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天线综述

合集下载

天线极化综述

天线极化综述

天线极化综述班级:09电子(1)班姓名:周绕学号:0905072024完成时间:2011年11月15日目录一、天线的极化概念描述 0二、天线的极化分类 01、线极化 0(1)、线极化描述 0(2)、线极化的数学分析 02、天线的馈源系统 (1)3、极化波 (2)(1)、极化波的简介与分类 (2)(2)、极化波的应用 (2)4、圆极化 (2)(1)、圆极化的描述 (2)5、椭圆极化 (4)三、总结 (5)一、天线的极化概念描述天线的极化特性是以天线辐射的电磁波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电场强度矢量的空间取向来定义的,是描述天线辐射电磁波矢量空间指向的参数。

由于电场与磁场有恒定的关系,故一般都以电场矢量的空间指向作为天线辐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

二、天线的极化分类天线的极化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

线极化又分为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圆极化又分为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1、线极化(1)、线极化描述电场矢量在空间的取向固定不变的电磁波叫线极化。

有时以地面为参数,电场矢量方向与地面平行的叫水平极化,与地面垂直的叫垂直极化。

电场矢量与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叫极化平面。

垂直极化波的极化平面与地面垂直;水平极化波的极化平面则垂直于入射线、反射线和入射点地面的法线构成的入射平面。

(2)、线极化的数学分析(a)垂直极化 (b) 水平极化在三维空间,沿Z轴方向传播的电磁波,其瞬时电场可写为:= + 。

若=ExmCOS(wt+θx),=EymCOS(wt+θy) ,且与的相位差为nπ(n=1,2,3,…) ,则合成矢量的模为:这是一个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量,合成矢量的相位θ为:合成矢量的相位为常数。

可见合成矢量的端点的轨迹为一条直线。

与传播方向构成的平面称为极化面,当极化面与地面平行时,为水平极化,如图(a);当极化面与地面垂直时,为垂直极化波,如图(b)。

2、天线的馈源系统馈源是天线的心脏,它用作高增益聚集天线的初级辐射器,为抛物面天线提供有效的照射。

机载Ku、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综述

机载Ku、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综述

机载Ku、Ka频段卫星通信系统综述
艾文光1,赵大勇2,邓 军2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9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2.空军装备研究院通信导航与指挥自动化研究所,北京100085) 摘要叙述了Ku频段和l(a频段机载卫星通信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卫星通信系统技术指
标,并简述了研制杌载卫星通信系统应注意的事项和技术途径,其中包括选择天线系统形式,合理分配系统指标,消 除多普勒效应的影响等。
表l 全球鹰无人飞机上的通信链路
收稿日期:201l一09.22
作者简介:艾文光(197l一),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
向:机载卫星通信系统,伺服控制技术。赵大勇(197仁),男,
博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航空电子设备研制和系统集成。 邓军(1982~),男,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处理。
民用应用如ORBIT公司AL一1614机载通信系 统‘4|,在空客A340—600飞机上进行了测试,符合 RTCA一160D适航要求,天线直径为O.37 m,主要技术 指标如表2所示,组成框图及外观如图2所示。
that deserve our
attention and some technical approach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irborne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systems,including
choosing the form of antenna system,reasonably allocating system indicators,and eliminating the impact of the
3 发展展望
目前我国尚未规划专门用于移动载体通信用的卫 星通信的频段【l 2|,也没有专用于移动卫星通信的卫 星,因此目前移动卫星通信利用于固定卫星业务的现 有卫星是唯一选择。由于Ku频段或Ka频段频率相 对频率较高、相同速率情况下具有天线口径小、信息速 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机载卫星移动通信 系统宜使用Ku频段或Ka频段频率。

机载共形天线制造关键工艺控制技术

机载共形天线制造关键工艺控制技术

机载共形天线制造关键工艺控制技术摘要:机载共形天线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天线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其能够与飞机蒙皮共形,不破坏载体的外形结构及空气动力学等。

共形的结构设计能够较好满足飞机对设备的气动性要求,并可以有效解决飞机重量增加,飞行阻力增大,油耗增加,天线遮挡和电磁兼容等一系列问题。

共形天线由高强度、低密度的铝合金材料腔体和透波率好、强度高、重量轻的环氧玻璃钢天线罩组成,需要灌封和吸波材料喷涂等多道先进的工艺技术将天线进行组装和调试,才能提高整个天线的强度,满足频率、增益和覆空率等指标要求,并达到密封和高可靠性需求。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共形天线概念,接下来详细阐述了天线内腔定量化精确灌封工艺技术以及装配过程数字化管控技术,最后对共形天线设计做具体分析,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机载共形天线;制造;工艺;控制技术引言随着共形天线的飞速发展,其制造过程中出现新的工艺技术,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对批量生产过程中各个关键工艺参数的定量控制也越来越有必要。

共形天线的生产过程涉及到灌封、喷漆等多项关键工艺技术及其智能管控技术。

同时,为了改善天线性能,将天线与机体共形是个较好的办法。

这样既可以增大天线的有效辐射面积,又减轻了对载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共形天线在机载、弹载系统中均有应用,主要好处是与机体、弹体共形,对载机、导弹的气动性能影响较小,可以利用的尺寸和体积只受共形机体、弹体自身体积和尺寸的限制。

难点是:1)机体、弹体上可以进行共形设计的部位也相对有限;2)共形天线的辐射特性,比如方向图要满足系统的要求;3)不能影响载机、导弹的飞行安全。

接下来本文将对机载共形天线制造关键工艺控制技术具体探究。

1共形天线共形天线的概念起源比较早,最先开始对共形天线进行研究的是美国航空司令部,主要应用场景是导弹和飞机的蒙皮上,用于减小飞机的动力学阻力。

共形天线阵列的的发展得力于一些研讨会的促进作用。

无方向性信标机及其天线综述

无方向性信标机及其天线综述

无方向性信标机及其天线综述研发中心党立宏摘要机载无线电罗盘是一种M型最小值法测向设备,专门为飞行员提供地面导航台与飞机之间的相对角度,无方向性信标机就是为罗盘提供全向信号的地面导航设备,本文着重叙述了信标机及其天线系统的部分知识,并通过部分实例计算进行阐述。

关键词:无线电归航台、信标机、天线、罗盘、极化1概述无向信标机(NDB)是一种中波导航发射机,向空间全方位发射无线电信号。

将其安装在跑道中心延长线时,具有辅助着陆和近程导航的两种功能。

如图1所示:图1无线电导航台位置NDB工作在190~550KHz频率范围内,发射功率为400~1000W,一般的为500W,有效作用距离不小于150Km。

不同的导航台识别信号不同,识别信号由2个英文字母组成,用莫尔斯电码以20~30个字母/min的速度拍发,通常用等幅报方式发射识别信号,每隔45S连续拍发两边,跟着发30S一长划,供机载ADF识别用。

大型的的机场配有双归导航台,近台离跑道头1000m,远台离跑道头4000m,并且机场的双着陆方向的两端都配有导航台,工作频率相同,但是识别码不同,而且不能同时开放。

2天线辐射方向性图和电磁波极化方式为了防止在电波传播过程中出现天波干扰,降低测向精度,选用长中波波段利用地面传播,这样就不易出现天波干扰,因此NDB系统工作频率f=150~750KHz (国际民航附件十中规定150~1750KHz ,这里论述为常用频段),工作波长λ=2000~400米,λ/4=500~100米。

线式天线最佳辐射振子臂长:米佳100~5000.254===λλl 。

在一般情况下这样长的天线很难实现;并且NDB用于辅助着陆时受静空条件限制。

通常使用的天线长度米40~12=l ,即近台天线12米,远台天线40米。

天线的电长度(相对于波长的倍数)λl 值很小。

为了防止在夜间电离层较低的情况下出现天线干扰,常选用工作频率f=150~300KHz ;对于f=300KHz ,米1000=λ,其电长度25.004.0~012.0<<=λl。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发展综述

卫星移动通信地球站天线发展综述
化. 避免了极化跟踪 。
射和接收 情道的带宽约为8 天线的投化形式酱遍采用硎极 %.
‘ 国家 自 科学基 金资助项 目 【 . 4 61. 6 224) 然 N 6 93 0 00 0706
i匡
维普资讯
22 波束跟踪 .2 .
点的同时, 还具有宽频带甚至双频的工作特性, 拓宽了这种天线 的应用领域。 针对现有 L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特点和用户分布情 况,.in-o n 等人设计出了产生圆锥形波束的微带天线 MVc tLz o ee a
2 移动地球站天线的分类 . 1
抢脸救灾等许多方面都发挥了重 要的 作用。 所谓卫星移动通信
是 指借助于通情卫星在同定地面站与移动站( 如车载蛄、 机载 站) 或者移动站与移动站之间提供通信 链路的 埔情系统. 而本文 要讨论的 天线是指安装在移动地球站上的, 保汪它在运动 并能 过程巾 与卫 星之问的通信不 p 即“ 通” 断( 动中 ) 的天线。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通常要 求地球站天线的波束覆盖范嗣为
俯仰0 9。 ~O. 水平方位030 . —6。能够达到上述要求的天线一般被
分 成两大类: 一类是全向天 它的增益较 通常只有0 i 线. 低, -d , 4 B
但是具有尺寸小、 重量轻以及不需要波柬 跟踪系统等优点, 广泛
应用于 低速数据传输业务; 另一类是定向 天线, 它的增益通常不
通信 地球站的主流天线 2 移 . 动地球站天线的系统要求 2
2 . 电气性艟 .1 2
卫星 移动 通情地球站能否真正实现“ 动中通”天线是一个 , 芙 键性的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天 线是 地球站情呼 的输人和输 出u. 其功能是有效地将发射功率转换成电磁波能量后发射到

天线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天线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天线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天线是指将电磁波从空间中传输到接收器中的装置,广泛应用在通信领域。

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天线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目前,天线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小型化:随着电子设备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天线的体积要求越来越小。

因此,天线制造商正在努力研究和设计体积更小、更轻巧的天线,以适应各种小型设备的需求。

2. 多频段:现代通信系统需要支持多种频段的信号传输,因此多频段天线的研发成为一种趋势。

天线制造商正在致力于设计能够覆盖多个频段的天线,以提供更广泛的通信支持。

3. 定向天线:为了提高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和传输速度,定向天线的研发也逐渐得到重视。

定向天线可将信号集中在某个方向上,减少信号的衰减,提高通信质量。

4. 天线阵列:天线阵列通过将多个天线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天线矩阵来增强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天线阵列具有更好的方向性和增益,广泛应用于雷达、卫星通信等领域。

未来,天线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出现以下几个方向:1. 高频段应用:在运营商努力推动5G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中,天线技术也将面临更高频段的挑战。

天线制造商将致力于研发适用于更高频段的天线,并提高天线的频率响应和信号处理能力。

2. 自适应天线:自适应天线可根据环境和特定条件自动调整其性能,以提供更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这种天线技术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天线和射频芯片的集成:将天线和射频芯片集成在一起可以提高通信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这种集成可以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杂散信号干扰。

4. 智能化和自动化: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的天线可能具备智能识别和自动优化的功能,以适应不同的通信场景和需求。

综上所述,天线的发展正朝着小型化、多频段、定向天线、天线阵列等方向发展。

未来,随着无线通信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天线技术有望越来越智能化、集成化和自适应。

1.2米车载天线产品介绍

1.2米车载天线产品介绍

北京安迪诺数字系技术有限公司车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北京海淀丰慧中路7号新材料创业大厦A903室车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综述一、概述北京安迪诺数字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向用户提供高可靠性的车载卫星通信天线系统。

产品覆盖Ku、C等频率段及0.9、1.2、1.8等诸多尺寸。

天线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支持VSAT通信、高速数据传输、视频回传以及大功率SNG新闻采集等应用。

上述天线不仅能够提供优异的低旁瓣特性和交叉极化性能,而且整机坚固耐用,安装便捷。

优异的天线电气特性加之牢固的伺服机构,令该产品被军队、民防、水利等行业用户所广泛使用。

本车载天线系统运用优势明显:1.无须穿顶就可方便的安装于商用车、越野车、SUV、MPV及军用方舱顶部;2.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及环境适应性,适于野外及城市工况使用;3.初次安装易于标定,标定精度高;4.天线自动化程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供“单键对星”功能,无须培训即可进行操作;5.配置的GPS精度高,电子罗盘抗干扰性强,保证了对星功能的环境适应性和程序对星的准确性,在无遮蔽且车辆能够安全停放的位置,天线均能够自动对星;6.天线自动对星时间不超过2分40秒(典型值);7.天线控制器提供丰富的参数信息且友好的人机界面;8.梯形天线馈源臂,适合安装BUC/ODU;9.具有自动告警、机械限位、软件限位等多重保护功能,天线运转更安全;10.系统交付前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与环境试验,保证设备的产品质量。

二、系统组成三、系统特点1、天伺馈系统✓反射面可采用铝、玻璃钢、碳纤维等材质的产品,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

✓电动天线平台结构紧凑,垂直尺寸小(优于大部分进口产品),外观精巧。

✓传动机构选用直流力矩电机及航天谐波传动机构,运转轻盈可靠。

✓馈源网络发射支路采用波导形式,配合极化、俯仰和方位三个波导腔式旋转关节,功率容量大,损耗小。

如ODU/BUC还可在馈源臂上直接安装(安装空间大,驱动能力强)。

基站天线简介介绍

基站天线简介介绍

基站天线的应用场景
01
02
03
移动通信网络
基站天线广泛应用于移动 通信网络中,如2G、3G 、4G、5G等网络,为手 机用户提供无线通信服务 。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中 的接入点(AP)通常也配 备了基站天线,用于实现 无线数据传输和网络覆盖 。
其他无线通信系统
如无线城市、物联网( IoT)等无线通信系统, 也需要基站天线来实现信 号覆盖和服务。
城市智慧化
城市智慧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基站天线将为这 些设备提供稳定、高效的无线连接,推动城市智慧化的发展。对未来通信产业影响和价值提升网络性能
基站天线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将不断提升网络性能,满足人们对 高速、低延迟、大连接的需求,推动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降低成本
详细描述
增益是衡量天线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用分贝(dB)表示。增益越高,天线 在特定方向上的信号传输距离越远。因此,在基站天线设计中,通常会追求较高 的增益以增强信号覆盖范围。
半功率角
总结词
半功率角是指天线在某个方向上的信号强度降低到最大值一半的角度。
详细描述
半功率角是衡量天线方向性的重要指标。半功率角越小,说明天线在各个方向上的信号强度越均匀, 信号覆盖范围也越广。在基站天线设计中,通常会追求较小的半功率角以提高信号覆盖效果。
辐射方向
由于定向基站天线具有明 显的辐射方向性,因此可 以针对特定方向进行信号 覆盖。
信号覆盖范围
由于其较强的方向性,定 向基站天线的信号覆盖范 围相对较小。
全向基站天线
3dB波束宽度
全向基站天线的3dB波束宽度通常在70-90度之间 。
辐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升机平台机载天线研究综述李雪健摘要:直升机作为一种快速灵活的机动装备,近几年在城市反恐处突及应急灾害救援等场合作用明显。

机载天线作为通信系统的重要一环,它的性能好坏对直升机通信效果影响极大。

本文介绍了机载天线的分类及特点,综述国内外当前对机载天线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

介绍了以FEKO和HFSS软件为基础的直升机平台天线研究方法。

关键词:直升机平台;机载天线;研究现状0、引言自1907年法国人保罗·科尔尼发明直升机以来,直升机就作为人造飞行器中重要一支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机动灵活和起落条件要求低等特点使直升机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应用。

机载天线是飞机系统与其它系统进行电磁能量交换的转换设备,是飞机感知系统的一部分[1]。

从广义角度而言,以载机为工作平台的天线均可称为机载天线。

机载天线在现代飞行器上应用十分广泛,如飞机上的通信、导航、敌我识别、电子战、雷达等。

机载天线的好坏决定着整个系统通信的质量,研究机载天线有着重要的意义[2]。

关于机载天线的研究的文献众多,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科研院所也非常之多。

但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固定翼飞机作为平台研究的,专门以直升机作为平台研究机载天线的文章较少。

但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所处的通信环境及对天线的要求相似,可以进行类比研究。

本文以机载天线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发展情况为主结合直升机平台特点进行综述。

一、机载天线研究背景1.1机载天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近一个世纪以来,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天线作为无线电波的入口与出口,是一切无线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天线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无线系统的性能。

飞机作为一种高新科技集成的载体,飞机上通信设备的数量和种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且现代社会对各种载人、载物飞行器的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且随着新一代飞机的飞行速度高度等的提高以及现代社会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实现飞机通信的顺畅难度变大。

这就对机载天线的性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飞机上有很多天线,如:各式各样的导航通信系统、着陆系统、测高雷达等系统的天线。

机载天线按照工作频段分类,可以分为机载中波天线、机载短波天线、机载超短波(VHF/UHF)通信天线、飞机导航天线,还有机载共形微带天线及飞机通信用的自适应阵天线等。

如图1.1所示,是一个典型军用飞机上具有多达70多副天线[3]。

图1.1一种典型军用飞机上的多副天线示意图由于现代电子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使得飞行器天线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同时也对机载天线的各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对机载搜索雷达来说,常需要其天线方向图形成特定波束形状,如笔形波束、扇形波束或者余割平方赋形波束等波束形状。

同时为了保证接收机接受到的回波信号强度相同,通常在俯仰面内采用赋形波束,而在水平面内为低副瓣、窄波束[4]。

这些要求单个天线往往难以实现,通常需要组成天线阵列的形式。

因此,天线阵列是机载天线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在机载天线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另外,机载的各种电子设备如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和导航等通常具有各自的天线。

几十种不同类型的天线分布在飞机的各个部位,对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隐身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机载天线时,要尽量减小天线的尺寸,即实现天线的小型化设计;或者采用共形阵,减小天线形状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小型化和共形性也是机载天线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由于飞机外形结构的复杂性,其电磁场边界条件也十分复杂。

目前为止,对于机载天线的理论分析还没有十分完善,很难理论计算得到机载天线的精确解。

因此,在机载天线理论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机载天线一般采用平板单极子天线,这类天线可以做成机翼形式,几乎不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结构性能,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机载天线时,既要考虑如何实现天线作为通信前端的电特性性能,如驻波、增益、极化和方向图波瓣宽度等,又要限制天线的尺寸。

因此,在设计机载天线时需要考虑到如何实现小型化特性。

[5]1.2机载天线的分类目前国内外研究机载天线的形式和种类繁多,基本上各类型的天线都有相关的学者进行研究,下面依据天线的用途及形式对机载天线进行分类。

(1)按机载天线用途分类①通信系统的中波天线、短波天线和超短波天线等;②导航与定位系统的中波罗盘天线、多普勒导航天线和GPS天线等;③电子侦察与对抗系统的相控阵天线和脉冲超宽带天线等;④火控雷达及敌我识别系统中的天线。

(2)按机载天线结构形式分类①单极子天线,如钢索天线和印刷单极子天线等;②微带天线,如安装于载机尾梁和机翼的共形微带天线及阵;③喇叭和双锥天线,常应用于通信或雷达对抗等系统;④波导缝隙天线,常应用于电子侦察系统。

[6]1.3机载天线的特点和设计要求飞机的整个机身其实就是一个隐藏的大地,和地面对地面天线的影响一样,机身也会对机载天线有影响,它的形状、大小、甚至装备天线的位置不同都会对机载天线产生影响。

如果说机载天线是一个辖射体的话,那么整个飞机本身也是一个辐射体,甚至有时候是很重要的一个辖射体。

最初设计飞机的时候就有必要考虑机载天线的位置,因为这对机载天线的辐射会产生关键影响。

[7]对于机载天线的性能要求,是在满足飞机上全部电子设备都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提出的,这就对天线的电性能提出了要求:[8]1)对于那些对辐射能量分布有特定要求的天线,例如雷达等设备,应该注意研究飞机的构造,把天线安装在最合适的地方。

2)天线本身就是飞机和其他自由空间进行能量转换的转换器,整个天线装置的损耗要尽可能的降到最低,不能在辐射能量中占过大比例。

3)通常设计的机载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不能超过设计要求,一般来说,机载天线的电压驻波比VSWR<2.5。

4)对于工作在VHF的低频段以上的天线,它的方向图应该覆盖在指定的范围内,对于机载天线来说,其方向图应具有全向性。

机载天线不但要符合其电性能要求,也要符合对其物理性能的要求,主要的物理性能包括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加速度、空气动力学气动外形、强度等)、可靠性以及天线的布局等[9]。

二、机载天线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目前针对机载天线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机载天线小型化、机载天线共形、机载天线宽带化以及机载天线电磁耦合及布局优化。

各方面都有大量研究,下面就这四个研究方向及该方向运用的主要技术做简要介绍。

2.1机载天线小型化由于结构简单、架设方便,天线自人们开始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就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短波、超短波频段,这种天线更具有优势。

因此,天线的小型化研究一直是热点课题[16-18]。

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天线的小型化问题设计范围很宽,但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优化天线的外形结构。

天线的结构决定了天线的性能,因此天线外形结构的优化在天线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例如,近年来,分形技术成为了热门的天线小型化技术,涌现了大量的文章[10-12]。

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非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分形一词起源于Mandelbrot。

发展到今天已经渗透到工程和科学的各个领域。

文献[13]中采用了印刷型的微带弯折天线结构设计了一个工作在0.35GHz-3GHz的低剖面印刷天线,天线的尺寸为50mm×11m m×1.6mm,但是天线的增益很低,仅为-32dBi。

2.采用加载技术以及匹配网络。

在工程中,采用匹配网络和加载技术可以扩展天线带宽、减小尺寸。

按照天线加载元件分类,天线加载能分为无源加载和有源加载,集中加载和分布加载等。

有源加载因为其自身的某些缺点而限制了它的应用[14],无源加载天线一直以来就受到学者的重视。

近年来,为获得更好的性能,一些学者借助全局最优化算法——遗传算法[15]应用于电磁学领域,使得许多复杂问题迎刃而解。

3.采用新型的材料或者结构。

近几十年以来,很多的研究者将别的学科领域的观念引入到天线的设计和研究中,设计出了一些新型的天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把光子晶体中的光子带隙(PBG)引入电磁学领域中就得到了EBG结构。

电磁带隙是周期、重复的一种结构,其明显的特点是有带阻特性,可以抑制在带隙的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

上述三种用于减小天线尺寸的方法中,加载技术和匹配网络设计,由于附加的元件会对天线产生影响,如增加天线损耗、降低天线效率,进而影响天线的增益等。

因此,我们在设计天线时应折中考虑[16]。

3.2机载天线的共形化共形天线是和物体外形保持一致的天线或天线阵。

绝大多数都突出在机身外部。

为了在机身内部安装天线,需要配套天线罩,天线罩要突出机身,形成鼓包。

突出在机身外部的天线多为刀型天线或鞭状天线。

飞机上的这些传统的天线,无论是装在飞机内部,还是装在飞机外部,都对飞机的气动特性有不利的影响。

所以,从改善飞机的气动外形角度出发,希望对传统的天线加以改进,改进的方向之一就是采用共形天线。

[17]共形天线在通信和雷达领域获得了一定应用,但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仍存在许多技术难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1)共形阵列天线的方向图仿真计算问题共形天线一般属于电大、超电大尺寸,且电磁结构十分复杂,目前缺乏可供使用的商用软件,只能对某些简单情况近似求解。

因而,在设计上必须借助大量的试验工作。

2)馈电网络复杂对于共形天线而言,当波束扫描到某一方向时,并不是所有天线单元都对主波束有贡献,为避免增加副瓣电平和降低天线效率,必须断开或者改善对主波束无贡献的单元激励,这样势必增加馈电网络的复杂性。

在很多情况下,共形天线的复杂性、成本和重量主要取决于馈电网络。

[18]3)材料与工艺问题目前,微带天线的制作主要依赖覆铜板,其介质材料为有机复合材料,铜箔通过热压与基板结合在一起。

这存在如下问题:有机材料基板及其铜箔的耐热性能,对于机载天线是没有问题的,对于高速导弹的高温要求,则满足不了。

其次,还要解决陶瓷表面金属化、金属表面陶瓷化、厚膜工艺尺寸精确控制、材料热膨胀匹配及电路金属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问题。

[18]3.3机载天线的宽带化对于线极化微带天线而言,阻抗对频率变化是最敏感的,因此一般用阻抗带宽来定义天线的带宽。

典型微带贴片天线的带宽大约在2~3%左右,由其高Q的谐振特性决定。

目前,线极化微带天线宽频带技术主要有以下四种: 1.降低Q值主要是采用厚基板和介电常数较小或损耗大的基板[19]。

实际上,基板厚度的增加会激励起不希望的表面波模式,而介电常数的降低会导致贴片面积的增大。

此外,采用损耗较大的基板本质上是以天线效率的降低来换取带宽的展宽。

2.增加等效谐振电路微带天线可以等效为一个RLC电路在原有谐振回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親合的LC谐振回路,当谐振点比较接近时,可以有效地展宽天线的阻抗带宽。

一种有效的措施是在有源贴片天线旁附加寄生贴片,寄生贴片与有源贴片之间形成稱合的调谐回路而在贴片上开矩形或U形槽则有异曲同工之妙[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