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1 目的:统一内科疾病专科护理常规,使护理工作更趁规范,提高工作效力和服务水平。
2 适用范围:全院内科病区3 权责:3.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制订3.2 护士长负责本科落实3.3 护士执行4 护理常规按内科及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4.1 病情观察4.1.1 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4.1.2 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4.1.3 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4.1.4 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
4.2 护理要点:4.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4.2.2 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 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 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4.2.3 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4.2.4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4.3 术后护理4.3.1 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 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4.3.2 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3.3 严格记录24h 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4.3.4 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4.3.5 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4.3.6 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4.3.7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严重腹部外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7-134-02严重腹部外伤是外科常见的危急病症之一,多数腹部损伤因涉及内脏而伤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20%【1】。
由于严重腹部外伤常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或其他部位复合伤,所以伤后及时正确的诊治,积极的抢救,细心的护理和防止并发症,对于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严重腹部外伤患者68例,由于诊治正确,抢救及时,护理得当,治愈66例,死亡2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8例患者,其中男56例,女12例,年龄10-79岁,平均34.5岁。
致伤原因:车祸48例,坠落伤12例,意外伤8例。
经剖腹探查证实有不同程度的内脏损伤,单器官损伤24例,多器官损伤44例。
脾破裂38例,肝破裂4例,12指肠损伤18例,肾损伤3例,血管损伤6例。
腹外合并伤38例,其中合并肋骨骨折或气胸21例,四肢骨折18例,颅脑外伤4例。
入院时出现休克54例。
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在16-64之间,平均评分为35±19。
本组均在积极扩容、抗休克的同时手术治疗。
全组治愈66例,死亡2例。
2例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
1.2院前时间及手术时间记录患者从受伤到就诊的时间为院前时间,就诊后到开始手术的时间为手术前院内时间。
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前者院前时间长,手术前院内时间长(见附表)。
按创伤评分对严重腹部外伤进行评价,发现全组平均年龄34.5岁,生存组与死亡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年龄对腹部外伤的生死结局无影响。
本组资料中,院前时间和术前时间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死亡组院前时间和术前时间明显短于生存组。
其具体表现在死亡者患者出血速度快,失血量大,短时间内生理指标变化大,伤情与院前时间和术前院内时间存在相关性,但如作为创伤评分指标,需作进一步探讨【2】。
腹部外伤32例急救与护理

处 坠落伤 2例 ,打架斗殴伤 7例 ,爆炸 伤 1例 。入 院时伴 休 克 痰 、血 块 或 异 物 者 应 及 时 吸 出 ,防 止 气 道 阻 塞 ,必 要 时 行 气 管
25例 ,单 一脏 器损 伤 18例 ,多脏 器 损 伤 14例。 合并 伤 有颅 插 管 或 气 管 切 开 ,改 善 患 者 的通 气 功 能 。 迅 速 给 予 吸 氧 ,以 中
1 临 床 资 料
础 、最 主要 的措 施。首先检查其 呼吸道是 否通 畅 ,如 遇喉头 水
本组 32例 ,男 25例 ,女 7例 ;年龄 10—45岁 ,平均 28.5 肿 、休克 、昏迷导致舌后 坠的患 者 ,可 用舌钳 夹 出舌 头 ,并 于 口 岁 。受 伤 至 入 院 时 间 1~3 h。致 伤 原 因 :交 通 事故 伤 22例 ,高 腔 内 放 置 一 通 气 气 道 以 利 通 畅 ,有 义 齿 者 迅 速 取 下 义 齿 ,有
1998:338.
[2] 韦玺,唐福 明,郑 颖锋 ,等.尿 激酶在 微创 颅 内血肿 清 除 术 中的疗效观察 [J].广州 医药,2002,33(3):26—27. 本 文 编 辑 :姜 立 会 2009—10—20收 稿
腹 部 外 伤 32例 急 救 与 护 理
段 玉 (昭通 市第一人 民 医院 云 南 昭 通 657000)
慢性硬 膜下血肿发生在 55岁 以上的老 年人 ,微创 颅 内血 肿 清除术 治疗具有操作简单 、安全 、手术 时 间短 、损 伤小 、术后 并发症少 等优点 ,尤其适合 于伴有其 他严重 疾患 的老年人 ,极 大地提 高了他们 的生存 率。充分 的术 前 准备 、完 整 的治 疗方 案 、严密细致的术后护理 、早期康 复训练 ,为挽 救患者 的生命 、 恢 复 功 能 、实 现 生 活 自理 、重 返 社 会 打 下 了 良好基 础 。 参 考 文 献 : [1] 王 忠 诚 .神经 外 科 学 [M].武 汉 :湖 北 科 学 技 术 出版 社 ,
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

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腹部创伤较为常见,死亡率高。
其危险性主要是腹腔实质器官的大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损造成的腹腔感染。
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供大家参考。
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1. 按病情需要,放置于复苏室或抢救室。
2. 绝对卧床休息,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坐卧位,避免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3. 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一般每15~2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作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
6. 腹部伤口立即作无菌包扎,脱出的内脏不要立即回纳入腹腔,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扣上清洁弯盘,待手术室作进一步处理。
7. 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迅速开放2~3条静脉通道,用粗针头输入平衡液等,并快速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输入全血。
一般腹部创伤的病人,静脉通道不宜建立在下肢。
8. 对病情不稳定者,不宜搬动。
予床边X线、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9. 腹部损伤后应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10. 留置导尿,记录尿量。
11. 一旦决定手术,应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腹部创伤的发病机制腹部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生活意外、斗殴、凶杀等,通常分为二类:1. 闭合性损伤系受钝性暴力所致,若损伤仅造成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病情较轻;若合并内脏损伤,大多为严重创伤。
空腔脏器破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 开放性损伤分为贯穿伤和非贯穿伤,大多伴有腹内脏器损伤。
腹部创伤的病情评估1. 评估、了解腹部外伤史2. 全身情况1) 神志单纯腹部伤者大多甚至清楚;车祸或腹内大血管伤伴休克者,神志淡漠、紧张、烦躁不安;合并颅脑伤者,呈昏迷或半昏迷。
2) 面色多有苍白、出冷汗、口渴。
3) 呼吸腹内脏器伤常呈胸式呼吸。
腹部外伤性复合性的抢救和护理

1 2 1 院前 救 护 ..
量 。必 要 时 给 予气 管插 管 或 气 管 切 开 并 辅 以 呼吸 机 。立 即 建
复合型 腹部外伤 病情 凶险 ,病程 长 ,治疗 复杂 ,其 需
明确腹部外伤的部位和 性质 ,除临床检查外,需要作一些有 效 的检 查。其中腹腔穿刺 、剖腹探 查、B 、c 检 查是诊断 超 T
腹部伤的重要方法。我 院通过对复合性腹 部外伤病人实施手 术治疗及术前救护 和术后护理 的急救配合,严密观察病情动 态 ,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 ,一般护理和静脉营养支持,2 例 O 患者治愈l例 出院,治愈率为9 .% 例 死于顽 固性休克, 8 0 3 ,2 平 均 住 院 时 间为 2 d 8 。这 表 明 , 及 时 手 术 是 治 疗 腹 部外 伤 性 复合性的主要手段 ,其配合相应的护 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 有 重要 的意 义 。
转 诊3 。致 伤 原 因 以刺 伤 、 车 祸 、 高 空 坠 落 为 主 ,从 伤 后 例 到就诊平均为3 ,其 中术前有失血性休克 1例,开放性损伤 h 4
操作,对有 手术指征 的患者,做好皮试 、配血、备皮 、血气
分 析 、 留置 胃管 和尿 管等 术 前 准 备 。 1 22 术后 护 理 .. ( )心 理 护理 :该组 患 者完 成手 术 后 ,大 部分 患 者表 现 1 出不同程度 的恐慌、急躁、焦虑等情绪 。因为此 时患者对于
入 院 前 的 护 理 必 须 在 外 伤 后 立 即 开 始 , 这 对 提 高 伤 者 存 活 率 有 重要 意义 , 时 间 不 能 > 2 m n 0 i ,否 则 会 延 误 外 科 诊 治 。迅 速 评估 患者 伤 情 ,根 据 患者 生 命 体 征 、 意 识 、 面色 、 骨 折 情 况 、 出血 量 多 少 、 受伤 部 位 与 程 度 等 迅速 判 断病 情 , 进 行 IS 分 ,为 进 一 步 抢 救 护 理 提 供 依据 。 立 即 为 患 者 安 S评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急救护理

的 病 儿 易 发 生 中 枢 性 高 热 , 炎 等 合 并 症 也 易 出 现 高 热 。 高 脑 热 又 可 造 成 脑 功 能 紊 乱 而 加 重 昏 迷 , 以 对 3 .℃ 以 上 的 患 所 85 儿要 给 予 降温 处 理 , 用 温 水 擦 浴 、 枕 、 袋 等 方 法 , 使 常 冰 冰 但 用过 程 中防止 直 接接 触 皮肤 造成 冻 伤 。 25 营 养 支 持 防 止 水 电 解 质 紊 乱 , 强 体 质 。 损 伤 早 期 . 增 静 脉 可 给 适 量 的 营 养 药 物 支 持 。 长 期 昏迷 者 予 鼻 饲 , 般 从 一 3 d后 开 始 , 为 伤 后 3 因 d肠 蠕 动 开 始 恢 复 。 鼻 饲 液 需 新 鲜 配 制 , 高 热 量 、 蛋 白 、 维 生 素 易 消 化 为 宜 。 根 据 需 要 调 节 以 高 高 鼻 饲 量 , 注 意 用 具 清 洁 , 组 病 儿 中 6例 鼻 饲 , 长 为 3 d 并 本 最 1,
2 6 5 心 理 护 理 : 童 的 心 理 活 动 特 点 是 因 年 龄 小 而 生 活 .. 儿
2 3 皮 肤 护 理 小 儿 皮 肤 比 较 嫩 , 因 肢 体 和 头 部 有 伤 口 . 常 而不愿 更换 体位 , 上 汗 液 及尿 液 的浸 泡 容 易 发 生 褥 疮 , 加 因 此 每 1 h翻 身 并 按 摩 受 压 处 1次 , 日用 温 水 清 洗 皮 肤 1 —2 每 次 , 持 皮 肤 清 洁 , 铺 平 整 清 洁 , 压 部 位 以 小 糜 枕 交 替 衬 保 床 受 垫 , 缓 冲 压 力 及 静 电按 摩 , 以 有 效 地 预 防褥 疮 发 生 。 以 可 24 . 高 热 护 理 由 于 小 儿 体 温 调 节 中 枢 不 稳 定 , 脑 损 伤 颅
腹部创伤如何正确急救

腹部创伤如何正确急救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比如交通事故,摔伤,碰伤等。
部分情节较重的事故往往会导致内脏受伤,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内脏脱出。
这种受伤的方式在临床中被称作腹部受伤。
在人体的腹腔中,存在着肝和脾这样类似于血库的器官,所以如果腹部受到重击,一旦出现某一处破裂,血液会瞬间涌出充满腹腔。
因为出血的地方在人体内,不能从外部进行止血,所以病情一旦延误,患处很快就会加重恶化。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急救措施,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与此相关的知识吧。
1.腹部创伤的类别在临床外科中,腹部创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症。
导致腹壁受损以及(或者)腹腔内器官受损的原因有很多,且腹部创伤的发生率大约占全部损伤的0.4%-1.8%,有时还会伴随着出现内脏损伤以及空腔脏器破裂。
临床治疗中,腹部创伤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1开放伤一般情况下,开放伤可以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穿透伤通常是指腹膜已经完全被穿透,腹腔内器官往往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非穿透伤通常是指患者受伤后,腹膜依然完好无损,腹腔没有与外界打通,不过也有可能会伤害到腹腔内脏器。
一般会受到损伤的内脏有肝,小肠,胃结肠,大血管。
1.2闭合伤发生了挤压,爆震和碰撞等钝性暴力后往往就会发生闭合伤。
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出现闭合伤,比如意外事故,坠跌,挤压,打击,冲击伤等。
闭合伤一般可以分为腹壁伤和腹腔内伤两种。
一般会出现损伤的内脏有脾,肾,小肠,肝,肠系膜。
相比于开放伤,闭合性的损伤不会导致患者体表出现明显的伤口,所以需要确认内脏是否出现损伤,这种诊断的操作是比较困难的。
因而如若不能及时确诊患者的内脏是否出现损伤,那么很有可能会延误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所以闭合伤往往更有实际的临床意义[1]。
1.腹部创伤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腹部创伤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临床症状:2.1腹部疼痛因为腹部创伤主要发生在患者的腹部,所以腹腔内的器官会受到强烈的外伤刺激,因而在出现腹部创伤后,患者往往首先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
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

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腹部创伤是指腹部受到外力暴力或者其他刺激而造成的损伤。
该创伤不仅会影响到腹部内部器官,而且还可能对全身造成威胁。
故如果出现腹部创伤,我们需要快速做出有效的急救措施。
识别腹部创伤腹部创伤有多种形式,而且不可能具备相同的症状。
常见的症状表现包括:•腹痛•腹部张力•呼吸负担或呼吸困难•恶心和呕吐•无法排尿或排便•血管血压降低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应当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当遇到腹部创伤患者时,应该立刻做以下四个步骤:1.保护现场。
此时需要先评估现场是否安全,排除其他威胁。
2.保持患者体位。
如果患者出现明显腹部疼痛并且表现出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应将其平躺在地面上,保持体位稳定。
3.及时送医。
如果疑似腹部器官损伤,必须立即送医,尽量避免任何延误。
4.如果需要等待救援车辆到来,同时可以在等待的过程中做一些临时的急救措施:•制动/控制出血。
某些腹部创伤可能会导致大量出血,这时需要及时制动伤口,或者采用紧急止血带等控制方法来控制出血并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
•保暖。
如果等待时间较长,应帮助患者保持体温,切勿让其睡着。
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腹部创伤进行急救时,不能随意揭开其衣物来检查伤情。
这样可能会增加疼痛和严重的后果。
紧急医疗当抵达医院后,医护人员会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下面是常见的紧急医疗措施:•呼吸道管理,其中包括控制血氧饱和度、纠正呼吸酸中毒等。
•快速做出评估和筛查,例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临床表现等。
•紧急开展手术,这是治疗严重的腹部创伤的最佳方式。
以上是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
如果在救援过程中稳妥地实施这些措施,病患很有可能生还,并在日后能够正常工作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急救与护理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属于临床合并损伤,由于缺少典型的体征表现和主诉,病情进展较快,十分考验医护团队的救治经验,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而在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后,对患者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三种,即实质性的器官受损、脏器破裂造成腹腔感染以及大血管破裂引起大出血。
因此,针对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患者予以早期急救处理和护理干预,是降低临床死亡率的关键。
1.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急救方法
1.
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以上数据和呼吸变化的情况;向患者或者随从人员了解致伤原因,通过检查判断病人是否出现合并伤,询问病人对腹部疼痛的感受,记录主诉情况,从而判断脏器损伤的性质,即实质脏器损伤或空腔脏器损伤;注意观察病人的气道变化情况、精神状态变化情况、呼吸频率、体循环症状以及血压脉搏的变化表现;若病人心率迅速增加、脉搏减弱,则提示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面部表现、意识障碍情况,并通过反跳痛、压痛的检查,判断病人是否出现腹部腹膜刺激征。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协助医师进行腹部穿刺检查、血液标本送检化验、建立静脉通路等工作。
2.
抢救生命及休克复苏。
护理人员在病人治疗期间,应保持其呼吸道处于通常状态,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并建立气道,同时予以供氧护理,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呼吸道症状严重者,护理人员应予以气管切开,对于呼吸功能衰竭者予以人工呼吸机辅助治疗。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在大出血休克后,由于血容量的减
少,难以保持体内循环的正常状态,病人也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予以吸氧护理,积极预防脑缺氧、脑水肿等并发症状的产生。
3.
迅速补充血容量。
病人在出现类似脏器损伤后,都会出现血量循环不佳的状况,可能还会伴随出血性休克。
针对此类情况,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同时将下肢抬高,预防脑缺血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也是防治肾功能受损和心跳骤停的重要方法。
根据患者休克程度的不同,护理人员应增加静脉通道的数量,尽量选择上肢输液,其中需要包括血容量输液和药物输液,及时补充体内所需的成分。
在建立静脉通道后,还应及时采血、配血,以配合后续的治疗。
1.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的护理措施
1.
术前准备。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病人在入院后,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若手术拖延时间越久,并发症状就会越明显,同时死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因此,当患者在入院就诊时,医护人员应做到稳、细、快、准,判断病情需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而护理人员还应及时进行皮试、导尿、血检、胃肠减压等术前准备,缩短准备时间,争取尽早为患者提供适合手术的环境。
对于腹部开放性外伤病人,护理人员应先采用冲洗药物进行消毒和擦拭,而后使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等待手术传达。
2.
心理护理。
在临床上,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多为突发性疾病,患者并未做好入院治疗的心理准备,在病情突发后会出现程度不一的恐惧、紧张和焦虑情绪,同时家属在得知病人病情后也会过度担忧。
针对已休克病人,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说明病人的病情状况,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耐心向其介绍医院的优质环境和主治医生团队的经验,让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针对意识清醒的病人,护理人员应向病人和家属说明手术治疗的方法、过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病人对
并发症的预防能力,同时提高病人治疗的信心,减轻其不良情绪的影响,可以有效促进病情康复。
3.
护理观察。
护理人员应做好病人在救治过程中的心电监测、血压监测和呼吸监测,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机体皮肤的颜色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腹部脏器复合伤。
在治疗期间,应向病人或者随从人员了解外伤的原因、暴力强度、腹膜刺激征的情况,若是出现腹胀和腹腔内浊音,则提示患者可能出现脾脏出血;若病人在入院后伴随反跳痛、压痛、头痛、便血、呕血等出血症状时,则提示胆囊、肠胃等脏器破裂;若尿量减少、尿比重超标,则说明血容量不足,在予以输血处理后仍无排尿反应,则提示病人可能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问题。
在护理观察期间,护理人员应要求病人严格禁食,向其解释说明不使用止痛药物治疗的原因,同时也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应注意定期测量腹部围度,查看是否出现腹胀、腹压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