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黑色素瘤讲1稿

合集下载

最新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知识讲稿-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最新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护理知识讲稿-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4)肢端色斑样黑素瘤
主要发于手掌、脚底及甲下,辐射生长期皮 损为棕黄、棕褐或黑色,不高出皮面,若在 甲下可见不规则的棕黄或棕褐色条纹由甲床 向近端扩展
(5)特殊性
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内,呈小结节状,境界清楚,但无包膜,呈
现灰白色或灰蓝色,质硬。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接侵袭深度分级 • 1级 恶性黑色素瘤位 于真皮的基底层 • 2级 扩展到真皮层的 上1/3,即真皮乳突 • 3级恶性黑色素瘤扩展 到真皮乳突和网状层 边界 • 4级 侵及网状层 • 5级 侵及皮下组织, 如脂肪
流行病学
• 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 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 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
• 美国男性第五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 女性第六位,占所有肿 瘤的4%,每年年发病率增长7% 。 • 澳大利亚昆士兰和美国的南亚利桑那州为MM的高发地区,发病率 分别为40/10万,30/10万。
• 皮肤黑痣> 20个——风险为3倍;
• 既往有恶性黑色素瘤病史者,3-5%会发生新 的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风险为900倍。 • 外伤和刺激——易感因素;
• 慢性摩擦——良性痣恶变的相关因素。
临床表现
• 早期临床表现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 缘不整或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 刺痛等。 • 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 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引流淋巴结
替莫唑胺和福莫司汀,能透过血脑屏障,对脑转 移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在许多国家推荐于MM (恶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
预后
Ø 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一组恶性黑色素随访的结果, 预后与肿瘤厚度有密切关系。肿瘤≤0.75mm者,5年 生存率为89%,≥4mm者仅25%。 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77%,而有淋巴结转 移者仅31%。生存率还与淋巴结转移的多少有关。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部位与预后有关。发生于躯干 者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为41%;位于头部者次之,5 年生存率为53%;四肢者则较好,下肢者5年生存率 为57%,上肢者60%;发生于黏膜的黑色素瘤预后则 更差。 一般认为女性病人明显好于男性,年龄轻者 比年老者为好。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转移1例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转移1例

恶性黑色素瘤多发转移1例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于皮肤,也可能发生于黏膜和其他组织。

它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癌症,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

然而,即使在早期发现并进行适当治疗的情况下,它仍然可能转移到其他部位,导致病情恶化。

本文将介绍一例恶性黑色素瘤多发转移的病例。

病例描述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于2016年在右下肢发现一颗黑色素瘤,患者身体其他部位皮肤和黏膜无明显病变。

经理所周知的切除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黑色素瘤。

随后,患者接受了放疗和化疗,并在治疗后保持了两年左右的无进展生存。

但在2018年末,患者出现了多发转移,包括右颈淋巴结、胸腹部淋巴结、肺、肝、肠系膜和右侧腹股沟。

此时,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右颈淋巴结和肠梗阻。

治疗过程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医生采取了综合的治疗方法。

首先,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多次手术切除肿瘤。

此外,患者还接受了多次放疗和化疗。

同时,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医生还通过输液的方式进行了镇痛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

但由于黑色素瘤的高度侵袭性和多发性转移,术后仍有新的转移出现。

最终,患者于2019年不幸离世。

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可能发生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对于患者,早期发现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可以对该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但黑色素瘤仍然可能发生转移,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需要多学习相关知识并接受及时的治疗,以尽可能避免病情的恶化。

恶性黑色素瘤完整版本课件

恶性黑色素瘤完整版本课件
❖治法:活血袪瘀,解毒散结。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
21
气血两虚型
❖主证:肿块溃破流水日久,绵绵难愈, 腐肉难脱,伴面色无华、倦怠 乏力、少气懒言、口淡无味、 纳呆食少、头晕眼花。舌淡白, 边齿印,苔薄白少,脉细无力。
❖治法:益气养血,扶正祛邪。 ❖方药:八珍汤加减。
22
辨病治疗
❖中草药——山慈姑 、天花粉、苦参、莪术、 蒲公英、夏枯草
❖瘀久化热,热毒瘀阻,则焮红溃烂,流污 黑血水。
❖病久气血亏虚,邪毒壅盛而常见正虚邪实 之证。虚者,血气虚,肾气虚。实者,血 瘀气滞,瘀毒壅阻。
9
临床表现
❖恶性黑色素瘤可以由黑痣恶变而来,也可 以是新生长的痣样物。从色素痣恶变到恶 性黑色素瘤常需要数月到数十年。
❖常有黑痣增大、色素加深、隆起呈结节状, 或色调不匀,或痣周围出现炎性反应或散 在性深黑色斑点,黑痣易溃疡出血,溃烂 处可流略带黑色的血性渗出物,周边皮下 亦可见色素沉着。
❖ 《诸病源候论》“翻花疮者,初生如饭粒,其头 破则出血,便生恶肉,渐大有根,浓汁出,肉反 散如花状。”“……凡诸恶疮,久不瘥者,亦恶 肉反出,如反花形。”
❖ 《医宗金鉴》“推之不动,坚硬如石……日渐长 大……日久难愈,形气渐衰,肌肉削瘦,愈溃愈 硬,色现紫红,腐烂津溃,渗流血水。疮口开大, 胬肉高突,形似翻花瘤证。”
17
辨证分型
❖热毒炽盛型 ❖痰湿蕴结型 ❖瘀毒内结型 ❖气血两虚型
18
热毒炽盛型
❖主证:肿块乌黑或杂色相间,或红肿溃烂, 灼热疼痛,或渗血流脓、漫肿一片。 伴心烦难寐,口干口苦,大便干结, 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讲课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讲课件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健康宣讲 课件
目录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自我检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 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Malignant melanoma)是一种恶性 肿瘤转移而引起的 癌症。
答案:治疗方法因个人情况和肿瘤病变 程度而异。通常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 术、射线治疗和化学治疗等。治疗前先 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案。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统计数据:在所有皮肤恶性肿 瘤中,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 虽然不高,但是致死率非常高 ,其致死率占50%左右,是其它 皮肤癌致死率的20倍以上。
如何预防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预防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
如何自我检 查皮肤恶性黑
色素瘤
如何自我检查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答案:
如何治疗皮肤 恶性黑色素瘤
如何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症状:黑褐色或黑色的小痣或癣状皮疹 ,边界不明显,表面容易破溃出血,就 诊时常伴有皮肤瘙痒感,但有时可能无 症状,病变部位通常是躯干或四肢等日 晒部位。
皮肤恶性黑色 素瘤的危害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
答案: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 ,会恶化到其它身体部位,对 全身造成危害,并可导致死亡 。

恶性黑色素瘤讲稿

恶性黑色素瘤讲稿
恶性黑色素瘤
1
目录
一、 概述 二、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三、 病理 四、 临床病理分期 五、 治疗流程及原则 六、 辅助治疗 七、 手术治疗 八、 放疗 九、 全身治疗
2
一、概述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 形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
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 指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 道和眼内。
位于手掌、足底或甲下这些无毛发被覆部位的皮肤黑 色素瘤,常发现较晚,是有色人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 类型。在白种人中约占5%,,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多 见。亚洲人高达58%,黑色人种占60-70%。
13
Clinical types- MM
浅表扩散型 肢端雀斑样黑色素瘤
恶性雀斑样
结节型
14
少见类型有上皮样、促纤维增生性、恶性无色素痣、 气球样细胞、梭形细胞和巨大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等。
远处转移:
常见于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仅发生肺转移的预 后好于其它远处转移。
9
ABCD of Melanoma
Asymmetry Border irregularity Color variegation Diameter >6mm
10
11
预后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
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 后95%-100%可治愈。
3
二、流行病学
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
美国男性第五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 女性第六位,占所有肿 瘤的4%,每年年发病率增长7% 。 1/75 in 2000, 1/1500 in 1935,

恶性黑色素瘤讲1稿(培训学习)

恶性黑色素瘤讲1稿(培训学习)
多项报道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接受慢性累积性日光照射 对于黑色素瘤发病的影响较成人为重。
学习培训
8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二) 表观因素
Meta分析结果显示,浅肤色的人(尤其是那些具有红 色或金黄色等浅色头发、蓝色或绿色等浅色眼睛、以及经常 容易晒伤的人)、具有多发黑素细胞痣的人、具有黑素细胞 发育异常痣和不典型痣综合征的人、有家庭成员患过黑色素 瘤的人都是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
1.01—2.0mm 2.01—4.0mm
1-2cm (category 1 4cm (category 1)
>4mm
2.0cm
学习培训
32
(四)区域淋巴结清扫
SLNB或浅表淋巴结B超证实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行区域淋 巴结清扫。
腋窝淋巴结清扫数不少于15个; 颈部淋巴结清扫数不少于15个;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数应该不少于10个;如腹股沟区转移
M0
Ⅳ期 任何T 任何N M1
学习培训
25
学习培训
26
学习培训
27
五、治疗流程和原则
(一)明确诊断及分 期(完整切除病灶)
不恰当的处理有可 能诱导黑色素瘤的 迅速生长,如刀割、 绳勒、盐腌、激光 和冷冻等处理。
学习培训
28
(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
NCCN指南建议I期和II期患者可考虑行SLNB。 敏感性80%, 特异性 99%
pTis 原位癌
pT1 厚度≤1.0mm伴或不伴溃疡
pT1a 厚度≤1.0mm,Ⅱ-Ⅲ级,不伴溃疡
pT1b 厚度≤1.0mm,Ⅳ或Ⅴ级,伴溃疡
pT2 厚度1.01-2.0mm伴或不伴溃疡
pT2a 1.01-2.0mm不伴溃疡

恶性黑色素瘤讲课年详解演示文稿

恶性黑色素瘤讲课年详解演示文稿
存50%,而不伴有溃疡者10年生存79%。
Fig 2. Observed and predicted 10-year mortality rate of 15,320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localized melanoma based on a mathematical model f(t) = 1- 0.988e(-211t+0.009t2) derived from the AJCC melanoma database
者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5%/83%;对III期 患者敏感性和特异性87% /57% 。LD H的升高与疾病晚期(肝转移)和生存 下降明显相关。
1个淋巴结组3年生存70%,10年 生存40%;
2个淋巴结组3年生存26%; 2个以上淋巴结组10年生存15%。
Fig 6. Survival curves of 1,429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es subgrouped by their presenting9%,平均生存期7个月;
肺转移占36%,孤立肺转移平均生存11个月;
肝脑骨转移2——6个月 ,1年生存8——10%。
转移部位数量:1处转移平均生存7个月,
2处 转移平均生存4个月,
3处转移2个月。
是否化疗对预后影响不大。
Fig 7. Survival curves of 1,158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s at distant sites
Balch et al JCO 27, 6199 (2009)
恶黑的复发
恶黑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即使在初 诊后10年以上仍有可能复发死亡。
约20——25%的恶黑患者 在初诊后 10年复发,因此10年生存并不等于 治愈,仍需作每年的随访复诊。

恶性黑色素瘤范文

恶性黑色素瘤范文
紫外线辐射会导致皮肤细胞DNA损伤,进而引发恶性黑色素瘤
4
3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皮肤镜检查:观察皮肤表面颜色、形状、边界等特征
01
活检:通过手术切除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02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观察病变组织内部结构
03
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了解病变组织细胞特性和功能
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生存率较高;晚期发现、治疗难度较大,生存率较低
提高生存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影响因素: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治疗方式、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预后和生存率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防
防晒措施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04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恶性黑色素瘤的分类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皮肤型:发生在皮肤上的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70%
黏膜型:发生在口腔、鼻腔、食道等黏膜上的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10%
眼型:发生在眼睛周围的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10%
04
治疗方案
01
02
03
04
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及周围组织,适用于早期和局部晚期患者
化疗:适用于晚期、转移性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
免疫治疗:适用于晚期、转移性或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杀死肿瘤细胞
预后与生存率
预后:根据肿瘤分期、组织学类型、治疗方式等因素,预后差异较大
肢端型:发生在手指、脚趾等肢端的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2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目前发现可能在黑色素瘤中起作用的一个特定的基因改变是BRAF基因 的突变。
1、V600E位点的突变在黑色素瘤BRAF基因突变中所占的 比例大于90%。
2、BRAF基因大多突变是体细胞的突变,推测是因为环境 因素诱发导致的。
3、在非慢性阳光损伤型(non-CSD)皮肤黑色素瘤中常见 BRAF基因突变(大约70%),而在慢性阳光损发地区,发病率 分别为40/10万,30/10万。
亚洲(我国)发病率低。男性比例占1.7%,女性1.3% ,但是增长 迅猛。
❖ 占皮肤癌的5% 发病率,但是 占75% 死亡率
精选课件
4
精选课件
5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来自中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黑色 素瘤总发病率为0.47/10万,死亡率为0.26/10万;其中, 城市人口发病率高于农村人口。按年龄分段可见,20岁至 85岁以下的患者,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基本呈上升趋 势(男性:0.04/10万~4.13/10万;女性:0.04/10万~ 2.88/10万)
❖ 社会经济状态
那些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如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以及 居住环境等背景更好的人,其黑色素瘤发病率往往更高。但 是在发达国家这种差异似乎更小。
精选课件
11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分子流行病学
与白种人不同的是,黄色和黑色人种黑色素瘤患者的原发病 灶多位于足跟、掌趾、甲下等极少暴露于紫外线照射的地方, 这也提示后者的黑色素瘤发病可能与紫外线照射的关系不大。 基因突变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 中位发病年龄51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3%。
精选课件
6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一)紫外线照射 黑色素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紫外线照射。紫外线中的UVA
和UVB两个波段均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诱导黑色素瘤的发 生,但具体的机制并不明确。
❖ 人工紫外线照射 室内UV照射在发达国家越来越流行,尤其是在北欧和美国。30 岁以前接受室内照射的人群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比未接受室内 照射的人群高出75%。
(Chronic sun-induced damage,CSD)型皮肤黑色素瘤 中BRAF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仅约15%)。其它的基因突 变包括NRAS、c-KIT、AKT及最近的GANQ等都已经在黑 色素瘤患者体内发现
精选课件
13
三、临床表现及预后
❖ 皮肤MM的临床表现
早期临床表现痣或色素斑迅速增大,隆起,破溃不愈,边缘不整或 有切迹、锯齿,颜色改变、局部形成水泡、瘙痒、刺痛等。
❖ 预后差、死亡率高。早期恶性黑色素瘤经外科扩大切除术后 95%-100%可治愈。
精选课件
3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是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
❖ 死亡率高,仅次于肺癌,占第二位
❖ 白种人发病率高于其他肤色人种。
美国男性第五位,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 女性第六位,占所有肿瘤 的4%,每年年发病率增长7% 。 1/75 in 2000, 1/1500 in 1935,
进而可出现卫星灶、局部淋巴结肿大,移行转移(原发病灶与区域 引流淋巴结之间的皮下结节,通过淋巴管转移)
远处转移:
❖ 常见于远处皮肤淋巴结、肺、脑、肝、骨等部位,仅发生肺转移的预后 好于其它远处转移。
精选课件
14
ABCD of Melanoma
❖ Asymmetry ❖ Border irregularity ❖ Color variegation ❖ Diameter >6mm
精选课件
10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四)其它因素
❖ 年龄和性别
在欧美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在中年左右几乎呈平 行升高趋势,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发病率的差异逐 渐增大,到老年时,男性的发病率已经显著高于女性。造成 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也与紫外线暴露有关。但在 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国家,这种差异似乎并不明显。
精选课件
7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日光照射
Elwood JM等针对皮肤黑色素瘤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 行总结,发现间歇性日光照射和晒伤史与黑色素瘤的发病呈 正相关(OR=1.71),而高度持续性日光照射与黑色素瘤发 病呈负相关(OR=0.86);提示急性日光照射所致皮肤晒伤 对于黑色素瘤发病的作用比慢性累积性日光照射更为重要。
多项报道指出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接受慢性累积性日光照射 对于黑色素瘤发病的影响较成人为重。
精选课件
8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二) 表观因素
Meta分析结果显示,浅肤色的人(尤其是那些具有红 色或金黄色等浅色头发、蓝色或绿色等浅色眼睛、以及经常 容易晒伤的人)、具有多发黑素细胞痣的人、具有黑素细胞 发育异常痣和不典型痣综合征的人、有家庭成员患过黑色素 瘤的人都是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群
恶性黑色素瘤
精选课件
1
目录
一、 概述 二、 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三、临床表现以及预后 四、 病理 五、 分期 六、 治疗流程及原则 七、 治疗
精选课件
2
一、概述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是由位于表皮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恶变形 成的,多由痣或色素斑发展而来。
❖ 90%发生于皮肤,最常见于背部,胸腹部和腿部,足底、指 趾、甲下、头皮等部位也不少见;少数发生于外阴、消化道 和眼内。
精选课件
15
精选课件
16
三、临床表现及预 后
❖ 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与性别、年龄、部位、肿瘤厚度、淋 巴结转移个数及LDH等相关。
女性预后好于男性, 四肢最好,躯干其次,头颈部预后最差; 分期越早预后越好, LDH越高预后越差。 淋巴结有1个转移的5年生存率为75%,有3个转移的为15%; 浸润深度<1mm的10年生存率>90%,浸润深度>4.5mm的10年生
精选课件
9
二、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 (三) 家族遗传性黑色素瘤
大约有10%的黑色素瘤患者有家族性黑色素瘤病史;一级 亲属患有黑色素瘤者,其本人的黑色素瘤发病率较常人高出 1倍。这种黑色素瘤发病风险的增高可能与家族亲属间具有 相同的浅肤色、日照习惯等有关,但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遗 传性的基因改变。CDKN2A和CDK4基因是目前已经明确的 两个黑色素瘤易感基因,其突变可能导致黑色素瘤发病风险 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