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中医门诊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中医门诊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一、导言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手段。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主要剂型之一,具有剂型简单、易于服用、疗效显著等特点,因此在中医门诊中被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中医门诊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定本管理制度,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达到良好的医疗效果。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中医门诊中的各类中药饮片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中药饮片的采购、储存、配制、发放等环节。
三、中药饮片的采购1.采购途径:中药饮片的采购应优先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中药材药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有资质的医疗器械配送企业进行采购。
2.采购数量:采购中药饮片的数量应根据门诊临床需要和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估计,避免因过多采购造成药物浪费,同时也要避免因采购不足而影响患者用药。
3.采购质量:采购的中药饮片应有明确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并应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外观是否正常、有无异味等。
4.采购记录:对于每次采购的中药饮片应做详细的记录,包括采购日期、数量、药品名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相关信息,并保存备查。
四、中药饮片的储存1.储存环境:中药饮片应储存在通风、干燥、阴凉的环境中,远离有害气体和异味,避免阳光直射,同时要保持干燥防潮。
2.储存温度:中药饮片的储存温度一般应控制在25℃以下,避免高温、潮湿条件下储存。
3.储存时间:对于不同的中药饮片,应根据其保质期进行分类储存,并定期检查储存环境和药品的状态,及时清理过期或受损的药品。
4.储存管理:中药饮片的储存应采取先进的储存设施、设备,保持干净整洁,做到分类摆放、标识清晰,防止交叉感染。
五、中药饮片的配制1.配制人员:中药饮片的配制应由专业的中医药师或有相关资质的执业医师进行,且应熟悉中药饮片的特性和配制规范。
2.配制工具:中药饮片的配制工具应具备相应的卫生条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并保持干燥和无异味。
3.配制环境:中药饮片的配制室应保持通风、干净、整洁,避免与其他污染物接触,保持配制环境的卫生。
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6篇

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6篇中药饮片的管理制度篇一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是对中药饮片处方书写的规范性、药物使用的适宜性(辨证论治、药物名称、配伍禁忌、用量用法等)、每剂味数和费用进行评价,发现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中药饮片合理应用。
二、医院应当加强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切落实药师对医师处方审核和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中药饮片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制定并落实考核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
三、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中医科和药剂科共同组织实施。
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处方点评专家组为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四、每月至少一次点评中药饮片处方。
被点评处方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择,门急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抽查率应不少于中药饮片总处方量的%,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少于100张,不足100张的全部点评,使用《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明细表》进行点评。
五、处方点评工作应坚持科学、公正、务实的原则,有完整、准确的书面记录,并通报当事人。
六、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七、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一)一般项目应填写完整,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病历号、科别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三)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四)饮片名称应当按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五)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数值后;(六)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打碎、先煎、后下等;(七)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八)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九)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无配伍禁忌,如果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以示负责;(十)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十一)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包括每日剂量、采用剂型(水煎煮、酒泡、打粉、制丸、装胶囊等)、每剂分几次服用、用药方法(内服、外用等)、服用要求(温服、凉服、顿服、慢服、饭前服、饭后服、空腹服等)等内容,例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二)按毒麻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的使用应当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十三)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十四)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5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中药饮片的经营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安全地经营中药饮片。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3、适用范围:门店中药饮片经营的全过程4、责任人:中药饮片调配、复核、销售人员5、内容:5.1门店所经营的中药饮片必须从配送公司购进。
5.2门店所购进的中药饮片应有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批准文号。
5.3购进进口中药饮片的应有加本公司质管科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及《进口药材检验报告书》复印件或电子扫描件。
5.4该炮制而未炮制的中药饮片不得购入。
5.5中药饮片装斗前应做质量复核、净选、过筛后装斗,做好装斗复核记录,不得错斗、串斗,及时清理格斗,防止混药,斗前应标明中药饮片名称。
5.6调配中药饮片的处方必须经执业中药师审核后方可调配、销售。
审核、调配和销售人员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
处方留存五年备查。
5.7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方可调配、销售。
5.8严格按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的程序。
5.9按方配制,称准分匀,总贴误差不大于±____%,分贴误差不大于±____%,处方配完后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交处方复核员复核,严格审查无误后签字方可发给顾客。
5.10应对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兑服等特殊用法单包注明,并向顾客交待清楚,并主动耐心介绍服用方法。
5.11经营中药饮片应配置所需调配处方和临方炮制的设备。
5.12中药饮片的储存有防尘、防潮、防污染、防鼠、防霉变的设备,并按其不同特性进行养护。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2)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是中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关的管理制度应该明确具体的步骤和要求。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确保中药饮片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全过程。
第三条审核、调配、核对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四条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中药饮片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中药饮片质量。
第五条单位应当配备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中药饮片专业人员,负责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
第二章处方审核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审核:(一)处方前记: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等基本信息。
(二)处方正文:包括疾病诊断、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
(三)处方后记:包括医生签名、开方日期、处方编号等。
(四)处方中是否存在配伍禁忌、妊娠禁忌药、超过规定剂量等问题。
(五)处方字迹是否清晰,是否存在错写药名、重味现象。
第八条处方审核人员对审核无误的处方,应当在处方上签字确认,并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第九条处方审核人员发现存在问题的处方,应当与医生沟通,及时更正,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第三章处方调配第十条调配人员应当具备中药学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调配经验,熟悉中药饮片的性能、用法、用量、配伍禁忌等。
第十一条调配人员应当按照处方内容,准确、快速地进行中药饮片的调配工作。
第十二条调配人员应当对以下内容进行核对:(一)处方内容是否与调配的中药饮片相符。
(二)中药饮片名称、规格、剂量、用法、剂数等是否正确。
(三)中药饮片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变质、虫蛀、霉变等情况。
(四)中药饮片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漏气等现象。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根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全过程,涉及的相关人员和责任。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制定和实施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有效控制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环节,杜绝差错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第二章处方审核第四条处方审核人员要求:具有药师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第五条处方审核内容:1. 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2. 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 审核剂量、用法的正确性。
4. 审核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
5. 检查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 检查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7. 检查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第六条处方审核人员对以上项目审核无误后,在处方上签字,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
第七条处方审核人员对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有权拒绝调配,并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要求其更正或重新开具处方。
第三章处方的调配第八条调配人员要求:具有中药师或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第九条调配人员按照处方内容进行药品配制,严格按照配方发药操作规程操作,坚持做到:一审方、二核价、三开票、四配方、五核对、六发药。
第十条调配过程中,调配人员应严格遵循配方发药操作规程,坚持等量递减逐剂复戥的原则分剂量,总帖误差不超过2%,分帖误差不超过5%。
第十一条调配完毕后,调配人员应先自行核对,无误后签字,并将处方交复核人员进行核对。
第四章处方复核第十二条复核人员要求:具有药师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第十三条复核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姓名、贴数,并按处方中所开具的中药名称、数量逐一核对。
第十四条复核人员复核无误后,签字,并将处方交发药人员。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审核制度:各级医院中药处方审核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审核人员应具备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对处方进行有效的审核,包括对病情的分析和辨证施治的判断。
2. 调配制度:中药饮片的调配需要具备相应的药物学和药事管理知识,确保中药的品质和有效性。
调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中药调配技能,严格按照处方要求选择合适的中药材,在符合规定的药房环境和设备条件下进行调配。
3. 核对制度:调配完成后,需要由另一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核对,核对内容包括药品配方、用量、批号等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核对人员对配方进行逐项核对,并进行签名确认,确保配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记录制度:所有审核、调配和核对的工作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患者信息、处方信息、审核、调配和核对人员的信息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日后追溯和审查的依据,同时也为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5. 审计制度:定期对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过程进行审计,确保相关制度的执行效果和合规性,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以上是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的基本管理制度,具体的执行操作和流程应结合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规进行制定。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范本,规范中药饮片处方的审核、调配、核对工作,保障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工作的医务人员。
三、管理流程(一)中药饮片处方审核1. 接收处方(a)接收医生开具的中药饮片处方,并妥善保存。
(b)核对处方上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2. 审核处方(a)核对处方中药材的名称、用量、剂型等信息是否合理。
(b)审核处方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是否存在禁忌。
3. 记录审核结果(a)记录审核人员的姓名、审核时间、审核结果等信息。
(b)将审核结果反馈给开方医生,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
(二)中药饮片调配1. 准备调配药材(a)根据审核通过的处方,准备相应的中药饮片。
(b)按照药方中所列的草药剂量比例,准确称取各种草药。
2. 进行调剂操作(a)将称取好的草药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b)根据处方中的剂量要求,将草药进行包装或装瓶。
3. 进行质量检验(a)调配完成后,进行药材质量的检查,确保药材无异物或变质现象。
(b)记录药材调配的时间、药量和质量检验结果等信息。
(三)中药饮片核对1. 复核信息(a)核对处方信息是否与调配的药材一致。
(b)核对药材的种类、剂量和包装数是否符合处方要求。
2. 核对人员(a)由两名具有相关经验的医务人员进行核对,互相确认无误。
(b)核对人员需办理相应的资格证书,确保具备相关专业知识。
3. 记录核对结果(a)记录核对人员的姓名、核对时间、核对结果等信息。
(b)如有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确保核对结果的准确性。
四、责任与权限1. 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处方进行合理性审核。
2. 调配人员应按照处方要求准确调剂药材,并进行质量检验。
3. 核对人员应互相确认处方与药材的一致性,并记录核对结果。
五、培训与考核1. 医院应定期组织中药饮片处方审核、调配、核对相关培训,确保医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提高中药饮片处方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中药饮片处方的开具、审核、调配、煎煮、发放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医院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确保中药饮片处方的合法、合规。
2. 安全第一: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因中药饮片处方不合理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医疗事故。
3. 质量为本:确保中药饮片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饮片服务。
4. 科学合理: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合理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提高临床疗效。
第二章中药饮片处方开具第四条中药饮片处方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开具。
第五条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就诊科室、就诊日期等。
2. 病情诊断:详细描述患者的病情、诊断依据等。
3. 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合理选择中药饮片,注明规格、用法、用量等。
4. 配伍禁忌:如有配伍禁忌,应在处方中注明。
5. 特殊要求:如有特殊要求,应在处方中注明。
第六条医师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应当对处方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第三章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第七条中药饮片处方审核由具有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药师负责。
第八条药师审核中药饮片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审核医师开具的处方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2. 审核处方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是否合理。
3. 审核处方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4. 审核处方是否符合患者病情和体质。
第九条药师对审核不合格的处方,应当及时通知医师进行修改,直至审核合格。
第四章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第十条中药饮片处方调配由具有中药学专业技术资格的调剂人员负责。
第十一条调剂人员调配中药饮片处方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严格按照处方要求调配中药饮片,确保药物名称、规格、用法、用量准确无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饮片处方管理制度
1、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制度。
2、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3、适用于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的全过程。
4、处方调剂员、药师、执业药师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5、内容:
5.1处方审核:
5.1.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由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5.1.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
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5.1.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5.2处方调配:
5.2.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
5.2.2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5.3处方复核:
5.3.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
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
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
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5.3.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
并将留存处方,按月进行装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