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课件
合集下载
管理学原理完整ppt课件

管理学原理完整ppt课件
• 管理学概述 • 管理思想与理论 • 管理的基本职能 • 管理方法与工具 • 管理者素质与技能 • 管理实践与应用
01
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 理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员工培训与发展
介绍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员 工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措施。
05
管理者素质与技能
管理者素质要求
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对组织和团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 决方案。
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
不断追求新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ABCD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善于倾听、表达和反馈,能与不同背景的人有效 合作。
关注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当代管理思想
学习型组织
强调组织应不断学习、适应并创新以应对快 速变化的环境。
精益管理
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价值创造 ,消除浪费,持续改进。
敏捷管理
强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灵活调 整战略和业务模式。
战略管理
关注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以获取竞争 优势和实现组织目标。
预算编制与执行
制定企业预算,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财务稳健。
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
提供财务报表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支持企业战略 决策。
成本控制与优化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
税务筹划与合规
• 管理学概述 • 管理思想与理论 • 管理的基本职能 • 管理方法与工具 • 管理者素质与技能 • 管理实践与应用
01
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历史性。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 理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
员工培训与发展
介绍员工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员 工职业发展规划和激励措施。
05
管理者素质与技能
管理者素质要求
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对组织和团队负责,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寻求解 决方案。
持续学习和创新能力
不断追求新知识,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ABCD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善于倾听、表达和反馈,能与不同背景的人有效 合作。
关注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应用,以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当代管理思想
学习型组织
强调组织应不断学习、适应并创新以应对快 速变化的环境。
精益管理
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的价值创造 ,消除浪费,持续改进。
敏捷管理
强调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灵活调 整战略和业务模式。
战略管理
关注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以获取竞争 优势和实现组织目标。
预算编制与执行
制定企业预算,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确保财务稳健。
财务分析与决策支持
提供财务报表分析、风险评估和投资建议,支持企业战略 决策。
成本控制与优化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
税务筹划与合规
《管理学原理》ppt课件

创新型组织的建设
企业需要建立创新型组 织,鼓励员工创新,激 发企业创新活力,以适 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人才管理的变革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成 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 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管 理体系,包括人才的选 拔、培养、激励等。
未来管理趋势展望
智能化管理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企业管理将更 加智能化,包括智能决策、智能预测等。
04
管理方法与工具
目标管理法
定义与目标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 的管理方法,通过设定明确、可 衡量的目标,激励员工努力实现 这些目标,从而提高组织绩效。
目标设定
设定目标时,应遵循SMART原则 (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 时限),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有 效性。
目标实施
在目标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有 效的反馈机制,及时调整目标或 策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电子商务的兴起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企业需要适应电子商务的运营和 管理方式,包括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等。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分析海量数据,挖掘潜在商机,提高市场 预测和决策的准确性。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 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 一,需要建立有效的知 识管理体系,促进知识 的共享和创新。
项目管理工具
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有甘特图、PERT图、WBS(工作分解结构)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项目经理更好地进行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
质量管理法
质量与质量管理 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能力。 质量管理则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确保产品或服务的 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 参与、过程方法、改进、循证决策和关系管理等。
《管理学原理最全》ppt课件

控制过程
监控组织绩效、识别偏差并采 取纠正措施,确保计划得以顺 利实施。
决策类型与程序
决策类型
包括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等,涉及组 织不同层面的重要问题。
决策程序
明确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估选择和实 施决策等步骤,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决策风险
分析决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制 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领导方法
通过有效的领导,激励员工积极工作,提高 组织绩效。
组织方法
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 职责和关系,实现协同工作。
控制方法
对组织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确保计划 得到有效执行。
管理学的基本技能
决策技能
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
。
沟通技能
能够与员工、客户和其他利益 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
团队建设技能
能够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 创造性,提高团队整体绩效。
创新思维技能
能够不断开拓创新,推动组织 持续发展和进步。
03
管理学的核心要素
管理者角色与职责
管理者定义及分类
01
明确管理者的身份和职责,包括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
层管理者等。
管理者角色定位
02
分析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定位,如领导者、决策者、协调者
沟通技巧
包括倾听、表达、反馈、 非语言沟通等方面。
沟通策略
根据沟通目的和对象选择 合适的沟通方式,如书面 沟通、口头沟通、电子媒 介沟通等。
团队建设与激励
团队建设的意义
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增强团队凝聚力。
团队建设的方法
包括明确团队目标、建立信任关系、分配角色与责任、培养团队精神 等方面。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 30页)

第五讲 计划(续)
5.5 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 目标管理 ❖ 滚动计划法 ❖ 网络计划技术 ❖ 甘特图 ❖ 时间管理
1
5.5.1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 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来的。
❖ 基本思想:
2
1、组织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者通过这 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绩效分析
2013实际
执行情况
12
(三)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A.计划符合实际情况; B.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互
衔接,可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使各期计 划基本一致; C.大大增强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对 环境的应变能力。
13
5.4.3 网络计划技术(计划评审技术)
(一)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思路
4
目标管理程序(具体做法):
确定任务 目标制定 目标分解 目标控制 目标考核 目标激励
5
目标管理的过程
最高管理者预定总目标 上下联动,分解目标 上下级共同拟定实施方案(计划)
实施目标 阶段检查 反馈 协助
总结 评价 奖惩
6
(二)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是一种将组织总目标分解转化
为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部门 内每个员工的岗位目标,并以此为行动指南 和考核依据的管理方法。
29
故事案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莫端要求秘书 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 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 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 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 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 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问题: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5.5 计划工作的常用工具和方法
❖ 目标管理 ❖ 滚动计划法 ❖ 网络计划技术 ❖ 甘特图 ❖ 时间管理
1
5.5.1 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 1954年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提出来的。
❖ 基本思想:
2
1、组织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管理者通过这 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绩效分析
2013实际
执行情况
12
(三)滚动计划法的评价
A.计划符合实际情况; B.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互
衔接,可根据变化及时调整,使各期计 划基本一致; C.大大增强了计划的弹性,提高了组织对 环境的应变能力。
13
5.4.3 网络计划技术(计划评审技术)
(一) 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思路
4
目标管理程序(具体做法):
确定任务 目标制定 目标分解 目标控制 目标考核 目标激励
5
目标管理的过程
最高管理者预定总目标 上下联动,分解目标 上下级共同拟定实施方案(计划)
实施目标 阶段检查 反馈 协助
总结 评价 奖惩
6
(二)目标管理的定义 目标管理是一种将组织总目标分解转化
为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部门 内每个员工的岗位目标,并以此为行动指南 和考核依据的管理方法。
29
故事案例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莫端要求秘书 给他的呈递文件放在各种颜色不同的公 文夹中。红色的代表特急;绿色的要立 即批阅;桔色的代表这是今天必须注意 的文件;黄色的则表示必须在一周内批 阅的文件;白色的表示周末时须批阅; 黑色的则表示是必须他签名的文件。
问题: 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管理学原理讲义(PPT43页)

领导
采用哪种领导方式更为适宜;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各自 的重视程度;对非正式沟通渠道的态度;是否所有的分歧意见 都应当消除。
控制
规章制度应在何种程度上得到严格执行;是允许员工控制 自己的行为还是施加外部控制;工作绩效评价中应采用何种标 准;个人预算超支将会产生什么反响。
第1节 管理者的作用
2. 管理者对组织文化的管理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08:305.26.202108:305.26.202108:3008:30:575.26.202108:305.26.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 6.3021 .6.301 5:03:1 815:03 :18Jun e 30, 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 1年6月 30日星 期三下 午3时3 分18秒 15:03: 1821.6 .30
2. 管理象征论
观点1
与管理万能论的主张相反,一些观察家认为, 管理者对组织业绩的影响十分有限,组织的成败在 很大程度上是归因于管理者所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
观点2
“管理象征论”认为,一个组织的绩效受到管 理当局无法控制的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 括经济形势、政府政策、竞争对手的行动,特定产 业的状况,对专有技术的控制,以及组织前任管理 者的决策及组织文化等。
第1节 管理者的作用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件

此外,斯密还讲到管理中的控制和计算还本期 问题。
斯密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的思想为资产 阶级确立支配地位提供了理论根底。
2.查尔斯• 巴贝奇
• 查尔斯•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 1792 -1871〕是英国 数学家、创造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
• 1832 年,巴贝奇出版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这 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巴贝奇在该书中对许多管理 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经理人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认为工厂应该实行专业化分工,对生产集中化管理,应 用时间研究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与均衡生产,注意机器与 工具的使用等,他还分析了颜色对疲劳的影响,建议进行 本钱记录,主张建立一套有效的可行性建议制度。
和一般管理?最为著名。亨利•法约尔的管理 思想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开展影响重大,被 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2〕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① 对管理的认识。法约尔首次把经营和管 理相区别,对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经营是指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开展的一 项工作,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平安、 会计和管理等六项活动。
二、管理者的类型与职责
高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高级执行者并 负责全面的管理。一般高层管理者指的 是战略管理者,关注长期问题并侧重于 组织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
中层管理者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 目标和方案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活动。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 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 的工作。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 者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在组织中起 承上启下的作用。
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原因 在于:① 每个工人的能力有差异,每个自然人的优 势能力不尽相同;② 将适宜的人用在适宜的位置上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③ 劳动分工增加了每个工 人的技术熟练程度;④ 劳动分工使工作转换时间大 大节省;⑤ 创造的新机器可以帮助工人完成以前多 个工人的劳动。
斯密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初期,他的思想为资产 阶级确立支配地位提供了理论根底。
2.查尔斯• 巴贝奇
• 查尔斯• 巴贝奇〔Charles Babbage , 1792 -1871〕是英国 数学家、创造家和科学管理的先驱。
• 1832 年,巴贝奇出版了?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一书,这 是管理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巴贝奇在该书中对许多管理 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经理人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他认为工厂应该实行专业化分工,对生产集中化管理,应 用时间研究技术,进行批量生产与均衡生产,注意机器与 工具的使用等,他还分析了颜色对疲劳的影响,建议进行 本钱记录,主张建立一套有效的可行性建议制度。
和一般管理?最为著名。亨利•法约尔的管理 思想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开展影响重大,被 称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2〕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① 对管理的认识。法约尔首次把经营和管 理相区别,对管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认为经营是指导企业向正确方向开展的一 项工作,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平安、 会计和管理等六项活动。
二、管理者的类型与职责
高层管理者是一个组织的高级执行者并 负责全面的管理。一般高层管理者指的 是战略管理者,关注长期问题并侧重于 组织的生存、成长和总体有效性。
中层管理者负责将战略管理者制定的总 目标和方案转化为更具体的目标和活动。 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 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者 的工作。与高层管理者相比,中层管理 者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在组织中起 承上启下的作用。
劳动分工之所以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其原因 在于:① 每个工人的能力有差异,每个自然人的优 势能力不尽相同;② 将适宜的人用在适宜的位置上 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③ 劳动分工增加了每个工 人的技术熟练程度;④ 劳动分工使工作转换时间大 大节省;⑤ 创造的新机器可以帮助工人完成以前多 个工人的劳动。
《管理学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总结词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是管理学原理的重要实践应用,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有助于理解战略管 理的理论和实践。
详细描述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通常包括对知名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的分析,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的战略布局,以及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战略。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 境中制定和调整战略,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挑战。
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
领导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协调和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职能
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通过监督和检查来 确保实际工作与计划相符合 的过程。
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预算控 制、审计控制和目标控制等。
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绩效、比较标准与 实际绩效以及采取纠正措施 等步骤。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制定财务预算,控制企业成本和支出。
财务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投资决策
评估投资项目,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税务筹划
合理规划税务,降低企业税负。
营销管理
01
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为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营销策略
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 销售量。
03
组织在管理中的作用
组织能够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 为个体成员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领导职能
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风格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民主式、权威式 和放任式等。
领导者的素质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是管理学原理的重要实践应用,通过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的成功与失败案例,有助于理解战略管 理的理论和实践。
详细描述
企业战略管理案例通常包括对知名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的分析,例如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的战略布局,以及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创新战略。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 境中制定和调整战略,以及如何应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挑战。
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
领导能够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协调和解决团队内部的矛盾和问题, 推动组织目标的实现。
控制职能
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通过监督和检查来 确保实际工作与计划相符合 的过程。
控制的方法
控制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
常见的控制方法包括预算控 制、审计控制和目标控制等。
控制过程包括确定控制标准、 衡量实际绩效、比较标准与 实际绩效以及采取纠正措施 等步骤。
财务管理
财务预算
制定财务预算,控制企业成本和支出。
财务分析
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投资决策
评估投资项目,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税务筹划
合理规划税务,降低企业税负。
营销管理
01
市场调研
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为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营销策略
制定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 销售量。
03
组织在管理中的作用
组织能够协调和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 为个体成员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
领导职能
领导的概念
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领导风格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民主式、权威式 和放任式等。
领导者的素质
管理学原理_完整终极课件

5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两重性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 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种环境中工 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一个组织通常划分成三个层次,即上层管理、中层管理、基 层管理。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案例分析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而, 在学习中,案例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 我们对案例分析的方法,做一些解释和说明。 1.分析案例时,首先必须要认真仔细阅读 案例内容,看清案例后所提的问题,并正确理 18 解题意。
2 .根据题后所问问题,准确选择分析 案例要用的相关理论。包括理论的定义、理 论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10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 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 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随 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社 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的社会
11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6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 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 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 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 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 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第二节 管理的性质
一、管理两重性
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 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3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管理者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种环境中工 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管理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一个组织通常划分成三个层次,即上层管理、中层管理、基 层管理。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案例分析方法
《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因而, 在学习中,案例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 我们对案例分析的方法,做一些解释和说明。 1.分析案例时,首先必须要认真仔细阅读 案例内容,看清案例后所提的问题,并正确理 18 解题意。
2 .根据题后所问问题,准确选择分析 案例要用的相关理论。包括理论的定义、理 论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10
三、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 (1) 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 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 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随 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会更加精细,社 会化大生产会日益复杂,而日新月异的社会
11
第四节 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6
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 基本观点。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 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 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 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 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及其职能
一、什么是管理
二、为什么学习管理 三、管理的职能
一、什么是管理?
• 几位西方学者的经典定义 • 福莱特: 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 • 罗宾斯: 管理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或通过其他人 来切实有效地完成活动的过程 (效率 、效果) • 托马斯· 贝特曼: 管理就是通过任何资源的配置实现组织目 标的过程。
三、管理的职能
人类的管理活动有哪些基本职能,说法 不一。自法约尔提出五种管理职能以来, 有的提出三种、四种,也有的提出六种、 七种。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以及丰富 的管理实践,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
管理的四项职能之一:计划职能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任务
例如,某家国际性的玩具零售店由于意识到香港 将会是亚太区的重要商业及金融中心,便于1987 年到香港这个战略重镇,发展它的零售业务,至 今已开设了多间大型的零售店。由此可见,管理 人员必须高瞻远瞩,具有独到的眼光,才能制订 良好的计划。 现今世界不断转变,如果公司无 法因应环境订出应变计划,很容易招致失败。
一、什么是管理?
• 中国学者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1)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 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领 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 过程。
一、什么是管理?
• 中国学者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2)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 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3)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 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 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3)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 有成效(效果、效率)。 (4)管理是一种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动态性、 创造性——不断创新)。
七人分粥
二、为什么学习管理
• 没有学过管理学的学生有时会用下面的 句子来回答上述问题: • “我为什么要学管理,我要成为会计 师”; • “我为什么要学管理,那全都是常识”; • “我为什么要学管理,经验是更好的老 师 ”。 • 表面上看,每句话似乎都有道理。事实 上是不全面的。
一、什么是管理?
• 中国学者的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4)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 成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计 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行为活动是 有效整合资源所必需的活动,对于整合资源 来说,它们只是手段或方式,因此,管理的 核心是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管理定义:
球队领队扮演的角色就相当于公 司经理,他要为球队订立目标, 制定计划;并激励队员达成这个 目标;他要了解队员的长处和缺 点,为球队制订比赛战术,同时 调配球员以配合战术;他要针对 每名球员的才能加以适当培训; 他更要小心控制球队的开支,并 充分利用球队的各项资源。
目 标 管 理
计划并非公司高层的专利,公司 内每个部门和小组都要计划怎样 达成自己的目标。 “If you fail to plan,you plan to fail。”--如果你没有计划,便 注定要失败。
一、什么是管理?
• 法约尔(管理职能角度):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 西蒙(决策论): 管理就是决策。将决策一词从广义予以理解, 它和管理一词几近同义。 • 孔茨(艺术论、协调论): 管理是在正式组织起来的团体中,通过他人 并同他人一起把事情办妥的艺术。从广义来讲, 管理就是协调职工的工作 。
课程简介
《管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 础课程。它所研究的是各管理职能 的展开和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性, 即如何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来建立 一定的理论、原则、组织形式、制 度和方法等,以指导人们从事管理 的实践,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教材及参考文献
• 教材:孙班军、陈晔主编:《管理学》,科学出版社 • 徐国华、张德等主编:《管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 周三多等主编:《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三版),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美]斯蒂芬· P· 罗宾斯著,黄卫伟等译:《管理学》(第 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贝特曼(Bateman,T.S)等著;王雪莉等译,《管 理学:构建竞争优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 李维安主编,《公司治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为什么学习管理
从理论上讲: • 管理者是普遍存在的:管理者在所有类型组织的所 有层次和所有领域内工作。任何事情都存在管理问 题。 • 常识管理:许多你将在课程中学习到的基本思想听 起来并不是革命性的或震撼性的,如:管理者应该 为未来计划;组织必须适应环境;管理者需要发现 员工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并将之作为高绩效的奖励。 • 经验管理:管理学教科书无法代替你从经验中获得 的知识和技巧,但管理课程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准备 和补充你的经验——教科书式经验的总结。
不是最好 管理人员
计划 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管理工作 领导 控制
职能
管理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 和控制等职能来协调各种关系和他人的活动,进而一起 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管理?
从上述概念来看,管理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有四项基本活动或基本措施(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 (2)管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各种组 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技术 等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的实质是“协 调”。
目
• • • • • • • • •
录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概述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第四章 计划职能 第五章 决策 第六章 组织职能 第七章 领导和沟通 第八章 激励 第九章 控制职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概述
第一节 管理的含义及其职能
第二节 管理者 第三节 管理学
二、为什么学习管理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 国外学者调查证实,随着人类的进步和 经济的发展,管理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美国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曾经说过, 美国经济的领先地位三分靠技术,七分 靠管理。 • 中国企业改革的现实要求加强管理:规 模的扩张;国企的改制改组;亏损现象; 假账假报表;财务丑闻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