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我和学生的故事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精选18篇)

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精选18篇)教育教学叙事案例篇1我与孩子同成长有人认为,后进生是“生成的眉毛长成的像,落后面貌变不了样。
”班主任再怎么努力,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我却不这样看,爱默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要想教育好后进生,就需要教师端正态度,摘下有色眼镜,将后进生与其他学生一样看待,不冷淡,不讽刺挖苦,不误解,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们。
我的教育实践证明了这一点:我班有个学生叫覃乐洋。
上课时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和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常常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
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真让人头痛。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
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了我,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
于是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进行思考:作为老师的我在纠正自己学生的错误时,我的心态是否会直接影响我所要采取的教育行为呢?我是否有一些过激言行呢?也许作为教育者的我有时是不经意的,也许是当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起气来呢?但是对学生覃乐洋的内心伤害来说是很深的,或许会让他一生都难以抹去.如果我不能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以正常的心态来处理学生的错误,我的教育行为就会成为教师行为使特出权利的变种,就会变成教师非正常情绪的宣泄.如果我只是图一时宣泄的痛快,出了事儿,没人给我担着啊.因为我的这种行为不受任何保护.甚至是违法的啊.我该怎么办? 这么多年来, 覃乐洋感觉在家庭或者班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于是.为了汲引他人的关注,他可能就回下意识地制造一些小状况,以便引起他人特别注意,他给老师我们捣乱,最起码说明他从心里是喜欢这个老师的,只是他对喜欢老师的表达方式不对, 或且他不会表达. 覃乐洋是头脑聪明,思维活跃,性格外向的孩子.但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家长忙于工作或忙于生计,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他,造成了他情感的缺失.在加上他家庭的教育也就走向了误区,只关注学生覃乐洋的成绩和分数,而教师有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被应试教育代替了,不仅没有到弥补家庭情感教育空缺. 而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需求也出现了漏洞.在我们老师眼里,学生们的思想,感情,心理,欲望,要求,想法统统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年级排名等等.因此孩子们只是我们老师完成任务的工具,是升学率上的一个数字,是光荣榜上的符号.而我们的孩子却成了孤家寡人了。
我与学生之间的故事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引导者,对全班同学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学习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俱备高尚的品德,很强的责任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断进取的精神。
案例: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见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毛便拧在了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
我见没人答应,火气上来,提高嗓门又问了一遍。
这时,坐在后排的张某跑上来,匆匆擦了起来。
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由于成绩靠后,经常拉我班成绩的后腿。
只见他认真而有力的擦着黑板的每一角落,弄得教室内粉尘飞扬。
此时,我说:“同学们,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造成的。
”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
”我的心微微一怔,这时,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是我……值日。
”我愕然了,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回注意。
”这时,张某同学擦完黑板,低着头走到座位上。
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窃窃小语:“x x x学习好,不做值日,老师就不会责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
”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那节课,我不知怎样上的,当我直视张某时,只见他在回避我,下课了,我叫他去了办公室,第一次让他坐在椅子上…评析:首先,一个合格的老师要平等对待不同学生.不少教师认为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是人才,对他们总是高看一眼,平时的态度和评价也是较为积极的,而对那此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打心眼里看不上,认为他们根本不是读书的材料,将来不会有大出息,对他们的评价总是消极的。
通过这个案例,我明白了,由于环境的急功近利,从校内到校外、从教师到家长,一提到学困生,似乎叫人担忧。
社会上的人听说是学困生,就摇头;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学困生,心里面就有说不出的难过;班主任听说是学困生,就不愿接受。
我自己在这件事中,也因带了有色眼镜对待学困生,才导致引起学生的纷纷议论;也影响了自己的教师形象。
我的教育学生故事

我的教育学生故事在教育这条道路上,我走过了无数个春秋,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成长。
以下是我与学生们共同编织的教育故事,充满了温馨、感动和启示。
一、故事一:自信的力量小宇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课堂上总是默默无闻。
有一次,我偶然发现他在课间一个人在角落里画画,画得非常出色。
于是,我在课堂上表扬了他的绘画才能,并鼓励他多与同学们交流。
渐渐地,小宇变得自信起来,不仅在绘画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成为了班级的文艺骨干。
二、故事二:关爱温暖心灵小芳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
有一次,她因为生病没有按时完成作业。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特意去她家家访,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
从那以后,我经常关注小芳的学习和生活,给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关爱中,小芳逐渐摆脱了自卑,成绩也不断提高。
三、故事三:激发潜能小杰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让老师们头疼不已。
在一次课堂讨论中,我发现他对科学非常感兴趣,于是趁机引导他参加学校的科技小组。
在科技小组活动中,小杰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潜能,不仅获得了市级科技竞赛奖项,还成为了班级的科技小达人。
四、故事四:陪伴成长小梅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孤僻。
在了解她的情况后,我主动与她谈心,关心她的生活,分享我的成长经历。
渐渐地,小梅开始信任我,向我倾诉她的烦恼。
在陪伴她成长的过程中,我见证了她的蜕变,从一个孤僻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阳光的女孩。
五、故事五:因材施教小亮在学习上总是不得要领,成绩一直不见起色。
我发现他在动手能力方面很有天赋,于是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他的实践能力。
在一次次动手实践中,小亮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成绩也逐渐提高。
总结:这些教育故事告诉我,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给予他们关爱和陪伴。
我与学生的故事师德教育案例

我与学生的故事师德教育案例在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和学生们之间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像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镶嵌在我记忆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记得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小伟。
他在课堂上总是坐不住,不是和旁边的同学说话,就是搞各种小动作。
我试过很多方法去纠正他,可效果都不怎么好。
有一天,我实在是有些生气了,在课堂上严厉地批评了他。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小伟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和我顶嘴,这让我十分尴尬和恼火。
但我冷静下来一想,难道这只是小伟一个人的问题吗?我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呢?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法和小伟沟通。
我找了个机会,单独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没有一开始就批评他,而是和他聊起了天。
我问他为什么喜欢在课堂上捣乱,是不是觉得上课很无聊。
小伟一开始还有些抵触,但慢慢地,他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说了很多他心里的想法。
原来,小伟并不是故意要捣乱,而是他对学习缺乏兴趣,觉得很多知识都太枯燥了。
我恍然大悟,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他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尝试根据小伟的兴趣来调整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有趣的互动环节。
嘿,你还别说,这方法还真有效,小伟在课堂上的表现慢慢好了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
还有一个学生,小美,她是个非常内向害羞的孩子。
在课堂上几乎从不主动发言,即使被点名回答问题,声音也小得像蚊子哼哼。
我知道,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地引导她。
我开始在课堂上多给小美一些鼓励的眼神,每当她有一点点进步时,我都会及时表扬她。
我还会故意安排一些小组活动,让小美有更多和同学们交流合作的机会。
慢慢地,小美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她在课堂上也变得活跃起来。
有一次,小美居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当她流利地说出答案时,全班同学都为她鼓掌,那一刻,我看到小美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的心里也别提多高兴了。
这些学生就像是我生活中的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促使我不断地学习和进步。
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

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精选9篇)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自己的助手,自己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相关资料,欢迎阅读!班主任随笔教育小故事篇1我曾在<<青年教师导报>>上看过关于赏识教育的文章,其中一篇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从责骂到赏识,从赏识到成功。
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的我,就更需要借鉴这种理念,充分利用赏识这个有利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在我们班有一个特别好动的小男孩他叫杨金军.在课堂上他的自律性很差,不仅自己没学什么东西还影响了别人,真让任课老师头痛。
有一次我进教室上课,刚巧碰到英语老师也在,她有些生气地说:“杨金军,你真的是经不起表扬!”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多问就开始上课了。
上课没多久,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我也气愤地说:“难怪刚才英语老师也说你经不起表扬!”谁知,他却大声地说:“你又没有表扬我!”我一震,这一句突如其来的无忌童言让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课后,他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
想起来,平时我总觉得他调皮,的确很少表扬他。
从今天这件小事看来他还是挺在乎老师的表扬和肯定的。
是啊,调皮的学生也是学生,和大家一样都希望得到赏识,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他比其他小朋友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吧——因为调皮,平时挨的批评肯定不少。
我以前忽视了这一点,于是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调整方式。
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只要看到他认真听讲或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就马上进行表扬。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点小小的进步。
但毕竟小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把坏习惯全部改掉是不现实的。
所以遇到他上课又很不认真,小动作不断,对要掌握的知识模模糊糊的情况,我并不灰心,因为我知道这种学生是需要时间磨的,也需要很大的耐心。
我坚信,只要坚持把赏识教育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一定能取得成功。
我与学生的故事

我与学生的故事
当我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将要面对的是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活力的学生们。
他们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刻。
我记得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个很复杂的数学问题。
我看到他们一个个皱起了眉头,显然是很难理解。
于是我停下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新解释了一遍。
慢慢地,他们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我知道,他们终于理解了,这种成就感让我觉得非常满足。
除了学习,我还和学生们一起参加了许多活动。
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郊外郊游,大家玩得非常开心。
我看到他们在户外奔跑、嬉笑,那一刻,我觉得他们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样,我愿意为他们付出一切。
在课堂上,我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
我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惑和烦恼。
有一次,一个学生向我倾诉了他的烦恼,我认真地倾听着,给予他建议和安慰。
他感激地看着我,我知道,我在他心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是一个可以
信任的朋友。
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那么快乐而充实。
我享受着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刻,因为他们的笑容和成长是我最大的动力。
我和学生们的故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但却充满了真挚和温馨。
我愿意用我的爱心和耐心,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直到他们展翅高飞。
这就是我与学生的故事,简单而真实。
我与学生的故事 德育案例

我与学生的故事与学生们在一起,尤其作为一名班主任,有快乐,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甚至是不快。
不过,正是这番经历,才把平凡的人生装点的富于色彩。
每天与学生朝夕相处,总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沉淀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与学生之间的故事里有温暖,有感动,有反思,有收获,也有遗憾,正是在这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之中,我们由青涩走向成熟,由稚嫩走向沉稳,也更加理解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与伟大。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很多值得怀念、值得留念的人和事。
其中有这样一位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叫杨秦,第一次在班级见到他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感觉到这个学生有一股灵气,并且在它的目光中我觉察到了他性格当中的另外一种的神气。
但是第一次感觉并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后来,我通过其他老师了解到,他很聪明,但是在上课特别调皮捣蛋。
但我还真没想到他上课会这样。
起初我不相信,但是,事情无情的打碎了他在我眼中的形象,彻底抹杀了他在我脑海中良好的第一印象。
开学时间不长,我就发现在课堂上,他总是不专心听讲。
小动作不断,屡教不改。
下课的时候,经常回和其他同学起冲突。
一次,在教室里就发生了一起比较严重的违纪现象,而肇事者就是杨秦。
那时有学生告诉我,他在班级和同学起冲突,他恼羞成怒,和那人打架了,结果把人打伤了而且挺严重的。
我当时不由分说,把那两个同学一起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经我的一番教导,两个同学很快就承认了错误。
而且用最快的速度写了检讨。
当时,他心里很害怕,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并且,从检讨书当中,我看出了他的真诚的悔过之心。
我见他确实有悔改之心,我就答应不把这件事不上报保卫科处理,也不告诉他父母。
当时,他非常感动,当场流泪了,保证不再重犯。
我和他之间就有了互相信任,以后他都特别听我的话。
从那件打架事件,我发现他在平时更加团结同学了,而且做事更理智了。
我怕不由感到一阵欣慰。
杨秦同学的确非常聪明,这样的学生不是学不好,而是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没有学习的动力、或者是精力没有完全投入到学习上来。
我和我的学生们(教育案例)

我和我的学生们我们经常会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所以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憧憬已久。
但是登上三尺讲台几年以后,翻看往日的记录,最爱读初登讲台的那一页。
满满的记载下了我初次听到学生叫我老师时的兴奋与激动,也就是在那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给孩子们最白的云,最蓝的天,最优秀的自己。
”一晃几年过去了,我始终不忘初心,坚持最初的理想。
回首陪伴学生成长的岁月,我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与学生的故事。
作为教师,工作的绝大部分是靠语言来实现的,古人也曾把教师吃“语言饭”形象的说成是“舌耕”,道出了语言工具对于我们教师的重要性,所以,每位老师都要讲究语言艺术,努力提高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
记得开学之初,我刚接手三年级科学,上课的时候班里的同学都表现的很积极,踊跃争先的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可是我却发现柏思文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是很积极的参与课堂问题,也是在思考,可是不像别的同学那样活泼。
我暗暗记下了这个同学,在课后跟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特别腼腆,虽然想的也很多,但是却表达的不是特别好。
我知道这是有点不自信的表现,然后我就鼓励他在课堂上要敢于去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也答应我会做到。
于是在下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就在提出问题后看着他,鼓励的眼光让他明白我在期待他的表现,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表现了自己。
从此以后,他在班级课堂都很勇敢的表现自己,活泼有生气。
也许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件小事,可是对于学生本身来讲可能是影响一生的大事。
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尽量做好每一件可能会影响到学生一生小事。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都是扮演着教书育人的角色,可是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也总能从很多方面让我受益良多,给我很多启发。
孩子们的心地很善良,很多时候都能从最纯真最单纯美好的角度来看待一件事情。
去年暑假过后开学,夜里一场大雨过后,在去往学校的路上,我看到班里的高梓涵同学手里捧着一只受伤的小鸟,应该是被恶劣天气所伤。
她看到我后马上跑过来问我说怎样才能救活这只鸟,我带着她到办公室,给受伤的小鸟包扎上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不到,一次普通的补习,却给小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小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为他补习、担心他的安全,令他感动;肚子饿的时候,老师送来花生,使他温暖。
原来,小伟竟是心思如此细腻的小孩!原来,老师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却可以给孩子的心灵带来巨大的感动!
我
的
思
考
与
感
想
爱是桥梁,能沟通学生的心灵;爱是钥匙,能打开学生的心扉。
教育案例:我和学生的故事
时间:2012年1月6日
讲述者
林玲玲
关键词
补习功课、花生
讲Hale Waihona Puke 主题后进生教育故事
内
容
概
要
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过去了,我和学生之间再次演绎了许多生动的故事。个中百般滋味,酸甜苦辣皆有。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以下这个故事:
小伟是班上的后进生,学习上非常懒惰,作业常常马虎应付,因此是老师心目中“补差”的重点对象。那天放学后,小伟又被我留下来补习功课。由于那段时间他的学习状态相当糟糕,因此当天补习至傍晚六点。彼时天色已黑,我实在不放心小伟一人回家,便打电话请家长前来接孩子。在等待家长的过程中,我借机对小伟进行了思想教育,他仿佛有所触动,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可是,孩子真的听进去了吗?要知道,平日里,老师哪怕温柔地教育了他一下,他的眼眶立刻便湿润。于是,对于小伟此时的表现,我没有做太多的思考。一边聊天的过程中,我不经意间注意到了桌子上的花生,方才觉得肚子开始打鼓。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小孩呢?我连忙把一袋花生递给了小伟。只见他抓了几颗,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有礼貌地几声道谢。这样的小伟多可爱啊!看他吃得那么香,我想,把整袋花生都送给小伟吧!可他并不贪吃,后来拿了一把花生,便和家长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