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北大生科院题库--微生物学(含答案)[整理]
![北大生科院题库--微生物学(含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abf03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c.png)
微生物学试卷一、选择题(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大题分28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8分)1、为更好地理解小体积、大面积体制对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请对一立方厘米体积的物体作十倍系列三维分割,直至形成1012个立方微米的小块后,其总比面值应比原来增加的倍数为:A.一千;B.一万;C.十万;D.一百万。
答:()2、与细菌相比,放线菌菌落的特征是:A.光滑、湿润、较大、透明、易挑取;B.光滑、干燥、较大、不透明、不易挑取;C.湿润、较小、皱褶、透明、不易挑取;D.干燥、紧密、较小、不透明、不易挑取等。
答:()3、根据培养基上呈现菌落颜色的不同而能鉴别大肠杆菌和肠杆菌属几种细菌的培养基是:A.Ashby无氮培养基;B.Martin培养基;C.高氏一号培养基;D.EMB培养基。
答:()4、为避免由于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产物而造成培养基pH值的变化,可采用的调节方法是:A.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或不溶性CaCO3。
B.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高于或低于最适pH值;C.在配制培养基时降低或提高碳、氮源用量;改变碳氮比。
D.在培养过程中控制温度和通气量。
答:()5、生活在低营养环境下的微生物欲获得无机离子、有机离子和一些糖类等浓缩形式的营养物,通常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主动运输;B.基团移位;C.单纯扩散;D.促进扩散。
答:()6、在四条产能代谢途径中,有两条途径可形成NADPH+H+,它们是:A.EMP+EDB.EMP+TCAC.HMP+EDD.HMP+TCA 答:()7、磺胺类药物抑菌的机制在于:A.与细菌细胞内的PABA进行竞争性拮抗作用,合成无功能叶酸,从而抑制细菌生长;B.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碍细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C.改变细菌四氢叶酸辅酶的催化性质;D.破坏细菌细胞质膜的完整性。
答:()8、对固体、半固体和液体培养基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A.常规加压灭菌法B.巴氏消毒法;C.干热灭菌法D.加消毒剂。
昭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昭通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真核生物的细胞器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A.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B.核糖体和中心体属于无膜的细胞器C.含R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D.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①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②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③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等特征;④所有的酶和ATP都含有C、H、O、N、P元素;⑤1个ATP中含三个高能磷酸键;⑥绿色植物细胞中叶绿体光反应合成的ATP可用于主动运输K+;⑦对于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来说,细胞呼吸是其产生ATP的唯一来源.A.①②④B.①⑥⑦C.①③⑤D.①③3.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④能转录产生RNA⑤能与核糖体结合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⑦每相邻三个碱基组成一个密码子⑧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①③⑥⑧ B.①④⑥⑧ C.②④⑥⑦ D.④⑤⑥⑧4.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A.获得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发生在酵母菌进行无性生殖时C.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产生新基因5.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类似物属于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C.水平放置的根在太空中生长素仍能极性运输,但因为失重而丧失了向地性和两重性D.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也能疏花疏果6.“有氧运动"近年来成为一个很流行的词汇,得到很多学者和专家的推崇,它是指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运动强度长期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厌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 中D.ab段为需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厌氧呼吸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一)必考题7.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科研人员研究了某种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甲表示该植物在温度和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某一光照强度时叶肉细胞的代谢状况;图乙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该植物真正光合速率(实线)和呼吸速率(虚线)的影响;丙图表示在温度和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对该植物体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请分析回答:(1)甲图叶肉细胞所处的光照强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丙图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2)由图乙可知,与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当环境温度为40℃时,该植物的有机物净积累量约为mg/h(用CO2的量表示).预计在℃时,植物生长状况达到最佳,图丙是在此温度条件下绘制成的曲线,如果温度改为15℃,b点将向移动.(3)图丙中的a点表示,当植物细胞内的部分代谢活动处于图丙中的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叶绿体中[H]的移动方向是.8.2016年是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第四次举办马拉松比赛,今年的赛事融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元素,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宣传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和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以切实保护人的健康和生命为主旋律,赛事主题为“为生命奔跑”.(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到肌肉细胞收缩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则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方式是.(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流汗导致机体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该兴奋一方面传至引起口渴感,另一方面可使激素的分泌增加,继而促进,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而该激素的分泌与下丘脑(填“A”或“B”)处细胞有关.以上过程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调节的结果.(3)运动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原因之一是垂体生长激素可作用于胸腺,促进分化.9.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10.下列是遗传学方面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果蝇被广泛地应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各个方面,用15N对果蝇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不考虑交叉互换)这一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2)在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实验中,将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能/不能)呈现紫色;但是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中,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这体现了DNA分子结构的性.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有两种,S型细菌的荚膜基因对荚膜这一性状的控制方式是.(3)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科学家发现,某小鼠种群中也有这种单基因遗传病,为研究人类视网膜色素变性病提供了实验材料.①为确定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请用小鼠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实验材料:选择亲本表现型为的小鼠作为杂交实验材料.杂交方法:.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②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也有发生在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若用荧光分子标记法检测,女性患者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有个荧光点.(二)选考题【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调查自来水水质,测定了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涂布平板所用的培养基是(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的制备过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为使培养基满足细菌生长对pH的特殊要求,应在灭菌之(填“前"或“后”)调节pH.(2)培养基灭菌后,将1mL水样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宜条件下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作为对照进行实验.(3)工业生产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生产.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粉碎、干燥、萃取、过滤、用蒸馏方法浓缩.胡萝卜素粗品的常用鉴定方法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
W+NMN升级版今日话题:nmn逆转衰老是真的吗?nmn能逆转皮肤衰老吗?

W+NMN升级版今日话题:nmn逆转衰老是真的吗?nmn能逆转皮肤衰老吗?W+NMN升级版今日话题:nmn逆转衰老是真的吗?nmn能逆转皮肤衰老吗?nmn逆转衰老是真的吗?nmn能逆转皮肤衰老吗?延年益寿一直都是人类朴实的追求,也是生命科学领域前进的动力,随着全球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逆转衰老”的概念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关注。
在这个大背景下,【欧联法】国际认证的W+NMN (端粒塔)(β-烟酰胺单核苷酸)恰好在正确的时间点切入并抓住了蕞佳时机。
nmn逆转衰老是真的吗?nmn能逆转皮肤衰老吗?2013年,哈佛大学David Sinclair教授实验室,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体内长寿蛋白的辅因子辅酶I(NAD+)水平不断下降,导致细胞发电机线粒体的功能衰退,触发衰老,随后通过小鼠实验证实NMN(β-烟酰胺单核苷酸)具有惊人的抗衰老潜力。
同时在学术期刊《细胞》上发表了这项研究,向世界宣布其能将与人类相似的哺乳动物的寿命延长三分之一以上。
David Sinclair本人也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上蕞具影响力的100人”。
(W+NMN升级版今日话题:nmn逆转衰老是真的吗?nmn能逆转皮肤衰老吗?)NMN和W+NMN的区别W+NMN升级后衍生的细胞修复因子,增强了对皮肤的修复力随着W+NMN技术的日益成熟,衍生了外泌体、细胞因子等新一代技术的研究。
细胞因子是W+NMN培养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多肽物质,常见成员包括了EGF、bFGF、TGF-β、NGF、VEGF 等,促進成纤维细胞代谢和胶原蛋白再苼及组织修复的功能。
人的皮肤中有许多连接细胞、支持皮肤结构的胶原蛋白,这是使皮肤饱满、细腻又光滑的关键。
W+NMN唤醒及修复受损的皮肤细胞,提升细胞的再苼能力;增强内分泌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修复肌肤的保水性能,使皮肤减少皱纹的产生,保持细嫩光滑;同时改進细胞循环W+NMN作用于面部后,面部肌肤分泌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弹性纤维等物质,使皮肤紧致、亮白光泽、淡化色素沉着,同时修复空气污染、紫外线辐射等带来的敏锐肌肤的损伤。
皮肤的机理和分析

皮肤的机理和分析一、皮肤的构造与组织皮肤是身体最大的器官,覆盖整个机体的表面,是人体的保护层,不但保护我们免受外界不良的侵害,又可帮助排泄多余废物,调节体温等作用。
皮肤分为三大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
但是皮肤最外层,通常有一层薄膜盖着,这层膜叫皮脂膜,呈弱酸性,所以又叫做酸性保护膜,它是由皮脂腺及汗腺分泌的汗液等结合乳化而成的,皮脂膜能抵制细菌繁殖,防止细菌侵入皮肤,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每天我们洗脸的时候,这层膜被洗去,但一般在15—30分钟左右会重新形成,通常我们洗完脸后需马上使用合适的护肤保养品代替这层膜以避免被空气污染,防止细菌的感染和侵入。
一)表皮表皮是皮肤的最外一层,全层平均厚度为0.07—2毫米,此层无血管,但有许多神经末梢,在显微镜下按其细胞形态可划分为五个层次:即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颗粒层、基底层。
表皮全层有汗液排泄管,毛囊孔、汗毛。
1、角质层角质层是表皮层的最外层,由4—8层或更多的鳞形状、无核、没有生命的角化细胞互相重叠在一起而组成,此层的厚度因体表部位的不同而异。
如掌、趾部最厚,可超过0.5毫米;眼睑、腋窝部较薄,只有0.02毫米,平常肉眼看到的皮屑即是干枯脱落的角质细胞。
角质层最大的作用就是保护表皮,有防止水分渗透的功能,防止化学物质吸收180nm—280nm的紫外线,使皮肤减少紫外线的损伤。
角质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约为10%,可以保持皮肤柔润,防止细胞干裂。
角化死亡的细胞自行脱落,以防止细胞的堆积,使皮肤不致于晦暗无华。
若脱落程度欠佳则可借助洗面奶,磨砂膏,去死皮膏,清洁面膜等方法去除。
2.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之下,由1—2层扁平细胞构成,因细胞内含有角质蛋白,还含有丰富的磷脂质,呈透明状。
有很强的疏水性。
因此有防止水和电解质通过之功能是角质层的前期。
有透过光线的功能。
3.颗粒层透明层之下,由2-4层扁平细胞构成,因细胞内含有粗大的嗜碱性颗粒而得名,细胞在这层成熟,并开始通化,此层有屏障作用,能控制体内水份外失,同时也防止外界水份渗入体内,有折射光线的功能。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生物新教材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9生物技术与工程

2022学年下学期高二暑假生物新教材巩固练习及答案专题9生物技术与工程例1.用DNA重组技术可以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产品。
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工具酶,其中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常用的DNA连接酶有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
上图中______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E.coli DNA连接酶连接。
上图中___________酶切割后的DNA片段可以用T4DNA连接酶连接。
(2)DNA连接酶催化目的基因片段与质粒载体片段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
(3)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复制原点,可以保证质粒在受体细胞中能___________;质粒DNA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便于外源DNA插入;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利用抗生素可筛选出含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方法是______________。
(4)表达载体含有启动子,启动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的变化及对其的处理,正确的是()A.加葡萄汁入容器应该加满,有利于酵母进行酒精发酵B.发酵过程有气体产生,应定期松盖或者设置排气口C.发酵后期,发酵液pH下降,应及时加入食用碱性物质进行调整D.发酵液逐渐变红色,应及时加热杀死酵母菌,停止发酵2.为了更好地解决油废水的污染问题,我校生物创新实验室同学从油脂厂附近采集样品,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量高的产脂肪酶菌株。
结合下图,你认为在此研究中他可能的操作是()A.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B.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橄榄油,通过透明圈的大小初筛产量高的产脂肪酶菌株C.划线法接种土壤稀释液于固体培养基中,并统计菌落数D.利用固体培养基进一步扩大培养高产脂肪酶菌株3.紫草宁是从紫草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色素,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肿瘤等活性。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分离_培养及鉴定

采用冷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法 培养皮 肤 Fbs 是本室研究探索出的一种新方法。本研究通 过对 50 例女性眼睑部位皮肤的 F bs 体外培养, 其 成功率可达 100% 。表明这种培养 F bs 的方法是稳 定可行的。
表 1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 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及 型胶原含量 T ab 1 Contents of hy dr ox ypro line and collag en ty pe in 图 4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冻存前 生长曲线 Fig 4 freezing T he gr ow th cur ve of human skin fibro blast s befor e cultur e fluid of human skin fibro blasts
5
数据采用 SP SS 11 5 统计软件
包进行处理。人皮肤 Fbs 生长曲线、羟脯氨酸含量 及 型胶原含量的测定结果均以 x s 表示, 组间 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2 1 果 细 胞形态 学观 察及鉴 定 人皮 肤 F bs 接种
24 h 后, 细胞逐渐呈放射状伸展, 中心随之扁平, 接种 3~ 5 d 细胞开始缓慢生长 , 约 7~ 9 d 汇合成 片, 汇合生长的 Fbs 呈长梭形 , 排列方式为旋涡状 ( 图 1A, 见封三) 。大鼠皮肤 F bs 接种 4 h 后贴壁, 呈长梭形 , 生长迅速 , 随着细胞的增殖 , 2~ 3 d 即 呈汇合状态, 细 胞紧密 排列 , 其排列 方式为 旋涡 状、放射状或栅栏状 ( 图 1B, 见封三 ) 。对培养第 3 代的人 皮肤 Fbs 细胞 进行 H E 染 色、光镜 下观 察, 见细胞呈多 角形或长 梭形, 核 较大, 胞 质较 多, 胞浆着 粉 红色 , 胞核 着蓝 紫色 , 如 图 2 ( 封 三) 所示。S ABC 法对培 养的人皮 肤 Fbs 进行波 形蛋白染色。结果胞浆呈现棕黄色颗粒状反应 , 胞 核不着色 , 多于 98% 的细 胞染色阳性。证明细胞 表达波形蛋白 , 是 F bs, 结果如图 3 ( 封三) 所示。 2 2 人皮肤 F bs 活力检测及生长曲线测定 本实 验连续 3 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重复做台盼蓝排斥实 验,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 显示极少数细胞被染成 蓝色 , 绝大多数细胞拒染。3 次检查的活细胞率分 别是 98% 、 100% 及 100% 。以 1 103 个细胞的密 度接种 Fbs 到 96 孔板, 在一定时间内, 细胞数量 随时间的增加而增殖 , 于第 5 天时长满, 生长状态 良好。3 ~ 7 d 的细 胞 增殖 与 0 d 相 比 显 著增 高 ( P < 0 01) 。其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分别 为 0~ 1 、1~ 5 和 5~ 7 d, 生长曲线见图 4。
皮肤细胞学

3)、高尔基体;”加工车间“ 对蛋白质有加工和转运的功能 ;
4、细胞核:
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 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核内的主要成分是 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 与蛋白构成
二、细胞的生长条件:
1、正常的新陈代谢;细胞通过新陈代谢维
持生命活动,并不断自我更新。同时将代谢产 生的废物排除。
2、适宜的温度:温度决定细胞生长。
2、细胞质:
细胞质是位于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液态物质,主要成分 是透明质酸、水、电解质及血浆蛋白。含有细胞成长、繁殖 以及自我修复所需的营养,是细胞新陈代谢及物质合成的重 要场所。
3、细胞器:
在细胞质中含有功能各异的小体称为细胞器。 1)、溶酶体:溶解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便于细胞的代谢 和利用,可以提供代谢所需的原料,是"清理站“ 分解衰老, 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 2)、线粒体:”动力站“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合下载内容负责
皮肤细胞学
皮肤为什么会衰老?
1、DNA:遗传物质、藏在细胞核内,具有酸性称为核酸
2、自由基:自由电子,性能不稳定;
3、免疫:具有监督作用,免疫细胞受损,识别能力会降低, 造成细菌的侵入。
细胞代谢周期(生物钟)
年龄×1.5=细胞代谢周期
4、皮肤细胞的代谢功能。
我们的皮肤由上百万个细胞组成,这些细
胞内部不断要摄入营养、水、氧气等来完成
新陈代谢,让皮肤不断的更新,呈现细腻、光
滑、红润的健康肤质。因此,在了解皮肤的生
理之前,应首先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组成。
1、细胞膜:
1)、半透明膜,有一定的通透性,细胞的新陈代谢及营养的交换都必须 通过它。这种通透感会因为外界作用而改变,如蛋白质缺乏时,细胞膜 的通透性就会下降,营养物质和废物就不能正常的吸收与代谢了。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一、细胞培养基本概念细胞培养是指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摹拟体内出现环境, 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 使期生长繁殖, 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的培养物为单个细胞或细胞群。
在医学遗传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外周血淋巴细胞、皮肤或纤维细胞和各种能在体外长期生长的细胞系。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具有时间短、技术简便、可反复取材等优点, 它在临床染色体分析中使用最广泛。
体外培养细胞株可在培养过程中发生自发的或在外界作用下的转化, 成为永久细胞系, 也可直接建成永久细胞系, 永久细胞系能在体外无取制的传代和生长。
永久细胞系通常具有非整倍体细胞和各个细胞的核型不完全相同特性。
但细胞克隆的细胞系其这一特性可以不明显。
二、细胞培养的环境细胞在体外培养中所需的条件与体内细胞基本相同。
1.无污染环境培养环境无毒和无菌是保证细胞生存的首要条件。
当细胞放置于体外培养时, 与体内相比细胞丢失了对微生物和有毒物的防御能力, 一旦被污染或自身代谢物质积累等, 可导致细胞死亡。
因此在进行培养中, 保持细胞生存环境无污染、代谢物及时清除等, 是维持细胞生存的基本条件。
2.恒定的温度维持培养细胞旺盛生长, 必须有恒定适宜的温度。
人体细胞培养的标准温度为36.5℃±0.5℃, 偏离这一温度范围, 细胞的正常代谢会受到影响, 甚至死亡。
培养细胞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对高温强, 温度上升不超过39℃时, 细胞代谢与温度成正比;人体细胞在39-40℃1小时, 即能受到一定损伤, 但仍有也许恢复;在40-41℃1小时, 细胞会普遍受到损伤, 仅小半数有也许恢复;41-42℃1小时, 细胞受到严重损伤, 大部分细胞死亡, 个别细胞仍有恢复也许;当温度在43℃以上1小时, 细胞所有死亡。
3.气体环境气体是人体细胞培养生存必需条件之一, 所需气体重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氧气参与三羧酸循环, 产生供应细胞生长增殖的能量和合成细胞生长所需用的各种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 #
不同培养体系下细胞生长代谢的比较 )*+,%-./*0 &(12((0 3.44(-(01 56’16-( +%00(-/ MF32,A,2 :<=>?@ <C?3*0 ( # ’/)6 ’/67 ’/6G L=-BD+F?,=NA :4D2=B3 ( * ++=4*5) ./6 #1/1 ( 5C2?C?3 2=-23-?<C?,=( * ++=4*5) 6/1 #)/G ( ! 4C2*;42 ( * ++=4*++=4) #/#). ’/%.. ( K++=-,C 2=-23-?<C?,=( * ++=4*5) ’/1 ’/1 (
E,2<=2C<<,3<( <3F4C23 +30,D+)
94CB!( >,?@=D? <3F4C2,-: +30,D+)
两种培养条件下, 葡萄糖消耗和乳酸生成也有差别 (图 图 1, 表 #) 。方瓶培养时葡萄糖的消耗是 ./6++=4*5 左右, ), 葡萄糖的比消耗速率为 1/’7++=4*#’% 2344*0。在微载体转瓶 培养时, 葡 萄 糖 浓 度 的 消 耗 是 #1/1++=4*5, 比消耗速率是 ( 图 )) 。方 瓶 培 养 时 乳 酸 浓 度 增 加 ./.6++=4*#’% 2344*0 比生成速率为 ./’1++=4*#’% 2344*0, 平均乳酸产率 6/1++=4*5, 达 #/#).。在微载体转瓶培养时, 乳酸浓度增加 #)/G++=4*5, 比生成速率为 G/7++=4*#’% 2344*0, 平均乳酸产率为 ’/%.. (图 。这些结果说明微载体培养时细胞对葡萄糖代谢的能量 1) 利用率高。
1期
邓明安等: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11G
成纤维细胞, 细胞在微载体上贴壁的速度非常快 ( ! " # $ #% & , 这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贴壁速率相近 ( ! " ’ $ %) & #’ ( ) *+,-)
[.] 。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的观察指出, 细胞在微载体 #’ ( ) )
[#]
。但是微载体培养人皮肤成纤维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 皮肤 取 自 小 儿 包 皮。培 养 基 是 含 有 !%F 小 牛 血 清, !%%BG:H 青霉 素 和 !%%BG:H 链 霉 素 的 IB)J6AA( 基 础 培 养 基 (简称 I,9,) 。中性蛋白酶和胶原酶购自美国 K;L:- 公司。 微载体 ( M5/#) 由本实验室自制 (用葡聚糖交联后包裹胶原蛋 白制备而成) 。葡萄糖浓度测定试剂盒和脲浓度测定试剂盒 购自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上分布均匀, 贴壁状况好, 表明微载体适合成纤维细胞的生 长。 !"! 微载体培养和方瓶培养的细胞生长代谢特性比较 在方瓶和微载体培养条件下, 细胞形态几乎没有差别, 这说明在方瓶体系下生长的细胞同样适合于微载体系统。 在方瓶和微载体培养条件下, 细胞生长有差别 (图 #, 表 。不更换培养基进行方瓶培养的细胞比生长速率是 ’/)’* #) 培养液的最大细胞密度是 #/1 & #’. 2344*+5。同样条件下 0, 培养液的最 用微载体进行培养时细胞比生长速率是 ’/67*0, 大细胞密度是 6/# & #’. 2344*+5。如果以更换培养基的方式 进行细胞 培 养, 培 养 液 的 最 大 细 胞 密 度 可 以 达 到 #/’8 & #’6 2344*+5。
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基。 $0A: 的方瓶中, !$#$& 等。静态培养贴壁细胞时, 因可贴壁的表面积限 置至微载体下沉, 然后除去培养基, 再加入 &%:H 接种密度为 放入 #"R , & Q !%3 A6))=G:H 的新鲜培养基, &F MS$ 饱和湿度培 而另 养箱中以 #%PG:;? 的转速进行培养。其中一组不换液, 一组则换液培养。 微载体培养的 !$#$’ 细胞贴壁率测定及贴壁动力学分析: 当天每隔 !%:;? 取样, 取无微载体的悬浮液, 用血球计数板 计数, 确定微载体培养物中游离细胞的数目。微载体培养物 中游离细胞减少的速率决定了细胞贴附于微载体的速率。 游离细胞减少速率按以下公式计算: ! > T !% 6 U V> , ! > 是时间 为 / 时的游离细胞浓度, !% 是起始时游离细胞的浓度, V表
9,:$ 1
图# 9,:$ #
微载体培养与方瓶培养细胞的生长情况 E,2<=2C<<,3<( >,?@=D? <3F4C2,-: +30,D+)
" #
;<=>?@ =A 2344B =- +,2<=2C<<,3< 2D4?D<3 C-0 A4CB! 2D4?D<3
!
两 种 培 养 条 件 下 氨 浓 度 增 加 没 有 明 显 的 差 别, 都是 (图 7, 表 #) 。 ’/1++=4*5
[&] 示细胞贴壁速率 。此公式可转化为: ( ! > G !% ) U )? T V /。
制, 细胞产量低, 费时费力又不经济。灌注反应器培养的反 应器结构复杂、 操作难度大。微载体培养细胞有操作简单, 可贴壁的表面积大, 因此细胞产量大等优点。有人成功地用 微载体培养人角质细胞 细胞还没有报道。 本文对采用微载体的搅拌转瓶悬浮培养系统培养人皮 肤成纤维细胞作了初步尝试, 并从细胞形态学、 细胞生长、 细 胞代谢等角度分析比较了人成纤维细胞在微载体搅拌转瓶 培养系统和传统方瓶静态培养系统中的不同特性, 旨在为进 一步利用生物反应器大量扩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提供指导。
图) 微载体培养与方瓶培养细胞的葡萄糖代谢情况 ;4D2=B3 +3?CH=4,B+ =A 2344B =- +,2<=2C<<,3< 2D4?D<3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4CB! 2D4?D<3 I@3 BJ+H=4 ,B ?@3 BC+3 CB 9,:$ #
9,:$ )
图1
微载体培养与方瓶培养细胞的乳酸代谢情况 5C2?C?3 +3?CH=4,B+ =A 2344B =- +,2<=2C<<,3 2D4?D<3 C-0 A4CB! 2D4?D<3 I@3 BJ+H=4 ,B ?@3 BC+3 CB 9,:$ #
参考文献 [ 3] 报道的方法,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离: 从人包皮组织分离, 并进行传代培养。本研究所用的细胞都 是第 3 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 M5/#) 用磷酸盐缓冲 !$#$# 微载体的预处理: !&%:L 微载体 液 (简称 NOK) 浸泡过夜, 然后转移到硅烷化的转瓶中, 高温 消毒。冷却后, 倒去 NOK。然后加入 $%:H 培养基。放入培 养箱中以 #%PG:;? 的转速搅拌过夜。 !$#$%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不同培养系统中的生长代谢特性
邓明安 周 燕 华 平 谭文松"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细胞培养, 微载体, 代谢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 ($%%!) %#/%##1/%# !"# 方法
中图分类号 D2&3
大面积烧伤病人及多种皮肤溃疡病人很难用自体皮肤 移植来进行治疗。早期治疗方法采用尸体来源的皮肤移植, 但由于来源有限、 且有传播疾病的危险, 因此应用组织工程 技术构建生物活性人工皮肤已成为近十几年来在组织工程 和创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已有几种人工皮肤成功地
[!] 走向临床 。然而, 在构建大面积皮肤组织过程中, 如何大
每天从培养的转瓶中取出少量微 !$#$( 细胞生长曲线测定: 载体培养物, 用结晶紫染色, 血球计数板计数, 确定细胞数量。 !$#$) 细胞代谢产物测定: 参考说明书, 用试剂盒测定培养 物中葡萄糖、 乳酸和氨浓度。
#
#"!
结
果
细胞在微载体上的贴壁效率 细胞以 & Q !%3 A6))=G:H 接种于含有 #:LG:H 的微载体培
L344 03-B,?J ( * #’. *+5) 94CB! E,2<=2C<<,3<( >,?@=D? <3F4C2,-: +30,D+) E,2<=2C<<,3<( <3F4C23 +30,D+) #/1 6/# #’/8
OO7
生
物
工
程
学
报
"M 卷
通过对这两种培养体系的比较研究发现, 细胞在微载体 培养条件下, 生长更为旺盛, 细胞产量显著提高, 葡萄糖消耗 和能量利用率也明显优于方瓶培养。
!" 卷 # 期 $%%! 年 & 月
生 物 工 程 学 报 !"#$%&% ’()*$+, (-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