.7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5.8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5.9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____%,分贴误差不大于±____%,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后签字方可发给顾客。
5.10应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5.11经营中药饮片应配置所需调配处方和临方炮制的设备。
5.12中药饮片的储存有防尘、防潮、防污染、防鼠、防霉变的设备,并按其不同特性进行养护。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2)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是中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的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具体的步骤和要求。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全过程。
第三条审核、调配、核对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中药饮片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第五条单位应当配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中药饮片专业人员,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
第二章处方审核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一)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
(二)处方正文:包括疾病诊断、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
(三)处方后记:包括医生签名、开方日期、处方编号等。
(四)处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超过规定剂量等问题。
(五)处方字迹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错写药名、重味现象。
第八条处方审核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处方,应当在处方上签字确认,并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第九条处方审核人员发现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当与医生沟通,及时更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处方调配第十条调配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配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十一条调配人员应当按照处方内容,准确、快速地进行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
第十二条调配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核对:(一)处方内容是否与调配的中药饮片相符。
(二)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是否正确。
(三)中药饮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质、虫蛀、霉变等情况。
(四)中药饮片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等现象。
中药饮片炮制配方代煎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炮制配方代煎管理制度一、导言中药饮片是指将中药炮制加工的成品,其制作要根据中药的性味、功效、药动学特点等进行合理调配。
为了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炮制、配方、代煎管理制度。
二、中药饮片炮制管理制度1.炮制工艺规范:制订中药炮制的具体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原材料的储存、处理、炮制设备的使用和清洁、炮制操作的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等。
2.炮制设备维护:确保炮制设备的功能正常,每天开机前要进行设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设备,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炮制过程出现异常或损坏药材的情况。
3.药材质量控制:对即将炮制的药材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气味、色泽、纯度等,确保使用的药材符合标准。
4.炮制操作记录:对每次炮制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使用的药材种类和数量、炮制设备的使用情况、温度和时间的控制等,以便追溯炮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质量异议。
5.炮制环境卫生控制:保持炮制车间的整洁和卫生,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污染和异味传播。
三、中药饮片配方管理制度1.配方的合理性:在制定配方时要考虑药材的相互作用、药性的相互制约、药效的协同作用等因素,确保配方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2.配方变更管理:对已经采用的配方进行评估,发现问题或需要调整时,应及时进行变更管理,确保变更后的配方经过合理论证和验证。
3.配方的保密性:建立配方的保密制度,明确谁可以查看和使用配方信息,严禁泄露和外传配方信息,确保配方的专利权和商业利益。
4.配方更迭和复方管理:根据临床需求,定期对配方进行更迭和调整,开展复方的研制和临床应用,提高中药饮片的疗效和适应症。
1.代煎工艺规范:制定代煎的具体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煎药时间、水量、火力控制等,确保代煎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代煎设备维护:保持代煎设备的干净和良好状态,每次代煎前要进行设备检查,参考操作手册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设备故障引发的问题。
3.药材使用控制:规定药材的使用量和比例,避免因药材使用不当导致药效不一致或副作用的发生。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全过程,涉及的相关人员和责任。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有效控制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环节,杜绝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第二章处方审核第四条处方审核人员要求:具有药师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第五条处方审核内容:1. 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2. 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 审核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 审核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 检查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 检查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 检查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对以上项目审核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字,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有权拒绝调配,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要求其更正或重新开具处方。
第三章处方的调配第八条调配人员要求:具有中药师或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第九条调配人员按照处方内容进行药品配制,严格按照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做到: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
第十条调配过程中,调配人员应严格遵循配方发药操作规程,坚持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剂量,总帖误差不超过2%,分帖误差不超过5%。
第十一条调配完毕后,调配人员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并将处方交复核人员进行核对。
第四章处方复核第十二条复核人员要求:具有药师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复核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贴数,并按处方中所开具的中药名称、数量逐一核对。
第十四条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将处方交发药人员。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审核制度:各级医院中药处方审核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审核人员应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对处方进行有效的审核,包括对病情的分析和辨证施治的判断。
2. 调配制度:中药饮片的调配需要具备相应的药物学和药事管理知识,确保中药的品质和有效性。
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药调配技能,严格按照处方要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在符合规定的药房环境和设备条件下进行调配。
3. 核对制度:调配完成后,需要由另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药品配方、用量、批号等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核对人员对配方进行逐项核对,并进行签名确认,确保配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记录制度:所有审核、调配和核对的工作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信息、处方信息、审核、调配和核对人员的信息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日后追溯和审查的依据,同时也为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5. 审计制度: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过程进行审计,确保相关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合规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以上是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基本管理制度,具体的执行操作和流程应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范本,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管理流程(一)中药饮片处方审核1. 接收处方(a)接收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妥善保存。
(b)核对处方上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2. 审核处方(a)核对处方中药材的名称、用量、剂型等信息是否合理。
(b)审核处方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是否存在禁忌。
3. 记录审核结果(a)记录审核人员的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结果等信息。
(b)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中药饮片调配1. 准备调配药材(a)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备相应的中药饮片。
(b)按照药方中所列的草药剂量比例,准确称取各种草药。
2. 进行调剂操作(a)将称取好的草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b)根据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将草药进行包装或装瓶。
3. 进行质量检验(a)调配完成后,进行药材质量的检查,确保药材无异物或变质现象。
(b)记录药材调配的时间、药量和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三)中药饮片核对1. 复核信息(a)核对处方信息是否与调配的药材一致。
(b)核对药材的种类、剂量和包装数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2. 核对人员(a)由两名具有相关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核对,互相确认无误。
(b)核对人员需办理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3. 记录核对结果(a)记录核对人员的姓名、核对时间、核对结果等信息。
(b)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核对结果的准确性。
四、责任与权限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合理性审核。
2. 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调剂药材,并进行质量检验。
3. 核对人员应互相确认处方与药材的一致性,并记录核对结果。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组织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相关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中药饮片的调配管理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药饮片的调配管理制度篇一:中药饮片配方管理制度中药饮片配方管理制度1、药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做到:(1)认真审查核对处方,必须做到“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2)严格依据医师的处方所列药品调配发药,不得擅自对处方所记载的药品以及用法、用量作任何的增配发药,不得擅自对处方所记载的药品以及用法、用量作任何的增减、替代或者变动。
(3)调配完毕,应当进行认真的复核,检查所配药品与处方是否一致,并且在处方上双人签字。
2、发现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时,药剂人员首先应当拒绝调配,并与处方医师联系,进行说明。
必要时,由处方医师签字更正,如果处方医师坚持处方是正确的,药剂人员应要求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3、调配处方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方前应检查戥称是否准确,调剂称量误差总重不得超过±3%,帖重不得超过±5%。
4、罂粟壳按照麻醉药品管理要求必须凭麻醉专用处方配药,处方保存3年。
5、凡是毒性中药一律不得单方调配,严格执行毒性中药管理规定,必须在处方无误的情况下调配。
处方保存2年。
中药房的毒性中药仅限本院使用。
6、饮片装斗及配方时应避免撒落、串斗,定期检查药斗内有无虫蛀、霉变等,并做好妥善处理。
7、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
有事必须离开时,应向班组长请假,不能擅自离岗,不得无故缺勤、迟到、早退。
8、配方室内必须保持清洁整齐,按“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调剂室内卫生安全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
9、非本室人员未经允许禁止入内。
严禁非本岗位工作人员进入调配区域。
10、室内禁止吸烟。
1.在科主任领导下,班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医院门、急诊处方的调配工作。
5.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正式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
不得私自挪用或随意外借,严禁无凭证给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配方管理制度
1、药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做到:(1)认真审查核对处方,包括查处方,对科别、对患者姓名、对年龄;查药品、查禁忌、对帖数、对用法、对用量。
(2)严格依据医师的处方所列药品调配发药,不得擅自对处方所记载的药品以及用法、用量作任何的增配发药,不得擅自对处方所记载的药品以及用法、用量作任何的增减、替代或者变动。
(3)调配完毕,应当进行认真的复核,检查所配药品与处方是否一致,并且在处方上双人签字。
2、发现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时,药剂人员首先应当拒绝调配,并与处方医师联系,进行说明。
必要时,由处方医师签字更正,如果处方医师坚持处方是正确的,药剂人员应要求处方医师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
3、调配处方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配方前应检查戥称是否准确,调剂称量误差总重不得超过±3%,帖重不得超过±5%。
4、罂粟壳按照麻醉药品管理要求必须凭麻醉专用处方配药,处方保存3年。
5、凡是毒性中药一律不得单方调配,严格执行毒性中药管理规定,必须在处方无误的情况下调配。
处方保存2年。
医疗机构中药房的毒性中药不得供应非医疗机构使用。
6、饮片装斗及配方时应避免撒落、串斗,定期检查药斗内有无虫蛀、霉变等,并做好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