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一 考点四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微案标点符号核心考点教学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微案标点符号核心考点教学案

微点突破一句内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内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分别表示句子内部大小不同、性质不同的停顿。

顿号1.不定数(大约数)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因为不定数在语音上没有停顿;不是大约数而是相邻的两个数字,中间要用顿号,如农业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2.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就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3.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那么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4.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5.如果要强调简短的并列词语,这些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要用逗号。

6.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

分句之间停顿较大,不应用顿号。

逗号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这包括:主谓之间、动宾之间、倒装成分与其他成分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连词与分句之间等。

“但是”“所以”一类的关联词,表示句内关系时,其前用逗号;表示句间关系时,其前用句号。

行文中一个完整的意思说完,要用句号,切忌一“逗”到底。

分号1.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分句间则使用分号。

2.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冒号1.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

2.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

3.“××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

“××说”前面引号里面的内容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4.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5.冒号后面提示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但范围必须清楚,否则就会造成误解。

(2017·浙江高考改编)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复习教案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

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点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和语气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本专题主要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010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查能力为D级,即表达应用。

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的一套符号。

在汉语表达中,它对表情达意起着一种重要的辅助作用。

可以帮助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正确地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对阅读和写作都很重要,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

其涉及的知识点可归纳为五个方面:1.能够正确理解语义,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前提。

2.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用法,这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基础。

3.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书写位置。

4.具有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5.具有识别、改正错误标点符号的能力。

【考点透析】1.考点要求: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要达到这个要求,就需要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明确各种标点符号的作用,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考题回眸:高考中的测试题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在前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涵盖了七种点号和七种标号,除了着重号、间隔号没有考查过外,其余标点符号都己考查过。

前几年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3.题型设置:一般标点符号的考查,涉及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辨别题、改错题。

要辨析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恰当,一要牢同地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二要注意分析具体的文章和语气。

【目标要求】2004年的《考试说明》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列入了考试范围,从而结束了连续四五年没有单独出题的现状。

正确就是规范,即按照明文规定的标准去书写。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人称代词 教学PPT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标点符号、人称代词 教学PPT课件

【题型五】冒号
【典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一生都是在平衡健康与运动的关系中度过的。对运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会影 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 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于工作、学 习、人际交往和家庭事务,① 。由于缺少锻炼,有些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患上 了各种疾病。而事实上,如果人们能意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明白运动是延缓 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② ,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 如果按照代谢方式划分, ③ 。有氧运动属耐久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相等。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基本都是有 氧运动,比如瑜伽、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 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无氧运动属力量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 吸入的氧气少于所需要的氧气。其特点是:运动强度较高、爆发力强、持续时间短等。 举重、跳高、短跑以及投掷等都属无氧运动。
除了眉毛,人类独有的眼白也为我们表情系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眼白也叫作“巩膜”,是眼球表面包裹着的一层不透明的纤 维状保护层。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 是( )
A.我们摩挲这本书时,或许思绪会接上“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的老庄思想。
B.“川藏第一隧”——二郎山隧道,将我们通行天堑二郎山的 时间缩短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到秋冬养生,喝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都开始熬粥
喝了,白粥、百合粥、八宝粥……各种粥都是大家的最爱。不过, ① ?很
多人都认为喝粥能养胃,因为粥很稀很软,给人一种很好消化的感觉。粥的含水
量通常在80%以上,而且煮得比较烂,胃不舒服时,喝粥可能会有一定好处。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案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2、掌握几种标点符号误用类型,提高学生解题能力3、掌握标点符号解题技巧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教学难点:标点符号的误用类型及解题技巧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考纲一、标点符号种类与形式标点符号分为两大类,一是点号、一是标号。

点号有七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连接号、着重号、专名号。

号主要是表示语言中种种停顿的,标号主要是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的。

点号及其形式标号及其形式二、金题引路:1.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2004年高考江苏卷)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

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D.“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呢?《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木根也”,段玉裁在注释时则说得更明确:“今俗语云桩。

”答案:D(A“好一派……”前应是冒号,对上面内容的总结;B “能耗预测制度”前应为逗号,因为“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属大并列内部的小并列,用了顿号,这里只能用逗号;C句末问号改为句号,因为“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并非问句,而是个陈述句。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04年高考天津卷)A. “学习就怕‘认真’二字。

”张老师说:“‘态度决定一切’,确实很有道理。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 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编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

专题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提示:标点符号备考重点详见附册《考点知识必背清单》的“必背清单八标点符号常见考点解释”。

必背清单八标点符号常见考点解释(一)冒号1.起总领或总结作用。

2.管辖范围一般管到句号为止。

3.后面有提示作用的词出现时不用冒号。

①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冒号后面不能用“即”)②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

(√,“即”后面可用冒号) 4.一个句子中一般不能用两个冒号。

(二)书名号1.标示书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等。

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三)问号1.有疑问才用问号,非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①你要到哪里去?(√)②我不知道你要到哪里去?(×,问号应改为句号)2.选择问句句末用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3.连续问句各句都用问号。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4.倒装问句问号放最后,中间用逗号。

①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②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四)引号1.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

(1)引用部分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①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他最喜欢这两句诗。

(√)(2)引文不完整,或虽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外面或不用。

①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么其后不能有任何标点符号。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②引文结束时刚好需要停顿,那么句号应在引号外面。

徐悲鸿笔下的马,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注] 一般来说,凡是前面用了冒号,后面的引文便是独立成句的,句末点号应在引号里面。

2.直接引用在句前、句中、句后。

①某某说:“×××。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教学要点】: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符号(标号、点号)的连用(牢固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性是指标点符号(标号、点号)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号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2.倒装问句,问号用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生”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9.主谓倒装的问号,问号应用在句末。

如:“怎么了,你?”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二)冒号1.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使用依据:1.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2.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解说》三·标点符号的种类:1.标号九种: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2.点号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四·复习重点:问号、顿号、冒号、分号、破折号、书名号、逗号五·复习难点:引号、括号、省略号六·试题类型:语基选择题语运改错题七·突破重难点1.问号的用法①无疑而问(问句充当了句子成分)不用问号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②选择问只在最后一问用问号如:是去呢,还是不去呢?③连续问每一问都用问号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④倒装问中问号置于末尾如:你到底去不去呢,小张?2.顿号的用法①分句间不用顿号②不同层次的词语并列应区别开来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③连词“和”“与”“及”“或”“或者”前不用顿号④概数之间不用顿号如:她大约十七八岁。

⑤集合词语间不用顿号如:我们要搞好干群关系。

中小学生老中青三结合3.冒号的用法①冒号提示下文,总结上文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②冒号后面(至句末点号处)的内容都属于提示内容,否则为误用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③同一句话中只用一处冒号④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4.逗号的用法①并列谓语(短语)间用逗号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并列补语(短语)间用逗号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并列词语加语气词时用逗号如:校园里种着花呀,草呀,树呀。

5.分号的用法①句中无逗号时不能直接用分号(分行并列时可用)②并列分说时列举项中已用句号则并列项间不用分号6.书名号的用法①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如:我最近看了《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的《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篇文章。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点4 标点符号与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1 考点4 标点符号与

|解题示例| 【例 6】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的括号,作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在能看见东西的第一天下午,我将在森林里作一次长时间的漫步,让自己的眼睛陶 醉在自然界的美色里,在这有限的几小时内我要如醉如痴地欣赏那永远向有视力的人敞 开的壮丽奇景。结束短暂的森林之旅,回来的路上可能经过一个农场,这样我便能看到 耐心的马匹犁田的情景(或许我只能看到拖拉机了!)和那些以土地为生的人的宁静满足 的生活。
C.现在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却是一个“草木茂盛,多禽兽”(《汉 书·匈奴传》)的地方。
D.望帝死了之后,忽然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了心酸。据 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
解析:选 A A 项与文段中的引号用法一致,表示着重指出。其余三项都表示直接 引用。
2.下列语句中的问号,与文段中的两处问号的用法,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师资的实时互动。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触手可及。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 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因材施教?随着在线教育 行业的发展,挑战也接踵而至。 A.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这样的夜晚,同家人围 炉而坐,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 B.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飞上仙界?我 不知道。
|解题示例| 【例 2】 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针对现代都市文明来说,作为人类文化记忆的传统遗产,是旧有生活方式的智慧结 晶,是祖先留下的文化基因,我们需要保存住这些文化符号,以延续自己的民族血脉。 然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却又是消灭这些文化符号的罪魁祸首——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 发展悖论。 A.这边的事我早晚是要走的。——太太,说不定今天要辞掉我。 B.啊,我死了!——你倘有几分仁慈,打开墓门来,把我放在朱丽叶的身旁吧! C.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D.——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突破一了解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用。

②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③直行文稿引号改用双引号和单引号。

④此外还有方括号“[]”、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⑤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⑥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⑦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波浪线“”。

突破二用法相近的标点符号区分1.括号与破折号的异同二者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又有区别:当解释说明内容比较重要,属于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要读出来时,就应当在解释说明的内容的前后都用破折号(两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否则用括号。

如:(1)中年人读书学“术”,做事讨巧,难以凭信念——如果他原先有的话——拼命做去。

(2)拿一颗豆子(蚕豆、豌豆、黄豆都可以)来说吧……分析:(1)可以把注释的内容都读出来,而(2)不必读出来。

2.冒号与破折号的区别当后面的内容是分项列举时用冒号,是解释说明时用破折号。

如:几年来,她自学了以下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等。

分析:本句冒号以下的内容是分项列举,而不是解释说明,所以只能用冒号而不能用破折号。

3.句内括号与句外括号的区别(1)一个远在异乡的人想起自己的家,就想起那景象:“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分析:括号里的话注释的仅仅是冒号后面的话,而不是整个句子的。

因此,这里的括号属于句内括号,应放在句号前、引号后。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分析:本句中的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诗句出处的,并且诗句又是独立的,故此括号为句外括号。

4.顿号与逗号用法的不同二者都可表示并列关系,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较长的并列成分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如: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流水,这大雁的歌唱,使我们深深地陶醉了。

(2)顿号表示词语间的停顿,但用作谓语、补语的并列词语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祖国啊,你伟大,富强!(3)并列成分较少,不用顿号也能自然显示并列关系,则不必再用顿号。

如:我们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4)词语加“呀”就变成了句子,表列举,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海棠呀,玫瑰呀,米兰呀……五彩缤纷,似乎把春的色彩都聚拢到这儿来了。

(5)表示突出强调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听说,她,X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5.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与并列词语的区别(1)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汉字中小写的数字,中间不能加顿号。

如:她有三十五六了,但看上去还像二十五六的样子。

(2)在使用标点过程中,要分清用相邻数字表示概数和并列的词语的区别。

如:市长向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们介绍了我市明年经济建设的总体规划。

分析:“二、三线”是第二、第三线两个并列的词语,并非用相邻的两个数字表概数,中间应用顿号隔开。

【即练即悟】1.下列句中破折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就从这我才明白,在一个比黄连还苦的青蛋蛋里藏着的,才是核桃——我想念的朋友。

A.“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某某?”B.“将军家的厨师来了,问他好了——喂,普洛诃尔!过来吧……”C.“哟,祥子?怎——”她刚要往下问,一看祥子垂头丧气的样子,车上拉着铺盖卷,把话咽了回去。

D.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解析表示解释说明。

答案 D2.下列句中破折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陈二奶奶带着“童儿”——四十来岁的一位黄脸大汉——快到掌灯的时候才来到。

A.她说得非常大方,自然。

那件粉红色的卫生衣忽然——在祥子眼中——仿佛肃静了许多。

B.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作“团结——批评——团结”。

D.于是她使劲地X了X嘴:“浩——波——”解析插在句子中间的解释说明。

答案 B3.下列句中省略号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X……”A.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B.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C.过了一会儿,又听见老袁在读新的一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D.成岗不断地被特务押进押出,使X思扬疑惑不解,对他的遭遇感到深深担忧……解析表示引文的省略。

答案 C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①()黛玉道:“只刚念了②()四书( )。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③( )(1)文中①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逗号B.句号C.问号D.冒号(2)文中②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破折号B.冒号C.双引号D.书名号(3)文中③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感叹号、后引号B.句号、后引号C.后引号、感叹号D.后引号、句号答案(1)B (2)D (3)A5.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历史名人往往都被后人送于不同的称号①()孟子被称作“亚圣”、秦始皇被捧为“千古一帝”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历史人物被尊崇的程度其实往往就是被歪曲的程度③()尽管有失偏颇,但这种观点在不同程度上被大众接受。

(1)文中①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冒号B.逗号C.破折号D.顿号(2)文中②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逗号B.破折号C.顿号D.省略号(3)文中③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句号B.分号C.破折号D.冒号答案(1)A (2)D (3)A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0分钟36分)题组一对点练注: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周王陵在哪里?在周原吗?考古学家在周原做了大量工作,没有发现。

在丰镐吗?考古学家又在西周首都丰镐周围寻求,依然没有结果。

B.按照中国医学的传统理论,正常情况下,风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风、寒、暑、湿、燥、火)。

异常情况下,风又是致病的一种因素。

C.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等,用手书的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分浪漫主义色彩。

D.关于《汉文学史纲要》,他曾说过:“文学史编制太草率”诸如此类的话——事实证明,他的批评很有道理。

解析B项,括号及括号内的内容应放在“之一”之前,括号外的句号改为分号。

C项,书名号应改为引号。

D项,“他曾说过”后面的冒号应去掉。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时候,只要我想要,妈妈就会用彩色包装纸给我折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山羊、小鹿、水牛等……B.加得姆被问得目瞪口呆,忍不住大声吼道:“你这个笨蛋,这是自然界的生长规律!规律,你懂吗?”格登伸了伸舌头,低声说,“不懂。

”C.我们可不可以变得更加理性,而不是情绪化;我们可不可以在反抗的同时,也能自责和自律?我认为这可能是最关键的。

D.我感觉自己像在读一本日记——他们是谁?这对20世纪20年代的情侣后来结婚了吗?布莱恩到底有什么让人诟病之处?这本书似乎不像是《现代罗曼史》,而更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

解析A项,省略号与“等”重复,将“等”去掉。

B项,将“低声说”后的逗号改为冒号。

C项,将分号改为问号。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B.我不知道,在“五·一”这个劳动者的神圣节日里,农民工兄弟当中到底能够有多少人享受到法律赋予他们的休息权?C.《史记·匈奴传》有如此记载:太初四年“汉使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至庐朐。

”D.他读的哲学书籍大约有两类:第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原著,第二类是中外哲学史家的著作。

(包括介绍他们哲学思想的读物)解析B项,此句非疑问句,问号应改为句号。

C项,引号内的内容属于部分引用,句末的句号应移到引号外。

D项,括号内的内容是说明“著作”的,括号及括号内的内容应移到句号前。

答案 A题组二综合练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经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气象的清华大学校园,早已跻身全球最美校园之列,这是数代清华人殚精竭虑、孜孜营建的心血成果。

在对清华校园作出卓越贡献的建筑家中,论作品数量之盛、规划筹谋之妙、设计淬冶之精,关肇邺院士的功劳首屈一指。

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 ),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

1982年,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扩建工程启动,这个重担落到了刚刚从美国访学归国的关肇邺的肩上。

面对重重考验,关肇邺近乎完美地完成了图书馆三期的设计。

建设时间跨度将近百年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与庄严肃穆的中央主楼、雄伟壮观的新天文台等众多建筑作品,以令人惊叹的手法精心组成整体群落,珠联璧合,突显出清华学术传统的延绵启承与博大精深。

时光的磨洗没有使关肇邺设计的建筑黯然失色,相反,他对清华园空间文化的“结构性创造”与“基因级贡献”被时间擦拭得愈加清晰、明亮。

关肇邺设计了清华建筑,不单是清华人心灵故乡中一代代最珍贵的记忆背景,更成为推广中国当代大学校园建设的文化标尺。

(1)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大学的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B.大学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是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C.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的标志是图书馆,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D.大学的图书馆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往往成为校园人文景观中最令人瞩目的文化地标解析前文“作为一校文脉之所系”,后文的主语应该是“图书馆”,排除B项、C项;“标示出一所大学的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与下文“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紧密衔接,排除D项。

故选A。

答案 A★(2)下列各句中的顿号和文中“清晰、明亮”的顿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某某的越剧、沪剧,某某的黄梅戏,某某的豫剧,在这次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B.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甲、题材,乙、用字,丙、表达,丁、色彩。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二、三产业的基础。

D.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