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时空延续探析_以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旧城区城市设计为例
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双修”的规划实践研究——以桂林市为例

C O N GCHENGSHI GENGXIN DAOCHENGSHI SHUANGXIU DEGUIHUA SHIJIAN YANJIU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双修”的规划实践研究——以桂林市为例文/林 兵(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王建宁(桂林市综合设计院)肖 琪(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杨俊雄(桂林市规划局)一、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双修”城市更新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
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是与城市衰败联系在一起的,主要是为提升地区活力的一种城市复兴活动。
这种城市更新可以是物质规划的复兴,也可以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复兴。
在中国,城市更新主要是针对旧城区的一些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进行可持续改造的活动,是将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做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主要是物质空间的规划建设,内容涉及城市功能的各个方面。
城市更新活动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主要表现在大规模的“三旧”改造上。
这种“大拆大建”的模式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的改建活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通常表现为拆矮建高,大幅度提高建筑容量,导致对城市文脉造成严重破坏。
“城市双修”则强调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两方面的内容。
生态修复,旨在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制订并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积极推进采矿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治理污染土地,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改善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
这是城市更新内容中所缺失的。
城市修补更倾向于城市微更新,不提倡大规模的推倒重来,而是用更新和织补的理念,采用因地制宜、小规模、渐进式的方式进行修补与更新,通过完善城市设施、空间环境和景观风貌,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城市双修”是新时期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法,有别于过去的更新改造,不是单一、表面、片段的,而是一个全面、综合、持续的过程,内涵更丰富。
二、桂林城市更新和“城市双修”面临的挑战(一)桂林城市更新回顾桂林市大规模的城市更新主要集中在1999年至2001年三年期间。
浅议桂林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建设——以桂林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为例

格 局 是桂林 所 独有 的 。
通 过 对 桂林 城 市 本 质 的 分 析 , 合骨架 , 维护生态城市特征将是桂林 城市建设的长期 目标 。通过保持城 市外 围田园风光, 保护大 山林景区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和桂林城
1 保 护 和发 展是 桂 林城 市 建
设 的主题
多年来, 桂林市按照“ 保护山水
城 , 设 园林 城 , 展 生 态 城 ” 建 发 的城
千年古城正受到巨大冲击。在进行 生态城市的建设 中, 需要将 多年规
划 建 设 实 践 积 累 的经 验 , 桂 林 的 对 城 市本 质 的认 识 作一 次 整理 、 纳 、 归
和城市肌理 的基 础上 , 借鉴国外建 设生态城市 的成功经验 , 结合 桂林 的实际情 况, 出对桂林 生态 城市 提
建 设 的思 考 。
2 深化对桂林城市本质的理解
山水 是桂 林的根 , 文化是桂林 的魂。桂林以国际风景游览城市和 国家历 史文化名城相依存的特质享 誉海 内外 。当今, 随着 人 口的增 长
市规划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 生态优 先、 做活山水文章, 立足山、 城融 水、 为一体的城市规划, 以实施保护漓 江为主线、 两江四湖” 以“ 工程为龙 头, 使投资环境、 人居环境和生态环
提炼 、 总结 。 以孤峰散布, 群峰环抱, 绿水穿 城, 具有 秀丽 的 自然 山水景观和景 在城 中、 城在景 中, 城景交融的城市
观和 人 文景 观 , 史 文化 感知 元 素, 历 如历 史街 区 、 遗迹 遗址 、 人故 居 等 名
[ 文献标识码] A
桂林 作 为 国际性 风 景旅 游城 市 和 国家 级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 生 态 化 走
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以荔浦风清公园工程为例

基于地域特色的城市公园景观改造设计——以荔浦风清公园工程为例发布时间:2023-01-04T02:35:51.252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23期作者:陈曼莎[导读] 由于历史上各地社会结构、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等不同,各地均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蜀文化等。
景观作为此类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建筑、装饰、民俗文物等方面均有着相应的表达,能彰显当地的地域特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在现代公园的景观改造和重构过程中,需要确立公园景观改造定位,充分挖掘和融合地域文化元素,为公园的提质升级找到新的路径。
基于此,本文以荔浦风清公园工程景观改造设计为切入点,基于文脉主义理论和景观生态理论,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法,也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能使其在城市公园中展现新的活力。
关键词:公园;地域特色;景观设计1地域文化的表达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作用1.1有利于文化的传承由于历史上各地社会结构、发展水平、资源条件等不同,各地均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如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蜀文化等。
景观作为此类地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建筑、装饰、民俗文物等方面均有着相应的表达,能彰显当地的地域特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
1.2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城市公园景观的设计能在很大程度上展现当地居民对文化的追求和思考。
在现代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应利用当地特色的地貌地形、水文条件,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打造具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城市公园景观区域,使其兼具娱乐休闲和精神寄托的功能,从而使地域文化依托城市公园景观进行传承。
1.3推动景观内涵的提升城市公园景观是城市区域呈现的景象,反映了当地文化与地理的构成。
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独有的特色文化,不仅在城市公园景观上有所体现,在文化传承和审美表达上也有重要作用。
桂林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特点

桂林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特点桂林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核心城市,位于广西北部地区。
桂林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以下是对桂林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变与特点的详细介绍。
在历史时期,桂林中心城区是作为交通和商业的中心而形成的。
古代桂林城区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空心化结构,以中心城为核心,周围环绕着城墙和护城河。
城墙内的空间由宫殿、庙堂、行宫等官方建筑以及商业街区、府邸等组成。
城墙外的区域则是农田和村庄。
这种空间结构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权力和等级秩序。
社会主义时期,桂林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0世纪50年代,桂林成为广西重要的经济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
为了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需要,中心城区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拓展和改造。
新的工业区和住宅区被建立在原先的农田和村庄的区域上。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由单一的商业中心转变为多功能的城市中心。
工业区和住宅区分布在城市的不同方向,形成了一个“星状”分布的空间结构。
开放以后,桂林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进一步发生了变化。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需求,中心城区进行了更加全面的改造和升级。
城市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新的商务区、文化娱乐区和旅游景点被建设起来。
同时,交通网络也得到了改善,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首先,桂林中心城区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而闻名。
桂林以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而著名,许多山和河流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形成了桂林独特的自然景观。
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了中心城区的主要特色,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其次,桂林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
桂林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这些古建筑、文化遗址等成为了中心城区的重要景点和文化符号,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
再次,桂林中心城区的旅游业发达且经济繁荣。
中心城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成为中心城区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以桂平市三街六巷为例

法研究"(51278239).
作者简介:唐寄翁(1994-),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 字城市与智慧规划、城市更新与社区治理; 陈筠婷(1972-),通信作者,女,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副教授,硕士生导 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设计.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 徐建刚(I960-),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卢一沙(1982-),女,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系讲师,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 学院人居环境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李漱洋(1995-).女,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謝兰现代城市研究I
2019.08 ” 规划与设计 | PLANNING AND DESIGN
文章编号:1009-6000(2019)08-0058-08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doi; 1O.3969/j.issn.1OO9-6OOO.2O19.O8.OO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流域一城市雨洪生态调控模拟的海绵城市适应性规划方 法研究"(517782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CAS-CA建模的山地城市适应性规划分析方
空间生产理论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方 法研究
—以桂平市三街六巷为例
A Methodology Research on Urban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Product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Sanjie-Liuxiang, Guiping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桂林市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分析

Ab t a t s r c :Ta i g t e f e d s c s o i n ct u n e ee td u b n z t n a n e a l ,T i g s i 1 9 a d 2 0 s d t k n h v it t f Gu l i d r g a e lae r a ia o s a x mp e M ma e n 9 1 n 0 6 a aa i r i y i i s u c s h n o a in o a d u e w s e t ce a e n t e s e i ma e e h n e n n u e vs d ca sf a o t o . i o r e ,T e if r t fl n s a xr td b s d o h p c a i g n a c me t a d s p r ie l s i c t n meh d W t m o a l i i h t e s ai n lss tos o I ,t e p p r a a y e h h n e n p t — e o a e t r f ln - s n Guln Ci u n h 5 h p t a ay i o l f G S h a e n l z d t e c a g s a d s ai tmp rl f au e o a d u e i i t d r g t e 1 l a l a i y i y a .T e r s h h w d t a er s h e u s s o e t山e c a g s o a d u e a e r b i u .T e s t e n n u l— p ae swae u a e a e s a d h h n e f l n s r a wee o v o s h e t me t a d b i u r a , t r s r c r a n l t f
桂林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与特点

个 “历史性 ”的过程 ,对桂 林 中心城 区的空 间演变规 律进 行研 究 , 了地形 地势的变化。城市除了对城墙 的修筑 ,也 加强 了对城壕 及
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 的意义 。
水 利的建设 。城 市道路 走 向受 山 、河 、湖 的影响 而形成 趣 味性 的
1 古代 :风 水思 想指 导下 的 山水型 城市 空 间
城 市空间结构形态发展 的选择。
关 键 词 :城 市 ,空 间 结 构 ,中 心城 区 ,山水 环 境
中 图 分 类 号 :TU984.2
文 献标 识 码 :A
桂林 是一个以山水风景著称 的国际旅游城 市 ,也是 一个 具有 治 或衙城 ;第二次 :改筑外 城 ,即府治 之南 的罗 城 ;第 三次 :再筑 夹
绿化做好就 已经满足人们 的需 要。
[I] 戴显 荣,饶传坤 ,肖卫 星.城 市高架桥 下 空间利 用研 究——
城市 高架桥 附属 空间是 因高架 桥 的建 成 而 出现 的 ,属 于城
以杭 州市主城 区为 例 [J].浙 江大 学 学报 (理 学 版 ),2009
市 中的零散 和失 落空 间。作 为一 种新 型 的空 间形 式 ,其 有 别 于
周 前 程
(上海 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411)
摘 要 :结合桂林各 时期的历史 资料 ,总结 了桂林 中心城 区空 间结构 的演变规律 ,分析 了不 同时期桂林 “山、水 、城 ”共生 的特点 ,指
出桂林 “山、水 、城 ”相 互穿插融合的结构形态是 自然 力和非 自然 力双重作 用的结呆 ,实现人 与 自然 、城 市与 环境 共 同进化 ,是桂 林
间利 用研究也 在逐渐 增 加 ,我 国各 地城 市 在发 展 的过 程 中也 开 [3] 覃 烨 .城市 高架轨道 交通 景观 分析理论 与评价模 型 [D].
浅谈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浅谈旧城改造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摘要:通常一个城市的发展大多围绕中心城区展开,城市中心承载着城市功能与活动的主要部分。
在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其市政配套和功能结构一直处于更新与再开发之中,所以城市中心往往成为旧城改造的重点区域。
旧城改造是个不间断的过程,取决于城市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此文分析了现今奎屯市的旧城改造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以小见大,窥见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旧城改造问题及几点建议。
关键词:城市发展中心城区旧城改造中国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3)03-0001-0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a city is mostly usually revolves around central city, city center bearing the function and activity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city.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ity structure and f unction of form a complete set has been updated and redevelopment, so often become the key area of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Urban renewal is a non-stop process, depending on the direction and speed of cit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urban renewal in kuitun city today 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and view and see the urban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inevitable old city re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urban development center city old city reconstruction引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和经济杠杆规律的双重作用下,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其中旧城改造更是一枝独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 洌1 廖宇航2 魏宏杨3
Pan Lie Liao Yuhang Wei Hongyang
摘要 旧城,因其历史与人文的厚重感,对 其进行城市设计应注重时间与空间的延续。 对构成其人类时空发展记忆的所有重要遗 产,如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旧城风 貌、旧城格局、旧城建筑的物质空间遗存 及其具有时间特性的生活遗存进行保护与开 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场所聚集效应,增加其 历史时空文化的吸引力,这也是旧城保护与 更新的目标与动力来源。 关键词 城市设计;旧城;时空延续;保 护;更新 ABSTRACT Due to the abundant history
37
宏伟的城市广场,直到整个城市存在于自然 空间的形象。”由此看来,城市设计好像无 所不包。但其实不然,城市设计也有它的界 限,这个界限来自于空间与时间。城市设计 的空间容量来自于上位规划,各项指标及其 关系是受到限制的,不能随心所欲;城市设 计在时间轴上是和城市各级规划相互结合的, 但其设计的修正性强于指导性,所以设计内 容不能超前或落后于各级规划层次。在这些 限制条件下,城市设计该做些什么呢?其实 这个突破点也还是来自于空间与时间。城市 设计的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 对功能与艺术的矛盾统一体。城市规划各级 空间组织是基于专业数据的抽象化、平面化 处理来控制,对功能过于偏重。而城市设计 因其直观性和时间性,在功能指导的前提下, 则更为注重城市规划的艺术性。其空间组织 是基于空间形态的立体的、具象的组合来调 控,城市规划难以直观体现的时间特性则可 通过城市设计中各种直观的类型、 符号、 构型、 活动的关系组织来传达给公众,让公众体会 到城市空间的时间属性,找回城市的记忆, 增强参与城市规划的热情,并激发对城市未 来的憧憬。 2.2 旧城城市设计的时空特点 现在的城市设计在物质空间层面上的研 究方法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时间层面上及时 空结合关系层面上的研究略显不足。“城市 具有普遍特性是作为主体的个体人类和他 / 她 与空间关系的结果。”[2] 这种人与空间的微妙 关系必须要经过时间去浸润才能感动人。要 想塑造一座具有动人特性的旧城,即有特色 的旧城,就必须要找到这种带有时间印记的 人与空间的和谐关系产物,然后通过提炼, 把它们作为分项与子项,去对各级城市规划 确定的总体目标进行由下至上的补充与修正。 “这种分目标的细化应当是以城市形态,城 市形象和城市空间形体环境的基本完整性 ( 至 少在局部范围内 ) 以及城市的基本功能发挥的 有效性为其管理工作的阶段性目标”
1 引言 任何城市更新改造和再利用都带有前瞻 性考虑,以使其具有社会和经济持续再生的活 力;而一般保护工作却是相对回首的,关心 的是保护对象的良好生存和延续。表面上看, 两者是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取舍矛盾关系,实 际上是一个对物质空间的时间价值
1)
定与应对策略难以具体和落实到位;而在建筑 设计层面上,又由于过于微观,对其时间价值 的处理过于单体化和细节化。这就需要在一个 中观的平台上对此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权 衡和整体设计,这一平台通常就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因其空间的三维直观性,设计程序 上的多层次参与性,以及时间连续性的展示 可能,使公众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在专业性极 强的城市规划上找到落脚点,使规划师的设 计思维由纯粹工具性转变为工具性与创造性 2) 相结合,这为旧城更新的传承性和开放性提供 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1999 年在英国发表的 《迈 向城市的文艺复兴》报告中就认为“城市设
KEY WORDS urban design;old city;thion;rege neration
*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DD030053。
中图分类号 TU-8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000-0232.2012.06.036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2)06-0036-04 作者简介 1&2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讲师(南宁,530004),3重庆大学建筑城规 学院,教授(重庆,400045)
and cultural sense, the urban design of the old cit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spatial and time continuity.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heritages, the humanistic environment,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style and layout of the old city, the physical left of the buildings, will generate a tremendous combined effect in the places, crate a historic and cultural attraction, which are also the goal and the impetus of the conservation and renovation in the old cities.
的均衡
权量问题。即对旧城中的物质空间进行时间 价值的评定,对旧城中丧失了时间价值的物 质空间进行彻底改造,对时间价值较低的物 质空间进行更新与再利用,而对时间价值较 高的物质空间进行保护。在城市规划层面中, 由于过于宏观,导致对物质空间的时间价值评
2012.6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Research on Vernacular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
36
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 Research on Vernacular an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2.6
城市设计的时空延续探析*
——以广西桂林市荔浦县旧城区城市设计为例
The Spatial and time Continuity Behind the Urban Design: the case study of the urban design in the old city of LiPu county in Guilin
[1] 计是城市走向复兴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基础” ,
毫不夸张。
2 城市设计的时空维度 2.1 城市设计的时空特点 1998 年,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建 设 部 联 合 发 布 的《 城 市 规 划 基 本 术 语 标 准》(GB/ T50280-98)指出:“城市设计所涉及的城 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是城市设计要考虑的基本 要素,即由建筑物、道路、绿地、自然地形 等构成的基本物资要素,以及由基本物资要 素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序的城市空间和城 市整体形象,如从小尺度的亲切的庭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