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链球菌PPT课件
合集下载
链球菌感染PPT课件

3 辅助检查
ASO
0化Biblioteka 性疾病2W超敏反应
风湿热 肾小球肾炎
关节炎
(1)抗体在感染后 2~3 周才出现, 3~6 周达高峰故血清学诊断对于急性 GAS 感染并无帮助,早期及恰当的抗生素治疗常常可以终止抗体反应。 (2)抗脱氧核糖核酸酶 B 在感染后 1~2 周开始上升,6~8 周达高峰; (3)ASO 及抗脱氧核糖核酸酶 B 的试验结果也可能持续数月及高于正常; (4)学龄前儿童的抗体滴度正常值要较成人高,故恢复期抗体较急性期抗体 滴度升高 2 倍或 2 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
7 结论
正常健康儿童,无链球菌感染相关性疾病, 可有ASO滴度增高 ASO增高可以反映链球菌感染 ,但不能反映是否近期感染 ASO可能由于其他病原交叉反应所致 ASO与CRP、ESR无相关性,不能用于评 估风湿病或其他炎症
的严重程度和活动性
• 风湿热的二级预防:长效青霉素 120万单位 每月1 次,疗程至少5年 • 链球菌感染对风湿热的一级预防:青霉素 至少10 天
5 治疗
5 治疗
6 问题 ASO增高
?
链球菌感染
致ASO增高的其他因素:
• 肝脏疾病、结核感染 • 脂血症或细菌污染 • 其他风湿病 • 支原体感染 :72%患儿ASO增高伴抗支原体抗体增高
链球菌感染
刘飞飞 2019-11-26
1 链球菌
G+ 分类: (1)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甲型(α):人口 咽腔、呼吸道及肠道中;致病力弱
(2)溶血特征 乙型(β):化脓性链球菌,致病力强;A(90%)、B、 C---等20群
丙型(γ):无治病作用
1 链球菌
A群链球菌有较强侵袭力,可产生多种侵袭性酶和外毒素 (1)M蛋白-------变态反应 (2)脂磷壁酸------ 细菌粘附 (3)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 (4)链激酶------细菌扩散 (5)链道酶------使脓汁稀薄 (6)致热外毒素 (7)链球菌溶血素
链球菌属-精品医学课件

二、临床意义
二、临床意义
A群 有 较 强 的 侵 袭 力 , 链球菌 是最常见引起感染的链球菌
肺炎 主要引起成人大叶性肺炎 链球菌 和小儿的支气管肺炎。
B群 主要与围产期母婴感染有关 链球菌
A群链球菌
1.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
菌体成分
胞外侵袭酶类
侵袭力
外毒素
12
菌体成分
1) 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 与生物膜有高度亲和力 是该菌定植在机体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等表面
链球菌菌属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是一大类镜 下呈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
自然界分布广泛 人及动物的肠道、泌尿生殖道、健 康人的鼻咽部 多为正常菌群
2
一、分 类
1.产生溶血与 否及其溶血现
象不同
1、 甲型 (α) 溶血性链球菌 2、 乙型 (β) 溶血性链球菌
3、 丙型 (γ) 链球菌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素抗
原性强,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2) 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A群链球菌可分为两种溶血素(hemolysin): 链球菌溶素O(SLO):对哺乳动物多 (抗原性强氧敏感) 种细胞有毒性作用 链球菌溶素S(SLS):对红白细胞和多种组织 (无抗原性氧稳定) 细胞有破坏作用
36
4.抗原结构
荚膜 蛋白质
细胞壁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质
根据M蛋白不同进 一步分型
C多糖 ①分20个群,A群致 病性最强;②肺链C 多糖可被CRP沉淀。
1)C多糖抗原;为群特异性抗原,细胞壁的多糖组分。
2)蛋白质抗原:壁外层的菌毛样结构含M蛋白,位于C抗原外层,具型
《链球菌感染》课件

保持个人卫生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充足的休息是预防链球菌感 染的有效方法。
1 喉咙痛
链球菌感染常表现为剧烈的喉咙痛,特别是 吞咽时。
2 发热
感染后,体温通常会升高,出现发烧的症状。
3 咳嗽
链球菌感染可能伴有咳嗽,尤其是持续性咳 嗽。
4 红疹或刺疹
某些类型的链球菌感染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 红疹或刺疹。
链球菌感染的诊断方法
1 喉拭子实验
通过喉拭子实验可以检测 出链球菌细菌的存在。
《链球菌感染》PPT课件
欢迎来到《链球菌感染》PPT课件!在本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链球菌感染 的概述、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预防措施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链球菌感染概述
链球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它由多种病原体引起,通常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了解链球菌感染的基本知 识对于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链球菌感染的症状
链球菌感染的并发症
1 炎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可能导致炎性心脏病,引发心脏和血管的严重问题。
2 肾炎
某些链球菌感染类型可能导致肾炎,损害肾脏功能。
3 感染性关节炎
链球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感染性关节炎,引起关节疼痛和炎症。
结语
及时治疗和预防
链球菌感染看似常见,但我们要及时治疗和预防, 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2 血液培养
3 快速抗原检测
血液培养可以帮助检测血 液中是否存在链球菌感染。
快速抗原检测可以迅速诊 断链球菌感染,加快治疗 开始的时间。
链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
链球菌感染常需使用抗生 素治疗,以消灭细菌并缓 解症状。
2 饮食、休息
良好的饮食和充足的休息 可以帮助身体恢复,促进 治疗的效果。
微生物链球菌ppt课件

A群链球菌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链球菌光镜 ×1000 革兰染色
链球菌 扫描电镜 ×12000
学习交流PPT
8
链球菌的排列
学习交流PPT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在含血或血清的培养基生长好 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易形成长链 固体培养基(血琼脂平皿): 针尖样小菌落,大多数菌株有溶血圈 根据菌型不同,溶血情况不一
学习交流PPT
1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溶血毒素“O”
特点: 对O2敏感,抗原性强
遇氧 -SH-
-S-S- 失去溶血能力
抗原性强 SLO
机体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临床意义: 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临床称为抗“O”试验 ,ASO效价在1:400 以上有诊断价值
②中毒性疾病--由毒素引起,如猩红热、毒素休克 样综合症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发病机制 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猩红热皮疹、舌苔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猩红热毒素
•概念: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 菌产生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主要引起人类猩红热(皮肤红疹),也可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
学习交流PPT
1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一、生物学性状
• 形态与染色 G+ 球菌,链状排列 无鞭毛、芽胞 培养早期可有荚膜。
链球菌光镜 ×1000 革兰染色
链球菌 扫描电镜 ×12000
学习交流PPT
8
链球菌的排列
学习交流PPT
9
第二节 链球菌属
•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 在含血或血清的培养基生长好 液体培养基:沉淀生长,易形成长链 固体培养基(血琼脂平皿): 针尖样小菌落,大多数菌株有溶血圈 根据菌型不同,溶血情况不一
学习交流PPT
15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溶血毒素“O”
特点: 对O2敏感,抗原性强
遇氧 -SH-
-S-S- 失去溶血能力
抗原性强 SLO
机体
抗体(ASO)
抗体在体内存在数月至1年
临床意义: 作为链球菌新近感染指标之一或风湿热及其活动性的辅助诊断 临床称为抗“O”试验 ,ASO效价在1:400 以上有诊断价值
②中毒性疾病--由毒素引起,如猩红热、毒素休克 样综合症
③变态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发病机制 Ⅱ型、Ⅲ型超敏反应)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猩红热皮疹、舌苔
学习交流PPT
26
学习交流PPT
猩红热毒素
•概念: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由携带溶原性噬菌体的A群链球 菌产生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主要引起人类猩红热(皮肤红疹),也可导致毒性休克综合征
学习交流PPT
14
第二节 链球菌属
链球菌属ppt课件

对氧的需要分类分为:
需氧、厌氧和兼性厌氧链球菌
一、A群(化脓性)链球菌(S. pyogenes)
二、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
一、A群(化脓性)链球菌(S. pyogenes)
本属细菌的代表种,致病性强, 对人致病的链球菌有90%属此种。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与染色
球形或椭圆形, G+, 链状排列(长短与种类及生长环境有关), 无芽胞,无鞭毛, 有菌毛,早期形成透明质酸的荚膜
方法:间接凝集
结果:效价大于400单位 意义:活动性风湿热及肾小球肾炎辅助诊断
(四)防治原则
积极治疗儿童链球菌感染,防止 发生急性肾炎和风湿热。
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用长效青霉 素预防链球菌感染,对减少肾小球肾 炎及风湿热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二、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
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常寄居于正常 人的鼻咽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在机体 抵抗力下降时引起疾病。主要引起大叶 性肺炎,约占细菌性肺炎的80%。
(2) M蛋白(M protein) 是 A群链球菌的主要致病因子,含 M蛋白的 链球菌具有抗吞噬和抵抗细胞内杀菌作用;与某 些超敏反应疾病有关。 (3) 肽聚糖 A群链球菌的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 提高血管通透性和诱发实验性关节炎等作用。
2)外毒素
(1) 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是人类猩红热的主要毒性物质。致热外毒素抗 原性强,具有超抗原作用,对兔有致热性和致死性。 (2) 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1) 粘附素 ① 脂磷壁酸(lipoteichoic acid, LTA)与生物 膜有高度亲和力,是该菌定植在机体皮肤和呼
吸道黏膜等表面的主要侵袭因素。
链球菌课件PPT课件

(1)透明质酸酶:扩散因子,分解细胞间透明质酸
(2)链激酶:使血液中溶纤维蛋白酶原变成溶纤维
蛋 白酶,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
(3)链道酶:降解脓液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 液稀薄;
(4)胶原酶:溶解胶原纤维
21
(二)所致疾病
※ A群链球菌
淋巴结炎
化 蜂窝组织炎
脓 脓疱疮
性 感
咽炎
染 扁桃体炎
丹毒
7
※血平板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小菌落, 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α 与β溶血 8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溶血现象
名称 类别
草绿色溶血
溶血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α-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致病性 多为条件致病菌
完全溶血 不溶血
溶血 γ溶血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 脑膜炎、败血症
(三)免疫性
※建立较牢固的同型免疫 产生型特异的荚膜多糖抗体
48
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方法: 取标本直接涂片, 革兰染色 后镜检
初步报告: “查见革兰阳性矛尖状 双球菌,有荚膜,疑似肺炎链球 菌”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平板→可以菌落→胆汁溶菌试 验、菊糖发酵试验
1、患者发生了什么疾病? 2、从微生物学角度应该进行哪些检验以确定诊43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
寄居于人的鼻咽腔中,一般不致病。 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细菌性肺炎。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双球菌,病变组织 中:单个或短链
矛头状:平面相对 尖面相背
※有厚荚膜
无芽胞 无鞭毛
(2)链激酶:使血液中溶纤维蛋白酶原变成溶纤维
蛋 白酶,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
(3)链道酶:降解脓液中高度粘稠的DNA,使脓 液稀薄;
(4)胶原酶:溶解胶原纤维
21
(二)所致疾病
※ A群链球菌
淋巴结炎
化 蜂窝组织炎
脓 脓疱疮
性 感
咽炎
染 扁桃体炎
丹毒
7
※血平板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小菌落, 不同菌株溶血不一
α 与β溶血 8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溶血现象
名称 类别
草绿色溶血
溶血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α-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致病性 多为条件致病菌
完全溶血 不溶血
溶血 γ溶血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 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中耳炎、乳突炎、副鼻窦炎、 脑膜炎、败血症
(三)免疫性
※建立较牢固的同型免疫 产生型特异的荚膜多糖抗体
48
三、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方法: 取标本直接涂片, 革兰染色 后镜检
初步报告: “查见革兰阳性矛尖状 双球菌,有荚膜,疑似肺炎链球 菌”
分离培养与鉴定: 血平板→可以菌落→胆汁溶菌试 验、菊糖发酵试验
1、患者发生了什么疾病? 2、从微生物学角度应该进行哪些检验以确定诊43
第三节 肺炎链球菌(S. pneumoniae)
寄居于人的鼻咽腔中,一般不致病。 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细菌性肺炎。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G+双球菌,病变组织 中:单个或短链
矛头状:平面相对 尖面相背
※有厚荚膜
无芽胞 无鞭毛
链球菌属课件

临床意义--A群链球菌
所致疾病 化脓性感染:扁桃体炎、丹毒、蜂窝织 炎、淋巴管炎、败血症等 猩红热 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临床意义--其他链球菌
B群链球菌:条件致病菌,是新生儿败血 症和脑膜炎主要致病菌 肺炎链球菌:引起大叶性肺炎等疾病 甲型链球菌: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 下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变异链球菌:与龋齿有密切关系
链球菌常规检验
标本采集
根据临床标本不同采集不同标本
SUCCESS
THANK YOU
2019/9/8
细菌鉴定的基本程序
标本
直接涂片 革兰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取可疑菌落
鉴定试验和药敏试验
结果报告
脓、痰、咽拭
脑脊液
血液
直接涂片染色
分离培养
增菌培养
观察菌落及溶血现象
触酶试验(-)
血清学 分类
杆菌肽
Optochin 敏感试验
肺炎链球菌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革兰阳性球菌,矛尖状,成双 排列,在人和动物体内形成荚膜 血平板上菌落特征:菌落细小、周围有草 绿色溶血环,48小时后,由于菌落自溶, 呈现“脐窝状” 生化反应:Optochin敏感试验(+)
胆汁溶菌试验(+) 菊糖分解试验(+) 动物试验:小白鼠毒力试验(+)
临床意义--A群链球菌
常规培养:18~24小时至1周;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观察7天至1月
链球菌鉴定
细菌形态及染色性 菌落特征 鉴定试验
杆菌肽敏感试验 CAMP试验 胆汁七叶苷试验 Optochin敏感试验 血清学分群快速胶乳凝集试验
肺炎链球菌与甲型链球菌的鉴别
菌 名
形态
菌落
微生物链球菌ppt课件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微生物链球菌
·
•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种类多, 致病性强弱不一,主要引起各种化脓性感 染、肺炎、猩红热、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 应等 •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 链球菌分类
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其周围溶 血环的情况) 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致病性较弱,条件致病菌
乙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不完全溶血--溶血圈
窄,圈内RBC未完全 破坏,呈草绿色
α - 溶血
☆完全溶血--溶血圈宽
大,RBC完全溶解溶血 圈透明
β-溶血
丙链
甲链
乙链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 属于A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 型。如A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分13型
镜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
菌落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脐样凹陷 18-24h
胆汁溶解试验
致病物质
• 荚膜-- 抗吞噬,是肺炎球菌主要侵袭力。有荚膜为光滑型 “S”型,毒力强 无荚膜的粗糙型“R”型,毒力降 低。 其它致病因素-- 肺炎球菌溶血毒素、脂磷壁酸、神经氨 酸酶等,与肺炎球菌致细胞坏死、溶血、与细胞粘附等作 用有关。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丙型链球菌 (γ - streptococcus)
微生物链球菌
·
•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细菌种类多, 致病性强弱不一,主要引起各种化脓性感 染、肺炎、猩红热、链球菌感染后超敏反 应等 •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A群链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 链球菌分类
1、根据溶血能力分类(在血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其周围溶 血环的情况) 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圈 致病性较弱,条件致病菌
乙 型 溶 血 性 链 球 菌 的 溶 血 情 况
☆不完全溶血--溶血圈
窄,圈内RBC未完全 破坏,呈草绿色
α - 溶血
☆完全溶血--溶血圈宽
大,RBC完全溶解溶血 圈透明
β-溶血
丙链
甲链
乙链
2、根据抗原结构不同分类 根据C多糖抗原不同分20群(其中致病菌株多 属于A群) 各群之间,又按蛋白质抗原不同,分若干 型。如A群—— 分M、T、R…等约150个型 B群——分 4型 C群——分13型
镜
•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高,血平板上生长
菌落周围α-溶血,与甲链相似
肺炎球菌与甲型链球菌区别--胆汁溶菌
试验、菌落中间下陷(自溶)
脐样凹陷 18-24h
胆汁溶解试验
致病物质
• 荚膜-- 抗吞噬,是肺炎球菌主要侵袭力。有荚膜为光滑型 “S”型,毒力强 无荚膜的粗糙型“R”型,毒力降 低。 其它致病因素-- 肺炎球菌溶血毒素、脂磷壁酸、神经氨 酸酶等,与肺炎球菌致细胞坏死、溶血、与细胞粘附等作 用有关。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α-hemolytic streptococcus)
特点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丙型链球菌 (γ - streptococcu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链球菌
1994年,WHO郑重宣布,发现了比艾滋病毒更 可怕的“食人肉菌”━A族链球菌,该菌能产生强 烈毒素,以每小时2.5厘米的速度吞噬人的肌肉, 可在24小时内置人于死地。患者首先发生高热, 皮肤出现水泡,并发展成为非常严重的坏死性筋膜 炎、皮肤坏死和坏疽病,导致局部组织和肌肉坏死。 美国从1989年以来,平均每年有400多人因感染 A族链球菌而死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由于 人类对链球菌的免疫水平下降和耐 药菌株出现,A族链球菌大有卷土 重来之势,且病情严重,不可掉以 轻心!
但也不必惊慌失措,青霉素对A 族链球菌有很好的疗效。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链球菌
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 其中死亡38例
2005年7月23日,四 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南津 镇,面对亲人不知病因 的故去,家属感到悲痛 万分。
链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与染色:球菌,呈链状 排列。革兰染色阳性。
一、生物学特性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需补充血液等。
2. 容易形成菌栓,不扩散,阻 塞血管,形成血栓
链球菌 稀薄
容易扩散,与 周围组织界限 不清,脓汁稀 薄、带血色, 边缘不清
1. 透 明 质 酸 酶 : 分 解 细 胞 间 质 , 促进细菌扩散
2. 链 激 酶 : 溶 解 血 块 、 阻 止 血 浆凝固,促细菌扩散
3. 链道酶:溶解脓汁中DNA, 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 。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链球菌感染后2~3周,通常抗 “O”抗体升高,大于 1∶400有诊 断意义,尤其是风湿热患者中的血 清抗“O” 显著增高。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扩 散因子)、链激酶(纤维蛋白溶解 酶)、链道酶(DNA 酶)。
化脓性感染病灶有明显的扩散 倾向,周围界限不清、脓汁稀薄、 带血色。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致热外毒素:有致热作用和细 胞毒作用
猩红热是一种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全身 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为特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4)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 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的抗 原,可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引发 超敏反应性疾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风湿热:以关节炎、心肌炎为 主,常是链球菌性咽炎的并发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痈、丹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脓疱疮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咽喉炎、扁桃体炎、 产褥热等
链球菌与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的区别
细菌 脓汁 病灶特征
原因
葡萄球 粘稠 菌
容易局限化, 与周围组织界 限分明,脓汁 黄而粘稠
血浆凝固酶:
1. 容易在菌体周围形成纤维蛋 白沉积,具抗吞噬作用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 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多见于 儿童和青少年。常是咽炎或脓皮病 的并发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M蛋白可引起Ⅱ 型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M蛋白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本世 纪初十分常见,但愈后有长期免 疫力, M蛋白、猩红热抗毒素免 疫力牢固,能防止同抗原型链球 菌的再感染,所以发病越来越少, 病情缓和。
一、生物学特性
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血作用分类
分类
丙链
溶血环
致病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mm草绿色溶血环 条件致病菌
甲链
乙链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4mm无色溶血环
致病菌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无溶血环
非致病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链球菌溶素(strepolysin):有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的作用,其中溶素O对中性粒细胞、 神经细胞和心肌有毒性作用,可引 起心脏骤停。
1994年,WHO郑重宣布,发现了比艾滋病毒更 可怕的“食人肉菌”━A族链球菌,该菌能产生强 烈毒素,以每小时2.5厘米的速度吞噬人的肌肉, 可在24小时内置人于死地。患者首先发生高热, 皮肤出现水泡,并发展成为非常严重的坏死性筋膜 炎、皮肤坏死和坏疽病,导致局部组织和肌肉坏死。 美国从1989年以来,平均每年有400多人因感染 A族链球菌而死去。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由于 人类对链球菌的免疫水平下降和耐 药菌株出现,A族链球菌大有卷土 重来之势,且病情严重,不可掉以 轻心!
但也不必惊慌失措,青霉素对A 族链球菌有很好的疗效。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链球菌
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4例, 其中死亡38例
2005年7月23日,四 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南津 镇,面对亲人不知病因 的故去,家属感到悲痛 万分。
链球菌
一、生物学特性
1. 形态与染色:球菌,呈链状 排列。革兰染色阳性。
一、生物学特性
2. 培养特性:营养要求较高, 需补充血液等。
2. 容易形成菌栓,不扩散,阻 塞血管,形成血栓
链球菌 稀薄
容易扩散,与 周围组织界限 不清,脓汁稀 薄、带血色, 边缘不清
1. 透 明 质 酸 酶 : 分 解 细 胞 间 质 , 促进细菌扩散
2. 链 激 酶 : 溶 解 血 块 、 阻 止 血 浆凝固,促细菌扩散
3. 链道酶:溶解脓汁中DNA, 降低其粘稠度,促细菌扩散 。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链球菌感染后2~3周,通常抗 “O”抗体升高,大于 1∶400有诊 断意义,尤其是风湿热患者中的血 清抗“O” 显著增高。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2)侵袭性酶:透明质酸酶(扩 散因子)、链激酶(纤维蛋白溶解 酶)、链道酶(DNA 酶)。
化脓性感染病灶有明显的扩散 倾向,周围界限不清、脓汁稀薄、 带血色。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致热外毒素:有致热作用和细 胞毒作用
猩红热是一种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以发热、全身 弥漫性鲜红色皮疹 为特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4)M蛋白:具有抗吞噬作用。 与心肌、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的抗 原,可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引发 超敏反应性疾病。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风湿热:以关节炎、心肌炎为 主,常是链球菌性咽炎的并发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痈、丹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脓疱疮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化脓性炎症:咽喉炎、扁桃体炎、 产褥热等
链球菌与葡萄球菌化脓性感染的区别
细菌 脓汁 病灶特征
原因
葡萄球 粘稠 菌
容易局限化, 与周围组织界 限分明,脓汁 黄而粘稠
血浆凝固酶:
1. 容易在菌体周围形成纤维蛋 白沉积,具抗吞噬作用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 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多见于 儿童和青少年。常是咽炎或脓皮病 的并发征。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M蛋白可引起Ⅱ 型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M蛋白可引起Ⅲ型超敏反应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在本世 纪初十分常见,但愈后有长期免 疫力, M蛋白、猩红热抗毒素免 疫力牢固,能防止同抗原型链球 菌的再感染,所以发病越来越少, 病情缓和。
一、生物学特性
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溶血作用分类
分类
丙链
溶血环
致病性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1-2mm草绿色溶血环 条件致病菌
甲链
乙链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2-4mm无色溶血环
致病菌
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无溶血环
非致病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1)链球菌溶素(strepolysin):有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的作用,其中溶素O对中性粒细胞、 神经细胞和心肌有毒性作用,可引 起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