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新馆舍规划
图书馆建设与装修的规划与设计

图书馆建设与装修的规划与设计在图书馆建设与装修的规划与设计中,有许多重要因素需要考虑,包括空间布局、人流管理、设备与设施以及舒适性等。
本文将对这些因素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一、空间布局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是影响读者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提供充足的学习和研究区域,同时保证会议室、讨论区和多媒体设备的合理安排。
此外,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可以考虑使用可调整的书架和桌椅,以适应不同需求的变化。
二、人流管理图书馆是一个通常拥有大量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场所,因此人流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应合理划分出入口和通道,确保读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流动顺畅。
其次,在繁忙的地方设置导引标志和线路,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找到所需资源。
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助借还书系统和预约系统来减少人员拥堵,提高效率。
三、设备与设施图书馆的设备与设施是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的基础。
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考虑配置舒适的桌椅、优质的照明设备、稳定的网络连接和高质量的打印、复印设备。
此外,应提供多样化的媒体设备和资源,例如电子书籍、数据库和多媒体学习工具,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四、舒适性图书馆作为一个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的场所,舒适性非常重要。
在图书馆的规划与设计中,应考虑到室内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和温度调节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并避免噪音对读者的干扰。
此外,为了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可以配置舒适的座椅、良好的照明和相应的娱乐设施。
总结起来,图书馆建设与装修的规划与设计需综合考虑空间布局、人流管理、设备与设施以及舒适性等因素。
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可以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和研究环境,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通过对这些重要因素的综合考虑,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现代化、高效率和舒适的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图书馆内部的空间布局

图书馆内部的空间布局第一篇:图书馆内部的空间布局图书馆的布局,通常是指建筑的总体布置和单体平面、立面和设计。
笔者认为,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图书馆不再是一幢呆板建筑,而是一座有现代信息、人文色彩,具有生命力的建筑物。
在建筑设计上,图书馆建筑外形既要反映人文地理、气候环境、风土人情等多文化特色,也要考虑图书馆使用功能的要求,注意建筑内、外空间的延伸与融洽。
合理地组织图书馆建筑内部的空间,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各种使用空间,包括办公用房、基本书库、阅览室和现代化设备用房;二是交通联系空间,如过道、走廊、门厅、楼梯、电梯等。
所谓布局就是根据各种类型图书馆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空间,使各用房有适宜的尺寸、足够的面积和形体,以此适应视听设备、文献资料、阅览桌椅、书架等设备的布置和人们使用的需求,同时还要具备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和必要的卫生安全、采光通风等设施。
总之,布局的考虑因素很多,因此,本文仅就图书馆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谈一些看法。
图书馆各种用房布局的要求图书馆是由办公用房、基本书库、阅览室和现代化设备用房等四大块组成,布局主要是对这四大块加以研究,考虑其使用功能,把四大块用房需要互相联系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再结合方向,考虑采光、通风、房间的形状等各方面的影响来研究四大块用房的合理布置、层高和内部空间关系,作为布局设计的主要依据。
同时还要考虑各自的功能要求。
1.1 阅览室与书库布局的要求阅览室是读者从事脑力劳动的场所,应有安静、舒适、光线明亮、空气清新的环境,这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次要研究阅览室桌椅的大小尺寸,计算出阅览室桌椅的排列间距,并了解阅览室所容纳的人数,从而决定阅览室的使用面积。
书库是由书架构成的处所,因此,书架是布局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即研究书架的长、宽、高的尺寸,可以决定书库的层高;分析书架的数量,可以知道书库容纳藏书的总数,进而决定书库的使用面积。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在进行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以提供一个功能完善、舒适宜人的学习与阅读环境。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和范例,以供参考。
一、空间布局1. 入口设计入口是图书馆的门面,需要简洁明亮,同时容易辨识。
可以采用宽敞的大门和醒目的指示标识,引导用户进入图书馆。
2. 接待区在入口处设置接待区,方便用户办理借阅注册、咨询等业务。
接待区应设立信息台和工作人员,提供个性化的咨询服务,解答读者的问题。
3. 阅览区阅览区是图书馆的核心区域,应设立合适的阅读桌椅和架子,放置图书和文献资源。
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类型设置专门的区域,如青少年阅览区、电子阅览区等。
4. 多功能区图书馆可以设置多功能区,例如自习区、小组研讨区和交流区等。
这些区域可以适应不同的学习和交流需求,提供灵活的学习和沟通空间。
5. 多媒体区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图书馆应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例如电脑终端、电子资源检索系统和电子阅读器等。
这些设施可以满足用户对数字化阅读和学习的需求。
二、舒适度和环境设计1. 光线和采光合理的光线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图书馆应保持良好的采光条件,避免反光和刺眼的光线。
可以设置窗帘、百叶窗或遮阳设施,以便用户调节光线亮度。
2. 噪音控制图书馆是一个需要安静学习的环境,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干扰。
可以设置静音区和吸音装置,提供安静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3. 温度和通风图书馆应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通风状况,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可以安装空调系统、通风设备和调节设施,以满足用户在不同季节的需求。
4. 舒适的座椅和桌子阅读和学习需要时间,图书馆应配备舒适的座椅和桌子,以确保用户的身体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撑和保护。
座椅和桌子的高度和尺寸应根据人体工学原理进行设计,保证用户的舒适度和健康。
三、功能性和便捷性设计1. 图书分类和标识图书馆应进行科学的图书分类和标识,方便用户查找和借阅。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

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建议范例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和布局规划对于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便捷的图书借阅服务和促进学术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图书馆空间设计和布局的建议和范例。
一、进入区域进入图书馆的区域是读者的第一印象。
宜采用明亮的照明和简洁的设计风格,打造一个宽敞、舒适的空间。
可以在该区域放置信息服务台,方便读者咨询相关问题和获取资讯。
二、阅览区阅览区是读者学习和阅读的核心区域。
应该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
比如,可以设置静谧的研究区、交流的讨论区以及多媒体资源区等。
同时,要合理安排座位和阅读桌,确保读者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座椅。
三、借阅区借阅区是读者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的关键区域,需要方便、快捷的布局。
可以设计自助借阅机,提供快速借阅服务,节约读者的时间。
此外,应合理划分图书分类的区域,使读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书籍。
四、数字资源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资源区成为必备的功能区域。
可以设立电子阅览室,提供电子书籍、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的查询和下载服务。
此外,可以设置电子设备借用区,供读者使用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五、学习讨论区图书馆也是学术交流和学习研究的场所,应该有学术讨论区。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室,提供学术研究小组讨论的场所。
此外,可以开放空间,供学生自由交流和合作学习。
六、视听区图书馆还可以设置视听区,为读者提供观看学术视频、演讲和讲座的场所。
可以采用独立的音响设备和舒适的座位,营造一个适合视听交流的空间。
七、儿童区图书馆也应该为儿童提供学习和阅读的环境,可以设置专门的儿童区。
可以以亲子阅读为主题,设置适合儿童的书籍和家长陪伴的区域,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八、休闲区图书馆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
可以设计休闲区,提供舒适的座椅和阅读灯光,供读者休息和阅读。
同时,可以放置室内绿植,增加室内的氧气和舒适度。
九、多功能厅图书馆还可以设计多功能厅,用于举办学术讲座、读书分享会和文化活动。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与布置

案例一:某大学图书馆的空间设计
空间布局
该大学图书馆采用开放式布局,将阅读区、学习区、休息 区和多媒体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自由流动和交 流。
自然采光
大量使用玻璃窗,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人工照明,创 造舒适阅读环境。
家具设计
书架和桌椅均采用人体工程学设计,满足长时间阅读和学 习的需求。
案例二:某公共图书馆的内部布置
高效利用空间
适应不同需求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应满足不同读者的 需求,包括学生、教师、研究人员等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和学习空间。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提高图书馆 的空间利用率,使图书馆能够容纳更 多的书籍和读者。
人性化
舒适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空间设计应注重读者的 阅读体验,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如适宜的照明、舒适的座椅、
无毒无害材料
选择无毒无害的装修材料,避免对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节能减排措施
节能灯具
图书馆应使用节能灯具,降低能源消耗。
节能空调
选择节能型的空调设备,提高空调系统的能 效。
能源监测系统
建立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图书馆的能源 消耗情况,为节能减排提供数据支持。
06
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布置案 例分析
提供舒适的休息座椅,供读者在阅读间隙休息。
咖啡厅或茶室
设置咖啡厅或茶室,为读者提供饮品和小吃,增 加图书馆的休闲氛围。
文化活动区
预留空间用于举办文化活动,如讲座、展览等, 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
03
图书馆内部设施布置
书架布置
开放式书架
便于读者取阅,提高书籍流通率。
封闭式书架
保护书籍免受尘土和损坏,适合珍藏版和稀有书籍。
互动设施
图书角规划方案

图书角规划方案标题:图书角规划方案引言概述:图书角是图书馆中供读者阅读和学习的重要区域,其规划方案直接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
因此,一个合理的图书角规划方案对于图书馆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空间设计1.1 合理利用空间:确保图书角空间布局合理,充分利用空间资源,避免浪费。
1.2 舒适的环境:提供舒适的座椅、良好的照明和通风设施,确保读者在图书角内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1.3 多样化的空间设置:设置不同功能区域,如静音区、讨论区、休息区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二、图书收藏2.1 多样化的图书种类:收藏各类图书,包括学术著作、文学作品、参考书籍等,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2.2 更新及时:定期更新图书馆的图书收藏,确保读者能够阅读到最新的图书资料。
2.3 分类整理:对图书进行分类整理,设置清晰的标识和导读,方便读者查找所需图书。
三、数字化设备3.1 提供电子书籍:为读者提供电子书籍的借阅和阅读服务,满足数字化阅读的需求。
3.2 提供电脑及网络设备:提供电脑、无线网络等设备,方便读者进行网络查阅和学习。
3.3 提供多媒体设备:提供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设备等,支持读者进行多媒体学习和研究。
四、服务设施4.1 专业的服务人员:配备专业的图书管理员和服务人员,提供读者咨询、借阅等服务。
4.2 提供培训课程:组织阅读培训、学术讲座等活动,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学术水平。
4.3 提供文献检索服务:为读者提供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服务,帮助读者快速找到所需资料。
五、安全管理5.1 安全设施:设置监控设备、消防设备等安全设施,确保读者在图书角内的安全。
5.2 安全意识培训: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活动,提高读者的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事件发生。
5.3 紧急应急预案:建立紧急应急预案,指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结语:一个完善的图书角规划方案不仅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还能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学习效果。
因此,图书馆在规划图书角时应该充分考虑空间设计、图书收藏、数字化设备、服务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的学习环境。
关+于广西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结构、布局和服务功能

关于广西大学图书馆新馆建设结构、布局和服务功能(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摘要:论述了在集藏、借、阅、检、管于一体化,这一先进的管理模式下,新馆建设在结构上应充分注意3点:应采用同层高、同柱网、同荷载的先进设计理念;应充分重视卫生、环保、节能;应注意防火安全。
在布局上应合理规划多功能区、读者服务区、行政办公区,使读者流、工作人员流、物流各行其道。
互不干扰。
提出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和读者之间,双方的人文关怀”这一新的理念。
道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方便别人就是方便自己’,这样一个做人的简单的道理。
论文关键词:新馆建设;结构;布局和服务功能;先进的管理模式;双方的人文关怀广西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也是省部共建大学.它位于广西首府南宁——一座美丽的绿城。
学校环境很美,广西大学新图书馆就坐落于东西校园的结合部。
它坐南朝北,新馆为地下1层(局部2层,中央空调机房)和地上6层,它的外型有点像“布达拉宫”。
显得大气恢宏,庄重典雅,是广西大学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
它的南边是占地大约4、5千平方米的草坪.草坪上种满了具有亚热带特色的花草树木,在草坪里用石板和鹅卵石铺设出弯弯曲曲互相相通的林荫小道。
草坪的西南边还有一个占地大约2千平方米呈心字形的水池.水池里有假山、喷泉和金鱼。
池边种满了杨柳.在池边和草坪里零星分散的布满了用石板做成的石椅和石桌。
新馆的北边是正门,有一个5、6千平方米的广场。
广场的斜对面是一个一万多平方米的草坪,草坪的景致也和南边的一样,只是没有水池。
东边是教学楼。
,西边是一片桃花树林,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鲜艳的桃花红彤彤一片,真是美极了。
广西大学新图书馆落成于2002年,2003年初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阅览座位3500多个.各类文献总量300多万册,全文报刊印刷型4000多种.电子型16000多种。
全部服务和业务工作实行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
图书馆阅览室设计方案

图书馆阅览室设计方案图书馆阅览室设计方案700字图书馆作为人们阅读、学习、研究的场所,阅览室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因此其设计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图书馆阅览室设计方案。
首先,阅览室的整体布局要合理。
阅览室应具有舒适、宽敞的空间,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阅览区域。
为此,我们可以选择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式空间设计,将自然光线充分利用、室内外的景色融为一体。
阅览区的布局应严格按照规划,将座位与走道合理分开,确保读者在阅读时能够充分专注,不受干扰。
其次,阅览室的家具选择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
阅读是一种长时间的静态活动,为了满足读者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和健康需求,我们可以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和桌子,以确保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身体的姿势和舒适度。
此外,为了方便读者使用电子设备,我们可以在桌子上设置电源插座和USB接口,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第三,阅览室的环境需符合安静、专注的要求。
为了确保读者在阅读时可以得到一个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在阅览室的周围设置隔音装置,避免外界噪音对读者造成干扰。
在室内,可以使用隔音材料,如隔音墙板、吸音软包等,来减少声音的传播。
同时,为了确保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可以设置空调和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
最后,阅览室还应提供一些附加设施,以满足读者的其他需求。
例如,可以设置小型休息区域,供读者休息放松;还可以设置自助借书机和返回书箱,提高借还书的效率;此外,可以设置个人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方便读者进行学习和研究。
以上是一个图书馆阅览室设计方案的简要介绍。
通过合理的布局、人体工学座椅和桌子的选择、环境的安静和舒适、附加设施的设置,我们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满足他们的学习和阅读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的新馆舍规划图书馆现状:图书馆目前位于高层住宅楼一楼面积1500 m2,自建校至今60年来图书馆没有自己的独立馆舍,由于学院资金紧张等原因,图书馆的发展相对滞后,馆舍面积严重不足,数字资源也是严重不足,在十三五规划中将着力重点发展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及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为打造哈体院冰雪特色办学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图书馆规划依据:根据教育部2015年12月31日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要求规定:高校图书馆应该有独立馆舍,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推动器;是学校发展的发动机。
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所以,建设一个数字化现代化的图书馆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工程。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标准),按体育类图书馆本科生生均指标核定如下:8500生×生=13090m2,研究生生均m2指标核定如下:1500生×生=3060m2,总计图书馆应该配备的面积为:16150 m2。
2.图书馆建设2.1工程建设概况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下发的2020年哈尔滨体育学院在校生10000人的规模,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1992年标准),按体育类图书馆本科生生均,研究生生均m2指标核定,图书馆应该配备的面积为:17540m2生均面积超出出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
建成后图书馆将全体搬迁至新馆。
哈尔滨体育学院图书馆2016年5月17日附件1《图书馆馆舍内部仪器设备明细》附件2《图书馆设计调研》附件3《图书馆功能区要求》附件1附件2图书馆设计调研1. 功能分区2. 交通流线3. 平面布局4. 案例分析1.功能分区图书馆几大功能部分分为:主要功能用房,包括:书刊借阅区、基本书库及学生自修室;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包括:门厅,目录检索及出纳厅、寄存处、读者休息室、展览厅或陈列厅、报告厅及对外服务用房等;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配套用房(请在PPT中加入动画色块方式表示该关系图。
读者区和基藏区一种颜色,为主要功能用房;入口和公共活动区用一种颜色表示,为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办公和研究区用一种颜色,为行政……;技术设备区为配套用房)各主要空间关于功能,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主要功能用房之书刊借阅区功能:是图书馆功能的重要组成之一,融阅、藏、借、管于一体,为读者提供可选择的、舒适的阅览环境,它应是读者最容易、最方便的到达之地。
空间需要的一个开敞的空间,并且该空间是最活跃的、易变的,要能满足开架的需要,并能提供不同特点的空间环境供读者选择。
环境:本区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环境。
同时室内宜采取吸声、隔声措施,以减少噪声干扰。
技术:宜采用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统一荷载的“三统一”结构设计,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文献资源进行灵活的摆放或调整。
藏书区:包括基本书库、辅助书库、储备书库、和特藏书库。
应布置紧凑,合理利用空间。
它与阅览区要分隔又要有联系。
要求有自己单独出入口,中小型图书馆可与管理人员出入口合一,大型图书馆宜设置专门的图书出入口,让运书车方便通达。
应具备长期保存图书资料的良好条件,考虑防火,防晒,防潮,防虫,防紫外线,保温,隔热,通风等因素。
学生自修室:充分利用自然光,宜适当装设遮光和调光设施。
同时注意避免炫光。
公共活动及辅助服务空间之门厅及附属空间是进入图书馆的必经之地,为引导和服务空间,兼有验收、咨询、收发、寄存等功能。
服务频繁,读者活动多,流线复杂,是全馆交通处理的重点。
读者要能直接到达,并又能方便地通到各种阅览区域。
宜将浏览性读者用房和公共活动用房(如演讲厅、陈列室等)靠近门厅布置,使之出入方便和不影响阅览室的安静。
公共活动空间是为学术和社会活动服务提供的一个动态空间,一般由报告厅、接待室、会议室、培训室、书吧、展厅等组成。
因其动态性与开放性的特点,既要与图书馆有关空间相连,但又有自己的独立性,便于独立开放,不干扰图书馆的正常使用。
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区域相对独立和稳定,对空间的容量要求比读者区要小得多,大开间分隔而成的。
要与馆内各区能方便联系,又便于对外交往。
大型图书馆须独立设置出人口。
配套用房:包括空调机房、电话机房、电子计算机机房等技术设备用房。
该区域应避免噪声及振动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一般常设在地下或顶层。
2.交通流线图-5大学生图书馆功能关系图交通设置应满足:以人为本,方便读者,满足快速通过,直达性;分区明确,读者、书籍和服务之间路线便捷通畅,避免交叉干扰;出入口设置不相互混杂。
2.平面布局应满足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在建筑布局时,要根据图书馆内各部分空间的使用特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进行合理的分区。
使各区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互不干扰。
图书馆建筑一般应将对内和对外两大部分分开,闹区和静区分开,从而为图书馆的高效性创造条件。
(1)内外分区内外分区即是将读者活动路线、工作人员的工作路线和书籍的加工运送路线合理地加以组织区分,使流线简捷明确,避免彼此穿行、迂回曲折和互相干扰。
内部区域主要是工作人员活动的区域,包括藏书区、办公区、内部作业及加工区等等。
外部区域主要是读者的活动区域,包括阅览区、公共活动的报告厅和展厅以及为读者服务的餐厅、书店等商业用房。
这两个区域既要区分明确,又要联系方便。
(2)闹静分区读者需要一个安静的阅读环境。
因此在图书馆设计中还要将闹区和静区分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室内环境。
从“闹”和“静”的角度分析,图书馆设计一般将内部加工区与读者使用区分开,阅览区和公共活动区分开,而各区内部也应进行一些必要的分区,如在公共图书馆中,要将成人阅览区与儿童阅览区分开。
(3)分区方式:分区方式一般采用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或者两者兼用。
水平分区,就是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部分布置于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
一般总是将内部用房布置在后,读者用房布置在前,“闹”区布置在前,“静”区布置在后,即前后分区;此外,还有左右分区的布局方法(即将内部用房、读者用房左右分开布置)。
垂直分区的布置方法就是将不同的区域放置在不同的楼层上。
一般将闹区安排在较低层,将静区安排在较高层;人流量多的在较低层,人流量少的在较高层。
通常单一分区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更多的是将水平分区与垂直分区结合的布置方法。
阅览室与书库的布局基本方式:(1)阅览室在前,书库在后优点:(1)分区明确、便于管理; (2)容易获得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采光与通风; (3)结构比较简单,造价比较便宜; (4)便于书库和阅览室今后的扩充。
(2)阅览室在四周,书库在中央其基本想法是书库可以不需要自然采光,用人工照明,书籍少收外界阳光的直射和气候的影响,对防晒、防尘、防潮都有利。
把书库放在中央核心部分,对外不开窗,而把需要自然光线的阅览室和工作室放在外围。
平面紧凑,借阅方便,管理集中,造价经济。
(3)阅览室在中央,书库在四周这种布局的特征是位于中部的阅览室又高又大,借助抬高空间来争取自然光线和通风,平面形式大多为圆形和八角形。
借书处往往在大厅的中心,便设置放射形或环形的阅览桌。
持外,采用这种布局,四周书库是开架的。
(4)阅览室在上,书库在下这是一种使阅览室、借书处与书库采用垂直方向联系的布局方法。
在图书馆规模不大、藏书量不多的情况下,一般是把阅览室放在第2层,把书库放在第1层。
优点:借书处与书库为上下联系,图书在出借过程中减少了水平运送距离,从而加快了提调速度,缩短了读者候书时间。
向下发展,深人地下的书库,因不受阳光的照射和少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对图书的保护也较有利。
但是必须在工程上做到严格防水和增加空调设备。
书库在上,阅览室在下这是与上述布局相反,道理相同的又一种方法。
藏书仍然是沿着垂直方向送到借书处。
优点:它可以不依赖机械通风,也可避免地下防水处理。
主层部分没有书库,全部主层面积上都可以用来安排阅览和为读者服务的其他房间,使得平面布置紧凑,管理集中,灵活自由,方便读者。
书籍的传送时间比水平面方式的布局大大缩短。
4.案例分析西雅图图书馆建筑设计:OMA/LMN主要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地址:华盛顿州西雅图第四大街1000号完工时间:2004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总建筑面积:33700平方米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基于平面上的功能划分,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从整体的体块入手,在垂直方向上进行了功能划分和流线组织。
库哈斯将当代图书馆的复杂功能和内部活动进行整合压缩,重组成九个功能区,提出了了“5+4”的体块组合方式,形成了五个尺度不同的实体与它们之间形成的四个虚体,这种操作方式使五个相对私密的功能体块间自然形成了活跃的公共空间。
实体代表着不同的相对私密的功能,顶层的体块为办公,往下依次是螺旋书库、采编、仓库及设备停车。
中心阅览作为单独的一部分,悬浮于建筑的上部,下面的开敞空间为演出,交流,文化活动等公共性更强的功能,提高了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作用。
根据基地现有高差,在其不同标高层设有不同人员的出入口。
主要人流出入口设在北面的第五大街上,由三层进入,并就近设置单独的残疾人入口;在南面的第四大街设有少儿图书及外文入口,避免了大量人流对于少儿的干扰。
各个功能体块间主要以电梯和自动扶梯相连,不同的人流被分送到相应体块内,可以最快速的完成自己的借书过程。
整个建筑虽然规模宏大,但流线清晰合理,使用高效。
南方科技大学建筑用地处于校园核心组团,师生们每日往返于教学区与生活区时会从不同方向途经此地。
这种穿越的动线吸引了建筑师——是否可以将“路过”的日常行为引入建筑内部于是,顺应南北走向的动线在建筑体上凹进一个两层挑空的通廊,以期像传统的岭南骑楼一样,既能适应深圳炎热多雨的气候,又能吸引人走进去参与空间活动。
图书馆的主入口门厅、学术报告厅、社团活动室和书吧等公共功能被有意地安排在通廊两侧。
这样,人们每日的穿越行为既给图书馆带来了公共活动,也使阅览和交流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与首层相比,顺应东西走向动线生成的二层通廊则更像公园里的“游廊”。
学生们从公共教学楼走来,自西向东可以先途经书吧,走过天井时看到二楼的期刊阅读区和三楼的电子阅览区,路过多功能研修室,穿过竹园,选择进入开架阅览区或者继续前行,在台地上欣赏远山,或径直下台阶到百树园去。
老师们则借助半室外游廊的“捷径”自南向北穿过建筑,可以一路走到食堂。
由这样上下两条廊道组成的“十”字形游廊系统将不同高度和不同功能的空间剖开,立体地展示给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