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应用
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太阳能电池用硅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
其中,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关注。
太阳能电池作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设备,其性能与材料的选择密切相关。
硅材料因其优异的半导体性能、丰富的储量以及相对成熟的生产工艺,成为了太阳能电池的主流材料。
本文旨在探讨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现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特点,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硅材料的基本性质进行介绍,包括其晶体结构、电子特性以及光学性质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将详细分析当前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现状,包括不同类型的硅太阳能电池(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等)的优缺点、制造工艺以及光电转换效率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还将探讨硅材料在柔性太阳能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硅材料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纳米硅材料、硅基复合材料以及表面改性技术等新型硅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这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为硅太阳能电池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们将对硅材料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探讨未来硅材料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推动太阳能电池的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二、硅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使其成为太阳能电池的理想选择。
硅的禁带宽度适中(约为1电子伏特),可以吸收可见光及近红外光区的太阳光,使其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
硅材料还具有丰富的储量、良好的稳定性和相对较低的成本,这些因素使得硅成为商业化太阳能电池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
硅材料主要分为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三种类型。
单晶硅具有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多晶硅成本较低,效率略低于单晶硅;非晶硅则以其低廉的成本和易于大规模生产的特性而受到关注,但其光电转换效率相对较低。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它是现代清洁能源领域中备受瞩目的技术之一。
随着对环境污染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担忧日益增加,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选择,正变得越来越热门。
本文将介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太阳能电池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池,其工作原理是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电子能量。
现在最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是硅基太阳能电池。
硅基太阳能电池已发展了几十年,其效率已经逐渐接近极限。
然而,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仍然比较高,对大规模应用来说仍然不够经济实惠。
为了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替代性材料。
一些新兴材料被广泛研究,如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复合太阳能电池等。
其中,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高效率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
与硅基太阳能电池相比,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但具有更高效率,而且材料成本也更便宜。
因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有望在未来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二、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前景随着对环境污染和非可再生能源的担忧日益增加,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选择越来越受到重视。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电力将成为全球电力消费量中最大的单一来源之一。
在未来几年中,太阳能电池技术将继续发展,效率将逐步提高,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
此外,在不断涌现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太阳能电池将不断完善,性能将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清洁能源技术。
它可以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可靠、廉价的电力,同时帮助我们减少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因此,在国际上,太阳能电池技术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三、结语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技术,已经成为了清洁能源领域中备受瞩目的一种技术。
虽然目前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仍在进行之中,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涌现,太阳能电池将变得更加高效、便宜和可靠,同时也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选择。
硅基太阳能电池结构

硅基太阳能电池结构引言:随着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增加和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了广泛关注。
硅基太阳能电池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之一,在太阳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一、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由若干层组成,包括:1.1 衬底层:通常由硅材料制成,作为电池的基底,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
1.2 P型硅层:在衬底层上沉积一层P型硅材料,通过掺杂控制杂质浓度,形成P-N结。
1.3 N型硅层:在P型硅层上沉积一层N型硅材料,形成P-N结。
1.4 金属触媒层:在N型硅层上沉积一层金属触媒层,通常使用铝或银等金属材料,用于提供电子导电通路。
二、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
当光线照射到硅基太阳能电池表面时,光子能量被吸收并转化为电子能量。
具体步骤如下:2.1 光吸收:光线穿过透明导电层后,被硅基太阳能电池的P-N结吸收。
2.2 电子-空穴产生:光子能量使得硅中的原子中的电子跃迁到导带,留下一个空穴。
2.3 电子-空穴分离:电子和空穴在P-N结的电场作用下被分离,电子向N型区域流动,空穴向P型区域流动。
2.4 电流输出:电子流经过外部电路,产生电流输出,实现能量转化。
三、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优势和不足3.1 优势:硅基太阳能电池具有以下优势:3.1.1 成本低廉:硅材料广泛且廉价,制造成本相对较低。
3.1.2 长寿命: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寿命较长,可稳定工作多年。
3.1.3 良好的稳定性:硅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适应多种环境条件。
3.1.4 可靠性高:硅基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不易受损或失效。
3.1.5 易于大规模生产:硅基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成熟,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3.2 不足:硅基太阳能电池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3.2.1 能量转化率较低: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通常较低,无法充分利用光能。
新型光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新型光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新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
光伏作为新能源的代表之一,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在当下,随着新型光伏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光伏产业的前景也愈加可观。
一、第一代光伏技术——硅基太阳能电池硅基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伏电池,它利用半导体材料对光的电磁辐射能的吸收和转换来产生电能。
但是,由于硅基材料的制造成本较高,并且其效率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第二代光伏技术——薄膜太阳能电池相比硅基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更为便宜,而且制造工艺也更为简单,因此在成本和效率方面都具有优势。
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制造成柔性的小型电池板,适用于电子产品等小尺寸电力需求,但其效率较低,仍需继续提升。
三、第三代光伏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其制造原料来源广泛,制造工艺也较为简单。
同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效率、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在未来光伏技术的发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第四代光伏技术——多联接太阳能电池多联接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其特点在于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进行串联、并联以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多联接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耐久性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太阳能电池,因此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五、新型光伏技术的应用在当下,新型光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例如,在建筑物方面,太阳能屋顶、太阳能幕墙等已经成为建筑业中的新兴产业。
此外,光伏电站的建设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供应方式,可以为城市的能源转型提供重要的支持。
同时,太阳能移动充电站、太阳能汽车等也使得人们在出行中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绿色能源。
六、结语随着新型光伏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应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应该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光伏技术,助力绿色能源的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与趋势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器件,它可以直接利用阳光的辐射能来产生电能,是可再生能源的一种重要来源。
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并逐渐在工业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1950s-1960s):最早的太阳能电池是由单晶硅制成的。
这种太阳能电池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效率也不高。
2.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1970s-1980s):为了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多晶硅制作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效率也有所提高。
3. 薄膜太阳能电池(1990s-2000s):薄膜太阳能电池采用了新的制作材料,如非晶硅、柔性聚合物等。
这种太阳能电池能够灵活应用于各种场景,并且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但效率相对较低。
4. 第三代太阳能电池(2000s至今):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包括有机太阳能电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子点太阳能电池等。
这些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被认为是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太阳能电池技术正朝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1. 提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是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当前主流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约为20%左右。
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寻求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通过改良材料、结构和工艺等方面来实现。
2. 降低成本: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材料成本和制造工艺的复杂性所导致的。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成本,以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 增强稳定性和可靠性:太阳能电池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致力于提高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减少运行中出现的故障和损坏。
4. 发展新型材料和新工艺: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型材料和新工艺。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太阳能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清洁能源,在全球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硅基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一种主流,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应用。
一、硅基太阳能电池概述硅基太阳能电池是将硅晶体材料制作成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形式。
硅晶体是半导体晶体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因此硅基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硅基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从而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包括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等,但是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最高,是最主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类型。
二、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1.效率提高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超过了20%,然而,仍有人们不断地致力于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例如,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中,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减轻光照均匀性不良的问题,同时改进电缆和电池连接器等外围设备,以提高装配效率和坚固性。
2.成本降低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仍然较高,但是研究者们正在研究如何降低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例如,他们正在研究如何改进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制造过程,通过减少使用的原材料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3.新技术开发除此之外,研究者们还在探索新技术,例如通过翻转太阳能电池来提高光吸收和电子收集效率,或通过引入新的掺杂元素来更改硅的组成,以提高电池效率等。
这些新技术让硅基太阳能电池更加高效,同时也让其可以被更广泛地应用。
三、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家用太阳能电池系统家用太阳能电池系统通常用于家庭供电,可以为家庭提供洗衣、夏天冷气等耗电设备的电力需求。
2.商业太阳能电池系统商业太阳能电池系统用于商业活动的场所,例如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地。
这些场所通常需要大量能源来维持正常的运营,使用太阳能电池系统可以在没有额外电源成本的情况下供电。
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人们寻找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其中太阳能是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
硅基太阳能电池作为当前最主流的太阳能电池之一,在太阳能行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及其应用。
一、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硅基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硅材料作为光电转换的基本材料的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成员。
硅基太阳能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之一,主要原因是硅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强。
1960年代早期,美国贝尔实验室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开展了重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研究,1961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硅基太阳能电池,1965年首次将硅基太阳能电池用于航天器上。
此后,硅基太阳能电池一直在不断发展,并在工业、家用、农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硅基太阳能电池通常由多个PN结组成,PN结即硅板的p区和n区,p区和n区之间的边界称为PN结。
当太阳光照在PN结上时,光子会在硅板中产生电子-空穴对,电子会向n型半导体区移动,空穴会向p型半导体区移动,此时,电子和空穴之间的电场将这些电荷分离并定向流动,产生电流。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玻璃罩、EVA胶膜、表面散热剂、反光膜、衬垫、硅电池、背壳等。
玻璃罩起到保护硅基太阳能电池的作用,EVA胶膜、表面散热剂、反光膜等有助于提高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吸收率,衬垫、硅电池等组成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核心部分。
三、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当前,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重点主要在于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稳定性和寿命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
1、提高光电转换效率近年来,通过增加硅基太阳能电池的辐射吸收范围,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一种方法是,将不同波长的太阳能光谱转换成红外或更高的能量,在光吸收领域取得突破,并设法减少光吸收的能量损失。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太阳能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经过了多个阶段的探索和改进,逐渐成为可靠的可再生能源技术。
1. 早期研究与发现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始于1839年,当时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光电效应。
他发现,当光线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会产生电流。
这一发现为后来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第一代太阳能电池20世纪初,美国发明家查尔斯·费德尔利在光电效应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第一台实用的太阳能电池。
这种电池使用硒元素和金属电极,虽然效率较低,但标志着太阳能电池的诞生。
3.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硅材料的光电转换性能。
他们发现,硅材料对光的吸收效果较好,并且可以转化为电能。
这一发现推动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德雷珀和基尔比两位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块高效率的硅太阳能电池。
这种电池的效率达到了6%,并且可以在宇宙航天器上使用。
这一突破标志着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开始。
4.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浮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
他们发现,通过改变硅材料的结晶方式,可以获得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于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应运而生。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多个晶体颗粒组合在一起制成电池片,提高了电池的效率。
这种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10%摆布,成为当时最常用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5.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随着对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不断追求,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创造更高效的太阳能电池。
他们发现,通过单晶硅材料创造太阳能电池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采用单个晶体生长而成,具有更高的纯度和更均匀的结构。
这种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20%以上,成为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太阳能电池技术。
6.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为了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创造更薄、更轻、更灵便的太阳能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及应用摘要:太阳能电池是缓解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一条新的出路,本文介绍了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综述了硅基太阳电池的优点与不足,以及硅基太阳能电池和其他太阳能电池的横向比较,硅基太阳能电池在光伏产业中的地位,并展望了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等。
关键词:硅基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1引言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所引发的能源消耗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传统的化石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可是如今化石能源不仅在满足人类日常生活需要方面捉襟见肘,而且其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更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随着如今全球人口突破70亿,能源的需求也在过去30年间增加了一倍。
特别是电力能源从上世纪开始,在总能源需求中的比重增长迅速。
中国政府己宣布了其在哥本哈根协议下得承诺,至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至少15%左右【6】。
目前太阳能电池主要有以下几种:硅太阳能电池,聚光太阳能电池,无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纳米晶薄膜太阳能电池,叠层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其材料主要包括产生光伏效应的半导体材料,薄膜衬底材料,减反射膜材料等【5】。
(图1: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太阳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被太阳电池吸收的光子中,那些能量大于半导体禁带宽度的光子,可以使得半导体中原子的价电子受到激发,在p区、空间电荷区和n区都会产生光生电子左穴对,也称光生载流子。
这样形成的光生载流子由于热运动,向各个方向迁移。
光生载流子在空间电荷区中产生后,立即被内建电场分离,光生电子被推进n区,光生空穴被推进p区。
因此,在p-n结两侧产生了正、负电荷的积累,形成与内建电场相反的光生电场。
这个电场除了一部分要抵消内建电场以外,还使p型层带正电,n型层带负电,因此产生了光生电动势,这就是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
图1典型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结构图【6】由于太阳能能源有如此优越的特性,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了当今世界的热门研究领域,从长远角度来看,在各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光伏发电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最近10年和最近5年的太阳电池的年均增长率都达到了爆发性的水平。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光伏市场的拉动下快速发展起来。
2007年我国太阳电池产量达到了1088 MW,占世界总产量的27.2%,超过了日本(920 MW)和欧洲(1062.8 MW),成为世界太阳电池的第一大生产国。
到了201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己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目前己有数十家公司在海外上市,行业年产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最丰富的资源来源(太阳)和最洁净的发电过程【4】。
由于太阳电池研究涉及的学术与技术内容过于广泛,而且据近几年市场数据分析,硅基太阳能电池占太阳能电池总产量的98%,故本文只对当前生产化主要的硅基太阳能电池材料进行论述。
2 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原理与特点根据硅片厚度的不同,可分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硅太阳能电池两大类。
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几种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
晶体硅的发电过程大致如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 型硅,形成P-N结,当光线照射到硅晶体的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硅原子,使电子发生跃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聚集,产生电位差。
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
2.1 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硅系列太阳能电池中,单晶硅大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最高,技术也最为成熟。
高性能单晶硅电池是建立在高质量单晶硅材料和相关的成热的加工处理工艺基础上的。
现在单晶硅的电地工艺己近成熟,在电池制作中,一般都采用表面织构化、发射区钝化、分区掺杂等技术,开发的电池主要有平面单晶硅电池和刻槽埋栅电极单晶硅电池。
提高转化效率主要是靠单晶硅表面微结构处理和分区掺杂工艺。
在此方面,德国夫朗霍费费莱堡太阳能系统研究所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该研究所采用光刻照相技术将电池表面织构化,制成倒金字塔结构。
并在表面把一13nm。
厚的氧化物钝化层与两层减反射涂层相结合.通过改进了的电镀过程增加栅极的宽度和高度的比率:通过以上制得的电池转化效率超过23%,是大值可达23.3%。
Kyocera公司制备的大面积(225cm2)单电晶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19.44%,国内北京太阳能研究所也积极进行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开发,研制的平面高效单晶硅电池(2cm X 2cm)转换效率达到19.79%,刻槽埋栅电极晶体硅电池(5cm X 5cm)转换效率达8.6%。
2.1.1 单晶硅的优点和不足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无疑是最高的,在大规模应用和工业生产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其转换效率高,但是制作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需要大量的高纯度硅材料,且工艺复杂,电耗很大池工艺影响,且太阳能电池组件平面利用率低,致使单晶硅成本价格居高不下。
要想大幅度降低其成本是非常困难的。
为了节省高质量材料,寻找单晶硅电池的替代产品,现在发展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就是典型代表。
2.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目前,太阳能使用的多晶硅材料,多半是含有大量单晶硅颗粒的集合体,或用废弃单晶硅材料和冶金基硅材料熔化浇筑而成,其工艺过程是选择电阻率为100-300Ω•cm的多晶块料或单晶硅头尾料,经破碎,用1:5的氢氟酸液混合进行适当的腐蚀,然后用离子水冲洗呈中性,并烘干,用石英坩埚装好许多硅料,加入适当硼硅,放入浇铸炉,在真空状态下加以熔化,熔化后保持约20min,然后注入石墨铸模中,慢慢冷却后即基硅锭,然后切片加工成太阳能电池片,即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2.2.1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不足它的成本和单晶硅差不多,其转换约为12%左右,稍低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但是材料制造简便,总的生产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了大量发展。
2.3 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通常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是在厚度350-450μm的高质量硅片上制成的,这种硅片从提拉或浇铸的硅锭上锯割而成。
因此实际消耗的硅材料更多。
为了节省材料,人们从7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廉价衬底上沉积多晶硅薄膜,但由于生长的硅膜晶粒大小,未能制成有价值的太阳能电池。
为了获得大尺寸晶粒的薄膜,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并提出了很多方法。
目前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多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包括低压化学气相沉积(LPCVD)和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工艺。
此外,液相外延法(LPPE)和溅射沉积法也可用来制备多晶硅薄膜电池【3】。
2.3.1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缺点多晶硅薄膜电池由于所使用的硅远较单晶硅少,又无效率衰退问题,并且有可能在廉价衬底材料上制备,其成本远低于单晶硅电池,而效率高于非晶硅薄膜电池,因此,多晶硅薄膜电池不久将会在太阳能电地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2.4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非晶态硅,其原子结构不像晶体硅那样排列得有规则,而是一种不定形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非晶硅属于直接带系材料,对阳光吸收系数高,只需要1 ùm厚的薄膜就可以吸收80%的阳光。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于1976年问世,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
由于硅原料不足和价格上涨,促进了高效使用硅的技术和非晶硅薄膜系太阳能电池的开发。
非晶硅薄膜电池低廉的成本弥补了其在光电转换效率上的不足,未来将在光伏发电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但是由于非晶硅缺陷较多,制备的太阳能电池效率偏低,且其效率还会随着光照衰减,导致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受到限制。
目前非晶硅薄膜电池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与微晶硅结合,生成非晶硅/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这种电池不仅继承了非晶硅电池的优点,而且可以延缓非晶硅电池的效率随光照衰减的速度,目前单结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为17 .4%【3】。
2.4.1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优点与缺陷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与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具有重量轻、工艺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和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因此受到人们重视,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首先实现商品化,也是目前产业规模最大的薄膜电池。
虽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y光学禁带宽度为1.7 eV,使得材料本身对太阳辐射光谱的长波区域吸收不敏感,限制了其光电转换效率;(2)光电转换效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长而衰弱,即所谓的光致衰退(S W)【2】效应,使得电池性能不稳定;(3)制备过程中,非晶硅的沉积速率较低,影响了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商业化生产;(4)电池组件的后续加工困难,如Ag电极的处理问题;(5)在薄膜沉积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负面杂质,如Oz , Nz和C等,影响薄膜的质量和电池的稳定性。
2.5 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微晶硅薄膜可采用与非晶硅兼容的技术制备,鉴于非晶硅良好的短波响应特性和微晶硅良好的长波响应特性,常用微晶硅作底电池,形成非晶硅/微晶硅叠层结构,可大幅度提高转换效率。
通过诸多实验室的努力,微晶硅电池自1994年被报道以来,转换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目前,单结微晶硅电池的效率已超过10%,微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有:基于高氢气稀释比,高功率密度的PECVI〕技术;用氢等离子体退火处理a- Si:H薄膜;电子回旋共振担CR)等离子体淀积技术;用热丝法(VV1J或Cat)技术【1】。
2.5.1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优势与不足微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过渡层结构,几乎没有s-w效应,稳定性好,可拓展太阳光谱范围,使其转换效率高,具有与非晶硅材料相同的低温工艺、工艺简单、便于大面积生产的优点,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其生长速率较低的问题,不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这将成为今后重点的研究方向。
3 主流太阳能电池材料的比较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开发得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其结构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空间技术和其它方面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由高质量的单晶硅材料制成的.目前,商用晶体硅光伏产品的光转化率约为20%左右.由于单品硅材料的制作成木昂贵,而半导体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只需几微米厚就能实现光电转换.是降低成本和提高光子循环的理想材料,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是用非晶硅半导体材料制备的一种薄膜电池。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用玻璃、特种塑料、陶瓷、不锈钢等为衬底.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是将多晶硅薄膜生长在低成本的衬底材料上作为太阳电池的激活层。
纳米Ti0:半导体的化学性质稳定.纳米Ti0:半导体用做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原理与硅半导体相同.但TiO:是宽禁带(3.2eV)半导体化合物,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只有波长较短的太阳光(λ≥387nm) 才能被吸收.而这部分紫外线((300--400nm)只占到达地面上的太阳光能的4%-6% ,太阳能利用率很低.提高太阳能吸收效率的途径是缩短Tin:半导体的禁带宽度使其吸收光谱向可见光扩展,可以通过金属离子掺杂、非金属离子注人、半导体复合以及染料敏化等几个方法来缩短Ti0:的禁带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