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台湾广告史

合集下载

台湾地区广告简史

台湾地区广告简史
1960年代的繁荣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广告业也迎来了繁荣时期。各种广告公司和广告人才大量涌现,广告技术和手段也不 断更新。同时,*的广告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化,与国际广告业接轨。
02
台湾地区广告的黄金时代
发展背景
经济起飞与消费市场繁荣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迅速发展,消费市场日益繁荣,为广告 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05
总结:台湾地区广告发展的影响 与贡献
对*地区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发展
*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有 效的市场营销手段,促进了商品流通和消费。
塑造消费观念
广告在塑造*消费者的价值观和消费行为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它引 导消费者关注新产品、新品牌,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推动产业升级
*广告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如创意设计、媒体 传播、广告制作等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对全球广告业的影响与启示
要点一
创新与借鉴
广告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为全球广告业提 供了新的创意和思路。同时,广告业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国家和地
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要点二
区域合作与交流
广告业积极参与国际广告交流与合作,为全球广告业 的繁荣做出了贡献。通过与世界各地的广告机构进行 合作,广告业不断提升自身水平,走向世界舞台。
广告制作技术的进步
随着广告制作技术的进步,*广告业在视觉效果、音效和创意方面不断 提高。这使得广告更加吸引人,提高了广告的传播效果。
03
媒体融合
随着媒体融合的加速,不同类型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为广告主
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可以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广告宣传,提高广告的
覆盖率和影响力。

港台广告史

港台广告史

第四章港、台地区的广告发展第一节台湾广告发展简史一、20世纪50-60年代萌芽期1、50年代台湾经济与广告概况经济:社会混乱、物质匮乏、生活贫困,广告没有存在的土壤广告特点:虽有少量的广告发布与支出,也多是媒体自身发稿制作;广告内容缺乏监督,流于不实,导致民众的不信任;广告业处于广告业务员掮客时期;极少的开设广告公司的广告业者大都来自大陆,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史实:•1949年,赵君豪与丁宇人等首创大陆广告公司,推销报纸广告版面,是掮客型广告公司的开端。

•随后在1955年和1956年创立的艺文广告社、兴业广告公司以及联广广告公司,均属同类型公司。

•1957年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开始广告教育。

台湾广告业初成2、1959年是台湾地区广告事业的发轫年,受到1959年第二届亚洲广告会议的影响,台湾几个主要的广告公司陆续创办。

第二届亚洲广告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台湾首次组团参加,由郑品聪担任团长,团员有颜伯勤、陈福旺、王超光、吕耀城、钱存棠、许炳棠等人。

在东京期间,主办方日本的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社长吉田秀雄积极向台湾团员介绍了广告公司对经济繁荣的贡献,并表示愿意协助台湾建立广告代理制度。

当时台湾经济逐渐起步,台湾电视公司已在筹备中,加上日本方面的支持,这些因素促使台湾广告业发展起来。

颜伯勤,四十年代毕业于东吴大学,在台湾从事新闻工作及广告学术研究逾三十年,曾任台湾几家大报社的主笔、总经理、副社长等职,现任台湾辅仁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是台湾广告界资深的广告作品评审人和台湾广告量研究专家。

主要著作有《广告学》、《广告经营管理学》、《广告实例研究》、《二十五年来台湾广告量研究》。

3、60年代:广告公司规模小,但已有业务、媒介、设计等部门(1)台湾早期广告事业受到日本广告的影响很大(2)早期广告公司一开始就沿着现代广告代理制的方向经营,放弃单纯媒介发稿的老路子。

(3)经济较大复苏,对外贸易开始有明显成果,产品以出口为主(90%的中小企业都与出口有关),大众生活水平提高,广告代理业有了存在的基础。

台湾广告史1

台湾广告史1

在总督府阴影下台湾广告的发展日人对台湾的殖民统治(1895-1945),伴随着工业革命以降的大量生产形式,以及企业集团的形成,催生了现代台湾广告业。

当时风行于日本的广告设计,随着以日人为主的厂商在台湾设立代理公司,贩卖日制商品,出现在台湾的大众传播媒体及公共场所的宣传海报上。

关于台湾现代广告之发展,日治时期的台湾与其它国家相较,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殖民者的政治与经济的控制。

台湾在广告业发展之始,明显受到了总督府的掌控。

无论是代表施政官方的总督府、配合施政的商人组成的「商工会」、亦或是官方色彩浓厚,被视为总督府喉舌的《台湾日日新报》,都是日治时期推动广告业的重要角色。

在日治初期,赴台北经商的日本人便已经引进了一种新式商团,称之为商工会,或以同业,或以同乡关系而结合,引进了拍卖及广告等商品促销技术。

每逢节庆所举行的拍卖会、在报章杂志刊登广告、甚至举行商品联展、共进会、比赛及广告促销游行等活动屡见不鲜。

这些具有浓厚殖民主义色彩的商品联展来势汹汹,加上台湾与大陆的区域贸易受限,很快地在台湾取得优势,甚至逐渐取代了台湾传统社会中的贸易组织郊行。

及至一九二○年以后,商品联展的势力日渐壮大,向日本政府积极游说市区建设及更新,重新规划商圈,并以新颖的橱窗展示来吸引消费者,将商业活动带向了高峰。

以消费活动兴盛的台北市为例,素有台北银座之称的荣町,曾经是日治时期台北最繁荣的街道,一九三二年在荣町落成开张的菊元百货店,在报纸密集刊登广告,应可视为日治时期消费鼎盛期之代表以及新型态消费文化的象征。

日籍商团的进驻引进了各种现代广告技术与促销概念,也带来了视觉设计的革新。

就曾经明确地指出,在台湾,海报的出现是日人据台以后的事情。

以日治时代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共进会举办为例,商工会筹资印制海报、纪念明信片,获得良好的宣传成效。

日人统治台湾中期以后,总督府为了宣传殖民统治的成果,主导劝业共进会等展览及相关庆祝活动十分常见。

而为了配合这些活动的推广,除了在报纸刊登新闻讯息及广告之外,各类宣传品如广告海报、明信片及宣传单也很普遍。

中外广告史之台湾广告概述

中外广告史之台湾广告概述

西方影响
随着西方广告理念的引入,台湾 广告业逐渐发展出更为丰富多样 的广告形式,如电视广告、广播
广告等。
本土化进程
在台湾广告业发展过程中,本土 化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越来越多 的广告主开始注重本地文化和市 场需求,积极寻求与本土消费者
的共鸣。
台湾广告业现状
多样化媒体渠道
当前,台湾广告业充分利用了互 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多样化媒体渠 道,形成了多元化的广告传播方
视觉设计
台湾广告在视觉设计方面非常注重美感和艺术性,通过精美 的画面和视觉元素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内地广告业可以学习 台湾广告的视觉设计手法,提升广告的视觉冲击力,增强观 众的记忆力。
台湾广告在市场策略与目标定位方面的借鉴
市场细分
台湾广告业在市场策略方面注重市场细分,通过深入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 好,制定更精准的广告策略。内地广告业可以借鉴台湾广告的市场细分思路,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广告效果。
行业分布
在台湾广告市场中,各行业投放广告的规模存在差异,其中消费品 、金融、服务等行业的广告投放规模较大。
地区分布
台湾各地的广告市场规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台北等大城市通常是 广告投放的主要地区,但其他地区也在逐渐发展壮大。
02
台湾广告类型与特点
电视广告
1 2 3
影响力强大
电视广告在台湾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通过电视 媒体的传播,广告能够迅速触达大量观众,产生 强大的影响力。
陈奕仁:知名导演和广告创意人,其 执导的广告片多次获得国际大奖,提 升了台湾广告业的国际影响力。
林资敏:著名广告人和营销专家,曾 任多家国际广告公司的高管,对台湾 广告业的发展贡献良多。
这些重要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推动了台湾广告业的发展和繁荣。

中外广告史 总复习(补充)

中外广告史 总复习(补充)

中外广告史总复习第一章中国古代广告史一、中国古代广告形式(一)远古时期1、实物广告也叫实物展示广告,直接将要宣传的商品进行展现,从而进行宣传的广告形式。

《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二)铭文广告铭文广告也是此时期典型的广告形式,一般是将广告内容镌刻在炉、鼎、樽、盏、钟等器皿上进行宣传。

(三)叫卖广告“卖什么吆喝什么”。

不同行业叫卖往往声调不同。

如:布贩子叫卖:“摇货郎鼓”。

【案例1】:吕望鼓刀扬声【案例2】:自相矛盾(二)唐宋时期招牌、幌子、旗帜广告1.招牌:指示店铺的名称和记号,可称为店铺标记。

2.幌子:主要用来表示经营的商品类别或服务项目,可称为行标。

3.灯笼广告:最早产生于唐朝4.旗帜广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5.印刷广告:现存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

第二章鸦片战争到建国前的广告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广告(1)第一个近代中文刊物1815年马六甲马礼逊、米怜《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刊最后所附的“告帖”是最早的中文报刊广告(2)中国国内的第一个中文刊物1853年香港马礼逊、麦都思《遐迩贯珍》(3)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58年香港伍廷芳《中外新报》(4)中国近代历史最悠久的报纸1872年上海美查兄弟《申报》二、20世纪20年代我国资本主义广告快速发展的特点(1)报刊广告持续发展(2)革命报刊注重广告宣传(3)广告媒介多样化(4)广告代理业出现(5)广告学研究与教育产生广播广告:1922年底,美商E-G-奥斯邦(Osborn)在上海设立了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奥斯邦电台,;中国人自己设立的第一家电台由新新公司创办,于1927年3月18日正式开播。

1927年,上海有6家广告社组织成立了“中华广告公会”,这是广告同业最早的组织。

第三章新中国成立后大陆的广告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加强广告行业领导的内容(1)颁布新的广告管理法规。

(2)加强对广告行业的领导。

台湾广告学科教育浅析

台湾广告学科教育浅析

台湾广告学科教育浅析台湾地区的广告教育事业一开始并不是独立的,它在早年依附于新闻事业,广告学属于大众传播学系或新闻学系中的一门课程。

在广告系正式开设之前,已经有许多大专院校开设了与广告相关的课程;政治大学与台湾文化大学的新闻研究所,以及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研究所的不少研究生,先后进行了广告学术的研究,也有商业方面的相关研究生从行销角度进行了广告学理的研究。

台湾在20世纪60—70年代迎来了对广告发展非常有利的时期。

60年代台湾的经济有了较大复苏,70年代台湾经济持续大幅增长,不少大的广告公司在这一时期成立。

台湾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因此急需与此相适应的行销与广告方面的人才。

台湾的大学广告教育事业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最早的广告教育可以从1957年政治大学新闻系开设的《广告学概论》课程算起,第一个正式的广告学系则是在1986年7月1日,由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成立的。

二台湾广告学科发展历程1 早期起步阶段台湾虽到80年代才出现专门的广告学系,但之前相关的课程设置及研究都为后来广告学系的开设做出了贡献。

1957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开设了《广告学概论》,由宋漱石任教,后由余圆燕接任,这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的广告教育。

1968年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开始分组,其中“公共关系广告组”设有“广告运动与企划”、“印刷媒体广告制作”、“电子媒体广告制作”等课程,前两门由刘会梁老师讲授,后一门由陈福旺老师讲授。

台湾第一个广告科系是醒吾商业专科学校于1968年成立的二年制“商业广告科”,由刘会梁担任主任,其课程设计完备,颇具前瞻性,一共举办了四届;中国文化学院的“中华学术院”,曾在1971年间创立“广告研究所”,并与中国文化学院推广教育中心,自1972年6月15日起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台湾第一届电视广告研讨会”,并于1974年间出版“广告学刊”第一期;辅仁大学的大众传播学系于1973年间成立广告组,对于广告相关刊物与图书的出版,以及广告教育观念的宣传,都有相当大的影响。

中外广告史台湾广告

中外广告史台湾广告

中老年群体
采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传递品牌价值观 及实用性。
家庭主妇群体
关注家庭生活场景,强调产品功能性和便利性。
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案例一
某快餐品牌通过本土化口味 和广告创意,成功融入台湾 市场,获得消费者喜爱。启 示:关注消费者需求,打造
本土化品牌形象。
案例二
某化妆品品牌运用明星代言 和社交媒体营销,提升品牌 在台湾市场的知名度。启示 :运用多元化营销手段,提
数字营销在台湾市场应用
01
搜索引擎优化
通过关键词优化和网站结构调整,提高搜索引擎排名,增加曝光率。
02
电子邮件营销
发送定制化电子邮件,推广产品、服务和促销活动,提高转化率。
03
社交媒体广告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投放广告,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提高品牌知名度。
社交媒体平台上品牌推广策略
明星代言
邀请明星代言,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认知度。
商品宣传。
发展阶段
02
随着台湾经济腾飞,广告业逐渐壮大,电视、广播、杂志等媒
体广告蓬勃发展。
现状
03
台湾广告市场日益成熟,创意和策略成为竞争关键,数字营销
和社交媒体广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台湾广告特色
地域文化
台湾广告注重融合地域文化元素,展现台湾本土风情和人文特色 。
创意思维
台湾广告以创意思维为核心,注重情感共鸣和故事性,追求广告 与受众的深度互动。
高品牌曝光度。
案例三
某电子产品品牌通过与台湾 本土企业合作,共同推广产 品,拓宽市场份额。启示: 寻求合作伙伴,实现共赢发 展。
06
文化差异对中外广告创意和执行影响探 讨
中西方审美观念差异在广告中体现

台湾广告史

台湾广告史

Yono
台湾广告之搞笑无厘头篇
• 淡定红茶广告:
淡定的最高境界
Yono
• 多喝水广告:
为什么要多喝水, 给你意想不到的理由。
Yono
• 保利达蛮牛广告:
你 , 累 了 吗 ?
Yono
1、现场大屏幕给出词汇,要求参加游戏的选 手自由决定表演者和猜词者; 2、游戏中表演者表达出屏幕上所给词汇,描 述中不得出现所给词汇中的字,不得使用外语; 3、猜词者每猜对一题加一分,猜错或者跳过 不得分,每组有两次pass机会; 4、时间为2分钟。
Yono
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
重大事件:
台湾广告金像奖的设立
Yono
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
1、年代最佳广告设计 :
1978年,国华广告创意 制作的ICI得利涂料“得 利确有两把刷子”荣登 第一届广告设计奖榜首
Yono
成长期(20世纪70年代)
2、年代最佳品牌
张国周强胃散 这一历史品牌紧跟着台湾经济 发展的步伐,也随着台湾广告的发展不断推出新的广告 作品,从50年代到70年代,始终不变的是它简短的广告 和响亮的招牌,还有其产品真实可信的疗效,就这一点 ,我们不得不说,一个品牌实打实的质量是最好的广告 。 3、年代最佳广告人 35,200,7,这些数字都是关于一个人的。在台湾设计 界从事设计工作35年以上,能够随着时代转型,而一 直在本职岗位上执著下去的,目前大概仅有杨夏蕙一 人。
Yono
台湾广告之温情篇
• 全家关东煮本铺广告:
• 寒流来袭那一天,我们一起穿越5度的 冷风,找到温暖。 • 这支广告以兄弟出发,讲述寒冬失意 中友情送去的温暖。广告中的许多场 景,不少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Yon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面影响: 负面影响:
经营成本上升; (1)经营成本上升; 人员跳槽现象严重。 (2)人员跳槽现象严重。
3、台湾广告公司收费的范围和 方法:媒介佣金、 方法:媒介佣金、广告制作费
8
第四节 一、概况: 概况:
台湾广告成熟期(1990年代) 台湾广告成熟期(1990年代) 年代
• 1990年代台湾广告经营形态发生了转变,广告公司大型化、 1990年代台湾广告经营形态发生了转变 广告公司大型化、 年代台湾广告经营形态发生了转变, 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规模巨大的整合传播集团开始出现。 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规模巨大的整合传播集团开始出现。 • 台湾本土的广告业面临巨大压力、挑战和冲击,使台湾第一 台湾本土的广告业面临巨大压力、挑战和冲击, 代广告公司如“世界广告” 中华传播”等消失。 代广告公司如“世界广告”、“中华传播”等消失。 • 新的广告理念、广告形式、广告经营管理方式和广告作业的 新的广告理念、广告形式、 科学化,促使台湾的广告业向本土化、国际化、 科学化,促使台湾的广告业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的方向 发展。 发展。
7
二、知识点
2、台湾地区广告业在国际化 1、国际性广告公司进入台 的冲击下承受的正负面的影响: 的冲击下承受的正负面的影响: 湾地区市场有三种主要方式: 湾地区市场有三种主要方式: 正面影响: 正面影响: 合资、独资、技术合作。 合资、独资、技术合作。 重视人才培养; (1)重视人才培养;
广告新观念的导入; (2)广告新观念的导入; 广告表现形态多样化; (3)广告表现形态多样化; 电脑科技的应用; (4)电脑科技的应用; 严谨的成本观念和计费标准。 (5)严谨的成本观念和计费标准。
12
台湾地区广告简史
重点问题
一、从60年代到9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60年代到9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年代到9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20世纪70年代台湾广告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世纪70年代台湾广告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二、20世纪70年代台湾广告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20世纪80年代 世纪80年代, 三、20世纪80年代,国际性广告公司进入台湾地区市场有哪几 种方式? 种方式? 国际化冲击对台湾的广告产生了哪些正面影响? 四、国际化冲击对台湾的广告产生了哪些正面影响? 国际化冲击给台湾广告业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五、国际化冲击给台湾广告业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国际化冲击为台湾广告业导入了哪些新观念? 六、国际化冲击为台湾广告业导入了哪些新观念? 20世纪90年代台湾广告业有哪些特点 世纪90年代台湾广告业有哪些特点? 七、20世纪90年代台湾广告业有哪些特点? 台湾电视广告的表现方式有什么特点? 八、台湾电视广告的表现方式有什么特点? 目前台湾地区户外广告的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 九、目前台湾地区户外广告的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
14
重点问题
20世纪70年代台湾广告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世纪70年代台湾广告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二、 20世纪70年代台湾广告业的发展有何特点? (1)广告公司成长壮大; 广告公司成长壮大; 引进国外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2)引进国外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广告公司服务功能扩大。 (3)广告公司服务功能扩大。
3
二、知识点
1958年 温春雄创办台湾第一家综合广告代理商“ 1、1958年,温春雄创办台湾第一家综合广告代理商“东方广告 后改组为“东方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社”,后改组为“东方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1959年是台湾地区广告事业的发轫年 年是台湾地区广告事业的发轫年。 2、1959年是台湾地区广告事业的发轫年。 第二届亚洲广告会议:1960年于东京召开 年于东京召开, 3、第二届亚洲广告会议:1960年于东京召开,由日本最大的广告 公司——电通社主办,在,对台湾广告业影响巨大。 电通社主办, 对台湾广告业影响巨大。 公司 电通社主办 1961年 中国台湾广告公司” 国华广告公司” 4、1961年,“中国台湾广告公司”、“国华广告公司”等相继成 立。 台湾电视公司(TTV),1962年在台北诞生 ),1962年在台北诞生, 5、台湾电视公司(TTV),1962年在台北诞生,是台湾第一家商业 电视台。 电视台。 1966年 第五届亚洲广告会议在中国台北召开。 6、1966年,第五届亚洲广告会议在中国台北召开。 1968年 中国电视公司(CTV)成立。 7、1968年9月,中国电视公司(CTV)成立。
2
第一节
台湾广告萌芽期(1960年代) 台湾广告萌芽期(1960年代) 年代
一、广告业状况: 广告业状况:
• 广告业务员掮客期; 广告业务员掮客期;
• 广告公司规模较小,普遍设有业务、媒介、设计等部门; 广告公司规模较小,普遍设有业务、媒介、设计等部门; • 广告技术不断提升,成立了研究台湾地区广告量的研究小组; 广告技术不断提升,成立了研究台湾地区广告量的研究小组; • 台湾地区广告媒体简单,以报纸为主题,其次是广播,电视广告 台湾地区广告媒体简单,以报纸为主题,其次是广播, 新媒介刚刚出现,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 新媒介刚刚出现,推动了广告业的发展; • 积极参加广告会议,让台湾地区广告界在经营制度、广告技术改 积极参加广告会议,让台湾地区广告界在经营制度、 进及借鉴国际广告新知识方面收获颇丰。 进及借鉴国际广告新知识方面收获颇丰。
5
二、知识点
1、中华电视台:简称中视,台湾地区当局教育部和国防部 中华电视台:简称中视, 1971年10月联合创办 与中国电视公司、 月联合创办。 于1971年10月联合创办。与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台湾电视公 司合称三大电视台。 司合称三大电视台。 2、清华广告公司:其信条是 清华广告公司: 缜密周致的科学分析——“清”的原则,智脑左半叶的 ①缜密周致的科学分析 清 的原则, 发挥; 发挥; ②丰富精致的艺术创意——“华”的原则,智脑右半叶的 丰富精致的艺术创意 华 的原则, 发挥。 发挥。 3、联广广告公司:1974年由杨朝阳博士创办,在“东海广 联广广告公司:1974年由杨朝阳博士创办, 年由杨朝阳博士创办 公司基础上改组而成,目前是台湾最大的本土广告公司。 告”公司基础上改组而成,目前是台湾最大的本土广告公司。
13
重点问题 60年代到9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年代到9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一、 从60年代到90年代台湾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演变有何特点? (1)20世纪60年代萌芽期:广告公司规模小,电视广告出现。 20世纪60年代萌芽期:广告公司规模小,电视广告出现。 世纪60年代萌芽期 20世纪70年代成长期 广告公司成长壮大,服务功能扩大, 世纪70年代成长期: (2)20世纪70年代成长期:广告公司成长壮大,服务功能扩大, 理方式。 引进外国先进管 理方式。 20世纪80年代融合期 广告业在国际化的冲击下, 世纪80年代融合期: (3)20世纪80年代融合期:广告业在国际化的冲击下,承受着 正面和负面影响。 正面和负面影响。 20世纪90年代成熟期 广告经营状态又发生了某些转变。 世纪90年代成熟期: (4)20世纪90年代成熟期:广告经营状态又发生了某些转变。
4
第二节 一、概况
台湾广告成长期(1970年代 年代) 台湾广告成长期(1970年代)
• 1971 1973年,台湾年均 1971—1973 1973年 经济增长率为13% 13%, 经济增长率为13%,广告业也 随之飞速发展。 随之飞速发展。 • 部分广告公司纷纷对外寻 求技术合作伙伴, 求技术合作伙伴,引进国内 先进的广告技术和经营管理 方式。 方式。 • 广告公司服务功能扩大。 广告公司服务功能扩大。
11
二、链 接
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广告通常都具有明显的“为消费者立法” 意识形态广告通常都具有明显的“ 1.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广告通常都具有明显的 为消费者立法” 的意识形态倾向, 的意识形态倾向,体现并引导消费者或清晰或模糊的生活态度和价 值取向主张。 值取向主张。 • 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 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 • 我爱流行,所以我存在。 我爱流行,所以我存在。 • 时尚经济学不是自由竞争,是抢先独占市场。 时尚经济学不是自由竞争,是抢先独占市场。 • 幸福就是和一群姐妹淘一块好布料。 幸福就是和一群姐妹淘一块好布料。 • 衣服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美好环境。 衣服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美好环境。 • 知识使你更有魅力。 知识使你更有魅力。 心理认同——针对诉求对象层的不同生活形态,寻找出不同的生 针对诉求对象层的不同生活形态, 2. 心理认同 针对诉求对象层的不同生活形态 活经验,反映他们可能发生的事件、想法, 活经验,反映他们可能发生的事件、想法,提出新的主张或适时的 呼吁,深深打动消费者的新,进而产生“这是属于我的” 呼吁,深深打动消费者的新,进而产生“这是属于我的”品牌的认 同。
第八讲
台湾广告简史
台湾广告萌芽期(1960年代 年代) 第一节 台湾广告萌芽期(1960年代) 台湾广告成长期(1970年代 年代) 第二节 台湾广告成长期(1970年代) 台湾广告融合期(1980年代 年代) 第三节 台湾广告融合期(1980年代) 台湾广告成熟期(1990年代 年代) 第四节 台湾广告成熟期(1990年代) 第五节 台湾广告媒介和各类广告概况
9
二、知识点
1、整合传播观念的兴起; 整合传播观念的兴起; 以广告集团型的力量争取客户; 2、以广告集团型的力量争取客户; 3、海峡两岸广告界相互交流升温。 海峡两岸广告界相互交流升温。
10
第五节
台湾广告媒介和各类广告概况
一、台湾电视广告的表现特色: 台湾电视广告的表现特色:
1、投入巨额费用,精心制作 投入巨额费用, 2、使用电脑绘图技术 3、使用动画手法 使用所谓“意识形态” 4、使用所谓“意识形态”手法 使用所谓“心理认同” 5、使用所谓“心理认同”手法 6、部分广告采用方言表现 部分广告为“ 7、部分广告为“全球化或地区性 品牌广告的本土化”而制作。 品牌广告的本土化”而制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