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处理及创伤基本重要急救技术
(外伤)创伤的急救技术

(外伤)创伤的急救技术创伤,亦称外伤,是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损害或功能障碍。
自然灾害、生产或交通事故以及战争发生时,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大批伤员,需要及时地进行抢救。
创伤急救的目的是保护伤员的生命,避免继发性损伤和防止伤口污染。
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创伤急救知识与救护技能,力求做到快抢、快救、快送,尽快安全地将伤员转送至医院进行妥善地治疗。
创伤急救原则是先抢后救、检查分类、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先近后远、连续监护、救治同步、整体治疗。
创伤救护步骤:先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然后正确搬运和及时转送。
同时应保持伤员的呼吸道通畅,对心跳与呼吸骤停复苏,及时救治创伤昏迷等危急重症患者,积极防治休克及多器官衰竭等并发症。
现场急救技术现代急救医学把保持呼吸道通畅、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合并称为现场急救的五大技术。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停止或呼吸异常的伤员,迅速使伤员仰卧,解开伤员衣领和腰带,将头部后仰,下颌向上抬起,及时清除口鼻咽喉中的血块、黏痰、呕吐物、假牙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下颌骨骨折、颅脑损伤或昏迷伤员,有舌后坠及阻塞呼吸道者,可将舌牵出,用别针或丝线穿过舌尖固定于衣服上,同时将伤员置于侧卧位。
对于呼吸道阻塞及有窒息危险的伤员,可插入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或急用粗针头穿刺环甲膜通气,或行环甲膜切开插管、气管内插管及气管切开插管。
对呼吸骤停者,可行口对口或经口咽通气管或鼻咽通气管行人工呼吸。
(二)止血出血是创伤主要表现,而大出血是导致伤员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故对创伤出血首先必须及时止血,然后再作其他急救处理。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1.加压包扎止血法此方法急救中最常用。
躯干、四肢血管伤大多可用此法止血。
先用较多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类覆盖伤口,如出血伤口较深较大,可先用敷料充填,较多敷料环绕,再用外用绷带进行加压包扎。
加压包扎以能止血,松紧合适,仍保持肢体远侧血液循环为度。
受伤了,如何急救

受伤了,如何急救标题:受伤了,如何急救引言概述:在日常生活中,意外受伤是难以避免的。
在面对受伤的情况下,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轻伤者的痛苦,提高生存率。
本文将介绍受伤后的急救方法,帮助读者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
一、创口处理1.1 清洁伤口:用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杂物和污垢。
1.2 止血处理:用干净的纱布或压迫止血器压迫伤口,减少出血。
1.3 消毒伤口:用碘酒或酒精消毒伤口,预防感染。
二、骨折处理2.1 固定骨折部位:用绷带或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
2.2 冰敷处理:用冰袋冰敷骨折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2.3 寻求医疗帮助:及时送伤者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三、烧伤处理3.1 冷却烧伤部位:用清水冲洗烧伤部位,降低温度。
3.2 包扎处理:用干净的纱布包扎烧伤部位,防止感染。
3.3 避免破裂:不要挤压烧伤水泡,以免引起感染。
四、中毒处理4.1 紧急处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告知中毒原因。
4.2 呼吸处理:如伤者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
4.3 喝水处理:让伤者多喝清水,促使中毒物质排出体外。
五、窒息处理5.1 打击背部:用力拍击伤者背部,帮助排出堵塞物。
5.2 呼吸处理:如伤者无法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
5.3 寻求医疗帮助:及时送伤者到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治疗。
结论:正确的急救方法可以有效减轻受伤者的痛苦,提高生存率。
在面对受伤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的四项基本技术1. 停止出血外伤是指由于外部力量作用于人体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常见的外伤包括创伤性出血。
在进行外伤急救时,停止出血是第一项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
1.1 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是最常见且最简单有效的停止出血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如下:•先用纱布或无菌纱布包扎好伤口,然后用手掌或手指直接施加压力在出血点上。
•如果压迫不住或者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
将宽约5cm、长约100cm的绷带绕在上臂或大腿上方10-15cm处,然后再用一个棉布垫在绷带与皮肤之间,在棉布上加压来达到止血效果。
1.2 提升患肢当遇到四肢大量出血时,可以采取提升患肢的方法来减少流入心脏的血液量,从而减轻出血程度。
具体操作如下:•先将患者平躺,然后抬高出血的患肢,使其高于心脏水平。
•可以利用垫子、枕头或折叠的衣物等来提升患肢。
1.3 冷敷止血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出血量。
具体操作如下:•使用冰块或冷水浸湿的毛巾等进行冷敷。
•注意不要让冰块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导致低温烫伤。
2. 固定骨折外伤常伴随着骨折的发生,固定骨折是外伤急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固定骨折可以减轻疼痛、避免进一步损伤和控制出血。
2.1 简易固定法简易固定法适用于临时固定骨折,并在送往医院前提供稳定支撑。
具体操作如下:•找到两根合适长度的直杆或棍子,放置在骨折处两侧,并用绑带、布条等将其固定住。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2.2 石膏固定法石膏固定法适用于长期固定骨折。
具体操作如下:•先将患肢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然后用纱布或棉布包扎好伤口。
•在伤口上方和下方各放置一块硬纸板或木板,并用绷带将其固定住。
•慢慢地将湿透的石膏绕在伤口周围,使其覆盖整个固定区域。
•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 外伤性心肺复苏外伤急救中,心肺复苏是一项关键技术,可以挽救生命。
外伤性心肺复苏主要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3.1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通过口对口或面罩对面罩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氧气。
创伤急救4项基本技能

以免污染腹腔 • 具体方法
*绷带包扎:环行、螺旋、8字、螺旋反折 *三角巾包扎:适用于头、肩、胸部
8
骨折现场固定
• 目的:减轻痛苦,减少出血,防止损伤脊髓、神 经、血管等重要组织,也是搬运、转运的必要准 备
Thank you
32
33
34
颈椎骨折的病人打开气道的方法:下颌牵拉法
35
开放气道
36
举头抬颏法---开放气道
37
看、听、感觉是否有自主呼吸
人工呼吸
39
40
41
42
43
B
44
45
46
47
48
压迫 血管 止血
49
压迫动脉止血
50
压迫动脉止血
51
普通伤口包扎
• 判断时间用10秒钟。
22
心肺复苏ABC三个核心步骤
1. 开放气道(Airway ) 2. 人工呼吸( Breathing) 3. 胸外心脏按摩( Circulation )
23
第五步 开放气道
• 首先清理口腔的分泌物及异物 • 抬头举颏法开放气道 • 手掌用力压前额,使头后仰;另一只手中指食指
• 每次吹气持续1秒,首先做2次人工呼吸, 然后进行心脏按压。
25
第七步 胸外心脏按压
• 按压位置:用食指、中指沿肋弓下缘摸至两侧 肋缘与胸骨连接处的切迹,以食指、中指放于 该切迹上,将另一手的掌根部放于横指旁。
• 再将第一手叠放在另一手的手背上,两手手指 交叉扣起,手指离开胸壁,使手掌不触及肋骨。
创伤四大技术

二、包 扎
包 扎伤口需用无菌敷料,缺少敷料
时应选用清洁的白布或餐巾纸等,
包 扎要松紧适宜和稳固,以免移位
、脱落或阻碍血循环,
一 目的:
包扎
是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固定 骨折、关节和敷料并止痛,
最常用的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无上 述物品时,可就地取材用干净毛巾、包袱布、 手绢、衣服等替代,
3、前臂骨折固定
固定
1 夹板固定法:
在前臂掌背侧各放夹板一块,用绷带或三角 巾固定前臂于中立位、屈肘90度,用三角巾悬吊 于胸前,
2 三角巾固定法:
先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 后,再用一条三角巾折成 条带将伤臂固定于胸前,
固定
4、股骨骨折固定
固定
1 夹板固定法:
用一块长夹板放在伤肢的外侧,木板的长度必须 上至腋下、下至足跟,放垫,然后用条带分别在骨 折上下端、腋下、腰部、髋部和踝部等处打结固定,
二 各种出血的特点
根据出血的血管种类,出血可分为动脉出血、静 脉出血及毛细血管出血三种,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出血呈喷射状,与脉搏节律相同,
危险性大,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血流较缓慢,呈持续状,不断流出, 危险性较动脉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
血色鲜红,血液从整个伤口创面渗出,一般不容 易找到出血点,常可以自动凝固而止血,危险性小,
加压包扎止血法
3.加垫屈肢扎止血法:
适用于:上肢和小腿出血, 在没有骨折和关节伤时, 可采用加垫屈肢止血法,
1 上臂出血: 可采用一厚棉垫或纱
布卷置于腋窝处,上臂紧 贴胸侧,再用三角巾、绷 带或腰带固定在胸部,
上臂加垫屈肢止血法
3.加垫屈肢扎止血法:
2 前臂或小腿出血: 可在肘窝或膕窝加垫屈肢固定
第二章创伤急救五大技术

通畅气道的方法
二、清理气道 对因呕吐或外伤引起的气道阻塞,急救者将一 手的示指经伤员颊部伸入口腔将呕吐物或异物、 血凝块抠出口腔之外。
伤员有呕吐,在没有颈椎骨折的情况下,
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治呕吐物误吸入
肺内而造成窒息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通畅气道的方法
三、口咽通气管通气
张开口,去除异物及假牙,通 气管的凹面向上插入口腔内
三、填塞止血法
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
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以达
到止血目的为宜。本法用于中等动脉,大、中 静脉损伤出血,或伤口较深、出血严重时,还 可直接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 法的出血部位。
现场急救止血方法
四、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其
尽量保持水平状态;(4)担架上车后应予固定,
伤病员保持头超前脚向后的体位。
3、卷带包扎一般应从伤处远心端开始,近心端结 束,末端用粘膏或别针固定,如需缚结固定,缚 结处应避开伤口 -以平结为主,便于解开 -不可打结于伤处,关节、骨突、肢体内侧
螺旋形包扎
1
先做起头固定
2 螺旋方式每一圈盖住前一圈之 1/2~2/3,有肢体远心端向近心端缠绕 包扎
包扎原则是远心端→近心 端,起止处均环形两圈
应将大块敷料支撑异物,然后用绷带固定敷
料以控制出血,并避免移动
四、固定
凡是由创伤引起的骨折、关节损伤, 广泛的软组织损伤,在搬运前都需要临 时固定。
固定材料的选择
颈 托:颈部固定器,可将受伤颈部尽量制动, 保护受伤的颈椎免受进一步损害。
夹 板 类:现成的板、棍、树枝、扁担、杠棒、步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外伤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以下是一些关键技术,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常见的外伤情况。
1. 创伤评估:在提供急救前,首先需要评估伤员的状况。
检查并确保自身安全后,观察伤员是否有意识、是否有生命危险或出血等状况。
2. 停止出血:被外伤击中的人可能会出血严重。
为了停止出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先使用手或压迫物直接施加压力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或衣物包扎住伤口。
3. 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果伤者无法正常呼吸,需要立即采取措施。
可以将伤者头部轻轻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发现伤者喉部有异物嵌塞,可以进行拍击背部或侧面技巧,协助排除异物。
4. 判断颈椎移位:在外伤事故中,颈部受到严重冲击可能会造成颈椎移位的风险。
为了防止进一步的损伤,需要稳定伤者的头部和颈部,并在急救过程中尽量减少动作。
5. 急救呼吸骤停:如果伤者突然停止了呼吸或心跳,及时进行心肺复苏(CPR)。
按照两次按压和30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急救,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6. 处理骨折和关节脱位:如果伤者出现骨折或关节脱位,需要稳定受伤部位,并避免进一步移动。
可使用固定带或衣物等物品固定受伤部位,并及时就医。
7. 头部外伤处理:头部外伤可能导致颅内出血或脑损伤。
如果伤者出现头部外伤的症状,如头疼、意识丧失等,需要及时就医并及时处理。
8. 烧伤处理:对于烧伤,首先应将伤者迅速移出火源和烟雾,然后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并尽快送往医院。
切勿使用冷水冲洗严重烧伤面积较大,需要马上就医。
总的来说,外伤急救技术的掌握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伤者的生命。
然而,个人在急救时应遵从原则严谨行事,并在急救条件合适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急救知识的普及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通过参与急救培训等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理能力。
记住应急技术并不代表你是专业救护人员,遇到严重的急救情况还是应该及时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
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其原则是:先抢后救,先重后轻,先急后缓,先近后远;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
第一节:止血出血是创伤的突出表现,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是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为病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的重要技术。
对于创伤而致的出血,掌握简单的止血方法和技术,就能在现场派上用场,就能缓解出血之急,就能挽救病人的生命。
一、失血的表现:(一)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容量约占体重的8% 即4000〜5000ml。
(二)如果出血量占总量的20%( 800〜1000ml )时,会出现头晕、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出冷汗、肤色苍白、少尿等症状。
(三)如果出血量达总量的40%( 1600〜2000ml)时,就有生命危险大出血伤员拖延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症之一,止血术是急救中非常重要的技术。
二、出血类型(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为:(1)皮下出血;(2)内出血(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入组织脏器和器官);(3)外出血(是指血液由破损的血管流向体外)。
(二)根据损伤血管分为:(1)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压力高,短时间内可造成大量出血,危及生命。
(2)静脉出血:血液色暗、不间断,缓慢向外流出,危险性较动脉性出血小。
(3)毛细血管出血:创面外渗不易找到出血点,常自行凝固,危险性小。
三、止血方法(主要是指外出血)1.包扎止血: 适用于:表浅伤口出血或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出血。
⑴粘贴创可贴止血:将自粘贴的一边先粘贴在伤口的一侧,然后向对侧拉紧粘贴另一侧⑵敷料包扎:将足够厚度的敷料、纱布覆盖在伤口上,覆盖面积要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 厘米(图3-1)⑶就地取材可选用三角巾,手帕,清洁的布料包扎止血。
2. 加压包扎止血: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用敷料或清洁的毛巾,绷带,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傷口處理及創傷基本重要急救技術璩大成李文輝前言:本課程目的在簡述傷口處理、縫合及換藥之原則,並示範數種重要的外科診斷、急救技術。
授課技巧:以口頭描述(describe)、教官示範操作(demo)及讓學員實際操作(do)之順序,利用動物器官作實際之操作演練,讓學員熟練創傷的處置技術。
動物實驗以四個人一組為原則,縫合技術以每人皆能操作基本縫合技術為原則。
學習大綱:傷口處理概論各種基本縫合技術(Suture technique)創傷基本及重要急救技術外科呼吸道的建立(Surgical airway)TracheotomyNeedle cricothyroidotomyCricothyroidotomy腹腔灌洗術(Peritoneal lavage)心包膜穿刺術(Pericardiocentasis)插胸管(Tubal thoracostomy and Needle thoracostomy)授課內容概要:壹、傷口處理概論1.傷口評估:檢視傷口時要注意下列幾點傷口種類─銳器割傷比一般鈍挫力量所造成撕裂傷對抗傷口感染力強受傷時間─一般傷口應在受傷後12小時內縫合,臉部傷口可延至24小時以內污染程度─污染程度高的傷口,如動物、人類咬傷,受污染水、油漬污染之傷口,應考慮在外科手術下清洗後直接縫合或採延遲二度縫合異物─要把傷口中異物盡量清除,否則傷口感染機會增加合併傷害─檢視傷口中是否有神經、血管之損傷或有隱藏之骨、關節損傷。
2.傷口初步處理:1、傷口周圍之毛髮,可用剃刀刮除,以便縫合,但眉毛不可剃除。
2、傷口週邊的完整皮膚可先用betadine或chlor-hexidine消毒,但需避免消毒藥水滲入傷口裡。
3、傷口麻醉可使用1% Lidocaine(10mg/ml),以25或27號針頭注射,劑量約4-5mg/kg,一般可在傷口內側下針,以減少疼痛。
4、使用18或19號針頭配合35 c.c.空針管抽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
5、移除傷口中異物及壞死組織,詳細檢視傷口情況。
6、使用電燒、止血鉗或縫線打結控制出血點。
3. 傷口縫合:在急診傷口癒合有三種方法可考慮1.初級縫合:傷口初步處理後,立即縫合適合一般污染情度較低的傷口2.延遲初級縫合:傷口準備後,不立即縫合,先以紗布填塞,再包紮,於72小時後確定未受感染後,再縫合適合污染情度較高的傷口3.自然癒合:傷口初步處理後,即讓它自然癒合各種基本縫合技術(Suture technique)1.基本縫合技術1、選擇適當大小之縫線2、在離線端約1.5mm處,用針持器把針夾住3、離傷口邊沿約5mm處,與皮膚成90度角下針,穿刺皮膚4、順著針的弧度,穿越真皮層,在傷口對側邊沿相同距離處,穿出皮膚5、以持針器繞二圈後,夾著縫線末端,打外科結,離外科結約5mm處把線剪斷6、每針距離須均等7、每次縫合結都打在傷口的同一側正確的縫合方法:不正確的縫合方法:造成皮膚內翻或皺摺正確的縫合:不均勻的縫合:過緊的縫合:2. 垂直的mattress 縫合:3. 皮下組織之縫合:4. 皮下縫合術(Subcutic suture):5.傷口護理注意事項(1)一般傷口可覆蓋紗布或塗上抗生素藥膏,再覆蓋紗布;頭皮與臉部傷口,塗上抗生素藥膏即可(2)一般傷口縫合後48小時內,如無傷口感染症狀,不需要換藥或檢視傷口,但配合本土民情,可建議病患每天自行換藥一次,需知換藥次數增加,反而防礙傷口癒合,增加感染機會(3)傷口縫合後24小時內,避免沾水弄濕,一天後可淋浴,但仍需避免傷口浸泡水中過久(4)沒有很強科學研究能証明,預防性抗生素能有效降低外傷傷口感染,傷口沖洗,移除異物,控制出血,才是對抗感染最重要處置,下列一些較特別情況,則可考慮使用抗生素(表二)(5)告訴病患傷口感染症狀(6)傷口感染機會高的病患,應被安排於24或48小時後回門診追蹤(7)告訴病患傷口拆線日期表二:特殊傷口建議使用抗生素種類6. 破傷風預防注射1.不論傷口嚴重性或受污染度,只要有需要都該注射2.小孩與成人toxoid注射量都是0.5ml3.孕婦可安全接受toxoid注射TIG(tetanus immune globulin):破傷風免疫球蛋白貳、創傷基本及重要急救技術1.外科呼吸道的建立(Surgical airway)使用時機:1. 顏面、頭顱部及頸部外傷,無法經口、鼻實施行氣管插管來建立確定之呼吸道以維持換氣及呼吸者適用。
2. 口、咽部異物梗塞,阻礙氣道,無法立即加以排除者,考慮施予氣管切開以維持呼吸道之通暢。
甲、氣管切開術Tracheotomy姿勢平躺,床頭抬高15度小布單捲曲置於肩膀下頸部過度伸展(Neck hyperextended)步驟1.戴口罩、手套,著無菌衣,消毒病患頸部及鋪無菌治療巾2.檢查氣管造口插管(Tracheotomy tube)功能正常確認氣囊不漏氣,填器(obturator)正確置於管內3.確認解剖位置確認環狀軟骨甲狀軟骨間隙及氣管之位置左手姆指食指固定甲狀軟骨及氣管注射局部麻醉劑4. 皮膚縱切(由環狀軟骨至其下方三公分,較易操作)或橫切(環狀軟骨下方二公分處橫切約5公分,較美觀)。
以鈍器撥離肌肉層直至氣管處,固定氣管並繼續撥離出2至3個氣管環(Tracheal ring)。
5.將甲狀線的峽部(isthmus)向上或向下堆開,必要時結紮後剪開。
將2至5氣管環中之2個環切開(十字型或ㄇ自型)6.將適當大小之氣管造口插管放入氣管內7.移除器械,移除填器(obturator)8.立即抽痰並將氣囊充氣9.固定氣管造口管併發症1.異物吸入(如血液)2.於氣管外組織造成假通道(false passage)3.會厭下阻塞或水腫(Subglottic stenosis / edema)4.喉部水腫(Laryngeal stenosis)5.出血或血腫形成6.食道撕裂7.氣管撕裂8.中膈腔氣腫(Mediastinal emphysema)9.聲帶麻痺、聲音沙啞(V ocal cord paralysis, hoarseness)乙、細針環狀軟骨穿刺術(needle cricothyroidotomy)一、步驟:1.連接氧氣導管,並確定氧氣流量足夠(10~15l/min)。
在導管側面剪一個洞,或連接三向管,以便間歇性控制給氧。
2. 使病人呈仰躺姿勢3. 連接針筒與12號或14號穿刺針(緊急時亦可以大號靜脈穿刺針代替)4. 徹底消毒手術部位5. 以一手之拇指及食指固定氣管,由中線刺入環甲狀軟骨間之氣管壁(環甲狀軟骨膜),如果皮膚不易進入,可考慮以小刀片劃開一小洞。
之後以45度角向病人足端推進導管,同時空針應維持負壓。
6. 一旦抽到空氣時,表示穿刺針已進入氣管內,此時將穿刺針之硬質導針向後抽出,而外層之軟質導管則緩緩繼續推入氣管中。
7. 連接氧氣供應設備與導管,並將此導管設備妥善固定。
以導管側面剪出之小洞或三向管控制間歇性給氧,給1秒鐘之氧氣,放開4秒鐘以便排氣。
8. 應密切觀察及聽診肺部之膨脹與通氣狀況,並監測動脈血氧與二氧化碳濃度,如換氣量不足,可考慮施予多重穿刺。
二、可能造成之後遺症與併發症1.通氣量不足進而造成缺氧與死亡2.血塊或其他異物吸入氣道3.食道穿刺破裂4.頸部血腫5.氣管後壁穿刺破裂6.皮下或縱膈腔氣腫7.甲狀線穿刺傷註:一般大號之穿刺導管,如果實施行成功,大概可維持30~45 分鐘不致缺氧,可是此時二氧化碳之推積將上昇迅速。
丙、環狀軟骨切開術(cricothyroidectomy)一、步驟:1.使病人仰躺,頸部維持正常姿勢;以手指輕觸病患之頸部,確定相關(如:甲狀軟骨、環狀軟骨、氣管軟骨等)解剖構造之位置2.徹底消毒手術部位,如為意識清醒病人,則施以局部麻醉3.以左手拇指、食指固定住甲狀軟骨之兩側,右手在環甲狀軟骨膜之正上方施予一橫切並劃開環甲狀軟骨膜4.以適當器械(如止血鉗等)將此切口撐開,並置入適當大小之氣管套管5.將氣管內套管之氣閥充氣,並連接適當之氧氣供應設備開始通氣6.小心固定套管之位置,並確定功能正常7.此手術過程應避免切開或移除環甲狀軟骨二、併發症及可能之錯誤1.異物或血塊吸入氣道2.於頸部軟組織中造成偽氣道(即套管並未確實進入氣管)3.喉部、會厭軟骨下狹窄4.大量出血、血腫形成5.食道破裂或氣管破裂6.縱膈腔氣腫7.聲帶麻痺、聲音沙啞(因返喉神經傷害所致)2. 診斷性腹膜灌洗術甲、診斷性腹膜灌洗術:直接打開法A.插入導尿管將膀胱減壓.B.插入一個胃管,將胃減壓.C.用外科方法消毒腹部(如,肋骨邊緣至恥骨區域).D.於腹部中線,距肚臍到恥骨聯合的三分之一處注射局部麻醉劑.使用利卡因(lidocaine)與腎上腺素,避免皮膚和皮下的血污染.E.垂直地切割皮膚和皮下組織到肌膜(fascia).F.用鑷子夾起肌膜邊緣,拉高,並切開腹膜.G.插入腹膜透析導管進入腹膜腔.H.在插入導管進入腹膜腔之後,將導管推進骨盆腔.I.連接透析導管到注射器並抽吸.J.如果抽出液不是血色,則經由透析導管慢慢地灌輸每公斤體重10mL溫暖的林格氏液/標準生理鹽水(直到1公升)進入腹膜腔.K.輕柔的搖動腹部使腹腔液體充分與血混合.L.如果病人情況穩定,將腹腔液體滯留5到10分鐘後才流出.容器放在地上使腹腔的液體流到容器中.確定容器口暢通.M.在收集腹腔液體之後,送到實驗室檢查紅血球和白血球計數.陽性反應測試和需要外科探查手術的標準是紅血球大於100,000 /mm3或白血球大於500 /mm3.N.陰性灌洗結果,仍無法排除後腹膜腔器官傷害,例如:胰臟或十二指腸,中空器官的穿孔,或者橫隔膜的撕裂.乙、診斷性腹膜灌洗術:穿刺法A.插入一個導尿管將膀胱減壓.B.插入一個胃管將胃減壓.C.用外科方法消毒腹部(如,肋骨邊緣至恥骨區域).D.於腹部中線,距肚臍到恥骨聯合的三分之一處注射局部麻醉劑.使用利卡因(lidocaine)與腎上腺素,避免皮膚和皮下的血污染.E.用手或鑷子提高皮膚,於任一邊將針插入預定位置.F.用#18號針接上注射器刺入皮膚和皮下的組織.在肌膜層將遇到阻力,進一步直接施壓穿過肌膜層進入腹膜腔,通常不超過1公分.G.將導引鐵絲經#18 號針放入腹腔,直到遇阻力或者僅露3公分於穿刺針外.移除穿刺針留下導引鐵絲.H.在導管入口位置處,做一個小皮膚切口,將腹膜透析導管經導引鐵絲插入腹腔,然後移除導引鐵絲.I.連接透析導管到注射器並開始抽吸.J.如果抽出液不是血色,則經由透析導管慢慢地灌輸每公斤體重10mL溫暖的林格氏液/標準生理鹽水(直到1公升)進入腹膜腔.K.輕柔的搖動腹部使腹腔液體充分與血混合.L.如果病人情況穩定,將腹腔液體滯留5到10分鐘後才流出.容器放在地上使腹腔的液體流到容器中.確定容器口暢通.M.在收集腹腔液體之後,送到實驗室檢查紅血球和白血球計數.陽性反應測試和需要外科探查手術的標準是紅血球大於100,000 /mm3或白血球大於500 /mm3.腹膜灌洗術併發症:1.出血,(因注射局部麻醉劑,切開皮膚,或皮下組織)造成假陽性反應.2.由於導管使得腸穿孔,造成腹膜炎3.膀胱裂傷(如果膀胱在程序前未檢壓)4.損害到別的腹部和後腹膜腔器官,需手術治療.5.在灌洗處傷口感染(晚期併發症)3.心包穿刺術(PERICARDIOCENTESIS)心包穿刺術(PERICARDIOCENTESIS)A.在操作前,期間,或之後,必須監視病人生命徵象和心電圖.B.如果時間允許,用外科方法消毒劍突(xiphoid)和劍突下(subxiphoid)區域.C.如果必要可局部麻醉刺針位置.D.用一個#16到#18 長6英寸(15 公分)以上之Teflon導管,接上一個35mL 空注射器與一個三叉開關.E.評估是否有縱隔移位導致心臟明顯移位之狀況.F.以45 度刺入左邊劍突與肋骨軟骨交界下方皮膚1到2公分.G.小心地對準左邊肩胛骨尖峰(acromion)前進針頭.H.如果針插入過深,刺入心室肌肉,則在心電圖監視器中,會出現所謂圖形,如極端的ST-T波改變或者寬和大的QRS 合成波.上述圖形表示應將心包穿刺針慢慢退出,直到原先心電圖基線再度出現. 也可以因刺激到心室的肌肉而產生早熟心室收縮(P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