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分析
引文分析数据库的查找方法

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查找方法包括关键词检索、高级检索、学科分 类检索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检索方式。
学术搜索引擎
学术搜索引擎是引文分析数据库查找的另一种重要工具。学术搜索引擎专门针对学术领域的资源进行 检索,提供更为精准和专业的搜索结果。
总结词
在查找引文分析数据库时,需要关注文献的质量和相 关性,以确保获取的数据能够满足研究需求。
详细描述
要评估文献的质量,可以查看文献的研究方法、数据 来源和分析深度等方面。同时,要关注文献与研究的 主题和目标的相关性,以确保获取的数据能够为研究 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查找过程中,可以通过关键词 、主题分类等方式筛选相关文献。
了强大的检索功 能,支持关键词、作者、标题、引文等多种形式的检索。
学术搜索引擎的查找方法包括关键词检索、引文检索、相关文献推荐等,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相关的 引文信息。
学科专业网站
01
学科专业网站是针对特定学科 领域的资源进行聚合的平台, 提供了学科领域内的期刊、论 文、专利等资源。
使用引文分析数据库提供的限制条件,如时 间范围、文献类型等,提高搜索效率和准确 性。
利用引文链接
引文链接
引文分析数据库中的文献之间存在引用关系,利用引文链接可以追溯相关文献,发现更 多相关研究。
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络
通过构建引文网络,可以发现学科领域内的核心文献和重要学者,有助于深入了解研究 领域的发展动态。
注意文献的引用频率和影响因子
确定研究领域
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引文分析数据库 的查找范围,如医学、社会科学、物 理学等。
选择权威数据库
选择具有较高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引文 分析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 Scopus等。
信息计量学7引文分析

第七章、引文分析
一、引文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1873,法律参考工具书《谢波德 引文》,以联邦法院的州立法院的案例为条
目,在每一条目下开列出参照此案的案例,
方便寻找判案的所有先例。
1927年, P。L。K。Grosst利用引文分析研究化学教育方面的核心期刊 1955年,加菲尔德提出用引文方式来对文献进行组织
主动引证
被引证
文献耦合 反映引证文献之间的关系 必须由两个及以上引证文献的作 者共同建立 关系媒介是被引文献或参考文献 耦合强度为度量指标
引证文献
文献A
作者A
被引文献 参考文献a1,a2,a3,a4,a5,a6,
引证文献
文献B
作者B
引证文献之间固定而长久的静态 结构
被引文献 参考文献b1,b2,a3,a4,b5,b6,
面对众多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
(2)同被引(Co-citation):如果文献A、B,不管其发 表的时间如何,只要双方同时被晚于他们的文章所引
用,则称文献A和B两文献具有同被引关系。
同被引强度(Co-citation Strength)或同被引频率
(Co-citation frequency):同时引证某两篇或多篇
同被 引强度 引文偶
1
被引
3
4 联系结构与强度 5
引证
引文分析的基本步骤:
目的
数据来源
10引文分析法

信息计量学
第十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一节
二、引证行为与引证动机
引文分析概述 1971年,温斯托克
1.对开拓者表示尊重;
2.对有关著作给予肯定;
3.核对其所用的方法和仪器; 4.提供背景性材料;
2.加菲尔德引文集中定律/布拉德福定律研究的比较
相同点
Bradford
Grafield
揭示了科学文献的集中与分散现象和规律, 可用于选择核心期刊
差异
期刊载文的分布 (输出信息)
被引论文按期刊的 分布(反馈信息)
描述单一学科(专 业、主题)论文分 布规律
揭示自然科学领域 多学科论文分布规 律
第十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三节 引文分布规律及主要指标分析
二、引文主要指标分析
▪引文年代分析 ▪引文语种分析 ▪引文文献类型分析 ▪引文的国别分析 ▪引文按作者的分析
信息计量学
引文年代分析
– 如果以引文年代为横轴,各年引文量为纵轴, 在坐标图上描绘各年数据点,然后用一条线 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条引文年代分布曲线。
– 一般来说,随着年度的由远而近,引文量呈 增长趋势,即时间愈近,被引用的文献愈多; 文献被利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生以后的第二 年。
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 只著录直接引用的文献. –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 – 根据GB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
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引证关系示例
第七章 引文分析法

第七章引文分析法第一节引文分析概述1. 引文分析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或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出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或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文献计量研究的方法。
2.引文分析的特点:(1)良好的易用性和实用性。
(2)引文具有丰富的内涵。
引文丰富的内在含义是由多种引用动机所造成的。
(3)引文分析可以反映多种文献的特征。
引文分析可以针对受引文献的各种特征来反映学科发展的规律,能为优化文献管理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引用文献的引文量,语种分布,年代分布等。
(4)引文分析可以反映自我回馈。
第四节科学引文的结构分析1 引文年代分布:从时间的角度对引文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是引文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可以反映出被引文献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特别是在文献老化和科技史的研究中,引文年代分布的分析更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
2引文语种分布:引用文献是由不同语种文献构成的。
某一语种的文献被引用量越大则说明该语种比较重要和常用。
考察和分析引文语种分布对于人们有计划的引进外文文献、译文选题、外文教育都有参考价值。
3引文按文献类型分布:科学研究中引用的文献面很广,如期刊、图书、专利说明书、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等类型。
引文类型就是研究所有引文中各种类型文献所占的比率。
4引文国别分布: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任何一个国家的科技工作者都不可避免的要用别国的科学文献,这样就形成了引文按国家分布的情况。
引文的国别分析,特别是各国文献互引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探明各国互引文献的状况,弄清国际文献交流的数量和流向。
一般采用抽译分析法。
5引文按学科专业分布:通过此分析,可以了解相关学科。
6引文按著者分布:推出这个专业的核心作者。
第五节科学文献的自引和双引分析1、文献自引在引用文献的行为中,限于本身范围内的引用称为“自引”。
自引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把目前工作与先前的工作相联系。
10引文分析法范文

10引文分析法范文引文分析法是一种研究方法,用于深入分析文献中的引用。
通过分析引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文献中引用的其他文献,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背景知识和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详细介绍引文分析法的原理、应用和优缺点,并探讨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
然而,引文分析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
首先,引文分析只能反映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而无法了解到实际研究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情况。
因此,我们不能仅凭引文分析来评价一个研究者的学术贡献。
其次,引文分析面临着引文数据准确性的问题。
有些研究者可能会选择不引用一些相关文献,或者错误引用一些文献,从而导致引文分析结果的失真。
最后,引文分析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进行大规模的引文分析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文献数据,对于个人研究者来说可能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和缺点,引文分析法仍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首先,引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到一些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学术思想。
通过分析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我们可以探索领域内的研究路径和发展趋势。
其次,引文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一些文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分析文献的引用量和被引用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文献在学术界中的影响和受关注程度。
最后,引文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建立学术网络和发展学术合作的机会。
通过分析文献中的引用关系,我们可以找到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其他研究者,并与他们展开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
总结起来,引文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到一些研究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学术思想。
通过分析文献的引用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研究者在编写文献时参考的其他文献,进而了解到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和演化。
虽然引文分析法具有一些局限性和缺点,但其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可以通过引文分析来评估一些文献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建立学术网络和发展学术合作,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创新。
因此,引文分析法是一种值得学术研究者掌握和运用的重要工具。
1.153.2引文分析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 针对22个专业领域,分别从国家、研究机构、 期刊论文、科学家等进行统计和排序。
二、 引文分析基本方法和检索工具
4. InCites(科研/学科绩效分析平台)
InCites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通过多元 化的指标和丰富的可视化效果提供机构各学科及人 才团队的科研绩效分析
二、 引文分析基本方法和检索工具
1961年,SCI印刷版,光盘版,100多个学科专业 SCIE(SCIexpanded),网络版,6000多种重要期刊 我们现在常说的SCI实际上指的是SCIE,只是大家习惯称之为SCI
二、 引文分析基本方法和检索工具
SCI以布拉德福(S. C. Bradford)文献离散律理 论、以加菲尔德(E. Garfield)引文分析理论为主要基 础,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等的统计,对学术期刊 和科研成果进行多方位的评价研究,从而评判一个 国家或地区、科研单位、个人的科研产出绩效,来 反映其在国际上的学术水平。因此,SCI是目前国际 上被公认的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
二、 引文分析基本方法和检索工具
中科院分区
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 为该类1 区 、6% ~ 20% 为2 区、21% ~ 50% 为3 区,其余 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 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 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 呈金字塔状分布。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分析和学术网络

论文写作中的引文分析和学术网络引文分析在学术写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有助于支持论点,扩展知识领域,并且还能够提供学术网络的参考资料。
本文将讨论引文分析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论文写作中正确运用引文。
引文分析是指对已有文献中的引用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
它不仅仅限于简单地引用他人的话语或理论,还应该对引文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引文的剖析,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研究的价值、可靠性和相关性。
引文分析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到一个研究课题的前沿问题,深入了解相关研究的进展,并且有助于提供可靠的支持证据来支持或者反驳一个论点。
在论文写作中,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在文献综述部分,通过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可以展示自己对该领域研究的了解程度。
其次,在论文的论证部分,引用其他学者的研究可以提供证据和逻辑支持,增强自己的观点的可信度。
引文还有助于扩展文献综述的范围,指出前人的重要研究领域,为读者提供更多阅读研究的方向。
然而,在运用引文时需要注意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引文必须准确、完整地引用来源,并标明作者、年份、页码等信息。
这有助于读者去查找原始文献,验证引文的真实性以及确保引文的有效性。
其次,引文的选择应该是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
选择与自己研究课题直接相关的引文,或者选择在该领域有较高影响力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充分和可信的证据。
最后,在引文分析时需要对引文进行解读、评估和比较,突出引文在当前研究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学术网络是一个由学者、机构和文献组成的庞大网络。
引文是学术网络的一种重要连结,通过引用其他学者的观点和研究成果,学术网络能够形成复杂的知识体系。
学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学者们共同努力,通过引用和被引用,不断扩大学术圈子和学术影响力。
在网络中,学者们通过相互引用和相互交流,使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
在学术网络中,引文的使用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一方面,过度引用他人的观点可能导致学术剽窃和知识的单一化。
引文分析

参考文献与引用文献
例如,如果论文R将论文 C做为参考文献,则论文R就f 一篇参考文献C,而论文C则 有了一篇引用文献(引文)R。 如果以射线箭指向被引文献, 而箭尾指向引用文献,就可清 楚地表现出科学文献之间纵向 继承和横向联系的交流态势, 通常将这种相互引证的关系结 构称为引文网络(Citation Network)。
评价期刊的其他相关指标
重要性系数(Importance index) 在给定的主题领域内,期刊集合(组)中的一种期刊相 对重要性的测度。 1992年Salancik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重要性系数, 并用它比较了应用心理学中的两种期刊。这两种期刊被看 作是本领域中的一组期刊中的“成员”。他所赋予重要性 系数的定义是:“对其它(成员期刊)的相关重要性以及同 这些成员自己本身的重要性的比值。”重要性的界定则是: 一种期刊所登载论文所实施的引证数量比值。重要性系数 通常是分析一组期刊并且收集它们之间互相引证频次的数 据,再把数据置于引证文献矩阵中,经计算而得出。 1992年Kim著文计算了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重 要性系数。在给定时间内,A期刊对B期刊重要性系数的 计算公式如下:
引用动机
文献被引用的正常动机 对开拓者表示尊重;对有关著作给予荣誉; 核对其所用的方法及仪器;提供背景阅读材料; 对自己的著作予以更正;对别人的著作予以更正; 评价以前的著作;为自己的主张寻求充分的论证; 提供研究者现有的著作;鉴定数据及物理常数等; 对未被传播,很少被引或未被引证的文献提供向导; 核对原始资料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 核对原始资料或其他著作中的起因人物的某个概念或 名词; 承认他人的著作或概念;对他人的优先权要求提出争 议。
评价期刊的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期刊的其他相关指标
引文位置(Citation location) 内部引文(Internal citation) 外域引文(Outside citation)
SCI和 SCI和JCR
SCI JCR
JCR的应用 JCR的应用
期刊研究和选择 (garfield ch.9 table46) 判断某种期刊的老化速度和利用规律 (garfield ch.9 table7&8) 深入研究文献情报流的结构及变化规律 (garfield ch.9 table12&13) 科学学的研究(garfield ch.9 table14)
加菲尔德期刊引文集中定律
加菲尔德发现,一个学科的非核心期刊在很 加菲尔德发现 一个学科的非核心期刊在很 大程度上是由其它学科的核心期刊构成的。 大程度上是由其它学科的核心期刊构成的。他 认为实际上所有学科的核心期刊合在一起不会 超过1000种,或许甚至少于 或许甚至少于500种。 超过 种 或许甚至少于 种
评价的引证数量/A期刊 对所有的文献的引证数量 例如,一个有3种期刊(A、B、C)的期刊组,用此 公式来分析该组中一种期刊的重要性系数。假设在规 定的研究期间内,A期刊引证了B期刊的论文15次。计 算这一时间内A期刊对所有论文的引证频次,假定为 200次,其中125次引自A、B、C三刊的,而其余75次 是引自其他期刊的。那么,A期刊对B期刊的重要性系 数就是: S~=15/200=0.075 更为完善的分析认为,一种期刊的重要性系数应该 是该刊与其对应的期刊逐年的重要性系数的平均值。
引文分析
引文分析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1、引文的数量巨大 2、引文含有丰富的内容 3、计算机使得引文分析更为便利 例如,SCI、SSCI、CSSCI、CSBD等引文索引 数据库的出版,以及ENDNOTE、REFERENCE MANAGER等引文标注和统计的工具。(GO)
SCI有关统计数据逐年的变化(BACK) 有关统计数据逐年的变化( 有关统计数据逐年的变化 )
引文的款目特征(BACK) 引文的款目特征
说明:(Ai)j----被引作者姓名 Ci--------作者国籍 Li --------语种 (Si)j --------被引文献标题 (Ki)j --------刊载被引论文的文献类型 (Ni)j --------刊载被引论文的文献名称 (Ti)j --------被引文献发表的时间 aj -------- 引用作者姓名 sj --------引用文献标题 kj --------刊载引用论文的文献类型 nj --------刊载引用论文的文献名称
评价期刊的其他相关指标
重要性系数(Importance index) 在给定的主题领域内,期刊集合(组)中的一种期刊相 对重要性的测度。 1992年Salancik在其论文中,首次提出了重要性系数, 并用它比较了应用心理学中的两种期刊。这两种期刊被看 作是本领域中的一组期刊中的“成员”。他所赋予重要性 系数的定义是:“对其它(成员期刊)的相关重要性以及同 这些成员自己本身的重要性的比值。”重要性的界定则是: 一种期刊所登载论文所实施的引证数量比值。重要性系数 通常是分析一组期刊并且收集它们之间互相引证频次的数 据,再把数据置于引证文献矩阵中,经计算而得出。 1992年Kim著文计算了9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重 要性系数。在给定时间内,A期刊对B期刊重要性系数的 计算公式如下:
评价期刊的其他相关指标
期望影响因数 (Expected Impact factor) 从众多的期刊中随机收集到一批论文,混 合地计算它们的被引文率,计算时不再强调严格 的时间规定性,这就是期望影响因数(EIF)。例 如,收集到的是给定时间内出版的某一指定专题 的一批被引证论文,统计出这些引证论文所载期 刊在给定时间的发文量,前者除以后者就得到期 望影响因数,也可称期望被引证率。
A引文总量; b 来源期刊种数; c来源期刊册数
引文的款目特征
(Ai)j (Si)j (Ki)j, (Ni)j aj VICKERY,B.C. (U.K.)(Eng) Bradford’s Law of Scattering J.Doc., 4(3),19—203(1948) 杨殿梅(中国)(中文) 布拉德福分布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情报学报 2(1)FEB.(1983) Kj, nj sj Ci, Li (Ti)j,卷,期, 页码
引文款目的独立计量分析
前期准备工作 引文分析
前期准备工作
统计对象的选择 1、明确学科选择的范围。 2、明确时间的选择 范围 数据的统计 在选取的若干篇论文中,分项统计每篇论文 后面引文的数量,引文的出版年代、语种、类 型,论文作者的自引量等。统计项目可根据具 体的研究目的和要求,灵活掌握,自行确定。 或者直接从《科学引文索引》等工具中,选取 有关的引文数据,作为引文分析的基础。
评价期刊的其他相关指标
回应因数(Echo factor) 一种期刊获得引证程度的测度(EF)。它与影响因素 (IF)相似但不同。 Zmaic和Maricic以及Simeon于1989年在一篇讨论 “SCI”与期刊明显性关系的文章中,首次提出这一测 度并定义如下式: Ne=(N ind,a) p/(Cp*Sa) 其中:Ne是期刊的回应因素;(Nind,a)p是p年引 证a年该期刊发表的独立论文数;Cp是p年内可能实施 引证的论文数;Sa是本期刊在a年刊载的论文数。例如, 某期刊在1995年刊载了50篇论文。1997年这50篇论文 中有22篇被15种期刊所引证。这15种期刊1997年总共 刊载了340篇论文。
引用动机
文献被引用的正常动机 对开拓者表示尊重;对有关著作给予荣誉; 核对其所用的方法及仪器;提供背景阅读材料; 对自己的著作予以更正;对别人的著作予以更正; 评价以前的著作;为自己的主张寻求充分的论证; 提供研究者现有的著作;鉴定数据及物理常数等; 对未被传播,很少被引或未被引证的文献提供向导; 核对原始资料中某个观点或概念是否被讨论过; 核对原始资料或其他著作中的起因人物的某个概念或 名词; 承认他人的著作或概念;对他人的优先权要求提出争 议。
评价期刊的其他相关指标
连续性引证(Successive citation) 持续数年和数十年,频繁、不间断地获得引证(出 版物)的行为称为连续性引证(SC)。例如,当一种出版物 作为在本学科领域内一直发挥着指导学术方向或理论基 础的作用,从而多年来一直为人所熟知时,这种持续性 引证便可能会出现并保持几年。Vlachy1983年在一篇讨 论物理学论文持续引证的论文中,首次运用这一概念。 曾追踪探索多年的引证文献,最终以图形显示文献得到 引文数量持续的增长的定量趋势。
来源期刊总体情况分类统计表
引文分析
引文量的分析(M,m) 引文量按被引作者的分布(M,A) 引文量按文献类型的分布(M,K) 引文量按语种的分布( M,L) 引文量按时间的分布( M,T) 文献自引分析(E,e=E)1、2
科技期刊的引文分析
加菲尔德期刊引文集中定律 评价期刊的指标 SCI和JCR JCR的应用
评价期刊的指标
平均引文率(平均引用率和平均被引率) 平均引用率是给定时间内,期刊引用参考 文献的数量除以相应期刊的载文量。 平均被引率是给定时间内,期刊被引用的 数量除以相应期刊的载文量。 影响因子 除用于评价期刊外,还可以评价学科、单 篇文献等。
评价期刊的指标
即年指标 它一般为期刊某年发表的论文的当年被引 用的平均次数,即:即年指标=某年度对该刊当年 发表论文的引用次数/当年发表论文的总数。 期刊自引率 在给定时间内,某刊全部引用论文中,引 用本刊论文所占的比例。 期刊自被引率 在给定时间内,某刊全部被引用论文中, 引用本刊论文所占的比例。
引文分析的基本假设
假设1:文献间形式上存在的联系表明,文献 间在内容上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假设2:若引用形式一样,则文献间内容联系 的程度一样,对于每种内容间的联系均可定义 相应的计量单位。若ai引用了bi,则ai与bi之 间的联系即为1,否则即为0。 假设3:上述联系均具有简单的可加性。 根据上述假设,可形成以下的引文矩阵。
第七章 引文分析
基本概念和方法 科技期刊的引文分析 引文网络与聚类分析 引文分析的局限性与应用
基本概念和方法
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 引文分析研究方法 引文款目的独立计量分析
引文分析的基本概念
参考文献与引用文献 引用动机 引文分析 引文分析的基本假设
参考文献与引用文献
19世纪以来,西方科学界开始形成严格的科学传统,要求 科学家在撰写论文时,必须参照前人所写的与之有关的论文。 这就使得一篇完整的科学论文通常要包括两部分:作者的正 文部分和附于其后的参考文献部分。人们认为这些参考文献 反映了作者在构思自己的论文时吸收或利用早期研究者的概 念、方法,技术设备等。 普赖斯在论及文献的引证与被引证关系时曾建议:每一 篇被引文献,对于引证者(论文作者)来说,就是有了一篇参 参 考文献(Reference) (Reference),而对于校引证者(被引用文献作者)来说, 考文献(Reference) 则是有了一篇引用文献(引文)(Citation) 引用文献( )(Citation)。 引用文献 引文)(Citation)
引文分析研究方法
将引文款目作为独立单位的引文分析 这类研究是以引文款目中任一著录事项或 某些著录事项间的组合作为计量单位l,并做简 单加和的计量统计。 款目之间的联系作为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
款目之间的联系作为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
款目之间的联系作为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
款目之间的联系作为计量单位的引文分析
评价期刊的指标
期刊载文量 在抽样时间内,某刊登载论文的数量 某刊登载论文的数量。 在抽样时间内 某刊登载论文的数量。 期刊引用率 某刊引用它刊的次数。另外: 某刊引用它刊的次数。另外:有时是期刊所 有参考文献的数量。 有参考文献的数量。 期刊被引率 在抽样时间内,某刊被别的期刊引用的数量 某刊被别的期刊引用的数量。 在抽样时间内 某刊被别的期刊引用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