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抽气和打气

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有题型.若抽气和

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

[ 例一 ]

用最大容积为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本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 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 n 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 解答 ]

如下图是活塞充气机表示图.因为每打一次气,老是把V 体积,相等质量(设 m)压强为 P O的空气压到容积为 V0的容器中,所

以打 n 次后,共打入压强为 P0的气体的整体积为n V,因为打入的 n

V体积的气体与原来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

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

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 P O、体积为 V0+n

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

强为 P n、体积为 V0.因为整个过程中气体质

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

P O(V0+n V)=P n V0

∴P n= P O(V0+n V)/ V 0

[ 例二 ]

用容积为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本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 n 次后,容器中节余气体的压强 P n为多大

[ 解答 ]

如图是活塞抽气机表示图,当活塞上提抽第

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依据玻意耳定

律得:

P1(V0 +n V)=P0V0

P1=P0 V0/(V 0+n V)

当活塞下压,阀门 a 封闭, b 翻开,抽气机

气缸中 V 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

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 P2.依据玻

意耳定律得:

P2(V0+n V)=P1V0

P2=P1V0/(V 0+n V)= P 0[V 0/(V 0+n V)] 2

抽第 n 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

P n=P0[V 0/(V 0+n V)] n

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整同样,这类状况本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一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挨次减小,事实上,逐一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像,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

[ 例]

钢筒容积 20 升,贮有 10 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 5 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 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 10 个大气压.(l )若用多个 5 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 2)若用 5 升真空小瓶挨次取用,可装多少瓶 [ 解答 ] (l )用多个 5 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

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 P1V1=P2(V1 +n V)

代入数据,得 n=16(瓶)

即用 5 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 16 瓶。

(2)用 5 升真空小瓶挨次取用;相当于抽气过程,则由

P n=P0[V 1/(V 1+ V)] n

代人数据得: n=7(瓶)

只两用的活塞打气筒,其筒体积为V0,此刻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 的容器连结,V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 po,打气时,活塞工作n次后,容器内气体压强为多少假如抽气,n次后压强又为多少

打气时比较简单,每次增大的压强是必定的。活塞工作 n 次后,容器内气体压强

为p。 +np。 v。 /v

抽气时比较麻烦,每次抽气是将体积 v 增大到 v+v。;压强减为本来的

v/(v+v 。); n 次后压强为 p。[v/(v+v 。) ]^n

1.某容积为 20L的氧气装有 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 5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的氧气的压强为 5atm,如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 1atm,问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

2.某压缩喷雾器贮液桶的容积是× 10的( -3 次方)M3,往桶内倒入× 10(-3 次方)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假如每次能打进× 10(-4次方)M3的空气,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 4atm应打气几次这个压强可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所有喷完(设大气压强为 1atm)

1)一容器容积为 V1,一打气筒的容积为V2、长为 L,容器内本来真空,问打几次后容器内气体压强为 p,再打下一次时,要将活塞推下多少距离时气体方

能进入容器。 1,容器里面气体压强为因此, P*V1=NPo*V2,算出 N

而后,再打一次时,打气筒内空气压强是时候,气体才能够被达到容器中

因此, Po*S*L=P*S*L ‘,算出L’

L-L' 即为所求P,这些气体都是打气筒打进去的

Po,越往下压 , 里面气体压强越大,达到P 的

(2)一容器容积为 V1,一抽气筒的容积为 V2,容器内本来气体压强为 p,问抽二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2)一容器容积为V1,一抽气筒的容积为 V2,容器内本来气体压强为 p,问抽二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2,第一次抽气,气体充满容器和抽气筒,列出方程:

P*V1=P'*(V1+v2),算出P'

第二次抽气,再列一个这样的方程:

P*V1=P''*(V1+V2),算出P''

用克拉柏龙方程, 依据摩尔数前后相等, 若筒体积为V0, 容器体积 V1, 打气后筒内压强P2. 易得 P2*V1=P0*V0+P1*V1,P2 就求出来了

高考物理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和典型题型

1 T 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和典型题型 高中物理中常常涉及到气体混合、打气、抽气、漏气、气体分装等问题,对这类问题,大多数老师和 资料采用的是等效法——先将分离的不同部分气体看作是同一温度和压强的气体,用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处理后,再一部分一部分的当做质量不变的理想气体分别处理。这种思路一方面是比较绕,另一 方面是实际并不存在这样的中间过程,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这种方法不大容易掌握。 其实,上述困境是老师教学过程中刻意回避或不熟悉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的结果,如果直接把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告知学生,不仅没有增加教学的难度,反而使得这一类混合气体的题目的处理变得简洁明了, 一个方程,一步,就可以搞定,何乐而不为? 一、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 1、克拉珀龙方程 将物质的量包含进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就是克拉珀龙方程: pV nRT 或 pV nR T 表达式中,n 为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R 为普适气体常量。 所谓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即物质的量 n 保持不变,所以有 p 1V 1 T 1 p 2V 2 nR ,这就是高中物理教材T 2 呈现的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对 pV nRT 中的四个参量两两控制,则可得到理想气体的五个实验定律: ①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一定温度,pV =C ; ②查理定律:一定质量,一定体积,p /T =C ; ③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一定压强,V /T =C ; ④阿伏伽德罗定律:等温等压气体混合,V ∝n ; ⑤道尔顿分压定律:等温等容气体混合,p i ∝n i 。 (混合气体的压强,等于各种气体单独产生压强的代数和,且各种气体单独产生的压强与该气体的物 质的量成正比。 p 1V n 1RT , p 2V n 2 RT , p 1V p 2V n 1RT n 2 RT , ( p 1 p 2 )V (n 1 n 2 )RT ) 2、混合气体状态方程 将两种不同状态的气体混合在一起,对每一种气体,有 p 1V 1 n R , p 2V 2 n R , 两式左右相加,得 1 T 2 n R n R p 1V 1 p 2V 2 1 2 1 2 其中,等式的左边可以改写为 n 1R n 2 R (n 1 n 2 )R nR , 即混合后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乘以普适气体常量。对混合后的理想气体,有 pV nR T 联立可得: p 1V 1 p 2V 2 pV T 1 T 2 T 此即混合气体的状态方程。上述推导可以自然推广到三种、四种甚至更多种混合气体的情况;反过来, 若将混合气体分散成不同的部分,方程就变成 T 2 T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2章 气体液体和固体专题强化 变质量问题 理想气体的图像问题

变质量问题 理想气体的图像问题 [学习目标] 1.会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2.会利用图像对气体状态、状态变化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解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 一、变质量问题 分析气体的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将变质量转化为定质量问题,然后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1)打气问题 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变质量的问题.只要选择球、轮胎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 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作是膨胀的过程. (2020·徐州一中高二开学考试)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打气时如图甲 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内体积为V 0,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 的容器相连接,开始时气筒和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p 0,已知气筒和容器导热性能良好,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时,活塞工作n 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容器内气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强为p 0)( ) 图1 A .np 0,1 n p 0 B.nV 0V p 0,V 0 nV p 0 C .(1+V 0V )n p 0,(1+V 0 V )n p 0 D .(1+nV 0V )p 0,(V V +V 0)n p 0 答案 D 解析 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就把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16点《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word精讲精练

第16点 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1.打气问题 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变质量的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 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作是膨胀的过程. 3.灌气问题 将一个大容器中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作是一个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4.漏气问题 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不能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与漏出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对点例题 贮气筒内压缩气体的温度为27℃,压强是20atm ,从筒内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后,并使筒内剩余气体的温度降低为12℃,求剩余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解题指导 以筒内剩余气体为研究对象,它原来占有整个筒容积的一半,后来充满整个筒,设筒的容积为V ,则 初态:p 1=20 atm ,V 1=12 V ,T 1=(273+27) K =300 K 末态:p 2=?,V 2=V ,T 2=(273+12) K =285 K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 得:p 2=p 1V 1T 2V 2T 1=20×V 2×285300V atm =9.5 atm.

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抽气和打气 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有题型.若抽气和 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 [ 例一 ] 用最大容积为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本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 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 n 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 解答 ] 如下图是活塞充气机表示图.因为每打一次气,老是把V 体积,相等质量(设 m)压强为 P O的空气压到容积为 V0的容器中,所 以打 n 次后,共打入压强为 P0的气体的整体积为n V,因为打入的 n V体积的气体与原来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 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 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 P O、体积为 V0+n 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 强为 P n、体积为 V0.因为整个过程中气体质 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 P O(V0+n V)=P n V0 ∴P n= P O(V0+n V)/ V 0 [ 例二 ] 用容积为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本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 n 次后,容器中节余气体的压强 P n为多大 [ 解答 ] 如图是活塞抽气机表示图,当活塞上提抽第 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依据玻意耳定 律得: P1(V0 +n V)=P0V0 P1=P0 V0/(V 0+n V) 当活塞下压,阀门 a 封闭, b 翻开,抽气机 气缸中 V 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 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 P2.依据玻 意耳定律得: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理想气体的四类变质量问题专题

理想气体的四类变质量问题专题 一、知识点讲解 类型(一) 充气问题在充气时,将充进容器内的气体和容器内的原有气体为研究对象时,这些气体的总质量是不变的。这样,可将“变质量”的问题转化成“定质量”问题。 类型(二)抽气问题 在对容器抽气的过程中,对每一次抽气而言,气体质量发生变化,解决该类变质量问题的方法与充气问题类似:假设把每次抽出的气体包含在气体变化的始末状态中,即用等效法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问题。 类型(三)灌气问题 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即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类型(四)漏气问题 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掉的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变质量”转化成“定质量”问题。 二、练习题 1、(2021·山东等级考)血压仪由加压气囊、臂带、压强计等构成,如图所示。加压气囊可将外界空气充入臂带,压强计示数为臂带内气体的压强高于大气压强的数值。充气前臂带内气体压强为大气压强,体积为V;每次挤压气囊都能将60 cm3的外界空气充入臂带中,经5次充气后,臂带内气体体积变为5V,压强计示数为150 mmHg。已知大气压强等于750 mmHg,气体温度不变。忽略细管和压强计内的气体体积。则V等于() A.30 cm3B.40 cm3 C.50 cm3D.60 cm3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均匀等臂U形导热玻璃管两端封闭,管内装有水银,右管水银面高于左管水银面。若右管水银上方为真空,不改变温度而通过阀门K放出少量水银,设稳定后左、右两管中液面相对于管壁下降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 A.L1>L2 B.L1=L2 C.L1<L2 D.无法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 3.如图所示,一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重力不计的活塞封闭着一定质 量的气体。已知汽缸不漏气,活塞移动过程中与汽缸内壁无摩擦。初始时,

气体变质量问题汇总

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通过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用气体实验定律求解. 常见的几种变质量的情况 (1)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充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以看做是等温膨胀过程. (3)灌气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把大容器中的剩余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视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4)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 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 (5)气体混合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容器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的 过程也是变质量气态变化问题.通过巧妙的选取研究对象及一些中间参量,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来处理

思路; 1.将变转化为不变,因为我们只学会处理不变的规律.通过巧妙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从而利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 2.利用克拉珀龙方程其方程为pV=nRT。这个方程有4个变量: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对任意理想气体而言,R是一定的,约为8.31J/(mol·K)。(补充分太式,密度式写法) 【典例1】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T0=300 K升至T1=350 K. (1)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保持T1=350 K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抽气机和打气筒

抽气机和打气筒 【目的和要求】 认识抽气机和打气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仪器和器材】 两用气筒:它的构造如图1.38-1所示,由圆筒、活塞、手柄(拉杆)、抽气阀、打气阀组成。(气阀是一端封闭的短橡皮管,管壁刻有一道纵向的小缝,使气体只能从气阀内向外单向流动。将两个气阀在两个气嘴中反向安装,就分别构成抽气阀和打气阀。) 【实验方法】 1.抽气时,用厚橡皮管把被抽容器连接到纵向的抽气嘴上。 当向外拉活塞时(图1.38-1甲),活塞前端空间增大,压强减小,外面的空气把打气阀压紧关闭,抽气阀被推开,空气从纵向抽气管吸进气筒内。 当向内推活塞时(图1.38-1乙),活塞前端空间减小,压强增大,筒里的压缩空气把抽气阀压紧关闭,打气阀被推开,空气从横向打气管排出。

来回反复推拉手柄,就能把待抽容器中的气体抽出。 2.打气时,用厚橡皮管把容器连接到横向的打气嘴上。同样推拉手柄,就能使连接容器内的气压增大。 【注意事项】 1.推拉两用气筒活塞时,应从筒顶推到筒底,以便得到最大的体积变化。但推拉不要过猛、过快,不要猛烈撞击筒底,以防损坏。 2.抽气时,橡胶管要选择较硬的,不可用管壁薄的软橡胶管或乳胶管,以防抽气时被大气压扁,堵住抽气通道。 3.经常在活塞与气筒壁间加少许机油,以保持气筒良好的气密性和润滑性。 4.气筒中的油垢要及时清除,以防油垢粘到橡胶气阀上,变质失效。 【参考资料】 1.两用气筒抽气可至50毫米汞柱,打气可达3-4×105帕。气筒的故障多是活塞漏气和气阀失去作用。活塞漏气多是由于皮碗干燥收缩所致。活塞漏气的解决办法是,旋开筒盖,抽出活塞,将皮碗整修一下,表面涂些机油。或将皮碗展平,以增大碗托外径。气阀失去作用多是由于气阀老化,失去弹性。气阀的制作办法是,将长25-30毫米,直径7毫米,管壁厚1-2毫米的橡皮管,一端用长5-8毫米的棒塞住,用线缠紧。用刀片沿纵向割一条长约10毫米的小缝。割缝时最好在橡皮管内插入一根合适的木杆,使小缝一次割成。 2.用手摇抽气机演示抽气、打气(抽气极限真空度≤0.4毫米汞柱,打气最大压强 ≥4×105帕)。手摇抽气机的结构如图1.38-2所示。摇动手轮,当活塞向上运动时(图甲),气缸下部空气的压强减小,空气从抽气孔进入气缸;当活塞向下运动时(图乙),抽气孔封闭,气缸的空气推开下面排气阀逸出机油表面,从排气孔排出。持续摇动,就能连续抽气。 用硬橡胶管将被抽容器与抽气孔连接,转动手柄,即可抽气。将容器与排气孔连接,转动手柄,即可向容器打气。 编者提示:本小实验可辅以“力学”部分的物理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2022高考题模考题训练专题115变质量气体问题(解析版)

2023高考一轮知识点精讲和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第十九章 热学 专题115 变质量气体问题 第一部分 知识点精讲 气体实验定律的适用对象都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但在实际问题中,常遇到气体的变质量问题;气体的变质量问题,可以通过巧妙地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问题,从而可以利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常见以下四种类型: 1.充气问题:向球、轮胎等封闭容器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只要选择容器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可把抽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3.分装问题:将一个大容器内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的问题也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成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4.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不能用相关方程求解。如果选漏出的气体和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定质量问题,再用相关方程求解即可。 第二部分 最新高考题精选 1.(2022·全国理综甲卷·33(2))(10分)如图,容积均为0V 、缸壁可导热的A 、B 两汽缸放置在压强为0p 、温度为0T 的环境中:两汽缸的底部通过细管连通,A 汽缸的顶部通过开口C 与外界相通;汽缸内的两活塞将缸内气体分成I 、Ⅱ、Ⅲ、Ⅳ四部分,其中第II 、Ⅲ部分的体积分别为01 8V 和014 V 。环境压强保持不变,不计活塞的质量和体积,忽略摩擦。

高三物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4 充气、抽气、漏气和灌气变质量模型(含答案)

高三物理二轮常见模型与方法综合特训专练 专题24充气、抽气、漏气和灌气变质量模型(含答案) 【典例专练】 一、充气模型 1.2021年11月7日,王亚平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成为中国首位出舱行走的女航天员,标志着中国女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漫步”.同时,新舱外航天服也在太空中首次亮相.假如在天和核心舱内航天服内气压为1.0x l05pa,气体体积为2L,出舱进入太空后由于外部气压低,航天服内气体体积变为4L,设航天服内气体的温度不变,将航天服视为封闭系统,其内部气体视为理想气体. ①求此时航天服内气体的压强; ②若开启航天服的充气阀门,向航天服内充入同种气体,保持航天服内气体体积为4L,使航天服内的气压缓慢恢复到0.9x105pa,则需补充压强为1.0x105pa的等温气体多少升? 2.被称为特大号“N95"的负压救护车是运送新冠肺炎患者的移动隔离舱,舱内的负压发生器可以让车厢病员室产生低于大气压的负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车内已被污染的空气待消毒、过滤等步骤后再排出。下表是负压救护车的一些技术参数。

在某次运送病人途中,车厢病员室换气时既进气也排气,已知病人上车前车厢内压强 P1=lOOOlOPa,车厢外大气压强P0=100020Pa。假设车厢内外温度相同且恒定,换气时间间隔相等,换气量均匀,忽略病人上车前后病员室容积变化。求途中12分钟内须向外排出多少气体,才能让病员室负压差大小为20Pa。(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某班级用于消毒的喷壶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壶的容积为1.5L,内含1.0L的消毒液。现闭合阀门K,缓慢向下压A,每次可向瓶内储气室充入0.05L的1.0atm的空气,多次下压后,壶内气体压强变为2.0atm时,按下B,阀门K打开,消毒液从喷嘴处喷出,消毒液不再喷出时闭合阀门K。设储气室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充气和喷液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不考虑导管内液柱对储气室内气体压强的影响,外界大气压为1.0atm,1.0atm=1.0x10s Pa。 (1)求充气过程向下压A的次数n; (2)喷液全过程,气体状态变化的等温线近似看成一段倾斜直线,如图乙所示,估算全过程壶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0。 4.为防治2019-nCoV,公共场所加强了消毒工作。如图所示为喷洒消毒液的某喷雾器示意图,其储液桶与打气筒用软细管相连,已知储液桶容积为V(不计储液桶两端连接管体积),1 打气筒每次可将圭匕外界大气打入桶内,喷洒效果最佳时桶内气体压强为2几初始时消毒 00. 20 液体积为2V0,消毒员先打气使桶内气体压强达最佳压强,再打开阀门K喷洒消毒液;当气3

变质量问题(打气、分装、漏气、抽气)

变质量问题:分装、打气、漏气、抽气 一、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的方法 1.充气问题:向球、轮胎等封闭容器中充气选择容器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 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 3.分装问题:将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中,把大容器中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中的气体看成整体来作为研究对象。 4.漏气问题: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为研究对象。 二针对训练 1.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C A.4瓶B.50瓶C.56瓶D.60瓶 2.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内体积为V ,现 ,已知气筒和容器导热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的容器相连接,开始时气筒和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p 性良好,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使用时,活塞工作n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D 3.小张开车出差,汽车某个轮胎的容积为20L,在上高速前检验胎压为,此时车胎的温度为27℃,在经过几个小时的行驶进入服务区后,小张发现该轮胎有漏气现象,检测得出胎压变化为2atm,此时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 (1)求车胎漏出气体的质量占原来气体质量的比例; (2)求车胎温度恢复到27℃时车胎内气体的压强;(不考虑此过程的漏气和轮胎体积的变化)

内有温度调节器,以便调节球内空气的温度,使气球可以上升或下降,设气球的总体积V0=500m(球 (3)补胎后,在第(2)的基础上给轮胎打气,假设每次打入气体的体积为 ,压强为 1atm ,温度为 27℃,打多少次能使车胎内气体压强恢复到。 【答案】(1) (2) (3)50 次 【解析】(1)对原来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其中 , 代入数据可得 ,漏出的气体占总体积的 (2)对轮胎内剩余的气体,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其中 ,解得 ;(3) ,解得 n=50 次; 4. 某热气球的球囊体积 V 1=×103m 3。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球囊内空气温度由T 1=270K 如图 所示,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压力送水装置由 ABC 三部分组成,A 为打气筒,B 为压力储水容器,C 为细管, 通过细管把水送到 5m 高处,细管的容积忽略不计。k1 和 k2 是单向密闭阀门,k3 是放水阀门,打气筒 活塞和简壁间不漏气,其容积为 ,储水器总容积为发 V=10L ,开始储水器内有 V1=4L 气体, 气体压强为 p 0。已知大气压强为 p 0=×105Pa ,水的密度为 ,求: ①打气筒第一次打气后储水器内的压强; ②通过打气筒给储水器打气,打气结束后打开阀门 k3,水全部流到 5m 高处,求打气筒至少打气多少 次。 【答案】① ② 次 ①取打气筒内气体和储水器内气体为研究对象,发生等温变化 则: 解得: ; ②储水器内水即将完全排出前的压强为 , 气体体积为: 设需要打气筒打 次,以 次所打气体和储水器内开始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温变化有: 解得: 次。 5. 开始逐渐升高,热气球离地后,徐徐升空,当球囊内空气温度 T 2=300K 时热气球停在空中。假设地面 附近的大气压恒为 p 0,球囊体积始终不变。 (1)求热气球停在空中时球囊内剩余空气与升空前球囊内空气的质量之比k ; (2)若热气球停在空中时停止加热,同时将热气球下方开口处封住,求球囊内空气温度降为T 3=280K 时球囊内的空气压强 p(结果可用分式表示)。 【答案】① ② ①假设升温后气体(包括跑掉的空气)的总体积为 V 2,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又:k= 联立解得:k=②根据查理定律有: 解得: 6. 如图所示,有一热气球,球的下端有一小口,使球内外的空气可以流通,以保持球内外压强相等,球 3 壳体积忽略不计),除球内空气外,气球质量M=180kg 。已知地球表面大气温度T =280K,密度 ρ0 =/m3,如果把大气视为理想气体,它的组成和温度几乎不随高度变化。

高中物理 2 2气体的等温变化 学案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含答案)

2.2.1气体的等温变化 拓展点一气体变质量问题 1.打气问题 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变质量的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 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3.漏气问题 容器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不能用气体变化规律求解。如果选容器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组成的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气体变化规律求解。 【例1】(打气问题)比赛用篮球的内部气体压强不小于1.5p0(p0为大气压强)。一篮球的体积为V,球内气体的压强为1.2p0,用打气筒给它打气。每次打气,能打入压强为p0、体积为 24 V的空气。打气过程中所有气体的温度都不变,篮球的容积不变,忽略打气筒导管内的气体体积。活塞至少推入多少次后,篮球内气体的压强才符合比赛要求? 【例2】用真空泵抽出某容器中的空气,若该容器的容积为V,真空泵一次抽出空气的体积为V0、设抽气时气体温度不变,容器里原来的空气压强为p,问抽出n次空气后容器中剩余空气的压强是多少?【例3】如图所示,用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先向袖带内充气、然后缓慢放气。某次测量充入袖带内气体的压强为1.5p0,体积为V。若缓慢放气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袖带内气体体积变为0.8V,压强变回到p0,求袖带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放气前总质量的比值。 拓展点二等温变化过程中的关联气体问题 1.问题特点 玻璃管、连通器或汽缸被液柱或者活塞分隔成两部分或多部分气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压强和体积的联系。 2.解题思路 分别取每一部分气体为研究对象,利用玻意耳定律分析列式,通过压强或体积关系建立各部分气体之间的联系。 【例4】有一两端封闭、横截面积均匀的U形玻璃管,两臂的长度相等,分别封有适量的气体1和气体2,一段水银柱把两种气体隔开,如图所示。将此U形管两端朝上竖直立起后,两臂中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1=12 cm,L2=18 cm,此时气体1的压强为54 cmHg;将此U形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时(两臂在同一水平面上), 求两臂中气柱的长度各是多少?(设水银柱不断裂,没有发生气体从一臂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臂中的情况。)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3同步学案:专题强化1 变质量问题与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

专题强化1 变质量问题与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 [学习目标] 1.会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2.会利用图象对气体状态、状态变化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解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 一、变质量问题 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然后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1)打气问题 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变质量的问题.只要选择球、轮胎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2)抽气问题 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做是膨胀的过程. 例1 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1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内体积为V 0,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 的容器相连接,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p 0,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时,活塞工作n 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容器内气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强为p 0)( ) 图1 A .np 0,1n p 0 B.nV 0V p 0,V 0 nV p 0 C .(1+V 0V )n p 0,(1+V 0 V )n p 0 D .(1+nV 0V )p 0,(V V +V 0)n p 0 答案 D

解析 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就把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n 次,就是把压强为p 0、体积为nV 0的气体压入容器内,容器内原来有压强为p 0、体积为V 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 0(V +nV 0)=p ′V . 所以p ′=V +nV 0V p 0=(1+n V 0 V )p 0. 抽气时,活塞每拉动一次,就把容器中的气体的体积从V 膨胀为V +V 0,而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就要减小,活塞推动时,将抽气筒中的体积为V 0的气体排出,而再次拉动活塞时,又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从V 膨胀到V +V 0,容器内的压强继续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第一次抽气p 0V =p 1(V +V 0), p 1=V V +V 0p 0 . 第二次抽气p 1V =p 2(V +V 0) p 2=V V +V 0p 1=(V V +V 0)2 p 0 活塞工作n 次,则有: p n =(V V +V 0)n p 0 .故正确答案为D. 在分析和求解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时,首先要将质量变化的问题变成质量不变的问题,否则不能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如漏气问题,不管是等温漏气、等容漏气,还是等压漏气,都要将漏掉的气体“收”回来.可以设想有一个“无形弹性袋”收回漏气,且漏掉的气体和容器中剩余气体同温、同压,这样就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然后再应用气体实验定律求解. 针对训练 用打气筒将压强为1 atm 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轮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ΔV =500 cm 3,轮胎容积V =3 L ,原来压强p =1.5 atm.现要使轮胎内压强变为p ′=4 atm ,若用这个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则要打气次数为(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 ) A .10 B .15 C .20 D .25 答案 B 解析 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的分态气态方程得 pV +np 1ΔV =p ′V , 代入数据得 解得n =15. 二、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理想气体定律--状态方程应用(充气灌气漏气-气体混合抽气)教学提纲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理想气体定律--状态方程应用(充气灌气漏气-气体混合抽 气)

充气问题: 1、一只篮球的体积为V0,球内气体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现用打气筒对篮球充入压强为p0、温度为T0的气体,使球内气体压强变为3p0,同时温度升至2T0。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 T(a为正常数),充气过程中气体向外放出Q的热量,篮球体积不变。求: ①充入气体的体积;②充气过程中打气筒对气体做的功。 2、如图蹦蹦球是一种儿童健身玩具,某同学在17O C的室内对蹦蹦球充气,已知充气前球的总体积为2L,压强为latm,充气筒每次充入0.2L压强为latm的气体,忽略蹦蹦球体积变化及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①充气多少次可以让气体压强增大至3atm; ②将充气后的蹦蹦球拿到温度为-13O C的室外后,压强将变为多少? 灌气问题: 3、某容积为20 L的氧气瓶装有30 atm的氧气, 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 L的小钢瓶中, 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 atm, 若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 atm, 则共能分装的瓶数为?(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 且温度不变)( ) 4、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 ) A、4瓶 B、50瓶 C、56瓶D、60瓶

漏气问题: 5、一个瓶子里装有空气,瓶上有一个小孔跟外面大气相通,原来瓶里气体的温度是7℃,如果把它加热到47℃,瓶里留下的空气的质量是原来质量的几分之几? 6、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 Pa .将其搬到-13℃的工地上时,瓶内氧气的 压强变为7.2×106 Pa .请通过计算判断钢瓶是否漏气. 气体混合问题: 7、如下图所示,两个充有空气的容器A ,B ,以装有活塞栓的细管相连通,容器A 浸在温度为t 1=23℃的恒温箱中,而容器B 浸在t 2=27℃的恒温箱中,彼此由活塞栓隔开。容器A 的容积为V 1=1L ,气体压强为p 1=1atm ;容器B 的容积为V 2=2L ,气体压强为p 2=3atm ,求活塞栓打开后,气体的稳定压强是多少? 抽气问题: 8、用容积为ΔV 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0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 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 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n 为多大? 9、用活塞式抽气机抽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从玻璃瓶中抽气,第一次抽气后,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到原 来的54,要使容器内剩余气体的压强减为原来的625256,抽气次数应为( )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气体变质量问题汇总

气体变质量问题汇总 分析变质量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将其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然后利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来解决。常见的变质量问题包括打气问题、抽气问题、灌气问题、漏气问题和气体混合问题。 打气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气体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充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将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问题转化为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问题。 抽气问题中,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属于变质量问题。我们可以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以看做是等温膨胀过程。 灌气问题是将一个大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将大中的剩余气体和多个小中的气体视为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将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

漏气问题中,漏气过程中气体的质量不断发生变化,属于变质量问题。如果我们选内剩余气体和漏出气体整体作为研究对象,便可使问题变成一定质量气体的状态变化,可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求解。 气体混合问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气体混合在一起的过程,也是变质量气态变化问题。通过巧妙的选取研究对象及一些中间参量,我们可以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来处理。 在解决变质量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克拉珀龙方程,其方程为pV=nRT。这个方程有四个变量:p是指理想气体的压强,V为理想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物质的量,而T则表示理想 气体的热力学温度;还有一个常量:R为理想气体常数,对任 意理想气体而言,R是一定的,约为8.31J/(mol·K)。(补 充分太式,密度式写法) 举个例子,我们考虑一个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经过太阳曝晒,气体温度由T=300 K 升至T1=350 K。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查理定律得到气体压强 的变化。其次,我们可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

聚焦气体变质量问题

聚焦气体变质量问题 作者:冯占余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7年第04期 摘要: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高中物理3-3中的重点内容,由于这部分内容现行教材不讲克拉珀龙方程,对于求解理想气体变质量问题就比较困难.解决这类问题需设法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定质量问题从而,顺利求解.本文选取了常见的五类变质量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关键词:气体;变质量问题 作者简介:冯占余,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近年来在《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等10多种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00余篇,主编《物理高考必考题》(重庆出版社). 对于物理3-3中的理想气体变质量问题,由于教材中不学习克拉珀龙方程,要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实验定律进行解答,存在一定困难.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用等效法把变质量问题转化为恒定质量问题从而顺利求解.本文就这类问题分五个方面介绍. 一、充气问题 设想将充进容器内的气体用一个无形的弹性口袋收集起来,那么当我们取容器和口袋内的全部气体为研究对象时,这些气体状态不管怎样变化,其质量总是不变的.这样,我们就将变质量问题转化成质量一定的问题了. 例1一个篮球的容积是25L,用打气筒给篮球打气时,每次把105Pa的空气打进去 125cm3.如果在打气前篮球里的空气压强也是105Pa,那么打30次以后篮球内的空气压强是多少?(设在打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 解析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压强为p0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气后,共打入压强为p0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体积nΔV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0、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n、体积为V0. 令V2为篮球的体积,V1为n次所充气体的体积及篮球的体积之和 则V1=2.5+30×0.125 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可用玻意耳定律求解:

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物理抽气-打气问题(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抽气和打气 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 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 [例一] 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 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 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 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解答]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 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 O 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 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后,共 打入压强为P 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 态:压强为P O 、体积为V +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 P n 、体积为V .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P O (V +nΔV)=P n V ∴P n = P O (V +nΔV)/ V [例二]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 的 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 ,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 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 为多大? [解答]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 气体压强为P 1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 1(V +nΔV)=P V P 1=P V /(V +nΔV) 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2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 2(V +nΔV)=P 1 V P 2=P 1 V /(V +nΔV)= P [V /(V +nΔV)]2 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 P n =P [V /(V +nΔV)]n 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 [例三]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