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合集下载

2015版思修第2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2015版思修第2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2.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3.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2.培养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二)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什么时候团结统一,国家就 强盛安宁;什么时候分裂内乱,国家就积贫积弱。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到明代中叶,中国的科 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 识水平”。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在近代衰落了。
3.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长期 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

(三)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也是一致的,这不仅是对 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 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 邓小平曾经指出:“港澳、台湾海外的爱国同胞, 不能要求他们都拥护社会主义,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对社会 主义新中国,否则怎么叫爱祖国呢?”
(二)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 一致性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 ( 可靠的保障)。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有目共睹 ) 3.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 ) 、(长期艰苦奋斗 )建立起来的。





四、做忠诚的爱国者(52页) (一)推进祖国统一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3.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4.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二)促进民族团结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精选19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征文呢?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起黄帝,下至今天,上下足足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五千年,人类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歇,语言的文化便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而书法艺术就是语言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步入书法的殿堂,领略并感受一下书法的魅力!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仓颉就发明了汉字,汉字的演变,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与创造力,一步步地删繁就简,一次次的演变革新,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方块字。

其实,人们早就认识到汉字不仅仅是一种记录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早在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为楷书,草书和行书页流行起来。

东晋的王羲之,是一位集书法之大成者,自成风格。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朝颜真卿的正楷,体格雄伟,气势开张,变古出新,开创了书苑新风;宋朝的赵孟的书法略带行书风格,用意楷法,穷极精密,字体流动活泼,骨力秀劲。

历朝历代的书法家层出不穷,举不胜举,他们的风格也是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然而,在现代的快节奏的社会里,书法艺术却越来越黯淡无光了。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我们如今的生活里,随着电脑、手机、打印机的使用普及,练习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少,作为书法传承的中华民族,我们不能让书法这门专属于我们的“手艺”失去了传承!所以,在20XX年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规定规定中小学生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书法课,一到三年级练习硬笔书法,三到六年级软、硬笔兼学,以便让书法艺术代代相传。

我们的汉字有一种美,这种美是其他语言所达不到的,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字形的大小长短,行笔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浓淡干湿,章法布局的气韵贯通,疏密有致等,形成了或豪迈奔放或秀雅端庄或飘逸洒脱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二、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社会发 展的重要动力。 ① 是进一步解放 和发展生产力 的必然要求 ② 是全面深化改 革、推动经济 社会全面发展 的重要条件 ③ 是建设社会主 义创新型国家 的迫切需要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一)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1.树立突破陈 规陋习的自觉 意识; 2.树立大胆探 索未知领域的 信心和勇气; 3.树立以创新 创造为目标的 志向。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如何理解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难点: 怎样才能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第一节
中华民族悠久辉煌的历史孕育了中国精神,涵 养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作为 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 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②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
范仲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Hale Waihona Puke ③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 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 이전 기본협약 骨肉同胞
思考与讨论
1、中国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怎样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问题探索:
“十一”期间,在各酒店纷纷调高房价之时,北京一处商 务酒店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100元住宿的低价,不过, 这一低价只向国人开放,称为“爱国价”,外籍人士住 宿则需要100美元。在得知酒店房间价格内外有别之后, 200多名订了房间的外国人都选择了退房。 (10月3日 《北京青年报》)。并且,前段时间,南京就有某酒吧挂 出“谢绝日本人进入”的大招牌,也吸引了不少“爱国 愤青”。你对此怎么看?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共含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近几天,我阅读了《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让我受到深刻启迪的一本书,它记载了中国自诞生起所经历的艰苦磨难、永垂不朽的名人及民族的特色等。

从甲午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祖国饱经风霜,外国势力把中国看做一块肥肉,如豺狼一般肆意瓜分、欺杀凌辱,经过中华儿女的奋力抗争与拼搏,祖国终于迎来了令人期盼已久的繁荣富强。

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其中令我最敬佩的有:至圣先师孔子,他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一生坚持“有教无类”,意思是各种类别的人不分地域、贫穷、老少、贤愚,都应当是教育的对象。

他一视同仁的精神让我恨不得在那个年代出生,拜入他的门下,成为他的弟子;“民族精神光照千秋”,明代爱国英雄戚继光,他率领戚家军摆下鸳鸯阵大败倭寇的故事家喻户晓,是他保卫了祖国边境的安宁;郑成功在明朝末年,立志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661年3月,他率领两万五千名士兵,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斗,终于收复了祖国的宝岛台湾;范仲淹从小自强不息,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经常起早贪黑、通宵达旦的阅读书籍,一天也就是才滴水粒米而已。

最后,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于人民的志向,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民族的节日使我不禁大开眼界。

汉族一年一度的春节、全家幸福团圆的中秋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闪耀之星”,是那“更上一层楼”的`希望;是一根节节高升坚不可摧的栋梁;是一把在战场上刚硬尖刀上锋利的刀尖。

为实现祖国的梦,为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为让祖国“更上一层楼。

”就让我们团结奋斗、发愤图强,一起向美好的未来、向祖国的繁荣富强、向梦想、向中国梦,向成功之梦进发吧!篇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巍巍中国,礼仪之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范文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范文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范文6篇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传递至今所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可谓是国之精粹、文之精华。

我们也都为此而骄傲,然而,这古老的中国文化,如今已至悬崖边缘,摇摇欲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主题征文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范文1: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这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我国形成了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民族精神。

我们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

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龙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龙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质和神奇的传说。

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无论是什么中华文化,我们都应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要行得正,坐得端。

”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无私奉献境界。

努力学习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

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教育!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范文2:朋友,可曾记得这样一位母亲。

你看,她飘逸的长发,是那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河川;你看,她硬朗的那脊梁,是那巍峨高峻的山脉。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6篇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6篇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和历史演变,才成为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它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

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正中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

孟子。

老子等圣人。

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

《弟子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

以及我们坐。

立。

行待人接物的姿态。

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

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

《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

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

《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4篇_初一作文_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4篇_初一作文_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4篇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1“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

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我们自豪,我们骄傲。

随着国家日益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更是我们应当具备的。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

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

”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

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界引起了轰动。

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啊!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壮烈伟大的事,但是从小事亦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他的精神,指引着我们前进;他的精神,伴随着我们步伐,他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祖国创造了生活,改造着生活,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怀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为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2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中国之所以成为死的文明古国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课件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课件

增强国际竞争力
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的文 化软实力,有助于提升国 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 。
中国精神在个人成长中的影响
塑造良好品德
弘扬中国精神有助于培养个人良 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激发奋斗精神
中国精神蕴含着奋斗、拼搏的精神 ,能够激励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 进取。
促进身心健康
中国精神强调和谐、积极向上的理 念,有助于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课件
目录
• 中国精神的内涵 • 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性 •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 共筑精神家园的实践路径 • 弘扬中国精神的未来展望
01
中国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中国精神”
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时代精神的引领者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 支撑和保障,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 因素。
中国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是推 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 现。
中国精神的特征
爱国主义为核心
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强调个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中国精神包含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特征,这些特征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人生观。
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总结词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对个体成长具有关键作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 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应注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在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效国之行。

教学重点:
1、中国精神的内涵。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3、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
1、如何将爱国主义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2、创新精神如何培养。

一、课程回顾与导入
1、回顾上节课内容
上一节课与大家一起探讨的是理想信念,有了科学的理想信念,我们就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指路明灯,有了精神支柱,也就能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导入本章新课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活得精彩,首先就表现在对自己的外表要求上,每天都把自己打扮的非常精神,也都期望自己将来的另一半能是个高富帅或白富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男神或女神,下面咱们就来看看这几幅图片。

展示世锦赛游泳冠军宁泽涛的照片,播放夺冠时的视频,通过解说人员现场的表达与宁泽涛的获奖感言引出问题,什么是中国精神。

二、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1、根据宁泽涛的案例进行小组讨论:
课堂研学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与精神哪个更重要?列举出能代表某种精神的典型人物。

展学一:各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2、教师总结:
(1)列举中国从古至今具有某种精神的人物
(2)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
系的独到理解上。

(舍生取义,两肋插刀,金钱如粪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先天下之忧而忧,心怀天下,利济苍生)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
上。

(立德立功立言,吾日三省吾身)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见贤思齐焉,
君子圣人)
(3)探讨90后身上所体现的中国精神,中国梦在年轻一代身上的体现。

以聋哑女孩曹青菀为例,观看在超级演说家中的演讲《中国精神》。

(4)总结升华: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课堂研学二:
什么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都包涵那些优秀品质?
什么是时代精神?时代精神都包涵哪些优秀品质?
⏹课堂展学二:各组分享讨论结果。

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核心: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核心:创新创造
突破陈规
大胆探索
敢于创新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案例导入:钓鱼岛事件后,国民一些“爱国行为”分析。

⏹课堂研学三:
1、对于祖国,你了解多少?
2、祖国和国家有区别吗?
3、你爱国的体现在哪里?
4、刚才的案例是爱国行为吗?
5、关于祖国的一些简单问题
⏹1、国土面积(陆地面积,海岸线长度)
⏹2、人口
⏹3、省市县区简称
⏹4、少数民族的人数在我国总人口比重
⏹5、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6、现任国家领导集体
课堂展学三:
各小组展示自己讨论成果
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特定的地理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

爱国主义首先表现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眷恋,这种爱不仅体现为因拥有大好河山而感到自豪,更应是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与统一;因国土存在不足之处,而去改善它、建设它,协调、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家园故土更加美好。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人”或说“人民”是构成“祖国”或“民族”的最基本的要素。

正由于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进步的社会制度,才使得祖国源远流长, 成为富有实际内容、富有生命活力的有机整体。

爱人民是对祖国山河的爱
的深化和拓展,是爱国主义更深层次的内容。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4)爱自己的国家(观看平安演唱的歌曲)
国家和祖国是两个不能完全等同的概念。

祖国是由人民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国家是这种社会共同体的政治表现形式,是一个政治共同体。

其职能的发挥对于其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起着十分明显的制约作用,它的兴亡盛衰与其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和休戚与共。

3、爱国主义是历史的、具体的
⏹研学四:各个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
古代爱国主义
近代爱国主义
当代爱国主义
⏹展学四:各小组分享
(1)古代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运动是同各民族的不断融合和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相
联系的。

⏹缔造、维护和捍卫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抵御外侮,维护统
一,成为古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岳飞:“精忠报国”(观看视频)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2)近现代爱国主义主题
从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都是紧密围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内容的。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封建主义压迫,推翻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成为了近现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3)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主题:
“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同维护祖国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成为了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

4、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该有差别。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5、爱国,我们应该这样做
◆推进祖国统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台湾问题、西藏问题)
◆促进民族团结尊重民族传统认清藏独疆独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增强国防意识
6、学校的爱国举动
◆1、汶川捐款
◆2、汶川儿女班
◆3、中华儿女班
◆4、建国60周年地图
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导入:“懒人”创造世界,探讨创新给我的启发
研学五:创新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展学五: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2、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3、创新型国家:
⏹科技进步贡献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对外技术依存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下;
⏹获得三方(美、日、欧授权专利)专利数占世界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七。

⏹全世界约20个,如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4、改革创新我如何做
(1)意识
树立突破陈规陋习的自觉意识;
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和勇气;
树立以创新创造为目标的志向;
(2)责任
培育改革创新的责任感
(3)能力
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基础;
创新型思维方式是前提;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关键;
案例: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今年85岁,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5、学校的创新:创新离我们并不遥远
七小: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小组合、小建议、小进步,小尝试
⏹创新教学方法:语言自然学习法、车间式实境课堂、实效课堂
⏹十九害一情
⏹安全口歌
五、课下研学
⏹1、查阅关于祖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知识。

⏹2、观看电影《开国大典》
⏹3、看一部科幻电影。

六、下节课导学
⏹1、你思考过你的人生吗?
⏹2、什么是人生观?
⏹3、你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4、什么是价值观?
⏹5、你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