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剂的制备-湿法制粒压片
实验二-片剂的制备与质量检查

实验二 水杨酸片的制备及质量检查一、实验目的1. 通过片剂制备,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工艺过程。
2. 掌握单冲压片机的使用方法及片剂质量的检查方法。
3. 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查方法,并了解压片力对片剂硬度或崩解的影响。
二、实验指导片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
片剂的制备方法有制颗粒压片(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粉末直接压片和结晶直接压片。
其中,湿法制粒压片最为常见,现将传统湿法制粒压片的生产工艺过程介绍如下:整个流程中各工序都直接影响片剂的质量。
制备片剂的药物和辅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干燥,粉碎和过筛等处理,方可投料生产。
为了保证药物和辅料的混合均匀性以及适宜的溶出速度,药物的结晶须粉碎成细粉,一般要求粉末细度在100目以上。
向已混匀的粉料中加入适量的粘合剂或润湿剂,用手工或混合机混合均匀制软材,软材的干湿程度应适宜,除用微机自动控制外,也可凭经验掌握,即以“握之成团,轻压即散”为度。
软材可通过适宜的筛网制成均匀的颗粒。
过筛制得的颗粒一般要求较完整,如果颗粒中含细粉过多,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少,若呈线条状,则说明粘合剂用量过太多。
这两种情况制成的颗粒烘干后,往往出现太松或太硬的现象,都不符合压片对颗粒的要求。
制好的湿颗粒应尽快干燥,干燥的温度由物料的性质而定,一般为50~60℃,对湿热稳定者,干燥温度可适当提高。
湿颗粒干燥后,需过筛整粒以便将粘结成块的颗粒散开,同时加入润滑剂和需外加法加入的崩解剂并与颗粒混匀。
整粒用筛的孔径与制粒时所用筛孔相同或略小。
压片前必须对干颗粒及粉末的混合物进行含量测定,然后根据颗粒所含主药的量计算片重。
()测得值干颗粒中主药百分含量标示量每片应含主药量片重=根据片重选择筛目与冲模直径,其之间的常用关系可参考表1。
根据药物密度不同,可进行适当调整。
表1 根据片重可选的筛目与冲膜的尺寸筛目数片重 冲模直径(mg ) 湿粒 干粒 (mm )50 18 16-20 5-5.5100 16 14-20 6-6.5150 16 14-20 7-8200 14 12-16 8-8.5300 12 10-16 9-10.5500 10 10-12 12制成的片剂需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片剂的质量检查项目进行检查。
片剂的制备方法范文

片剂的制备方法范文片剂是指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制粒、压制得到的固体制剂。
制备片剂的主要方法有湿法制片、干法制片和制粒-压片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片剂制备方法。
一、湿法制片法湿法制片法是指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形成一定浓度的糊状混合物,再进行制粒和压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糊剂:将活性药物、辅料和一定量的溶剂加入混合池中,进行均匀搅拌,使其形成均匀的糊状混合物。
2.制粒:将配制好的糊剂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将糊状物体转化为颗粒状。
3.干燥:将制粒后的颗粒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达到合适的范围。
4.造粒:将干燥后的颗粒通过造粒机进行二次制粒,使颗粒更加均匀。
5.压片:将造粒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使颗粒形成固定的片剂。
6.整形: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整形和修整,使其外观美观且符合标准。
二、干法制片法干法制片法是指直接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制粒和压片的方法制备固体片剂。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制粒剂: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均匀搅拌。
2.制粒:将混合好的制粒剂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使其形成颗粒状。
3.干燥:将制粒后的颗粒进行干燥,使其含水量达到合适的范围。
4.压片:将干燥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使颗粒形成固定的片剂。
5.整形: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整形和修整,使其外观美观且符合标准。
三、制粒-压片法制粒-压片法是指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粒,再将制粒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配制制粒剂:将药物和辅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均匀搅拌。
2.制粒:将混合好的制粒剂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使其形成颗粒状。
3.压片:将制粒后的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片,使颗粒形成固定的片剂。
4.整形:将压制好的片剂进行整形和修整,使其外观美观且符合标准。
整个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1.药物和辅料的选择:药物和辅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片剂的质量和功效。
实验内容 片剂的制备

实验内容片剂的制备(一)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剂的制备【处方】阿司匹林20g淀粉2g枸橼酸适量10%淀粉浆适量滑石粉适量制成片剂40片【制备】湿法制粒压片法(1)黏合剂(10%淀粉浆)的制备:将0.2g枸橼酸(或酒石酸)溶于20ml蒸馏水中,再加入淀粉约2g分散均匀,加热糊化(80~85℃)即得,糊化法有冲浆法和煮浆法。
(2)湿颗粒的制备:取处方量的乙酰水杨酸与淀粉混合均匀,加适量10%淀粉浆制软材,过16目筛制粒,将湿颗粒于40~60℃干燥,过16目筛制粒,称干颗粒重量,加入颗粒量的3%滑石粉混匀。
(3)压片:将上述乙酰水杨酸颗粒分别在高、低两个不同压力下压片。
(二)复方碳酸氢钠片的制备【处方】碳酸氢钠20g淀粉2g10%淀粉浆适量硬脂酸镁适量(0.6%,3%)共制片剂40片【制法】(1)取处方量的碳酸氢钠与淀粉,通过80目筛,混匀,加入10%淀粉浆适量搅拌制成软材,过16目筛制粒,湿粒于500C以下烘干,干粒通过16目筛整粒,(2)将制备的干颗粒平均分成两份,称重,分别加入0.6%和3%硬脂酸镁混匀。
(3)将上述两种物料在相同的压力下压片。
【附注】(1)本品用10%淀粉浆作粘合剂,用量约50g,也可用12%淀粉浆。
淀粉浆制法:a.煮浆法:取淀粉缓慢加入全量的水,不断搅匀,避免结块,加热并不断搅拌至沸,放冷即得。
b.冲浆法:取淀粉加少量冷水,搅匀,然后冲入一定量的沸水,不断搅拌,至成半透明糊状。
此法适宜小量制备。
(2)湿粒干燥温度不宜过高,因其在潮湿情况下受高温易分解,生成碳酸钠,使颗粒表面带黄色。
2NaHCO3→Na2CO3+H2O+CO2。
为了使颗粒快速干燥,故调制软材时,粘合剂用量不宜过多,调制不宜太湿,烘箱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完全干燥。
(3)本品颗粒,整粒也有用比制湿颗粒略小的筛网。
实验11 单冲压片机的装卸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压片机的基本结构。
2.初步学会压片剂的装卸和使用。
《湿法制粒压片法》课件

h
4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一)工艺流程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流程图
h
5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二) 原、辅料的处理
中药原料处理的一般原则:
去粗取精,缩小体积,减少服用量 选择性保留某些成分
h
6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中药原料的处理
磨粉
用量极少的贵重药、毒剧药 某些矿物药 淀粉较多的药材 含少量芳香挥发性成分药材 有效成分不稳定的药材
h
10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化学药品原、辅料的处理
(1)某些结晶性或颗粒状药物,如大 小适宜并易溶于水者,过筛使成均匀 颗粒或经干燥加适量润滑剂即可压片
(2)一般药物通过80~100目筛
h
11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3)剧毒药或贵重药及有色的原料应 先制成细粉,过120目以上筛
(4)赋形剂在混合前需经粉碎过筛, 如已受潮还需进行烘干再粉碎。
h
25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h
26
•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冰片、肉桂等7 味药组成,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之功 效,多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 及心肌梗塞。
• 制成分散片后其在(20±1)℃水中于15秒 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冰片和人参总 皂苷溶出的t50值为1.9和0.7分钟,而麝香 保心丸中冰片和人参总皂苷溶出的t50值为 14.8和9.3分钟。该剂型不仅能满足一般冠 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使用,而且特别适合于 吞服固体困难或心绞痛急性发作患者的作 用。
③喷雾干燥制粒法:浓缩药液(相对密度1.1-1.2)喷雾 干燥直接制粒
④流化喷雾制粒法(沸腾制粒):利用气流悬浮药 粉,喷入粘合剂使之成粒.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

片重差异 崩解度
含量均匀度
溶出度或 释放度
05
习题解析
习题讲解
1. 湿法制粒压片工艺的目的是改善主药的(
A、可压性和流动性 B、崩解性和溶出性 C、防潮性和稳定性 D、润滑性和抗黏着性 E、流动性和崩解性
)
答案:A
习题讲解
2. 湿法制粒工艺流程图为( ) 答案:B
A、原辅料一粉碎一混合一制软材一制粒 一干燥一压片 B、原辅料一粉碎一混合一制软材一制粒 一干燥一整粒一压片 C、原辅料一粉碎一混合一制软材一制粒 一整粒一压片 D、原辅料一混合一粉碎一制软材一制粒 一整粒一干燥一压片 E、原辅料一粉碎一混合一制软材一制粒 一干燥一压片
适用范围:热敏性物料、遇水易分解的药物
1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
3. 直接粉末压片法 不经过制粒过程直接把药物和辅料的混合 物进行压片的方法。该方法省时节能、工艺简便、工序少。但是对 辅料的流动性、压缩成形性要求较高。
适用范围:湿热不稳定物料 4. 半干式颗粒压片法 将药物粉末和预先制好的辅料颗粒(空 白颗粒)混合进行压片的方法。 适用范围:对湿热敏感不宜制粒、压缩成形性差的药物、含药 较少的物料
谢谢观看
制作人 王咏
2. 整粒与混合 在上述的干燥过程中,某些颗粒可能 发生粘连,甚至结块。整粒的目的是使干燥过程中结块、 粘连的颗粒分散开,以得到大小均匀的颗粒。整粒后,向 颗粒中加入润滑剂和外加的崩解剂,进行“总混”。
3 固体的干燥、整粒与混合
04
压片、质检与包装
压片、质检与包装
1. 片重的计算 片重=每片含主药量(标示量)/颗粒中 主药的百分含量(实测值)
1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
片剂的制备

片剂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其中根据给药途 径分为口服用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剂等。
主药及辅料的预处理
1.主药及辅料的处理
制备片剂用的主药及辅料一般要先经粉碎、 过筛、混合操作.当主药为难溶性药物时,必须 有足够的细度以保证混合均匀及溶出度符合 要求。
本实验所制片剂重量差异限度按±5% 规定。
(3)崩解时限:取药片6片,分别置于吊篮的 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吊篮浸入盛有 37±1℃水的1000ml烧杯中,开动马达按 一定的频率和幅度往复运动每分钟30-32次. 从片剂置于玻璃管时开始计时,至片剂全部 崩解成碎片并全部通过管底筛网止,该时间 即为崩解时间,应符合规定崩解时限。如有1 片崩解不全,应另取6片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另将酒石酸溶于50%乙醇(润湿剂)中,按适 宜量一次加入混合粉末中,加入时分散面要大, 混合均匀,制成软材,通过18-20目尼龙筛制 成湿粒,60℃以下干燥,近干时可升至70℃以 下,加速干燥,干粒水分控制在1.5%以下。
以制湿粒时同目筛整粒,筛出干粒中细粉,与 过筛的硬脂酸镁混匀,然后再与干颗粒混匀,测 定含量后,计算片重,调试压片机压片。
(3)由于酒石酸量小,为混合均匀,宜先融 入粘合剂(50%乙醇)中.
质量检查
测定片重差异。
3.阿司匹林干法制粒片剂的制备
处方
阿司匹林
10g
乳糖
20g
微晶纤维素(MCC)
20g
润滑剂(硬脂酸镁)
0.5g
(共制成 50片)
制备
(1)制备大片:将处方量的阿司匹林、乳糖、 MCC混合均匀,以20MPa以上的压力压制成 直径2~2.5cm的大片.
片剂的制备——精选推荐

片剂的制备片剂制备方法主要有制粒压片法和直接压片法。
前者分为湿法制粒压片法和干法制粒压片法;后者分为直接粉末(结晶)压片法和半干式颗粒(空白颗粒)压片法。
• 压片过程的三大要素:流动性、压缩成型性和润滑性• 流动性:对于制备好的药物颗粒要有好的流动性,在压片时充填才不会出问题,片重差异才会合格。
• 压缩成型:药物颗粒需要有一定的压缩成型性,要有一定粘性,不然会裂片、松片• 润滑性:药物颗粒的粘性不能过大,过大首先压片时会粘冲,片面就不会光洁,所以药物颗粒需要有一定的润滑性制粒是制粒压片中的重要环节,制粒的优点主要是:①改善物料流动性;②防止各种成分因粒度、密度的差异在混合过程中产生离析;③避免或减少粉尘;④调整松密度,改善溶出与崩解性能;⑤改善物料在制片过程中压力传递的均匀性。
直接压片法的工艺过程比较简单,有利于连续化和自动化生产,具有生产工序简单、设备少、辅料用量少、产品崩解快或药物溶出快等优点。
一、湿法制粒压片湿法制粒压片法是将湿法制粒的颗粒经干燥后压片的工艺。
湿法制粒的颗粒具有外形美观,流动性好、耐磨性强、压缩成型性好等优点,是医药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对于热敏性,极易溶性等物料可采用其他办法制粒。
(一)原、辅料的处理主药和辅料一般需经粉碎、过筛、干燥等加工处理后再混合。
易受潮结块的原辅料须先干燥后再粉碎过筛。
细度以通过80~100目筛为宜,毒性药品、贵重药品和有色原辅料宜更细些,以便混合均匀,使含量准确,并能避免裂片、黏冲和花斑等现象。
(二)制颗粒除某些可直接压片的药物外,一般药物均需制成颗粒后才能压片。
药物粉末流动性差,不宜均匀地填充于模孔中,出现片重差异超限等;或细粉包含大量空气,压片解压后残留的空气膨胀,产生松片、顶裂等;或因片剂中各成分的密度不同,分层致使主药含量不均(如果原料色泽不同,则出现花斑);或压片易造成细粉飞扬而损失主药,粘性粉末易出现黏冲和拉模等。
故需将药物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以利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法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药材细粉与稠浸膏混合制粒法
磨粉药材量的决定 10~30% 选择合适的润湿剂及粘合剂
黏性不足或者黏性太大
节省辅料,操作简便 稠浸膏与药材细粉除具有治疗作用外,稠浸膏有黏合 剂作用,药物细粉可做稀释剂、崩解剂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全浸膏制粒法
干浸膏直接粉碎制粒
黏性适中,吸湿性不强时,直接过筛(40目)制粒 颗粒宜细些,避免压片时产生花斑、麻点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喷雾干燥制粒
方法:将药物浓缩液送至喷嘴后与压缩空气混 合形成雾状喷入干燥室中,干燥室的温度一般 控制在120℃左右,很快被干燥成球状粒子进 入制品回收器中,收集制品可直接压片。 特点:此法适用于中药全浸膏片浓缩液直接制 粒。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 麝香保心丸由麝香、人参、冰片、肉桂等7 味药组成,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之功 效,多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 及心肌梗塞。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三) 制颗粒
1. 目的:改善可压性和流动性
增加物料的流动性 减少细粉吸附和容存的空气以减少片子的松裂 避免粉末分层 避免细粉飞扬及粘附于冲头表面或模壁而造成 粘冲、拉模等现象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2. 制颗粒的方法
根据原料: ①药材粉末
粘合剂/润湿剂
②药材细粉与稠膏 混 匀
软材 软材
提取
含挥发性成分较多者提取挥发油 有效成分明确的药材提取有效成分
制膏
水提浓缩 醇提浓缩 其他方法
相对密度 1.2——1.3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小柴胡片:
柴胡 445g 黄芩167g 甘草167g
半夏(姜制)222g 党参 167g 生姜167g 大枣 167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讲人:赵法兴
课堂复习
片剂的辅料 按作用不同可分为:
增加片剂重量和体积,淀粉、 糊精、乳糖、无机钙盐等。
水醇、 淀粉浆
淀粉、CMS-Na
硬脂酸镁、滑石粉
第八章(第3节)片剂的制备 —湿法制粒压片
教学目标
掌握湿法制粒压片的流程操作。 熟悉单冲、多冲压片机操作原理及方法。 了解压片机的拆装及构造。
知识点:
1
1.片剂的制备方法? 2.为什么湿粒制粒压片最常用?
2
主 辅 药
3
粉 碎
3 3
3.湿法制粒压片的流程?
过 筛
混 合
软 制 材 粒
干 燥
整 压 重点 片 粒
1.软材制备要求是什么? 2.整粒的目的是什么?
谢谢指导!
掌握制软材、制颗粒、压片的实验操作。
重点难点
重点 湿法制粒压片流程。
难点 制软材、做颗粒、压片操作。
片剂的制备方法:
教学内容
粉末直接压片
1.直接压片
干法制 粒压片 结晶药物 直接压片
2.制粒压片
湿法制粒压片
主讲
湿法制粒压片
一、湿法制粒压片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
1
湿法易制粒,成颗粒防止药物粉末飞扬。 颗粒较粉末易流动,可压性好,易压片。
2
3 4
粉末混匀后易分层,做成颗粒后不会。
剂量小药物制成颗粒,含量准确,分散好。
湿法制粒压片
二.制备流程:
黏合剂
主辅药
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碎
过 筛
崩解剂
混 合 整 粒
软 材
压 片
干 燥
制 粒
分步动画演示请见Flash
三、压片机展示
1、单冲压片机
2.多冲压片机原理
旋转式多冲压片机视频展示
湿法制粒压片——课堂小结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