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第24课诗词曲五首理解性默写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诗词曲五首》知识点梳理01《十五从军征》【文学常识】㈠作品简介《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一部分为文人创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
乐府是继《诗经》《楚辞》后出现的又一种新诗体,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性,语言朴实自然。
㈡写作背景汉朝时,北部时时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者大量征兵,兵役沉重。
《十五从军征》就写了一个从军老兵回家后发现家破人亡的悲苦经历。
【基础字词】㈠课本注释①选自《乐府诗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②[阿]前缀,用在某些称谓或疑问代词等前面。
③[冢(zhǒng)]坟墓。
④[累(lěi)累]众多的样子。
⑤[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⑥[雉(zhì)]野鸡。
⑦[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植物未经播种而生。
⑧[井]这里指并台。
⑨[旅葵]野生的葵菜。
⑩[舂(chōng)谷]用杵臼捣去谷物的皮壳。
⑪[持]拿着。
⑫[羹]这里指用蔬菜煮的羹。
⑬[一时儿]一会儿。
⑭[饴]同“贻”,送给。
㈡诗歌基础赏析诗歌赏析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多年的老兵回乡见闻,细致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凉遭遇,反映出封建兵役制度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
【写作特色】1.谋篇布局巧妙自然《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不合理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
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布局,巧妙自然。
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归途中→返回家中→“出门东向看”。
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看到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彻底失望(返回家中)→悲伤流泪,心茫然(“出门东向看”)。
这些又体现了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主题。
全诗运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2.通过环境刻画人物形象诗中写老兵回家后的境况:“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文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1.《渔家傲·秋思》中表达戍边将士“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卫国志向的句子是:。
2.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3.《渔家傲·秋思》中表现将士们思家与报国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4.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5.《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
6.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7.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9.《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10.《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1.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
12.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1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1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1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17.秋瑾的《满江红》中“”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统编版九下全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古文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教材目录:一、古诗词背诵篇目12.词四首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四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23.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文默写: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二、古文背诵篇目9.鱼我所欲也/《孟子》11.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0.曹刿论战/《左传》21.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2.出师表/诸葛亮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备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课时练第6单元《24诗词曲五首》

课时练24诗词曲五首一、情景默写1.填空。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5)《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2.综合性学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2)【板块设计】“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活动期间,每位同学都要办一期以“青春畅想”为主题的手抄报,请你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板块。
【示例】板块一:青春的宣言板块二:青春座右铭板块三:________板块四:________(3)【青春感想】迈进“青春的门槛”,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想。
(30字左右)时间老人给了每人一个名叫“青春”的盒子,谁对这个盒子特别珍惜,谁拥有青春的时间就会越长。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带答案)1.《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2.《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3.《渔家傲·秋思》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满江红》中描述鉴湖女侠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的句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7.《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8.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的句子是: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9.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被白发,欺人奈何”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10.纳兰性德《浣溪沙》中的“身向云山那畔行”一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这首词中的“古今幽恨几时平”一句点明主旨。
11.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触景生情。
用了工整的对仗句勾勒出“远塞”也即“荒戍垒”“旧关城”的荒凉破旧景象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12.《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13.《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____纷__纷__暮__雪__下__辕__门____,_风__掣__红__旗__冻__不__翻_______。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回答问题。 2.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岑__参____(人名)。
★3. 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是什么?抒发了诗人怎 样的感情?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chè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归客在暮色中迎着 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 丽。旗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 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虽然雪越下越大, 送行的人千叮万嘱,不肯回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用平淡质朴的语言 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 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将士的豪迈精神。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五月天山雪,无花仅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七首·其四》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班婕妤jié yú《怨歌行》 不知庭霰xiàn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 遇雪应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首诗的抒情方式是间接抒情。抒发了诗 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 的无限惆怅之情。
4. 说说你对这首诗的题目的理解。 示例:①交代了诗的体裁——是歌行体,是送别 诗;②点明了诗的主要内容——大雪中送别好友武判 官回京;③点出了送别的背景——下雪天。 【点拨】本题考查对诗的题目的理解。题目中的“白雪”, 交代了送别时的环境;“歌”表明了诗的体裁是歌行体; “送武判官归京”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整体来看,诗题还 隐含着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据此作答即可。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4课《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赏析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鉴赏《十五从军征》一.作者简介《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诗,出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种种场景,暴露了古代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对于劳动人民的残酷奴役和对于人性的损害,具有一定的史诗意义。
诗境被一种怨愁情绪所弥漫,基调极为悲凉。
全诗叙事自然流畅,语言朴实真切,具有汉乐府民歌的特点。
二.写作背景《十五从军征》晋代已入乐。
在它被用为横吹曲辞以前,是否曾入乐,已难查考。
这首诗诗原来或许是汉魏间大动乱时代的民歌,是为控诉残酷繁复的兵役制度而创作的。
三.古诗原文和译文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遥看一作:遥望)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东向看一作:东向望)译文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从军出征,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在乡间路上遇到同乡人,问:“我家里还有哪些人健在?”“远远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现在已经是松柏青翠,坟冢相连了。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远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注释始:才。
归:回家。
道逢:在路上遇到。
道:路途上。
阿:语气词,没有意思。
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
遥看:远远地望去。
松柏(bǎi):松树、柏树。
冢(zhǒng):坟墓。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雉(zhì):野鸡。
中庭:屋前的院子。
生:长。
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旅谷:野生的谷子。
旅葵(kuí):即野葵。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部编版九年级下全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2020最新部编版17首】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精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带答案)班级:姓名:教材目录:古诗词背诵篇目12.词四首一、渔家傲·秋思/范仲淹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四、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课外古诗四首:五、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六、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七、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八、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23.诗词曲五首九、十五从军征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十一、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十二、过零丁洋/文天祥十三、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课外古诗文默写:十四、南安军/文天祥十五、别云间/夏完淳十六、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十七、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一、古诗词理解性默写《渔家傲·秋思》1、唐代诗人李益诗句“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抒写了戍边将士3、《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4、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5、《渔家傲•秋思》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形、声两方面写军营生活及战前准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方面描写渴望驰骋沙场、3《满江红》1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下第24课诗词曲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班级: 姓名:
24.诗词曲五首
一、十五从军征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
疾 四、过零丁洋/文天祥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一、《十五从军征》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
2
3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2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
四、《过零丁洋》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
是:,。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潼关的雄伟气势,暗示它是兵家必争之地的诗句是:,,。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
参考答案
一、《十五从军征》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揭露汉代兵役不合理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2、《十五从军征》中写近景(极其荒凉)的诗句是: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3、《十五从军征》更加深刻的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4、《十五从军征》老兵来到已经不成其为“家”的家中,见到这样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5、《十五从军征》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或起承上
启下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的句子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2、历代诗人常常喜欢登临古迹,借以抒情言志。
杜牧曾发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感慨,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也曾有物是人非的嗟叹。
四、《过零丁洋》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
1、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曲中,对在离乱中遭受苦难的人民深表同情且点明该曲主旨的句子是: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