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ppt 6
合集下载
《管理学导论 》课件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多,如何激发其创新精神和提高工作积极性 成为重要挑战。
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
在促进知识共享的同时,如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数字化转型
适应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和决策质量。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1 2
跨国企业战略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市场,如何制定有效的 跨国经营战略。
03
02
制定战略
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分析,制定实现 目标的战略和计划。
制定标准
设定各项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工 作的高效执行。
04
组织职能
组织结构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关系。
人员配备
根据岗位需求,招聘、选拔合适的人才。
制度建设
制定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规范组织行为。
文化建设
塑造组织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创新思想的产生、创意的形成与筛选、创意的验证与实施、创
新成果的评价与推广。
管理创新的方法与技巧
总结词
管理创新的方法、技巧
管理创新的方法
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
管理创新的技巧
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意见、建立良好的创新氛 围、注重实践与反馈。
06
未来管理展望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挑战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需求, 对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等进行 创造性的改进或变革。
管理创新的特征
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动态 性。
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过程
总结词
01
管理创新的内容、过程
管理创新的内容
02
随着知识型员工的增多,如何激发其创新精神和提高工作积极性 成为重要挑战。
知识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
在促进知识共享的同时,如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
数字化转型
适应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 和决策质量。
全球化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1 2
跨国企业战略管理
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市场,如何制定有效的 跨国经营战略。
03
02
制定战略
根据组织内外环境分析,制定实现 目标的战略和计划。
制定标准
设定各项工作标准和流程,确保工 作的高效执行。
04
组织职能
组织结构
设计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关系。
人员配备
根据岗位需求,招聘、选拔合适的人才。
制度建设
制定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规范组织行为。
文化建设
塑造组织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创新思想的产生、创意的形成与筛选、创意的验证与实施、创
新成果的评价与推广。
管理创新的方法与技巧
总结词
管理创新的方法、技巧
管理创新的方法
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
管理创新的技巧
保持敏锐的洞察力、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意见、建立良好的创新氛 围、注重实践与反馈。
06
未来管理展望
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挑战
管理创新是指企业为了适应外部 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的需求, 对管理模式、方法和技术等进行 创造性的改进或变革。
管理创新的特征
创造性、风险性、效益性、动态 性。
管理创新的内容与过程
总结词
01
管理创新的内容、过程
管理创新的内容
02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 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2的效果。
问:许多电梯里都安装了几面镜子, 请问工程师安装这些镜子的初衷是 为什么?
人本原理
人本主义的产生
从资本主义:以“资”为本 到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本位、根本、
目的)
应当把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看作一种生产 要素。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37
成整体时,整体有了要素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才 能。
1+1 >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1 < 2 三个和尚没水吃。 ③管理系统整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其单个要素所没 有的新属性,产生1+1>2,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 —诸要素在时、空上相互联系的组合和排列顺序。
系统的基本属性
结构合理→系统整体性能好 结构不合理→系统整体性较差 因此要注意:
“过度的压力可以让天才变白痴,适当 的激励却可以让白痴变天才。”
•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塑造人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的成长和 进步,是组织发展的长远大计。
凝聚人
“海尔应象海,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 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形 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 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 也在所不辞。”
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 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 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 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 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 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 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 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问:许多电梯里都安装了几面镜子, 请问工程师安装这些镜子的初衷是 为什么?
人本原理
人本主义的产生
从资本主义:以“资”为本 到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本位、根本、
目的)
应当把人视为人本身来看待,而不仅仅是看作一种生产 要素。
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与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
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
5、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37
成整体时,整体有了要素本身所没有的新性质和才 能。
1+1 > 2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1 < 2 三个和尚没水吃。 ③管理系统整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其单个要素所没 有的新属性,产生1+1>2,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 —诸要素在时、空上相互联系的组合和排列顺序。
系统的基本属性
结构合理→系统整体性能好 结构不合理→系统整体性较差 因此要注意:
“过度的压力可以让天才变白痴,适当 的激励却可以让白痴变天才。”
•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塑造人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员工的成长和 进步,是组织发展的长远大计。
凝聚人
“海尔应象海,一旦汇入海的大家庭中,每 一分子便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分彼此的形 成一个团结的整体,随着海的号令执着而又 坚定不移地冲向同一个目标,即使粉身碎骨 也在所不辞。”
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 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 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 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 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 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 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 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七版)第六章 决策

03 决策的理论
第三节:决策的理论
1、古典决策理论
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的,主张应 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但其忽视了非经济因素在决策中的作用, 不一定能指导实际的决策活动其主要内容如下: ➢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决策者应建立一个 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决策者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管理名言:科学的决策是90%的信息 +10%的决断
2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第二节:决策的类型与特点
1、 决策的类型
长期决策与短期决策 ➢长期决策:有关组织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决策,又称长 期战略决策,如:投资方向的选择、人力资源开发。 ➢短期决策:为实现长期战略目标而采取的短期策略手段,又称短期战术决 策,如:企业日常营销、物资储备。
决策的过程
认识目标
评估备选方案
选择实施战略
诊断问题
拟定备选方案
做出决定
监督和评估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1、决策的过程
(1)诊断问题,识别机会 ➢决策者必须知道哪里需要行动 ➢尽力获取精确、可依赖的信息 (2)识别目标 ➢目标体现的是组织想要获得的结果 ➢明确所要获得结果的数量和质量 (3) 拟定备选方案 ➢管理者要提出达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4) 评估备选方案 ➢确定所拟定的各种方案的价值或恰当性,并确定最满意的方案➢仔细考虑各种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2、决策的影响因素
过去决策4
5
时间
6
环境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 组织变化
第四节: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五版课件完整版

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8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续)
管理职能循环图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 性 ✓管理的社会属 性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决策
控制
创新
管理学的对 象与方法
组织
领导
9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 性 ✓管理的社会属 性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人类的管理 活动
✓人类活动的特 点 ✓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人类活动的特点
自古到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 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21世纪管理者 面临的挑战
管理学的对 象与方法
正式权力 和地位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人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干扰应对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12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28
中国传统管 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 理思想 ✓早期西方早期 管理思想的产 生 ✓科学管理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 率
8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续)
管理职能循环图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 性 ✓管理的社会属 性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决策
控制
创新
管理学的对 象与方法
组织
领导
9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的职能 ✓管理的自然属 性 ✓管理的社会属 性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人类的管理 活动
✓人类活动的特 点 ✓管理的必要性 ✓管理的定义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人类活动的特点
自古到今,人类的经济、政治、军事、宗教 及其他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管理者的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 ✓21世纪管理者 面临的挑战
管理学的对 象与方法
正式权力 和地位
人际角色 •代表人 •领导者 •联络者
信息角色 •监督人 •传播者 •发言人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干扰应对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12
人类的管理 活动
管理的职能 与性质
管理者的角 色与技能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28
中国传统管 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 理思想 ✓早期西方早期 管理思想的产 生 ✓科学管理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管理理论的要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 率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

♀
二、决策的特点 • 目标性 • 可行性 • 选择性 • 满意性 • 过程性 • 动态性
p207
• 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目标与备选 方案♀
第三节 决策理论 p208 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 • 1950年以前盛行 • 基于经济人假设 • 最优决策原则 • 完全理性 • 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p223 1.确定型决策方法 a.线性规划 • 确定影响目标大小的变量 • 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 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 求出最优解 例6.1;p224 ♀
b.量本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法) •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保本产量, 安全边际
(率) 例6.2;p226
盈亏平衡分折图解法 ♀
♀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p251
•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既是中期与 短期计划的制定过程,又是长期、中期与短期 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
•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要求计划在 不同期间内和不同职能空间上协调一致,保证 计划全面地且均衡地得以实施和完成。
• 全面地完成计划:组织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 门要按一切主要指标完成计划,而不能有所偏 废;
市场价值
• 经营战略创新:双赢 • 生产系统创新:再造、精益、整体、
同 步、准时化
• 企业组织创新:扁平化、虚拟化、 网络化、学习型组织♀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p117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 客观性
• 概括性
• 稳定性
• 系统性
♀
第二节 系统原理 p120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特征
• 集合性
或P=((I+F+V*Q)/Q=(44000+220000+200*800) /800=530元/件
二、决策的特点 • 目标性 • 可行性 • 选择性 • 满意性 • 过程性 • 动态性
p207
• 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条件:目标与备选 方案♀
第三节 决策理论 p208 一、古典决策理论(规范决策理论) • 1950年以前盛行 • 基于经济人假设 • 最优决策原则 • 完全理性 • 目的: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p223 1.确定型决策方法 a.线性规划 • 确定影响目标大小的变量 • 列出目标函数方程 • 找出实现目标的约束条件 • 求出最优解 例6.1;p224 ♀
b.量本利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法) •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保本产量, 安全边际
(率) 例6.2;p226
盈亏平衡分折图解法 ♀
♀
第八章 计划的实施p251
•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既是中期与 短期计划的制定过程,又是长期、中期与短期 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
• 把战略性计划转化为战术性计划,要求计划在 不同期间内和不同职能空间上协调一致,保证 计划全面地且均衡地得以实施和完成。
• 全面地完成计划:组织整体、组织内的各个部 门要按一切主要指标完成计划,而不能有所偏 废;
市场价值
• 经营战略创新:双赢 • 生产系统创新:再造、精益、整体、
同 步、准时化
• 企业组织创新:扁平化、虚拟化、 网络化、学习型组织♀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p117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 客观性
• 概括性
• 稳定性
• 系统性
♀
第二节 系统原理 p120
一、系统的概念
二、系统的特征
• 集合性
或P=((I+F+V*Q)/Q=(44000+220000+200*800) /800=530元/件
管理学原理之组织设计课件(PPT 78张)

网络式组织结构形式
一些公司只局限于自己最擅长的经营活动中,而将剩余 部分交由外部专业机构或专家来处理,这种做法被称为“资 源外取”。 网络化组织,有时也称为集成式公司,或虚拟组织。即 公司只做自己熟悉的业务,比如研发或营销,而将其他职能 比如生产、财务、人事等都外包给专业公司,签订外包协议, 公司总部只负责自己核心业务和制定战略、政策、协调与各 承包商之间的关系等。
不同下属人数的可能关系数
下属人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18 关系总数 1 6 18 44 100 222 490 1080 2376 5210 11 374 24 708 … 2 359 602
(2)变量依据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洛克希德导弹与航天公司 (Lockhead)对管理中依据的变量与管理幅度的关系进行了研 究。他们验证了若干决定管理宽度的重要变量, 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①职能的相似性 ②地区的邻近性 ③职能的复杂性 ④指导与控制的工作量 ⑤协调的工作量 ⑥计划的工作量
3.管理幅度的确定方法
(1)法国管理顾问格拉丘纳斯(V. A. Graicunas)在1933 年首 次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分析了上下级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并提 出了一个用来计算在任何管理宽度下,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数的 数学模型。他的理论把上下级关系分为三种类型: ①直接的单一关系。上级直接地、个别地与直属下级发生联系。 ②直接的组合关系。存在于上级与其下属人员的各种可能组合。 ③交叉关系。即下属彼此打交道的联系。 据此,他提出了一个可以用在任何管理宽度下计算上下级人 际关系数目的经验公式: C = n[2n − 1 + (n − 1)] C── 各种可能存在的联系总数,即关系数; N── 一个管理者直接控制的下属人数,即管理幅度。
管理学原理

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是一切有组织的集 体活动不可缺少的要素。
管理的概念
计划
组织和 人事
领导
控制
创新
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目
物质资源
标
信息资源
• 管理既通过各项管理职能有效的组织各项资源 以完成组织各项目标
管理的共性要素
• 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 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 管理是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工作,协调集 体活动以便取得1+1>2的效果
管理者的角色
• 在信息联系方面,经理人员主要扮演信息监听者、传 播者和发言人的角色。作为监听者,经理要注意接受 和收集信息以便对组织和环境有彻底的了解,进而成 为组织内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作为传播者,经理要 把外部信息传播给他的组织,并把内部信息从一位下 属传播给另一位下属。作为发言人,经理要把组织的 有关信息传递给组织以外的人。一方面,要传递给对 组织有重要影响的人,如董事会和更上一层次的管理 当局;另一方面,要传递给组织之外的公众,包括供 应商、同级别的人、政府机构、顾客、新闻媒体以及 竞争对手。
方法作为
研究对象 的。
企业管理 学校管理 行政管理 军队管理 ······
• 什么是管理 学的普遍原
理?
企业
学校
政府
军队
·····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管理中的普遍原理,管理的共性,管理 的特征: –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 –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的理论抽象、对 管理过程的研究结果 – 管理的核心:人际关系、决策 – 管理的目标:效率&效果
管理学原理
yy
问题导引
• 什么是管理? •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 管理学要学习什么? • 如何学习管理学? • 本课程的安排及要求
管理的概念
计划
组织和 人事
领导
控制
创新
人力资源
财务资源
目
物质资源
标
信息资源
• 管理既通过各项管理职能有效的组织各项资源 以完成组织各项目标
管理的共性要素
• 管理是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 个能使他们完成预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
• 管理是通过别人并与别人一起工作,协调集 体活动以便取得1+1>2的效果
管理者的角色
• 在信息联系方面,经理人员主要扮演信息监听者、传 播者和发言人的角色。作为监听者,经理要注意接受 和收集信息以便对组织和环境有彻底的了解,进而成 为组织内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作为传播者,经理要 把外部信息传播给他的组织,并把内部信息从一位下 属传播给另一位下属。作为发言人,经理要把组织的 有关信息传递给组织以外的人。一方面,要传递给对 组织有重要影响的人,如董事会和更上一层次的管理 当局;另一方面,要传递给组织之外的公众,包括供 应商、同级别的人、政府机构、顾客、新闻媒体以及 竞争对手。
方法作为
研究对象 的。
企业管理 学校管理 行政管理 军队管理 ······
• 什么是管理 学的普遍原
理?
企业
学校
政府
军队
·····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管理中的普遍原理,管理的共性,管理 的特征: –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 管理的客体是组织 – 管理职能:管理职能的理论抽象、对 管理过程的研究结果 – 管理的核心:人际关系、决策 – 管理的目标:效率&效果
管理学原理
yy
问题导引
• 什么是管理? •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 • 管理学要学习什么? • 如何学习管理学? • 本课程的安排及要求
管理学原理与实践课件(PPT 40张)

决策角色 企业家 冲突管理者 资源分配者 谈判者
二、管理者角色理论
⑴人际关系角色 (Interpersonal Roles),明茨 伯格,即管理者与人发生各种联系时所担当的角 色, 包括:
①挂名首脑(Figurehead)(代表者)
作为组织的首脑,每位管理者有责任主持一些仪式 。
②领导者(Leader)
Question1:
第一节 管理理论基础 一、什么是管理
三个和尚为什么 没水喝?
一、什么是管理
Question2:
+
=
一、什么是管理
Question3: 刘邦:“攻城夺 地,吾不如韩信 ;接济粮草,吾 不如萧何;运筹 帷幄,吾不如张 良,但他们却能 为我所用。”
一、什么是管理
1、管理含义
⑴ 中国古代管理的含义
一、什么是管理
一、什么是管理
3、管理的职能 ⑴管理职能的概念: 管理过程中各项行为的内容的概括,是 人们对管理工作应有的一般过程和基本内容 所做的理论概括。管理职能:管理者为了实 现有效管理开展的基本活动,它是具体回答 管理者“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⑵划分管理职能的意义P4 便于理论研究;管理活动专业化;建立或改 革组织机构 ⑶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
“管”,在我国古代指钥锁,后来引申 为管辖、管制之意,体现着权力的归属。 “理”,本意是处理玉,后来引申为整 理或处理。
“管”和“理”二字连用,即表示在权 力的范围内,对事物的管束和处理过程。后 来孔子概括为“治国,平天下”。
一、什么是管理
1、管理含义
⑵ 西方管理的含义
人类在实践中发现,许多人在一起工作 就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于是慢慢 产生了各种社会组织。在组织内,为了协调 每个人的行动,解决意见分歧,使大家共同 服从于组织目标,就产生了管理。 人类活动分成了两部分,即作业活动和 管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