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随访研究

首选的最有效、 作用范围最广的抗气道炎症药物, 可针对哮喘气道炎症发生过
13 统计学 方法 : . 采用 SS1. PS30统计 软件分析 , 量数据 以 x 表示 , 程的多个环节, 计 ±S 可同时有效抑制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结构细胞参与的气道炎 正态分 布用 t 检验 , 布用 非参数 检验 , 数资料 比较 用 x 检验 , Bnr 症, LM只特异性拮抗哮喘气道炎症发生过程的某一重要炎症介质 一白三 非鲥 计 以 iy a 而 T Lgt oii sc回归进行危 险因素分 析。P<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00
p受 体激动剂可使咳嗽明显 减轻或 缓解 , 2 但停 药后 咳嗽再度 出现 或加 重。全 危险因素 , 而规律吸人 IS C 是有 效的保护因素。
部病例均符合 19 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 C A诊断标准引。 98 V
12 研究 方法 。 .
3 讨论 .
M t m t等对 4 au o s o 2例 C A患者进行 了 4 的观察 , V 年 发现 2 患者仅 3例 0例
2 0 ,2 5 : 5 041( )4 . 4
肿的感染细菌 , 为一般上呼 吸道 、 口腔 的常存 菌 。常 为混合 感染 , 括需 氧和 [ ] 尹艮女.6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包 2 3 右江医学杂志。093 2O ,7 厌氧的革兰氏阳性与阴性球菌与杆菌。其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为葡萄球菌、 链 ( )4 . 3 :6 球菌、 肺炎球菌、 梭形菌和螺旋体等。本组4 6例患者均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性 [ ] 张容, 3 汪洪. 耱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误诊分析.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采用 2— 3种抗生素联合进行治疗。 20 2 4)4 8 0 4,( :4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62例临床分析

【 中图分 类 号】 7 56 R 2 .
【 文献 标识 码】C
【 文章 编号】 1 7 — 7 1 2 1 ) 6( ) 0 8 0 6 4 4 2 (0 0 0 c 一 3 — 2
Clnia na y i f6 hid e t c ug v ra shm a i c la l ss0 2 c l r n wih o h a inta t
d e a e c rn c c u hc u h v ra ta tma i ig o ie lal, esa d r ie r ame ts o l e d n c odn r n h v h o i o g ,o g ain sh s da n ssd ce r t tn a dzd te t n h u d b o e a c r ig y h t h u eo sh h rp , n e u ete icd n eo sh . o ter l fat mate a y a d rd c h n i e c fat ma
X/ C e g E h n
(h e peSH si l f u igC t,u n d n rvn e u ig 5 5 0 ,hn ) r eP o l opt nn i G a g o gPoic, nn 1 3 0C ia I ’ aoP y P 【 b ta t A s c]Obe t eT x lr h l i lc aat n l ia e cc fc i og ain s m . to s 6 r jci :oe poe te c nc hrc ra d ci cl f ay o hl c uh vr tat aMeh d :2 v i a e n f i d a h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临床治疗与研究发表时间:2014-07-10T08:04:24.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期供稿作者:徐启彦[导读] 内因多见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肺卫不固,宿痰内伏于肺;外因则是外感风邪(风寒、风热)。
徐启彦(安徽省萧县中医院 235200)【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61-02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隐匿性哮喘,咳嗽性哮喘等。
该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近年有增加趋势,该病用一般治疗咳嗽的方法,疗效不佳。
笔者从岳美中老中医用“延年半夏汤”治疗支气管喘息的经验中受到启发,用“延年半夏汤”辩证加味,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就诊的5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延年半夏汤”加味和西药进行治疗研究。
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治疗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组2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14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平均年龄40.2岁,对照组2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者71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39.6岁。
两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56例患者的病程均在3个月以上,6年以内,两组患者的平均病程基本一致。
1.2 诊断标准(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一个月,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运动后加重。
(2)肺功能和胸片正常,查体无阳性体征。
(3)气道高反应及可逆性气道阻塞。
(4)抗菌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支气管扩张剂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并在停药后短期内复发。
(5)有个人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变应原试验阳性。
(6)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咳嗽。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以14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以延年半夏汤为基本方,红参10g 灸鳖甲10g 吴萸6g 槟榔6g 枳实6g 法半夏10g 桔梗10g 前胡10g 生姜3片红枣5枚辩证加味:兼有风寒者加麻黄、杏仁;兼风热者加柴胡、黄芩;咳嗽剧烈者加地龙、灸僵蚕、全蝎。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咳嗽 可 能是 哮 喘 的唯 一 症 状 , 主要 为 长 期顽 固性 干咳 , 常在 常
吸 入 刺 激性 气味 , 空 气 , 触变 应 原 , 动 或 上 呼 吸 道 感染 后 诱 冷 接 运
发 , 分 患 者 没 有任 何诱 因 . 部 多在 夜 间或 凌 晨加 剧 . 的 患者 发 作 有 有一定的季节性 , 春秋为多 . 以 患者 就 诊 时 多 已经 采 用 止 咳 化 痰
床
医
学
③增强机 体免 疫功 能。 咳嗽 变异性 哮喘 的实 质仍是 哮喘 , 哮喘 而 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 即因免疫 功能异常而 引起变态 反应 , 因此要 注意 改
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3中医 认 为咳 嗽 突 然 , 行 数变 , 时来 之 匆 匆 , 善 咳 咳后 也 可骤 止 , 反 复阵 咳 及 咽 中痒 感 , 似 虫 行 , 无法 抑 制 , 但 痒 又 如此 也反 应 了该 病 的 风邪 特 点 。 邪是 本病 证 发 生 、 展 和 演 变 过程 中 的 主 风 发 要 因素 。 其病 因病 机 当 属素 体 阳 气 不足 , 使风 、 、 邪 易 于外 袭 , 寒 燥 邪郁 于肺 , 气 失 宣 , 管 不 利 , 道 挛 急 所 致 。 肺 肺 气 与现 代 医学 认 为
药 和抗 生 素 治 疗 过 一 段时 间 , 乎 没有 疗 效 , 应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 几 而
抗 过 敏 药 物 , 受体 激 动 剂 和 茶 碱 类 则 可 缓 解 。 p
现 为 慢 性咳 嗽 , 刺激 性 干 咳 为 主 , 少 , 在 夜 间或 清 晨持 续 反 以 痰 常 复 发 作 , 动 后加 重 ; 冒 、 空 气 、 尘 、 运 感 冷 灰 油烟 等 容 易 诱 发 或加 重 咳 嗽 。 嗽 变 异 性 哮 喘 病 人 大 多 没 有 明显 的 气 喘 症 状 , 诊 也 听 咳 听 不 到 哮鸣 音 , 部 x 片 也 显示 正 常 或者 肺 纹 理 增加 , 无其 他 器 胸 线 但 质 性 改 变 。 类 病 人 常 常 同 时 合 并 有 过 敏 性 鼻 炎 、 敏 性 皮 炎 等 这 过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临床分析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20例临床分析儿童咳嗽是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疾病。
其中,一部分儿童咳嗽发展为变异性哮喘。
本文对120例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分析。
一、临床表现1.咳嗽特点:儿童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频繁发作,夜间加重。
有时咳出少量白色粘液,咳嗽剧烈时可导致呕吐。
2.喘息发作:儿童在咳嗽后可出现喘息发作,表现为气急、呼吸困难,哭喊时加重。
3.呼吸道感染: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常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流泪、鼻塞、咽痛等。
4.过敏史:部分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有家族性或个人过敏史,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
二、诊断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包括症状的发作间隔、频率、持续时间、夜间症状等。
2.体格检查:仔细观察患儿的呼吸状况、胸部叩诊、听诊等,以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3.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测试,如肺活量、峰流速等指标,评估儿童哮喘的严重程度。
4.过敏原检测:进行过敏原测试,包括皮试和特异性IgE测定,以了解儿童是否存在过敏源。
三、治疗1.控制反应性气道炎症:应用吸入类固醇等抗炎药物,减少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咳嗽和喘息症状。
2.纠正过敏反应:对于有过敏史的患儿,应采取相应的过敏治疗措施,如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等。
3.支气管扩张剂:儿童哮喘发作时,可应用β2受体激动剂进行支气管扩张,缓解呼吸困难。
4.免疫调节剂:对于症状严重的儿童哮喘患者,可考虑应用免疫调节剂,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总结: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为频繁的干咳和喘息发作。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炎治疗、过敏治疗、支气管扩张剂和免疫调节剂的应用。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发作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进展

夹杂 , 因发汗过甚和辛凉郁遏 , 致使机体表里失和 , 阴阳失调 ,
虚 实 兼 有 , 气 不 宣 , 嗽不 止 或 反 复 发 作 。其 病 位 在 “ 表 肺 咳 半 半里”病机则是“ 邪相争” , 正 。伍 德 俊 【 认 为 C A 多 由 于 体 6 J V 虚 感 邪 , 虽 体 壮 , 冒后 过 用 辛 凉 药 物 治 疗 , 则 发 汗 过甚 , 或 感 一 二 则 辛 凉 郁 遏 , 致 机 体 表 里 失 和 , 阳失 调 , 卫 不 谐 , 实 导 阴 营 虚 皆有 , 三焦 气 机 不 畅 , 气 不 宣 , 嗽 不 止 或 反 复 发 作 。 崔 红 肺 咳 生[认 为: 7 ] 首先 肝 肺 生理 相 关 , 理 相 同 , 在 密 切 关 系 。其 病 存 次 由于 C A发 作 , ( ) 木 , 应 寅卯 时 , 晨 发 作 为 肝 旺 V 肝 胆 属 对 凌 之 时 , 失 疏 泄 , 郁 化 火 或 肝 阴 血不 足均 可 导 致 肝 肺 气机 失 肝 肝 调 , 血失和 , 气 升降 失 常 , 气 上 逆 , 为 咳嗽 。西 窗 印 月 【 认 肺 发 8 J 为 该 病 为 风邪 犯 肺 、 阻肺 络 、 气失 宣 、 管 不利 、 道 挛 急 邪 肺 肺 气 所致 。 王 兴 娟 [ 记 述 中 国 科 学 院沈 自尹 院 士 观 点 : 喘 引 发 9 ] 哮 多 由于外 邪犯 肺 , 失 清肃 , 恋 于肺 , 气 闭合 , 机 阻滞 之 肺 痰 肺 气 故 。 大 多数 患 者 表 现 为 本 虚 标 实 , 7 % 患 者 有 肾虚 征 象 , 且 0 同时 发 现 无 论 有 肾 虚 或 元 肾 虚 , 者 下 丘 脑 一垂 体 一 肾上 腺 患
C A 发病 机 制 目前 尚不 完 全 清 楚 。有 证 据 提 示 : 管 上 V 气 咳 嗽受 体 是 从 支 气 管 收缩 受 体 分 离 出 来 的 , 哮 喘发 作 中 , 在 释 放 出 的炎 症 细胞 递 质 可 能 刺 激 咳 嗽 受 体 , 而且 该 炎 症 反 应 主 要 累 及 中央 气 道 , 而 除 产生 咳嗽 外 , 从 还会 出现 喘 息 及 呼 吸 困 难 。具 有 如 下 特 点 : 长 期顽 固性 干 咳 ( 间 >2周 )常 在 夜 ① 时 , 间发 生 或 清晨 发 作 性 咳 嗽 , 动 后 加 重 , 少 ; 常 由呼 吸 性 运 痰 常 刺 激 物 ( 烟 雾 ) 冷 空气 、 笑 或 咳 嗽本 身 诱 发 。② 多有 较 明 如 、 大
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发病 3 例 ; o 有过敏史 2 例 。误诊为反复上呼吸道 感染 、 3 支气管炎等 2 例 , 9 正规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2 。确 诊后 6例 选用糖皮 质激素吸入剂 、z 8 受体激 动剂、 组织 胺受体阻 断剂治 疗有 明显效果 。结论 : VA 以慢 性干咳为特征 , C 其治
维普资讯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 年第 2 07 0卷第 9期
JMe h o . rcVo. 0 No 9 S p2 0 dT er& P a 12 , . ,e 0 7
的比较。实验组和对 照组三种 指标治疗前 后 的结果 见表 2 。
结果 显示 :1 实验组 与对照 组治疗 前后对 T -、F - 、 () NFa IN 7
胞减少 , 明 IN 7可以作为治疗哮喘 的药物 。本研 究发现 说 F- 口服祛喘汤后患者血 WN Y明显升高 , — 可能与本组方 巾某些 敏感成分能刺激 IN 7的生成 有关 。本 研究结果 表 明患者 F - 体内存在细胞 因子紊乱 现象 , TN 即 卜 生 成过 多 , N 7合 I - F 成减少 , 随着 口服祛喘汤治疗后病情好转 , NF a IN一 T -和 F
节 Th 和 Tl 类细胞 因子 的失衡而达到治疗哮喘的 目的。 l 1 2 目前对平喘方剂的机理探讨研究工作 尚不多见 , 王筠默 用小青龙汤不同组合 的煎液 及醇提 取物 与对照组 ( 黄碱 , 麻 肾上腺素) 进行对 比研究 。实验表 明, 本方 及其主要 组成 药 的水煎剂和醇提取物对豚 鼠离 体气 管平 滑肌均有 不同程度 的松 弛作用 , 并有抗 组 胺 、 乙酰 胆碱 和抗 氯化 钡 的作 用 。 抗
咳嗽变异性哮喘65例临床分析

()1 . 1:7
[】 一 云, 德 沂, 2李 陈 季建 林 . 症 与焦 虑症 的症状 复 盖与 鉴别 [ . 抑郁 J ] 临床精 神 医学 杂志 , 0 , 1 10 2 03 ) 9. 0 (:
发作 和社 交恐怖 症 等 的治疗 。 】
[] 4 袁勇贵, 吴爱琴, 张心保. 焦虑和抑郁合病 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 J ]
国外 医学 ・ 神病 学 分册 , 0 , 1 13 精 2 03 ) 4 . 0 (:
[] 文伟 . 一代抗 抑 郁药 [ _ 精神 医学 , 9 , 13 4 5颜 新 J 上海 ] 1 7 () 0 . 9 4 : [】王 继 军 , 祖 承 . 西 汀 的临 床 应 用 [] 6 王 氟 J. 国外 医学 ・ 病 学 分 精神
C l i a aysso 5 c s so o g ra ta t a i cl n an l i f6 a e fc u h va i n shm
W NGZ i o gDe at e tf e ioyS z o Ho i l aj gMe i l nvri S z o ,i g u r v c 2 5 0 hn) A h- n ( p r n o rs r r u h u s t , n n h m p t p aN i dc i s uh u a s P o i e 1 0 1C ia a U e . J n n Ab ta t j cieT ic s teciia fau e o o g ai t s maMeh d o a a z eciia d t o 5 c sso s c : e t :o dsu s h l cl e trs f u hv r n t . t o s n l et l c l a f ae f r Ob v n c a ah T y h n a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30T09:08:56.6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许春生[导读]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CV 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1]。
许春生
(新疆沙湾县大泉乡卫生院 832100)
【关键词】刺激性咳嗽哮喘支气管炎
【中图分类号】R56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109-02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1]。
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在哮喘开始发作时,约有6%~8%的患者以持续性咳嗽为主要症状。
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病症。
本文着重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基层卫生人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
疾病的认知率,为患者及时救治提供有效服务。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摘录的138位病例均符合国家《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1.1.1 一般资料:年龄最小9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43.2岁;其中,男性46例;(33%)女性92例;(67%)。
1.1.2 临床症状:以慢性咳嗽为唯一症状就诊者53例,占38.41%;发作时伴短暂呼吸困难者49例,占35.51%;伴短暂心悸、胸闷者36例,占26.09%。
1.1.3 症状特点:凌晨发作者51例,占36.96%;夜间发作者46例、占33.33%;昼间发作者24例,占17.39%;昼夜交替发作者17例,占1
2.32%。
从季节发病表现形式分析:冬春季68例,占49.28%;秋季64例,占46.38%;夏季6例,占4.35%。
1.2 方法:所有患者经过抗炎、调整治疗方案、抑酸等规范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后经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在逐步排除急性支气管感染、慢性咽喉炎、药物副作用、返流性食道炎等基础上,发现115位患者(83%)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病史特点,59位患者(44%)有个人或家庭哮喘病史,36位患者(26%)有冷空气接触发作史,11位患者(8%)有运动后发作史,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对上述患者均先后采取激素的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2]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改善和消失,最终被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2.结果
本组138位病例初诊均被误诊其它疾病,其中首次诊断为支气管感染者109例,占79%;药物负作用14例,占10.1%(长期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慢性咽喉炎者9例,占6.5%;返流性食道炎(GERC)4例,占3%;心源性哮喘2例,占1.4%。
(有心脏病史者)
3.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支气管哮喘范畴,发病原因错综复杂,除了与患者自身的“遗传因素”、免疫状态、精神心理状态、内分泌及健康状态等主观因素外,还与变应原、病毒感染、职业因素、气候、药物、运动和饮食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本组病例中显示:⑴44%的患者有个人或家庭哮喘病史,说明个人或家庭即住哮喘病史在该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诊断该病重要证据之一。
⑵26%的患者与冷空气接触有因果关系。
⑶8%的患者与运动有因果关系;表明空气污染使过敏源种类日益增多,冷空气的吸入和刺激对诱发本病有直接关系。
⑷1.4%的患者与药物有直接关联。
(?受体阻滞剂)
近年来,随着家庭居室、职业环境、空气质量、药物及运动和饮食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导致此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逐步年青化,咳嗽变异性哮喘约占支气管哮喘4%-6%,在中国大约占慢性咳嗽的30%以上,且以女性多见。
是一种临床误诊率高,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本组病例中83%的患者具有此特点)4.结束语
4.1 该病在儿童时期,咳嗽可能是哮喘的唯一症状,甚至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一个先兆,反复发作加之感染,对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及气管软骨环造成不可逆操作,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在成年期,哮喘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工作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住院患者呈明显增长趋势。
所以正确认识和掌握该病的诊治,不仅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对提高成年人、老年人的工作、生活、学习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4.2 基层医疗单位由于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加之患者临床症状单一,阳性体征较少,误诊、误治率较高。
临床上对反复发作一月以上的慢性咳嗽尤其是刺激性干咳的患者,在排除其它因素的同时,要加以关注。
只要我们熟练掌握该病的发病特点,认真查询病史,就一定能提高其诊治率。
参考文献
[1]祝筱姬,韩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现状与展望.实用医药杂志,2010,27(10):944-946.
[2]王文元,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进展.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 ,22(5) :53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