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合集下载

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3篇)

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其中,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是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法律制度。

本文将从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的主要内容、实施与监督、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劳动法卫生安全规定的主要内容1.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1)用人单位应制定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明确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责、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

(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具体内容包括:(1)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和更新,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3. 劳动防护用品根据《劳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具体内容包括:(1)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为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定期对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其性能完好。

(3)用人单位应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意识和能力。

4. 特种作业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具体内容包括:(1)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制度,确保特种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2)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未经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模板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及临时用工人员。

第三条本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健康、有序。

二、劳动安全卫生责任第四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全面负责,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负直接责任,具体负责本部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六条各岗位员工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安全。

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措施第七条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八条定期对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九条加强劳动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条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一条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员工,应及时给予治疗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

第十二条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劳动安全卫生检查与考核第十四条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对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的行为,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十六条对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本单位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以下为可选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六、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第二十条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防护装置等。

第二十一条加强对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完好有效。

七、劳动安全卫生档案第二十二条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档案,记录安全检查、事故处理、职业健康检查等信息。

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这档子事儿。

这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重要!你想想看,要是在工作的时候不安全,那岂不是像走在悬崖边上,随时可能掉下去呀!咱得时刻保持警醒,可不能马虎。

就像家里的电插头,你不拔好,说不定啥时候就出问题了。

劳动安全就是这样,一点点小疏忽,可能就会酿成大麻烦。

再说说劳动卫生管理,这就跟咱家里打扫卫生一个道理。

你总不能在一个脏兮兮的环境里工作吧?那多难受呀!而且不干净的环境还可能滋生细菌啥的,影响咱的健康。

就好比你在一个堆满垃圾的房间里待着,能舒服吗?咱工作的时候,得注意各种细节。

比如那些机器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不能让它们“带病工作”呀!这就好像你的爱车,你得按时保养,不然哪天在路上抛锚了咋办?还有那些个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用的时候才能顺手找到,而不是手忙脚乱地到处找。

还有啊,大家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别为了赶工就拼命干,累坏了自己可不划算。

该休息就休息,就像手机没电了要充电一样。

你总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低电量”状态吧,那能撑多久呀?咱再想想,要是工作环境到处都是灰尘、噪音,那工作起来得多难受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时间长了对身体可不好。

所以呀,劳动卫生管理可不能马虎,得把工作场所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大家都能舒舒服服地工作。

咱也别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在乎。

你想想,要是因为这些小事出了大问题,那可就后悔莫及啦!就像一颗小火星能引发一场大火一样,可不能小瞧了这些细节。

大家都要养成好习惯,遵守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的规定。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事们负责呀!咱一起努力,让工作环境变得既安全又卫生,这样工作起来才更带劲,不是吗?咱可不能让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成为一句空话,得实实在在地去做,去落实。

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健康!这就是咱应该追求的呀,难道不是吗?。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培训课件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培训课件
②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本人工资标准发放:一级 24个月,二级22个月,三级20个月,四级18个 月。
8/30/202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5
5—10级
由用人单位安排工作,并给予相应待 遇。
①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本人工资发放 :五级16个月,六级14个月,七级12 个月,八级10个月,九级8个月,十级 6个月。
4.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6. 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7.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8. 个人劳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 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8/30/202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6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
要1.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① ②2.
企伤安业亡全职事工故技伤报术亡告措事;施故分计类划;管理制度
1—4级
全部丧失劳动能力
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7—10级
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8/30/202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3
工伤医疗待遇
医疗待遇
工伤津贴
福利待遇
8/30/202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4
工伤致残待遇 1—4级
退出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放抚恤待遇。
① 抚恤金标准:按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一级 90%,二级85%,三级80%,四级75%。
4.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 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6. 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7. 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8. 个人劳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 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8/30/202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24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
要1.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劳动卫生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劳动卫生安全管理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劳动卫生安全管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劳动场所安全、卫生、有序。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成立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单位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组织对劳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三)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确保员工健康;(四)组织员工进行劳动卫生安全教育和培训;(五)处理劳动卫生安全事故,做好事故调查、分析和报告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设立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部门劳动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劳动场所安全管理第七条劳动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卫生安全标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劳动场所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警示标志,如安全通道、防护栏杆、警示灯等。

第九条劳动场所应保持通风、采光良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污染。

第十条严禁在劳动场所吸烟、饮酒,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劳动场所。

第十一条定期对劳动场所进行清洁卫生工作,保持环境卫生。

第四章职业危害防治第十二条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岗位,应进行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

第十三条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用品、设置防护设施等。

第十四条对接触有害物质的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应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职业危害及防护知识。

第五章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劳动卫生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十七条新员工入职前,必须进行劳动卫生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八条对特殊工种员工,应进行专项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工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工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工会委员会设立劳动安全卫生委员会,负责全单位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2.劳动安全卫生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3.各部门设立劳动安全卫生小组,负责本部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工作。

三、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和专职人员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2)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1)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劳动卫生措施、辅助性设施建设、改善措施以及劳动安全卫生宣传教育措施等。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年度工作计划相结合,确保计划的实施。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1)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定期对在职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定期对生产现场、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5.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定期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

(2)对重大事故隐患,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防止事故发生。

6.安全卫生认证制度(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安全卫生认证工作。

(2)对认证结果进行跟踪管理,确保认证工作的有效性。

7.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建立健全伤亡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信息的及时、准确报告。

(2)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1)为职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确保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3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其他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

第三条用人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加强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各项安全卫生措施,确保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第六条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定,提高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第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劳动者参加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的安全卫生技术。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领导,督促用人单位落实劳动安全卫生措施,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组织第九条用人单位应当设立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

第十条劳动安全卫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二)制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三)组织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四)监督检查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落实情况;(五)调查处理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六)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告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情况。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规模和劳动安全卫生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第三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内容:(一)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制;(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制度;(三)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制度;(四)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五)职业病防治制度;(六)工伤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七)劳动安全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5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5篇)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1.焦化生产作业高温、粉尘、有毒、有害因素较多,应定期对生产岗位的毒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制定减少毒害污染的措施,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2.防尘、通风、降温设施必须有专职人员管理,并应定期检修和清扫、维护。

遇有损坏应立即修复,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需要。

3.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沟、池,应有围栏或盖板,并经常检查是否遭破坏,保证员工劳动生产与行走的安全。

4.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得遮蔽。

5.经常有水或其他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渗透。

6.原材料、成本、半成品应按定置管理要求堆放,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与通行。

7.加强设备保养,保持工作场所清洁,减少毒害污染。

8.必须根据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按规定配备符合安全卫生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并督促员工的正确使用。

9.高温季节必须组织清凉饮料供应,并保证符合卫生要求,以防员工中暑或中毒。

10.对有毒有害岗位员工应按规定组织他们参加体检,患有职业病或其他禁忌症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安排其他工作。

11.按规定做好女员工的劳动保护工作。

12.经常对员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员工的自我防范能力,减少或杜绝职业病的发生。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2)劳动安全卫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范文,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员工,并应在企业内广泛宣传,使员工充分了解和遵守。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企业的安全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管理制度。

第四条企业应确保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有效实施,为此,企业将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包括资金、设备、培训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矿山安全技术规程
ABC
C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D 野外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E 特殊条件下安全技术规程
单选题
B
(3级人力)劳动卫生规程不包括( )。
A 防止粉尘危害
B 传染病的防治
C 防止噪音和强光刺激
D 防止电磁辐射危害
谢谢学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
国家规范-----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1)工厂安全技术规程 要求: 第一,建筑物和通道的安全措施,防火防爆 第二,工作场所的安全措施 第三,机器设备的安全措施; 第四,电器设备的安全措施; 第五,动力锅炉和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 (2)矿山安全技术规程 要求: 第一,矿山设计的安全要求; 第二,矿山开采的安全要求 第三,作业场所安全要求 防冒顶、爆炸冲击 (3)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要求: 第一,施工一般安全要求,标志等; 第二,施工现场、土石方工程和拆除工程、机电设备安全要求; 第三,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脚手架; 第四,防护用品等其他方面的安全要求,安全帽。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不合理的劳动组织及作业轮班制度,超 重体力劳动,操作过度紧张,个别器官系统如视力过度紧张等。
上述三方面不良因素常同时存在,如超过一定限度,未采取有效
防护,将会引起职业性损害:工伤、职业性疾患、残疾或死亡。
多选题
(09年3级)我国的企业劳动安全技术规程主要包括
( ) 等大类。 A 工厂安全技术规程
二、用人单位职责
《劳动法》第52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职业安全 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 者进行职业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 业危害。
《劳动法》第53条安全卫生设施
《劳动法》第54条安全卫生条件及劳动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急性、慢性伤害
可能性
激发
职业危害因素
防止措施之一:严格执行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2015年8月12日23:30 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 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 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 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 仓库发生爆炸。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5.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分类/报告/预防/整改 6.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事故分类/报告/调查/处理 7.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8.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劳动者健康检查制度
①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危害的规定;《有毒作业分级》标准
②防止粉尘危害的规定;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
③防止噪音和强光的规定;
④ 防止电磁辐射危害
磁场屏蔽装置
⑤防暑降温和防寒的规定;《低温作业分级》《冷水作业分级》
5下35上
⑥通风照明的规定;
⑦个人防护用品的规定;
⑧职业病防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
生产过程中使用或生产的有害因素,如有毒物质(如铅、汞、苯、 氯气、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石英尘、石棉尘、煤尘、皮毛 尘等),异常小气候(如过高过低的温度、过高过低的气压),噪声、 振动、微波、激光、X射线、γ射线等物理因素,以及细菌、霉菌、 病毒等生物 Nhomakorabea因素等。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如自然环境因素(高寒地区冬季露天作业 时的严寒等)、生产流程布局不合理,有毒与无毒作业混杂安排在 一个车间所致的环境污染等。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劳动安全卫生,又称劳动保护或者职业安全卫生,是指劳动者 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应得到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基本保障的 制度。
劳动安全相关规定: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防止中毒、车祸、 触电、塌陷、爆炸、火灾、坠落、机械外伤等危及劳动者人 身安全的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的规定。 。
劳动卫生相关规定:指国家为保护职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 的健康,防止、消除职业病和各种职业危害而制定的各种规 章制度。包括各种行业生产卫生、医疗预防、健康检查等技 术和组织管理措施的规定。
劳动安全设施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设施 黄色警告注意 红色禁止
生产辅助设施—员工休息室
员工更衣室
煤堆
喷淋
抑尘 喷枪
安全帽
防毒面具
防护服
劳动条件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条件是指生产过程、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三个方面。生产过程 是指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从生产原料到成品产出的全过程;生产环 境是指自然环境和根据生产需要而布置的人工环境;劳动过程是指 生产中的劳动组织、操作体位和方式,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比重。 劳动条件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