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电表与电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电压最高档位置。
实验 :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实验数据
选挡位
选倍率 欧姆调零
测量 观察指针偏转
不合适
合适
读数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黑表笔
+
红表笔_
可以后电动机不转,请充分利用多用 电表查找电路存在的问题(尽量多找几种)
几位同学用过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放在图示 的位置。你认为谁的习惯好些?为什么?









论 多用电表不使用时,应将选择开关调至 off 档或交流
A
B
实验2、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中的电流
AB
断开
实验3、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1)选择开关旋到哪个挡位? (2)表盘读哪条刻度线? (3)测电阻前,如何进行欧 姆调零? (4)注意“倍率”的选取
实验4、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
二极管:
正极
负极
PN 电流从正极流入负极流出,电阻小
电流从负极流入正极流出,电阻大
实验 :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G
+
-
电压表
电流表
+-
G
E
r
R
+
-
欧姆表
使用任何挡位,电流从红表笔流进电表,黑表笔 流出电表。
二、实验内容
1、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
2、用多用电表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I
3、用多用电表测量定值电阻
RX
4、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电阻
三、实验操作
实验1、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数字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实验报告

数字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实验报告

数字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和应用实验报告
多用电表是一种专业设备,在电工技术被广泛使用,主要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

它能够将复杂的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可以直观地查看电气信号的大小和频率,使得数字化测量更加有效、准确。

多用电表的测量原理主要有两种,即线性变换原理和非线性变换原理。

线性变换原理是将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由此有助于测量直流和低频交流电气信号的大小值。

非线性变换原理则通过叠加电流,将电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使得两种信号同时存在。

实验环境采用了单相交流电源,设计了用于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的多用电表,对多用电表进行了测试,分别测量了电压、电流和功率三种参数,以及线性变换原理和非线性变换原理的准确性。

结果表明,多用电表的测量结果准确,测量精度可达0.1%以上,具有良好的测量稳定性,可用于实际的实验测量。

因此,多用电表的应用实验表明,它可以准确有效地测量电压、电流和功率,是电工技术中重要的测量设备。

它具有良好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实际工作中常被用于快速准确现场测量电气信号。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报告: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报告:练习使⽤多⽤电表实验报告:练习使⽤多⽤电表⾼⼆()班姓名:座号:【实验⽬的】1、了解多⽤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电表的使⽤⽅法.2、使⽤多⽤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3、会使⽤多⽤电表探索⿊箱中的电学元件.【实验原理】⼀、欧姆表原理(多⽤电表测电阻原理)1、构造:如图所⽰,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表笔组成.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作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3、刻度的标定:红、⿊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过程叫欧姆调零.(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3)当I =I g 2时,R x =R g +R +r ,此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内阻值,R x 叫中值电阻.三、多⽤电表1、多⽤电表可以⽤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种测量都有⼏个量程.2、外形: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和量程.3、多⽤电表⾯板上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使电表指针指在右端零欧姆处)、指针定位螺丝(使电表指针指在左端的“0”位置)、表笔的正负插孔(红表笔插⼊“+”插孔,⿊表笔插⼊“-”插孔).四、⼆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晶体⼆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号如图甲所⽰.2、晶体⼆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号上的箭头表⽰允许电流通过的⽅向).当给⼆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电路导通,如图⼄所⽰;当给⼆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电路截⽌,如图丙所⽰.3、将多⽤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表笔接到⼆极管的两极上,当⿊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数较⼩,反之电阻⽰数很⼤,由此可判断出⼆极管的正、负极.*注意事项:(1)因为表头是多⽤的,⽽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表内⼜有电池,所以红表笔接的是表头的正接线柱,但却与电池负极相连,⽽⿊表笔与电池正极相连。

多用电表使用实验报告

多用电表使用实验报告

西峰育才中学物理实验报告班级: 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学生名单:【实验内容】:多用电表的使用【实验目的】: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二极管正负极、电压、电流【实验原理】:欧姆表:欧姆表由灵敏电流计表头、电池、变阻器改装而成,欧姆表内阻就是这三部分电阻的串联阻值,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xg R R R r E I +++=)(0 电流I 与x R 有一一对应关系,就可测出不同的电阻。

可画出其内部如图1所示:多用电表: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由灵敏电流计表头改装来的,所以欧姆表、电流表和电压表可以公用一个表头改装成一个多用电表。

可画出其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注意事项】:因为表头是多用的,而电流必须从其正接线柱流入,表内又有电池,所以红表笔接的是表头的正接线柱,但却与电池负极相连,而黑表笔与电池正极相连。

测电阻时,用的是表内的电池,待测电阻必须与电源断开;测电压和电流时,不用表内电池,多用电表必须按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法接入电路。

【实验过程及数据记录】:1、测量定值电阻:(1)、将多用电表的 、 表笔分别插入+、-插孔,选择开关旋至 (“Ω”)档。

(2)、试测一下桌面上的电阻,根据指针所指示的位置,判断目前所选的 是否合适,然后将选择开关调到合适的位置。

(3)、将两个表笔 在一起,调节 旋钮,直至指针指到 侧0位置。

(4)、测量电阻并读出数据。

R= Ω图1 图2(5)、如果测量另一电阻时改变了量程,必须重新进行。

2、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1)、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调至档,并选择×10或×100的档位。

(2)、将两个表笔在一起,调节旋钮,直至指针指到侧0位置。

(3)、用右手像握筷子那样抓住两表笔,接触到左手拿的二极管两端的电极。

(4)、测量出二极管的电阻并读出数据。

R= Ω,说明现在连接黑表笔的是二极管的极。

(5)、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调至×100或×10的档位。

并将二极管电极颠倒,重新测量。

多用电表使用实验

多用电表使用实验
p
电阻测量工作模式——黑表笔:* 红表笔:V/ 欧姆档、×1K 直接测量
A
B
将红黑表笔并接在光电二极管两端 分别测量出正、反并接方式电表的读数 判断P、N极
四、实验内容
4、测量二极管: 实验内容4——用便携式或台式多用表测量
• 测量方式 • 测量档位
p
电压测量工作模式——黑表笔:COM 红表笔:V/ 二极管
工作原理:
模拟量→数字量→液晶数值显示
结构板块:
表笔插座、功能与量程旋钮 液晶显示器、电源开关等。
2.便携式数字多用表
表笔的连接—— 黑表笔 COM
红表笔:测电阻或电压 V 电流 mA;
、测
测量项目与量程的选择——
档位旋钮— 项目+量程
测电容: 专用插孔
二极管
3.台式数字多用表
工作原理:
模拟量→数字量→ →液晶数值显示
“∼”
指针式多用表 MF500
便携式数字多用表
台式数字多用表
1.指针式多用表
工作原理: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 表头——灵敏检流计
注意:调零
每次使用及欧姆档换量程,都 要调节欧姆零点
1.指针式多用表
结构板块——刻度
最上端“Ω”——欧姆刻度(非线性)
下一条“≂”——交直流电压、电
流刻度 (最右端数值:与量程对应的满偏值)
• 测量条件
• 测量过程
直接测量
A
B
将红黑表笔并接在光电二极管两端 分别测量出正、反并接方式电表的读数 判断P、N极
结构板块:
表笔插座、功能与量程旋钮 液晶显示器、电源开关等
3.台式数字多用表
测量项目与量程的选择——

使用多用电表实验报告

使用多用电表实验报告
2使用时应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测量功能和适当的量程上并要选择好与之相对应的刻度3使用完毕应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拔出放好并把选择开关置于挡有些多用电表没有这一挡的则应置于交流电压挡的最大量程处
陕科大附中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人
1、
2、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1.了解多用电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使用前,要先检查表头的.方法是:让多用电表不进行任何测量,这时表针应停在左端零刻线上,否则要用小螺丝刀轻轻地转动表盘下边中间的调零螺丝,使表针指零(这个操作叫检查“机械零点”).然后将笔和笔分别插入“+”、“—”测试插孔。
(2)使用时,应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测量功能和适当的量程上,并要选择好与之相对应的刻度
2.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直流电流、电阻.
实验器材:多用电表,几节干电池,学生电源,几个不同阻值的电阻R1、R2,,其表面结构如图所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表盘,共有三条刻度线,分别在测量过程中进行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读数。多用电表表面的下半部分为选择开关,周围有测量功能的区域和量程,可以用来选择测量的物理量和量程。
4.测量完毕后应拔出表笔,选择开头置挡或交流最高挡,电表长期不用时应取出电池,以防电池漏液腐蚀。
(3)使用完毕,应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拔出放好,并把选择开关置于挡(有些多用电表没有这一挡的,则应置于交流电压挡的最大量程处).
使用电阻挡时,除了先检查“机械零点”之外,还要检查.方法是:把两表笔金属表笔接触,这时两表笔之间电阻为0.调整欧姆调零旋钮(通常有字母“”作标志),使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挡刻度的“0”位置.注意在每换用欧姆挡的另一倍率或连续使用同一倍率较长时间,都需要重新检查“欧姆零点”.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实验:多用电表的使用
(1)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挡位开 关调到 R×10K位置.用红、黑表笔 分别接二极管的两端。
(2)二极管正向时导通,电阻较小 (此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正 极) ;反向是截止,电阻很大(此 时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的负极)。
归 (3)应用好坏.


正向导通时,电阻约为几百欧姆;

考 与
两位同学用过多用电表后,分别把选择开关放在图示 的位置.你认为谁的习惯好些?为什么?


多用电表不使用时,应将选择开关 调至 off 档或
交流电压最高档位置.
数字式多用电表
小结
1、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①原理:
I= E Rx + R内
2.欧姆表盘刻度的原理 RX与I是一一对应
C、无论作电压表、电流表还是欧姆表使用,电流 总是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一个用满偏电流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
实验:练习使用 多用电表
吕叔湘中学物理教研组 束建强
一、欧姆表
(一) 结构:
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刻度
盘和红、黑表笔组成.
如图,就电路部分而
言,在欧姆表内部是电流
表、电池、调零电阻三者 串联而成,在欧姆表外部,
I
接上被测电阻后,与欧姆
表内部电路一起组成闭合 电路.
Rx
(二)原理: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一)多用电表的使用
(二)欧姆表的使用注意:
(1)待测电阻要跟别的元件(包括 实验者的手指)和电源断开.
(2)倍率应使指针指在 中间位置附近.
(3)换挡要重新电阻调零.
Rx
(4)读数=表针示数×倍数.

多用电表实验 绝对实用

多用电表实验 绝对实用

实验多用电表(万用表)的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欧姆表)】1.实验目的(多用表测电阻)(欧姆表)了解多用电表的结构,明确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2.多用电表特点多用电表是一种多用仪表,一般可以用来测电流、电压和电阻。

每一测量项目有几个量程。

用途广泛,使用方便,但准确度稍低。

3.实验器材多用电表一块,定值电阻若干(含几欧、几十欧、几千欧多种规格电阻),小螺丝刀、电灯泡。

4.实验步骤(1)机械调零:检查多用表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线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可用小螺丝刀旋转定位螺丝。

(2)选档:先将两表笔分别插入所对应插孔中,根据定值电阻大小,旋动选择开关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档的合适量程档。

(3)欧姆调零: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电阻旋钮,使指针指向欧姆表刻度的零位置。

方法:红、黑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最右方0处.(4)测量、读数:将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两端相接,表针示数乘以量程倍率,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5)重复步骤(2)、(3)、(4)。

对其他定值电阻进行测量时,要注意每次换档后都要重新调零,并将测定值与标定值进行比较;对灯泡、电炉丝或人体电阻测量时,注意先粗测或估计其阻值,选择好适当量程。

(6)实验完毕,应将两表笔从插孔中拔出,并将选择开关置于“OFF”档或交流电压最高档。

如果欧姆表长期不用,应取出表内的电池。

5. 欧姆表测电阻电路图及表盘刻度问题:相对于其他电表欧姆表的表头有什么特点?①零刻度在右边,左边为无限大②刻度不均匀,左边密、右边稀疏6.使用步骤7.注意事项(1)测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电源以及其他电阻断开,且不要用手接触表笔。

(2)合理选择欧姆档量程,应尽可能使指针指在中央位置附近(指针处在表盘中央时读数比较准确)。

(3)指针偏转角太大,小电阻,换用小倍率;指针偏转角太小,大电阻,换用大倍率。

(4)换用欧姆档的另一量程时,一定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才能进行测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9 0.49 0
0.01` 0
0
R1 中、R2 中 97 7.97 7.52 0.54 0
0.42 0.25 0.15 0.01 0.01 0
R1 中、R2 小 7.97 7.97 7.69 0.26 0
0.25 0
0
0.01 0.01 0
R1 小、R2 大 7.93 7.89 0 7.84 0.04 0
4
4
4
(4)电表
表 4 电流表的基本参数
电流表
微安表
量程
0-50µA
级别
0.5
放置方式
水平
最小刻度
0.2µA
毫安表 0-3-30-75-150mA
0.5 水平
安培表 0-0.6-3A
2.5 45°角
1 mA
0.02A ,0.1A
表 5 电压表的基本参数
电压表量程
0~2.5V
级别
0.5
放置方式
水平
最小分刻度
额定电流 I
0.527A
0.159A
0.050A
0.016A
0.005A
0.002A
工作温度 5℃
20℃
35℃
35℃
35℃
35℃
级别
0.1
0.1
0.1
0.1
0.1
0.1
(3)滑动变阻器 表 3 滑动变阻器主要参数
滑动变阻器
1
2
3
总电阻 R/Ω
22
1000
2400
额定电流 I/ A
4
0.4
0.22
接线端钮数
拆下元件,所以不够方便,但测量准确,易于作出正确判断。后者不必拆开电路元件,而是直接在电路上测量并加以分析推断,从而查出电路故 障,所以测量方便,但分析判断较难。
实际工作中,电阻测量法多用于初步检测元件电阻数值,线路通断等。
四、 实验注意事项
⑴会画欧姆表电路、熟悉表头电极和+、-插孔的连接。
⑵理解机械调零和欧姆调零的区别。
(8)测量电阻时,若指针偏角过小,应换倍率较大的档进行测量;若指针偏角过大,应换倍率较小的档进行测量。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 按图 2 连接好电路图,测量 UAC、UBC、UBP1、UP1C、UP1D、UP1E、UP2F、UFG、
(2)测量 I1、I2、I3、
(3) 测量 RBC、RP1C、 RP2E
移动变阻器滑动端,记录电流表读数范围(单位 A)
2.2Ω
0.1V-2.5V
22Ω
22Ω
0.8V-9V
220Ω
5.1V-10V
3
表 10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用多用电 表测量电阻
实际值
1 50
2
1350
3
12450
测量值
51.3 1356 12470
2.用万用表测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
700Ω A I1
/V /V /V /V /V /V /V /V /A /A /A
RBC
R R P1C
P2E
/Ω /Ω /Ω
R1 大、R2 大 7.97 7.97 0 0
0
0
0
0
0
0
0
R1 大、R2 中 7.97 7.97 0 0
0
0
0
0
0
0
0
R1 大、R2 小 7.97 7.97 0 0
0
0
0
0
0
0
0
R1 中、R2 大 7.97 7.97 7.45 0.50 0
d.测量电阻、检测二极管和检测线路通断时,必须注意表笔的极性等 e.测电阻时,要进行欧姆调零。 4)用多用电表检测判断简单直流电路故障的基本方法 ①电压表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测量相关点的电压,再将它与正常状态下的电压相比较,就能推断出故障点。电压表法是检查电路故障最 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②电流表法:当电路发生故障时,通过检测电路或某一回路的电流大小,并与正常值相比较,从而推断出电路故障所在。
围(测出电压最小值和最大值)。
表 8 分压电路参数记录表
仪器
参数
直流稳压电源
0-18V
滑线变阻器
0-22 欧, 400 欧,
电阻箱
0-0.9-9.9-99999.9 欧,0.1 级,额定功率 0.25W
电压表
0-3-15V,2.5 级
表 9 分压电路实验数据表(电源输出电压 15V)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 R
【实验反思】 1.测电压的时候要注意测的是哪个点到哪个点的电压,以防止测错了。 2.测电流的时候应该将该段的电线拆出来,此时的电源要断开,然后再将多用电表串联进去。 3.测电阻的时候,要将电源断开。否则测不到电阻。 4.黑色表笔笔插入“-”的插孔里,红头表笔插入“+”的插孔里。 无论使用哪种仪器,首先就是了解其所给的参数及其意义,其次就是了解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学会保护仪器,以便 使仪器经久存放和使用。最后,就是要注意不同仪器的读数问题——估读。以后,要在每次实验后进行反思,实验是否有改进的地方或要注意的 问题,以提高对问题的了解与认识能力。 5.减少使用万用表测电阻时的误差:数字式万用表可以先从较高档(比如 2M 档,如果仍然显示 1___不变,则还要选更高档)开始,逐步向 200K、 20K、2K、200 换档,直至读出的数值为 x.xxx 或 xx.xx(避免出现 0.00x 或 0.0xx,有效数值太少),读数值就是电阻值。 在完全不知道电阻阻值的情况下的测量方法,有阻值的电阻可以根据阻值选定档位。(测量电阻一般要求脱离电路,方法是在完全不知道电阻阻 值的情况下的测量方法,有阻值的电阻可以根据阻值选定档位。测量电阻一般要求脱离电路 6.为了降低测量误差,选择适当的量程,在量程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应尽可能选内阻小的电流表和内阻大的电压表,否则,电流表的内 阻会影响测量精度,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也会影响测量结果。 7.电路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短路和断路。短路,又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种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等都可以判断故障所在
200Ω B I2
U1
I3
U2
E
16V
200Ω
U3
D
误差 1.3 6 20
C
表一 测直流电压
档位 20V
U1
16.00V
表二 测直流电流 档位 20mA
I1
1.81 mA
U2
0.22V
I2
1.9 mA
U3
0.22V
I3
1.9 mA
U
12.22V
多用表的使用方法 (1) 测量前,先检查表针是否停在左端的“0”位置上,如果没有停在“0”位置上,需用小螺丝刀轻轻地转动机械调零螺丝,使指针指零. (2) 将红黑表笔插入“+”、“-”表笔插孔. (3) 把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测量项目并选择适当的量程. 读数时要读与选择开关相对应的刻度读数.
152
10.6 11.3
121
192 133
120
167.3 47.1
123
10.5 11.2
21.6 196.7 133
21.5 158.3 46.8
20.5 10.4 11.6
2.设置障碍: 用电压表法测出 UP1=EV,而 UD=0V,则可断定 P1 到 D 点的导线断路或有关的接线端接触不良。
0
0
0.37 0.36 0
R1 小、R2 中 7.92 7.81 0 7.85 0.05 2.92 0
2.89 0.42 0.43 0.13
R1 小、R2 小 7.90 7.82 0.05 7.75 0.08 7.40 0.01 7.33 0.72 0.72 0.35
154
195 135
148
160 48
图 1 限流电路
图 2 分压电路
2
表 6 限流电路参数记录表
仪器
参数
直流稳压电源
0-18V
滑线变阻器
0-22 欧,4A 400 欧,
电阻箱
0-0.9-9.9-99999.9 欧,0.1 级,额定功率 0.25W
电流表
0-0.6-3A,200μΑ
表 7 限流电路实验数据表
滑线变阻器 电阻箱 电流表
电源输 出 (V)
电路发生故障时,必定引起电路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具体地说是引起电路中某些点电压的数值,发生变化。因此,电压表法是检查电路故障 最常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实际工作中,通过测量相关点的电压,再将它与正常状况下的电压相比较,就能推断出故障点。 (2)电流表法
通过检测电路或某一支路的电流大小,并与正常值相比较,从而推断出电路故障所在,这种方法称为电流表法,它是检查电路故障的常用方 法之一,适宜在电压表发难于测量和判断的情况下使用。用电流表法需要拆开电路以串接电表,因而不够方便。
0.025V /格
0~5V 0.5 水平 0.05V /格
0~10V 4.5 水平 0.1V /格
2. 电路连接与电路分析
R (1)限流电路:按图 1 连接电路,R1 分别用 22 欧和 400 欧滑动变阻器,R 的取值符合条件 R 1
0.1 、1、
10,根据 R1 和 R 的值,选择合
适的电源输出和电流表量程,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测出电流最小值和最大值)。
(4) 同时记录电路参数 E、R1、R2、 R、P1、P2 位置(即 R1、R2 的大小)
(5) 设置障碍:
图2 六、实验数据以及表格
1.E=8、R1=500Ω、R2=22Ω、 R=20Ω
5
测量数据
R1、 R2 的大 小
U UBC 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