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标准(卫生部)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引言概述: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是卫生部针对医疗机构处方管理进行的规范和指导性文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对该办法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处方内容、处方格式、处方核查、处方审查和处方存档管理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处方内容1.1处方的定义与区分1.2处方主体信息及要求1.3处方药品信息及规范1.4处方数量与规范1.5处方签名与盖章要求二、处方格式2.1处方固定格式与要求2.2处方中使用的缩写与简化词语2.3处方纸张及印刷要求2.4处方格式与处方内容的衔接与规范2.5电子处方的规范与管理三、处方核查3.1处方核查的意义与目的3.2处方核查的流程与方法3.3处方核查的人员与要求3.4处方核查的结果处理与管理3.5处方核查的技术支持与应用四、处方审查4.1处方审查的重要性与目的4.2处方审查的流程与方法4.3处方审查的人员与要求4.4处方审查的结果处理与管理4.5处方审查的技术支持与应用五、处方存档管理5.1处方存档管理的目的与意义5.2处方存档管理的流程与方法5.3处方存档管理的要求与标准5.4处方存档管理的保密与安全性5.5处方存档管理的技术支持与应用总结:通过对《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看到,该办法对医疗机构处方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包括处方内容、处方格式、处方核查、处方审查和处方存档管理等方面。
合理规范的处方管理办法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对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该办法的要求进行处方管理,并不断探索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提高处方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监管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处方管理办法的有效实施,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规范

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点评工作,提高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处方(包括门急诊处方、病房(区)用药医嘱单)点评是处方调配后的应用评价,是指根据相关法规、技术规范或者事先制定的规定和标准,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药物选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评价,发现实际存在或者潜在的用药问题,制定并实施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药物合理应用的过程。
第三条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医院应当按照本规定,建立健全系统化、标准化和持续改进的处方点评制度,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
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处方点评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第四条医院应当加强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确切落实对医师处方审核和发药核对与用药交待规定;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知识培训与教育;制定并落实考核和持续改进措施。
第二章处方点评的组织管理第四条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在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由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五条医院应当根据本医院的性质、功能、任务、设置等情况,在药事管理委员会下建立由医院药学、、临床微生物学、医疗管理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处方点评专家组,为处方点评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条医院药学部门成立处方点评工作小组,负责处方点评的具体工作。
第七条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药师或医师;(二)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或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03册)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03册)卫生部颁中药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200种)阿胶益寿晶拼音名:Ejiao Yishou Jing英文名:书页号:Z3-93 标准编号:WS3-B-0560-91【处方】人参 30g 黄芪(蜜炙)300g 熟地黄 150g制何首乌 150g 阿胶 75g 陈皮 60g木香 30g 甘草 30g【制法】以上八味,除阿胶外,其余人参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第二次2.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加入阿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6(热测)的清膏,取清膏1 份,加蔗糖粉6g及适量的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血双亏,未老先衰,四肢无力,腰膝酸软,面黄肌瘦,健忘失眠,妇女产后诸虚。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 10g,一日 1~2 次。
【规格】每袋装 10g(相当于原药材3.5g)【贮藏】密封。
安神补脑液拼音名:Anshen Bunaoye英文名:书页号:Z3-78 标准编号:WS3-B-0546-91【处方】鹿茸 30g 制何首乌 625g 淫羊藿 500g干姜 125g 甘草 62.5g 大枣 125g维生素B1 5g【制法】以上七味,干姜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制何首乌、淫羊藿、大枣、甘草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流浸膏状,加乙醇除沉淀,滤过,滤液备用。
将鹿茸加水煎煮五次,时间依次 4、 4、 3、3、2、小时,分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原生药的1/2 ,加蜂蜡,静置至蜡层完全凝固后,除去蜡层,抽滤至澄明。
加80%乙醇,室温静置48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加乙醇,室温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加水和乙醇调节其浓度至10%(含醇量为20~30%)。
卫生部_处方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处方管理,规范医疗机构处方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所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明确处方管理职责,加强对处方开具、审核、调剂、储存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药品政策和临床用药指南,确保处方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第二章处方开具第五条医师应当具备处方权,并经过培训,掌握处方开具规范。
第六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符合患者病情需要,合理用药;(二)遵循药品说明书,使用适宜的药品;(三)合理选择用药途径,确保用药安全;(四)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处方。
第七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疾病诊断、用药史、过敏史、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频率等。
第八条医师开具处方应当使用规范的处方格式,包括处方笺、处方纸等。
第三章处方审核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处方审核岗位,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审核人员。
第十条处方审核人员应当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核,主要内容包括:(一)处方是否符合开具原则;(二)患者基本信息是否准确;(三)疾病诊断是否明确;(四)用药史、过敏史是否完整;(五)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用药频率是否合理;(六)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是否关注。
第十一条处方审核人员对不符合规定的处方,应当及时退回医师重新开具。
第四章处方调剂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设立处方调剂岗位,配备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调剂人员。
第十三条调剂人员应当对审核通过的处方进行调剂,主要内容包括:(一)核对处方信息与患者身份;(二)检查药品质量、规格、批号等;(三)确保药品储存条件适宜;(四)检查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五)告知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第十四条调剂人员对不符合规定的药品,应当及时告知医师和患者,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范本一:1. 文档目的本文档旨在规范处方管理的流程和要求,保障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等。
3. 定义3.1 处方:医务人员开具的患者用药指示单。
3.2 医务人员:指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的个人。
3.3 患者:指接受医务人员诊断和治疗的个人。
4. 处方管理要求4.1 准确记录:医务人员应对每个患者的处方进行准确记录,包括患者个人信息、药品名称、用药剂量、频次等。
4.2 合理选药: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符合规范的合理药品。
4.3 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应按照处方详细的药品使用要求,确保患者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4.4 药物监测:医务人员应对患者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及时调整药品剂量和频次。
4.5 处方备案:医务人员应将处方进行备案,并及时更新患者用药记录。
5. 监管措施5.1 监督检查:相关监管部门将定期进行处方管理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纠正和处理。
5.2 违法追责:对于涉嫌违法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将依法追究其责任,严惩不贷。
6.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 处方备案表格- 监督检查记录表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处方: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治疗要求开具的用药指示单。
7.2 合理选药:医务人员根据病情和药品特性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
7.3 药物监测: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用药过程进行监测和调整药物剂量。
7.4 备案:将处方进行备案,记录患者的用药历史和药物信息。
范本二:1. 文档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明确和规范医务人员开具处方的管理办法,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诊所等,并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
3. 定义3.1 处方:指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开具的用药指示单。
3.2 医务人员:指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执业资格的个人,包括医生、药师等。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处方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依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合于医疗机构、药店等单位的处方管理工作。
第三条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医疗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处方管理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
第二章处方的开具第六条开处方应当经过医生诊断,按照像关规定进行开具。
第七条处方应当明确包括以下内容:(一)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二)临床诊断和病情描述;(三)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四)用药途径、用药频次、用药方法等;(五)开立医生的签名和执业医师证号。
第八条患者在购买药品时,应当向药店出示有效的处方,并在药店销售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品。
第九条药店应当建立处方管理制度,确保药品按照处方销售和提供药物指导。
第三章处方的管理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处方管理档案,保存处方原件和电子版。
第十一条药店应当建立处方配送记录,保存处方副本和电子存档。
第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处方质量检查,对违反处方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第四章处方的调配和配送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专业的药剂师和药学技术人员,负责药物的调配和配送工作。
第十四条药店应当按照像关规定采购、调配和配送药品,并建立配送记录和质量监控制度。
第五章处方的审查和核销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审查制度,对处方进行规范性和合理性审查。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核销制度,及时核销患者购买药品的信息。
附件一:处方管理制度范本附件二:处方审查记录表附件三:处方核销记录表附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处方:由医生开具,供患者购买药品的指示单。
2. 医疗机构:指从事医疗活动的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院、诊所等。
3. 药店:指从事药品销售的单位。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五十四条

《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五十四条《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五十四条一、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处方管理制度,确保处方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不得为非法用途提供药品。
二、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向购买者采集其身份信息和处方信息,并保留处方原件、复印件或者电子数据备份。
三、处方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名称、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数量等信息。
(二)非医师开具的处方应当包括购买者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数量等信息,并由购买者在处方上签字确认。
四、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建立药品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销售的药品名称、数量、金额、销售日期、购买者身份信息和处方信息等。
五、药品销售企业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立药品销售安全管理制度。
六、药品销售企业应当对处方信息进行保密,并按照有关规定妥善保存和使用处方信息。
七、药品销售企业应当认真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自身管理,防止违法违规行为。
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1. 处方:医生为病人开具的包含特定药品和药品使用方法的文件。
2. 药品销售企业:指从事药品销售活动的企业或者个人。
3. 真实性:处方的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包括患者、设备、药品等基本信息的真实性。
4. 合法性:处方开具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疗伦理规范。
5. 准确性:处方中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等必须正确。
6. 非法用途:指为非医疗目的购买药品。
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我国药品管理的基本法律。
2. 《处方药管理办法》:规定处方药管理的工作程序和要求。
3.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权行为所引起的民事责任和赔偿问题。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卫生条例》: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
第11册中药成方制剂 卫生部颁药品标准

第11册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药品标准1卫生部颁中药标准卫生部颁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200 种)安阳膏药拼音名:Anyang Gaoyao英文名:书页号:Z11-68 标准编号:WS3-B-2133-96【处方】生川乌48g 生草乌48g 木瓜48g白芷48g 阿魏20g 木鳖子48g乳香12g 没药12g 三棱48g莪术48g 血竭20g 大黄96g乌药48g 关木通48g 当归48g肉桂48g 白蔹48g 连翘96g赤芍48g 白及48g 儿茶12g【制法】以上二一味,阿魏.乳香.没药.儿茶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生川乌等七味,酌予碎断,与食用植物油2304g 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炼至滴水成珠。
另取红丹816g,加入油内搅匀,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取膏用文火熔化,加入乳香等细粉,搅匀,分摊于羊皮上,即得。
【性状】本品为摊于羊皮上的黑膏药。
【鉴别】取本品1 张,除去羊皮,将膏剪碎,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10 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阿魏对照药材 0.1g,加乙醇10ml,振摇,滤过,滤液作为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检查】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P)。
【功能与主治】消积化块,逐瘀止痛,舒筋活血,追风散寒。
用于徵瘕积聚,风寒湿痹,腰.腿.膀.背.筋骨.关节.骨寒诸痛及手足麻木等症。
【用法与用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
【注意】徵瘕积聚者使用时,忌食南瓜.黄花菜.荞麦麸.榆皮麸.驴.马肉及一切不易消化的食物。
孕妇忌用。
2【规格】每张净重 (1)9g (2)12g (3)18g (4)24g (5)37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处方标准
一、处方内容
1.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代办人姓名、身份证明编号。
2.正文: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
3.后记: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二、处方颜色
1.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为白色。
2.急诊处方印刷用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
3.儿科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绿色,右上角标注“儿科”。
4.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