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教案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教案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1.1 烹饪原料的分类动物性原料:肉类、鱼类、海鲜、家禽等植物性原料: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等调味料:盐、糖、酱油、醋、香料等1.2 烹饪原料的选择与储存储存原料的方法:冷藏、冷冻、干燥等1.3 烹饪原料的加工方法切割:切片、切丝、切块等剁碎:剁末、剁蓉等搅拌:打发、混合等第二章:切割技术2.1 切割工具的使用刀具的选择与使用:菜刀、砧板刀、锯齿刀等切割工具的维护与保养2.2 切割技术直切:用于切割蔬菜、水果等锯切:用于切割肉类、鱼类等切片:用于切割薄片状原料2.3 切割技巧与注意事项切割时的姿势与握刀方法切割速度与力度掌握切割安全注意事项第三章:烹饪原料的加工方法二3.1 烹饪原料的预处理去内脏、去皮、去骨等清洗、浸泡、焯水等3.2 烹饪原料的烹调方法煮:用于制作汤、炖菜等炒:用于快速烹调,如炒菜、炒肉等炸:用于制作油炸食品3.3 烹饪原料的搭配与调味原料的搭配原则:口感、颜色、营养均衡调味的技巧与方法:盐、糖、酱油、醋、香料等的使用第四章:烹饪原料的储存与保鲜4.1 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冷藏储存:适用于新鲜蔬菜、水果、肉类等冷冻储存:适用于冷冻食品、肉类等干燥储存:适用于干货、香料等4.2 烹饪原料的保鲜方法利用冷藏、冷冻、真空包装等方法延长原料保质期避免原料受潮、受污染4.3 烹饪原料的保质期与安全性了解不同烹饪原料的保质期注意原料的安全性,避免食物中毒第五章:烹饪原料加工实例5.1 蔬菜类加工实例切丝:黄瓜、胡萝卜、土豆等切块:西红柿、茄子、洋葱等5.2 肉类加工实例切片:猪肉、牛肉、羊肉等剁末:猪肉末、牛肉末等5.3 海鲜类加工实例去壳:虾、蟹、贝类等去内脏:鱼、海鲜等烹饪原料加工技术教案第六章:烹饪原料的切割与整形6.1 切割技术进阶锯切:用于切割坚硬的原料,如骨头、大块肉类等切片:用于切割薄片状原料,如薄片猪肉、鱼片等切丁:用于切割小颗粒状原料,如切丁牛肉、蔬菜丁等6.2 整形成形技术滚刀切:用于制作滚刀切蔬菜,如滚刀切胡萝卜、黄瓜等雕刻:用于制作雕刻形状,如雕刻花形、雕刻字等摆盘:用于制作摆盘造型,如摆盘蔬菜、摆盘海鲜等第七章:烹饪原料的烹调技巧7.1 烹调方法详解炖:用于制作慢炖菜品,如炖肉、炖汤等烧:用于制作烧菜,如红烧肉、烧鱼等烤:用于制作烤菜,如烤鸭、烤鱼等7.2 烹调技巧与注意事项掌握火候:根据不同烹调方法调整火力大小控制时间:根据不同烹调方法调整时间长短调味时机:根据不同烹调阶段调整调味时机第八章:烹饪原料的搭配与创意8.1 烹饪原料的搭配原则口感搭配:软硬、酸甜、麻辣等颜色搭配:颜色鲜艳、色泽搭配等营养均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8.2 创意烹饪原料搭配实例创新菜肴:使用不同寻常的原料搭配,如巧克力炒牛肉等融合菜肴:结合不同菜系的原料搭配,如川菜与粤菜的结合等第九章:烹饪原料加工的安全与卫生9.1 烹饪原料的安全性了解原料的安全性: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了解并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9.2 烹饪过程中的卫生注意事项食材的处理:避免生食与熟食交叉污染厨房环境的清洁:保持厨房环境的清洁与卫生9.3 烹饪原料的储存与保鲜合理储存:避免原料过期、变质食品安全:注意食品的储存安全,避免食物中毒第十章:综合烹饪实例10.1 综合烹饪实例一:中式菜肴举例:红烧肉、宫保鸡丁、清蒸鱼等制作步骤与技巧:切割、烹调、调味等10.2 综合烹饪实例二:西式菜肴举例:牛排、烤鸡、意大利面等制作步骤与技巧:切割、烹调、摆盘等10.3 综合烹饪实例三:创意菜肴举例:巧克力炒牛肉、香蕉炸虾球等制作步骤与技巧:切割、烹调、搭配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切割技术:切割工具的使用和切割技术是烹饪原料加工的基础,对于切割的姿势与握刀方法、切割速度与力度掌握以及切割安全注意事项都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版

《烹饪原料知识》全套教案高教版教案章节:第一章烹饪原料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3. 了解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
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概念和分类定义:烹饪原料是指用于烹饪的各种食材和调料。
分类:主料、辅料、调料、配料。
2. 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选择原则:新鲜、优质、适口、符合营养需求。
处理方法:清洗、切割、腌制、焯水、炸制等。
3. 烹饪原料的保存和保鲜技巧保存方法:冷藏、冷冻、干燥、腌制、罐藏等。
保鲜技巧: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控制温度和湿度等。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烹饪原料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烹饪原料的概念、分类、选择、处理、保存和保鲜方法。
3. 示范:演示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方法。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实践操作。
5. 总结:复习烹饪原料的选择和处理要点。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2.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3. 学生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教案章节:第二章烹饪原料的切割技巧教学目标:1. 掌握烹饪原料的基本切割技巧。
2. 学会使用不同的切割工具。
3. 能够正确切割各种烹饪原料。
教学内容:1. 烹饪原料的基本切割技巧切、切丁、切片、切丝、切末等。
2. 烹饪原料的切割工具菜刀、砧板、剪刀、锯刀等。
3. 正确切割各种烹饪原料肉类、蔬菜、海鲜、水果等。
教学活动:1. 导入:介绍切割技巧在烹饪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基本切割技巧、切割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演示正确切割各种烹饪原料的操作步骤。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切割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复习切割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评价:1. 学生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切割练习中的技能掌握情况。
2. 学生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第一章 第四节 烹饪原料的保管方法讲解

醉蟹
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
• 气调保藏法
• 气调保藏法(气调冷 藏法)是指在冷藏的 基础上,调整环境气 体的组成以延长食品 寿命和货架寿命的方 法 气调冷藏技术主 要应用于果蔬保鲜方 面,但如今已经发展 到肉、禽、鱼、焙烤 食品及其他方便食品 的保鲜。该技术最早 应用于果蔬:
果蔬气调保鲜法
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
鸡蛋保鲜
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
• 活养保藏法 • 主要包括水产品
和野味等,在购 进时是活的,可 在一段时间内活 养,在烹调时宰 杀加工。这样可 以保持其鲜活状 态,又可除去其 消化管及鳃部的 污物和泥土,使 味道更鲜美。
课堂练习
• 1,动物性原料经宰杀后,一般经过 尸僵 作用、 成熟作用 、 自溶作用 、 腐败作用 等变化过 程。
烹饪原料常用的保管方法
• (五)盐渍保藏法 • 4,酒渍保藏法
• 利用酒精所具有的杀菌能力保 藏食品原料的方法。
• 1.先将选择好的毛蟹洗擦干净, 把每只的蟹脐劈开一点,放入 少量精盐。
• 2.备小瓦坛一只,把花椒盐及 姜末放入,将蟹逐只放入,绍 酒徐徐洒下再加酱油及白糖, 浸过蟹面为准。
• 3.把坛口封密时,加以摇动, 使每只蟹匀浸着酒汁,约醉三 四天启封即可。
• 1,植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
» (1)呼吸作用 » (2)后熟作用 » (3)发芽和抽薹
• 2,动物性原料的质量变化
» (1)尸僵作用 » (2)成熟作用 » (3)自溶作用 » (4)腐败作用
一、烹饪原料在储存保管过程中的 影响因素
• (二)影响烹饪原料质量变化的外界因素
• 1,物理学方面
» (1)温度的影响 » (2)湿度的影响 » (3)阳光的影响
《烹饪原料学》复习资料

..《烹饪原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01.气调贮存法:气调贮存法是通过改变原料贮存环境中的气体组成成分而达到储存原料目的的方法。
此法多用于水果、蔬菜、粮食的储存,近年来也开始用于肉类、鱼类、鲜蛋等多种原料的储存。
02.巴氏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是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即在60摄氏度温度下加热30分钟杀死有害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啤酒、鲜奶、果汁、酱油等不耐热原料的杀菌储存。
03.烹饪原料:烹饪原料是指可供烹饪加工应用的具有一定食用价值的物质材料。
04.理化检验:理化检验是指利用仪器设备和化学试剂对原料的品质好坏进行判定。
理化检验包括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两类。
05.感官检验:感官检验就是凭借人体自身的感觉器官,即凭借眼、耳、鼻、口(包括唇和舌)和手等,对原料的品质好坏进行判定。
感官检验根据所运用的感官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听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味觉检验五种具体方法。
06.迈拉德反应(羰氨反应):蛋白质在加热过度,特别是有糖类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其分子中的氨基和糖分子中的羰基之间能发生羰氨反应,引起食物的褐变和营养成分的损失,同时还降低了蛋白质分解酶的分解作用。
07.组织: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由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被称之为组织。
08.抗氧化剂:能防止原料氧化变质,以延长原料保藏期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氧化剂。
它们易与氧作用,从而可防止或减慢空气中氧与原料中的一些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起到保存原料的作用。
09.后熟作用:果品采收后继续成熟的过程。
10.味觉检验:味觉检验是利用人的味觉器官来检验原料的滋味,从而判断原料品质的好坏。
味觉检验对于辨别原料品质的优劣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调味品和水果等的检验。
11.家畜:家畜是指人类为满足肉、乳、毛皮以及担负劳役等需要,经过长期饲养而驯化的哺乳动物。
12.家禽:家禽是指人类为满足对肉、蛋等的需要,在长期的人工饲养条件下逐渐驯化而成的鸟类。
烹饪原料常用保藏方法

烹饪原料常用保藏方法(一)低温保藏法定义:降低烹饪原料的温度并维持在低温状态的保藏方法,称为低温保藏法。
常用低温为15℃以下。
特点: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料的新鲜度、营养价值和固有风味。
原理:通过降低并维持原料的低温能有效抑制原料中酶的活性,减弱由于新陈代谢引起的各种变质现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防止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食品腐败。
低温还可延缓原料中所含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发生的变化,降低原料中水分蒸发的速度,减少萎菁现象。
分类:1、冷藏定义:将原料在稍高于冰点的温度中进行贮藏的方法。
常用冷藏温度为Oe〜15℃o使用范围:主要用于贮藏蔬菜、水果、禽蛋,以及畜禽肉、鱼等水产品的短期贮存,亦可用于加工性原料的防虫和延长贮存期限。
特点:①在冷藏条件下原料不发生冻结,能较好保持其细胞结构、胶体结构及原料的质地和风味特征。
②冷藏温度下原料中的酶及由酶催化的各种生化代谢并未停止,一些嗜冷微生物仍能生长繁殖,食品原料所含化学成分仍可缓慢地进行水解、氧化、聚合等变化,一定时间后仍然可使原料腐败变质。
③原料冷藏的贮存期限较短,一般为几天至几周。
④在冷藏过程中,不同原料要求不同的冷藏温度。
动物性原料要求温度越低越好,常用O〜4℃;植物性原料要防止产生生理冷害。
注意事项:①适当密封,防止串味以及水分过分蒸发导致萎蕉干枯。
②在原料的保质期内及时食用。
2、冻藏定义:将原料冻结并在低于冰点的温度中进行贮藏的方法称为冻藏。
使用范围:常用于对肉、禽、水产品、预调理食品的保藏。
特点:①原料冻结后,原料所含水分绝大部分形成冰晶体,减少了生命活动与生化变化所必需的液态水分,能高度减缓原料的生化变化,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活动,保证原料在贮藏期间的稳定性。
②冻藏适合较长期贮藏,长的可以年计。
③快速冻结可较好地保持原料品质。
注意事项:①尽量选择较低的冻藏温度贮藏原料。
②避免长时间、频繁地打开冰箱而造成温度波动,引起原料内冰晶的成长现象。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管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管
❖低温储存法
概 念 : 低 温 储 存 保 鲜 法 是 指 利 用 低 温 ( 一 般 在 15℃以下)环境中储存原料的方法。 原理: 低温能有效抑制原料中酶的活性,减弱由于新陈 代谢引起的各种变质现象,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从而防止由于微生物污染而引起的食品腐败。 低温还可延缓原料中所含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发生 的变化,降低原料中水分蒸发的速度,减少萎蔫现 象。 方法:冷却储存和冷冻储存。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管
❖腌渍储存法
概念:利用较高浓度的食糖、食盐等物质对原 料进行处理而延长保存期的保存方法,称为腌渍 储存法。 方法:盐腌储存法、糖渍储存法、酸渍储存法 、 酒渍储存法 。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管
➢盐腌储存法
概念:盐腌储存法主要是利用在盐腌原料过程中所产生 的高渗透压使原料中的水分析出,同时使微生物细胞原生 质水分渗出,蛋白质成分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或抑止其 活力,达到储存原料的目的方法。 适宜原料:肉类、禽类、蛋、水产品及蔬菜。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管
❖辐射储存法
概念:利用一定计量的放射线辐射照射原料而延长原料 储存期的一种方法。 原理:放射线照射原料后,可以杀灭原料上的微生物、 害虫,抑止原料的发芽或成熟,而对原料本身的营养没有 明显的影响。常用的射线有α射线和γ射线等。 方法:机械气调库、塑料帐幕、塑料薄膜袋、硅橡胶气 调袋等。 适宜原料:粮食、果蔬、畜、禽、鱼肉及调味品。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管
❖活养储存法
概念:活养储存法是对一些动物性原料的特殊储存方法, 主要包括水产品和野味等。这些原料在购进时是活的,可 在一段时间内活养,在烹调时宰杀加工。这样可以保持其 鲜活状态,又可除去其消化管及鳃部的污物和泥土,使味 道更美。 适宜原料:活的动物性原料。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鲜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鲜
1.2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
202
6. 气调储存法 气调储存法是指通过调整和控制食品储藏环境的气体 成分与比例以及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来延长食品的储藏 寿命与货架期的一种技术。在一定的封闭体系内,通 过各种调节方式得到不同于正常大气组成的调节气体, 以此来抑制食品本身引起食品劣变的生理生化过程或 抑制作用于食品的微生物活动过程。一方面,气调主 要以调节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主,因为引起食 品品质下降的食品自身生理生化过程和微生物作用过 程多数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另一方面,许多食品 的变质过程要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许多引起食 品变质的微生物有直接抑制作用。 气调储存法的核心是使空气组分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上 升,而氧气浓度下降,配合适当的低温条件来延长食 品的寿命。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鲜
1.1烹饪原料在储存过程中的变化
(2) 成熟作用。僵直的动物肉由于组织酶的自身消化, 重新变得柔软并且具有特殊的鲜香风味,食用价值大大 提高,这一过程称为肉的成熟。
202
“僵尸肉”事件成熟的原因:僵直期的肉长期处于酸性 条件下,蛋白质发生酸性溶解,重新变得柔软而有弹性。 同时,肌肉蛋白质在肌肉中组织酶的作用下产生部分分 解,形成与风味有关的化合物,如多肽、二肽、氨基酸、 亚黄嘌呤等,使肉具有鲜美滋味。 特点:肌肉多汁、柔软而富有弹性,表面微干,带有鲜 肉自然的气味,味鲜而易烹调,肉的持水性和黏结性明 显提高,达到肉的最佳食用期。 与保藏的关系:保藏性下降。 影响成熟的因素:肉的成熟与外界温度条件有很大的关 系。外界温度低时,成熟作用缓慢;外界温度升高,成 熟过程就加快。
烹饪原料的储存保鲜
1.2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
202
8. 活养储存法 活养储存法是对一些动物性原料的特殊储存方法, 主要是指水产品。这些原料在购进时是活的,可在 一段时间内活动,在烹饪时宰杀加工,这样既可保 持其鲜活状态,又可去除其消化道及腮部的污物和 泥土,使味道更鲜美。
烹饪的原料的储存方法有哪些

烹饪的原料的储存方法有哪些食物原料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而被腐蚀或者出现烂掉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的话,你知道怎么使得食材原料可以得到保鲜,从而可以及时享受其中的美妙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一.低温保藏法:是保管烹饪原料最普通、最常见的方法。
因为,低温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延缓或停止原料内部组织的生化过程。
二.高温保藏法:因为微生物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弱,当温度超过80度时微生物的生理机能即减弱并逐步死亡,这样防止了微生物对原料的影响。
三.脱水保藏法:是通过一定的干燥方法,使原料降低含水量,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保藏原料目的的一种方法。
四.密封包藏法:是将原料严密封闭在一定的容器内,使其和日光、空气隔绝,以防止原料被污染和氧化的方法。
五.腌渍和烟熏保藏法:一方面是加工制作食品的方法,可增加各种食品的风味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起到较长时间保藏的目的。
六.气调保藏法: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原料保藏方法,它以控制贮藏库内的气体组成来保藏食品及烹饪原料,多用于新鲜蔬菜及水果的保藏。
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1)国内采取的一些分类方法按原料的性质分类: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人工合成按加工与否分类:鲜活原料、干货原料、复制品原料按烹饪运用分类:主料、辅料和作料按原料的商品种类分类:谷物、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蛋品、水产品、乳品、干货制品还有其他分类方法(2)国外采用的按营养成分分类热量素食品(又称黄色食品,主要含糖类)构成素食品(又称红色食品,主要含蛋白质)保全素食品(又称绿色食品,主要含维生素和叶绿素)各种烹饪方法的优缺点第1种:生吃做法:蔬菜洗干净,直接加调味料或沙拉酱来拌。
优点:操作简单,而且营养素完全没有损失。
缺点:蔬菜体积没有变小,一大盆蔬菜沙拉可能也就半斤菜,一天吃一斤菜的目标难以实现;少量的蔬菜需要用很多沙拉酱(脂肪含量40%~80%不等)或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来配合;此外,生吃的安全性最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较大,有些敏感人群可能会感觉肠胃不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
烹饪原料的储存方法一.低温保藏法:是保管烹饪原料最普通、最常见的方法。
因为,低温可以有效的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还能延缓或停止原料内部组织的生化过程。
二.高温保藏法:因为微生物对高温的耐受力较弱,当温度超过80度时微生物的生理机能即减弱并逐步死亡,这样防止了微生物对原料的影响。
三.脱水保藏法:是通过一定的干燥方法,使原料降低含水量,从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达到保藏原料目的的一种方法。
四.密封包藏法:是将原料严密封闭在一定的容器内,使其和日光、空气隔绝,以防止原料被污染和氧化的方法。
五.腌渍和烟熏保藏法:一方面是加工制作食品的方法,可增加各种食品的风味特色;另一方面又能起到较长时间保藏的目的。
六.气调保藏法:是目前一种先进的原料保藏方法,它以控制贮藏库内的气体组成来保藏食品及烹饪原料,多用于新鲜蔬菜及水果的保藏。
烹饪原料的分类方法(1)国内采取的一些分类方法
按原料的性质分类: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人工合成
按加工与否分类:鲜活原料、干货原料、复制品原料
按烹饪运用分类:主料、辅料和作料
按原料的商品种类分类:谷物、蔬菜、果品、肉类及肉制品、
蛋品、水产品、乳品、干货制品
还有其他分类方法
(2)国外采用的按营养成分分类
热量素食品(又称黄色食品,主要含糖类)
构成素食品(又称红色食品,主要含蛋白质)
保全素食品(又称绿色食品,主要含维生素和叶绿素)
各种烹饪方法的优缺点第1种:生吃
做法:蔬菜洗干净,直接加调味料或沙拉酱来拌。
优点:操作简单,而且营养素完全没有损失。
缺点:蔬菜体积没有变小,一大盆蔬菜沙拉可能也就半斤菜,一天吃一斤菜的目标难以实现;
少量的蔬菜需要用很多沙拉酱(脂肪含量40%~80%不等)或香油、花椒油、辣椒油等来配合;
此外,生吃的安全性最低,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危险较大,有些敏感人群可能会感觉肠胃不适。
第2种:炒
做法:先烧热油,炝锅,然后放蔬菜翻炒,蔬菜熟了立刻盛出。
优点:各种蔬菜都可以,炒后蔬菜体积大幅度缩小,一天吃一斤蔬菜无压力,营养素损失相对小。
缺点:炒菜油放得多才好吃,不利于减肥;有油烟,如果油温过高,还会产生致癌物。
第3种:炖
做法:先烧热油,炝锅,然后放蔬菜,翻炒后再加少量水,
盖锅盖把蔬菜焖熟。
优点:操作简单,而且营养素完蔬菜入味,质地柔软,体积缩小,适合大量吃蔬菜。
缺点:只适合耐煮的土豆、胡萝卜、萝卜、豆角、冬瓜等等,营养素损失偏高,有油烟污染,用油量也偏多。
第4种:焯煮
做法:蔬菜直接放入沸水中,半分钟到两三分钟后捞出,摊在盘子上晾凉,然后用自己喜欢的调味汁拌着吃。
蒜泥香油、芝麻酱汁、腐乳汁,或是辣椒酱,都可以。
优点:没有油烟,适合大量吃蔬菜,调味汁用得好,可以非常少油。
缺点:一半以上的可溶性营养素溶解到水里,比如维生素 c、叶酸、维生素 b2、钾等等。
此外,如果菜叶比较老,焯后吃起来会塞牙。
第5种:白灼
做法:白灼和焯煮类似,但餐馆做法是在水里先加少量油和盐,让菜颜色保持油亮。
它和焯煮的区别是要起油锅,烧热油和豉油、生抽等,然后一起淋在焯过的菜上面、比如白灼芥蓝、白灼菜心等。
缺点:白灼法的营养素损失率和焯煮法一样,可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大,而不溶性营养素保留率高。
至于吃进去多少油,要看最后浇上的调味汁中放了多少油,但餐馆里最后浇上的调味汁往往会放很多油。
第6种:蒸
做法:蔬菜直接上蒸锅蒸,或者用米粉、玉米粉、黄豆粉先拌一下再蒸。
按照不同蔬菜的质地,蒸的时间三到三十分钟不等。
优点:没有油烟,营养素损失最少,适合大量吃蔬菜,非常少油,只要在调味汁中加一点香油或芝麻酱就好。
缺点:技术要求高,需要熟悉各种蔬菜的最佳蒸制时间,比如绿叶菜,三五分钟之内就要取出,绝对不能久蒸,否则口感不好。
第7种:油煮
做法:先放一小碗水(200~250 ml)煮开; 加一勺香油(8 g); 把绿叶蔬菜(300 g)放进去煮两三分钟;煮好之后盛出,按自己的喜好加点调料就行了。
煮的时候你还可以加点香菇、蘑菇、虾皮、海米,或者肉片、肉丸、虾丸、火腿之类,吃起来更鲜。
没有这些东西又喜欢鲜味?可以放味精鸡精,不过就得少放些盐。
优点:和前面的各种烹饪方法相比,油煮蔬菜毫不逊色:煮菜的汤水全喝掉,所以溶在汤里的营养不会浪费;只要煮的时间不过长,营养素损失也不多;白灼汁要另起锅烧热油,而油煮菜却可以无油烟;相比无油焯煮,油煮菜放了少量油或肉汤鸡汤,让蔬菜颜色鲜亮更好吃;和油炒菜相比,油煮菜完全不产生致癌物,也能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