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离子聚合中活性种与常用防老剂的反应机理

合集下载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

CH2 CH
CH2 CH CH CH2
CH2 C CH CH2 CH3
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5
二、阴离子聚合的机理和动力学
1.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 阴离子聚合的引发剂是电子给体(亲核试剂),
属碱类物质(碱金属,有机金属化合物以及三级胺 等)。根据引发机理可分为电子转移引发和阴离子 引发两类。
6
(1)碱金属 Li、Na、K等碱金属原子最外层近一个价电子,
2
一、阴离子聚合的单体
烯类、羰基化合物、三元含氧杂环和含氮杂环 都有可能进行阴离子聚合,本节主要讨论烯烃的阴 离子聚合。
原则上讲,带有π—π共轭体系的单体都能进 行阴离子聚合。如果同时具有吸电子基,则更易进 行阴离子聚合。吸电子基减少双键上电子云密度, 有利于阴离子进攻,并使形成的碳阴离子的电子云 密度分散而稳定。
12
(3)其他 ROH,H2O ,R3P, R3N等中性亲核试剂中都
含有未共用电子对,能引发很活泼的单体阴离子聚 合,如硝基乙烯、偏二腈乙烯、α—氰基丙烯酸酯 等等。
CN CH2 C C O CH3
O
α—氰基丙烯酸甲酯
13
(4)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与单体的匹配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和引发剂都具有很强的选择
31
7. 丁基锂的缔合现象和定向聚合作用 丁基锂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实践中发现若溶剂体系选择不当,丁基锂的引发活 性很低,这可能是由于丁基锂的缔合作用引起。
丁基锂在特定条件下对聚合产物具有定向作用。 (1)丁基锂的缔合现象
丁基锂在非极性溶剂如苯、甲苯、己烷中存在缔 合现象,缔合度2 ~6不等。缔合分子无引发活性。
在增长反应中,单体的加成方向受离子对的限 制,产物的立构规整性较自由基聚合强,但尚不能 控制。

高化6阴离子聚合

高化6阴离子聚合
与阳离子聚合不同,阴离子聚合中,活性中心可以是自由 离子、离子对,甚至是处于缔合状态的阴离子。 阴离子聚合应用比阳离子多,应用广泛。由于具有活性无 終止的特点,可以制备嵌段共聚物。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1、阴离子聚合单体
阴离子聚合
阴离子聚合单体必须含有能使链增长活性中心稳定化的吸电 子基团,主要包括带吸电子取代基的乙烯基单体、一些羰基化合 物、异氰酸酯类和一些杂环化合物。 (1)带吸电子取代基的乙烯基单体 一方面,吸电子性能能使双基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有利于阴 离子的进攻,另一方面,形成的碳阴离子活性中心由于取代基的 共轭效应而稳定,因而易阴离子聚合:
A
CHCH2CH2OH X
A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阴离子聚合
5、活性聚合和活性聚合物
活性聚合(Living Polymerization): 引发剂在引发前,先100%地迅速转变成阴 离子活性中心,然后以相同速率同时引发单体 增长,至单体耗尽仍保持活性,称作活性聚合。 活性聚合物(Living Polymer): 定义: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 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即活性聚 合物。
苯乙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阴离子聚合
(2)羰基化合物:如HCHO
(3)杂环化合物:一般是一些含氧、氮等杂原子的环状化合物
O O 环氧化合物
NH O 内酰胺
O 内酯
高分子材料化学基础
阴离子聚合
2、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及引发反应
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碱金属及金属有机化合物
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阴离子,对于
Na
2)、链增长聚合是无终止聚合
阴离子聚合只有引发和增长两步基元反应。 ◆ 阴离子聚合无终止的原因:

第八章 阴离子聚合原理及合成工艺

第八章 阴离子聚合原理及合成工艺
第八章 阴离子聚合原理及合成工艺
8.1 阴离子聚合原理 8.2 阴离子嵌段共聚合制备 SBS热塑性弹性体 8.3 环氧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制备 聚醚多元醇
主要内容
1、教学重点与难点:
阴离子聚合原理、影响SBS及环氧乙烷开环聚合过程及
产物性能的关键因素。 2、教学要求: (1)了解阴离子聚合产品及主要原材料的理化性质、贮运要 求、性能及用途; (2)理解阴离子聚合的工艺过程及其流程图解; (3)掌握阴离子聚合原理、聚合方法及影响SBS及环氧乙烷 开环聚合过程及产物性能的关键因素。 3、教学时数:4学时(含课堂交流)
C6H5 R CH2 CH C6H5 n CH2CH CHCH2 m
SBS -
+ H2O
n CH2CH CHCH2 m CH2
C6H5
橙红
CH C6H5 p_
1
R
CH2
CH C6H5
CH2
CH2 C6H5
SBS
SBS为线形三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链段,分子量约为1万 ~1.5万; 聚丁二烯链段,分子量约为5万 ~10万。
Li + CH2CH CHCH2
-
CHCH CH2 + Li
R
Li
R CH2CH CHCH2 Li +
-
第一次增长
Li + CH2CH CHCH2 CH2 Li +
-
R CH2CH CHCH2 Li +
-
CHCH CH2 R CH2CH CHCH2 n Li + m
-
CH2CH CHCH2
-
交叉引发
正己烷 苯
二氧六环 乙醚

阴离子聚合的原理及应用

阴离子聚合的原理及应用

阴离子聚合的原理及应用1. 原理介绍阴离子聚合,又称为阴离子聚合反应,是一种通过阴离子和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来形成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阴离子会引发聚合物的形成,产生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1.1 阴离子和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力阴离子在聚合物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能够引发单体分子之间的反应,从而使其发生聚合。

阴离子和单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离子吸引力:阴离子中的负电荷与单体中的正电荷相互吸引,从而促使单体的聚合。

•电子云共振:阴离子中的电子云与单体中的电子云相互共振,使得单体的反应活性增强。

这些相互作用力能够使得阴离子和单体之间产生稳定的中间产物,进而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1.2 阴离子聚合的机理阴离子聚合的机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所有原料被组织在一起,形成单体池。

2.阴离子引发剂被添加到单体池中。

3.阴离子引发剂与单体反应,产生活性中间产物。

4.活性中间产物与单体继续反应,形成长链聚合物。

5.聚合物继续生长,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2. 应用领域阴离子聚合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2.1 涂料和涂层阴离子聚合可以用于制备高性能的涂料和涂层材料。

在涂料和涂层中,聚合物可以提供优异的附着性、耐久性和耐磨性,同时还能增强防水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

2.2 药物传递系统阴离子聚合可以用于制备药物传递系统,用于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和靶向递送。

阴离子聚合物可以通过调节其结构和化学性质,使得药物能够在体内持续释放,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2.3 环境保护阴离子聚合也可以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例如,阴离子聚合物可以用于处理废水,通过与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反应,使其发生聚合并形成沉淀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回收。

3. 总结阴离子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通过阴离子和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形成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在涂料和涂层、药物传递系统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聚合反应机理有哪些

聚合反应机理有哪些

聚合反应机理有哪些
聚合反应是指通过将单体分子不断连接起来形成高分子链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聚合反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合成聚合物、树脂、橡胶等材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聚合反应的机理主要包括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金属催化的聚合等若干种类型。

首先来说自由基聚合,这是一种重要的聚合方式,通过引发剂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与单体分子进行反应,从而将单体不断连接形成高分子链。

这种方式简单高效,适用范围广泛,常见的自由基引发剂有过氧化物、醚化试剂等。

自由基聚合的反应速度快,适用于制备涂料、塑料等材料。

其次是阴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是指通过引入阴离子引发剂,使单体分子发生负离子化,并通过亲核攻击引发负离子聚合的过程。

阴离子聚合具有高立体和区域的选择性,适用于制备高性能精密聚合物。

另外还有阳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是指通过引入阳离子引发剂,使单体发生阳离子化,并通过电子亲核引发阳离子聚合的过程。

阳离子聚合常见于含氮杂环单体的聚合反应中,可以制备出许多具有特殊性质的聚合物。

最后是金属催化的聚合,金属催化的聚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聚合方式,通过金属催化剂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金属催化聚合反应活性高、选择性好,常用于设计新型高性能聚合物。

总结来看,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机理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适的聚合方式。

聚合反应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不断的研究和发展,聚合反应的机理也将不断完善,为制备高性能聚合物提供更多可能性。

1。

阴离子聚合反应

阴离子聚合反应

1.链引发(3)碱金属络合引发---电子间接转移引发 钠—萘体系: ① 引发反应:
(B)萘自由基阴离子将电子转移给单体(如 苯乙烯),形成苯乙烯自由基阴离子:
Na+
CH2 CH +
+ CH2 CH
CH2 CH Na+
¸ 萘在引发过程中起了电子转移的媒介作用。
1.链引发(3)碱金属络合引发---电子间接转移引发
例1:乙基锂引发苯乙烯:
C2H5Li + CH2 CH
C2H5CH2 CHLi+
1. 链引发 (1)烷基金属化合物引发:
例2:丁基锂引发烯类单体的反应历程:
★ 碳阴离子(carbanion)的生成
1. 链引发 (1)烷基金属化合物引发:
★ 引发反应(initiation):
1. 链引发 (1)烷基金属化合物引发:
(3)某些含杂原子(如O、N杂环)的化合物(如甲 醛、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硫化乙烯、己内酰胺 等)
二、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1. 电子转移类引发剂 2. 阴离子加成类引发剂 3. 其他亲核试剂
——R3P、R3N、ROH、H2O等 中性亲核试剂
二、阴离子聚合引发剂
1.电子转移类引发剂
(1)电子直接转移引发 —— 碱金属(如Na、K等)
O O
O Na+ O
1.链引发(3)碱金属络合引发---电子间接转移引发 钠—萘体系:
② 双阴离子进行的链增长反应:
Na+
CH CH2 CH2 CH
Na+ + ( m + n )CH2 CH
Na+
CH CH2 CH CH2 n CH2 CH mCH2 CH

活性阴离子聚合

活性阴离子聚合

05 活性阴离子聚合的挑战与 前景
聚合反应控制问题
聚合度与分子量分布
活性阴离子聚合的聚合度与分子量分布调控是一个挑战,需要精 确控制反应条件以获得窄分子量分布的高分子量聚合物。
动力学研究
深入理解活性阴离子聚合的动力学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聚合过 程,实现聚合反应的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
聚合机理
进一步揭示活性阴离子聚合的微观机理,有助于发现新的聚合方法, 提高聚合产物的性能。
物理方法
利用物理手段如光、热、 电等诱导原料转化为目标 单体,具有操作简便和条 件温和的优势。
03 活性阴离子聚合催化剂
催化剂种类
有机金属催化剂
如锂、钠、钾等碱金属催化剂 ,是常见的活性阴离子聚合催
化剂。
烷基锂盐
如丁基锂、苯基锂等,是常用 的引发剂和催化剂。
金属茂化合物பைடு நூலகம்
如二茂铁、二茂钴等,具有较 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活性阴离子聚合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如医用塑料、生物降解高分 子、组织工程支架等。这些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能,可用 于医疗器械、药物载体、组织工程等领域。
高分子药物合成
通过活性阴离子聚合,可以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高分子药物,如高分子前 药、高分子免疫佐剂等。这些高分子药物具有靶向性、长效性、低毒副作用等优 点,在肿瘤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过渡金属催化剂
如钛、锆、铪等过渡金属化合 物,也可以用于活性阴离子聚
合。
催化剂选择标准
活性
选择性
催化剂的活性是选择的首要标准,高活性 的催化剂可以降低聚合温度和缩短聚合时 间。

阴离子聚合机理是什么

阴离子聚合机理是什么

阴离子聚合机理是什么阴离子聚合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聚合物。

阴离子聚合机理是指在聚合反应中,阴离子引发剂影响下阴离子单体的聚合行为及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包括引发剂的活化、引发剂与单体的反应、聚合的扩链和终止等步骤。

在阴离子聚合过程中,引发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引发剂能被激活形成活性中间体,进而引发单体的聚合反应。

常见的阴离子引发剂包括溴化物、单硫代二甲基双氨基苯硫酸钠等。

这些引发剂激活后会与单体发生反应形成活性种子,开启聚合反应的进程。

在引发剂作用下,单体开始进行聚合反应。

阴离子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逐步连接形成聚合链,聚合链的增长受引发剂的选择以及聚合条件的控制影响。

在聚合过程中,单体分子中的双键逐渐开启,与其他单体分子连接形成聚合链,直至达到所需的聚合度。

扩链是聚合反应中的重要步骤,它决定了聚合链的长度和结构。

引发剂作用下,活性种子不断吸收单体,使聚合链不断延长。

聚合链的长度和结构可以通过引发剂类型、反应温度、单体浓度等条件来控制,从而得到具有不同性质和用途的聚合物。

聚合反应会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终止,终止通常由掺入终止剂或引发剂失活引发。

终止剂会与活性种子发生反应,导致聚合链的突然断裂,从而结束聚合过程。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合理选择引发剂和控制聚合条件,可以实现理想的聚合终止效果,得到所需的聚合产品。

总体来看,阴离子聚合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引发剂活化、单体聚合、扩链和终止等多个环节。

了解和掌握阴离子聚合机理,对于合成特定结构和性质的聚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聚合反应的效率和控制聚合产物的质量。

随着对阴离子聚合机理研究的深入,这一合成方法将在材料科学、化工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离子聚合中活性种与常用防老剂的反应机理摘要:对受阻酚类防老剂、含酯基的防老剂和亚磷酸酯类防老剂与阴离子活性种的作用结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酚羟基、酯基和亚磷酸酯与活性种的反应机理。

受阻酚类防老剂上的酚羟基可提供活泼氢使阴离子活性种失活,而反应后的防老剂遇水时又会从水分子上夺取氢而复原,从而起到终止剂和防老剂的双重作用;含酯基的防老剂可起到两臂偶联剂的作用,与活性种反应生成双倍峰,产物带有粉红色;亚磷酸酯类防老剂可起到三臂偶联剂的作用,与活性种反应生成三倍峰,没有颜色变化。

防老剂分子结构造成的空间位阻可显著降低相关官能团与阴离子活性种的反应活性。

关键词防老剂;阴离子活性种;终止;偶联;酚羟基;酯基;亚磷酸酯前言锂系阴离子聚合反应,包括链的引发、链的增长和链的终止三个过程,链增长反应中的活性种直到单体消耗殆尽仍可保持活性,只有加入特殊的终止剂才能使其失活。

阴离子聚合反应结束后,这些活性种以活性大分子链的形式存在,仍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可以攻击多种化学键,诱发各种反应,并带来一系列问题。

防老剂是合成高分子材料最重要的助剂之一,一般在聚合反应结束之后加入,对延缓产品的热氧、臭氧老化和光老化,抑制凝胶生成,延长储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防老剂分子结构上含有多种化学基团,如羟基、酯基等。

阴离子聚合过程中,在适当条件下,残存的活性种可能会攻击防老剂的化学基团,诱发偶联反应,导致防老剂含量降低,并可能导致最终产品变色。

1 实验1.1 仪器和设备515型凝胶渗透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

高效液相色谱仪, LC-10AT,日本岛津株式会社。

气相色谱仪,Varian 3800,美国Varian公司。

5L聚合釜,FCH-5/2.5,威海化工器械厂。

1.2 试剂防老剂BHT、1076、168、TNPP、1010、1520、2246、甲叉4426-S,纯度≥99%。

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丙酮、四氢呋喃,为分析纯试剂。

苯乙烯、丁二烯、正丁基锂,均为工业产品。

1.3 实验1.3.1 活性种与酚羟基的作用氮气保护下向5L聚合釜中按要求加入溶剂、单体和引发剂合成带活性的PB、SB或PS、SBS大分子,分别与防老剂BHT、1520、2246、甲叉4426-S 作用,观察并记录反应前后体系颜色变化、GPC谱图变化及防老剂含量变化情况。

1.3.2 活性种与酯基的作用氮气保护下向5L聚合釜中按要求加入溶剂、单体和引发剂合成带活性的PB、SB或PS、SBS大分子,分别与防老剂1076、1010及乙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丙酮作用,观察并记录反应前后体系颜色变化、GPC谱图变化及防老剂含量变化情况。

1.3.3 活性种与亚磷酸酯类防老剂的作用氮气保护下向5L 聚合釜中按要求加入溶剂、单体和引发剂合成带活性的PB、SB 或PS、SBS 大分子,分别与防老剂168、TNPP 作用,观察并记录反应前后体系颜色变化、GPC 谱图变化及防老剂含量变化情况。

2 结果与讨论2.1 活性种与酚羟基的作用由于阴离子聚合既无双基终止,链转移也比较困难,所以常常成为无终止聚合,形成“活”的聚合物,并可进一步参与各类反应。

这一特性常用来合成嵌段、遥爪等聚合物。

当需要限制活性聚合物的进一步反应时,则可加入水、醇、酸、胺[1]等带活泼氢的链转移剂作为终止剂使其终止。

酚羟基也带有活泼氢,酚类物质也是阴离子聚合的有效终止剂。

众所周知,作为非污染型防老剂的受阻酚类防老剂在聚合物中大量使用。

那么,受阻酚类防老剂在阴离子聚合过程中有无终止作用?若其参与终止反应,会不会因此降低防老剂有效含量而影响最终产品的防老化效果?下面先从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的BHT 入手进行研究。

OH 3C (CH 3)3(C H 3)3C图1 BHT 化学结构可以看出,酚羟基是BHT 唯一可能与阴离子活性种作用的化学官能团。

研究中可根据活性种接触氧气有无双倍峰生成,来判断活性种的活性存在与否[2],从而推断BHT 是否可起到终止作用。

研究过程如下:合成活性SB聚合物,体系为无色;氮气保护下加入SB 摩尔数1.3倍的BHT,充分搅拌,体系仍为无色;BHT 加入前后分别取出SB 聚合物与氧气接触,加入BHT 后GPC 谱图无双倍峰,而加入前则有双倍峰存在,这表明BHT 上的酚羟基使SB 活性聚合物终止,BHT可起到终止剂的作用。

加BHT 前接触氧气 加BHT 后接触氧气 图2 BHT 使SB 活性聚合物终止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

将一定量的BHT 加入到活性聚合物胶液中使其终止,分析BHT 残留量,再小心地将胶液用水蒸汽加热,待胶液中的溶剂挥发后得到干胶,分析干胶中的BHT 残留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BHT 与活性种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含量活性种总量 BHT 总量 胶液中BHT 残留量 干胶中BHT 的量 摩尔数/mol 0.00620.0080.0014 0.0067 BHT :活性种 /摩尔比率----1.29 0.23 1.08表1、图2说明,防老剂BHT 上的酚羟基可使SB 活性种终止,活性种按摩尔比1:1的比例消耗BHT 而使BHT 有效含量减少。

而当胶液遇水后活性种消耗掉的BHT 又会复原,从而导致这样一个结果:BHT 有效参与了终止反应,但其含量并未因此而减少。

(表1中减少部分是由于BHT 遇热升华所致)。

活性PB、PS、SBS 与BHT 接触亦有相同结果。

防老剂2246以及1520、甲叉4426-S 与PB、SB 或PS、SBS 活性种接触的结果也与BHT 类似。

甲叉4426-S CH 2S CH 2HOOH C(CH 3)33)3C(CH 3)3C(CH 3)3 OH CH 2OHCH 33C(CH 3)3(CH 3)3C OH CH 2-S-C 8H 17(n)CH 2-S-C 8H 17(n)H 3C2246 1520图3 甲叉4426-S、2246和1520的化学结构除酚羟基外还带有硫醚基团(R 1-S-R 2),这是甲叉4426-S、1520与2246、BHT 的主要区别。

但硫醚基团在与阴离子活性种接触过程中相当稳定,因此认为这两类防老剂与活性种的反应机理相同。

以上事实说明,尽管存在较大的空间位阻,防老剂上的酚羟基仍能作为一种有效的终止剂使阴离子活性种终止,终止反应消耗掉的防老剂遇水后又会复原。

推测酚羟基的终止及复原机理如下:R 1-OH + R 2- Li +(活性种) → R 1-O -Li + + R 2H (终止机理) R 1-O -Li + + H-OH → R 1-OH + LiOH (复原机理)综上所述,在阴离子聚合物生产过程中,部分酚类防老剂可起到终止剂和防老剂的双重作用,终止过程中损失的防老剂在后处理的蒸汽凝聚过程中又可从水分子上夺取氢而复原,整个生产过程防老剂并未因参与终止而损失,这为一剂多用开辟了途径。

目前国内SBS生产均以BHT作为防老剂正是基于这一考虑。

2.2 活性种与酯基的作用上面研究了只含有一种活泼基团----酚羟基的防老剂与活性种的反应机理。

而有些常用防老剂除酚羟基外,还含有其它活泼基团----酯基,如1010、1076。

这些防老剂与活性种作用会有何结果?先从酯基与活性种的作用机理入手。

乙酸乙酯仅有酯基这一个活泼基团,令乙酸乙酯在氮气保护下与PB或SB活性种作用,体系由原来的无色变成粉红色,GPC谱图上观察到双倍峰生成。

乙酸乙酯与PS或SBS活性种接触时,由于活性种自身带色而不易观察到颜色变化,但GPC谱图上均有双倍峰生成,且将体系加水处理后体系的粉红色并不消失(活性种自身的颜色在失活后会消失),由此可见乙酸乙酯上的酯基易与活性种反应生成双倍峰,且生成的物质带有粉红色。

CH3-C-O-CH2CH3O图4 乙酸乙酯化学结构及其与活性种反应结果其它酯类,如苯甲酸乙酯与活性种的反应结果也与乙酸乙酯相同。

丙酮与乙酸乙酯的关键区别仅在于丙酮有一个羰基(C=O),而没有酯基。

羰基与活性种作用会不会有同样结果?令丙酮在氮气保护下与各种阴离子活性种接触,体系观察不到颜色变化,GPC谱图上也没有双倍峰生成,由此可见酯基和羰基虽然都有碳氧双键,但与活性种的作用结果却大不相同,这对推导酯基与活性种的反应机理很有帮助。

防老剂1076既有羟基又有酯基,羟基可使活性种终止,而酯基则形成双倍峰并产生粉红色,两者作用截然不同,到底谁起主要作用?令1076在氮气保护下与PB或SB活性种充分接触,可观察到体系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GPC谱图上有双倍峰生成。

1076与PS、SBS活性种接触,体系加水后粉红色并不消失,并有明显的双倍峰生成,如图5所示。

OHC(CH3) 3(CH3)3CCH2CH318H37O图5 1076化学结构及其与活性种反应结果表2是1076与SB活性种反应的工业统计结果:表2 1076与SB 活性种反应的定量结果SB 分子量/万 SB 摩尔数/mol 1076反应消耗量/mol 1076:SB 55,0001.46 0.69 1:2.1由以上事实可知,1076与活性种作用时酯基优先参与反应,1摩尔1076大约消耗2摩尔活性种,生成双倍峰并产生粉红色。

分析其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1076羟基两侧存在体积庞大的叔丁基,显著增加了羟基的空间位阻,使之难以有效参与反应,而酯基远离叔丁基,空间位阻很小,故优先参与反应,导致以上结果。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推断酯基在阴离子聚合反应中起两臂偶联剂的作用。

现以SB 活性种为例,试推出以下两种反应机理,每种反应机理均包括两步反应。

(1)机理1:第一步反应:R 12O+ SB +Li - R 1-C-O-R 2O -Li +SB 第二步反应:R 1-C-O-R 2O -Li ++ SB -Li + R 1-C-O-R 2+ Li 2O SB SB(2)机理2:第一步反应:R 1-C-O-R 2 + SB -Li + R 1-C-O-R 2O O -Li +SB第二步反应:R 1-C-O-R 2 + SB -Li + R 1-C-BS ( 粉红 色) + R 2-O -Li +SBO -Li +SB O -Li + 防老剂1010含有4个酯基和4个羟基。

若酯基与活性种的反应按机理1进行,则在活性种过量的情况下,理论上1010与活性种应能生成八倍峰,即使考虑到空间位阻效应,至少也应有大于基础峰分子量两倍的峰生成,但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1010与过量活性种反应只有两倍峰生成,且最终产物带有粉红色,如图6所示。

[HO2-CH 2-C-O-CH 2 ]4C(CH 3)3C(CH 3)3O图6 1010化学结构及其与活性种反应结果根据1010与活性种的反应结果,再结合机理1不能解释丙酮与活性种生成双倍峰的实验事实,可以认定机理1是不正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