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55-2011

合集下载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表3.0.6
环境条件
干燥环境 潮湿但不含氯离子 的环境 潮湿且含有氯离子 的环境、盐渍土环 境
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水泥用 量的质量百分比) 钢砼 预应力砼 素砼 0.30 0.06 1.00 0.20 0.10
除冰盐等侵蚀性物 质的腐蚀环境
0.06
3 基本规定(最小含气量)
3.0.7 长期处于潮湿或水位变动的寒冷和严寒环境、 以及盐冻环境的混凝土应掺用引气剂。引气剂掺 量应根据混凝土含气量要求经试验确定;掺用引 气剂的混凝土最小含气量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最大不宜超过7.0%。 掺加适量引气剂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尤其对 于有较高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掺加引气剂可以明 显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引气剂掺量要适当, 引气量太少作用不够,引气量太多混凝土强度损 失较大。
2 术语、符号
2.1.11 胶凝材料:混凝土中水泥和矿物掺合料的总 称。 2.1.12 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和矿物掺 合料用量之和。 (胶凝材料和胶凝材料用量的术语和定义在混凝土 工程技术领域已被广泛接受) 2.1.13 水胶比:混凝土中用水量与胶凝材料用量的 质量比。(代替水灰比) 2.1.14 矿物掺合料掺量:矿物掺合料用量占胶凝材 料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2.1.15 外加剂掺量:外加剂用量相对于胶凝材料用 量的质量百分比。 (11~15是新组建的术语和定义)
强度
满足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或工程进度的强度要求。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1)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 : 水泥强度越高,则混凝土强度越高。 当混凝土水灰比值在0.40~0.80之间时越大,则混 凝土的强度越低; 水灰比定律:在材料相同的条件下,砼强度值随水 灰比的增大而减小,其变化规律呈近似双曲线形状。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C30配合比计算案例(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二、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三、材料(1)水泥:P.042.5,28d胶砂抗压强度48.6MPa,安定性合格;(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6;(3)碎石:最大粒径25mm,连续级配;(4)外加剂:聚竣酸高性能减水剂,固含量12%,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H级粉煤灰,细度18.3%,需水量比99%;(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流动度比98%,28d活性指数101%;(7)拌和水:饮用水。

四、配合比设计计算(一)计算配制强度(fbu,O)由于缺乏强度标准差统计资料,因此根据《规程》表4.0.2选择强度标准差O为5.0MPa o表4.0.2C25-C45C5O-C55Σ 4.0 5.0 6.0根据公式fcu,02fcu,k+1.645B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cu,k ----- 设计强度(MPa)6 ----- 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cu,0=fcu,k+l∙645σ230+1.645X5238.2(MPa)(二)混凝土水胶比(W/B)(1)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应根据《规程》中表3.0.5-1的规定,并考虑混凝土原材料、应用部位和施工工艺等因素来确定矿物掺合料掺量。

表最大掺量(%)采用硅酸盐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0.404535粉煤灰>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0.406555粉>0.405545钢渣粉—3020磷渣粉—3020硅灰—1010≤0.406555复合掺合料>0.405545注:1采用其它通用硅酸盐水泥时,宜将水泥混合材掺量20%以上的混合材量计入矿物掺合料;2复合掺合料各组分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3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矿物掺合料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55-2011

精心整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T55-2011)一、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75~90mm ,使用环境为室内正常环境使用。

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取5.0MPa 。

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4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 抗压强度f ce 为46.0MPa ,密度ρc=3100kg /m3; 2.砂:级配合格,μf=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 /m3;砂率βs 取33%; )=0.55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查表用水量取m w0=195Kg /m 3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195/0.55=355Kg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 砂率βs 取33;6.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体积法)a ba b bf f αα355/3100+m s0/2650+m g0/2720+195/1000+0.11×1=1 33%=(m s0/m s0+m g0)×100%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m s0为603Kg ,m g0为1232Kg7.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f cu,0=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计算水胶比:f b =?f ?s f ce =1×1×46=46MPa W/B=0.49×46/(38.2+0.49×0.13×46)=0.55a bcu,0a b b/f W B f f ααα=+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0.55小于0.60,此配合比W/B采用计算值0.55;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m w0=205(1-20%)=164Kg、确定胶凝材料用量.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164/0.55=298Kg取最小用量外加剂用量300×0.8%=2.4Kg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砂率βs取36%;6.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质量法,本例假定m cp为2400Kg/m3)则300+164+m s0+m g0=240036%=(m s0/m s0+m g0)×100%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m s0为Kg,m g0为Kg7.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用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石水 外加剂 每m 3材料用量300 01642.4配合比1.00理论密度:ρ= 案例2某混凝土构件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处于室外寒冷露天环境,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0㎜,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MPa 。

JGJ55-2011配比计算表

JGJ55-2011配比计算表

号<C20C20~C35>C35取值:kg/m3kg/m30委托单位水泥品种、标号、厂家报告编号第工程名称及部位粉煤灰品种、规格、厂家设计坍落度石子品种、规格、厂家矿粉品种、规格、厂家砂品种、规格、厂家其他性能要求设计强度等级试配日期 6.03、计算混凝土等效水胶比W/B=W/(C+K z *Z+F/K)=0.53*f b /(f cu,0+0.53*0.20*f b )=1、确定试配强度f cu,0=f cu,k +1.645σ=Mpaσ(MPa)4.0σ计算:(n ≥25):或按下表选取σ:5.0σ==MPa砼强度等级2、胶凝材料28天实际强度f b =Mpa按JGJ55-2011表3.0.4、表7.1.2校核耐久性要求或抗渗砼要求允许的最大水胶比。

注1:式中W为水用量;B为胶凝材料用量;C为水泥用量;Z为矿粉用量;F为粉煤灰用量;注2:根据JGJ55-2011表3.0.4(注2)说明,配制C15及其以下等级的混凝土,可不受本表限制。

4、按GB8076-2008(5.5.1条)测定外加剂減水率W R =%5、按JGJ55-2011并考虑外加剂减水率及矿物掺合料性能,计算、确定单位用水量W=8、按JGJ55-2011(3.0.5-1条3.0.5-2条)选择矿粉掺量(z):z=%7、按JGJ55-2011(3.0.5-1条3.0.5-2条)选择粉煤灰掺量(f):f=%6、则胶凝材料Mbo =mwo/(W/B)=9、粉煤灰影响系数(f )和粒化高炉矿渣粉影响系数(s)f 取值s 取值0 1.00 1.00种类掺量(%)粉煤灰影响系数粒化高炉矿渣微粉影响系数100.85~0.95 1.00200.75~0.850.95~1.00300.65~0.750.90~1.0050—0.70~0.85400.55~0.650.80~0.90委托编号第号。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55-201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T55-2011)一、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75~90mm,使用环境为室内正常环境使用。

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取5.0MPa。

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1.水泥:4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f ce为46.0MPa,密度ρc=3100kg/m3;2.砂:级配合格,μf=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m3;砂率βs取33%;3.石子:5~20mm的卵石,表观密度ρg=2720 kg/m3;回归系数αa取0.49、αb取0.13;4. 拌合及养护用水:饮用水;试求:(一)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

(二)如果此砼采用泵送施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20~150mm,砂率βs取36%,外加剂选用UNF-FK高效减水剂,掺量0.8%,实测减水率20%,试确定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假定砼容重2400 kg/m3)。

解:(一)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 , 0 =f cuk+1.645σ=30+1.645×5 = 38.2MPa2.计算水胶比:f b = γf γs f ce =1×1×46=46 MPaW/B = 0.49×46/(38.2+0.49×0.13×46)= 0.55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0.55小于0.60,此配合比W/B 采用计算值0.55;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查表用水量取m w0 =195Kg /m 3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0 = 195 / 0.55 =355Kg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砂率 βs 取33;6. 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体积法)355/3100+ m s0/2650+ m g0/2720+195/1000+0.11×1=1101.0=++++αρρρρwwoggossoccom m m m %100⨯+=goso sos m m m βa bcu,0a b b/f W B f f ααα=+g g g33%=(m s0/ m s0+ m g0)×100%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m s0为603 Kg,m g0为1232 Kg7.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理论密度:ρ = 355+603+1232+195= 2385 Kg/m36.1.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质量法,本例假定m cp为2400 Kg/m3)则355+195+ m s0+ m g0=240033%=(m s0/ m s0+ m g0)×100%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m s0为608 Kg,m g0为1242 Kg7.1.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理论密度:ρ = 355+608+1242+195= 2400 Kg/m3(二)1、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 , 0 =f cuk+1.645σ=30+1.645×5 = 38.2MPa2.计算水胶比:f b = γf γs f ce =1×1×46=46 MPaW/B = 0.49×46/(38.2+0.49×0.13×46)= 0.55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配合比计算举例说明

配合比计算举例说明

设计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2、施工图纸等相关标准设计目的和要求1、设计坍落度180±20mm;2、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

组成材料1、水泥:P.042.5,28d抗压强度47MPa;2、砂:II区中砂,细度模数2.7;3、碎石:5~25mm合成级配碎石(5~10mm;10~25mm=30%:70%);4、外加剂: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掺量1.8%,减水率25%;5、粉煤灰:F-II级粉煤灰;6、粒化高炉矿渣粉:S95级;7、拌和水:饮用水。

配合比设计计算1、计算配制强度(f cu,0)根据公式f cu,0≥f cu,k+1.645δ式中:f cu,0——混凝土试配强度(MPa)f cu,k——设计强度(MPa)δ——标准差,取5试配强度f cu,0= f cu,k+1.645σ=30+1.645×5=38.2(MPa)2、混凝土水胶比(W/B)W/B=ɑa×f b/(f cu,0+ɑa×ɑb×f b)式中:ɑa,ɑb——回归系数,分别取0.53,0.20,f b——胶凝材料强度。

已知,水泥28d胶砂抗压强度为47.0MPa,方案一:粉煤灰掺量为30%,影响系数取0.75,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75=35.3MPa;方案二:矿粉、粉煤灰双掺,各掺20%,影响系数:粉煤灰取0.8矿粉取0.98。

则胶凝材料强度为:47.0×0.8×0.98=36.8MPa;由水胶比公式求得:方案一:W/B=0.53×35.3/(38.2+0.53×0.20×35.3)=0.45。

方案二:W/B=0.53×36.8/(38.2+0.53×0.20×36.8)=0.46。

3、确定用水量碎石最大粒径为25mm,坍落度75~90mm时,查表用水量取210kg,未掺外加剂、坍落度180mm时单位用水量为:(180-90)/20×5+210=232.5kg/m3。

C30JGJ55-2011普通混凝土设计

C30JGJ55-2011普通混凝土设计

砼有限公司编号:2014-0025试配编号:2014-00251、材料:1、水泥:2、掺合料:3、掺合料:4、砂:5、石:6、外加剂:7、水:8、其他:2、计算:=+=+×5=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3.1.1混凝土水胶比计算:×+×××+××取3.2.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外加剂时的水用量计算:==×(1-)=3.2.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外加剂用量计算:==×=3.3.1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计算:=m W0/W/B =÷=3.3.2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合料用量计算: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βS95=粉煤灰用量计算(FA)==×=矿粉用量计算(S95)==×=3.3.5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计算:m co =-=--=kg/m 33.4.1选定砂率:=3.5.1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质量:=3.6.1用质量法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骨料用量:骨料总质量:=-——-53-##=1818=×==-=P.O42.5I级 粉煤灰S95矿粉II区中砂5~25mm碎石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饮用水30 1.64538.23MPa 2.1混凝土配制强度计算:f cu.0f cu.k 1.645σαa αb f b αa f b 38.20.530.236.980.5336.975f cu.0 2.99%0.45m W0m ′W0(1-β)23226%171kg/m 30.4611.4kg/m 3m bo 170.980.45380kg/m 3m αo m bo βа379.96βFA 12%14%3.3.3m fo m bo βFA 38012%46kg/m 3kg/m 33.3.4m fo m bo βS95380m bo m fo 379.964614%53m go +m so 238028117153281βs 48%872.5kg/m 3m cp 2380kg/m 3粗骨料用量:m go 1818872.546细骨料用量:m so 181848%945kg/m 33计算:===W/B 普通砼C 30执行JGJ55-2011标准批准:审核:。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_55-2011_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_55-2011_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2.当没有近期的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混 凝土强度资料时,其强度标准差σ可按表 4.0.2取值。 ≤C20 C25~C45 C50~C55 4.0 5.0 6.0 <C20 C20~C35 >C35(修改前)
4 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4.0.3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 1.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有显著差异时; 2.C30等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 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时。 • 即:配制强度计算公式中的“大于”符号
2 术语、符号
坍落度等级划分为5个等级。
等级 S1 S2 S3 S4 S5 坍落度(mm) 10~40 50~90 100~150 160~210 ≥220
2 术语、符号
2.1.6 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6的混 凝土。 2.1.7 抗冻混凝土:抗冻等级不低于F50的混 凝土。 (均指设计提出要求的抗渗或抗冻混凝土) 2.1.9 泵送混凝土:可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 及输送管道进行浇筑的混凝土。 (包括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泵 送时坍落度不小于100mm。)
补充:GB/T50476-2008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规范》环境类别与作用等级
3 基本规定(最小胶凝材料)
3.0.4 混凝土的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3.0.4的规定,配制C15及其以下强度等级 的混凝土,可不受表3.0.4的限制。
(在满足最大水胶比条件下,最小胶凝 材料用量是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和掺 加矿物掺和料后满足混凝土耐久性的 胶凝材料用量)
3 基本规定
环境类别 一 二a 二b 三 条件 室内正常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 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 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玲地区冬季水位 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实例(JGJ/T55-2011)
一、已知: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施工要求坍落度为75~90mm,
使用环境为室内正常环境使用。

施工单位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取5.0MPa。

所用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1.水泥:4
2.5级普通水泥,实测28d抗压强度f ce为46.0MPa,密度ρc=3100kg/m3;
2.砂:级配合格,μf=2.7的中砂,表观密度ρs=2650kg/m3;砂率βs取33%;
3.石子:5~20mm的卵石,表观密度ρg=2720 kg/m3;回归系数αa取0.49、αb取0.13;
4. 拌合及养护用水:饮用水;
试求:(一)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

(二)如果此砼采用泵送施工,施工要求坍落度为120~150mm,砂率βs取36%,外加剂选用UNF-FK高效减水剂,掺量0.8%,实测减水率20%,试确定该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假定砼容重2400 kg/m3)。

解:(一)
1、确定砼配制强度
f cu , 0 =
f cuk+1.645σ=30+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
f b = γf γs f ce =1×1×46=46 MPa
W/B = 0.49×46/(38.2+0.49×0.13×46)= 0.55
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
0.55小于0.60,此配合比W/B 采用计算值0.55;
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
查表用水量取m w0 =195Kg /m 3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m c0 = 195 / 0.55 =355Kg
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
砂率 βs 取33;
6. 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体积法)
355/3100+ m s0/2650+ m g0/2720+195/1000+0.11×1=1
1
01.0=++
+
+
αρρρρw
wo
g
go
s
so
c
co
m m m m %
100⨯+=
go
so so
s m m m βa b
cu,0a b b
/f W B f f ααα=
+g g g
33%=(m s0/ m s0+ m g0)×100%
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
m s0为603 Kg,m g0为1232 Kg
7.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
理论密度:ρ = 355+603+1232+195= 2385 Kg/m3
6.1.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质量法,本例假定m cp为2400 Kg/m3)

355+195+ m s0+ m g0=2400
33%=(m s0/ m s0+ m g0)×100%
根据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
m s0为608 Kg,m g0为1242 Kg
7.1.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
理论密度:ρ = 355+608+1242+195= 2400 Kg/m3
(二)1、确定砼配制强度
f cu , 0 =f cuk+1.645σ=30+1.645×5 = 38.2MPa
2.计算水胶比:
f b = γf γs f ce =1×1×46=46 MPa
W/B = 0.49×46/(38.2+0.49×0.13×46)= 0.55
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
0.55小于0.60,此配合比W/B 采用计算值0.55;
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
m w0 =205(1-20%)=164 Kg
a b
cu,0a b b
/f W B f f ααα=
+g g 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m c0 = 164 / 0.55 =298Kg 取最小用量300Kg
外加剂用量
300×0.8%=2.4 Kg
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
砂率 βs 取36%;
6. 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质量法,本例假定m cp 为2400 Kg /m 3)

300+164+ m s0+ m g0=2400
36%=(m s0/ m s0+ m g0)×100%
根据 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
m s0 为 Kg , m g0为 Kg
7. 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
用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 石 水 外加剂 每m 3材料用量
300
164
2.4
⎪⎩


⎧⨯+==+++%
100g0s0s0s cp 0s0w0c0m m m m m m m m g β
配合比
1.00
理论密度:ρ =
案例2
某混凝土构件设计强度等级为 C40,处于室外寒冷露天环境,施工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160~200㎜,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6MPa 。

水泥: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标准值的富余系数为1.16; 砂: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 度ρos=2.60g/cm;5~20mm 卵石,表观密度ρog=2.65g/cm3;20~40mm 卵石,表观密度ρog=2.65g/cm3;HSP 高效减水剂:1%掺量,减水率:20%, I 级粉煤灰,掺量20%,密度2250,粉煤灰影响系数γ f 取0.8;基准用水量220kg 。

试求:粉煤灰混凝土计算配合比.(回归系数αa 取0.49、 αb 取0.13;βs 取37%;假定每立方米砼质量m cp 为2450
Kg /m 3)
1、确定砼配制强度
f cu , 0 =f cuk+1.645σ=40+1.645×6 =49.9MPa
2.计算水胶比:
f b = γf γs f ce =0.8×1×1.16×42.5=39.4 MPa
W/B = 0.49×39.4/(49.9+0.49×0.13×39.4)=0.37
求出水胶比以后复核耐久性(为了使混凝土耐久性符合要求,按强度要求计的水灰比值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否则混凝土耐久性不合格,此时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作为混凝土的水灰比值。

)
0.37小于0.50,此配合比W/B 采用计算值0.37;
3、计算用水量(查表选用)
m w0 =220(1-20%)=176 Kg
4、确定胶凝材料用量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
a b
cu,0a b b
/f W B f f ααα=
+g g g
m b0 = 176 / 0. 37 =476Kg 取476Kg
外加剂用量
476×1%=4.8 Kg
粉煤灰用量
m f0=476×20%=95.2 Kg
水泥用量
m c0=476-95.2=381 Kg 5.选定砂率(查表或给定)
砂率 βs 取37%;
6. 计算砂、石用量(据已知采用质量法,本例假定m cp 为2450 Kg /m 3)

476+176+ m s0+ m g0=2450
37%=(m s0/ m s0+ m g0)×100%
根据 上面二式解得砂、石用量:
m s0 为 Kg , m g0为 Kg
7. 确定实验室初步配合比,水胶比为0.55时,配合比见下表:
用料名称 水泥 粉煤灰 砂 石 水 外加剂 每m 3材料用量
381
95
176
4.8
⎪⎩


⎧⨯+==+++%
100g0s0s0s cp 0s0w0b0m m m m m m m m g 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