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的生产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水产品加工方向的学生在学习了《水产食品加工学》这门课程之后,将其课堂上学习的水产品加工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的一个设计性试验。
该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通过实验可以实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步骤,全面了解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掌握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这项工作,将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所属课程名称:水产食品加工学计划学时:10一、实验目的1、掌握冷冻鱼糜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抗冻剂防治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作用;鱼肉蛋白质变性的特征变化。
2、掌握鱼糜制品弹性形成的机理及其影响弹性的因素。
3、掌握鱼糜制品制造的生产技术。
4、掌握鱼糜凝胶化和凝胶劣化的性质。
5、学习鱼糜制品弹性感观检验方法。
二、设计指标设计的鱼糜制品(鱼丸)主要考虑如下质量指标:1、鱼丸的凝胶强度2、鱼丸的风味3、鱼丸的香气4、鱼丸的产品成数5、鱼丸的白度6、鱼丸的水分三、实验要求(设计要求)2、学生自己设计鱼糜制品(鱼丸)的配方和生产工艺。
按5人为一实验小组,学生自己拆装、调试设备。
各实验小组自己根据鱼糜制品制造的技术原理、影响鱼糜制品弹性的因素,各组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用各实验小-1-组自己制造的冷冻鱼糜原料制造鱼丸。
各实验小组要提前一星期,把自己制定鱼丸生产工艺,所需工具,产品配方报实验室老师,由实验室老师准备、购买。
指导教师只对关键工序进行指导。
3、要求学生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规范和卫生标准进行,加强食品质量与安全意识。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办法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认定办法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开设与规范化管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定义(一)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
即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一种复合型实验。
开设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视为综合性实验:1.内容涉及一门课程的2个以上知识点的有机综合;2.内容涉及多门课程的知识点的有机综合;3.一门课多项实验内容的有机综合。
(二)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探索性实验。
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视为设计性实验:1.教师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自行选择仪器设备,拟定实验步骤加以实现的实验;2.根据课程或理论的特点,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设计,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实验。
(三)创新性实验创新性实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教师选定的研究方向,针对某一或某些选定研究目标所进行的具体研究、探索性质的实验,是学生早期参加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
创新性实验应当体现实验内容的自主性、实验结果的未知性、实验方法、手段的探索性。
选题突出当前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或前沿课题。
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认定1.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设置和认定由各学院(部、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2.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依据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在遵循本门课程或本专业教学规范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论证,选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设置方案,填写“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审定表”,学院(部、中心)组织专家对所申报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进行审核,报教务处核准备案。
实验教学类型的认定标准

实验教学类型的认定标准根据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将实验教学分为五种:验证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结合型实验教学。
各实验教学类型分类认定标准如下:一、验证性实验教学该类型实验教学是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试验。
学生们用实验来验证已学过的科学原理,概念或性质。
二、综合性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点的实验。
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手段的综合,牢固掌握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综合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与提高。
综合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能要使用到多种实验技术,以完成最终的实验目的。
三、创新性实验教学研究创新性实验是指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在导师的研究领域,针对某一或某些选定研究目标所进行的具有研究探索性质的实验。
该类实验的目的是在深化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性思维和研究创新能力。
四、与生产实践结合型实验教学生产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形式,是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以生产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实验教学,使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产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
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并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释问题的综合能力。
五、设计性实验教学设计性实验是指实验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该类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问题和综合设计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开拓创新意识。
实验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

河南科技大学教务处关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办法(试行)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应当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为了使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合理,过程规范,并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实验教学的要求,需要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规范,明确界定开设的课程范围,对实验的开设条件、内容和完成标准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质量,推动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开设范围界定学校本科培养计划中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范畴。
对于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学分相差1学分及以上的,可视为2门课程。
第二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界定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
该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它一般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
实验指导教师应根据教学的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件、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试剂、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
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
第三条开设的基本要求根据我校本科实验教学基本条件,全校专业主干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课程总数的开设比例,应达到100%,即每门课中至少应有一个实验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它课程的开设比例应不低于80%。
同时,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质量。
第四条组织与实施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工作在学校主管领导的统一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规划、组织、管理。
学院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动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设计与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实验类型1.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将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
2.演示性实验是指主要由教师讲解和操作,学生通过听讲、观察与思考,来理解实验原理与方法,了解实验过程与结论。
3.验证性实验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主要由学生按指导书要求或按教师审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自行动手操作来完成全部实验过程,进而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了解实验原理和技术,验证实验过程及结论。
4.综合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过程的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后期处理等,以获得较为系统的综合实验训练。
5.设计性实验是指由指导教师给定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设计性实验不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和各种实验原理来设计实验方案,而且要求学生能充分运用已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6.研究性实验是指学生个人或小组结合科研课题或创新实践项目,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实验项目。
研究性实验要求从查阅技术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到选择或自制仪器设备并进行实际操作,直至完成实验报告和实验总结,均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
二、开设要求1.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可安排一些基本的训练和必要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专业课则应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的实验项目。
2.综合性实验一般可在一门课程的后期开设,也可以在几门相关课程学完之后开设。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完成常规实验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开设。
研究性实验根据实验项目的具体要求,由实验申请者和相关实验室负责人具体商定开设时间。
3.凡有实验的课程都要创造条件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其中,有实验的基础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4、有实验的专业基础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3、有实验的专业课开出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2。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

高学生的创 新思维 、 际动手 能力 和驾驭 知识 的能力 , 实 培养 学生实事求 是的科学 态度 , 严谨 细致 的工 作作风 , 相互协 作
的团队精神 , 勇于开拓 的创新意识 。
探索的兴趣所确定的 , 都是验证某一 门学科范 围内的理论 , 割裂 了各 门课 程
设, 打破了传统实验 固定 的教学 模式 , 生 由被动学 习转 变 学
为 主 动学 习 , 生 学 习 的积 极 性 得 到 有 效 调 动 。 由 于 设 计 性 学
它不但要求学生综 合多科 知识 和多种 实验 原理来 设计 实验
方案 , 还要求学生能运用 已有知识去发 现 、 析和解决 问题。 分
的综合培养 。 设计性实验是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 根据 给定的实验 目
综 合性实验 是指学 生在具有 一定实 验基础 知识 和基本
操作技能 的基础 上 , 用某 一课 程 或多 门课 程 的综 合知识 , 运 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实 验方 法进行 综合 训练 的一种 复合性 实
验。其 目的在 于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 的综合应 用能力 , 培养
学生 的个性 发展 , 有利 于学 生 的综 合 素质 和 创新 能力 的提 高。
验内容安排的 , 而不 是 学 生根 据各 自学 习 中 的 需 要 或 进 一 步
通过综 合性 、 设计性实验可 以完成 以学生 自我 训练为 主 的教学模式 , 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 、 操作方 法 、 步骤 和实验 内 容, 全面 了解仪器设备 的性 能并 正确地 使用 仪器 , 锻炼 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 决 问题 的能 力 , 据处 理及查 阅资 料能 力 , 数 提
一
、
什 么是综 合性 、 设计 性 实验
谈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不 同形 式 的 电路 , 电子 的或者 电气 控 制 的 。在 综 合
性和设计性实验 中, 应该让学生从基础开始先搭一 些简单的电子电路或者控制 电路 , 进入专业课 程学 习的学生可以相应的编一些小程序 , 比如交通灯控
探究性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其
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 的开设要针对综合性 、 设 计性实验的开设形式和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目标 设 计 及 实 验 内容 的选 择 应 使 其适 合 学 生 的 理
和解决 问题 的方法 , 给学生更多的 自主性 , 强实 增 验动手能力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验, 而轻视基础性实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
更不是多开一 弃, 白白浪费时间达不到实验教学 目的。但是教学 校办学特点 的体现不是孤立的过程 , 目标也不能过于简单 , 过于简单学生便没有思考分 些 综合 性 、 设计 性实 验就 能够 完 成 的过程 。 因此作
析的机会 , 也达不到综合性 、 设计性 实验开设 的 目
设计性实验是结合或独立于课程教学而进行 的一种探索性实验 , 在实验教师 的指导下 , 根据给 定的实验 目的和实验条件 , 由学生搜集资料、 自行 设计实验方 案 , 选择实验器材加 以实现 , 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综合分析与处理 。 其特点在于实验内容的
论基础和整体的培养定位 , 并具备 时代要求 的新颖 性。我们电气学院学生在毕业设计的时候 , 大多数
杆的 “ 绅士”, 这样我们才能解决 大学生找不到工 作, 企业找不到人 的矛盾。动手能力是学生就业的
关键 能力。在学校 , 动手能力的提高只能靠实验训 练 ,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性设计性课程实验Comprehensive and Designed Test in the Course ofPrinciple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1.引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平台课,是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紧密联系课程,其知识体系、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既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理论分析与工程概念的结合、科学方法与工程应用相结合。
从简单转向综合,从理论转向设计。
更深刻地理解课程的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方法,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构建土木工程师的基本素质。
2.实验的综合性设计性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土木工程专业8个班,分为16个实验小组进行实验。
为了实现实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在实验的各个环节上强调学生自己进行讨论、设计、制作和实验。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构件一个构件的破坏形态,每人提交一份初步设计计算书,计算书中应包括梁正截面,斜截面承载力设计或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采用的材料参数、配筋量,预测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
方案必须能在提供的试验条件下实现。
各组在教师指导下最终确定实验方案。
各组实验前提交最终的设计计算书,并给出对试件极限承载力的预测。
两个实验小组(土02-7班)的实验梁由学生自己制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拼装模板,绑扎钢筋,按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要求贴应变片,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和材料用量,浇筑混凝土。
实验按照预定方案,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进行加载实验,直至构件破坏,与预测结果比较。
每人提交试验报告一份,包括实验现象,实验全过程的照片,数据的整理,分析构件的受力,预测偏差出现的原因,以及整个试验的体会与心得,应做到图文并茂。
本学期完成教学实验16组,其中正截面受弯构件实验12个,斜截面受剪构件实验3个,大偏心受压构件1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3月《物理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课程开设计划本实验开设围绕物理实验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开展实验。
作为尝试性的课程开设,计划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物理实验中的各种要素
1.人的要素(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的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
2.仪器的要素(实验设计中仪器的选择、仪器的调整、仪器使用);
3.实验环境、方法的分析。
二、物理实验的辅助工具
1.常用的实验仪器分析;
2.常用的数据处理(系统误差、仪器误差、循环测量误差);
3.常用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误差分析、图形处理软件);
4.各种仿真软件的应用。
三、综合性、设计性物理实验的宗旨
1.综合性——突出完成实验的一种综合性。
不是简单的验证(按规定的实验要求、方法
和步骤,一步步向明确的实验目标靠近),往往要通过对几种方法和步骤来实现实验目标。
在综合性实验中,强调:
1)实现实验目标;
2)强调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完整的实验测试、分析,已达到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全面的认识。
2.设计性——根据实验目标(有意义的),通过创造地采用各种实验方法,进行各方面的测试设计,获得可靠的具有科学性的结果。
在设计性实验中强调:
1)实验设计(方法和过程)的科学性和创新性和完整可靠性(源于综合性实验)。
创新性不一定是全部自己发明出来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在某些领域;
2)对于能够实现实验结果的不同实验设计和方法进行比较对比,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3)获得科学的、具有创新的实验结果。
四、实验总结表达
对于实验目标当前的实验结果状况分析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对实验进行表达、分析
和总结,完成对实验结果、实验设计分析、实验获得成果的论文写作,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设要求的重要部分。
本学期实验课程计划
一、综合性实验内容(整理出在校开设的物理实验项目讲义)(30分)
1.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实验进行分类,每人安排一个实验项目;
——分组任务由学习委员列表上交(同学选择不可以重复)。
2.要求
1)按附件一完成实验项目;
2)在实验项目表后对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分析进行详细论述;3)对使用的仪器进行介绍,同类设备仪器进行分析;
4)对于目前不同实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各方法的优缺点;
5)对于实验中人、仪器和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进行分析;
6)分析出个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部完成后形成电子文档,上交打印文档和电子文档(发:QQ958087844,注明:班级和姓名,以实验项目为标题——XXX课程实验XXXXX实验项目)。
二、设计性实验内容(40分)
——各自选择一块进行,学习委员统计上报(同学选择不可以重复)。
——全部完成后形成电子文档,上交打印文档和电子文档(发:QQ958087844,注明:班级和姓名)
1.对于目前开设专业XXXXX实验实验项目的新设计(要求)
1)对现在学院开设的物理实验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进行改进设计,作出设计论证,通过相互讲解(做成PPT)进行讲解论证;
3)并进行实验,分析实验差别。
2.利用部分传感器进行目标实验设计,以实现目标(要求)
1)分析实验目标,分析现状;
2)进行实验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通过相互讲解(做成PPT)进行设计讲解和论证;
3)通过实验进行目标实现;
4)比较综合处设计的优缺点。
3.对常用实验软件进行学习和掌握,选定以下一个软件按要求完成学习(要求)
1)Matlab计算分析软件学习——a.介绍其使用;b.利用软件分析并出仿真出一项物理实
验结果(如:光栅衍射的光强分布曲线等);
2)TFC光学薄膜设计软件学习——a.介绍软件使用;b.利用软件设计一个以K9玻璃为底,采用两种材料膜层,在3900—7800nm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达到90%以上的减反射膜或反射膜。
3)OptiLayer 薄膜设计软件——a.介绍软件使用;b.利用软件设计一个以K9玻璃为底,采用两种材料膜层,在3900—7800nm可见光范围内,透过率达到90%以上的减反射膜或反射膜。
4)PC1D光伏电池设计软件学习——a.介绍设计软件使用;b.设计一个单晶体硅太阳电池;
5))Origin数据分析拟合软件学习——a.介绍软件使用;b.分析一组数据,得出其曲线,分析出函数;c对曲线进行两种以上拟合;
6))选择一款数字电路设计仿真软件学习(如EDA、XILINX等)——a介绍软件使用;
b.设计一个湿度控制电路,进行仿真。
4.其他
三、论文写作(30分)
——确定出题目,由学习委员统计上报(同学选择不可以重复),分专题每月进行至少一次进展讲解(通过PPT);
——全部完成后形成电子文档,上交打印文档和电子文档(发:QQ958087844,注明:班级和姓名,以论文作为标题);
一)要求
1. 选择以下专题的内容,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写作。
A以文山学院学报格式,完成一篇综述论文的自己写作;B以专题为主题,进行专题资料汇报;
2. 利用NoteExpress2写作文献管理软件,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3.利用word软件进行自己写作,结合NoteExpress2进行参考文献管理插入。
不可进行网络拷贝。
如果发现copy网络,该项成绩为:0分;如果公开发表,该项成绩记30分。
二)参考主题和专题
1.自来水:
1)全国状况;
2)世界状况;
3)存在问题;
4)相关政策和标准;
5)解决方案等。
2.PM2.5:
1)全国状况;
2)世界状况;
3)存在问题;
4)相关政策和标准;
5)解决方案
6)治理所带来的商机或者带来的产业发展等。
3.南水北调:
1)全国状况;
2)世界调水状况;
3)存在问题;
4)相关政策和标准;
5)解决方案等。
4.中国煤炭生产:
1)国际、国内分布;
2)生产状况;
3)存在问题;
4)解决问题的分析等。
5.中国煤炭输运:
1)状况;
2)存在的问题;
3)解决办法分析研究。
6.中国‘西气东送’工程建设:
1)背景;
2)现状;
3)战略规划等。
7.中国‘西电东送’工程建设:
1)背景;
2)现状;
3)战略规划等。
8.中国经济转型:
1)背景;
2)现状;
3)政策研究分析;
4)如何转型;
5)带来行业发展或商机等。
9.中国环保建设:
1)生态项目建设状况;
2)生态项目评估、评价方法;
3)森林、草场建设状况;
4)鼓励政策和制度保障;
5)国际碳汇机制以及在中国执行情况;
6)环保项目建设带来行业发展或商机等。
10.高校实验教学:
1)相关的建设问题与分析;
2)xxx实验课程;
3)xxx实验项目等。
附件一附表一、物理实验项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