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介绍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手册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手册

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手册第一章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是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本技术手册将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原理、功能、组成以及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 BMS原理BMS的原理是通过对电池组中每个单体与整体的监测、检测和控制,实现对电池组的安全、高效运行。

BMS通过电池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判断电池的状态,保障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第三章 BMS组成BMS主要由电池管理单元、通信总线、传感器和人机界面等组成。

电池管理单元负责数据采集和处理,通信总线实现数据传输,传感器用于监测电池参数,人机界面用于与用户进行交互。

第四章 BMS功能BMS具备多种功能,包括电池状态监测、电池均衡控制、温度管理、电压保护、充放电控制和故障诊断等。

通过这些功能,BMS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保障电池组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 BMS维护BMS维护包括对BMS系统的日常检查、定期保养和故障排除等方面。

日常检查主要包括检查BMS系统的工作状态和运行参数,定期保养则涉及对电池组的清洁和检修,故障排除则是在BMS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故障分析和修复。

第六章 BMS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BMS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未来BMS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和智能化,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更精准监测和控制,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结语本技术手册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原理、组成、功能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通过本手册的阅读,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知识,为电池的安全和性能提供有效的保障。

电池管理系统BMS---原理篇

电池管理系统BMS---原理篇

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根据起动能力对充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和功能状态(SoF)进行快速、可靠的监测,以提供必要的信息。

因此,BMS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为电池意外失效而导致的汽车故障次数,从而尽可能地提升电池使用寿命和电池效率,并实现CO2减排功能。

BMS的关键元件是智能电池传感器(IBS),它可以测量电池的端电压、电流和温度,并计算出电池的状态。

电能管理系统用来为起停系统供电的典型供电网络包含一个车身控制模块(BCM)、一个电池管理系统(BMS)、一个发电机和一个DC/DC转换器(见图1)。

BMS借助专用的负载管理算法为BCM提供电池状态信息,BCM通过对发电机和DC/DC转换器进行控制来稳定和管理供电网络。

DC/DC转换器为汽车内部的各个用电部件分配电能。

通常,铅酸电池的BMS直接安装在电池夹上的智能连接器中。

该连接器包括一个低阻值的分流电阻(通常在100μΩ范围内)和一个带有高度集成器件(具有准确测量和处理功能)的小型PCB,称为智能电池传感器(IBS, 见图2)。

IBS即便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以及在整个使用寿命中都能以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测量电池电压、电流和温度,从而正确预测电池的充电状态(SoC)、健康状态(SoH)和功能状态(SoF)。

这些参数定期或根据要求通过已获汽车行业认证的车载网络传送至BCM。

除上述功能与参数性能外,对IBS提出的其它关键要求包括低功耗、能够在恶劣的汽车环境中(即EMC、ESD)工作、进行汽车OEM厂商验收的车载通信接口一致性测试(即LIN)、满足汽车等级测试限制(针对被测参数的6σ限制),另外还需符合AEC-Q100标准要求。

电池监控正如前一段中所提到的,IBS的主要用途是监控电池状态,并根据需要将状态变量传送至BCM或者其他ECU。

将测量到的电池电流、电池电压和温度采样值作为电池监控输入。

电池监控输出为SoC、SoH和SoF。

1. 充电状态(SoC)SoC的定义非常直观,通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48V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格书

48V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格书

48V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格书48V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规格书⒈介绍⑴文档目的本技术规格书旨在描述48V电池管理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规范,以供设计、制造和测试人员参考。

⑵范围本规格书适用于48V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系统构成、功能特性、性能参数等方面的规范。

⒉术语定义⑴ 48V电池管理系统指用于管理和控制48V电池组的系统,包括电池监测、充放电控制、温度管理等功能。

⑵电池组由多个48V电池单体组成的组合系统,用于提供电能存储和释放功能。

⒊系统构成包括电池电压监测、电流监测、温度监测等功能的模块。

⑵充放电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池组的充放电过程,包括电池充电管理和放电保护等功能。

⑶温度管理模块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池组的温度,防止过热或过冷情况的发生。

⑷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包括与能源管理系统、车载系统等的数据通信功能。

⒋功能特性⑴电池监测功能⒋⑴电池电压监测实时监测电池组的电压情况,记录历史数据并提供报警功能。

⒋⑵电流监测实时监测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记录历史数据并提供过流保护功能。

实时监测电池组的温度情况,记录历史数据并提供过温保护功能。

⑵充放电控制功能⒋⑴电池充电管理实现对电池组的智能充电控制,包括恒流充电、恒压充电等功能。

⒋⑵放电保护对电池组进行放电保护,避免过放电过程中电池损坏。

⑶温度管理功能⒋⑴温度监测实时监测电池组的温度情况,保证电池工作在安全温度范围内。

⒋⑵温度控制根据温度变化对电池组进行控制,防止过热或过冷情况的发生。

⑷通信功能⒋⑴数据通信与能源管理系统、车载系统等外部系统进行数据通信,提供实时数据传输功能。

⒋⑵故障诊断通过与外部系统的通信,实现对电池组的故障诊断和报警功能。

⒌性能参数⑴输入电压范围: 40V~60V⑵定额输出容量: 48V,最大电流50A⑶输出电压精度: ±1%⑷整体效率: ≥95%⑸通信接口: CAN总线⑹工作温度范围: -20℃~60℃附件:⒈电池管理系统电路图⒉电池组连接方式图⒊部分原理图和PCB布局图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电器安全规范: 电池管理系统需符合相关电气安全规范,如IEC 62109等。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一)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一)

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一)引言概述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一种用于监控、控制和保护电池组的关键系统。

其设计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架构、功能需求和硬件设计。

一、系统架构1.1 主控单元:负责整个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和协调工作。

1.2 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

1.3 传感器模块:监测电池组的各种参数,如温度、电压、电流等。

1.4 保护模块:负责电池组的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功能。

1.5 显示模块:提供实时的电池信息展示和用户操作界面。

二、功能需求2.1 监测功能:实时监测电池组的各项参数,包括电流、电压、SOC(State of Charge)等。

2.2 控制功能: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充放电控制,包括电池组的容量均衡和电池的保护控制。

2.3 通信功能: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2.4 故障诊断功能:对电池组进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

2.5 数据存储与分析功能:实时记录和存储电池组的历史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

三、硬件设计3.1 主控单元:选择适当的处理器和存储器,设计相应的电路板布局。

3.2 通信模块:选择合适的通信模块,并与主控单元进行连接。

3.3 传感器模块:选择适当的传感器,并设计相应的电路板布局。

3.4 保护模块:选择合适的保护元件,并与主控单元进行连接。

3.5 显示模块:选择合适的显示器和按键,并设计相应的电路板布局。

总结通过引言概述,本文介绍了电池管理系统整体设计的第一部分,包括系统架构、功能需求和硬件设计。

对于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来说,合理的系统架构、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设计和合适的硬件选型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将继续详细讨论电池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和性能优化。

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

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技术日益成为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电池管理系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BMS是一种可嵌入式的电子系统,用于监测和控制电池组的电气参数、温度、压力等信息,并确保电池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

BMS的核心功能包括电池状态估计(State of Charge、State of Health)、均衡控制、温度管理、故障诊断和状态预测等。

在电池状态估计方面,BMS通过采集电池组的电流、电压、温度和其他相关参数,并结合算法模型对其进行估计,以实时获取电池组的充放电状态,从而更好地实现对电池的管理和控制。

准确的电池状态估计对于电池的寿命和性能管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用户合理规划用电,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均衡控制。

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都存在着容量和内阻的差异,导致充放电不均衡的情况。

BMS通过对不同电池进行动态均衡过程的管理,将能量从电池组中的高能单元转移到低能单元,以实现不同单体电池之间的均匀化,提高电池组的整体性能和寿命。

温度管理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电池的温度升高会导致电池的寿命缩短、能量密度下降以及安全性问题。

因此,BMS通过在电池组中安装温度传感器,并采用有效的冷却措施和热管理技术,及时监测和控制电池的温度,从而维护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故障诊断是BMS的重要功能之一。

电池组中的任何一个单元出现故障都可能导致整个电池组的性能下降,甚至引发事故。

因此,BMS通过监测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并结合故障检测算法,及时识别和报警电池组中的故障,以避免进一步损坏和安全风险。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BMS还可以用于电池组的状态预测。

通过对电池组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结合实时的电池参数,BMS可以预测电池组的寿命和性能,进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例如何时替换电池组,如何调整充放电策略等。

《电池管理系统》课件

《电池管理系统》课件
《电池管理系统》PPT课 件
电池管理系统(BMS)是一种用于监测、控制和保护电池的关键技术。本课 件将介绍BMS的作用、基本构成、功能模块、应用实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介绍
1 什么是电池管理系统
(BMS)
2 BMS的作用
BMS能提供电池的状态监
3 BMS的应用领域
BMS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
BMS是一种用于监测、控
1 智能化
未来BMS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调 整系统参数。
3 安全
BMS的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以保护电 池和设备的安全。
2 绿色化
BMS将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提高电池的能 源效率。
4 高可靠性
BMS将变得更加可靠,能够提供更长的使用 寿命和稳定的性能。
六、总结
BMS的重要性
BMS是电池系统中至关重要 的组成部分,确保电池的安 全和性能。
电池模块
由电池单体组成,负责存块
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 电流、容量等参数, 以了解电池的工作状 态。
温度保护模块
监测电池的温度,当 温度过高时采取措施 以保护电池安全。
电压均衡模块
平衡电池组中各个单 体的电压,确保电池 组的性能和寿命。
充电限制模块
控制充电器的输出功 率,以避免充电过程 中电池过热或过压。
四、BMS的应用实例
电动汽车
BMS在电动汽车中起到监测电池状态、控制充放电 等关键作用。
无人机
BMS确保无人机的电池安全,并监测电池的状态。
储能系统
BMS用于监测和控制储能系统中的电池,以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
通信基站
BMS在通信基站中维护电池的性能,以确保通信设 备的稳定运行。
五、BMS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重要性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及其重要性新能源汽车是以电池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在解决传统燃油汽车排放和资源压力的问题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安全性和寿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

一、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是一种通过对电池进行监控、控制和保护的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池参数监测:BMS可以实时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并通过传感器等设备获取准确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判断电池的状态以及进行电池维护和故障诊断非常关键。

2. 电池SOC和SOH估计:SOC(State of Charge)代表电池的充电状态,SOH(State of Health)则表示电池的健康状态。

BMS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算法对电池的SOC和SOH进行估计,提供准确的电池信息,帮助用户正确使用和充电电池。

3. 电池均衡控制:由于电池容量、内阻等因素的差异,电池组内可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即某些电池单体充放电过程不一致。

BMS可以通过控制充放电电流,实现电池单体之间的均衡,延长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4. 电池保护措施:BMS能够对电池进行过流、过压、过温等保护。

一旦电池出现异常,BMS会及时采取措施,例如切断充电、放电电路,防止电池损坏或发生事故。

5. 通信和数据记录:BMS还可以与汽车的控制系统进行通信,实现对电池状态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同时,BMS可以记录和存储电池的历史数据,为车辆维修和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电池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电池安全性:电池作为储能设备,其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车用户和制造商最为关注的问题。

BMS通过实时监测和保护电池,可以防止电池过充、过放、过温等情况的发生,有效降低电池发生故障或事故的风险。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BMS)设计技术规范

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BMS)设计技术规范

电池及管理系统设计技术规范编制:校对:审核:批准:有限公司2015年9月目录前言 (3)一、锂离子电池选型 (4)1、范围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4)3、术语和定义 (4)4、符号 (4)5、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 (5)6、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 (5)7、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 (6)8、电池组匹配 (8)9、电池组使用其他注意事项 (9)二、电池管理系统选型 (10)1、术语定义 (10)2、要求 (10)3、试验方法 (12)4、标志 (13)前言综述电动车的的电池就好比汽车油箱里的汽油。

它是由小块单元电池通过串并联方式级联后,通过BMS的管理,将电能传递到高压配电盒,然后分配给驱动电机和各个高压模块(DC/DC、空调压缩机、PTC等)。

电池管理系统(BMS)采用的是一个主控制器(BMU)和多个下一级电池采集模块(LECU)组成模块化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一种具有有效节省电池电能、提高车辆安全性、实现充放电均衡和降低运行成本功能的电池管理系统模式。

高压控制系统的预充电及正负极高压继电器均由BMS控制,设置了充电控制继电器,增加高压充电时的安全性。

动力电池容量和正极材料的选择电池容量的确定,是根据车型电机的功率、运行时的额定电压、电流。

选择出电池包的电压、串并联的形式。

由电机额定的电压可以选择出需要串联电池的个数,由电机运行时的额定电流可以选择出需要并联电池的个数。

具体计算如下:由整车设计的匹配参数,确定好电机的功率和扭矩后,就可以计算出,动力电池包的串并联电池的数目,串联电池的电压U等于电机额定电压,就可推算出串联的电池个数N串=U/3.7(对于三元锂电的锂电池),对于最少并联的电池个数N并=电机运行工况的平均电流/单元电池的容量*续航里程/工况的平均时速。

电池的选择,则要考虑电池正极材料的类型,总的原则是12米以上的客车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6米小型客车和乘用车的主要是三元锂电池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均衡
1.专利技术,能量双向转移。即 放高充低,均衡效率很高,是单 向均衡的2倍; 2.采用高频双向开关电源,频率 高达250KHz,转换效率高( ~80%),能量损耗小; 3.利用电源线做母线,内部转换 ,省却外部供电,可实现整个电 池组内的能量转移。
Thanks!
设计开发 更改
设计开发 验证
OK
NG
设计开发 确认
OK
NG
产品发布:移交生产
设计开发 输出
研发流程介绍-应用项目
项目需求 导入 项目需求 评审 OK 项目导入 NG
项目需求:输入项目需求 导入工程项目部技术对接
NG
项目需求对接
开发设计:输入项目详细需求
项目详细 评审
OK
NG
软/硬件设计开发
品控测试验证 产品交付:交付客户
3.3
电压(V)
3
2.7
1/3C恒流恒压充电至 3.65V,电流降至 0.08C停止 1/3C恒流放电至 2.5V
2.4 0
10
20
30
40
50
60
容量 (Ah)
钛酸锂电池
3 2.8 2.6 2.4 充电 放电
电压(V)
2.2 2 1.8 1.6 1.4 0
10
20
容量 (Ah)
30
40
50
60
容量诊断
主动均衡
主动均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合理转移电池单元的电能,理 论上只是转移电能,不产生或产生很少热量。一是直流母 线转移法,通过隔离型DC/ DC 模块,电池与电池组直流 母线之间的电能交换实现均衡,其主要缺点是电池电压与 电池组电压相差过大,使得两者之间的电能转移电路的设 计难度大。二是通过电池单元间的电能平衡电路逐级转移 。逐级转移法虽然相邻电池单元之间的电能转移不受总电 压的影响,但是电池组串联级数多时,电能转换次数多, 能量损失大,均衡效率低。
16S铅酸模块:EVBMM-1622
高压负载仪 FZY-G FZY-220
研发流程介绍-研发项目
项目开发 任务书
项目输入:开发需求建议书
NG
设计开发 输入评审 OK 设计开发 过程
导入技术中心研发 开发设计:软/硬件概要设计 软/硬件详细设计
设计开发 评审
OK
NG
功能样机阶段 商业样机阶段 小批量试产
电流传感器
智能单电池采集模块
IBU IBU IBU
S-BUS
电池组管 理模块
BMU RS485
监控主机
电池基础介绍——电池分类
铅酸电池 普通铅酸电池 铅炭电池 锂离子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 钛酸锂电池 液流电池 全钒液流电池 锌溴液流电池 多硫化钠/溴液流电池 三元电池
燃料电池 碱性燃料电池 磷酸燃料电池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然后,通过建立的计算模型得到SOC估计值。 优点:该方法得到的电池荷电状态反映了电池在某特定恒流放电条件
下的SOC值。
缺点:这种方法实现比较困难,因为电池的工作条件对电池的内阻影 响很大,内阻的计算需要考虑电动势的大小、端电压、放电电流值,用
传统的数学方法很难建模。
卡尔曼滤波法
滤波是指从被噪声污染的观测信号中过滤噪声,尽可能地消除和减小噪声影 响,求未知真实信号或系统状态的最优估计。作为动态系统状态估计的常用方 法,卡尔曼滤波能将前次时刻的状态估计值与当前系统输入值相结合,使用迭
电池管理系统专业名词
额定容量
单位: Ah ,指在环境温度为 25 ℃ ± 2 ℃ 条 件下,以电池组 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 应提供的电量,用 表示C5.
SOC
蓄电池的荷电状态,表征蓄电池的剩余容 量百分比。
均衡方式
为了改善电池组一致性所采取的维护方式 ,一般分为被动均衡与主动均衡。
电池一致性
用于表征电池组中各单体电池的差异程度 ,可以体现为电压差异、容量差异等。
主控模块:EVBCM-8001
采集模块:EVDBM-0812 EVDBM-1212 均衡模块:EVRPM-0821 高压控制模块:EVHCM-8108 电流采集模块:EVCSM-5110 EVCSM-5120
16S一体机模块:EViBMM-1612
24S一体机模块:EViBMM-2412 32S一体机模块:EViBMM-3212 48S一体机模块:EViBMM-4812 一体式电池管理系统(铅酸) 10S一体机模块:EViBMM-1022
其他电池 金属燃料电池 镍氢电池
三元电池
4.6 4.4 4.2 4 3.8 充电 放电
电压(V)
3.6 3.4 3.2 3 2.8 2.6 0 1 2 3 4 5 6 7 8 1/3C恒流恒压充电至 4.2V, 0.03C切断 1/3C恒流放电至 2.8V
容量 (Ah)
磷酸铁锂电池
3.9 充电 放电 3.6
1 2 3 4 5
开路电压测量法 安时积分法
测量内阻法 卡尔曼滤波法
电池的数学模型及智能算法
开路电压测量法
利用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池SOC
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电池的开路电 压来估算SOC。对于锂离子电池其开
路电压与它的SOC有一定的正比关系
,可以用这种方法较为直接的得到电 池的SOC;
由于开路电压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电
电池管理系统及关键技术介绍
目 录
◆ BMS主要功能 ◆ 研发产品 ◆ 研发流程 ◆ 应用系统介绍 ◆ 关键技术介绍
使用电池管理系统原因
各应用环境都由成百上千节单体电池串并联构成。由于电池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电池的自放电率、内阻、电压、容 量等参数的不一致。 串联电池组中的电池性能差异会导致过充、过放,从而使电 池组的离散性明显增加,加速电池组最大可用容量的衰减,缩短 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于电池组而言,电池管理系统非常重要。
池静置,使电池端电压恢复至电路电 压,即要消除极化电压的影响,静置 时间一般需要2小时以上,所以该方 法不适合纯电动汽车的实时在线监测 。
安时积分法
安时积分法,电池的剩余电量=(总电量)-(已放出的电量)。
SOC当前 SOC前一次 -
Idt 可用总容量
在电量监测中,将进出电池这个封闭系统的电量进行累加,通过累积电池在充电 或放电过程中的电量来估测电池的SOC。
可充放电量
系统在当前时刻下,电池组以标准的充放 电方式进行充放电,能充进去的电量及放 出来的电量。
SOH
单体电池以标准的充放电模式进行全充全 放,完全放出的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比 为该单体电池的健康状态。

研发产品主要功能介绍
数据存储 充电管理 SOC/H计算 故障检测
被/主动均衡
低功耗
Bootloader
代循环方式来实现最小方差估计。
优点:卡尔曼滤波法计算量较小,易于实现,对于特定环境下有效果明显。 缺点:对初始状态和当前系统输入比较敏感,仅对持续一致的干扰有作用。
均衡维护
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由于制造和使用条件的不同,特性是存在差异的,如
自放电率和内阻。而这些差异,如果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 ,将进一步加大,日积月累,可能会明显地减低整个电池组的表现,导致部
NG
设计开发
品控测试 验证
OK
项目交付
电动汽车电池组管理系统
整车 控制器
CAN3 CAN2
K4
K1 K2 K3 K4 K5
显控模块
RS485
通讯2 DO 电流
通讯3 数据存储
通讯4
点火信号
DI 供电 DO CAN1
电压转换
电机驱动器
充电机
BEPM
EVBCM-8133
通讯1
启动电池 供电
电压 绝缘电阻
高压控制盒
从控
均衡 供电 均衡
供电 通讯 电压/温度 热管理 均衡 供电
从控
均衡
供电 通讯 电压/温度 热管理 均衡 供电
从控
均衡
供电 通讯 电压/温度 热管理
K3
K2
K1
24节LFP
24节LFP
12节LFP
储能系统电池 组管理系统
电力系统电池组管理系统
蓄电池组 正极
...

共120节
IBU
负极
分电池发生过充、过放电现象,造成电池容量和寿命的急剧下降。
B1 B2 B3 B4 SDR Self discharge rate
i1 R1
B1
i2
B2
R2
均衡方式介绍
1
被动均衡 主动均衡
2
被动均衡
一般被动均衡,每个电池单元都通过一个开关连接到一个负 载电阻。该方法只适用于在充电模式下抑制最强电池单元的 电压攀升。优点是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其缺点也 很明显,它只能做充电均衡。由于均衡时产生热量,难以做 大均衡电流,一般仅为30-100mA,所以均衡效果很难显现。
优点:方法简单,只要采集到电流和时间,就可以通过积分计算得出SOC,电
路和软件实现简单。 缺点:用安时法得到的SOC估计,由于电池存在内阻和自放电,在实际充放电
过程中会有损耗,而充放电效率在不同工况、不同电池都存在差异,所以,随着时
间的推移SOC计算的积累误差会越来越大。
测量内阻法
该方法用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激励电池,并测量电池内部的交流电阻,
故障保护
数字信号 (输出/输入)
电压、温度采集
CAN/485通信
电流采集
掉电存储
高压采集
绝缘检测
研发主要产品介绍
主从式电池管理系统 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 一体式电池管理系统(锂电) 定制电池管理系统
主控:EVBCM-8133
被动均衡从控:EVBMM-4812 EVBMM-3212 EVBMM-2412 EVBMM-1612 EVBMM-1212 主动均衡从控:EVBMM-2422 EVBMM-1222 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主控:BCMU-9131 从控模块:ESBMM-2453 家庭储能:ESBMM-1613R 智能单电池管理模块 IBU-02/12 IBU/W-02/12 蓄电池组监护模块 BMM 4.2/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