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分析法

合集下载

外文文献 研究方法

外文文献 研究方法

外文文献研究方法
外文文献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文献回顾:这是外文文献研究的基础,主要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等,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2. 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探究文献中主题、观点、理论框架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3. 引文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引文,了解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结构,从而判断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

4. 历史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历史资料的研究和分析,了解研究领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前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5.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和分析,探究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和经验教训等,从而得出一般性的结论或提出相应的建议。

6. 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相关人群对外文文献的认知程度、使用情况、评价和建议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7. 比较分析法:通过对不同文献或同一文献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究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优劣之处,从而更好地理解研究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以上是外文文献研究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同的研究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的研究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0引文分析法

10引文分析法
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 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和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 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
信息计量学
第十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一节
二、引证行为与引证动机
引文分析概述 1971年,温斯托克
1.对开拓者表示尊重;
2.对有关著作给予肯定;
3.核对其所用的方法和仪器; 4.提供背景性材料;
2.加菲尔德引文集中定律/布拉德福定律研究的比较
相同点
Bradford
Grafield
揭示了科学文献的集中与分散现象和规律, 可用于选择核心期刊
差异
期刊载文的分布 (输出信息)
被引论文按期刊的 分布(反馈信息)
描述单一学科(专 业、主题)论文分 布规律
揭示自然科学领域 多学科论文分布规 律
第十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三节 引文分布规律及主要指标分析
二、引文主要指标分析
▪引文年代分析 ▪引文语种分析 ▪引文文献类型分析 ▪引文的国别分析 ▪引文按作者的分析
信息计量学
引文年代分析
– 如果以引文年代为横轴,各年引文量为纵轴, 在坐标图上描绘各年数据点,然后用一条线 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条引文年代分布曲线。
– 一般来说,随着年度的由远而近,引文量呈 增长趋势,即时间愈近,被引用的文献愈多; 文献被利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生以后的第二 年。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 只著录直接引用的文献. –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 根据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
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引证关系示例

第七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七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七章引文分析法第一节引文分析概述1. 引文分析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或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

2.引文分析的特点:(1)良好的易用性和实用性。

(2)引文具有丰富的内涵。

引文丰富的内在含义是由多种引用动机所造成的。

(3)引文分析可以反映多种文献的特征。

引文分析可以针对受引文献的各种特征来反映学科发展的规律,能为优化文献管理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引用文献的引文量,语种分布,年代分布等。

(4)引文分析可以反映自我回馈。

第四节科学引文的结构分析1 引文年代分布:从时间的角度对引文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是引文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可以反映出被引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特别是在文献老化和科技史的研究中,引文年代分布的分析更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

2引文语种分布:引用文献是由不同语种文献构成的。

某一语种的文献被引用量越大则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

考察和分析引文语种分布对于人们有计划的引进外文文献、译文选题、外文教育都有参考价值。

3引文按文献类型分布:科学研究中引用的文献面很广,如期刊、图书、专利说明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类型。

引文类型就是研究所有引文中各种类型文献所占的比率。

4引文国别分布: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都不可避免的要用别国的科学文献,这样就形成了引文按国家分布的情况。

引文的国别分析,特别是各国文献互引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探明各国互引文献的状况,弄清国际文献交流的数量和流向。

一般采用抽译分析法。

5引文按学科专业分布:通过此分析,可以了解相关学科。

6引文按著者分布:推出这个专业的核心作者。

第五节科学文献的自引和双引分析1、文献自引在引用文献的行为中,限于本身范围内的引用称为“自引”。

自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把目前工作与先前的工作相联系。

简述文献探索的主要方法

简述文献探索的主要方法

简述文献探索的主要方法
文献探索是指通过阅读、分析和综合各种文献资料,来获取有关研究主题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献探索方法:
1. 系统评价法: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筛选、评价和整合已有的研究文献,以回答特定的研究问题或概括现有研究的现状。

2. 文献综述法:对特定主题的已有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论,梳理出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引文分析法:通过分析引用文献的特征和关系,了解研究领域内的知识结构、学术传承和研究热点。

4. 共词分析法:利用文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或主题词,揭示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趋势和潜在的研究方向。

5. 内容分析法:对文献的内容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提取关键信息、主题和观点。

6.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验证假设或得出结论。

7. 专家咨询法:请教领域内的专家,了解他们对相关文献的看法和建议,获取专业的意见和指导。

8. 网络搜索法: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和学术数据库,查找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10引文分析法范文

10引文分析法范文

10引文分析法范文引文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深入分析文献中的引用。

通过分析引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文献中引用的其他文献,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背景知识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引文分析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并探讨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而,引文分析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

首先,引文分析只能反映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而无法了解到实际研究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情况。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引文分析来评价一个研究者的学术贡献。

其次,引文分析面临着引文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有些研究者可能会选择不引用一些相关文献,或者错误引用一些文献,从而导致引文分析结果的失真。

最后,引文分析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进行大规模的引文分析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文献数据,对于个人研究者来说可能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和缺点,引文分析法仍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引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到一些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学术思想。

通过分析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我们可以探索领域内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

其次,引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一些文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分析文献的引用量和被引用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文献在学术界中的影响和受关注程度。

最后,引文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建立学术网络和发展学术合作的机会。

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引用关系,我们可以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其他研究者,并与他们展开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

总结起来,引文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到一些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学术思想。

通过分析文献的引用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研究者在编写文献时参考的其他文献,进而了解到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和演化。

虽然引文分析法具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可以通过引文分析来评估一些文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建立学术网络和发展学术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

因此,引文分析法是一种值得学术研究者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工具。

专利的创新评价

专利的创新评价

专利的创新评价专利是指对于新的技术、发明或设计的法律保护,可以为创新者提供独家使用权。

在现代社会,专利的保护对于促进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专利的数量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或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因此,为了准确评价专利的创新性,必须考虑一系列的指标和方法。

一、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专利文献的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来评估专利对于后续创新的影响力和推动作用。

如果一个专利被很多其他专利引用,那么可以说明该专利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影响力。

引文分析法可以通过计算引用次数、引用路径和引用网络等指标,得出专利的创新价值和影响力。

二、同比分析法同比分析法是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同一领域或同一技术的专利进行比较,来评估一个专利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创新程度。

通过分析专利的主题、技术特点和创新点等因素,可以对专利的创新性进行定量评价。

同比分析法可以帮助判断一个专利在特定时期内的创新水平和发展动态。

三、专利详述法专利详述法是一种基于专利文件内容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专利文献的技术描述、原理阐述和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来评估专利的技术深度和创新程度。

专利详述法可以通过对比已有技术和专利的技术差异、技术突破和技术应用等因素,来判断一个专利的技术创新性和商业价值。

四、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是一种基于国际标准的评价专利创新性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专利的技术内容、创新程度和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来比较和评价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创新水平。

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可以通过对专利申请数量、技术领域分布和国际专利合作等指标,来综合评估和对比专利的创新程度和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评价专利的创新性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从引文分析法、同比分析法、专利详述法到专利申请国际评价系统,各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提供全面准确的专利创新评价结果。

引文分析

引文分析

引文分析的假设前提:
引文分析的理论基础建构在学术文献相互引用的关系上,而引文分析建立于下列假 1.文献的引用表示作者确实使用过该文献 2.文献的引用是文献价值、重要性及影响力的指标 3.有价值的文献才会被引用 4.原始文献和引用文献之间必然有相关性 5.所有的引用都是同等重要 6.期刊引用报告收录的期刊能正确代表整个学科领域并支援其研究目标与目的 7.引用次数是衡量引用文献是否有意义的有效指标
Part 3
优秀文献阅读
citespace,简言之,是用来分析和可视共被引网络的Java应用程序。 © Chaomei Chen
数据准备
可用数据主要来源于Web of Science。 从WOS检索数据 1.Make a general search in Web of Science 2.Mark all search results 3.Save the records, including Cited References, in field tagged format. your files as download*.txt(格式要求) 5.Save all data files in a folder on your computer.
比较项目 目的 行为 场景 方法 工具 结果
定性分析
了解和解释科学现象 对问题的复杂性作出解释
微观行为 了解对象的经历和事件 用词汇和言语进行描述
需要了解背景情况 结合纵向和过程
从理论假设开始 有目的的选择个案 开放式访谈,参与式观察
研究者本人
内部效度检验 通过辨识进行概括 描述性写作,可包含个人偏好
简而言之,信息分析即通过针对性的信息搜集,深入的分析研究,挖 掘隐藏于信息中的情报,从而为决策服务。

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及其作用

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及其作用作者:李凤智来源:《科技资讯》2015年第10期摘要:本文在介绍当前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对引文分析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对引文以及引文分析法的定义做了相关的描述,并从评价核心期刊,研究老化规律,评价人才,评估组织,研究趋势等五个方面对引文分析法的作用作了简要的阐述,从各个方面对引文分析的作用有一个相对清晰的认识。

引文分析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各个学科中都有很广泛的运用,本文希望在对引文分析简要介绍的基础上,使读者对引文分析法有一个相对深入的认识,以此来促进引文分析法的发展。

关键词:引文分析评价作用促进发展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4(a)-0000-001前言引文分析法作为信息计量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在学术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进行着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引文分析法起源与国外。

普赖斯于1956 年发表的著作《科学论文的网络》为引文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Henry Small 于1973 年提出了以文献为单位的共引分析。

Howard D, White 于 1981 年把同被引概念扩展到著者,对著者进行同被引分析,以此来反映科学的知识结构,研究科学交流的模式。

[1]这些都为引文分析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引文分析法也跟随时代发展的潮流,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更广阔的应用。

2引文分析法的相关定义2.1引文“引文”通常指文献结尾处的参考文献,不含脚注、间注、夹注等,现有的文献引文分析工具也不提供脚注、间注、夹注的查询。

[2]2.2引文分析法引文分析(Citation Analysis)就是利用各种数学、统计学以及逻辑方法中的归纳、比较等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之间的各种关联和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对象间内在的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

[3]引文分析法是科学评价中的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建立科学计量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论文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文分析法
除了前面两节介绍的内容分析法,内容相关分析涉及到的另外两个主要的领域是情报检索和引文分析。

本节在扼要阐述和比较这两者之后,集中介绍引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引文分析法如何进行内容相关分析。

一、检索相关
检索相关是指以情报检索为目的的内容相关分析。

可以说,各种情报检索理论和方法都围绕着准确、高效地显示、识别和判断检索对象内容或概念上的相关关系。

例如,任何一种检索语言在编制技巧上的一个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显示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不能充分显示或未显示概念之间真正的相关关系,就会影响检索语言的缩检扩检功能,发生漏检误检。

从相关分析的角度上,可以将查全率理解为相关内容的菠盖程度,将查准率理解为内容真正相关的显示程度。

又如,在数据库检索中,发展出了详尽显示概念或内容相关关系的词典,这种词典可以帮助用户揭示相关的主题词从而提高检索效果。

美国能源部的一个能源数据库配有约1000页及2.5万个表的词典,能显示出相关的代替词或不同层次的相关词项,如词典在“蒸馏”之下列出的拓宽词为“分离处理”,而缩小词为“干馏”和“真空蒸馏”,还显示出约12个相关的代替词,包括“共沸混合物”、“蒸发”等。

情报检索的相关分析在方法上的特征是:
(1)以标引和标识为基础。

由此发展出了多种情报检索语言和查找途径。

概念内容是通过标识来显示的;
(2)以标识是否一致或符合作为判断是否相关的判据。

我们将这种相关分析称之为“符合相关”,即标识相符时才被看作是相关的,否则为不相关。

二、引用相关
引用相关是指通过科学活动中的引用行为来揭示文献内容之间的相关关系。

由于在科学活动中,任何一个人的劳动及其知识产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前人的劳动为前提和条件的,因此,知识劳动的主要形式一一科技文献在内容上存在必然的相关联系。

通过引用行为来显示这种内容上的相关联系并进而作出种种推论,是一种独特的途径。

尽管关于引用能否从本质上真正揭示出相关,以及引用行为的复杂性等间题,尚有种种的讨论,但在统计的意义上,通过引用分析来反映相关,的确是一种有特色、有价值的方法,其有效性已经被大量实例所证明和肯定。

引用分析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引文检索方法,另一种是引文分析方法。

引文索引与主题索引不同,它利用引用关系追溯发现相关文献,有其独到的效果,使引文检索这一新的检索途径成为一种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在科学研究中倍受科学家的重视。

引文分析法(Citation Analysis)通过广泛分析、统计各种引用现象,运用某些特定的概念(如“引文耦合”、“同被引”等)多角度、多途径地揭示出科学活动中多种多样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的分析工具。

引文分析法的特点是:
(1)建立在文献的引用和被引用这一基础上;
(2)一般以某一阀值作为判别相关的尺度,或取某一门限作为相关聚类的控制条件。

显然,这种判别相关的尺度与前述检索相关中采用的“符合即相关”的尺度有所不同,我们将这种相关分析称之为“门限相关”。

可以看出,上述检索相关和引用相关两者各有其对象和不同的特点,但两者之间有共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检索相关和引用相关都是以内容的相关联系为前提和基础的;
(2)检索相关一般涉及到大数量的文献,要从大量文献中找出特定相关的文献;引用相关为了保证具有统计意义的结果,也尽可能以大量的文献为对象。

面对数量大、关系交叉错综
的分析对象。

两者都趋于利用计算机处理。

在引文分析法中,建立引文数据库和利用计算机引文分析已成为发展的主流。

检索相关对应的检索理论和方法构成了内容丰富的专门领域,有许多专门书籍介绍,而且具体的检索理论和方法并不属于信息分析方法的范畴。

本节不再赘述。

引月相关对应的引文分析法则是信息分析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下面具体介绍引文分析法如何发挥分析工具的作用。

三、引文分析法的主要应用
引文分析法作为一种有效的、专门的分析工具。

其应用范围及发展前景都是很广阔的,从信息分析方法的角度,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l、学术评估
以被引用统计作为学术水平或价值的评估测度,其对象是广泛的,可以是对某一国家、某一学术机构、某一院校或系的科学能力的评估,也可以是对某一份学术期刊、某一位作者或某一论著的学术水平评估。

由此可进行学术水平的分析比较、学科重要性的比较、情报源分析、核心期刊的确定和人才评价等等多方面的具体评估。

与其他的评估方法相比较,引文分析法评估的优点是具有量化的形式和结果,客观性较强,说服力较大。

但在这种评估分析工作中,要注意引用行为中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并且应保证统计样本的容量。

(2)科学结构和模式分析
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把握科学技术活动的结构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也是科研管理和科学学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

引文分析法以其独特的分析途径,能够较客观而深入地揭示出科学活动中的多种结构关系,包括科学进展的时序结构、科学交流的网络结构、学科之间的相关结构、研究领域之间的影响结构等等。

英国著名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认为,引文分析法提供了科学中的“认识地图”,其意义是很大的。

从方法上讲,运用引文分析法进行学术评估比较简单,其中心是统计被引用的频数或次数来反映相对重要程度或水平。

科学结构的分析则相对复杂一些,它建立在“引文耦合”、“同被引”等专用概念的基础之上,迸行某种聚类而显示出相应的结构。

聚类的结果往往采用图形表达,一般有关联网络图、平面区域图、等高线图等。

关联网络图用结点、联线和数字反映结构;平面区域图在二维空间中显示相关构成的小区域;等高线图用等高线表示被引文献的影响范围及其变化。

为此,我们先简要介绍“文献耦合”和“同被引”这两个概念。

文献耦合这一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M.M.克斯勒(Kessler)在1963年提出,是指两篇文章在参考文献中都引用了一篇或多篇相同的文献,即它们有共同的引文,因而有时也称之为“同引”。

共同的引文起着一种媒介的作用,反映出其之间的相互联系或相关关系。

假定文献A 和文献B具有某些共同的引文,则它们之间有某种耦合相关关系,并且用共同的引文篇数来表示其拥合相关的程度,称之为引文耦。

若A和B有n篇相同的引文一,就有n个引文耦。

引文耦越多,说明耦合强度越大。

广义的引文耦合是在以引用作为相关媒介的基础上,将文献耦合的概念加以推广,如将耦合的对象从文献拓展到学科、专业、期刊、著者、机构、语种、国家、时间……等特定的目标上,就可以反映出学科之间、领域之间、期刊之间、学术团体或个人之间、不同时期的文献之间……等不同情况下耦合相关的关系。

同被引这是1973年由美国情报学家H.斯莫尔和前苏联女情报学家I.V.玛莎柯娃分别同时提出的,又称为“同引”,是指两篇(或多篇)文献同时被别的论文所引用,则这两篇(或多篇)文献具有“同被引”的关系,并且以引用它们的论文数量即被引次数表示其相关的程度,称为同被引强度或同被引频率。

将“同被引”的概念推广到文献以外的特定对象上,以同被引作为相关的媒介,可以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