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注意

合集下载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微课(精)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微课(精)

水力分析与计算
管道不同进口边界条件,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水池中水面线为测压管水头线
水力分析与计算
管道不同出口边界条件,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自由出流:在管道出口处,测压管水头线末端落在管轴线处。
淹没出流:下游水池流速等于零,在管道出口处,测压管水头线 末端落在下游水面处。
淹没出流:下游水池流速不等于零,在管道出口处,测压管水头线 末端比下游水面稍低;
水力分析与计算
图 5-8
水力分析与计算
4
定性绘制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
1
2
3
hi
4
0 0
2
3
Pi r
i2
2g i
总水头线 H h
1
w15

2
2g
5
4
Zi
测压管水头线 6
1
5
6
水力分析与计算
5
定性绘制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
1
总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
2
3
总结: 1.注意管道上下游进出口情况,不要画错; 2.测压管水头线要从下游向上游绘制,把握好末端情况; 3.管径大的管段,两线平缓,间距小,管径小时相反; 4.有局部损失地方,总水头线竖直下降。
水力分析与计算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主 讲 人: 王勤香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2014.10
水力分析与计算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两线绘制目的: 分析有压管道压强沿程变化,判断管道布设及体型设计合理性。 总水头线与测压管水头线绘制两线绘制原则及方法: (1)先绘总水头线再绘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总水头线一般从上游进口断 面开始,向下游绘制,测压管水头线一般从出口断面开始,向上游绘制,测压 管水头线低于总水头线一个流速水头值; (2)对于管径不变的管道,二者为倾斜下降相互平行的直线; (3)有局部水头损失断面假设局部水头损失集中在一个断面上,总水头 线画成竖直下降的直线。 (4)在绘制水头线时,应注意管道进、出口的边界条件。管道出口为自 由出流时,测压管水头线末端与出口断面中心重合。管道出口为淹没出流时, 在下游流速v2≈0时,测压管水头线末端与下游水面齐平;在下游流速v2≠0时, 测压管水头线末端一般情况下稍低于下游水面。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沿程阻力实验
1、为什么压差计的水柱差就是沿程水头损失?管道安装成倾斜,是否影 响实验结果?
2、根据实测m值判别实验流区。 lghf~lgv曲线斜率m=1.0~1.8,即hf与v1.0~1.8成正比,所以流动为层流,紊 流光滑区和紊流过渡区,未达阻力平方区。 2、管道当量粗糙度如何测得? 当量粗糙度的测量可用实验的方法测定
2.流 量 增 加 ,测 压 管 水 头 线 有 何 变 化 ?为 什 么 ?
有如下二个变化:
(1)流 量 增加 ,测 压 管 水 头 线(P-P)总 降 落 趋 势 更 显著。这 是 因 为 测压管水头 , 管 道 过 流 断 面 面 积 A 为 定 值 时 , Q增 大 就 增 大 ,而 且 随 流 量 的 增 加 阻 力损 失 亦 增 大 ,管 道 任 一 过 水 断 面 上 的 总 水 头 E相 应 减 小 ,故 的减小更加显著。
测压管水头高于管轴线的部分其压强水头正,否则为负。
调整管道布置避免产生负压 如上图知,管道任意断面的压强水头 若H0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压强水头的因素为上式中的后三项。较有效的方 法是降低管线的高度,以提高管道中压强的大小,避免管道中出现负压。
伯努利方程实验思考题
1.测 压 管 水 头 线 和 总 水 头 线 的 变 化 趋 势 有 何 不 同 ?为 什 么 ? 测 压 程 只 条 件 部 分 9,管 而 据 即 恒 下 降 越 大 水 头 管 水 头 线(P-P)沿 程 可 升 可 降 。而 总 水 头 线(E-E)沿 降 不 升 。这 是 因 为 水 在 流 动 过 程 中 ,依 据 一 定 边 界 ,动 能 和 势 能 可 相 互 转 换。 测 点5 至 测 点7, 管 收 缩, 势 能 转 换 成 动 能, 测 压 管 水 头 线 降 低。 测 点7至 测 点 渐 扩,部 分 动 能 又 转 换成 势 能 ,测 压 管 水 头 线 升 高 。 能 量 方 程E1=E2+hw1-2, hw1-2为 损 失 能 量 ,是 不 可 逆 的 , 有 hw1-2>0,故 E2恒 小 于E1,(E-E)线 不 可 能 回 升。(E-E) 线 的 坡 度 越 大 ,即J越 大 ,表 明 单 位 流 程 上 的 水 头 损 失 ,如 图2.3的 渐 扩 段 和 阀门 等 处 ,表 明 有 较 大 的 局 部 损 失 存 在 。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水力学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想你所要)..

实验二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成果分析及讨论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线坡J P可正可负。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线坡J 恒为正,即J>0。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定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Jp>0。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J P<0。

而据能量方程E1=E2+h w1-2, h 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h w1-2>0,故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有如下二个变化:(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任一断面起始时的总水头E及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则必减小。

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图2.2),测点高差0.7cm,H P=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
测压管水头线的优点
可以精确地描述某一特定点的水头高 度和水流状态,提供详细的水流信息。 缺点:只能描述某一特定点的水流状 态,无法提供整个水流区域的信息。
04
实际应用案例
总水头线绘制案例
案例一
某城市给水系统
介绍
某城市给水系统采用重力流输水,需要绘制总水头线 来评估系统性能。
绘制方法
根据泵站和水塔的位置,计算各点的水头高度,并绘 制总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
在流体力学、环境科学、气象学等领域中,测压管水头线被 广泛应用于测量和描述某一特定点的水头高度和水流状态。 例如,在气象观测中,测压管水头线被用来测量和描述大气 中的压力分布。
优缺点比较
总水头线的优点
可以描述整个水流区域的水头分布和 能量状态,能够提供全面的水流信息。 缺点:对于某一特定点的水流状态描 述不够精确。
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案例
案例三:某水库
介绍:某水库用于农业灌溉和居民供水,需要绘制测压管水头线来监测水库的运行 状态。
绘制方法:在库区设置测压管,测量水位高度,并绘制测压管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案例
• 结果:通过测压管水头线,可以及时发现水库的异常情况, 保障水库的安全运行。
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案例
不同点
总水头线通常是指整个水流区域的水头高度,而测压管水头线则是指某一特定点 的水头高度。此外,总水头线是绝对水头,而测压管水头线是相对水头。
应用场景比较
总水头线
在水利工程、给排水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中,总水头线被 广泛应用于描述整个水流区域的水头分布和能量状态。例如 ,在水电站的水轮机设计中,总水头线是重要的设计参数。
案例四
某地下水井群
介绍
某地下水井群用于农业灌溉,需要绘 制测压管水头线来监测地下水位的变 化。

测压管水头线

测压管水头线

§5-2-4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绘制§5-2-4-1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具体步骤测压管水头线与能头线的绘制的具体步骤(观看动画)绘制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为了了解管中动水压强沿程变化的情况。

1、根据和顺利完成的流量Qi,计算相应的流速υi、沿程水头损失h fi和局部水头损失h ji。

2、自管道进口到出口,算出第一管段两端的总水头值,并绘出总水头线.3、在绘制测压管水头线之前,常先绘制总水头线,这是因为任一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等于该断面的总水头与流速水头之差。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局部水头损失可作为集中损失绘在边界突然变化的断面上,沿程水头损失则沿程逐渐增加的,因此总水头线在有局部水头损失的地方是突然下降的,而在有沿程水头损失的管段中则是逐渐下降的。

从总水头线向下减去相应断面的流速水头值,便可绘出测压管水头线。

也可算出各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值,即可绘出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

管道出口断面压强受到边界条件的控制。

由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和基准线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明确地表示出管道任一断面各种单位机械能量的大小。

§5-2-4-2 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应注意的问题1、在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时,等直径管段的hf沿管长均匀分布。

2、在等直径管段中,测压管水头线与总水头线平行。

3、在绘制水头线时,应该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条件,如图5-6所示。

图5-6当上游行近流速水头时,总水头线的起点在上游液面,如图5-6(a),当时,总水头线在起点较上游液面高出,如图5-6(b)。

4、此外,还应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如图5-7所示。

图5-7图5-7(a)为自由出流,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画在出口断面的形心上;图5-7(b)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与下游液面平齐;图5-7(c)亦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表示管流出口的动能没有全部损失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为尚有一部分转化为下游势能,使下游液面抬高,高于管道出口断面的测压管水头,故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低于下游液面。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P-P)沿程可升可降。

而总水头线(E-E)沿程只降不升。

这是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依据一边界条件,动能和势能可相互转换。

测点5至测点7,管收缩,部分势能转换成动能,测压管水头线降低。

测点7至测点9,管渐扩,部分动能又转换成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升高。

而据能量方程E1=E2+hw1-2, hw1-2为损失能量,是不可逆的,即恒有 hw1-2>0,故 E2恒小于E1,(E-E)线不可能回升。

(E-E) 线下降的坡度越大,即J越大,表明单位流程上的水头损失越大,如图2.3的渐扩段和阀门等处,表明有较大的局部水头损失存在。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有如下二个变化:(1)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P-P)总降落趋势更显著。

这是因为测压管水头管道过流断面面积A为定值时,Q增大,就增大,而且随流量的增加阻力损失亦增大,管道任一过水断面上的总水E相应减小,故的减小更加显著。

(2)测压管水头线(P-P的起落变化更为显著。

因为对于两个不同直径的相应过水断面有式中为两个断面之间的损失系数。

管中水流为紊流时,接近于常数,又管道断面为定值,故Q增大,H亦增大,(P-P线的起落变化就更为显著。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测点2、3位于均匀流断面(如图),测点高差0.7cm,HP= 均为37.1cm(偶有毛细影响相差0.1mm),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

测点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测压管水头差为7.3cm,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由于能量方程推导时的限制条件之一是“质量力只有重力”,而在急变流断面上其质量力,除重力外,尚有离心惯性力,故急变流断面不能选作能量方程的计算断面。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测点10、11应舍弃。

4、试问避免喉管(测点7)处形成真空有哪几种技术措施?分析改变作用水头(如抬高或降低水箱的水位)对喉管压强的影响情况。

管路测压管水头线实验

管路测压管水头线实验

p1

Q Av
其中
Q 为过流流量;A 为过流断面;v 为过流流速。
三、实验设备
1、储水箱 2、水泵 3、上水管 4、恒定水箱 5、隔板 6、溢流管 7、进水管 8、阀门 9、实验管段 10、回水管 11、测压管
(1)、实验设备1
4 11
5
6 3
7 8
9 1 2 10 p1 v p2 v z2 hw ; 能量方程 z1 2g 2g
2 1 2 2
连续性方程
Q Av ; 测压管线 z
p


(2)、实验设备2
8
6
7(等直径) 7(不等直径)
1、水箱 2、水泵 3、上水管 4、恒定水箱 5、溢流管 6、阀门 7、实验管段 8、测压管 9、回水管
能量方程 连续性方程
2 v12 p2 v2 z1 z2 hw ; 2g 2g
2 v12 p2 v2 z1 z2 hw 2g 2g
p1
式中, z 为位置水头;

p
为压强水头; 2 g 为流速水头;
v2
hw 为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位置水头与压强水头之和称为测压管水头。位置水头、压强 水头及流速水头之和称为总水头。由于粘滞性和水流紊动作用 一定会产生沿程水头损失,因此总水头一定是沿程减少的。 连续性方程:
管路测压管水头线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分析各种管路中液体总流的测压 管线及诸多水利现象,进一步掌握有压管 流的机械能转换特性。 (2)、学习正确绘制实际液体总流的测压管 水头线及总水头线,加深理解流体恒定总
流的伯努里方程。
二、实验原理
根据能量守恒及转换定律,在恒定渐变流的条件下,对 任意两过流断面的伯努里方程: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注意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绘制注意

●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具体步骤绘制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为了了解管中动水压强沿程变化的情况。

在绘制测压管水头线之前,常先绘制总水头线,这是因为任一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等于该断面的总水头与流速水头之差。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局部水头损失可作为集中损失绘在边界突然变化的断面上,沿程水头损失则沿程逐渐增加的,因此总水头线在有局部水头损失的地方是突然下降的,而在有沿程水头损失的管段中则是逐渐下降的。

从总水头线向下减去相应断面的流速水头值,便可绘出测压管水头线。

由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和基准线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明确地表示出管道任一断面各种单位机械能量的大小。

●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应注意的问题1、在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时,等直径管段的h沿管长均匀分布。

f2、在等直径管段中,测压管水头线与总水头线,如图1所示。

当时,总水头线在起点较上游液面高出,如图1(b),当上游行近流速水头时,总水头线的起点在上游液面,如图1(a)。

图13、在绘制水头线时,应该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条件,如图2所示。

图2图2(a)为自由出流,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画在出口断面的形心上;图2(b)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与下游液面平齐;?图2(c)亦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表示管流出口的动能没有全部损失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为尚有一部分转化为下游势能,使下游液面抬高,高于管道出口断面的测压管水头,故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低于下游液面。

4、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以上升或下降,但总水头线沿程只能下降。

负压段的判别测压管水头高于管轴线的部分其压强水头正,否则为负。

图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4 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绘制
§5-2-4-1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的具体步骤
测压管水头线与能头线的绘制的具体步骤(观看动画)
绘制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是为了了解管中动水压强沿程变化的情况。

,计算相应的流速υi、沿程水头损失h fi和1、根据和顺利完成的流量Q

局部水头损失h ji。

2、自管道进口到出口,算出第一管段两端的总水头值,并绘出总水头线.
3、在绘制测压管水头线之前,常先绘制总水头线,这是因为任一断面的测压管水头等于该断面的总水头与流速水头之差。

在绘制总水头线时,局部水头损失可作为集中损失绘在边界突然变化的断面上,沿程水头损失则沿程逐渐增加的,因此总水头线在有局部水头损失的地方是突然下降的,而在有沿程水头损失的管段中则是逐渐下降的。

从总水头线向下减去相应断面的流速水头值,便可绘出测压管水头线。

也可算出各断面的测压管水头值,即可绘出管道的测压管水头线。

管道出口断面压强受到边界条件的控制。

由总水头线,测压管水头线和基准线三者的相互关系可以明确地表示出管道任一断面各种单位机械能量的大小。

§5-2-4-2 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应注意的问题
沿管长均匀分布。

1、在绘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时,等直径管段的h

2、在等直径管段中,测压管水头线与总水头线平行。

3、在绘制水头线时,应该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条件,如图5-6所示。

图5-6
图5-7
当上游行近流速水头时,总水头线的起点在上游液面,如图5-
6(a),当时,总水头线在起点较上游液面高出,如图5-6(b)。

4、此外,还应注意管道出口的边界条件,如图5-7所示。

图5-7(a)为自由出流,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画在出口断面的形心上;
图5-7(b)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与下游液面平齐;
图5-7(c)亦为淹没出流,且下游流速水头,表示管流出口的动能没有全部损失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为尚有一部分转化为下游势能,使下游液面抬高,高于管道出口断面的测压管水头,故测压管水头线的终点应低于下游液面。

5、测压管水头线沿程可以上升或下降,但总水头线沿程只能下降。

§5-2-4-3 负压段的判别
测压管水头高于管轴线的部分其压强水头正,否则为负。

图5-8
§5-2-4-4 调整管道布置避免产生负压
如图5-8知,管道任意断面的压强水头。

若H0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压强水头的因素为上式中的后三项。

较有效的方法是降低管线的高度,以提高管道中压强的大小,避免管道中出现负压
如果液流边界纵向轮廓不变时,就会产生均匀流.(提问) 由均匀流的特性可知:沿程各断面上流速分布及断面平均流速保持不变.所以,均匀流时只有沿程水头损失,而且沿程的水力坡度J 不变,总水头损失应为一直线.又因各过水断面平均流速相等,所以各过水断面上的流速水头也相等.由此可知,均匀流时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是相互平行的直线.
非均匀流分为渐变流与急变流,渐变流近似于均匀流,急变流与均匀流不同,其沿程各过水断面上的流速及流速分布不相等,所以非均匀流单位长度上的水头损失即水力坡度J也不相等,总水头线和测压管水头线是互不平行的曲线.
我们把水头损失区分为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对液流本身来说,仅仅在于造成水头损失的外在原因有所不同,这两种水头损失在液流内部的物理作用方面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都是由于液体的粘滞性作用而引起的.因为沿程和局部阻力之间的范围往往难以划分,因此在不影响总水头损失hw的前提下,假定局部水头损失发生在断面变化的部位上,例如管嘴出流…… .水力学正是在此假定的基础上,对hf和hj的规律进行研究,以最终解决总水头损失h w的计算.以下各节分别对hf和hj进行研究,并得出计算公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