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作业
十五夜望月_作业

1.想一想,填一填。
(1)《十五夜望月》中不带一个“月”字,却暗写了诗人望月的诗句是
,。
(2)《十五夜望月》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诗句是
,。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下面哪一个选项不符合诗意?()
A.月圆人缺
B.孤独寂寞
C.愉悦欢乐
D.凄冷安静
3.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答案: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C
3.例如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第3课《古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分层作业)-【上好课】六年级语文下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统编版)

第3课古诗三首十五夜望月分层作业
【理解古诗】
1.在下面的方格中工整、规范地默写《十五夜望月》。
2.回顾古诗内容填空。
(1)“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作者在《十五夜望月》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2)《十五夜望月》一诗中,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_抒情。
其中“冷露无声湿桂花”这一句是点题之笔,因为_桂花_ 不仅是中秋时节的象征之一,还能让人联想到月中的_ 桂树 ,使全诗的意境更加悠远,耐人寻味。
参考答案:
【古诗理解】
1.字迹工整,格式正确。
2.
(1)中秋赏月吃月饼庭院、月光、树木、乌鸦、露水、桂花秋
(2)_抒情 _桂花__ 桂树
【古诗欣赏】
3.“不能。
“落”字使这份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与月光一同洒落。
4.“中庭地白树栖鸦”中“地白”的意思是月光照在庭院地上的样子,与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处。
5对古诗《十五夜望月》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6.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对月咏怀,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_―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
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练习题

古诗三首之《十五夜望月》练习题十五夜望月听闻您需要关于古诗《十五夜望月》的文章。
此次我将利用1800个字,为您提供一篇有关这首古诗的文章。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十五夜望月》作为中国古代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诗人借助月亮这个意象,抒发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首诗中蕴含的意境和情感。
诗中的第一句“明月几时有”,表达了诗人对于月亮的思念之情,月亮作为夜空中最亮的存在,成为了诗人与远方亲人心灵相通的纽带。
接着,诗人借用“把酒问青天”的意象,将自己的思念借酒浇愁,寄托于天空的青天,增加了情感的真挚度。
而诗中的第三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的亲人的思念之情已有多久。
他坐在月下,望着天空中的明月,却无法感知到那遥远的亲人是否在同一片天际下与他注视着同一轮明月。
接下来,诗中的第四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明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渐渐增强。
诗中通过“乘风归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亲人身边的愿望,然而,他又担心亲人所处的琼楼玉宇高处寒冷,不愿让他们受冷苦。
最后,诗人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为结尾,表达了他对于亲人的思念之情既是真实的,却也像是在纸上描绘的一种虚幻的影像,无法真实地触摸到。
并且,通过“人间”二字的加入,更凸显了亲人与诗人分隔两地的现实。
通过这首《十五夜望月》,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思亲之情。
他在远方的孤寂夜晚,通过望月,寄托着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这首古诗中,既有对月亮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又有对亲情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诗人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如潮的情感。
正如这句诗中的意境一样,月亮逐渐升起,明亮而寂寞,正如诗人思念远方亲人的心境。
而我们读者呢,也可通过这首古诗,感受到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亲人的怀念之情,与诗人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首诗中的情感,不论身处何方,都能用心关爱亲人。
部编版六年级 十五夜望月习题及答案

<十五夜望月>习题1.诗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2.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二两句的画面。
3. 第二句中的“冷”字,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5.《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6.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7.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水调歌头>习题1.苏轼,___________代杰出的___________家,号___________。
他与父亲___________,弟弟___________合称为“三苏”。
他们父子三人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被后人誉称为“___________”。
2.解释词中的加点的词语。
①把( ) ②不胜( ) ③何似( ) ④何事( )3.这首词的上阙写____________,下阙写____________.全词表达了诗人 .4.词的上片诗人从幻想上天写起,最后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这中间显示诗人感情起伏的词语一个是“我欲”,一个是、一个是。
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月》这首词作之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什么?7.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8.试分析“起舞弄清影”中“弄”字的妙处.9.“不应有恨”,“恨”的意思是什么?“恨”的内容可能是什么?10、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11.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2.词中想象天上之景的句子是: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13..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有关《十五夜望月》试题答案(精选3篇)

有关《十五夜望月》试题答案(精选3篇)有关《十五夜望月》试题答案(精选3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题,试题是考核某种技能水平的标准。
一份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十五夜望月》试题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五夜望月》试题答案1【试题】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写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3分)4)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
请从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4分)5、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1.地白(白)凄清(此空填清冷、寂静、凄凉等也可)2.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答出思念家乡、亲人即可)3)诗歌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
(每点1分,共3分)4)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
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4分)5、本诗描绘了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色,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为下文抒发秋思之情起到了铺垫作用。
《十五夜望月》试题答案2(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答: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
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答: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十五夜望月》改写作文(精选21篇)

《十五夜望月》改写作文(精选21篇)《十五夜望月》改写作文(精选2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五夜望月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夜的风孤孤单单地在我的身边徘徊。
《十五夜望月》改写作文篇1今夜的嫦娥是不是比较偏袒我?洒给我的银光怎么那么多?院子里,野地上,桂树上,都铺满了。
低头看看地上,还有一个与我形影相吊。
眼前一对乌鸦栖息在树枝上,微眯着眼,看着我,我也看着它们。
“我要是也有一双翅膀该多好啊!”我带着影子往前走,桂花也开了,一缕缕花香在露水的浸润下特别清新,清冽。
是啊,母亲应该把桂花糕做好了吧。
俯身闻一闻,找一找桂花糕的味道。
这桂花竟只有冰冷的露珠相伴,爱这冰山美人冷艳的美。
大概只有露珠肯来这样静,这样冷的地方陪陪桂花了。
抬头望一望月亮,这颗对我我不离不弃偏爱我的冰心玉壶,她专门为我制造了一面镜子,耐心地认真地把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都反射到我的心里。
啊,是父亲,鬓上的白发又频添了许多了,躺在院子里的躺椅子上,对着月亮镜子看我呢。
弟弟在哪?啊,原来这个淘气鬼这会正乖乖坐在凳子上吃桂花糕呢,等他吃够了,他又该偷偷藏起一些桂花糕,站在村口等待我的出现了。
母亲哪,你还是老样子,用衣角悄悄抹去了眼角的泪水,可是,是你脸上的沟沟坎坎抹得去吗?还有,我最亲最爱的人儿啊!今晚,月下,你又该有一番相思的滋味在心头了,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远人的愁绪吗?你是躲在西窗下,不敢把脸在月亮镜子里出现吗……清冽的风拭去我的泪,在脸上划下两线冰冰的感觉,像蜗牛冰冷的触角,一直延伸,延伸到我的心底。
不是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吗,离“十六”的那一天,还有多远……《十五夜望月》改写作文篇2缕缕秋风吹拂着我的脸庞,吹走了这一年的悲伤与喜怒。
我放下手中的书,轻轻推开门抬头望去,月儿正行到中天,月光如雾、如梦,笼罩着世界。
十五夜望月有关练习题

十五夜望月有关练习题十五夜望月有关练习题十五夜,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每年的八月十五,人们都会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观赏明亮的圆月。
这个传统的习俗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除了赏月之外,十五夜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和习俗。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与十五夜有关的练习题。
一、填空题:1. 十五夜是农历的第几个月?答:八月。
2. 中国人在十五夜会吃什么食物?答:月饼。
3. 传统的十五夜活动之一是什么?答:赏月。
4. 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过许多关于月亮的诗,他的名字是谁?答:李白。
5. 除了月饼,还有什么是十五夜的特色食物?答:柚子。
二、选择题:1. 十五夜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a) 春节b) 中秋节c) 元宵节答:b) 中秋节2. 以下哪个不是十五夜的传统活动?a) 赏月b) 吃月饼c) 放天灯d) 放烟花答:d) 放烟花3.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作中经常描绘月亮?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a) 李白4. 以下哪种食物不是十五夜的特色食物?a) 柚子b) 粽子c) 荷叶饭d) 灯笼果答:d) 灯笼果三、判断题:1. 十五夜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
2. 十五夜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与月亮有关的节日。
答:错误,还有元宵节。
3. 月饼是十五夜的传统食物,因为它的形状像月亮。
答:正确。
4. 赏月是十五夜的唯一活动,没有其他习俗。
答:错误,还有吃月饼、放天灯等。
四、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中秋节”。
答:中秋节,又称为“月夕”或“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个重要节气。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人们会走出家门,聚集在一起赏月、吃月饼、赏灯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
2. 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中秋节与月亮有关。
答:中秋节与月亮有关,是因为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人们聚集在一起赏月,是为了表达对月亮的敬意和喜爱。
十五夜望月习题加答案

十五夜望月习题加答案十五夜望月习题加答案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个。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也被称为“十五月夜”。
人们在这一天会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品尝美食,共度一个温馨而快乐的夜晚。
而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望月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社区活动,人们都会欣赏到皎洁的明月。
为了增加节日的趣味性,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十五夜望月的习题。
希望大家在赏月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并且找到答案。
1. 为什么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庆祝?答案:中秋节的日期是基于农历来确定的。
农历八月十五是农历阳历交替的时候,也是秋季的中期。
这个时候,月亮最圆,象征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
2. 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答案: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古代人们认为,月亮是家人团聚的象征,赏月可以带来好运和幸福。
此外,月亮也被视为人们心灵的寄托,赏月有助于沉淀心思,舒缓压力。
3. 为什么中秋节要吃月饼?答案: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月饼的圆形象征着团圆和完整,寓意着家人团聚。
而月饼的外皮和内馅的制作过程也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为什么中秋节要玩花灯?答案:玩花灯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花灯五彩斑斓,形状各异,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同时,花灯也被认为可以驱邪和祈福,带来好运。
5. 中秋节的习俗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吗?答案:是的,中秋节的习俗在不同的地区有所不同。
虽然赏月、吃月饼和玩花灯是中秋节的共同习俗,但不同地区还会有一些独特的传统活动。
例如,在南方地区,人们还会举行舞龙舞狮和放天灯等活动。
通过这些问题和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
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家庭团聚的时刻。
希望大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够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感受到团圆的温暖和幸福的滋味。
最后,祝大家中秋节快乐!愿月圆人圆,幸福团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五夜望月》课后作业
1.字正腔圆读古诗,写出拼音。
中庭 / 地白 / 树栖()鸦(),
冷()露()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望,
不知 / 秋思()/ 落谁家。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分辨孪生兄弟。
(组词)
鸦()庭()栖()
鸭()廷()晒()
4.诗意再现。
(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②“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等词可以看出。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①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答案:
1、qīyālěng lùjìn sī
2、中秋赏月
3、乌鸦庭院栖息
鸭子宫廷晒干
4、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意思对即可)
5、①月光鸦雀冷露桂花秋天
②地白冷露湿诗人自己
6、①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③每逢佳节倍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