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解析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解析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限时集训第7讲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分别指的是( D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中“分离”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自由组合”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选D。

2.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解析] F1的基因型为YyRr,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即YR∶Yr∶yR∶yr=1∶1∶1∶1,A 正确;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黄色与绿色之比也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D正确。

3.某种品系鼠毛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C )杂交亲本后代杂交A灰色×灰色灰色杂交B黄色×黄色2/3黄色、1/3灰色杂交C灰色×黄色1/2黄色、1/2灰色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是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C.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解析] 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根据题意“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可说明子代数量足够多,故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可说明亲本为纯合子,也可以根据杂交组合B判断灰色为隐性性状,故亲本均为纯合子,A正确;由杂交B中出现性状分离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B正确;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杂交B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应为AA(黄色)∶Aa(黄色)∶aa(灰色)=1∶2∶1,即黄色∶灰色=3∶1,而实际黄色∶灰色=2∶1,这说明显性纯合致死,即杂交B后代中黄色毛鼠只有杂合子,C错误;根据表中杂交实验结果可知,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

高考二轮专题综合复习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1.下列关于遗传规律与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一对杂合的黑色豚鼠杂交,一胎产仔四只,一定是3黑1白。

( × )(2)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 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2。

( × ) (3)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测交,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 ) (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重组类型个体在F 2中一定占3/8。

( × )(6)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 ) (7)一对等位基因(B 、b)如果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

( × )(8)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实验误差。

( × )[解析] (1)一对杂合黑色豚鼠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白色=3∶1,出现这种比例的前提是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并且交配后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而本题的子代只有4只,所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不一定符合3∶1。

(2)白化病遗传中,基因型为Aa 的双亲产生一正常个体,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 AA 或Aa,比例为1∶2,故其为携带者的概率为2/3。

(3)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测交,若AaBb 、Aabb 、aaBb 的表现型相同,则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若Aabb 、aaBb 表现型相同,则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4)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而不是所有的非等位基因。

(5)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其基因型有两种可能,如AABB与aabb或AAbb与aaBB,前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3/8,后者重组类型个体在F2中占5/8。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伴性遗传)

➢考点细化:
关于交叉遗传:
a.男性患者的隐性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递给 外孙,使外孙发病。 b.男性患者的双亲表现正常时,其致病基因 由母亲(必然是携带者XBXb)交叉遗传而来, 其兄弟中可能还有患者;姨表兄弟也可能是 患者。 c.女性患者的父亲一定是患者,其兄弟可能 正常、也可能是患者,其儿子也一定是患者。
➢考点细化: 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一)萨顿的假说: 2.理由: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 平行关系。 (2)在体细胞中基因 成对 存在, 染色体 也 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 父方 , 一个来自 母方 , 同源 染色体也是如此。
无中生有是隐性; 伴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都病为伴性。 有中生无是显性; 伴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都病为伴性。
➢考点细化: (三)伴性遗传: 8.遗传图隐性遗传病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考点细化:
(三)伴性遗传:
②确定是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可以先看 是否符合伴X的,不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 伴X隐: ✓实例:人类红绿色 盲症、血友病、进行 性肌营养不良、果蝇 的白眼遗传 ✓口诀:母病子必病,
(2)性状相同的个体杂交性状分离比:雌 雄后代中 分离比相同 ,是常染色体遗传;
雌雄后代中 分离比不同 ,是伴X遗传。
➢考点细化: 二、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三)伴性遗传: 9.遗传图谱口诀失效时,如何判断控制生物 性状的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
(3)杂交亲本为隐雌×显雄: 若后代雌雄性状 相同 ,则在常染色体; 若后代雌性为 显 性,雄性为 隐 性。则
♂隐性ZbZb × ♀显性ZBW
♂显性ZBZb

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第7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2017海南,20)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 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 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诊断疏漏
栏目索引
答案
1.✕
2.√ 3.✕ 12.✕
4.√ 5.✕ 13.√ 14.√
6.✕
7.✕ 8.✕
高考导航
9.✕
10.✕
11.✕
总纲目录
栏目索引
总纲目录
高频命题点1 高频命题点2
高考导航 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伴性遗传与人类遗传病
命题点1
栏目索引
高频命题点1
孟德尔遗传规律及其应用
高考导航
栏目索引
参考答案 Ⅰ后期 组合
①假说
②演绎推理
③测交
④减Ⅰ后期
高考导航
⑤减
⑥等位基因分离 ⑧有性
⑦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 ⑩萨顿
摩尔根 伴X显
⑨核基因遗传
性遗传 伴Y遗传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产前诊断
诊断疏漏
栏目索引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考导航
( )1.两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1∶1,则双亲均为纯合子。 ( )2.用玉米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时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 位基因控制。(2013课标Ⅰ,6C) ( )3.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20 12江苏单科,11D) ( )4.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 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抗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 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均为⑩ 。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Aa Bb Cc
2基因型类型的问题
例:
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多少种基因型? 先将问题分解为分离定律问题:
Aax Aaf后代有3种基因型(1AA:2Aa:laa);
Bbx BB f后代有2种基因型(1BB:1Bb);
Ccx Cc f后代有3种基因型(ICC:2Cc:1cc)。
因而AaBbCc与AaBBCc杂交,其后代有3X2X3=18种基因型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容概述]
本专题容包括: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上的应用;性别决定和伴性遗
传。
[重点难点]
一、遗传的基本规律: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采用由单因素到多因素;能科学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
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程序科学严谨:实验-假设-验证-总结规律。
(3)患病双亲生出正常孩子是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如不符合上述 色体显性遗传。
2.遗传病概率计算:所谓概率是指在反复试验中,预期某一事件的出现次数的比例。
①加法定律:当一个事件岀现时,另一个事件就被排除,这样的两个事件互为排斥事件,它
们出现的概率为各自概率之和。
②乘法定律:当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影响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时, 生的概率是他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因型。
规书写遗传图解,例如:(复杂的遗传图解也可用棋盘法)
5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应用题简便算法: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或更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遗传,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基因分离规律。在解题时,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
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要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再把结果综合起来。(以丫、y;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考点整合一、遗传的基本定律1.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比较特别提醒①分离定律的实质为“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而不是指性状的分离;性状分离比是分离定律的检测指标。

②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不能说成“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③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不是受精时精卵的自由组合。

2.利用分离定律中的典型数据判断亲代基因型3.子代中重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和5/8。

子代中纯合子占1/4,重组纯合子占1/8。

4.利用典型数据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1)直接验证法若F1的花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四种组合形态,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间接验证法①测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验证测交时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1:1:1: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自交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重复杂种F1自交后代F2中出现了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二、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规律的关系1.与分离定律的关系(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伴性遗传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若就一对相对性状而言,则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正、反交结果有差异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往往相同;而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正反交结果一般不同,且往往与性别相联系。

2.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解答这类题的原则如下:(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2)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3.伴性遗传的特殊性(1)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从而存在单个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也能表达的情况,如X b Y。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一.[连接处思考](1)两个基本定律之间有怎样联系?(2)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有怎样的关系?答案(1)①两定律均发生在形成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定律同时进行,同时发挥作用。

②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③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

(2)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也会分离,同样遵循分离定律;同时与其他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性别性状也会和常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发生自由组合现象。

二、遗传的基本规律1.总结下面显、隐性性状的判断(1)据子代性状判断①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②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性状→隐性性状(2)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①具一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②具两对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分离比为9的两性状都为显性。

(3)遗传系谱图中显、隐性判断①双亲正常→子代患病→隐性遗传病②双亲患病→子代正常→显性遗传病特别提示若以上方法无法判断,可用假设法。

注意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作假设或对同一性状作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做出片面的结论。

但若假设与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作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2.总结下面遗传基本定律的确定(1)自交法①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 ,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①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则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

①若花粉有两种表现型,比例为1∶1,则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强化训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强化训练】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强化训练: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1.(2016・江苏卷)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0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0型血色盲女儿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2.(2016・湖南省十校联考)某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组二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B.组五F1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C.组二和组五的片基因型可能相同D.这一对相对性状最多受四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2016・山东省潍坊市统考)鸡的雄羽与母羽是一对相对性状,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母鸡只能表现为母羽,公鸡既可以是雄羽也可以是母羽。

现用两只母羽鸡杂交,F1公鸡中母羽:雄羽=3:1。

让F1母羽鸡随机交配,后代出现雄羽鸡的比例为()A.1/8B.1/12C.1/16D.1/244.(2016・江西省模拟考试)果蝇的黑背对彩背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黑背纯合子致死;红腹对黑腹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一只彩背红腹雄蝇和一只黑背黑腹雌蝇杂交,所产生的子代中()A.彩背红腹雄蝇占1/4B.黑背黑腹雌蝇占1/4C.雄蝇中红腹和黑腹各占1/2D.雌蝇中黑背和彩背各占1/25.(2016・河南省洛阳市统考)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限时集训(七)(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16·淄博检测)果蝇的隐性突变基因a 纯合时导致雌蝇不育(无生殖能力),对雄蝇无影响。

一对基因型为Aa 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一代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子二代和子一代中,雄性果蝇均多于雌性果蝇B .子二代和子一代相比,A 的基因频率增大C .子二代和子一代相比,各基因型的比值没有改变D .因为没有致死现象,子二代果蝇和子一代相比未进化2.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

图示一变异品系,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 基因功能。

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

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A .1∶1B .1∶0C .2∶1D .3∶13.(2016·石家庄二模)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A .1118B .49 C.56 D .354.(2016·德州一中期末)甜豌豆花有紫色和白色,两不同品系白花豌豆杂交后代开紫花,F2代中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分别为1 801株和1 399株。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白花和紫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两白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相同C.F2紫花植株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植株占4/9D.F2紫花植株中,自交后代只开紫花的植株占1/95.(2016·黄冈检测)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图是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导学号:15482045】A.该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B.该病可能是血友病C.如果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该男性家族中无此病基因,则他们的后代患该病概率为0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6.(2016·湖北联考)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一对男性正常的夫妻生育的4个孩子中,3个男孩正常,1个女孩患病,以下推断合理的是()A.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夫妻双方均为杂合子B.子代三个正常一个患病的现象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C.3个正常孩子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D.该对夫妻中有一方可能为患病者7.(2016·上海嘉定一模)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高茎(B)圆形果(T)植株与隐性性状的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的基因型的是()8.(2016·保定模拟)用纯种黄色饱满玉米和白色皱缩玉米杂交,F1全部表现为黄色饱满。

F1自交后,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黄色饱满73%,黄色皱缩2%,白色饱满2%,白色皱缩23%。

对上述两对性状遗传分析正确的是() A.F1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C.两对性状中有一对的遗传不符合基因分离定律D.若F1测交,则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不等二、非选择题9.(2016·潍坊检测)某兴趣小组利用某二倍体植物进行了一组杂交实验,统计子代表现型发现:黄子叶∶绿子叶=3∶1,高茎∶矮茎=3∶1,白花∶红花=1∶1。

已知子叶颜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茎的高矮受等位基因B、b控制。

请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该植物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不遵循”或“不一定遵循”)分离定律,________(填“遵循”“不遵循”或“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若将基因为Bb的植株连续自交n次,则子n代的高茎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用分数表示)。

(3)该植物的花色只有红色、蓝色、黄色和白色4种,受一组复等位基因控制,控制情况为:T A控制红色素的合成,T 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T C控制蓝色素的合成,T D控制白色素的合成,含有相应色素植株开相应颜色的花。

①不含T D基因的植株对应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可能性。

②现有4种纯合植株(每种均有若干株),如何确定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请写出一种准确关系用“>”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用基因型为T A T B的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T C T D的白花植株杂交,子代只有两种表现型,则这组复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2016·揭阳期末)果蝇是雌雄异体的二倍体动物,是常用的遗传研究材料。

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1)有一个自然繁殖、表现型正常的果蝇种群,性别比例偏离较大,研究发现该种群的基因库中存在隐性致死突变基因a(胚胎致死)。

从该种群中选取一对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1中有202个雌性个体和98个雄性个体。

①导致上述结果的致死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F1中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让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雄比例是________。

②从该种群中任选取一只雌果蝇,鉴别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方法是:将该雌果蝇与种群中的雄果蝇杂交,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杂合子;如果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

(2)能否从该种群中找到杂交后代只有雌性个体的杂交亲本?请做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6·唐山二模)某闭花受粉植物,茎的高度和花的颜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以矮茎紫花的纯合品种作母本,以高茎白花的纯合品种作父本进行杂交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结果发现F1中只有一株表现为矮茎紫花(记作植株A),其余表现为高茎紫花。

让F1中高茎紫花自交产生F2有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27∶21∶9∶7。

请回答:(1)由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F2中高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比例占________。

(3)据分析,导致出现植株A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母本发生了自交,二是父本的某个花粉中有一个基因发生突变。

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让植株A自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的性状为________,则是原因一;若子代的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则是原因二。

12.(2016·青岛一模)某宠物是二倍体哺乳动物,其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A1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黑色;A2和A3基因纯合时分别表现为灰色、棕色;A2和A3基因共存时表现为花斑色。

毛形分直毛和卷毛两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用B、b表示),但显隐性未确定。

据调查,黑色卷毛的该种个体更受人们欢迎,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现选择两只黑色卷毛的雌雄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有6只个体,其中一只表现为花斑色直毛,则亲本中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雌性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研究小组期望获得一只雄性个体,不管和其杂交的雌性个体性状如何,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黑色卷毛个体尽可能多,则该雄性个体的最佳基因型为________。

要确定第(1)题的子一代中某黑色卷毛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让其与多只棕色直毛雌性个体杂交,仅看________(填“毛色”或“毛形”)性状,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则该个体符合上述要求;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个体不符合上述要求。

专题限时集训(七)(限时:40分钟)一、选择题1-5BADBB6-8DDD二、非选择题9【答案】(1)遵循不一定遵循(2)2/(2n+1)(3)①6②让4种纯合植株相互杂交,即进行6组杂交,若有3组子代开红花,2组子代开黄花,1组开蓝花,则显隐性关系为T A>T B>T C>T D(意思对即可给分)③T A>T B>T D>T C或T D>T C>T A>T B(答不全不给分)10【答案】(1)①X X A Y4∶3②雌性∶雄性=2∶1雌性∶雄性=1∶1(2)不能,因为果蝇的雄性只有X A Y个体,雌性有X A X A和X A X a个体,雌、雄性果蝇间的两种杂交组合的后代中均会出现X A Y的雄性个体11【答案】(1)F2中高茎∶矮茎=3∶1(2)101/7(3)矮茎紫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9∶712【答案】(1)A1A2X B X b或者A1A3X B X b 1 6(2)A1A1X B Y毛色全部为黑色个体出现棕色或花斑色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