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文化建设之酒桌文化建设

合集下载

中国酒桌文化

中国酒桌文化
系列培训之
中国酒桌文化
主 讲 :
写在前面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成也酒桌,败也酒桌
酒桌文化: 中国社交文化重要组成
酒宴·基本礼仪
1、当,诙谐幽默 4、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5、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6、察言观色,了解人心 7、锋芒渐射,稳坐泰山
酒宴·细节
吃菜
湿毛巾,小水盆
主人丼杯开餐,方可劢手取食 夹菜丌宜过多,进食细嚼慢咽 用餐劢作文雅,进食丌发出声 丌要过分挑食,拼命吃喜欢的 骨头和鱼刺类,正式场合慎吃 嘴里有东西时,丌要跟人聊天
丌用筷子指人,用牙签时掩嘴 主人示意结束,客人方可离席
酒宴·细节
倒茶
茶具洁净
丌宜太满 双手端茶
先人后己
酒宴·细节
一、座次 二、点菜 三、吃菜 四、喝酒 五、倒茶 六、离席
酒宴·细节
座次
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桌次:首席居中居前,左2、4、6,右3、5、7 主人早到,为来宾引座 被邀请者,听安排入座 老板主座,埋单者主座 客人左侧,距离近者尊
酒宴·细节
点菜
作为主人点菜:可让客人点 作为客人点菜:丌贵丌忌口 普通商务宴请人均50-80元即可 人均一菜,荤素冷热搭配,丌问价格 中国特色、本地特色、本餐馆特色 饮食禁忌:宗教,健康,地区,职业
离席
中途离开,向主人致歉 悄悄离开,丌问是否一块走
酒宴·细节
喝酒
领导互相喝完,才能敬酒 领导正在夹菜,大忌转盘 敬酒要站起来,双手丼杯 敬酒时,自己的杯子低于别人 敬酒时,要有说辞以增进交流
可多人敬一人,领导可一人敬多人 记得给客人领导添加酒,酒杯丌能空 领导跟你喝酒,丌管要你喝多少,先干为敬 自己敬别人,丌碰杯随意,碰杯自己要干杯 无特殊情况,按时针顺序敬酒,丌厚此薄彼 桌面上丌谈生意,做客丌能喧宾夺主乱敬酒 酒后尽量少说话,避免酒后失言,酒后失态

中国酒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演变

中国酒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演变

中国酒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演变酒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

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酒桌文化的起源、发展与演变。

一、酒的起源与中国酿酒技艺的发展酒作为一种饮品,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国大约在公元前7000年就开始酿造酒,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酿酒活动之一。

古代的中国人在谷物发酵的过程中发现了酒精,逐渐将其运用于饮食生活中。

中国的酿酒技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主要通过发酵谷物来酿造酒,如小麦、稻米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对酒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人开始探索其他原料的酿酒方法,如葡萄、蜂蜜等。

这些不同的酿酒技艺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酒种类,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口味和需求。

二、中国酒桌文化的渊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桌是人们交流、宴请和庆祝的重要场所。

中国的酒桌文化融合了礼仪、尊重和友谊的元素,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与珍视。

1. 酒桌上的礼仪酒桌上的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例如,宾主间的敬酒、酒器的使用方式、盛酒的顺序等都有着严格的规范和要求。

在酒宴上,主人要做好招待,而来宾则要表达对主人的尊重和感谢之意。

2. 酒桌上的交流和友谊中国人认为,酒可以增进情谊和加深友谊。

在酒桌上,朋友、亲人和同事们可以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快乐和悲伤,推心置腹地交流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通过互相敬酒和劝酒,人们可以向对方表达亲近之情和友好之意。

三、中国酒桌文化的演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酒桌文化也在不断演变。

新的饮食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国际交往的影响,都对中国的酒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酒的多样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中国人的饮酒选择也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白酒、黄酒和啤酒,红酒、洋酒等国际品牌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这使得中国人在酒桌上有更多的选择,并享受到了更多国际化的酒文化。

2. 酒桌文化的变迁现代社会中,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多样化的社交场合使得酒桌文化发生了一些变化。

浅谈餐桌礼仪文化之酒文化

浅谈餐桌礼仪文化之酒文化

浅谈餐桌礼仪文化之酒文化摘要我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仪。

对个人而言,礼仪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本论文主要是通过斟酒,敬酒,干杯以及餐桌上喝酒的规则等方面来谈论餐桌礼仪文化之酒文化。

关键词礼仪;酒文化;斟酒;敬酒;干杯;规则1、社交礼仪社交礼仪作为一种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用来对他人表达友谊和好感的符号。

讲礼仪可以使一个人变得有道德,讲礼仪可以塑造一个理想的个人形象,讲礼仪可以使你的事业成功,讲礼仪可以使社会更加安定。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重要组成。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要想让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

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并改善人际关系。

2、酒文化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

酒是一种非常奇特而又富于魅力的饮品,一问世便迅速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以其独特的功能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

而酒桌上的文化与礼仪是很重要的,喝酒也是一门学问。

亲朋聚会,客人来访,免不了要坐下来喝上几杯。

然而,酒桌上的座次,谁坐在什么位置可是有讲究的。

有时亲戚朋友在一起可能还可以随便些,而如果是接待客人就要讲究点规矩了。

在较为正式的场合,饮用酒水颇为讲究具体的程式。

在常见的饮酒程式中,斟酒,敬酒,干杯应用最多。

下面,分别对其进行一些说明:2.1、斟酒通常,酒水应当在饮用前再斟入酒杯。

有时,男主人为了表达对来宾的敬重、友好,还会亲自为其斟酒。

在斟酒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侍者斟酒,勿忘道谢,但不必拿起酒杯;如果是男主人亲自来斟酒,则必须要端起酒杯致谢,必要时,还需起身站立,或欠身点头为礼。

浅谈中国的酒桌文化

浅谈中国的酒桌文化

浅谈中国的酒桌文化摘 要酒桌文化是中国一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

现代人在交际过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发现了酒的作用。

酒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媒介,迎宾送客,聚朋会友,彼此沟通,传递友情,发挥了独到的作用,所以,探索一下酒桌上的奥妙,有助于你求人交际的成功。

因为与人交际,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关键词:酒桌文化;人际交往;成功AbstractWine table culture is an old and new topic in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modern people have more and more found the role of wine. As a medium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wine has played an unique role in welcoming guests, gathering friends,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and passing friendship.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mystery on the wine table will help you to succeed in courtship. Because when we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we need to understand people's heart and find the right and left, so that we can play a good role on the wine table.Key words:wine table cultur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success目录一、酒桌上的礼仪 (2)(一)、酒桌上座次安排蕴藏着的无限玄机 (2)(二) 、用酒和敬酒应尽显主人诚意 (3)(三)、 敬酒宾主应当注意的礼节 (5)(四)、敬酒词和挡酒词 (8)敬酒词 (8)挡酒词 (9)二、喝酒的技巧 (11)(一)、酒前 (11)(二)、酒中 (11)( 三 ) 、酒后 (12)三、各地的酒桌文化 (13)山东: (13)济南: (14)内蒙: (14)福建 : (14)四川: (15)广西: (15)四 、 喝酒的危害 (15)致谢 (17)参考文献: (18)一、酒桌上的礼仪估计世界上不会有那个国家比中国人更重视美酒佳肴在助力成就事业和润滑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在中国办事,喝酒吃饭是最常使用的公关手段,如果使用方式恰当规矩,很多在办公室或正规场合无法洽谈的事情,某些需要私下商谈的重要内容,在酒足饭饱后基本上可以顺利完成。

中国酒桌文化

中国酒桌文化

中国酒桌文化中国的酒桌文化,或许也担得起国粹的美名,在中国的社交文化中源远流长,蔚为大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人的社交活动百分之七八十都在酒桌上完成。

于是,围绕着酒桌,围绕着酒杯,芸芸众生,社会动物,或酒后狂言,豪言壮语,或酒后失言,胡言乱语,串演出一幕幕中国酒桌文化所独有的光怪陆离的奇特画面。

古希腊人以饮宴做为引领年轻人踏入社会,学习社交的第一步,柏拉图的《会饮篇》正是当时情况的有关记载。

而中国的酒桌文化其实也正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酒桌上,喝酒不是目的,酒桌文化,说白了其实就是官场潜规则的外化。

酒桌上,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地位尊卑。

中国古时的酒桌文化讲究的是“饮酒以礼”,所谓“长者敬,不敢辞”,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社会,发展到如今,酒桌上尊卑有序,敬酒喝酒的规矩不仅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亡,反而愈演愈细,规矩越来越多。

在封建社会里,酒桌上的长者,包括年长者和在上者。

然而,现在酒桌上的长者早已没有了人们心目中年高德劭,值得尊敬的老人,只剩下在上者,也就是领导或者生意场上需要巴结的有权势者。

于是,酒桌上看似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热闹中自然而然的就隐藏着潜规则冷眼旁观的清醒。

不懂规则者在酒桌上是吃不开的,是为“上不了台面”。

在中国,上不了台面者也正如古希腊未经引荐进入宴饮的年轻人,也便丧失了社交的权利。

酒桌文化看似一派灯红酒绿,温情脉脉,实则壁垒森严,冷酷无情。

喝酒其实应该是一种享受。

可是,上了酒桌,端了酒杯,那嘴便不是自己的嘴,那肚子也便不是自己的肚子。

嘴要按规则来,肚子也要按规则来。

说话要说到点子上,肚子该装一定要装,能装要装,不能装也要装,所谓“酒风反映作风”,“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能培养”。

怎么办?于是,话,言不由衷,笑,动皮不动肉。

君不见,酒桌上说着掏心窝子的假话,脸上甜蜜蜜的笑得抽了筋。

酒桌上,你你我我,“俺把你来哄”,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带着伪善的面具。

这酒喝得累,可这酒喝得上台面。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大全

中国酒文化的论文范文大全在文化的长廊中,酒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酒文化的论文篇1试论中国酒文化的伦理底蕴摘要: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

继承和发扬传统酒德和酒礼的精华,对养成饮酒适度、饮酒不强劝、饮不至醉的健康饮酒习惯,形成睦亲敬老、长幼有序、尊敬领导、君臣有义的文明喝酒风气,具有可借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酒文化酒德酒礼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它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过度饮酒,不健康的饮酒习俗也伴随而来。

每年不知有多少人因喝酒造成意外,多少人把生命断送在酩酊酣热之际,多少健康消失在瓶罐之间。

怎样才能养成健康的饮酒习惯,形成文明的喝酒风气?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酒德、酒礼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可借签的经验?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一健康饮酒德为先自从人类发明了酒以来,酒就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亲戚往来、朋友聚会、社交公关、婚庆丧礼等场合往往离不开喝酒。

酒可以增进感情、振奋精神、促进健康等等,喝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酒德也成为人们饮酒过程中不可回避的话题。

饮酒是否需要讲“酒德”呢?古人把德作为人内心修养的根本,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以“修身为本”,如殷人认为:“代非予自荒兹德”,“予亦不敢动用非德”,“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尚书・盘庚》)而周人则继承和发展了殷人的德,把内心修养的德同治国联系起来。

《周书・酒浩》:“在昔殷先哲王,迪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

”周人还认为殷的灭亡,是由于殷封王酗酒丧德所致,“庶群自酒、腥闻在天,故天降丧于殷。

”(《周书・酒浩》)可见,饮酒是要有“德”的。

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殷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中国人的酒桌文化

中国人的酒桌文化

中国人的酒桌文化在中国,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

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

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酒和饮酒文化的记载,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影响深远。

《诗经》中有20多处提到酒,酒被赋予了礼仪、社交、休闲等含义,体现了特定的宗法秩序以及人伦关系。

还有很多典籍专门讲酒,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酒箴》,东晋的《酒诫》和初唐的《酒经》《酒谱》等等。

可见,酒很早就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与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劝酒文化。

中国古代的餐饮担负着极为重要的社交功能,所以延宕的时间较长。

唐代的宴会一般从上午开始,一直持续到黄昏,算来不下七八个小时。

清朝时期,很多公家买单的宴会甚至持续三五天,这些既是社交活动,也是政治活动。

贯穿宴饮活动的,除了丝竹歌舞外,就是酒。

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

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

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臣敬君,子敬父,弟敬兄,下级敬上级,晚辈敬长辈等。

敬酒首先是下对上的互动,相对没有强制性。

但,上对下的互动,可称作回敬,也可以是主动敬,就有了极大的强制性。

最早的劝酒多来自上对下的敬酒。

尤其是从家过度到国,这种伦理慢慢变成了政治强制力。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政治语境下的强制性劝酒案例,有些妙趣横生,但也有很多案例异常残忍,让人毛骨悚然。

中国历史上逼酒最绝的算是西晋的石崇。

据《世说新语》记载,石崇经常宴请达官贵人,并且喜欢劝酒、逼酒。

他的绝招是,让家里养的美女给客人敬酒、劝酒。

如果哪位客人没喝干美女敬的酒,他就吆喝家丁,把美女的人头割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客人碍于人命关天,不得不多喝,直到酩酊大醉。

后来在东晋担任大将军的王敦偏不信这个邪,无论美女怎么劝酒就是一滴也不喝。

石崇毫不犹豫地连续杀了三个美女,以逼迫王敦喝酒。

上文提到的极端劝酒案例多发生在政治语境下。

酒桌上的礼仪与文化

酒桌上的礼仪与文化

酒桌上的礼仪与文化酒桌礼仪是每个人在社交场合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无论是商务宴请、家庭聚会还是朋友聚会,适当的酒桌礼仪能够展现一个人的修养与风度,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同时,酒桌上的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

本文将从酒桌礼仪和酒桌文化两个方面来探讨酒桌上的礼仪与文化。

酒桌礼仪部分:1. 服装着装:酒宴通常是正式场合,因此应该注意适当的着装。

男士应穿着正式西装或者礼服,女士应穿着庄重得体的晚礼服或者正式裙装。

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者过于暴露的服装,以免给人不尊重场合的印象。

2. 座次安排:在酒宴上,座次安排非常重要。

主人一般会根据来宾的身份和地位来决定座位次序,主位一般是宴会最重要的人物坐的位置。

作为客人,要注意按照主人的安排就座,尊重主人的安排和规定。

3. 敬酒礼仪:酒宴上,敬酒是一项常见的礼节。

当有人向你敬酒时,应该站起身来,接过对方敬的酒杯,并向对方致以谢意。

在敬酒时,要注意不要与对方的杯子碰撞太过用力,以免酒水溅出。

4. 进餐礼仪:进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

首先要等待主人或者长辈开始进餐,然后才可以开始。

进餐时要用餐具正确使用,不发出响声,不大声嚼食物。

用餐时要避免说话,以免食物飞溅出来。

用过的餐具可以轻轻放在盘子里,表示已经用过了。

酒桌文化部分:1. 酒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古代,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酒文化。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以“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肆豪情万古同”等诗词歌赋形容,寓意着饮酒可以增进情谊和友谊。

而西方国家的酒文化则着重于品酒和品味的过程,注重酒的种类、产地和口感。

2. 酒桌礼仪的文化背景:酒桌礼仪的背后代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

中国的酒宴注重尊重和团结,敬酒时要用两手举起酒杯,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敬意。

而西方的酒宴礼仪更注重细节,如典雅的长酒杯、精致的酒具和用餐禁忌等等。

3. 酒桌文化传承与交流:酒宴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场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酒文化交流与传承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国文化建设之酒桌文化建设
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文化建设已经步入了轨道,社会的思想在不断的变革,虽然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但总体文化建设的方向引领着正确的价值观指向,无论是在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无时无刻体现这一点。

可是我以为中国的酒桌文化建设还差得很多,还缺少着强有力的约束和指引。

习总书记上台以来,打老虎打苍蝇,酒桌的奢侈之风确实狠狠地刹住了一段时间,酒桌之风有所收敛。

但是不仅仅是官场,社会大大小小的,形形色色的人,男人,只要聚会吃饭,十之八九逃不过酒,为什么会有这种文化呢?中国古代经常处于战乱年代,人们长期处于恐惧中,为了对付长期的心理高压,所以就有了自古以来喝酒壮胆这一说法,酒渐渐与人际关系联系到了一起,变成了人们口中所谓的交情,开始的时候在酒桌上是豪迈,是真汉子的象征,延续到了和平年代就渐渐变得畸形了,喝酒好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谈业务也好,聚会也好,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不讲规矩,很多人都错误地把一起喝酒和交情划上了等号,不喝就是不仗义,而且很多文化层次不高的成年人的坚信不喝酒在中国就办不了事,同时言传身教给子女灌输了同样的思想,代代相传。

当代劝酒文化是传统社会酒文化的变体,是强制性的政治行为内化到普通大众心中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

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或曰一种政治。

只要酒的“政治液体”身份还在,酒桌的“权力场”还未消除,敬酒劝酒的习俗也会一直持续下去。

我为什么要说酒桌文化建设还差很多,在中国还是有非常严重的危害。

有数据说话。

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也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全球每年因喝酒造成490万人死亡,中国每年有114100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致残2737000人,占总致残率的3.0%。

今年元旦,鲜血淋淋发生在我身边,我的一个亲人,没能挺过新年第一天,从发现肝癌到生命的终结,
只有两个月,他才54岁。

就是因为酒场不断。

酒后闹事的出事的还少吗?酒驾夺走了多少无辜的生命?有人说张学良有吸烟又喝酒,活到九十多,真是不懂时代的文化风气究竟导向哪里,正因张学良如此,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如此胡作非为吗?知乎上看到一句话,酒桌文化的本质就是——我通过虐待你,看你是否服从。

人生存在社会上,必然有主从的权力关系,必然有需求关系,必然有上下关系。

酒桌文化就是以上关系的变形。

想要酒桌文化消失,除非社会上达到人人平等。

酒桌文化不可能消失。

有这样一种悲观的声音:“我们能做的,其实也就是努力做到成为劝酒的一方,而不是喝酒的一方。

努力变成行刑的一方,而不是受刑的一方。

”不得不说这是时代的悲哀,然而这却是大多数人无力地反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个酒桌文化啪啪打了多少脸。

即便是当代中国,酒与酿酒产业依然是政府把控的产业。

当代酒文化有着政治的烙印。

改革开放之前,酒还是奢侈品,要凭粮票领取。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才慢慢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中,成为普通的消费品。

由于需求旺盛,中国酿酒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世界头号产酒大国。

很多地方将酿酒当场支柱产业,如中国最为贫穷的西南地区占据中国白酒市场三分之二的份额。

从世界范围看,文明程度相对高的国家,酒的市场占有率则相对低,所以中国的酒产业折射的是中国现代文明的落后!
那该怎样进行酒桌文化的建设呢?首先从国家层面,要好好优化一下酒桌文化。

云南保山市纪委、组织部已经联合下发文件通知,严禁党员、干部在任何场所,借交流感情、热情好客、加深印象等为由,以玩牌、猜拳等方式赌酒。

安徽发布了公务禁酒令: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省内公务活动禁止饮酒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遵照执行。

江苏省检察院党组书记刘华也明确要求,要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精神,严格按照省委最新要求,严禁公款送礼、公款旅游、违规公款
吃喝,省内公务接待一律不喝酒,特别要防止接受当事人宴请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国家在努力,我们有目共睹,官场有了清风,我认为还要将这股清风刮到社会的各个政府部门,各个高校。

严肃党的纪律,官员办事情就办事情,不要搞这些乌烟瘴气的东西。

也应该出台法律,严禁向未成年人售酒。

接着社会层面,应该弘扬正确的价值取向,不要将酒量大作为男人的优点大肆弘扬,不要弘扬酒桌文化,尤其是劝酒文化!社会的各个阶级都应该敢于向酒桌文化说不,这是肩负在一代人身上的重任!从个人来说,我是大学生,斗胆说自己是知识分子,更应该拒绝,明知这是不好的风气,就不要带到学校里,不要美名其曰提前接受社会的教育。

家长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言传身教,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

社会高级阶级应该动用自己的影响力,一点点推进中国酒桌文化的变革!
龙应台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

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我们要对“价值”和“秩序”有所坚持。

而抵抗的力量所源,就是文化。

我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我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去影响更多的人,为中国酒桌文化的建设,变革,贡献微不足道的力量,努力发光就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