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折功能锻炼

合集下载

四肢骨折患者固定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四肢骨折患者固定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

健康答人四肢骨折患者固定后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范江 (四川省南部县人民医院骨科,四川南部 637300)四肢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创伤。

患者在发生骨折创伤之后,需要长时间休养,但因其活动受限,极易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四肢功能,也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

因此,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十分必要。

通过科学、合理、安全的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升患者骨折预后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骨折位置尽早恢复。

1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四肢骨折后,患者除了骨质损伤之外,也会造成软组织损伤,包括肌肉、血管、神经等,患者患肢肿胀严重,通过固定方式对其骨折端进行对合,以便于骨痂生长,是保障其骨折位置恢复的重要措施。

但是,由于患者需要卧床静养,患者长时间卧床极易造成关节黏连、压疮、血液循环下降等问题,不仅不利于四肢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预后效果。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升患者患肢血液循环,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也能够促进患者四肢骨折尽早恢复。

2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措施2.1 四肢骨折后1~2周的功能锻炼在四肢骨折后1~2周,此时患者骨折位置固定,需对其骨折断面对合,如受到撞击、扭曲,极易造成其骨折断面对合不良问题,轻则会发生水肿、延长患者骨愈合时间,重则会造成患者骨愈合不良、二次手术问题。

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一般多需注意患肢的固定,有效的固定是保障这一时期骨折位置骨愈合的重要措施。

针对于上肢骨折的患者,应注意在骨折后1~2周不要活动骨折位置近心端、远心端的关节,肱骨骨折的患者,尽量避免肩关节、肘关节活动,可针对腕关节、指关节进行活动锻炼,通过屈曲、伸展等活动方式,保证其肢体末端的血液循环,每日功能锻炼2次,每次20~30 min。

小臂骨折的患者,尽量避免腕关节、肘关节活动,可针对指关节、肩关节进行活动锻炼,以屈曲、伸展、旋转为主,每日活动2次,每次20~30 min。

骨科功能锻炼

骨科功能锻炼
术后3-5天可带颈支具下床活动,进行四肢肌力训练、 坐位和站立位平稳训练、步行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 等训练。活动顺序:平卧时先带好颈支具、床上坐起、 床边站立、有人协助离床、自己行走。要循序渐进练 习,保持头颈部中立位,避免突然转动头部。
(七)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8-12周时,行颈、肩部轻手法按摩和颈部 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逐步加强颈部的肌力。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损害后,可造成脊髓病 手指间肌麻痹,致手指并拢及握拳障碍。因此, 主要应锻炼手的捏与握的功能。方法有拇指对 指练习,手握拳然后用力伸指,手指练习外展 内收,用手夹纸,揉转石球或核桃,捏橡皮球 或拧毛巾。
膝关节叉韧带损伤的功能锻炼
(2)功能锻炼时支具调整到0度-120度,卡盘 限制逐渐放松,每2天增加到10-20度,下床 活动和休息时支具调整并锁定到伸直位,避免 在此状态下关节突然打幅度屈曲,造成重建韧 带松弛。教会患者正确掌握支具的使用方法, 说明术后佩戴支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5、术后3个月后,支具可放开,不限制活动度。
(1)早期使用卡盘式关节支具,有些患者会出现 患肢肿胀、麻木或剧烈疼痛,因此,术后早期应 询问患者主诉,检查关节局部张力,密切观察患 肢足背伸动脉搏和足背、足趾的皮肤感觉,若出 现症状,应及时调整支具固定的松紧度,松解关 节加压包扎敷料,抬高患肢,增加踝泵运动的时 间和次数,可有效的控制和消除肿胀和麻木,避 免腓总神经损伤。
腰椎术后功能锻炼方法
飞燕法:先俯卧位, 颈部向后伸,稍用 力抬起胸部离开床 面,两上肢向背后 伸,两膝伸直,再 从床上抬起双脚, 以腹部为支撑点, 身体上下两头翘起。
腰肌锻炼法
(七)颈椎病术后功能锻炼
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病人的肩、肘、腕、手指、下 肢的髋膝踝和足趾的主被动功能锻炼,目的是促进神 经和肌肉的恢复,增加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骨科的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骨科的常见手术后康复训练方法

一四肢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 锁骨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图1握拳、分指、伸指图2 前臂内外旋转图3 腕、肘屈伸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图4捏小球练习图5 抗阻力腕屈伸图6抗阻力肩外展、旋转运动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图7双肘支撑挺胸练习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图8肩前后摆动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图9 爬肩梯图10 抗阻牵拉肩、肘屈伸但在骨折2周内应避免做大幅度的肩内收与前屈练习。

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二)肱骨干骨折1目的: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功能锻炼的方法: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1、图2、图3)。

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2-4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11)。

图11肩、肘关节前屈、后伸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12)。

图12肘关节屈曲,旋转肩关节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13)。

图13上臂外展,外旋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

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
2 5 % ,至少需 3周功能锻炼后 才能恢 复原来 的水平 。所 以,
早期功能锻炼 是极其 必要 的 。功 能锻 炼 的原则是 在不 影 响
骨折对位 和愈合 的条 件下 ,在 医护 人员 的指 导下 ,尽 早开 展功能性活动 。本文 浅谈 我院收集 2 0 1 0年 3月至 2 0 1 2年 5
胫前动脉损伤 2例 ,针 对骨 折患 者 的不 同时期 ,指 导其 进
行功能锻 。
2 护理措施
2 . 4 第 四期
骨折后 7—1 0周 ,有临床愈 合征 象。此期鼓
励患者做_ - 些力 所能 及的轻 微动 作 ,使各 关节 得到 全面锻
炼 。下肢扶双 拐者 ,应逐 步改 成单 拐 ,继 而弃 拐行 走。并
节屈 伸活动… 。下肢 骨折 整复 固定 后 ,即鼓 励病 人作 脚趾
医 疗 论 坛
Me d i c i a l T r e a t me n t F o r u m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c y
性关节屈 伸 活动 。由一 个 开始 ,继 而 几个 关 节 协 同锻 炼。
并可放下悬 吊带 , 自主抬举 上臂 。下 肢骨 折 ,鼓励 病人 练
习患肢足部轻度蹬床及直腿抬举 动作 。小夹板 固定 的病人 , 鼓励并协助病人扶双拐下床 ,做患肢逐 步负重训 练。 2 . 2 . 2 饮食指 导 此 时 的饮食 应 由开 始 的清 淡 改 为高 营 养 、高蛋 白、高热量 饮食 ,用 于增 加全 身 营养 ,满 足骨 痂

四肢骨折病人应该如何锻炼

四肢骨折病人应该如何锻炼

视点锦囊·妙计-32 - Family life guide巫桂兵(合江县人民医院骨科)什么是四肢骨折呢?首先四肢指的就是人体的上肢以及下肢。

而上肢分为3大部位:第一部位为锁骨;第二部位为肩锁关节;第三部位为肱骨外科颈。

肱骨外科颈又分为肘关节、尺桡骨、桡骨远端以及手指的掌骨以及指骨。

通常情况下人体上肢骨折的部位有锁骨、肱骨干、尺桡骨干以及桡骨远端等部位的骨折。

而下肢则指的是人体腹部以下的部位,下肢包括5大部位:第一部位为臀部;第二部位为股部;第三部位为膝部;第四部位为胫部;第五部位为足部。

常见的下肢骨折部位有股骨干、股骨颈、股骨髁、骨盆、胫腓骨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上述所说部位的骨折就叫做四肢骨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快乐与精细,但同时也时时刻刻充满着意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就会由于意外或者是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四肢骨折的情况。

像姑姑家的表弟就是在日常上体育课的时候发生了意外骨折。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发生了四肢骨折的情况,那么广大患者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那么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的日常生活水平,甚至还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现阶段在临床医学上针对四肢骨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进行康复锻炼,因为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身体局部的血液循环,帮助患者尽快痊愈。

但大多数患者都不知道该怎么进行锻炼,那么到底四肢骨折的病人该如何进行康复锻炼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肢骨折病人锻炼的原则第一:锻炼的目的是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广大患者应明确认识到这一点,锻炼的进行应贯彻执行这一目标,且锻炼活动的开展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

针对有利于促进骨折部位愈合的锻炼活动,四肢骨折病人应积极进行,并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进行活动。

针对不利于骨折部位愈合的活动,四肢骨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

第二:锻炼活动的进行应以帮助肢体恢复以及增强肢体原有的生理功能为重点。

四肢骨折后功能锻炼及护理研究

四肢骨折后功能锻炼及护理研究
重 要 的。并且 , 在对 患者进行 适 当功能锻 炼 的同时 , 对 患者
复位 和固定后 的第 3 ~ 4个星期 , 也就 是第 二期 。因为在这 个 时期 , 骨痂 已经基本成型 , 损伤部位 的肿胀基本 消退 , 骨折 断 端 已经稍见 愈合 1 4 } 。所 以 , 在这 一时期 的功能 锻炼主要是 逐 渐进 行骨 折关节 部 的轻 微功 能锻炼 】 E x t r e mi t i e s f r a c t u r e s ; F u n c t i o n a l e x e r c i s e ; C a r e
随着 当下人们 施工 、 交 通 以及 户外 活动 的 日益 频繁 , 各 种意外事 故的发生 率年年攀升 , 以致各 种各样 的骨 折在 医院 中 比比皆是 。骨折 对人们 的正 常生活有直接影 响 , 严重影响
8 6 h o s p i t a l i z e d p a t i e n t s d u e t o e x t r e mi t i e s f r a c t u r e s w e r e d o n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a l e x e r c i s e , a n d t h e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0 f 8 6 p a t i e n t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u r v e y . Re s u l t s T h e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s u r v e y r e s u l t s o f 8 6 p a t i e n t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r a t e wa s 9 5 . 4%.a n d t h e u n s a t i s f a c t o r y e n t r i e s we r e ma i n l y” Bu s i n e s s o f n u r s i n g s t a f wa s n o t

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

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

50医药健闻四肢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杨培营 (费县探沂中心卫生院,山东临沂 273400)四肢骨折在临床很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往往要对受伤的骨关节进行制动、固定,但可能引发肌力降低、肌肉萎缩。

所谓功能锻炼,指的是在不对患者患侧肢体固定造成影响的基础上,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关节囊、韧带、肌腱以及肌肉等软组织的舒缩运动,避免出现肌腱挛缩、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畸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本文主要介绍四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相关内容。

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在对四肢骨折患者开展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或家属应严密观察患者上肢是否存在肿胀,并及时探寻原因。

比如,早期肿胀很可能由骨折局部发生出血及血液循环障碍引发。

此外,还应观察患者上肢是否存在麻木感、肿胀感、疼痛感,同时测定局部皮温,检查是否存在温度下降、皮肤颜色是否青紫或苍白等。

上抬患者患肢至略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淋巴回流。

如果下肢骨折患者发生肢体肿胀,同时伴有小腿触痛、疼痛等不良情况,需警惕是否为深静脉血栓。

当完成外固定术后需要回家休养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

医护人员需结合患者的锻炼计划以及实际情况,给予其科学指导。

同时,仔细察看患者上肢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全面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四肢骨折患者更为主动积极地配合功能训练格外重要。

要想做到这一点,医护人员一定要深入了解患者当前心理状态。

(1)急躁心理。

这种情况一般见于求治心切、性格急躁的患者。

这些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过程中,通常会强行活动四肢关节,不但无益于肢体功能恢复,还可能加重肢体创伤程度,甚至引发再次骨折。

(2)恐惧心理。

很多四肢骨折患者发病时内心处于恐惧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了解不深,丧失治疗信心;有的患者因担心活动会导致身体不适以及骨折移位而拒绝锻炼。

(3)罹病心理。

由于斗殴打架、工伤以及车祸等原因引发的四肢骨折,涉及了某些社会因素,如司法纠纷、经济索赔等,让患者产生消极心理。

患者所出现的临床症状与实际病情不符,通常重于实际病情。

指导四肢骨折伤员进行功能锻炼

指导四肢骨折伤员进行功能锻炼

指导四肢骨折伤员进行功能锻炼
陈庆文
【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1998(000)004
【摘要】四肢骨折后正确的功能锻炼能使伤肢及早康复。

现就护士在指导伤员进行功能锻炼时的体会报告如下:1 一期功能锻炼的基本方法1.1 四肢骨折经整复、固定等处理后需要几个月才能愈合,长期的卧床或肢体的被迫制动,会使伤肢乃至健肢出现废用性肌萎缩;长期的制动还会引起关节挛缩、骨质脱钙、骨质疏松,严重影响骨折的愈合和伤肢功能的恢复,甚至遗留残废丧失劳动力。

有见于此,在四肢骨折处理后的24~48 h内就应指导伤者做全身性的功能锻炼,包括深呼吸、健肢关节全幅度的运动和主要肌群的用力收缩,当然此时不让伤肢活动。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循序渐进地指导伤者进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陈庆文
【作者单位】第113医院宁波 3150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
【相关文献】
1.四肢骨折功能锻炼的指导 [J], 马晶梅
2.四肢骨折各期功能锻炼的护理指导 [J], 胡宝珍
3.功能锻炼执行表在提高四肢骨折早期功能锻炼患者依从性中的应用 [J], 沈克秀;陈延芳;邱尚娟;潘玉瑛;朱露娟;叶丕婷
4.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肌电刺激和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J], 马丽娟
5.应用CPM在四肢骨折术后进行功能锻炼的护理体会 [J], 赵志英;林二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锁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肌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功能锻炼的方法:
(1)握拳、伸指、分指、腕屈伸、前臂内外旋(图1、2、3)等主动练习,幅度尽量大,逐渐增加用力程度。

(2)骨折后2周可增加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及被动或助力的肩外展、旋转运动(图4、图5、图6)等。

(3)骨折后3周可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于前臂内外旋转;仰卧位,头与双肘支撑做挺胸练习(图7)。

(4)骨折愈合解除外固定后,应开展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练习:
站立位上肢向患侧屈,做肩前后的摆动(图8);
患肢上举爬肩梯,抗阻牵拉肩、肘屈伸练习(图9、图10)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
肱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图 11)。

(3)旋转肩关节:病人身体向患侧倾斜,肘关节屈曲 900以上,健手握住患侧手腕部,做肩关节旋转动作,即划圆圈动作(图 12)。

(4)外展、外旋运动:上臂外展、外旋,用手摸自己的头后部(图 13)。

(5)双臂轮转:患肢屈肘,前臂置于胸前,掌心向后、向上;健侧上肢伸直,外展于体侧,掌心向下。

患肢向外上方经外下方再向内划弧圈,回至原处;同时健侧上肢向下经内上方向外划弧圈,回至原处(图 14)。

如此循环往复。

此法可使肩、肘、腰、腿、颈部均可得到锻炼。

以上锻炼方法每次 15 分钟,每天 3-4 次。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在内固定或外固定期间禁做肩关节前屈、内收动作。

尺桡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上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1)固定后即可做伸屈指、掌、腕关节活动,患肢做主动肌肉收缩活动(见图 1、图 2、图 3)。

(2)肩、肘关节的活动:伤后 2-4 周肿胀消除后除继续以上训练外,因逐渐做肩、肘关节活动,其方法是:将健手托住患肢腕部,做肩、肘前屈、后伸,然后屈曲肘关节,同时上臂后伸(见图 11)。

(3)骨折愈合后的锻炼:骨折愈合后,增加前臂旋转活动及用手推墙动作,使上、下骨折端产生纵轴挤压力(图 15、图 16)。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肿胀消除后可行肩、肘伸屈活动,但不宜做旋转活动。

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早期做趾与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旋转活动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每天 3-4 次,每次 10 下。

(图 17)。

(2)术后第二周开始在保持股骨不旋转、不内收情况下做髋与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

(图 18)
(3)3 周后可主动做屈伸患肢练习,方法是坐在床边,小腿下垂,双脚踩地或脚蹬地,练习用双臂撑起上身和抬起臀部。

(图 19)
(4)在骨折恢复期,术后 1 个月要加强髋、膝、踝部的肌力,以恢复行走能力,加强下肢的稳定性。

主要方法是进行坐位与站位转换活动练习,以锻炼髋关节;踝关节主动屈伸、旋转活动,以及下蹲起立。

(图 20、图 21)
3 注意事项: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可增加两骨折端在重轴上的挤压力,防止骨断端分离,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脱钙。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功能锻炼程序与股骨颈骨折的锻炼方法相同,但进程可适当加快。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股骨干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股骨干骨折越靠近膝关节,对膝关节功能的损害越大,血肿易使股中间肌粘连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因此须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以促进血肿吸收,减少粘连形成,增强肌力。

2 功能锻炼方法:
(1)骨折早期,做下肢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踝关节伸屈活动。

(见图17)
(2)4 周后可以练习坐在床边进行髋、膝、踝部的主动运动(锻炼方法同股骨颈骨折)。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的方法:
⑴术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病人即可开始练习股四头肌静止收缩,髋、膝、踝、趾关节主动运动。

(见图 17、图 18)
(2)固定后 3-5 天可两腿直腿抬高和膝关节屈伸运动,扶拐进行患肢负重练习。

(图 22 图 23)
(3)石膏固定的病人,4-8 周可去除石膏,此时可做髌骨倾向被动活动,做主动屈膝活动连习,6 - 8周可负重行走。

(图 24 )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术后初下床行走的病人应注意保护,以防摔倒、摔伤。

胫腓骨骨折术后康复锻炼
1 目的: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防止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神经肌肉粘连等并发症。

2 功能锻炼方法:
(1)外固定后早期,疼痛减轻即刻进行股四头肌静止收缩运动,髌骨被动活动及足部跖趾关节和趾间关节活动。

(见图 17、图 18)
(2)外固定去除后,伤口愈合,可充分练习下肢各个关节活动,并逐步去拐行走。

(见图 23)
(3)增加髋、膝、踝关节活动练习,可做起立与坐下练习,健肢站立,患肢做髋屈伸、内收。

外展活动,膝、踝关节去说活动,踝关节内外翻抗阻活动。

(见图 24)
3 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时要坚持锻炼,活动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渐进。

外固定早期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以免影响骨折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