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doc

合集下载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3] 马建国、孟宪元.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2006.1.
[4] 姜威.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M].2008.1.
[5] 张靖武.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2007.4.
[6] 赵海雁.《AD590温度传感器》.测试技术学报.1997.11.
[7] 刘燕,兰志强. 《AD590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的特性测量与应用》.中国仪器 仪表,2005.6.
6实验注意事项
1 电路板的检查: 检查电路板的焊接是否正确,有无虚焊、错焊以及漏焊,各电阻的阻值是否正确,集成运放LM324的管教是否连接正确,以及AD590和1N4728的连接是否有误。在该次调试中,发现有一电阻接错,后仔细对照图纸检查,重新焊接正确。
2 各关键点电压的测量:分别测量各关键点的电压值,检查电路工作是否基本正确。实际测得,U0=2.81V,U1=2.63V,Uout=3.8V,温度改变,U0变化,但是输出不变。分析后发现,原来最后一个放大器U2D的反馈电阻接到了+端,所以导致输出电压值恒定不变,于是将电阻重新焊接。
这次的实验跟我们以前做的实验不同,因为我觉得这次我们是真真正正的自己亲自去完成。所以是我觉得这次实验最宝贵,最深刻的。就是实验的过程全是我们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的,这样,我们就必须要弄懂实验的原理。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哲学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弄懂实验原理,而且体会到了实验的操作能力是靠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开动脑筋,亲自去请教别人才能得到提高的。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

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综合性实验设计报告
1.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考察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包括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2. 实验背景
实验背景介绍。

3. 实验设计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本实验采用以下材料和设备:
- 材料1
- 材料2
- 设备1
- 设备2
3.2 实验步骤
本实验的实验步骤如下:
1. 步骤1
2. 步骤2
3. 步骤3
3.3 实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注意事项1
- 注意事项2
4. 实验结果和分析
根据上述实验设计,我们进行了实际实验,并得到了以下结果:
实验结果描述。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以下分析:
实验结果的分析。

5.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

同时,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6.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1]
- [参考文献2]。

食品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1].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

食品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1].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

安徽农业大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食品化学》实验题目:实验二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学院: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姓名:刘选东学号:10118020班级:食质一班卵磷脂的提取,鉴定和应用一、实验的目的及原理1.1 实验目的(一)掌握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的方法(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1.2 实验原理卵磷脂是甘油磷脂的一种,由磷酸、脂肪酸、甘油和胆碱组成。

卵磷脂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在植物种子和动物的脑、神经组织、肝脏、肾上腺以及红细胞中含量最多;其中蛋黄中含量最丰富,高达8—10%,因而得名。

卵磷脂可溶于乙醚、乙醇等因而可以利用这些溶剂进行提取。

本实验以乙醚作为溶剂提取生蛋黄中的卵磷脂。

通常粗提取液中含有中性脂肪和卵磷脂,两者浓缩后通过离心进行分离,下层为卵磷脂。

新提取的卵磷脂为白色蜡准状物,遇空气可氧化成为黄褐色,这是由于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所致。

卵磷脂的胆碱基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分解为三甲胺,三甲胺有特殊的鱼腥味,可以此鉴别之。

卵磷脂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作乳化剂,抗氧化剂,营养添加剂。

1.3.1 本次实验是《食品化学》课程的综合实践内容,要求实验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所做实验题目制定出周密而具体的实验方案。

实验过程中必须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各实验工作,充分发挥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判断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

1.3.2 本实验均在课余时间进行,要求每位同学要在安排的时间内分租完成每一次实验内容,不得无故迟到、缺席。

1.3.3 要求每一位同学做好每次实验的原始记录,以便资料整理和分析。

1.3.4 进入实验室后,必须遵守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注意安全,爱护公物,并自觉保持实验室的卫生。

1.3.5 每组小组完成整个实验后,如数归还所借用的实验器材和药品,如有损坏实验器材者,照价赔偿。

二、实验方案设计2.1 实验材料与设备鸡蛋、花生油乙醇 10%NaOH,纱布,漏斗,烧杯,铁架台,玻璃棒,恒温水浴箱2.2 实验方案设计1、卵磷脂的提取取15g生鸡蛋黄,于150毫升三角锥瓶中加入40毫升乙醚,放入磁搅拌器,室温下搅拌提取15分钟。

综合性实验报告-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

综合性实验报告-食用植物油品质检验
平均值mg/g
124.70
过氧化值的测定
(1)实验现象:用硫代硫酸钠0.01mol/L滴定溶液,先是溶液黄色消失,然后加入0.5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溶液蓝色消失。
(2)原始数据及计算:
序号
项目
1
2
3
称样量m/g
2.01
2.08
2.05
测定值V1/ml
2.20
2.15
2.15
空白消耗V0/ml
1.20
(4)用Na2S2O标准溶液滴定至黄色接近消失,加几滴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剧烈摇动后蓝色刚好消失,在相同条件下做一空白试验。
注意事项:
a光线水分对氯化碘起作用,影响大,要求所有仪器必须清洁,干燥,碘液试剂必须用棕色瓶盛装至于暗处。
b加入碘液的速度,放置作用时间和温度要与空白试验一样。
皂化值的测定
实验方法步骤
材料:金龙鱼3+1调和油
碘价测定
(1)仪器设备:
玻璃称量皿:与试样量配套可置入锥形瓶中,容量500mL的锥形瓶,完全干燥、分析天平
(2)试剂
碘化钾溶液(KI):100g/L,不含碘酸盐或游离碘
淀粉溶液:将5g可溶性淀粉在30mL,水中混合,加入1000mL沸水,并煮沸3min,然后冷却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2S2O3﹒5H2O)=0.1mol/mL,标定后7天内使用。
(3)掌握植物油的碘价、皂化价、过氧化值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实验设备与材料:
材料:金龙鱼调和油
感官鉴定
透明度鉴定
仪器设备:
比色管:100mL,直径25mm恒温水浴锅 白纸
气味鉴定
仪器设备:
烧杯(100mL)、温度计、0℃~100℃、可调电炉;电压200v,50Hz,功率小于1000w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及材料
3、理论依据
4、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5.参考文献
指导老师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意见: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现象、数据处理及结果
2、对实验现象、数据及观察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原因分析、关键环节及其改进措施)
3、结论
指导老师评语及得分(五级制):
伊犁师范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姓名_____学号_____
专业_____班级_____
实验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___
指导教师及职称________
开课学期至_学年__学期
上课时间年月日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编印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
小组合作:是○否○
签名:
年月日

设计性实验药学实验报告

设计性实验药学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一、实验目的1. 探究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2. 评估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药复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 为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检测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DPPH自由基是一种稳定的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当抗氧化剂与DPPH自由基反应时,DPPH 自由基的吸收峰会减弱,其吸光度值降低。

通过测定吸光度值的变化,可以评估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中药复方:采用某中药复方药材,经粉碎、过筛后备用。

- 乙醇、甲醇、水等有机溶剂。

- DPPH自由基溶液。

-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

2.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

- 超声波提取仪。

- 分光光度计。

- 真空干燥箱。

四、实验方法1. 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制备:-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渗漉法分别制备中药复方提取物。

- 将药材与乙醇、甲醇、水等有机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置于超声波提取仪中提取。

- 提取液经真空干燥箱干燥,得到中药复方提取物。

2. 抗氧化活性检测:- 配制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提取物溶液。

- 取一定量的DPPH自由基溶液,加入中药复方提取物溶液,混合均匀。

- 在517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

- 以未加中药复方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溶液为空白对照。

3. 数据处理:- 计算抗氧化活性指数(IC50):以不同浓度的中药复方提取物溶液的吸光度值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之比作为抗氧化活性指数。

-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提取方法对中药复方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超声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渗漉法制备的中药复方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 超声波提取法所得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回流提取法次之,渗漉法最低。

2. 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随着中药复方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增强。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班级: 10级 2011—1:假设某银行有四个窗口对外接待客户,从早晨银行开门起不断有客户进入银行。

由于每个窗口在某个时刻只能接待一个客户,因此在客户人数众多时需在每个窗口前顺次排队,对于刚进入银行的客户,如果某个窗口的业务员正空闲,则可上前办理业务,反之,若四个窗口均有客户所占,他便会排在人数最少的队伍后面。

现在需要编制程序以模拟银行的这种业务活动并计算一天中客户在银行逗留的平均时间。

2.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1)初始化(OpenForDay),模拟银行开门时各数据结构的状态。

2)事件驱动(EventDrived), 对客户到达和离开事件做相应处理。

3)下班处理(CloseForDay), 模拟银行关门时的动作,统计客户平均逗留时间。

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对离散事件模拟的认识;2)进一步理解队列的实现与应用;3)对链表的操作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该实验涉及到线性表的建立、插入、删除等操作,涉及到了队列的建立、插入、删除,涉及到了离散事件的应用思想,还涉及到了排序的概念。

完成这个实验对线性表、队列及C语言编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将是一个很好的利用,对离散事件也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整体设计。

包括初始化(OpenForDay),事件驱动(EvenDrived),下班处理(CloseForDay)初始化的代码主要完成的工作是建立一个银行工作系统的框架,把实际问题数字化,利用“事件”来描述系统程序,其中包括变量客户人数、累计时间、客户到达成为事件的一个部分,当然每个窗口看做是一个队列。

算法如下:void OpenForDay(){ // 初始化操作int i;InitList(ev); // 初始化事件链表为空en.OccurTime=0; // 设定第一个客户到达事件en.NType=Qu; // 到达OrderInsert(ev,en,cmp); // 插入事件表for(i=0;i<Qu;++i) // 置空队列InitQueue(q[i]);}接下来,客户进入,进行客户到达后的处理要做的操作有:客户人数加1—>记录到达的时刻—>加入事件列表—>查找队列最短的窗口—>客户插入—>办理业务—>离开—>记录办理业务需要的时间。

保健推拿实验报告

保健推拿实验报告

保健推拿学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推拿手法实验时间年月日学生姓名实验地点同组人员专业班级实验方案1、实验目的:能正确掌握按摩的基本手法、体会手法的功力,即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熟悉人体主要穴位。

2、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人体经络穴位模型、挂图、按摩床、介质等3、实验原理:按摩主要是凭借术者的双手(及身体的其他部位或器械),采用专门的手法,在中西医理论的指导下,作用于人体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通过机械、神经、体液的刺激和调节,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以达到调理人体功能,防治伤病为目的的一种物理疗法。

4、实验方法和步骤:1.推法: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

2.擦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

3.揉法: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法。

4.揉捏法:拇指外展,其余四指并拢,手成锥形,将全掌及各指紧贴于皮肤上,作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手法为揉捏法。

5.搓法: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

6.按法:用指、拿、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

7.摩法: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

8.拍击法: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

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

9.抖法: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

10.运拉法: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

11.拿法: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进行有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参考文献:
6、指导教师对实验设计方案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设备与材料、理论依据、实验方法步骤见实验设计方案
2、实验现象、数据或图谱记录:
3、数据处理:
4、结论:
5、实验总结
(1)、本次实验成败之处及其原因分析:
(2)、本实验的关键环节及改进措施:
①做好本实验需要把握的关键环节:
②若重做实验,为实现预期效果,仪器操作和实验步骤应如何改进:
(3)、对实验的自我评价:
6、指导教师评语及得分: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实验课程名称:
指导教师及职称:
开课学期:
至学年学期
上课时间:
年月日
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编印
一、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序号及名称:
实验时间:
小组合作: 是〇 否〇
小组号: 成员:
1、实验目的:
2、实验设备及仪器组成:
3、理论依据及实验原理:
4、实验内容、步骤(用流程图表示)及注意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