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性尿路感染专家共识2015(行业特制)

合集下载

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
复杂性尿路感染
六安市中医院 泌尿外科 汪勇 副主任医师
泌尿系统基本概念
• 泌尿系统:男女共有
• 包括上尿路、下尿路
• 上尿路:肾、输尿管
• 下尿路:膀胱、尿道。
上、下尿路的分界点:膀 胱输尿管开口
定义

泌尿系感染又称尿路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是肾脏、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个 部位感染的总称。是尿路上皮对细菌 侵入的炎症反应,通常伴随有细菌尿 和脓尿。
糖蛋白、粘蛋白等),具有抵御细菌粘附的能力。如果致病 菌与粘液结合、损害了保护层;或黏膜层受损,就容易引起 尿路感染。
发病机制
细菌进入膀胱引起膀胱炎后,可影响膀胱输尿管连接处的 功能,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促使感染尿液逆流而上。细 菌释放的内毒素可作用于输尿管平滑肌,使其蠕动减退, 致输尿管尿液淤滞,管腔内压力升高,形成生理性梗阻。 细菌的数量和毒力对感染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尿路感染的易感性还可能与血型 抗原、 基因型特征、内分泌等因素相关。
治疗
• 一般推荐治疗7~14天,疗程不潜在疾病的治疗 密切相关。伴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治疗时间通常 为7天,有上尿路症状或脓毒症患者通常为14天。 根据临床情冴,疗程有时需延长至21天。 •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或尿路支架管的患者,应尽 量缩短治疗时间,以避免细菌耐药。 • 治疗结束后5-9天及4-6周必须进行尿培养和药敏 试验。
静脉肾盂造影(右肾结石)
双肾盂输尿管畸形
治疗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方案,除了根据 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 药物治疗外,还需要纠正泌尿系的解 剖或功能异常以及治疗合并的其他潜 在性疾病。
治疗
• 抗菌药物治疗:

尿路感染及诊疗指南

尿路感染及诊疗指南

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假单胞菌属
、白色念珠菌属
感染途径

直接感染
泌尿系统周围器官、组织感染时,病原菌偶可直接侵入泌 尿系统

淋巴道感染
罕见,盆腔和下腹部器官感染时,病原菌可从淋巴道感染 泌尿系统
机体防御功能

正常情况下,进入膀胱的细菌很快被清除,是否发生 尿路感染除与细菌的数量、毒力有关外,还取决于机 体的防御功能
辅助检查
(一)尿液检查 常规检查 白细胞排泄率 细菌学检查 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其他:尿比重、尿渗透压、肾小管酸中毒
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可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 • 尿沉渣镜检白细胞>5/HP称为白细胞尿,对尿路感染诊 断意义较大 • 部分肾盂肾炎患者可见白细胞管型 • 部分患者有镜下血尿,尿沉渣镜检红细胞数多为310/HP,呈均一性红细胞尿,极少数急性膀胱炎可出现 肉眼血尿 • 蛋白尿多为阴性-微量

膀胱输尿管反流 机体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长期卧床、严重的慢性病、 艾滋病等 脊髓损伤、糖尿病、多发性硬化→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障碍 →长时间尿液潴留和/或应用导尿管引流尿液

神经源性膀胱

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

妊娠

孕期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暂时性膀胱输尿管活瓣关闭不全 、妊娠后期子宫增大致尿液引流不畅 女性尿道短,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致尿路梗阻 性生活将尿道口周围细菌挤压入膀胱 导尿、留置导尿管、膀胱镜和输尿管镜检查、逆行性尿路造 影→尿路黏膜损伤、将细菌带入尿路 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移植肾、多囊肾

可能由于逼尿肌与膀胱括约肌功能不协调、妇科或肛
周疾病、神经焦虑等引起,也可能是衣原体等非细菌 感染造成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

主堡塑星丛壁苤查!!!i生!旦箜堑鲞笙兰塑垦!也』望塑!:垒P至!!!!i!!!!:!!!盟!:!·专家共识-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复杂因素的患者,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1],而近年国内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得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发生改变,并诱导耐药性的产生。

本共识制定的目的是对“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未尽事宜的补充和细化。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对尿路感染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共识的内容也将进行相应的更新。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同时伴有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合并疾病[2],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

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阳性以及包括以下至少1条合并因素[2。

]: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残余尿>100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和免疫缺陷等。

临床上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经常采用经验性治疗或不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耐药的出现。

国内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谱的特点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降低,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升高,另一个特点是肠球菌感染比例升高[4]。

二、临床评估下尿路感染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上尿路感染则以肾区疼痛、发热较为多见。

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存在易发感染的原发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O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5.04.001通信作者:陈山,Email:shanchentr001@163.com;郑军华,Emailzhengjh0471@sina.com尿培养: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女性>105cfu/ml、男性>104cfu/ml,或所有患者导尿留取的尿标本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l具有诊断价值[2J。

复杂感染的诊治思路

复杂感染的诊治思路

K. pneumoniae
60
51.7
53
50
39.9
40
45.2 42
39.1
30
20
55.6 56.5 56.2
55.3 54
50.7
56.4 51.5
43.4 41.4 43.6
45.2
38.5
33.9
31.8
30.6
27.4 25.7
10
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45.4 44.9 42.8 39.7 29.7 29 24.4 24.3 24.3 19.6 19.2 17.7 17.6 14.1 10.1 9.8 6.1 5.9
0
10
20
30
45.9 52.6 55.7
53.3 67.4 70.2 71.3 71.6 75 77.7 71.6 77.7 81.8 84.8 89.4 89.9 93.9 72.5
19246株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91.5%)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2017)
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107年)
耐药率(%)
13254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2016)
50
46
45
40
35
30
28.7 25.3 26.3 26.6
25
20 15
13.3 13.8 15.7 16.7 16.8 17.5 18.3
表皮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 人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
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率变迁
CHINET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107年)

复杂性尿路感染专家共识详解(ppt)

复杂性尿路感染专家共识详解(ppt)

(一)合并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尿路 感染
• (1)结石合并感染:结石并发尿路感染,通 常为代谢性结石(含钙结石或非含钙结石)同 时合并细菌侵袭出现尿路感染。
• (2)感染性结石:尿路感染引起的尿路结石, 感染通常由产尿素酶的革兰阴性菌引起,这 些细菌在结石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感染 性结石通常包含鸟粪石和/碳酸磷灰石和/或 尿酸铵。
• (3)头孢菌素(3b代):增加了对假单胞菌的 抗菌活性,如头孢他啶(2g,静脉滴注,每 8小时1次)和头孢吡肟(2g,静脉滴注,每 8小时1次)。
• (4)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 的各类感染,亚胺培南的剂量为0.5g,静 脉滴注,每6小时1次或1g,每8小时1次, 美罗培南为0.5~1.0 g,静脉滴注,每 8小时1次。
复杂性尿路感染专 家共识详解(ppt)
优选复杂性尿路感染专家共识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同时伴有获 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合并疾病,如 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 在疾病。
Hale Waihona Puke 诊断标准• 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 阳性以及包括以下至少1条合并因素:留 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 残余尿>100 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 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 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 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 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 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和 免疫缺陷等。
• (2)头孢菌素(2代或3a代):相比1代头孢 菌素而言,2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 孢替安、头孢孟多)对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活 性显著增加,同时保持了对葡萄球菌属较 高的杀菌活性。而3a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 性菌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葡萄球菌杀菌 活性较弱,药代动力学特征与二代头孢菌 素相比区别不大。

复杂性尿路感染中西医治疗

复杂性尿路感染中西医治疗
❖ 前列腺分泌
❖抗粘附机制
❖ 尿道粘度 ❖ Tamm-Hosfall蛋白
❖ 免疫球蛋白
❖ 吞噬作用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分。
发病机制
尿路感染的复杂因素
梗阻或结构因素
➢泌尿道结石 ➢肿瘤 ➢输尿管和泌尿道狭窄 ➢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 ➢肾囊肿、肾下垂、海绵肾
功能异常
➢回肠导管和其他尿流改造术 ➢神经源性膀胱输尿管反流
实,并佐以少量解毒之品,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分。
中医药治疗体会
在慢性期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治疗,应首先纠正易感因素。
v 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v 泌尿系统功能异常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分。
中医药治疗体会
2.慢性泌尿系感染长期不愈的因素,与年老、体弱或 免疫功能失调有关。
v 治疗上应注意扶正,可在辨证的基础上加一些药理研究证明有抗 菌作用的中药如黄芪、女贞子、枸杞子、生地黄等益气补肾之品, 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机能,促使菌尿转阴。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分。
中医药治疗体会
博采兼收,扩大立法思路
v 对热淋,其主要病理因素是湿热,但在临床,还可 见肝经火旺及心火偏盛者,治疗上除以八正散为基 础方外,还可配合龙胆泻肝汤或导赤散加减用药。
感染途径
❖ 上行途径 ❖ 血源途径
❖ 淋巴途径 ❖ 直接蔓延
发病机制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分。
发病机制
感染相关因素
❖ 宿主防御能力 ❖ 病原微生物毒力 ❖ 免疫反应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二分。
发病机制
尿路自身防御机制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导尿管相关尿感
发生率3-10%/日,全美每年>100万 院内GNB败血症的首位原因 预防 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拔除、封闭集尿系统、集尿贷始终处于膀胱水平之下 预防菌尿的并发症:抗生素效果有限 预防导管插入:阴茎套导管、间歇导尿±聚维酮碘滴注、耻骨上导尿 部分短程导尿患者(例如肾移植、泌尿科、妇产科手术或有关异物的手术)全身预防应用抗生素可能有效 长程导尿可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但效果有限
念珠菌属等真菌感染,可酌情应用吡咯类或氟胞嘧啶,必要时予以两性霉素B
静脉继以口服总疗程14天
糖尿病患者尿感的易患因素
尿感加重糖尿病患者肾功能的减退 尿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9%-20%,是常人的2-3倍 由于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引起的尿潴留和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及血管病变引起的血供障碍,使肾组织对感染的易感性增高。 高糖的尿液、尿道粘膜抗菌能力低下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移行 无症状菌尿的发生率较高(20-30%) 容易发生霉菌感染 容易同时发生双侧肾盂肾炎肾炎 容易并发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气肿性肾盂肾炎等严重并发症
定位诊断
症状、体征 输尿管尿定量培养:最为可靠 膀胱冲洗:以往最为常用 血清抗体:上尿路感染时产生高价血清抗体,但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理想 抗体包裹细菌(ACB):敏感性88%、特异性76% 肾浓缩功能测定:慢性肾盂肾炎时减低 尿酶(LDH同功酶、 AKP、过氧化物酶、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酶、溶菌酶等)及β2微球蛋白测定 C反应蛋白测定 治疗反应
推荐经验用药,但不要用于孕妇,哺乳妇女或<18y的患者 尽管未经认可,已广泛用于孕妇 资料较少 资料较少,可能在腐生葡萄球菌感染的时候效果不佳 仅用于已知的敏感致病菌,或与广谱的对肠球菌有效的抗生素一起使用

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复杂性尿路感染诊断治疗指南一、定义和分级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伴有增加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疾病,例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

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阳性以及下表所列1条或1条以上的因素。

表1:复杂性尿路感染潜在诱发因素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残余尿>100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返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免疫缺陷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从严重梗阻性急性肾盂肾炎并发危急的尿脓毒症,到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术后尿路感染。

常伴随糖尿病和肾功能衰竭。

三、诊断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获得诊断。

四、治疗1、抗菌药物治疗推荐根据治疗前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只有患者病情危重,才考虑行经验性的抗菌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培养结果随时进行修正。

不推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防止尿路感染复发。

一般推荐治疗7-14天,有时需延长至21天。

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或尿路支架管的患者,应尽量缩短治疗时间,以避免细菌耐药。

复杂性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推荐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氟喹诺酮类,也可选择氨基青霉素加BLI、2代或3a 代头孢菌素、或者氨基糖苷类(胃肠外治疗)。

如果初始治疗失败,微生物学检查结果尚未出现,或者作为临床严重感染的初始治疗,则须改用亦能有效针对假单胞菌的抗菌药物表2: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选择推荐用于初始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氟喹诺酮•氨基青霉素加BLI•头孢菌素(2代或3a代)•氨基糖苷类推荐用于初始治疗失败后或严重病例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氟喹诺酮(如果未被用于初始治疗)•脲基青霉素(哌拉西林)加BLI•头孢菌素(3b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氨基糖苷类+ BLI-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不推荐用于经验治疗的抗菌药物•氨基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基异噁唑(仅用于病原体的药敏已知时)•磷霉素氨丁三醇BLI =β-内酰胺抑制剂2、尿路结石相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需要彻底清除结石,同时给于足够的抗菌药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课课件
15
• 3.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且尿培养提示革兰阳 性球菌,应经验性选择万古霉素(1g,静脉 滴注,每12小时1次),但应检测血药浓度, 肾功能不全者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 4.一旦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回报,应尽可 能改为窄谱敏感抗菌药物。
• 5.疗程:治疗至体温正常或合并症情况(如 尿路导管或结石)清除后3-5d
• 感染性结石的形成与产尿素酶的细菌(主要是
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和摩氏摩根菌
,尿路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
铜绿假单胞菌极少产尿素酶)水解尿素有关,
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升高尿
讲课课件
5
二、临床评估
• 下尿路感染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 等,上尿路感染则以肾区疼痛、发热较为 多见。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 他存在易发感染的原发病所引起的临床症 状多种多样。
讲课课件
6
• 尿培养: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清洁中段 尿培养菌落计数女性>105cfu/ml、男性 >104cfu/ml,或所有患者导尿留取的尿标 本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l具有诊断价值 。
讲课课件
16
(二)外科手术治疗
• 积极手术治疗引起或加重尿路感染的尿路 梗阻性疾病.包括结石、肿瘤、狭窄、先 天性畸形或神经源性膀胱等。在施行手术 前要控制好感染以免手术时继发尿源性脓 毒血症。
讲课课件
17
四、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 (一)合并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 (二)尿路结石相关手术的术后发热和尿脓毒
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
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
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
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
感染: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和
免疫缺陷等。
讲课课件
4
流行病学特点
• 临床上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在获得药敏 试验结果之前经常采用经验性治疗或不规 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耐药的出现。国 内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谱的特点是大肠埃 希菌感染比例降低,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 (ESBLs)菌株比例升高,另一个特点是肠 球菌感染比例升高。
讲课课件
11
• (2)头孢菌素(2代或3a代):相比1代头孢 菌素而言,2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 孢替安、头孢孟多)对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活 性显著增加,同时保持了对葡萄球菌属较 高的杀菌活性。而3a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 性菌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葡萄球菌杀菌 活性较弱,药代动力学特征与二代头孢菌 素相比区别不中度患者或初始经验治疗
• (1)氟喹诺酮类:近期未用过氟喹诺酮类可 选择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或口服,每 日1次)。该药具有高尿液浓度的特点,抗 菌谱可以广泛覆盖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
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同时 对于部分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 菌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也可使用环丙沙 星(200mg静滴,每日2次),对大肠埃希 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讲课课件
7
• 其他相关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腹部 平片、尿路造影和泌尿系CT主要目的是寻 找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存 在易发感染的疾病。
讲课课件
8
三、治疗
• (一)抗菌药物治疗 • (二)外科手术治疗
讲课课件
9
三、治疗
• (一)抗菌药物治疗
• 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 抗菌药物。对于有症状复杂尿路感染的经 验治疗需要了解可能的病原菌谱和当地的 耐药情况,还要对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的严 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肾功能的评估)。抗 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 培养结果及时进行修正。
讲课课件
14
• (3)头孢菌素(3b代):增加了对假单胞菌的 抗菌活性,如头孢他啶(2g,静脉滴注,每 8小时1次)和头孢吡肟(2g,静脉滴注,每 8小时1次)。
• (4)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 的各类感染,亚胺培南的剂量为0.5g,静 脉滴注,每6小时1次或1g,每8小时1次, 美罗培南为0.5~1.0 g,静脉滴注,每 8小时1次。
讲课课件
12
• (3)磷霉素氨丁三醇:(3g,口服隔日1次) 对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 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可用于非发热性尿路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
讲课课件
13
2.重症患者或初始经验性治疗 失败患者
• (1)氟喹诺酮类:如果未被用于初始治疗。
• (2)脲基青霉素(哌拉西林)+β内酰胺酶抑制 剂: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4.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此药具 有广谱抗菌活性,包括大多数铜绿假单胞 菌、肠杆菌科、肠球菌,因为同时带有β内 酰胺酶抑制剂,对产ESBLs的肠杆菌有很 好的抗菌作用。
血症 • (三)尿路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
讲课课件
18
(一)合并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尿路 感染
• (1)结石合并感染:结石并发尿路感染,通 常为代谢性结石(含钙结石或非含钙结石)同 时合并细菌侵袭出现尿路感染。
讲课课件
19
• (2)感染性结石:尿路感染引起的尿路结石, 感染通常由产尿素酶的革兰阴性菌引起,这 些细菌在结石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感染 性结石通常包含鸟粪石和/碳酸磷灰石和/或 尿酸铵。
上虞市乡镇质监员培训课程
复杂性尿路感染中国专家共识 (2015版)
讲课课件
1
前言
•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复杂因素 的患者,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而近年 国内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得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 发生改变,并诱导耐药性的产生。本共识制定的目的是 对“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未尽事宜的补充和细化。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对尿路感染领域研究的 不断深入,本共识的内容也将进行相应的更新。
讲课课件
2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
• 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同时伴有获 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合并疾病,如 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 在疾病。
讲课课件
3
诊断标准
• 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
阳性以及包括以下至少1条合并因素:留
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
残余尿>100 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