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八段锦各式的作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

合集下载

健身气功八段锦简介

健身气功八段锦简介

附件2:八段锦功法作用(前四段作用:治病)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掌心向上托,小指和无名指有麻的感觉。

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确会有麻胀的感觉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理脾胃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头旋转,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脉(后四段作用:强身)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去心火(去心火即强身)六式,两手盘足固肾腰,作用:健肾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练内气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健身气功八段锦简介健身气功----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从悠久的气功文化中走来,继承、创新、发展,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健身气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锦”指的是上等的丝织品,在中国文化中,它代表着珍贵而又精美的饰物,有一套动作精美,编排精炼,祛病健身效果俱佳的健身气功功法,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他由八组动作组成,人们就把它称之为“八段锦”。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八段锦是流传最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之一,他动作简单,易记易学,适合男女老少等不同人群习练。

八段锦是从北宋起便开始流传的一项健身运动,却历经千年仍经久不衰,其魅力可见一斑,清朝末年人们首次把八段锦编排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并绘制图像,他的歌诀这概括了八段锦的动作做法和锻炼目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盘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此后八段锦的套路基本被固定下来,一个有历史传承,有功法理论,有真实健身效果的传统气功功法就被定型了。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

八段锦详细讲解及要领示范八段锦,又称八宝锦,是一套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健身功法,起源于中国的道家文化。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名称和动作要领。

以下将对八段锦的详细讲解及要领进行示范。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双手自然下垂,慢慢抬至头顶之上,掌心向上。

同时呼吸深吸气,感受全身舒展开来。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

双手向左右两侧分开,像拉开弓弦一样。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同时保持呼吸顺畅。

第三段:调理脾胃气虚受。

双手平举至胸前,心口位置。

左手顺时针揉腹,右手逆时针揉腹,有助于调理脾胃功能。

第四段:五劳七伤向后瞧。

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后。

缓慢仰头,尽量向后望,有助于舒展颈部和腰背。

第五段:摇头摆尾去心火。

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头部轻微向左右摇晃,然后向前低头,尽量碰到胸部。

这个动作可舒缓压力和调节心理状态。

第六段:两手攀足固肾腰。

双手放在腰间,掌心贴着腰部。

身体上下弯曲,尽量将手指触碰到脚尖,强化腰腹的力量。

第七段:双手托天护心脏。

双手置于胸前,掌心向前。

先向上抬手,然后分开,至肩高,再收回手臂,感受心脏区域的舒展。

第八段:五禽戏展翅飞。

双手自然下垂,脚尖并拢。

一脚踩实地面,另一脚尖着地,身体转向,展开双臂,仿佛展翅欲飞的鸟儿。

每个动作重复5-10次,每次练习时间约为10-15分钟。

练习八段锦时,注意呼吸要均匀,动作缓慢而流畅。

切忌用力过猛或过度伸展身体,避免造成损伤。

八段锦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节情绪,预防疾病。

练习者应保持坚持练习的习惯,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

配合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将八段锦融入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中医理论解析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中医理论解析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中医理论解析健身气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健身方式,其中八段锦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种,它是唐代的一位官员所创。

通过这种健身手段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神经、脏腑等多个系统,对身体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八段锦的中医理论基础。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这种动作的基本原理是要打通人体的经络系统,使气血得以流通。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经脉分为三个焦点,分别是上焦(胸口所在的位置)、中焦(脐带所在的位置)和下焦(肚脐所在的位置)。

在这个动作中,双手托天可以促进人体上焦、中焦、下焦三个焦点的通畅,从而达到调节人体气血的目的。

第二式:弯弓射雕式此式是通过锻炼腹股沟的肌肉,以有效地维护人体的尿液、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

根据中医学,腹股沟是一块比较有分量的肌肉,跟脏腑有着很密切的关联。

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调节肾脏和膀胱的功能,对于男性来说,可以增强生殖系统的功能,增加精子数量和质量,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第三式:左右互擂肾治疗肾虚往往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而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促进肾脏的功能,从而加以保护。

中医学认为,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功能是很广泛的,包括了生殖、排泄、代谢等多个方面,因此肾虚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保护。

第四式:搓揉肝胆促进消化吸收这个动作能够促进人体胃肠道的蠕动,增强胃肠黏膜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胃肠道的消化系统跟人体的免疫系统有着很大的联系,胃肠道吸收能力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免疫力的强弱,因此此动作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第五式:海底捞月益肾气可针对慢性肾炎、红肾病、肾结石等症状。

根据中医学,肾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其保护方法也多种多样,运动是其中一种,而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调节肾的功能。

第六式:垂头甩膀子此式能有效地维护颈椎的健康,缓解肩颈部肌肉疲惫的状态,增加心肺功能。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健身方法之一,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养生功法。

它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着特定的要领和练习方法。

以下是对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的描述。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调整呼吸和疏通经络。

要领是双手向上举过头顶,呼吸吸气的时候略微用力往上提,呼气时慢慢放下。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背部肌肉和增强上肢力量。

要领是左手向左边伸直,右手向右边伸直,如同拉开弓箭一样。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经常换手练习。

第三段:调理脾胃消食疗烽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促进脾胃消化功能和调理内脏。

要领是两手抓住脚尖,然后往上举直至腹部,重点是呼吸要自然顺畅。

第四段:左右擦膝益腰肾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锻炼腰部和腿部肌肉,增强腰肾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抓住对侧脚踝,另一只手伸直向上,上身向对侧弯曲。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动作要轻柔流畅。

第五段:左右扣脚提肾腰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肾脏和腰部,增强腰肾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抬起和身体同侧的脚踝,另一只手伸直向上,上身向同侧弯曲。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呼吸要自然顺畅。

第六段:五劳七伤向后瞧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脊柱和腰部的灵活性,预防劳损和疲劳。

要领是双手置于腰后,然后上身向后仰望天空。

重点是视线要凝视天空,腰部和脊柱要保持放松状态。

第七段:携左右益肝膈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刺激膈肌和肝脏,增强呼吸功能。

要领是一只手伸直向上,另一只手放在小腹处,上身微微向前倾斜。

重点是保持上身挺直,呼吸要深入腹部。

第八段:前后左右增气力这个动作主要是为了增强全身力量和灵活性。

要领是身体直立,上身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倾斜,然后回到原位。

重点是动作要流畅自然,身体要放松。

总结:八段锦是一种综合性的健身方法,对调理身体和增强体质有着很好的效果。

在练习时需要注意动作要领和呼吸配合,同时要注意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状态。

建议每天练习一段时间,早晨和晚上是比较合适的时间段。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健身气功――八段锦动作详细解说及要领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
动作要点:
舒胸展体,拔长腰脊,两肩松沉,上撑下按,力在撑根。
功法作用:
通过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可以牵拉腹腔,对中焦脾胃起到按摩的作用,同时,刺激位于胸斜部的相关经络,及背部腧穴。具有调理脏腑经络的作用。使脊柱内各椎骨间的小关节、小肌肉得到锻炼,增强脊柱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预
一式的上托;二式的马步、拉弓;三式的单臂上举;四式的转头旋臂;五式的马步;六式的摩运攀足;七式的冲拳、抓握;八式的头上顶,脚指抓地与提肛动作。
紧:
只是一瞬间,而放松须贯穿动作的始终。
动与静是指身体动作的外在表现。动,就是在意念的引导下,动作轻灵活泼、节节贯穿、舒适自然。静,是指在动作的节分处做到沉稳,前八个动作的缓慢用力之处,从外观上看略有停顿之感,但内劲没有停,肌肉继续用力,保持牵引抻拉。只有适当的用力和延长作用时间,才能使相应的部位受到一定的强度刺激,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三、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神与形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要做到意动形随、神形兼备。气寓其中,是指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形体的锻炼,促进真气在体内的运行,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第4页,共4页
神,是指人体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意识活动。形:
指人的形体运动。
八段锦动作要点与功法作用
预备式
动作要点:
头向上顶,目视前方,下颌微收,舌顶上颚,嘴唇轻闭,沉肩坠肘,腋下虚掩,胸部宽松,腹部松沉,收髋敛臀,命门穴放松,两脚稍曲,不超过脚尖,两脚平行站立,长体中正。
功法作用:
宁静心神,调整呼吸,内安五脏,端正身形,从精神和肢体上做好练功前的准备,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连贯:
指虚实变化和姿势的转换衔接,不僵不滞,速度均匀,无停顿断续之处。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

八段锦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八段锦是一种古老的跆拳道技术,发源于中国,曾被传到日本,并在日本大量流传,相传是由中国武术家唐太宗张三丰传到日本的。

传统八段锦由八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都有特定的含义,可以提高跆拳道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可以帮助跆拳道者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可以帮助跆拳道者掌握一种有效的技术攻击。

具体的八个动作及简单讲述如下:第一段锦:“开门二攻”,即用双拳从前内外方向进行攻击,可以增强肩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二段锦:“大鹏展翅”是一种向前突进的动作,可以增强胸部、肩部和腹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三段锦:“扭腰摆臂”是一种伴随着扭腰的动作,可以发挥腰部和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四段锦:“回环双甩”,即双拳同时甩出,可以增强手部和肩部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五段锦:“秋波如山”,即双拳从腰部向前抛出,可以增强胸、腰、臀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六段锦:“趋前拦后”,即双拳同时朝前方和后方攻击,可以很好地发挥臀、胸肩、腰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七段锦:“拜日式”,即用双手向上和向下拱形攻击,可以很好地发挥肩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灵活性,提高这些部位的协调性。

第八段锦:“展转左右轮”,即双手同时向前和向后移动,可以让腰部、肩部、胸部和大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充分发挥。

从上面的讲述可以看出,八段锦中的八个动作都是有效的,可以提高跆拳道者身体各个部位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技术结构,发挥有效的技术攻击。

因此,今天跆拳道运动员也都会练习这八个动作,以提高技术攻击的能力。

八段锦在中国武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有助于提高跆拳道者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促进跆拳道者的思想成长,帮助他们掌握一种有效的技术攻击。

八段锦的动作有严谨的结构,跆拳道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按照自己的要求灵活运用这些动作,以达到技术攻击的最大效果。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和功效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和功效

八段锦的动作要领和功效
八段锦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至今共八百多年的历史。

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美而华贵,体现其动作舒展优美。

现代的八段锦在内容与名称上均有所改变,此功法分为八段,每段一个动作,故名为“八段锦”。

八段锦的练习无需器械,不受场地局限,简单易学,节省时间,作用极其显著。

其对于男女老少都适用,可以使瘦弱者变得强壮,使肥胖者达到减肥的效果。

具体来说,八段锦的八个动作包括: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双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锻炼部位,通过练习这些动作,可以全面促进身体的健康。

在练习八段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松静自然,保持身体放松,心态平和;其次,要准确灵活,确保每个动作都做到位,避免走过场;最后,要练养相兼,注重动作与呼吸的配合,使练习更加有效。

通过长期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效果。

请注意,虽然八段锦具有诸多益处,但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在练习过程中,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疲劳过度,应立即停止练习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同时,对于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患有严重疾病的人等),在练习前应先咨询医生意见以确保安全。

八段锦最全教学图解

八段锦最全教学图解

八段锦最全教学图解整天坐在办公室,如果不经常锻炼,很容易造成肌肉、颈椎的劳损。

到时候,恐怕是不好再补回来了,这八式可要学会!快来试试八段锦!1.两手托天式方法: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目直视。

双手缓缓抬至头顶,手掌向上交叉合并,与此同时头部也随着手的抬起向上仰望,足尖同样跟随手抬起的速度而慢慢起落,反复6次,双掌向下,并在体前缓缓放下,直至按至小腹。

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2.左右开弓式方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身体此时呈下蹲马步,双手在胸前虚握,左手向左方慢慢伸出,头部也随即向左转,直至手臂伸平,手掌向前;与此同时,右手向右侧回拉,有拉紧弓弦之势。

稍作停顿后,恢复自然状态。

换另一方向,做同样动作。

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3.单举式方法:自然站立,深呼吸,左手缓缓举至头顶,翻转掌心向上,并向上用力托举。

与此同时,右手顺势向下压。

托举数次后,左手缓缓下落至自然状态。

换另一方向做同样动作。

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4.向后瞧式方法: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手心伸开向内,头部微微转向左方,眼睛目视左前方,双臂缓缓张开,手掌翻转至手心向外,稍稍停顿后缓缓回正。

换方向做同样动作。

双方向各6次即可。

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5.马步站立式方法:双足横开,双膝呈跪式,双肘外撑,双手按膝盖,以腰部为轴,将身体以划弧形的方式转至前方,此时左臂弯曲,右臂外撑,臀部向右下方撑劲。

稍事停顿后,换反方向做同样动作,双方向6次即可。

作用:通心包经、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和脚步不稳,增强腰力、腿力和眼力。

6.两手攀足式方法:自然站立,两臂在胸前会和,身体缓缓向前俯,双手顺势触碰双足,稍事停顿后,身体缓缓直起。

作用: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各式的作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锻炼的主要部位:颈部、肩部,腰部,腹部、手臂,下肢。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

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锻炼身体部位:下肢肌肉、前臂、手腕、指关节、背部肩部、颈部。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左右上肢一松一紧的上下对拉,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锻炼身体部位:脊柱、颈部、肩部。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作用: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锻炼身体部位:头颈、眼、肩关节。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等症候。

锻炼身体部位:健肾(去心火即强身),头部,臀部,腰部,上臂,大腿等。

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作用: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锻炼身体部位:健肾通过身体前后动两手至命门,手臂,颈部,腰部,身体协调性。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作用: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

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锻炼身体部位:练内气,手指,手臂,腿部。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血脉通畅,气血充足。

锻炼身体部位:全身,腿部等。

五禽戏各式的作用和锻炼的身体部位:
一、虎戏:
(1)、虎举、两掌上举时吸入清气,下按时呼出浊气,可以提高呼吸机能;屈指握拳能增强掌指微循环功能。

锻炼的身体部位:手腕关节、指关节、上肢。

(2)、虎扑、虎扑使脊柱形成了伸展折叠,锻炼了脊柱各关节的柔韧性和伸展度,起到疏通经络,活跃气血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腰部、背部、臀部、脊柱各关节。

二、鹿戏:
(1)、鹿抵、主要运动腰部,经常练习能提高腰部肌肉力量和运动幅度,具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腰部。

(2)、鹿奔、鹿奔动作使肩关节充分内旋,伸展背部肌肉,运动了脊柱关节。

锻炼的身体部位:腹部、背部、肩关节、手腕。

三、熊戏:
(1)、熊运、熊运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功能。

对腰背部也有锻炼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腰背部、胸腹部、头颈。

(2)、熊晃、熊晃能起到锻炼中焦内脏和肩骨、髋关节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肩关节、髋关节。

四、猿戏:
(1)、猿提、猿提可以起到按摩上焦内脏,提高心肺功能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手腕关节,肩、头、脖、腹部、下肢。

(2)、猿摘、猿摘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反应的敏捷性。

锻炼的身体部位:头、手腕、腰部。

五、鸟戏:
(1)、鸟伸、鸟伸动作借助手臂的上举、下按、身体松紧交替,起到吐故纳新,疏通任督二脉精气的作用。

锻炼的身体部位:肩、颈、臀部、腿。

(2)、鸟飞、常练可锻炼心肺功能,灵活四肢端节,提高平衡能力。

锻炼的身体部位:手腕、腿、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