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合集下载

应付职工薪酬例题

应付职工薪酬例题

应付职工薪酬例题一、例题甲企业2019年7月份应付工资总额693 000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的产品生产人员工资为480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10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90 600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17 400元。

1. 编制甲企业相关会计分录。

解析:- 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原则,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 产品生产人员工资应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计入管理费用,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480 000制造费用105 000管理费用90 600销售费用17 400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693 0002. 假设甲企业8月份通过银行存款实际发放了7月份的工资693 000元,编制会计分录。

解析:- 实际发放工资时,企业的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减少,同时银行存款减少。

会计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693 000贷:银行存款693 0003. 假设甲企业按照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解析:- 职工福利费也应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计算如下:- 产品生产人员福利费 = 480 000×14% = 67 200(元)- 车间管理人员福利费 = 105 000×14% = 14 700(元)-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 = 90 600×14% = 12 684(元)-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福利费 = 17 400×14% = 2 436(元)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67 200制造费用14 700管理费用12 684销售费用2 436贷:应付职工薪酬 - 职工福利97 020(693 000×14%)。

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分二步,第一步是工资和单位负担社保和公积金的计提,第二步是工资的发放及社保、个税的缴纳。

应发工资是指员工因任职而取得的工薪、奖金、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任职有关的收入合计;实发工资是指在应发工资的基础上扣除个人应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发放给职工的工资数。

一、职工薪酬中工资和社保的计提:1、根据工资表金额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工资(应发数,针对管理人员工资)销售费用-工资(应发数,针对销售人员工资)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费-工资(应发数,针对生产人员工资)制造费用—工资(应发数,针对生产管理人员工资)在建工程-待摊支出-工资(应发数,针对在建工程人员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应发数)2、计提公司负担部分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金额,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的会计分录:借: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社会保险费—生育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工伤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生育保险(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针对管理人员公司负担部分)提示:其他属于销售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的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与管理费用一样进行明细核算。

工资做会计分录

工资做会计分录

工资做会计分录以下是工资做〔会计〕分录的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工资怎样做会计分录1、工资计提(应发工资数)借:制造费用工资 (生产人员)〔管理〕费用工资 (管理人员)销售费用工资 (销售人员)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计提企业缴纳的五险一金借:制造费用 (生产人员)管理费用 (管理人员)销售费用 (销售人员)贷: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3、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数)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实发工资数)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代扣代缴金额)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代扣代缴金额)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代扣代缴金额)4、实际交纳借: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如何做计提工资会计分录1.短期职工薪酬计提时关于短期职工薪酬,应当按实际发生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其中,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应记入生产成本,假设是采纳计件工资,则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假设是采纳计时工资,关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也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应该按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如果是生产车间管理者,计提工资记入制造费用,如果是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则是管理费用,如果是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假设是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2.发放时发放工资时,应按规定结算相关费用社保会计分录应付职工薪酬可按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股份支付等进行明细核算在我们计提本月工资时分录为:1 借:管理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销售费用工资销售费用社保(企业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社保(企业部分)2 在申报当月社保过后进行账务处理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3 在下个月或月底发工资时分录为: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依据上月计提发放) 贷: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部分) 银行存款个人借款用工资抵扣怎么做会计分录员工借出款项时:借:应收账款-员工借款贷:库存现金抵扣时:借:库存现金(也可以是银行存款)看是发现金还是发卡里了贷:应收账款-员工借款做到有借必有贷,借贷数额等就可以了。

分配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分配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分配职工薪酬会计分录一、引言在企业管理中,薪酬管理一直是一个重要而繁琐的任务。

企业需要向员工支付薪酬,同时也要确保经过合理分配和记录,以满足财务的要求。

在这个过程中,会计分录的编制和记录成为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探讨如何分配职工薪酬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以实现准确的薪酬管理。

二、薪酬分配流程薪酬分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要素。

以下是薪酬分配的一般流程:1. 确定薪酬政策企业首先需要确定薪酬政策,包括薪资水平、绩效考核标准和奖励措施等,以满足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

2. 计算薪酬金额根据薪酬政策和员工的工作情况,计算出每个员工的薪酬金额。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员工的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津贴和其他可变薪酬因素。

3. 分配薪酬比例根据薪酬金额和企业财务状况,确定薪酬分配比例。

这个比例表明了不同员工群体的薪酬占比,例如管理层和员工群体之间的相对分配比例。

4. 编制会计分录根据薪酬政策和薪酬分配比例,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这些分录将反映薪酬支出和相应的负债。

5. 记录会计分录将编制好的会计分录记录到企业的会计系统中。

三、分配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下面是根据薪酬分配流程编制的会计分录的示例:1. 计提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贷方职工薪酬薪酬金额应交税费税费金额应付职工薪酬薪酬金额+税费金额2. 结转职工薪酬会计科目借方贷方应付职工薪酬薪酬金额现金薪酬金额3. 记录职工个人所得税会计科目借方贷方职工个人所得税应缴所得税额应付职工薪酬应缴所得税额四、会计分录的解读以上示例中的会计分录反映了职工薪酬的计提、结转和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下面对会计分录进行解读:•计提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将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分别记入借方,而应付职工薪酬记入贷方。

这反映了企业在计算薪酬时考虑到了税费等因素,并形成了相应的负债。

•结转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将应付职工薪酬记入借方,并将相应的现金记入贷方。

这反映了企业向职工支付了薪酬,并清偿了相应的负债。

五、总结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薪酬分配和准确的会计分录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在企业财务中,职工薪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为了准确记录企业应付的职工薪酬,需要进行计提。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是指按照企业的薪酬政策和相关法规,根据职工以及公司的实际情况,预先计算和记录企业在当期应付的职工薪酬金额。

本文将介绍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

职工薪酬是企业对职工提供的劳动付出所支付的报酬。

根据劳动合同和企业内部规定,职工薪酬通常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奖金等各项组成。

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都需要计算并计提当期应付的职工薪酬,以确保财务报表中反映出相关的负债。

计提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科目:1. 薪酬成本(借方):根据企业的薪酬政策和相关法规,根据实际发生的职工薪酬金额,将应付的职工薪酬计入薪酬成本账户。

薪酬成本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职工薪酬相关的支出,通过这个科目将计提的职工薪酬转入财务报表中的成本项目。

2. 应付职工薪酬(贷方):根据计算的职工薪酬金额,将应付的职工薪酬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在当期尚未支付给职工的薪酬金额,也是企业当前的负债项目。

3. 个人税费(贷方):在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还需要考虑个人所得税和个人社保等税费的扣除。

将个人税费计入个人税费账户,以确保在支付职工薪酬时,能正确扣除相关税费。

例如,某企业在月末计提应付职工薪酬300,000元,并扣除个人税费50,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薪酬成本 300,000应付职工薪酬 300,000个人税费 50,000应付职工薪酬 50,000通过以上会计分录,职工薪酬的计提和税费的扣除得到了正确的记录。

薪酬成本和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加反映了企业在当期应付的职工薪酬金额,个人税费的增加反映了需要扣除的相关税费金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计提应付职工薪酬时,应严格按照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进行计算,并及时进行核对和调整。

此外,在支付职工薪酬时,也应按照相关税费规定进行扣除和缴纳。

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

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

应付职⼯薪酬的会计分录应如何编制“应付职⼯薪酬”科⽬应当按照“⼯资”、“职⼯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会经费”、“职⼯教育经费”、“⾮货币性福利”等应付职⼯薪酬项⽬设置明细科⽬,进⾏明细核算。

下⾯由店铺⼩编就相关问题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确认应付职⼯薪酬1、货币性职⼯薪酬(1)⽣产部门⼈员的职⼯薪酬,借记“⽣产成本”、“制造费⽤”、“劳务成本”等科⽬,贷记“应付职⼯薪酬”科⽬;(2)管理部门⼈员的职⼯薪酬,借记“管理费⽤”科⽬,贷记“应付职⼯薪酬”科⽬;(3)销售⼈员的职⼯薪酬,借记“销售费⽤”科⽬,贷记“应付职⼯薪酬”科⽬;(4)应由在建⼯程、研发⽀出负担的职⼯薪酬,借记“在建⼯程”、“研发⽀出”科⽬,贷记“应付职⼯薪酬”科⽬。

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基⾦账户管理⼈)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伤保险费、⽣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管理中⼼缴存的住房公积⾦,以及应向⼯会部门缴存的⼯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计划)统⼀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

当期实际发⽣⾦额⼤于预计⾦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薪酬;当期实际发⽣⾦额⼩于预计⾦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薪酬。

2、⾮货币性职⼯薪酬(1)企业以其⾃产产品作为⾮货币性福利发放职⼯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薪酬,借记“管理费⽤”、“⽣产成本”、“制造费⽤”等科⽬,贷记“应付职⼯薪酬-⾮货币性福利”科⽬。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偿提供给职⼯使⽤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薪酬,借记“管理费⽤”、“⽣产成本”、“制造费⽤”等科⽬,贷记“应付职⼯薪酬-⾮货币性福利”科⽬,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薪酬-⾮货币性福利”科⽬,贷记“累计折旧”科⽬。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偿使⽤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计⼊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薪酬,借记“管理费⽤”、“⽣产成本”、“制造费⽤”等科⽬,贷记“应付职⼯薪酬-⾮货币性福利”科⽬。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处理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处理

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处理货币性职工薪酬。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

具体分别以下情况进行处理: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记“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例1】乙企业本月应付工资总额462000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工资为320000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700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60400元,销售人员工资为11600元。

乙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20000制造费用70000管理费用60400销售费用116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462000根据不同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不同,产品生产人员工资320000元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车间管理人员工资70000元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行政管理人员工资60400元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工资11600应记入“销售费用”科目。

企业在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应当注意是否国家有相关的明确计提标准加以区别处理:一般而言,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国家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而职工福利费等职工薪酬,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计提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分录实例(实用)

应付职工薪酬分录实例(实用)

精品文档. 假如某员工基本工资2000,奖金300;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150,公司负担150;社保个人负担部分300(每个100),公司负担部分600(工伤200其他100);个人所得税20元,公司把和职工工资有关的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计提时(每月底):借:管理费用3050销售费用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医疗(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工伤(公司承担部分)200应付职工薪酬-生育(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2000应付职工薪酬-奖金300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公司承担部分)150发放工资时(每月中):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工资2000贷:现金/银行存款1680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其他应付款-养老(个人承担部分)100其他应付款-医疗(个人承担部分)100其他应付款-失业(个人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150发放奖金时(每月底):借:应付职工薪酬-奖金300贷:银行存款300缴纳社保时(缴纳上月的,社保通过银行自动扣款):借:应付职工薪酬-养老(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医疗(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失业(公司承担部分)100应付职工薪酬-工伤(公司承担部分)200应付职工薪酬-生育(公司承担部分)100其他应付款-养老(个人承担部分)100其他应付款-医疗(个人承担部分)100其他应付款-失业(个人承担部分)100贷:银行存款900缴纳个税时(一般七日前,通过地税网站打表交银行):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20贷:银行存款20缴纳住房公积金时(缴纳当月的,每月任何时间):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承担部分)150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公司承担部分)150贷:银行存款3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应付职工薪酬的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一’确认
1货币性
1.1 生产部门 1. 2 管理部门 1.3销售部门 1.4 在建工程\研发
借:生产成本借:管理费用借:销售费用借在建工程
制造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贷:应付职工新仇研发支出
劳务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
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应向工会部门缴存的工会经费等,国家(或企业年金计划)统一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

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2 非货币性(1)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2)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并且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
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

二发放
1、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药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2、支付职工福利费
企业向职工食堂、职工医院、生活困难职工等支付职工福利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3、支付公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和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4、发放非货币性福利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企业支付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