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课文基础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第一课观潮1. 重点字词据说大堤宽阔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霙时余波奇观农历依旧浪潮盼望堵截震动山崩地裂人山人海齐头并进2.近反义词(1)近义词宽阔一广阔犹如一好像颤动一颤抖依旧一照旧顿时一立刻逐渐一渐渐(2)反义词屹立一矗立霎时一刹那平静一喧闹人声鼎沸一万籁俱寂3.中心思想课文描写了作者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盛况,展现了潮来前、潮来时、潮头后的景象,突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与壮观,由衷地赞美了钱塘江大潮这一奇丽、壮美的自然景观。
4.知识点拨:(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点拨::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向。
用“自古以来”一词说明“天下奇观”这个称谓由来已久,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古”与“奇”。
(2)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点拨::这句话运用了连环喻,写出了从近处看到的钱塘江大潮的形状和听到的声音。
用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形象地比喻大潮的形状,用山崩地裂来形容大潮到来时的巨大声响,真是气势非凡,蔚为壮观。
5.课外拓展★★积累含有“江”字的诗词(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3)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第二课走月亮1. 重点字词淘洗庄稼风俗葡萄水稻成熟柔和河床新鲜修补甜香招待传说牵手填补跃居满意鹅卵石灰白色坑坑洼洼2.近反义词(1)近义词柔和一温和喜欢一喜爱风俗一习俗浇灌一灌溉(2)反义词柔和一强烈成熟一幼稚明亮一昏暗坑坑洼洼一平平整整3.中心思想课文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的事,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时的无限乐趣。
4.知识点拨:(1)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点拨::连续两个问向把“我”期盼阿爸归来的急切之情表现出来了,这美好的期盼饱含着“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大全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大全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重点知识第1课《草原》知识点1.《草原》一课作者(老舍 )。
作者按照(事情发展 )顺序,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描写了(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 )、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等场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2.草原的景色特点是:辽阔、碧绿;草原的人:热情,好客3.理解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呢?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
4.我从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这些场景体会到“蒙汉情深”。
第2课.《丁香结》知识点1.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答:“丁香结”是指人生解不开的愁怨。
“结”乃常态,要学会坦然面对。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我们在学习中会享受收获,同时也会遭遇挫折,我们应该笑对学习中遇到的“丁香结”。
2.阅读链接(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春天刚来不久,芭蕉叶还未完全展开,丁香花也未绽放,打着丁香结儿。
在春风中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忧愁。
(2)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如果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才能飘香万里。
(3)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经过霜的树木全都只剩下谢落的枝条,最让人伤心的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丁香结。
(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信使不曾捎来远方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让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第3课《古诗词三首》一、《宿建德江》1.作者介绍:孟浩然(689—740年)襄州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梳理一、课文内容理解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学生们需要了解并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秋天》这篇课文,学生们需要理解课文描述了秋天的景象,包括秋天的天气、树叶、果实等。
同时,学生们还需要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细节,例如秋天的天气是凉爽的,树叶变成了黄色和红色,果实成熟了等等。
二、生字词识记本单元的生字词包括一些常见的字词,例如“秋天”、“天气”、“树叶”、“果实”等等。
学生们需要反复练习这些生字词的读写,以加深记忆。
同时,还需要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这些生字词的含义。
三、重点句子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包括一些描写秋天景象的句子,例如“树叶黄了”、“果实成熟了”等等。
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并通过上下文来推断出句子的具体含义。
同时,还需要通过朗读和背诵来加深对这些句子的印象。
四、文学常识积累本单元涉及一些文学常识,例如秋天的象征意义、季节的变化等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常识,并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同时,还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扩展自己的文学常识储备。
五、阅读理解技巧学生们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理解技巧,例如提取文章主题、分析文章结构、推断作者意图等等。
通过阅读练习和教师的指导,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写作手法掌握本单元涉及一些基本的写作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手法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同时,还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七、朗读与背诵训练朗读和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学生们需要反复朗读和背诵本单元的课文和重点句子,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还需要通过朗读和背诵来提高自己的语感和语速。
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等方面的细节问题。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一、字词部分1. 会认的字- 这个单元有好多生字呢。
像“昼”,这个字就是白天的意思,白天就是“昼”,晚上就是“夜”,可别搞混啦。
还有“耘”,和农业有关,“耘田”就是在田里除草之类的农活。
“稚”字很有趣,它表示幼小、幼稚,像小朋友那种天真无邪的感觉。
2. 会写的字- “昼”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面是“尺”,下面是“旦”,笔画顺序可不能错哦。
“桑”字呢,上面三个“又”要写得紧凑一点,下面的“木”要稳稳地托住上面。
“晓”字左边是日字旁,因为和早晨、白天有关嘛,右边的“尧”也有它自己的写法,一笔一划都要写规范,不然这个字看起来就歪歪扭扭的。
3. 多音字- “供”这个字就很调皮,它有两种读音。
当它读“gōng”的时候,比如“供应”“供给”,就是提供东西的意思;当它读“gòng”的时候,像“供品”“供奉”,就和祭祀之类的有关啦。
还有“行”字,读“xíng”的时候可以是“行走”“行人”,读“háng”的时候就是“银行”“行业”了。
二、诗词部分- 这是范成大写的一首诗,诗里描写了乡村里大人小孩都忙忙碌碌的景象。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出去在田里干活,晚上回来还要搓麻线呢,农村里不管是男是女都有自己的活干,都很能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那些小孩子们虽然还不懂得怎么耕种织布,但是也在桑树底下学着种瓜呢,多可爱呀。
这里面有很多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的描写,我们可以想象出一幅很生动的画面,有农田、桑树,还有忙碌的大人和天真的小孩。
- 杨万里写的这首诗特别有趣。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小孩子早上起来把铜盆里结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钲来敲。
你看,小孩子的想法多奇妙啊。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冰的声音就像玉磬一样在树林里回荡,结果冰突然碎了,发出像玻璃碎在地上的声音。
从这首诗里能感受到小孩子玩耍时的那种快乐和童趣。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涨]zhǎnɡ涨潮;zhànɡ涨红[薄]báo薄被;bó薄雾
近义词:屹立—矗立、霎时—顿时、依旧—仍旧、颤动—颤抖、逐渐—渐渐、犹如—好像
反义词:宽阔—狭窄、沸腾—平静、风号浪吼—风平浪静、人声鼎沸—万籁俱静
二、课文梳理
(一天早上) 潮来前:风平浪静
a)找出一对近义词:好像—似乎
b)“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描写大榕树(枝叶繁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描写大榕树(充满生机)。
c)划线句子的理解:榕树叶子的颜色绿得发亮,给人以翠色欲滴的感觉。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
一、字词基础
我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
我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词语积累:宽阔、横卧、笼罩、屹立、沸腾、恢复、蒙蒙薄雾、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多音字:[称]chēnɡ称为;chèn对称[笼]lǒnɡ笼罩;lónɡ鸟笼
多音字:[差]chā差别;chāi出差;chà差劲[秘]mì秘密;bì秘鲁
二、课文梳理
雅鲁藏布大峡谷
地理位置、海拔、形状、深度(列数字、作比较)
壮丽景观冰川、林海
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课鸟的天堂】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第二课雅鲁藏布大峡谷】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字词
1. 生字
- 会认:罩、屹、鼎、沸、贯、崩、恢、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 会写:潮、称、盐、笼、罩、蒙、薄、雾、昂、沸、贯、旧、恢
2. 词语
- 奇观农历据说宽阔人山人海滚动顿时逐渐犹如齐头并进山崩地裂霎时余波依旧
- 若隐若现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坑坑洼洼密密麻麻半明半昧摇摇欲坠人声鼎沸
二、句子
1.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比喻、夸张)
2.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比喻)
3.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拟人)
三、课文内容
四、语文园地
1. 交流平台:边读边想象画面,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词句段运用
- 读下面的词语,想象画面。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 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雷雨小狗
3. 书写提示:在横格中写字时,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日积月累: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初一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

初一人教版语文知识点第一单元一、课文内容梳理《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
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
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1/ 12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记事简练。
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
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小结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小结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小结本文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以下是文章中的重点内容:一、生字组词生字组词包括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和震。
二、多音字多音字包括笼、闷、号和隆。
三、近义词近义词包括顿时和奔腾、依旧和屹立、犹如和宽阔。
四、反义词反义词包括宽阔和狭窄、平静和喧闹、风号浪吼和风平浪静。
五、文中四字词语积累文中四字词语包括天下奇观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闷雷滚动、人声鼎沸、风平浪静、水天相接、白浪翻滚、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漫天卷地和风号浪吼。
六、理解词语理解词语包括霎时、___、笼罩、颤动、屹立、闷雷、涌来、横贯、漫天卷地、人声鼎沸、浩浩荡荡、风平浪静、山崩地裂和风号浪吼。
七、课文分段课文分为三个自然段,第一段概括介绍了钱塘江大潮,第二段描述了潮来前的景象,第三段则描写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以上是本文的重点内容,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能力。
我”走到溪边,回忆起童年时和阿妈一起在这里洗衣服和做小船的场景;又走到田埂上,想起了种庄稼、找兔草和吹蒲公英的经历。
这些美好的回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突显出童年生活的无拘无束,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本文描写了在秋天的夜晚,我和阿妈在月光下漫步时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和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描述了在月光闪烁的溪岸上,我和阿妈牵手漫步的情景。
细细的溪水中流淌着山草和野花的香气,流着月光。
我看到圆圆的月亮放出柔和的光芒,几朵灰色的薄云缭绕在月光下。
这些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月下的某个情景,我还记得。
圆圆的月亮放出柔和的光芒,晚风吹过,小河波光粼粼,像一块洁白的长玉,像一条缀满宝石的绸带。
妈妈那温暖的手牵着我,静静地欣赏这美丽的夜景。
归巢的鸟儿尽管疲倦,仍驮着斜阳回去。
在诗人的想象中,鸟儿的疲倦也是人的疲倦。
双翅一翻,斜阳掉进江里,头白的芦苇也变成了一瞬间的红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work as an English teacher in Shenzhen.
My friend—Mary works as a doctor.
10. Form=Grade年级
I’m in Form Two at Walker School.
I’m in Grade Two at Walker School. 我就读于翠园中学七年级。
OXFORD ENGLISH
SHENZHEN EDITION--7A
1、a
boy called Simon a girl called May a country called the Uk
called e.g. Jack comes from a beautiful country called Japan. 2. write to sb. 写信给某人 e.g. write to him/her/us
4. How old 指年龄. How old are you?
5. How many 指数量.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1. Simon lives in Newcastle upon Tyne. Where
2. Edwin works as an architect. What 3. May is 12 years old. how 4. Simon writes a letter to his pen friend. Who 5. 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my family. how many
(
(
(
( (
) 1. ---Excuse me ______ is the nearest bookshop ? --- Go down the street and turn left at the second corner? A. how B. what C. where D. who ) 2. ---______ is a ticker for the film Hacker He? ---About forty yuan . A. How old B. How many C. How much D. How often ) 3. —______ are you going? — I’m going to the library. A. Who B. Which C. What D. Where ) 4. ---______ have you been in America? ---For 10 years. A. How much B. How soon C. How long D. How far ) 5. ______? It’s eight. A. What day is it B. What’s five and three C. How old are you D.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8.own拥有= have
My parents own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Newcastle. My parents have a Chinese restaurant in Newcastle.
I own/have a bicycle.
9.Work as +职业
He works as an architect in London.
I am keen on dancing. =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dancing.
13. at school在学校
My best subject at school is Physics.
14. I want to be…
I want to be an engineer.
7. be from=come from来自于…… e.g. 1)--- Where are you from? (=Where do you come from?) --- I am from Shenzhen. (= I come from Shenzhen.) 2) --- Where is Mary from?(= Where does Mary from?) --- She is from England.(= She comes from England.)
2 I would like to play football tomorrow.
3
Would you like some fruits?
4.what&how提问 What n. age
height weight
How a.
old
tall heavy 形容人(‘s) 形容物(the length of…)
length
long
e.g. 1) What’s your age/height/weight? = How old/tall/heavy are you? 2) What’s Peter’s age? = How old/tall/heavy is Peter? 3) What’s the length of the river? = How long is the river?
Boys & girls, answer my questions, now.
1. Simon lives in the UK. Where does Simon live? 2.Simon is 12 years old. How old is Simon? 3. Simon’s favourite hobby is playing chess. What is Simon’s favourite hobby? 4. Simon is in Form One at Walker School. What school is Simon at? 5. Simon’s best subject at school is physics. What is Simon’s best subject?
5. My favourite hobby is doing sth.
Do you know what is my favourite hobby?
My favourite hobby is playing football. Are you right? How about you?
Can you guess their favourite hobbies?
My favourite hobby is playing basketball.
basketball
dance
My favourite hobby is dancing.
piano
My favourite hobby is playing the piano.
6. live with sb. 和某人住在一起 live in sw. 住在某地 e.g. 1) I live with my parents in Shenzhen. 2) I live in a famous beautiful city called Guilin.
一般疑问句式: Be(am,is are)+主语+谓语 Do/Does+主语+谓语
特殊疑问句式: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句式 1. What 指物. What is your favourite sport?
2. Where 指地点. Where do you live? 3. When 指时间. When do you get up everyday?
She wants to be a teacher. He wants to be a doctor.
课文中出现的同义句转换
1. I would like to be your penfriend. = I want to be your penfriend. = I feel like being your penfriend. 2. How old are you? = What’s your age? 拓展:How tall/heavy are you?= What’s your height/weight? How long is the river?= What’s the length of the river? 3.My favourite hobby is playing chess. = My favourite hobby is to play chess. =I like playing chess best. 4. They are from Beijing. = They come from Beijing. 5. My parents own a Chinese restaurant. = My parents have a Chinese restaurant.
11. I heard from my uncle yesterday. = I got a letter from my uncle yesterday. 12.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book? = How do you like the book? 13. We should do our homework by ourseh our own.
I’m in Form Seven at Cuiyuan Middle School.
How to say?
OR
I’m in Grade Seven at Cuiyuan Middle School.
11. walk to school= go to school on foot e.g. I walk to school at six every da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at six every day. 12. be keen on (doing) sth. 热衷于做某事 = be very interested in (doing) sth. I am keen on sports. =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