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第十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
西南大学出版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理解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2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一第1~3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小括号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节课内容:整数加减乘除运算。
2. 提问:在整数运算中,如果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应该如何计算?(二)探究新知1. 教师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思考运算顺序。
2. 学生独立完成例1,并展示解题过程。
3. 教师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 教师展示例2,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特点,思考小括号的作用。
5. 学生独立完成例2,并展示解题过程。
6. 教师总结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使计算更简单。
(三)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课堂活动第1~2题,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3题,巩固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小括号的作用。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括号的作用,使学生掌握了正确进行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0289《课堂教学艺术》西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冷处理"是指教师对偶发事件给予暂时冻结,仍按原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等到下了这节课或
其他时间再来处理这一事件的课堂教学应变方法。
59、什么是面部言语?
参考答案:
面部言语指通过脸上肌肉变化,眉、眼、口、鼻的活动和形状变化来传达或辅助传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的活动。
3. 自我听辨技术
4. 听辨记忆力
7、停顿指口头言语中的暂时间隙或间断现象,分为( )。
1. 语法停顿 感情停顿 逻辑停顿
2. 言语停顿 逻辑停顿 感情停顿
3. 言语停顿 语气停顿 逻辑停顿
4. 语法停顿 语气停顿 感情停顿
8、一般来说,要求被启发方有较高的悟性,能够与启发者”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课
堂教学启发艺术方法是( )。
2. B.×
48、语流畅达、语句简洁、逻辑性强、情绪饱满是教学口语的重要特征( )。
1. A.√
2. B.×
49、教师在表达否定、鄙弃、憎恨的情绪时常使用中区手势活动( )。
1. A.√
2. B.×
50、在体现教学信息的逻辑关系上,图形式板书比框架式板书更具优势( )。
1. A.√
2. B.×
51、能直接引起学生兴趣和关注的问题,由此进入教学主题的导入艺术操作是事例导入( )。
4. 力度 幅度 速度 间断
11、在讲“情绪”的概念时,教师的板书如下图所示。其所使用的重心操作技术是( )。
1. 塔式操作
2. 环形操作
3. 叠式操作
4. 圆心操作
12、下列属于无效冗余的是( )。
1. 赘词
2. 必要的解释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公示

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公示近期,我校举办了一场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旨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质,激发其教学热情,进一步推动优质教育的发展。
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了几位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此次竞赛。
现将他们的教学情况公示如下:参赛选手:李老师所属学科:语文教学内容:现代诗歌欣赏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现代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升其文学欣赏水平。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结合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互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采用多媒体展示现代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其积极参与到诗歌的创作和演讲中。
他还设计了一系列与诗歌欣赏相关的游戏和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感受诗歌的美。
参赛选手:王老师所属学科:数学教学内容: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几何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探究精神,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几何体的形状和结构,发现其体积计算的规律。
他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几何模型的制作和测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感受几何体的体积变化过程,从而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参赛选手:张老师所属学科:英语教学内容: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口语交际技巧,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其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践操作,通过各种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
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欲望,通过各种语境和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和对话练习中,获得真实的英语交流体验。
他还鼓励学生多听多说,积极创造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西南大学《课堂教学技术(教学论)》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单选题]10.与口语、体态语等其他教学信息传呈方式相比,教学板书独具的特点和优势是:A:形象性B:凝固性C:简练性D:动态性参考答案:B2:[单选题]8.心理教育课教学过程的"反思”环节的操作要领是:A:教师审视自己,为学生“现身说法”B:师生一起进行自我审视,老师带头反思自己,为学生反思树立榜样C: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审视,反思学生自己在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差距和不足D:教师进行自我审视,反思教学的问题和不足参考答案:C3:[单选题]9.教学设计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强调其是对教学活动的规划,即是对教学活动整体各因素的确认及关系建构。
A:预期性B:系统性C:主题性D:目的性参考答案:B4:[单选题]7."说课”有"课前说课”和"课后说课”之分。
实际上,"课前说课”乃是对的评价,"课后说课”则主要是对的评价,当然也涉及到对前者的评价。
A:教师教学学生学习B:学生学习教师教学C: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实施)=================================================================================================== D:教学操作(教学实施)教学设计参考答案:C5:[单选题]6.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案的关系是:A:教学设计也叫教学方案设计,即对教学实施方案的系统规划;教案撰写就是把设计好的教学方案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B:教学设计也叫教学方案设计,就是撰写讲稿的过程C:教学设计是对教学的设想、计划,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中所用的书面讲稿D:教学设计是课前进行的计划工作,教学方案是课后进行的记录工作参考答案:A6:[单选题]5.教学评价是对及的评判及估量,对前者的评估即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对后者的评估主要是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简介

西南大学教师教育选修课程简介《班主任工作》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帮助师范生学习关于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系统知识与技能,从班主任面临的主要矛盾到班级建设的意义,从班级形象文化建设到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从班级人际关系文化到班级活动文化,从建班文化到班史文化,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网络;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应用各种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顺利、有效地开展班主任工作;能够在班级建设中融入先进的班级管理理念,打造出有特色、高品位的班级文化。
在课程目标方面,突出了其实践性强的特点,以一线教师的“实战”经验为线索,强调榜样作用与示范作用,提供可以借鉴的“一手”经验。
在课程内容上,根据中学教育现实,重点强调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将班级文化做了创造性划分,加入了如“人际文化”“班史文化”等板块,增强了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实际工作经验,从问题出发,采取讨论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剖析具体案例,得出普遍规律。
教师简介:授课教师包括刘永凤、张廷艳、张勇、吴丹丹、张小华、文孔升、刘建勇,其中课程负责人为刘永凤,特级教师,研究员;重庆市外语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陶行知学会理事;重庆市教育评估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教育科研专家库成员;重庆市教师主修网主讲教师;曾任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现任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
《教育公平》课程简介:《教育公平》是教师教育一门选修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教学使师范生形成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掌握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实践中实现教育公平的策略,促进每一个师范生的全面发展。
任课教师简介:1.吴渊男,1977年生,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现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讲师,研究方向:历史教学论、中国教育史、基础教育学。
专著有《当代中国农民办学研究——大别山宣村小学考察》(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另发表论文多篇。
主持项目“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研究”、“抗战时期四川省义务教育研究”、“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史”,主研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教科书使用跟踪研究”、“重庆市城乡教育统筹研究”。
教学比赛通讯稿7篇

教学比赛通讯稿7篇教学比赛通讯稿1作为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学生,作为一名师范院校大二的我们,掌握师范生的技能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11月30号我班在教育大楼1309举办第二次讲课比赛。
担任此次讲课比赛的主持人,我们不仅邀请了X老师担任此次讲课比赛的评委,还有幸邀请到了院学习部部长以及学校讲课比赛一、二等奖得主和。
参加此次讲课比赛的共有九位选手,他们分别是……他们精彩的讲课得到了各位评委及在坐的各位同学的一致好评。
最后由对各位选手精彩的表现进行一一点评,肯定了大家讲课的能力,同时也指出了大家有待改进的地方,相信通过她的点评,各位选手及同学都对怎样讲课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最后X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讲课比赛顺利进行直到尾声,同学们听讲认真,颇有收获。
本次讲课比赛旨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希望同学们通过比赛进一步锻炼自身的讲课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为即将踏上教师岗位的我们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通讯员:12月3日教学比赛通讯稿2建班级文化,展师都风采——讲课比赛11月9日上午8点整,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之讲课比赛在教育大楼1421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信息学院0901班全体同学。
比赛于中午8点整正式开始,主持人介绍了此次比赛的比赛规则,评分细则和奖项设置,并隆重介绍了此次比赛的评委团。
此后,各参赛选手按顺序依次上台,主要是以多媒体为主,板书为辅。
讲课内容丰富多彩,含盖语文、数学、生活、化学、健康、梦想等各个方面。
各选手的课堂风格大不相同,特别是8号选手门路,PPT足够吸引眼球,通过一个个的小动画将实验过程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使大家一目了然,她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课堂互动让同学们亲身参与到课堂中,比赛现场达到高潮状态。
各个选手慷慨激昂,充分展现了个人的课堂魅力。
最后,由班长胡舰各前任班长肖雷做点评。
胡舰从下面肯定了大家的成绩和努力,肖雷则从侧面提出了不足。
主持人,公布了比赛的结果,并进行了颁奖仪式。
2024年第十届蓝天杯教案获奖

2024年第十届蓝天杯教案获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高中数学》第四章第三节“复数的运算与几何意义”。
具体内容包括:复数的定义、复数的四则运算、共轭复数的概念、复数的模与辐角、复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复数的概念及其四则运算,能熟练运用复数进行计算。
2. 理解共轭复数的概念,掌握复数的模与辐角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掌握复数的几何意义,能利用复数解决几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复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共轭复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复数的四则运算、复数的模与辐角、复数在几何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飞机飞行轨迹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数学工具描述飞机的飞行轨迹。
2. 知识讲解(10分钟)(1)回顾复数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复数的表示方法。
(2)讲解复数的四则运算,通过例题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规则。
(3)引入共轭复数的概念,解释其在工程、物理等领域的应用。
(4)介绍复数的模与辐角,结合实际例子讲解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讲解典型例题,包括复数的运算、共轭复数的应用、复数的模与辐角的计算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讨论与展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复数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然后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复数的定义2. 复数的四则运算3. 共轭复数的概念4. 复数的模与辐角5. 复数的几何意义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1)计算:(3+4i)+(25i)(2)计算:(4+3i)(25i)2. 应用题:利用复数的模与辐角,求出点A(3,4)关于原点的对称点B。
答案:1. (1)5i(2)237i2. 点B的坐标为(3,4)。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使学生了解到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简约PPT

1th 2th 3th
2024/11/16
13
新知阶段
学习内容
内容描述,单击此处 添加简短说明,请您 在此修改您的内容。
学习内容
内容描述,单击此处 添加简短说明,请您 在此修改您的内容。
学习内容
内容描述,单击此处 添加简短说明,请您 在此修改您的内容。
2024/11/16
14
总结阶段
正文内容,本段适应大段文字章节。 如果文字较多的内容描述比较适合放 在这里。
正文内容,本段适应大段文字章节。如果文字较多的内容描述比较适合放在这 里。
请您在此修改您的内容,或者将内容粘贴到记事本后,复制到此段落中。
请您在此修改您的内容,或者将内容粘贴到记事本后,复制到此段落中。 如果文字过多,您可右键修改“段落”调节合适的行间距。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2024/11/16
6
贰
教学设计
目标设计 / 策略设计 / 评价设计
2024/11/16
7
目标设计
正文内容,本段适应大段文字章节。 如果文字较多的内容描述比较适合放 在这里。 请您在此修改您的内容,或者将内容 粘贴到记事本后,复制到此段落中。 如果文字过多,您可右键修改“段落” 调节合适的行间距。
2024/11/16
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
11
叁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 新知阶段 / 总结阶段
2024/11/16
12
准备阶段
正文内容,本段适应大段文字章节。 如果文字较多的内容描述比较适合放 在这里。
请您在此修改您的内容,或者将内容 粘贴到记事本后,复制到此段落中。
如果文字过多,您可右键修改“段 落”调节合适的行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