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性质以及坐标轴上的点、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特征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掌握坐标系的性质,能够确定任意点的坐标,并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代数和几何的一些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掌握坐标系的性质,能够确定任意点的坐标。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理解和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性质,任意点的坐标的确定。
2.难点:坐标系的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黑板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
2.知识讲解: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性质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利用教学卡片或多媒体课件,确定任意点的坐标。
4.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坐标系的知识解决问题。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坐标系的性质和应用。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形式,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性质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通过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关于位置变化的描述以及几何图形变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
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利用一对有序实数来描述点的位置,同时会读出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顶点坐标。
将坐标系运用于生活,比如电路板的焊接指示,公园景点的寻找,宝藏的发现,让这些实际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三个活动让学生明确坐标系建立的实际意义,同时发现物体位置的变化可以和数量联系起来,最后联系到具体的生活,掌握生存的技能。
2.学习者分析初中生知道了经纬度的概念,了解通过经纬度可以描述位置(地理常识);知道了有序实数对可以表示点的位置,会读出一些点的坐标。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3.学习目标确定(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能画出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2)在实际问题中,能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
(3)在研究图形性质和运动、确定物体位置等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4.学习重点难点符合认知规律,学生也容易接受。
这样的理论来的自然,可谓水到渠成,自然得法。
6. 板书设计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活动一:寻找空间物体的位置 活动三: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活动二:刻画平面物体的位置 活动四: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8.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A 层次:某市区有3个加油站,如图所示,若加油站1的位置表示(B ,1),则加油站2的位置表示为 ,加油站3的位置可表示为 .B 层次: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 (-6,1)B (-3,3),C (-6,-4),A (-3,-2),(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个四边形并判断它是什么四边形。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2平面直角坐标系(3)》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2平面直角坐标系(3)》一. 教材分析《5-2平面直角坐标系(3)》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坐标点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性质,能够利用坐标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坐标系中图形的性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性质,能够利用坐标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性质。
2.难点:利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2.实例法: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性质。
3.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作和练习。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实例,让学生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评价。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5-2平面直角坐标系(2)》一. 教材分析《5-2平面直角坐标系(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初步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坐标系的性质,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能够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能够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讲解与示范: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
3.实践与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4.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生在学习了坐标概念、坐标系的初步知识后,进一步深化对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坐标点的特征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表示和坐标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坐标的概念,对坐标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和理解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掌握坐标轴的特点,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坐标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坐标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或图片。
3.相关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地图、飞机导航等,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的作用,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或图片,同时讲解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运算。
如给出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或者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坐标系解决。
新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5.2平面直角坐标系(3)

5.2平面直角坐标系(3)
教学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2.能建立适当直角坐标系,将实际问题数学化,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难点领会实际模型中确定位置的方法,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过程
问题的引入
站在中心广场,如果没有直角坐标系,即便有图中所示的方格标记,人们也难以说清各景点的准确位置;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建立直角坐标系,机械手就无法将元器件准确插入相应的位置,从而引导学生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探索活动
(1)在尝试说明各景点位置时,学生可能会有许多方法,但往往难以简明、准确地表达,从而感受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2)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知道:在同一问题中,可以有多种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方法;在不同直角坐标系中,同一点的坐标是不同的.
例如,原点一定要选在中心广场吗?如果将原点定在科技大学,你能说出各景点的具体位置吗?
坐标轴的方向可以不是东、西向和南、北向吗?
你认为在这类问题中,通常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较好?
例题精讲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分别写出各顶点的坐标.
讨论:还能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正方形各顶点的坐标吗?
课堂练习
1.在一次“寻宝”游戏中,寻宝人员已经找到了坐标为(3,2)和(3,-
2)的两个标志点,并且知道藏宝地点坐标为(4,4),除此之外不知道其他信息,你能在图中画出这个坐标系吗?
2.完成课本P127页练习 1、2.
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3.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知识一、坐标系的理解1.平面内点的坐标是( )A 一个点B 一个图形C 一个数D 一个有序数对2.在平面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在空间内要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____个数据.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原点O 不在任何象限内B 原点O 的坐标是0C 原点O 既在X 轴上也在Y 轴上D 原点O 在坐标平面内知识二、已知坐标系中特殊位置上的点,求点的坐标1. 点P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 ,则点P 的坐标是 ,若点Q 在y 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1,则点Q 的坐标是 , 3.点P (a-1,2a-9)在x 轴负半轴上,则P 点坐标是 。
4.点P(m+2,m-1)在y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5.已知点A (m ,-2),点B (3,m-1),且直线AB ∥x 轴,则m 的值为 。
6. 已知:A(1,2),B(x,y),AB ∥x 轴,且B 到y 轴距离为2,则点B 的坐标是 .7.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点的纵坐标一定( )A .大于0B .小于0C .相等D .互为相反数8.若点(a ,2)在第二象限,且在两坐标轴的夹角平分线上,则a= .9.已知点P (x 2-3,1)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x= .10.过点A (2,-3)且垂直于y 轴的直线交y 轴于点B ,则点B 坐标为( ).A .(0,2)B .(2,0)C .(0,-3)D .(-3,0)11.如果直线AB 平行于y 轴,则点A ,B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A .横坐标相等B .纵坐标相等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知识点三:点符号特征。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1、请同学们观看教学小视频,思考以下问题:(1).在平面内两条互相、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水平的数轴称为或,取为正方向。
(3).竖直的数轴称为或,取为正方向。
(4).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
2、练一练下面四个图形中,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导入新课,在上课一开始抓住学生眼球。
同时设置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改变以往讲授为主的概念课模式。
此练习题,旨在让学生真正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横轴、纵轴、原点等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二、点的坐标的定义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何用有序数对来表示点P呢?小试牛刀写出下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A(4,5),B(-2,3),C(-4,-1),D(2.5,-2),E(0,-4)点的坐标是较重要的定义,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是本小节的教学重点。
此练习题旨在巩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根据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做题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例1,已知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找到对应点的位置。
三、象限讲解1、请同学们观看教学小视频,观看后用“+”、“-”、“0”填写以下表格2、练一练:下列各点分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什么位置?A(3,2)B(0,-2)C(-3,-2)D(-3,0)E(-1.5,3.5)F(2,-3)动手实践如图,如果用(0,0)表示点A,用(2,1)表示点B的坐标,请同学们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C,D,E,F,G的坐标?同时指出A,B,C,D,E, F,G在平通过小视频,让学生自主学习位于不同象限和不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征,并总结规律。
此练习旨在巩固点的位置不同,坐标也不同。
动手实践需要根据条件,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建立平面真角面直角坐标系的位置?四、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来源早在1637年以前,法国数学家、几何学创始人笛卡尔受到蜘蛛网的启发,将水平的丝当做x轴,竖直的丝当做叫y轴,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目标】1.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知道点的坐标及象限的含义
2.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
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
3.经历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数形结合意识.【教学重点】能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和
由点的坐标指出它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合作、交流、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
1、班级召开家长会时你如何向你的家长描述你在班级所坐的位置?
2、看图并思考下列问题
小丽问:音乐喷泉在哪里?
小明说:中山北路西边50m,北京西路北边30m。
小丽能按小明的描述,找到音乐喷泉吗?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 小亮是怎样描述音乐喷泉的位置的?
(2) 小亮可以省去“西边”和“北边”这几个字吗?
(3) 如果小亮说在“中山北路东边,中山东路北边”,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
(4) 如果小亮只说在“中山北路西边50m”, 小丽能找到音乐喷泉吗?只说在“北京西路北边30m”呢?
通过研讨,交流,学生充分感受只有按课本中小亮的说法,
小丽才能很容易地找到音乐喷泉的位
置。
二、探索规律,揭示新知
生活中,我们常要描述各种目标
的位置。
如图4-3,如果将北京(东、西)
路和中山(南、北)路看成2条互相
垂直的数轴,十字路口为它们的公共
原点,那么中山北路西边50m可记为
-50,北京西路北边30m可记为+30,
音乐喷泉的位置就可以用一对实数
(-50,30)来描述。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2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如图4-3,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它们统称为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原点.x轴和y轴将平面分成的四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但必须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如图4-4,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一对有序实数(a,b),可以确定一个点P的位置:过x轴上表示实数的点画x轴的垂线,过y轴上表示实数的点画y轴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P。
反过来,如果点Q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你能找到一对相应的有序实数(m,n)吗?
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
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
例如,图4-4中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横坐标,b称为点P的纵坐标,横坐标应写在纵坐标的前面。
由点Q的位置可以知道它
的坐标为(m,n)。
点的坐标通常与表示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如P(a,b),Q(m,n)。
三、尝试反馈,领悟新知
例1 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的位置:
A (4,1),B(-1,4),C(-4,-2),
D(3,-2),E( 0, 1 ),F( -4, 0 ) 。
例2写出图4-6中A,B,C 各点的坐
标.
注意:1.开始要遵照前面点的坐标的概念,从图上的点分别向两轴作垂线,得出坐标;
2.例题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同学们互相改正错误;
讨论: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象限是怎么规定的?
2.第一象限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其他象限的点呢?
3.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课堂练习:
一、课本122页1,2
二、判断:
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2.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
3.点A(a,-b)在第二象限,则点B(-a , b )在第四象限. ()
4.若点P 的坐标为(a,b),且a·b =0,则点P 一定在坐标原点. ()
三、已知P点坐标为(a-1,a-5)
①点P在x轴上,则a= ;
②点P在y轴上,则a= ;
③若a=-2 ,则P在第象限内;
④若a=3,则点P在第象限内.
四、归纳小结,巩固提高
1.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
2.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你理解了吗?
3.在学习过程中你还存在哪些问题?
五、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六、教后反思
七、设计说明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教学中分为3课时,本节课是第一教时,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能正确地画出直角坐标系,这一点,学生只要仔细不会有多大困难,而对用有序实数对表示一点的位置感到陌生,为此,首先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找出音乐喷泉的位置.就在这个图的基础上去掉单位,再加上两条数轴,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确定音乐喷泉的位置要用两个数来表示,引出直角坐标系的雏形,再把这个实际问题迁移到数学上来,建立直角坐标系也就迎刃而解.同时也就解决了为什么平面上点的位置必须用一对有序实数对表示这一难点.这样学生思路清楚,理解起来很方便.整节课都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