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
静电力是指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它遵循库仑定律,即两个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 电荷引入:首先,需要将待测电荷引入静电计中。
这可以通过一根细丝或者金属导线连接到静电计的电极上。
待测电荷会通过导线传输到静电计内部。
2. 电场生成:静电计内部会产生一个电场,这个电场的强度会随着待测电荷的大小而变化。
电场的生成通常是通过将静电计的电极分别连接到不同电势的电源上来实现的。
这样,静电计内部就会形成一个电势差,从而产生一个电场。
3. 静电力的作用:当待测电荷进入静电计的电场中时,它会受到电场中的静电力的作用。
静电力的大小与待测电荷的电量成正比,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4. 平衡状态:静电计内部通常会有一个平衡位置,当待测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与其他力(如重力)达到平衡时,待测电荷就会停留在这个位置上。
这个平衡位置的位置会随着待测电荷的电量变化而发生变化。
5. 电荷测量:通过测量待测电荷停留的平衡位置,可以间接地测量待测电荷的大小。
通常,静电计会有一个刻度盘或者其他标尺,用于读取平衡位置的位置。
根据静电力的大小变化,可以推算出待测电荷的电量。
需要注意的是,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基于一些假设,如忽略了空气阻力等因素。
此外,静电计通常需要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静电计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产生一个电场,并利用静电力的作用来测量待测电荷的大小。
通过测量待测电荷停留的平衡位置,可以间接地测量待测电荷的电量。
静电计在科学实验、工程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静电力的特性。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
静电计通常由一个金属球和一个绝缘杆组成,金属球充当电荷采集器,绝缘杆用于支撑金属球并与外部环境隔离。
工作原理如下:
1. 静电力:静电力是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当两个带有电荷的物体挨近时,它们之间会产生静电力,这个力的大小与电荷的数量和距离有关。
2. 电势差:电势差是指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当金属球接收到电荷时,它的电势会发生变化,形成一个电场。
3. 电势差的测量:静电计通过测量金属球上的电势差来确定电荷的大小。
金属球上的电势差可以通过连接一个电压计或者电位计来测量。
4. 工作原理:当金属球接收到电荷时,它的电势差会增加。
静电计通过测量金属球上的电势差的变化来确定电荷的大小。
通常,静电计会与一个参考电荷一起使用,参考电荷的电荷量是已知的。
通过比较参考电荷和待测电荷产生的电势差,可以计算出待测电荷的大小。
5. 精度和校准:静电计的精度取决于电势差的测量精度和参考电荷的准确性。
为了确保准确性,静电计通常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以校正任何可能的误差。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力和电势差的测量,通过测量金属球上的电势差来确定电荷的大小。
它是一种常用的电荷测量仪器,在科学研究、实验室测试和工程应用中广泛使用。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
静电力是指由于电荷的存在而产生的力,它可以是吸引力或排斥力。
静电计利用电荷间的静电力来测量电荷的大小。
静电计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金属球、细丝、支架、电压源和电流计。
金属球是一个带电的导体,它可以通过细丝悬挂在支架上。
电压源将电荷引入金属球,使其带电。
电流计用于测量电荷的大小。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如下:1. 带电金属球:首先,通过电压源将电荷引入金属球,使其带电。
金属球上的电荷可以是正电荷或负电荷,具体取决于电压源的极性。
2. 静电力的作用:当金属球带电时,它会产生一个电场周围。
如果附近有其他带电体,它们之间会产生静电力的作用。
静电力可以是吸引力或排斥力,具体取决于带电体的电荷性质。
3. 细丝的平衡:细丝的作用是将金属球悬挂在支架上,并保持平衡。
当静电力作用在金属球上时,细丝会发生位移。
通过调整细丝的张力,使金属球达到平衡状态。
4. 电流计的测量:为了测量金属球上的电荷量,可以使用电流计。
电流计可以测量通过其电路的电流大小。
将电流计连接到金属球和地面之间的电路上,可以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从而间接测量金属球上的电荷量。
通过测量电流计的读数,可以计算出金属球上的电荷量。
根据静电力的性质,可以推断出其他带电体的电荷性质和大小。
静电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电荷测量、静电场研究、电荷分布测量等。
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用于研究和理解静电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静电计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环境条件、金属球的形状和尺寸等。
在使用静电计进行测量时,应注意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起来,静电计是一种利用静电力测量电荷量的仪器。
它通过带电金属球、细丝、支架、电压源和电流计等部件的相互作用,实现对电荷量的测量。
静电计在科学研究、实验室测试和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进行工作。
静电力是指两个带电物体之间由于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静电计通常由一个细长的金属丝或金属叶片悬挂在一个绝缘支架上构成。
金属丝或金属叶片上涂有导电涂层,使其能够导电。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平衡法和震荡法两种。
1. 平衡法:静电计的平衡法工作原理基于当一个带电体靠近金属丝或金属叶片时,金属丝或金属叶片上的电荷会发生重新分布,导致金属丝或金属叶片发生偏转。
当金属丝或金属叶片偏转到一个平衡位置时,静电力与重力或弹性力达到平衡,此时可以通过测量偏转角度来计算电荷量。
2. 震荡法:静电计的震荡法工作原理基于当一个带电体靠近金属丝或金属叶片时,金属丝或金属叶片上的电荷会发生重新分布,导致金属丝或金属叶片发生振荡。
通过测量振荡频率或周期可以计算电荷量。
静电计的精度和灵敏度取决于其结构设计和使用材料的选择。
一般来说,金属丝或金属叶片越细,静电计的灵敏度越高。
此外,静电计还需要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工作,以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静电计广泛应用于科学实验室、电子工业和静电防护等领域。
在科学实验室中,静电计可以用于测量电荷量、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等物理量。
在电子工业中,静电计可以用于检测和控制静电电荷,以防止静电对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在静电防护中,静电计可以用于监测和控制静电电荷,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总结:静电计是一种基于静电力作用原理的仪器,用于测量电荷量。
它可以通过平衡法或震荡法来测量电荷量,具有高精度和灵敏度。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依赖于金属丝或金属叶片的电荷重新分布,从而导致其发生偏转或振荡。
静电计在科学实验室、电子工业和静电防护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静电计原理

静电计原理静电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静电力的作用来测量电荷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静电力是一种作用在带电粒子之间的力,它是由于带电粒子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静电计利用这种力来测量电荷的大小,从而实现对电荷量的测量。
静电计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金属球和一个金属板。
金属球被带电粒子所带电,而金属板则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
当带电的金属球靠近金属板时,由于静电力的作用,金属球上的带电粒子会对金属板产生作用力。
这个作用力会使得金属板上的自由电子发生位移,从而在金属板上产生电荷。
通过测量金属板上的电荷量,就可以间接测量金属球上的电荷量。
静电计的测量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F=kq1q2/r^2,其中F是静电力的大小,k是一个常数,q1和q2分别是两个带电粒子的电荷量,r是两个带电粒子之间的距离。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静电力与带电粒子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因此,通过测量静电力的大小,我们就可以间接测量带电粒子的电荷量。
除了利用静电力来测量电荷量之外,静电计还可以用来测量电场的强度。
电场是一种物质周围的物体所受到的力的作用,它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静电计可以通过测量电荷所受到的力来间接测量电场的强度。
当静电计放置在电场中时,带电粒子会受到电场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会使得带电粒子在静电计中产生位移,从而产生电荷。
通过测量静电计中的电荷量,就可以间接测量电场的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静电计可以用来测量电荷量和电场的强度,从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深入了解电荷和电场的性质,还可以在工程领域中用来设计和优化电子设备。
因此,静电计作为一种重要的电荷量测量工具,对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静电计是一种利用静电力来测量电荷量和电场强度的仪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静电力的作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从而实现对电荷量和电场强度的测量。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
静电力是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力,它可以用来测量电荷的大小。
静电计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金属球、细丝、支架、电荷源和指示器。
工作原理如下:1. 金属球和细丝:静电计的金属球是一个带有电荷的导体球体,通常是金属制成的。
金属球通过一根细丝悬挂在支架上。
细丝允许金属球在垂直方向上自由移动。
2. 支架:支架是用来支撑金属球和细丝的结构,通常由绝缘材料制成,以防止电荷通过支架流失。
3. 电荷源:静电计需要一个电荷源,用来给金属球带电。
电荷源可以是一个电池或者一个带有电荷的物体。
4. 指示器:静电计的指示器用来测量金属球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
指示器可以是一个刻度盘或者一个数字显示屏。
当金属球带有电荷时,它会受到周围的其他电荷的静电力的作用。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与它们之间的电荷量成正比。
当金属球带有正电荷时,它会受到周围的负电荷的静电力的吸引。
这个吸引力会使金属球向下运动,细丝会被拉伸。
当金属球带有负电荷时,它会受到周围的正电荷的静电力的排斥。
这个排斥力会使金属球向上运动,细丝会被压缩。
通过测量细丝的伸长或压缩,我们可以推算金属球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
这个静电力的大小与金属球所带电荷的大小成正比。
静电计的精度和灵敏度取决于细丝的材料和直径,以及金属球的大小和电荷量。
通常,细丝越细,金属球越小,静电计的精度和灵敏度越高。
总结起来,静电计是一种基于静电力的测量仪器,通过测量金属球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来确定电荷的大小。
它由金属球、细丝、支架、电荷源和指示器组成。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静电力来测量电荷量的大小。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电荷量的仪器,它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原理。
静电计通常由两个平行金属板构成,这两个金属板之间存在电场。
当有电荷进入静电计时,它会产生静电力,使得金属板之间的电场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电场的变化,可以间接地计算出电荷的大小。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金属板的带电:静电计的金属板通常会通过磨擦、感应或者电离等方式带上电荷。
带电后,金属板之间会形成一个电场。
2. 电荷进入静电计:当有电荷进入静电计时,它会与金属板之间的电场相互作用。
根据库仑定律,电荷与电场之间存在静电力的作用。
这个静电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和金属板之间的电场强度有关。
3. 电场的变化:当电荷进入静电计时,它会改变金属板之间的电场分布。
这种电场的变化可以通过测量金属板之间的电势差或者电容值来间接得到。
4. 电荷的计算:通过测量电场的变化,可以计算出电荷的大小。
普通来说,电荷的大小与电场的变化成正比。
通过校准静电计,可以得到电场变化与电荷大小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地计算出电荷的大小。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基于静电力的作用,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电荷量。
它在科学研究、工程实验和电荷检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精确测量电荷量,静电计可以匡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荷的性质和电场的分布,为相关研究和实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静电计是一种用于测量静电荷量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分布的原理。
本文将从静电计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工作过程、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静电计的基本原理1.1 静电感应原理:静电计通过感应静电荷量的大小,利用电场的作用力来测量电荷量。
1.2 电荷分布原理:静电计内部的电荷分布会随着外部静电荷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从而实现电荷的测量。
1.3 应用静电场:静电计利用静电场的特性来测量电荷量,通过电场力的作用来实现电荷的定量测量。
二、静电计的结构组成2.1 电容器:静电计内部通常包含一个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并测量电荷的大小。
2.2 电场传感器:静电计中还包含一个电场传感器,用于感应外部静电场的变化并转化为电信号。
2.3 信号处理器:静电计还包含一个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计算出电荷的大小。
三、静电计的工作过程3.1 外部电荷感应:当外部有静电荷挨近静电计时,静电计内的电荷分布会发生变化。
3.2 电场传感器感应:电场传感器会感应到外部静电场的变化,并将信号传递给信号处理器。
3.3 电荷测量计算:信号处理器会根据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计算出电荷的大小,并显示在仪器上。
四、静电计的应用领域4.1 科学研究:静电计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等领域的静电荷量测量和研究。
4.2 工业生产:静电计可以用于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静电控制。
4.3 医学领域:静电计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生物电荷测量和研究。
五、静电计的发展前景5.1 精度提升: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静电计的测量精度将会不断提升。
5.2 多功能化:未来的静电计可能会具备更多功能,如温度测量、湿度测量等。
5.3 应用领域拓展:静电计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拓展,涉及更多领域的静电荷量测量和控制。
综上所述,静电计是一种基于静电感应和电荷分布原理工作的仪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研究,静电计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教材上说得比较简单,学生在理解"根据指针所指刻度,可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
势差"不易弄情,笔者试着分析如下:
将静电计的金属球和金属外壳分别与被测量的导体用导线连接,例如分别与平行板电容器的正负极板相连.当电荷停止移动后,静电计的金属杆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跟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相等.由于静电计也是一个电容器,其指针所带电荷量跟指针和外壳间的电势差成正比,电势差越大,指针带电荷量越多,张开的角度也越大,所以根据指针所指刻度,可以定量地知道指针与外壳问的电势差,也就知道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由于静电计的电容量很小,所获得的电荷量与平行板电容器原来所带电荷量相比较可以忽
略不静电计的工作原理
教材上说得比较简单,学生在理解"根据指针所指刻度,可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不易弄情,笔者试着分析如下:
将静电计的金属球和金属外壳分别与被测量的导体用导线连接,例如分别与平行板电容器的正负极板相连.当电荷停止移动后,静电计的金属杆与外壳之间的电势差,跟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相等.由于静电计也是一个电容器,其指针所带电荷量跟指针和外壳间的电势差成正比,电势差越大,指针带电荷量越多,张开的角度也越大,所以根据指针所指刻度,可以定量地知道指针与外壳问的电势差,也就知道了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由于静电计的电容量很小,所获得的电荷量与平行板电容器原来所带电荷量相比较可以忽略不计,故可认为测量前后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基本不变,两板电势差也基本不变.
而静电计是用静电方法测量电势差的仪器。
实验室常用的静电计是布劳恩静电计,如图1c所示。
它的结构是在一绝缘底座上装一鼓形铁壳,铁壳的前面装有透明玻璃,后面装有标有刻度的毛玻璃,在金属壳中绝缘地安装一根金属杆,杆的上端为金属小球,金属杆下部的水平轴上装有金属指针,可绕水平轴灵活转动。
圆筒的底部有接线柱,可用来接地或与其他导体相连。
这样,静电计的金属外壳与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电容
器。
二、工作原理及用途上的差异
1.验电器原理及其用途
验电器的原理:当验电器指示系统带电后,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力使指示器发生偏转,它是从力的角度来反映导体带电的情况。
当指示系统具有一定的偏转角时,其重力矩与静电力矩平衡。
验电器的主要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比较带电的种类以及所带电荷量的多少等。
(2)静电计原理及其用途
静电计的原理是:从上面的构造分析,我们知道静电计本身其实就是一
个电容器。
金属球、金属杆、指针相当于电容器的一个电极,金属外壳也相当于一个电极,它们之间是绝缘的。
其电容的大小由金属壳的几何尺寸的大小和金属杆及指针的长短、位置所决定。
因为指针的偏转角变化对静电计的电容的影响很小,故在指针转动过程中可近似认为静电计的电容值不变。
现以测电容器电压(如图2)为例说明其原理。
将一个已充电电量为Q的平板电容器与静电计相连,此时指针和金属杆带正电,外壳的内表面将出现负的感应电荷,从而在金属杆与外壳间形成电场,指针表面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或者说受到来自杆上同种电荷的排斥力及金属盒内壁的异种电荷的吸引力,使得指针偏转,带电量越多,场强越强,则指针的偏角也越大。
根据,可知当静电计电容保持不变时,静电计两极间的电势差U
与其带电量Q成正比,U越大,Q越大,指针所受电场力越大,指针张角因
此就越大。
由此可见,指针张角大小能定性地反映静电计两极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
它不但可以定性测量两导体的电势差(这点上面已有,故不重述),还可以定性测量某导体的电势,甚至还可以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势差。
既然静电计本身也是一个电容器,那么把静电计并联在直流电路中电势差不为零的两点时,静电计就会被充电,其指针就应该偏转。
但实际上在一般直流电路中,由于电压较小,使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小,指针的偏转角度几乎觉察不出来。
静电计上的刻度一般是以静伏(静电系单位)为单位的,而1静伏=300V。
故一般的直流电压不能使静电计指针有明显偏转。
如果把静电计接在具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伏电压的直流电路中,静电计指针就会有明显偏转,也就可以用静电计来测量某两点间的电压。
例如把静电计接在感应圈的副线圈上,指针偏转角度会忽大忽小,说明感应圈输出的是不稳定的脉动电压。
由上可知,验电器与静电计从原理和用途上看都不能说是一回事,它们只是在结构上相似而已。
计,故可认为测量前后平行板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基本不变,两板电势差也基本不变.
静电计与验电器
作者:余建刚
验电器和静电计是研究静电场特性的两种重要实验仪器,但对这两种仪器在结构和作用方面的异同,多数学生并不清楚,甚至存在一些误解。
例如认为“只要把验电器的金属箔换成金属指针就变成静电计”,对“静电计为什么能测量电势差”、“静电计不能用来测量直流电路的电势差”等问题,有些老师的认识也是模棱两可,说不清楚。
为此,本文对这两种仪器的结构
和用途等方面的差异作些必要的辨析。
一、构造上的差异
最常用的金箔验电器,它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最简单的仪器,构造如图1a所示。
在玻璃瓶口处有一橡胶塞,塞中插一根金属杆,杆的上端有一金属球,下端悬挂一对金箔(或铝箔)。
当带电体与金属小球接触时,箔片因带同性电荷相排斥而张开。
为了避免气流的影响,金属棒和箔片封闭在一个玻璃瓶中,棒与瓶间有绝缘材料相隔。
高中物理课本上介绍的验电器如图1b,是历史上第一个验电器,是英国的W·吉伯在实验过程中制作的,也是金箔验电器,结构基本上相同。
而静电计是用静电方法测量电势差的仪器。
实验室常用的静电计是布劳恩静电计,如图1c所示。
它的结构是在一绝缘底座上装一鼓形铁壳,铁壳的前面装有透明玻璃,后面装有标有刻度的毛玻璃,在金属壳中绝缘地安装一根金属杆,杆的上端为金属小球,金属杆下部的水平轴上装有金属指针,可绕水平轴灵活转动。
圆筒的底部有接线柱,可用来接地或与其他导体相连。
这样,静电计的金属外壳与内部的金属杆及金属指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电容
器。
二、工作原理及用途上的差异
1.验电器原理及其用途
验电器的原理:当验电器指示系统带电后,由于同种电荷的排斥力使指示器发生偏转,它是从力的角度来反映导体带电的情况。
当指示系统具有一定的偏转角时,其重力矩与静电力矩平衡。
验电器的主要用途: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比较带电的种类以及所带电荷量的多少等。
(2)静电计原理及其用途
静电计的原理是:从上面的构造分析,我们知道静电计本身其实就是一个电容器。
金属球、金属杆、指针相当于电容器的一个电极,金属外壳也相当于一个电极,它们之间是绝缘的。
其电容的大小由金属壳的几何尺寸的大小和金属杆及指针的长短、位置所决定。
因为指针的偏转角变化对静电计的电容的影响很小,故在指针转动过程中可近似认为静电计的电容值不变。
现以测电容器电压(如图2)为例说明其原理。
将一个已充电电量为Q的平板电容器与静电计相连,此时指针和金属杆带正电,外壳的内表面将出现负的感应电荷,从而在金属杆与外壳间形成电场,指针表面的电荷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或者说受到来自杆上同种电荷的排斥力及金属盒内壁的异种电荷的吸引力,使得指针偏转,带电量越多,场强越强,则指针的偏角也越大。
根据,可知当静电计电容保持不变时,静电计两极间的电势差U
与其带电量Q成正比,U越大,Q越大,指针所受电场力越大,指针张角因此就越大。
由此可见,指针张角大小能定性地反映静电计两极间的电势差的大小。
由于静电计的特殊结构,使得它又具备验电器不能替代的某些作用。
它不但可以定性测量两导体的电势差(这点上面已有,故不重述),还可以定性测量某导体的电势,甚至还可以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势差。
既然静电计本身也是一个电容器,那么把静电计并联在直流电路中电势差不为零的两点时,静电计就会被充电,其指针就应该偏转。
但实际上在一般直流电路中,由于电压较小,使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小,指针的偏转角度几乎觉察不出来。
静电计上的刻度一般是以静伏(静电系单位)为单位的,而1静伏=300V。
故一般的直流电压不能使静电计指针有明显偏转。
如果把静电计接在具有几百、几千甚至几万伏电压的直流电路中,静电计指针就会有明显偏转,也就可以用静电计来测量某两点间的电压。
例如把静电计接在感应圈的副线圈上,指针偏转角度会忽大忽小,说明感应圈输出的是不稳定的脉动电压。
由上可知,验电器与静电计从原理和用途上看都不能说是一回事,它们只是在结构上相似而已。